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的方式通常分为几种,同步阻塞的BIO、同步非阻塞的NIO、异步非阻塞的AIO。

一、BIO

在JDK1.4出来之前,我们建立网络连接的时候采用BIO模式,需要先在服务端启动一个ServerSocket,然后在客户端启动Socket来对服务端进行通信,默认情况下服务端需要对每个请求建立一堆线程等待请求,而客户端发送请求后,先咨询服务端是否有线程相应,如果没有则会一直等待或者遭到拒绝请求,如果有的话,客户端会线程会等待请求结束后才继续执行。

二、NIO

NIO本身是基于事件驱动思想来完成的,其主要想解决的是BIO的大并发问题在使用同步I/O的网络应用中,如果要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或是在客户端要同时和多个服务器进行通讯,就必须使用多线程来处理。也就是说,将每一个客户端请求分配给一个线程来单独处理。这样做虽然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同时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由于每创建一个线程,就要为这个线程分配一定的内存空间(也叫工作存储器),而且操作系统本身也对线程的总数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客户端的请求过多,服务端程序可能会因为不堪重负而拒绝客户端的请求,甚至服务器可能会因此而瘫痪。

NIO基于Reactor,当socket有流可读或可写入socket时,操作系统会相应的通知应用程序进行处理,应用再将流读取到缓冲区或写入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个连接就要对应一个处理线程了,而是有效的请求,对应一个线程,当连接没有数据时,是没有工作线程来处理的。

BIO与NIO一个比较重要的不同,是我们使用BIO的时候往往会引入多线程,每个连接一个单独的线程;而NIO则是使用单线程或者只使用少量的多线程,每个连接共用一个线程。(IO多路复用技术)

NIO的最重要的地方是当一个连接创建后,不需要对应一个线程,这个连接会被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面所以所有的连接只需要一个线程就可以搞定,当这个线程中的多路复用器进行轮询的时候,发现连接上有请求的话,才开启一个线程进行处理,也就是一个请求一个线程模式。

在NIO的处理方式中,当一个请求来的话,开启线程进行处理,可能会等待后端应用的资源(JDBC连接等),其实这个线程就被阻塞了,当并发上来的话,还是会有BIO一样的问题。

  HTTP/1.1出现后,有了Http长连接,这样除了超时和指明特定关闭的http header外,这个链接是一直打开的状态的,这样在NIO处理中可以进一步的进化,在后端资源中可以实现资源池或者队列,当请求来的话,开启的线程把请求和请求数据传送给后端资源池或者队列里面就返回(异步队列),并且在全局的地方保持住这个现场(哪个连接的哪个请求等),这样前面的线程还是可以去接受其他的请求,而后端的应用的处理只需要执行队列里面的就可以了,这样请求处理和后端应用是异步的.当后端处理完,到全局地方得到现场,产生响应,这个就实现了异步处理。

三、AIO

与NIO不同,当进行读写操作时,只须直接调用API的read或write方法即可。这两种方法均为异步的,对于读操作而言,当有流可读取时,操作系统会将可读的流传入read方法的缓冲区,并通知应用程序;对于写操作而言,当操作系统将write方法传递的流写入完毕时,操作系统主动通知应用程序。  即可以理解为,read/write方法都是异步的,完成后会主动调用回调函数。  在JDK1.7中,这部分内容被称作NIO.2,主要在java.nio.channels包下增加了下面四个异步通道:

  • 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
  • AsynchronousFileChannel
  • AsynchronousDatagramChannel

其中的read/write方法,会返回一个带回调函数的对象,当执行完读取/写入操作后,直接调用回调函数。

BIO是一个连接一个线程。

NIO是一个请求一个线程。

AIO是一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

先来个例子理解一下概念,以银行取款为例:

