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领域的四位图灵奖得主

1, Charles W. Bachman(查尔斯 • 巴赫曼) 1973 主持设计与开发了最早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IDS

巴赫曼在数据库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项,第一就是在通用电气公司任程序设计部门经理期间,主持设计与开发了最早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IDS。IDS于1964年推出以后,成为最受欢迎的数据库产品之一,而且它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被后来的许多数据库产品所仿效。其二就是巴赫曼积极推动与促进了数据库标准的制定,那就是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委员会CODASYL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出的网状数据库模型及数据定义和数据操纵语言,即DDL和DML的规范说明,于1971年推出了第一个正式报告—DBTC报告,成为数据库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DBTG首次确定了数据库的三层体系结构,明确了数据库管理员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的概念,规定了DBA的作用与地位。DGTG系统虽然是一种方案而非实际的数据库,但它所提出的基本概念却具有普遍意义,不但国际上大多数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如IDMS、PRIME DBMS、DMS 170、DMS Ⅱ 和DMS 1100等都遵循或基本遵循DBTG模型,而且对后来产生和发展的关系数据库技术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其体系结构也遵循DBTG的三级模式。

由于巴赫曼在以上两方面的杰出贡献,巴赫曼被理所当然地公认为“网状数据库之父”或“DBTG之父”,在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与推广应用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关系数据库的兴起,网状数据库受到冷落。但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有人预言网状数据库将有可能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无论这个预言是否实现,巴赫曼作为数据库技术先驱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是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承认的。

2, Edgar F. Codd(埃德加 • 科德) 1981 提出了关系数据库

用关系的概念来建立数据模型,用以描述、设计与操纵数据库,是Codd在1970年的这篇论文中的创举。由于关系模型简单明了,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和响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对数据库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关系模型提出之前已经存在多年的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数据库产品很快走向衰败以至消亡,一大批关系数据库系统很快被开发出来并迅速商品化,占领了市场,其交替速度之快,除旧布新之彻底是软件史上所罕见的。基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初期这一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1981年的图灵奖很自然地授予了这位“关系数据库之父”。

1957年Codd重返美国IBM,任“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部门主任,其间参加了IBM第一台科学计算机701和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STRETCH的逻辑设计。 STRETCH完成于1961年,它有许多创新技术,因而在计算机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和影响。Codd在STRETCH的研制中主持了第一个有多道程序设计能力的操作系统的开发。1959年11月,他在《ACM通讯》上发表的介绍STRETCH的多道程序操作系统的文章,是这方面的最早的学术论文之一。

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Codd由于在工作中发觉自己缺乏硬件知识,影响了在这些重大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初毅然决定重返大学校园(当时他已年近40),到密歇根大学进修计算机与通信专业,并于1963年获得硕士学位,1965年又获得博士学位。这使他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加上他在此之前十几年的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终于在1970年迸发出智慧的闪光,为数据库技术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由于数据库是计算机各种应用的基础,关系模型的提出不仅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在Codd提出关系模型以后,IBM投巨资开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其System R项目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出的DB2和SQL等产品成为IBM的主流产品。

1970年以后,Codd继续致力于完善和发展关系理论。1972年,他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为日后成为标准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奠定了基础。

Codd还创办了一个研究所:关系研究所(The Relational Institute)和一个公司:Codd&Associations,进行关系数据库产品的研发与销售。Codd本人则是美国国内和国外许多企业的数据库技术顾问。1990年,他编写出版了专著《数据库管理的关系模型:第二版》,全面总结了他几十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3, James Gray(詹姆斯 • 格雷) 1998 解决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行性,以及从故障恢复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提出并实现数据库事务处理。

在DEC,他仍然主要负责数据库产品的技术。格雷进入数据库领域时,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已经成熟,但各大公司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实现和产品开发中,都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数据库的规模愈来愈大,数据库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又有愈来愈多的用户共享数据库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安全性(Security)、并发性(Concurrency),以及一旦出现故障后,数据库如何实现从故障中恢复(Recovery)。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圆满解决,无论哪个公司的数据库产品都无法进入实用,最终不能被用户所接受。正是在解决这些重大的技术问题,使DBMS成熟并顺利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格雷以他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格雷在事务处理技术上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工作,使他成为该技术领域公认的权威。他的研究成果反映在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之中,最后结晶为一部厚厚的专著 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1993,另一作者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A.Reuter教授)。事务处理技术虽然诞生于数据库研究,但对于分布式系统,client/server结构中的数据管理与通信,对于容错和高可靠性系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在开发System R过程中的突出贡献,格雷等6人于1988年被ACM授予软件系统奖。正是由于格雷在数据库技术方面的声誉,软件业中的“巨无霸”微软公司在1993年决定进入大型关系数据库市场时,才不惜用各种手段把格雷从DEC公司挖过来。格雷果然不负所望,领导一个研制小组开发出了MS SQL Server 7.0,成为微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版本,而且也成为当今关系数据库市场上的佼佼者。

格雷于1999年5月4日在亚特兰大举行的ACM全国会议上接受图灵奖,并发表了“信息技术今后的目标”的演说,纵论了信息技术发展中有关的几个方向性问题。目前,格雷本人正在从事Scalaility这一长期目标的研究,他是微软“规模可伸缩的服务器研究小组”(Scalable Servers Research Group)高级研究员,该项目已有若干研究成果在网上公布。

