目录

1、PN节与耗尽层

2、MOS管

节型MOS管

增强型MOS管(数字电路中使用最多的类型)

耗尽型MOS管

MOS管总结:

2、基于增强型MOS管的门电路​

反相器(非门)

与非门

或非门

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和或非门组成

化简为只包含与非门的电路

化简为只包含或非门的电路

3、基于传输门的组合逻辑电路

传输门

沟道形成

传输门导通:

特点

静态逻辑电路

OC门、OD门与线与逻辑

OC:open Collector,表示集电极开路电路。针对晶体三极管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OD:open Drain,表示漏极开路电路。针对MOS管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线与

三态门


1、PN节与耗尽层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呈现正电

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电子,呈现负电

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吻合在一起时,构成PN节。

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使得空穴从P型半导体流向N型半导体,使得电子从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进而在接触面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此区域内少子占优,如下图所示:

空间电荷区产生的电场力方向为从N型半导体指向P型半导体,电场力作用产生少数载流子漂移。使得空穴从N区向P区漂移,电子从P区向N区漂移。

多子扩散运动与空间电荷区电场力构成的少子漂移运动方向相反,二者动态平衡,形成PN节。中间的空间电荷区阻碍了P区和N区之间的电流运动,动态平衡时的电流称为PN节的漏电流。

当给PN节增加正向电压时,多子扩散运动占据优势,空间电荷区变窄,直至为0,此时PN节导通;

当给PN节增加反向电压时,少子漂移运动占据优势,空间电荷区变宽。

2、MOS管

MOS管目前主要分为节型MOS管、增强型MOS管和耗尽型MOS管。各个类型中又可以分为N MOS和P MOS。

节型MOS管

特点:

DS本来就是导通的,先在GS之间增加反向电压,增宽空间电荷区,使得DS之间处于预夹断(S端的空间电荷区完全重合)和完全夹断(DS通路上的空间电荷区完全重合),然后通过DS的电流大小与DS之间的电压无关,保持恒定。

增强型MOS管(数字电路中使用最多的类型)


特点:

G和衬底B之间隔着一个二氧化硅绝缘层。S-->B-->D构成两个背靠背的PN解,接触面形成空间电荷区。

通过在GB之间增加正向电压(同时将B和S连接起来),G端的金属板聚集正电荷,使得P从G下面驱离,在G下面形成 包含了N离子的耗尽层 ,构成了D和S之间的通路。然后通过DS之间的电压来驱动电荷从D到达S或从S到达D。

【重点】为什么通常要将S和B连接起来?

原理中,GB之间的电压差形成沟道通路,DS之间的电压差驱动电流流动。则BS之间有可能也会存在电压差,如果BS之间的电压差呈现正电压,则BS构成的PN节中空间电荷区被压缩,可能会导致BS之间导通。如果将BS连接起来,则S和B始终处于SGDB四个端口的最低电位,电流不会再SB之间导通。

耗尽型MOS管

特点:

在G下面的二氧化硅材料中注入了正离子,因此即使GB之间没有电压,导电通路也会存在。使得开启电压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增强型NMOS中必须依靠正的GB电压来形成沟道)

MOS管总结:

2、基于增强型MOS管的门电路

增强型MOS管:之前说过增强型MOS管的S和B必须连接。对于某些实物MOS管,D和S是对称的,且内部没有将S和B连接,因此认为D和S可以互换;而对于某些MOS管,在工艺制造时,S和B已经连在一起了,因此端口的D和S不可以互换。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PMOS通常作为上拉网络,而NMOS通常作为下拉网络。
如果反过来,使用PMOS作为下拉网络,而NMOS作为上拉网络,则会造成阈值损失。解释如下图所示。

反相器(非门)

之前在将PMOS和NMOS的时候讲到,通常使用PMOS充当上拉网络,使用NMOS充当下拉网络。反向器就是讲上拉网络和下拉网络串联起来,当输入gate为0时,上拉网络PMOS导通,输出被拉高;当输入gate为1时,下拉网络NMOS导通,输出被拉低。从而在逻辑上构成输出与输入相反的效果。

基础知识:

对于PMOS,当GS之间电压为小于阈值电压的负数时,PMOS导通;对于NMOS,当GS之间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的正数时,NMOS导通。

①当VI = VDD时,输入为高电平

对于PMOS管T0,GS(GB)之间的电压为0,PMOS无法形成沟道,则PMOS不会导通

对于NMOS管T1,GS(GB)之间的电压为VDD,在G下面排斥基底中的空穴,形成N沟道,连接DS,此时DS导通,则VO通过NMOS管经由DS连接到GND,呈现低电平(0);

②当VI = 0时,输入为低电平

对于PMOS管T0,GS(GB)之间的电压为-VDD,在G下面排斥基底中的电子,形成P沟道,连接DS,此时DS导通,则VO通过PMOS管经由DS连接到VDD,呈现高电平(1);、