  • 同步 : 自己亲自出马持银行卡到银行取钱(使用同步IO时,Java自己处理IO读写);
  • 异步 : 委托一小弟拿银行卡到银行取钱,然后给你(使用异步IO时,Java将IO读写委托给OS处理,需要将数据缓冲区地址和大小传给OS(银行卡和密码),OS需要支持异步IO操作API);
  • 阻塞 : ATM排队取款,你只能等待(使用阻塞IO时,Java调用会一直阻塞到读写完成才返回);
  • 非阻塞 : 柜台取款,取个号,然后坐在椅子上做其它事,等号广播会通知你办理,没到号你就不能去,你可以不断问大堂经理排到了没有,大堂经理如果说还没到你就不能去(使用非阻塞IO时,如果不能读写Java调用会马上返回,当IO事件分发器会通知可读写时再继续进行读写,不断循环直到读写完成

Java对BIO、NIO、AIO的支持:

  • Java BIO : 同步并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当然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

  • Java NIO : 同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请求一个线程,即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都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I/O请求时才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 Java AIO(NIO.2) : 异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客户端的I/O请求都是由OS先完成了再通知服务器应用去启动线程进行处理,

BIO、NIO、AIO适用场景分析:

  • B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比较小且固定的架构,这种方式对服务器资源要求比较高,并发局限于应用中,JDK1.4以前的唯一选择,但程序直观简单易理解。

  • N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短(轻操作)的架构,比如聊天服务器,并发局限于应用中,编程比较复杂,JDK1.4开始支持。

  • AIO方式使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长(重操作)的架构,比如相册服务器,充分调用OS参与并发操作,编程比较复杂,JDK7开始支持。

另外,I/O属于底层操作,需要操作系统支持,并发也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所以性能方面不同操作系统差异会比较明显。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

一般来说I/O模型可以分为:同步阻塞,同步非阻塞,异步阻塞,异步非阻塞IO

1,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核的交互而言的。 同步/异步是在时间上强调处理事情的结果/机会成本的两种处理策略;强调结果意味着对结果的迫不急待,不过结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反正你要立即给我一个结果响应;强调时间机会成本意味着对等待结果浪费的时间极其难接受,而对结果并不是那么急切,暂时不管结果(让处理方处理完主动通知结果/自己空闲的时候主动去获取结果)转而去处理其他事情

2,阻塞和非阻塞是针对于进程在访问数据的时候,根据IO操作的就绪状态来采取的不同方式,说白了是一种读取或者写入操作函数的实现方式,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将一直等待,而非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会立即返回一个状态值。

3,同步/异步是宏观上(进程间通讯,通常表现为网络IO的处理上),阻塞/非阻塞是微观上(进程内数据传输,通常表现为对本地IO的处理上);阻塞和非阻塞是同步/异步的表现形式

由上描述基本可以总结一句简短的话,同步和异步是目的,阻塞和非阻塞是实现方式。

下面我们再来理解组合方式的IO类型,就好理解多了。

同步阻塞IO(JAVA BIO): 
    同步并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当然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

同步非阻塞IO(Java NIO) : 同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请求一个线程,即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都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I/O请求时才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用户进程也需要时不时的询问IO操作是否就绪,这就要求用户进程不停的去询问。

异步阻塞IO(Java NIO):  
   此种方式下是指应用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不等待内核IO操作的完成,等内核完成IO操作以后会通知应用程序,这其实就是同步和异步最关键的区别,同步必须等待或者主动的去询问IO是否完成,那么为什么说是阻塞的呢?因为此时是通过select系统调用来完成的,而select函数本身的实现方式是阻塞的,而采用select函数有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同时监听多个文件句柄(如果从UNP的角度看,select属于同步操作。因为select之后,进程还需要读写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性!

(Java AIO(NIO.2))异步非阻塞IO:  
   在此种模式下,用户进程只需要发起一个IO操作然后立即返回,等IO操作真正的完成以后,应用程序会得到IO操作完成的通知,此时用户进程只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就好了,不需要进行实际的IO读写操作,因为真正的IO读取或者写入操作已经由内核完成了。

BIO、NIO、AIO适用场景分析:

B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比较小且固定的架构,这种方式对服务器资源要求比较高,并发局限于应用中,JDK1.4以前的唯一选择,但程序直观简单易理解。

N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短(轻操作)的架构,比如聊天服务器,并发局限于应用中,编程比较复杂,JDK1.4开始支持。

AIO方式使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长(重操作)的架构,比如相册服务器,充分调用OS参与并发操作,编程比较复杂,JDK7开始支持。