4, Michael Stonebraker (迈克尔.斯通布雷克) 2014创造了数据库系统一系列奠基性基本概念和实际技术。

最大的成功是领导Ingres的开发。这棵Ingres树生生不息,枝繁叶茂;在竞争中,Ingres的免费代码,正是它的DNA得以广泛扩散和延续的动力。
  在繁茂的Ingres树上,一级子节点对根节点的继承主要靠“输送学生人才+免费代码”。第三级对第二级的继承主要靠并购,如微软收购Sybase,  Oracle收购tTandem,以及IBM收购Infomix,不管后来怎样修改,Ingres的DNA已深深地打上了烙印。不知是否有人统计过,这棵普度众生的Ingres树,为美国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

在UC Berkely的日子里,斯通布雷克培育过多个公司;2001年到MIT后,几乎每年与多所大学合作开发一种新类型的数据库或者数据处理系统,并创办公司以商品化,例如: Ingres、Illustra、Cohera、StreamBase (流数据)Systems和Vertica,(列存储数据库),Goby(搜索技术),Paradigm4(科学数据库),Tamr(企业数据集成),等等。 
  这些公司有独特的思想、技术和专利,其中大多数公司都成功卖出,这些公司像一颗颗科技种子,在更大的竞争空间中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像一只只小鹰,孵化出来,飞向了新的天地。

Ingres Tree

数据库领域的四位图灵奖得主相关推荐

  1. 数据库领域的四位图灵奖得主及启示

    图灵奖最早设立于1966年,是美国计算机协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所授予的最高奖项,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它是以英国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的,Alan Turing先生对早期计算的 ...

  2. 数据库相关的四位图灵奖获得者

    原文链接:https://www.ivdone.top/article/1493.html

  3. 历届图灵奖得主(1990-2022)

    Robin Milner 1991年图灵奖得主 贡献领域: LCF.ML编程语言.并发理论(CCS) 中文一般译作"罗宾·米尔纳", 1934年1月13日-2010年3月20日 生 ...

  4.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AI+时代,未来将会如何被改变

    来源:杨立昆<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 编辑:蒲蒲 人工智能(AI)近年来的发展可以说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所有与机器智能化相关的内容.无论是机器人.冰箱.汽车还是软件应用,只要你想让它们 ...

  5. 邹欣对话图灵奖得主Jeffrey Ullman:数据库不会进入周期性的坏循环|《新程序员》...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数据库领域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且愈发蓬勃.作为数据库理论创始人,Jeffrey David Ullman见证了这一发展历程,他坦言数据库发展不会有"AI寒冬&quo ...

  6. 邹欣对话图灵奖得主Jeffrey Ullman:数据库不会进入周期性的坏循环 |《新程序员》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数据库领域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且愈发蓬勃.作为数据库理论创始人,Jeffrey David Ullman见证了这一发展历程,他坦言数据库发展不会有"AI寒冬&quo ...

  7. 对话图灵奖得主Jeffrey Ullman:数据库不会进入周期性的坏循环|《新程序员》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数据库领域不断迭代更新,且愈发蓬勃.作为数据库理论创始人,Jeffrey  Ullman见证了这一发展历程,他坦言数据库发展不会有"AI寒冬"这样的时期. ...

  8. 【历史上的今天】10 月 7 日:数据结构领域图灵奖得主诞生;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原型;Dropbox 创始人出生

    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2 年 10 月 7 日,国庆长假悄然结束,你的假期如何,对未来有哪些计划?当然,除了对未来的展望,也别忘了 ...

  9. 70页论文,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一作:“生成流网络”拓展深度学习领域

    来源:机器之心 本文约28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 GFlowNet会成为新的深度学习技术吗? 近日,一篇名为<GFlowNet Foundations>的论文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一篇图 ...

最新文章

  1. linux下修复win8引导文件,微软为推广win8系统linux删除文件的修复技巧
  2. linux tar命令 打包 解压
  3. es6 方法的修饰器
  4. HTML form -enctype
  5. java前后端分离是否会成为趋势
  6. 航空概论(历年资料,引之百度文库,PS:未调格式,有点乱)
  7. 中国金控盐碱地水稻 国稻种芯-林裕豪:粮食安全两会热点
  8. Android 5.1.1 源码目录结构
  9. 关于glew.h / glut.h引用【转】
  10. 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哈罗单车升级为哈啰出行
  11. 机器学习常用的六种分类方法,Python代码详细都在这里!
  12. Chrome 浏览器 原生工具进行网页长截图
  13. vue-aplayer的api详细讲解
  14. 微博十年 仍然稳中求胜
  15. CSS-使用background实现四个角边框
  16. bat taskkill
  17. 赛钛客Cyborg R.A.T.7高度自定游戏鼠标
  18. stm32毕业设计 电子时钟设计与实现
  19. PTA 神坛 (30 分)
  20. 软著申请步骤[2023]

热门文章

  1. 团队协作工具——Wekan(类Trello)
  2. 一个移动硬盘游走于Mac和Windos
  3. 联想盈利创新高,智能手机国内销量第二
  4. 少数民族文字识别、维文识别数据如何获取?
  5. 胶片打印、排版、自助打印
  6. 小马哥--高仿苹果7 主板型号A8232 系列刷机拆机主板图与开机识别图
  7. 数据结构栈的基本操作(C语言)
  8. 毕业生必备:学会这个小技能,比别人多收 3 份 Offer !
  9. 维度模型数据仓库(十四) —— 杂项维度
  10. HTTP(http+抓包Fiddler+协议格式+请求+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