对于NMOS管T1,GS(GB)之间的电压为0,NMOS无法形成沟道,则NMOS不会导通

与非门

通过之前说的PMOS作为上拉网络,NMOS作为下拉网络,可以构成基于MOS管的与非门(与非门真值表如下)

A B Y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总结上述真值表为一句话:

任意输入为0时,输出为1;全部输入为1时,输出为0;

将上述总结做翻译:          任意-->-->(并联);全部-->-->(串联)

输入为0,输出为1-->-->PMOS管做上拉;输入为1,输出为0-->-->NMOS管做下拉;

因此翻译结果为:将两个输入通过PMOS管并联后上拉输出,将两个输入通过NMOS管串联后下拉输出;

或非门

参考之前与非门的建立过程,获得或非门的真值表如下:

A B Y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总结真值表为:当任意输入为1时,输出为0;当全部输入为0时,输出为1;

翻译结果为:用NMOS管并联作为下拉网络,用PMOS管串联作为上拉网络。

得到的门电路如下图所示:

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和或非门组成

由于可以通过PMOS管和NMOS管来非常简单地构成非门、与非门和或非门。(或门需要在或非门后面增加反相器,与门也需要在与非门后面增加反相器)

因此在早期,大多数的组合逻辑表达式会先化简成只包含这三种门的电路,然后将门电路对应到MOS管电路,从而实现较为复杂的组合逻辑。

化简主要基于摩根定律来进行:

化简为只包含与非门的电路

①化为与或最简

②将等式两边各自取反,对于右边的数据,以+分割成多个“与块”,将“与块”间的或(+)换成与(·),而“与块”整体取反。如果部分“与块”内部含有+号,则进一步对这个与块进行同样操作。

化简为只包含或非门的电路

①化为与或最简

②对于右边的数据,以+分割成多个“与块”。如果与块中只含有一个输入,则不动;如果与块中含有多个输入,则对这个与块两次求反,然后展开第一次求反,让其变成或非的形式。

示例:

3、基于传输门的组合逻辑电路

上面描述的组合逻辑建立方法为:

①写出组合逻辑并化简成与或式

②将最简的组合逻辑转化为与非门、或非门组成的电路

③对其中每个与非门、或非门用PMOS管和NMOS管构成的上下拉网络来实现。

而基于传输门的组合逻辑构建方法与上述不同,主要在于传输门相当于一个开关,能否通过电平来打开和关闭,即关注输入是否连通到网络,而非通过与非门和或非门来对不同输入处理,构建出真值表。

传输门

常见的MOS型传输门如下所示(之前还有TTL传输门,不过最近都没人提了)

注意:首先解释上面的图,由PMOS和NMOS组成,这里的无论是PMOS还是NMOS,其Board都没有和S或D中的任何一个相连,分析时一定要注意。

沟道形成

(将D、S和B都看作是门,开门的门,沟道大小决定了门是否打开,DS和SG之间可以看作是连线,连线不用判断。DS导通路径如下):

  输入-->D门-->B门-->S门-->输出

对MOS管导通条件的重新解释(为了方便理解,中间可能有描述不严谨的地方):

沟道形成:MOS中,G和B、S、D之间的电压大小决定了每个端口沟道能够开多大,只有所有端口开的宽度大于阈值电压开的宽度时,D、B和S这三个门才能打开,输入输出才能连接起来。

在NMOS中,GB电压为正值时产生沟道,则D、S、B分别与G之间形成的电压GD、GB、GS的大小就决定了各个端口产生沟道的大小;

在PMOS中,GB电压为负值时产生沟道,则D、S、B分别与G之间形成的电压DG、SG、BG的大小就决定了各个端口产生沟道的大小

传输门导通:

假设此时电路中的Vdd为5V,NMOS的阈值电压为2V,PMOS的阈值电压为-2V。

当C=0,C'=5V时,在NMOS的B端口和PMOS的B端口都无法形成沟道,即B门不会打开,因为GB都等于0,传输门截止;

(NMOS中GB=0,PMOS中BG=0)

当C=5V,C'=0时,在NMOS的B端口和PMOS的B端口中各形成宽度为5的沟道,大于阈值宽度,B门打开。

对于NMOS,若输入为(0-3V)之间,B端口的宽度始终为5(GB=5),D端口的宽度为(5-输入)(即GD=5-输入)。

则D端口的宽度始终大于阈值宽度2,则D门打开,输入沿着DB线到达了S端的门口

S端的宽度为(5-输入),始终大于阈值宽度2,则S端的门打开,则NMOS导通,输入和输出连接起来;