搞清楚了以上概念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Reactor模式和Proactor模式。  

首先来看看Reactor模式,Reactor模式应用于同步I/O的场景。我们分别以读操作和写操作为例来看看Reactor中的具体步骤:  
读取操作:  
1. 应用程序注册读就绪事件和相关联的事件处理器  
  
2. 事件分离器等待事件的发生  
  
3. 当发生读就绪事件的时候,事件分离器调用第一步注册的事件处理器  
  
4. 事件处理器首先执行实际的读取操作,然后根据读取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写入操作类似于读取操作,只不过第一步注册的是写就绪事件。  
   
  
下面我们来看看Proactor模式中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的过程:  
读取操作:  
1. 应用程序初始化一个异步读取操作,然后注册相应的事件处理器,此时事件处理器不关注读取就绪事件,而是关注读取完成事件,这是区别于Reactor的关键。  
  
2. 事件分离器等待读取操作完成事件  
  
3. 在事件分离器等待读取操作完成的时候,操作系统调用内核线程完成读取操作(异步IO都是操作系统负责将数据读写到应用传递进来的缓冲区供应用程序操作,操作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将读取的内容放入用户传递过来的缓存区中。这也是区别于Reactor的一点,Proactor中,应用程序需要传递缓存区。  
  
4. 事件分离器捕获到读取完成事件后,激活应用程序注册的事件处理器,事件处理器直接从缓存区读取数据,而不需要进行实际的读取操作。  
  
Proactor中写入操作和读取操作,只不过感兴趣的事件是写入完成事件。  
  
从上面可以看出,Reactor和Proactor模式的主要区别就是真正的读取和写入操作是有谁来完成的,Reactor中需要应用程序自己读取或者写入数据,而Proactor模式中,应用程序不需要进行实际的读写过程,它只需要从缓存区读取或者写入即可,操作系统会读取缓存区或者写入缓存区到真正的IO设备.  
   
          综上所述,同步和异步是相对于应用和内核的交互方式而言的,同步 需要主动去询问,而异步的时候内核在IO事件发生的时候通知应用程序,而阻塞和非阻塞仅仅是系统在调用系统调用的时候函数的实现方式而已。

如果你想吃一份宫保鸡丁盖饭:

同步阻塞:你到饭馆点餐,然后在那等着,还要一边喊:好了没啊!

同步非阻塞:在饭馆点完餐,就去遛狗了。不过溜一会儿,就回饭馆喊一声:好了没啊!

异步阻塞:遛狗的时候,接到饭馆电话,说饭做好了,让您亲自去拿。

异步非阻塞:饭馆打电话说,我们知道您的位置,一会给你送过来,安心遛狗就可以了。

“一个IO操作其实分成了两个步骤:发起IO请求和实际的IO操作。 
同步IO和异步IO的区别就在于第二个步骤是否阻塞,如果实际的IO读写阻塞请求进程,那么就是同步IO。 
阻塞IO和非阻塞IO的区别在于第一步,发起IO请求是否会被阻塞,如果阻塞直到完成那么就是传统的阻塞IO,如果不阻塞,那么就是非阻塞IO。

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核的交互而言的,同步指的是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并等待或者轮询的去查看IO操作是否就绪,而异步是指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以后便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而当IO操作已经完成的时候会得到IO完成的通知。而阻塞和非阻塞是针对于进程在访问数据的时候,根据IO操作的就绪状态来采取的不同方式,说白了是一种读取或者写入操作函数的实现方式,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将一直等待,而非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会立即返回一个状态值。 
所以,IO操作可以分为3类:同步阻塞(即早期的IO操作)、同步非阻塞(NIO)、异步(AIO)。 
同步阻塞: 
在此种方式下,用户进程在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必须等待IO操作的完成,只有当真正完成了IO操作以后,用户进程才能运行。JAVA传统的IO模型属于此种方式。

同步非阻塞: 
在此种方式下,用户进程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边可返回做其它事情,但是用户进程需要时不时的询问IO操作是否就绪,这就要求用户进程不停的去询问,从而引入不必要的CPU资源浪费。其中目前JAVA的NIO就属于同步非阻塞IO。 
异步: 
此种方式下是指应用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不等待内核IO操作的完成,等内核完成IO操作以后会通知应用程序。”