对于NMOS,若输入为(3-5V)之间,B端口的宽度始终为5(GB=5)B门打开;D端口的宽度为5-输入,宽度小于2,则D

门关闭,输入无法链接到输出,NMOS截止。

对于PMOS,若输入为(0-2V)之间,B端的宽度始终为5(BG=5),B门打开。D端的宽度始终小于2(DG=输入<2),D

门关闭,输入被阻断在D门之前,PMOS截止;

对于PMOS,若输入为(2-5v)之间,B端的宽度始终为5,B门打开;D端的宽度始终大于2(DG=输入>2),则D门打

开,输入经过D和B之后来到了S端的门口。 S端的电压为(SG=输入-G=输入-0=输入),S端的最窄宽度为输入

的最小值,大于阈值2,则S门始终打开。则输入和输出连接起来,PMOS导通,。

结论:对于传输门来说,当输入在0-5V之间时,总有至少一个MOS管导通,则使得输入和输出之间呈现低阻态,传输门导通。

当输入为(0,Vdd-NMOS阈值电压)时, NMOS导通;输入为(Vdd-NMOS阈值电压,Vdd)时, NMOS截至

当输入为(0,PMOS阈值电压)时, PMOS截至;输入为(PMOS阈值电压,Vdd)时, PMOS导通

则(0,Vdd-NMOS阈值电压)和(PMOS阈值电压,Vdd)这两个区间加起来可以覆盖整个(0,Vdd)区间,使得总有一个MOS管导通。

特点

由于传输们的输入和输出是对称的,因此可以将输入和输出替换使用。

传输门可以和之前的与非门、或非门等共同做成逻辑电路,也可以作为传输模拟信号的模拟开关来使用。

单个NMOS构成的传输门:

NMOS也能构成传输们,但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电平蜕化的问题,如G端的控制电平为X,输入的最大电平也为X,则输出的最大电压为(X-阈值电压),如果多级级联之后,会导致输出的电压越来越低。(但是占用的面积比CMOS对称的传输门要小)

静态逻辑电路

包含两种构成方式:①静态CMOS逻辑电路(按照负逻辑,通过与非、或非和非门来构建);

②基于传输门逻辑电路(通过二叉判决图来构建)

OC门、OD门与线与逻辑

OC:open Collector,表示集电极开路电路。针对晶体三极管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当INPUT为高电平时,Q1导通,Q2截止,output被拉高至高电平。

当INPUT为低电平时,Q1截止,Q2导通,OUTPUT被拉低至低电平。

OD:open Drain,表示漏极开路电路。针对MOS管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当INPUT为高电平时,Q1导通,Q2截止,output被拉高至高电平

当INPUT为低电平时,Q1截止,Q2导通,output被拉低至低电平。

线与

线与逻辑:即两个输出端(包括两个以上)直接互连就可以实现“AND”的逻辑功能。

与功能:有其中1个输出为0时,总输出为0;全部数据都为1时,总输出为1.

实现线与逻辑

当其中1个输出为0时,因为其Q2导通的缘故,其output被拉低至低电平;其余的输出即使为1,也是因为Q2截止才被拉高的,线与时,所有输出直接相连,因此被拉高的输出可以通过其他OD门中导通的Q2被拉低,因此总的输出依然为低;

当所有的OD门输出均为1时,所有OD门的Q2都截止,则数据没有被拉低的通路,则总的输出为高。

上拉电阻

为了保证线与逻辑的正常运行,通常单个OD门都不包含上拉电阻R3。

因为如果每个OD门都包含了R3,则多个OD门线与后,等效的上拉电阻为R3/N,N表示线与的OD门个数,即等效上拉电阻会越来越小。

上拉时的导通电流会越来越大,进而烧坏Q2,因此通常在使用OD门时会在外部统一增加一个上拉电阻。

三态门

三态门(Three-state gate)是一种重要的总线接口电路。三态门都有一个EN控制使能端,来控制门电路的通断。 可以具备这三种状态的器件就叫做三态器件。当EN有效时,三态电路呈现正常的“0”或“1”的输出;当EN无效时,三态电路给出高阻态输出。

设备端口要挂在一个总线上,必须通过三态缓冲器。因为在一个总线上同时只能有一个端口作输出,这时其他端口必须在高阻态,同时可以输入这个输出端口的数据。所以你还需要有总线控制管理,访问到哪个端口,那个端口的三态缓冲器才可以转入输出状态。这是典型的三态门应用。

任意时刻,n个三态门的控制端只能有一个为1,其余均为0,而三态门利用高阻态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特性。

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和高阻状态,前两种状态为工作状态,后一种状态为禁止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三态门不是具有三种逻辑值。在工作状态下,三态门的输出可为逻辑‘0’或者逻辑‘1’;在禁止状态下,其输出呈现高阻态,相当于开路

数字IC设计----MOS管与逻辑门相关推荐

  1. 数字IC设计工程师笔试面试经典100题

    1:什么是同步逻辑和异步逻辑? 同步逻辑是时钟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异步逻辑是各时钟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各触发器的时钟端全部连接在一起,并接在系统时钟端,只有当时钟脉冲到来 ...

  2. 数字IC设计工程师笔试面试经典100题-有答案

    转自知乎答主ictown_数字IC设计工程师笔试面试经典100题-有答案-陈恩 1:什么是同步逻辑和异步逻辑?(汉王) 同步逻辑是时钟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异步逻辑是各时钟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同 ...

  3. verilog hdl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与应用_数字IC设计经典书籍推荐

    数字IC设计流程很复杂,从前端到后端,也有很多职位.在这里整理了个数字IC各个环节的经典必读书籍.市面上的书籍种类纷繁复杂,这里每种只推荐两本左右,如果需要,建议知识类的书籍还是购买正版,尊重作者,也 ...

  4. 数字IC设计前端必读书籍

    数字IC设计前端推荐书籍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列出数字IC设计需要阅读的书籍. 1.数字电路基础 数字IC设计最基础的书籍了,相关书籍比较多,可以随意挑选: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与或门电路,触发器. ...

  5. 详解数字IC设计全流程

    数字IC设计流程 写在前面 数字IC设计的流程 1. 项目需求 2. 系统设计 3. 前端设计 4. 后端设计 最后的总结 写在前面 时隔一年,我已经找完工作,正式转行数字IC.对于自己的未来,我很清 ...

  6. 数字IC设计笔试题汇总(一)

    数字IC设计笔试题汇总(一) 快秋招了,这篇博客记录了一些最近看见的数字IC设计相关的笔试题,仅供参考 1. 用100MHz的时钟A去采样200MHz的时钟B(与A无关)产生的8bit信号是同步采样还 ...

  7. 数字IC设计学习笔记_静态时序分析STA_ STA基本概念

    数字IC设计学习笔记 STA基本概念 1. STA基本概念 2. 时序弧概念 Timing Arc 3. 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概念 4. 时序路径概念Timing Path 5. 时钟域概念clock ...

  8. 数字ic设计|如何设计低功耗SoC

    一.综述 常见的低功耗技术 常见的技术可以总结为7种,其中前4种需要设计者重点关注,后面三种其实都集成到工具里了,不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知道原理即可. (1)power gating, 关电压.手动设计 ...

  9. 系统业务逻辑书籍_数字IC设计前端推荐书籍

    数字IC设计前端必读书籍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列出数字IC设计需要阅读的书籍. 数字电子基础类书籍 1.<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基础> 数字IC设计最基础的书籍了,相关书籍比较多,可以随 ...

最新文章

  1. 软件工程 之 动物世界
  2. bs4爬取的时候有两个标签相同_4.4 爬虫中的bs4数据爬取步骤
  3. 计算机学院 储昭坤,我校在“展航杯”安徽省大学生信息安全作品赛荣获佳绩...
  4. OpenGL EnvironmentMapping环境映射的实例
  5. 新书《深入理解Kafka:核心设计与实践原理》上架,感谢支持~
  6. Java BigDecimal Rounding Mode
  7. 看穿面试这件事儿……
  8. 【转】第7篇:Xilium CefGlue 关于 CLR Object 与 JS 交互类库封装报告:全自动注册与反射方法分析...
  9. 问题一:CodeBlocks环境搭建及创建第一个C++程序
  10. C++_运算符重载 再思考
  11. dbf转成excel_怎么样把dbf文件转换成excel/dbf转excle
  12. 安卓手机通过抓包实现钉钉网课刷赞
  13. 2022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复训题库及模拟考试
  14. python excel 饼图 简书_Matplotlib-绘制饼图
  15. 订单导出(淘宝天猫)
  16. 我不曾忘记的初心-屌丝逆袭
  17. recycleview添加item点击事件--作业三
  18. mysql 1548_MySQL创建函数由于Error 1548失败
  19. 最新唯美520表白纪念网页HTML源码+UI超级好看
  20. 关于部分手机使用听筒模式播放音频时没有声音的问题

热门文章

  1. ABAP 数字前导零,去除前导零
  2. python青少年趣味编程-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系列课程--2018-07-17
  3. iOS12.3正式版不能更新是怎么回事(解决办法)
  4. Python爬虫练习:去爬某平台音乐
  5. Sorry ,中产 -20160929
  6. (Node+Vue+微信公众号开发)企业级产品全栈开发速成周末班
  7. 如何绘画Q版古风人物,超简单超实用,一学就会!
  8. 猫抓m3u8,遇到该媒体已加密,请注意下载key文件
  9. 软考下午常见问题——个人笔记
  10. GitHub 上 100K+ Star 的前端面试开源项目汇总(进大厂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