最后,几篇解释的不错的文章:

BIO NIO AIO

NIO.2 入门,第 1 部分: 异步通道 API

使用异步 I/O 大大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IO: BIO ? NIO ? AIO?相关推荐

  1. JAVA IO : BIO NIO AIO

    JAVA IO : BIO NIO AIO 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概念 同步与异步 阻塞与非阻塞 IO VS NIO VS AIO 面向流与面向缓冲 阻塞与非阻塞IO BIO.NIO.AIO的JAVA实 ...

  2. Java之IO,BIO,NIO,AIO知多少?

    开心一笑 [一女人:"我真不放心丈夫,他准备到湖中心水最深的地方把猫扔掉."邻居:"那有什么不放心的?"女人:"猫已回家一钟头了!"] 提出 ...

  3. Java IO(BIO, NIO, AIO) 总结

    文章转载自:JavaGuide 目录 BIO,NIO,AIO 总结 同步与异步 阻塞和非阻塞 1. BIO (Blocking I/O) 1.1 传统 BIO 1.2 伪异步 IO 1.3 代码示例 ...

  4. Java之IO,BIO,NIO,AIO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参考文献一 IO基础知识回顾 java的核心库java.io提供了全面的IO接口.包括:文件读写.标准设备输出等.Java中I ...

  5. java io bio nio aio 详解

    BIO.NIO.AIO的区别: BIO就是基于Thread per Request的传统server/client实现模式, NIO通常采用Reactor模式, AIO通常采用Proactor模式, ...

  6. Java的IO:BIO | NIO | AIO

    原文: http://my.oschina.net/bluesky0leon/blog/132361 BIO | NIO | AIO,本身的描述都是在Java语言的基础上的.而描述IO,我们需要从两个 ...

  7. java io流区别_Java中IO流的分类和BIO,NIO,AIO的区别

    到底什么是IO 我们常说的IO,指的是文件的输入和输出,但是在操作系统层面是如何定义IO的呢?到底什么样的过程可以叫做是一次IO呢? 拿一次磁盘文件读取为例,我们要读取的文件是存储在磁盘上的,我们的目 ...

  8. IO模式-BIO,NIO,AIO

    目前常用的3种IO模式:分别是BIO.NIO和AIO. BIO BIO 全称Block-IO 是一种同步且阻塞的通信模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通信方式,模式简单,使用方便.但并发处理能力低,通信耗时,依赖 ...

  9. Java中IO流的分类和BIO,NIO,AIO的区别

    到底什么是IO 我们常说的IO,指的是文件的输入和输出,但是在操作系统层面是如何定义IO的呢?到底什么样的过程可以叫做是一次IO呢? 拿一次磁盘文件读取为例,我们要读取的文件是存储在磁盘上的,我们的目 ...

最新文章

  1. 如何在Ubuntu中安装java jdk
  2. 第一人称视角的一种解决方案
  3. nginx配置长连接
  4. opengl与Directx的区别
  5. 内存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
  6. jquery生成二维码图片
  7. 海量数据挖掘MMDS week2: Nearest-Neighbor Learning最近邻学习
  8. CDN是什么?CDN的工作原理?使用CDN有什么优势?
  9. Spring Security 配置
  10. node.js —— express中的next( )
  11. apicloud缓存
  12. Vue.js父与子组件之间传参 父向子组件传参   例子:App.vue为父,引入componetA组件之后,则可以在template中使用标签(注意驼峰写法要改成componet-a写法,因为ht
  13. android——webview解决goback()后,界面会刷新的问题
  14. 如何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网站?(小白教程)
  15. jQuery 加入购物车 弹窗
  16. win10安装与配置JDK的环境变量
  17. @Around对静态方法不生效问题
  18. 西瓜书笔记5:神经网络
  19. 明风社和大家分享利用网络赚钱的集中方法
  20. 哈希表(解决哈希冲突)

热门文章

  1. 一枚菜狗子的2016总结
  2. mini CentOS7 安装 mysql
  3. 如何查看Python安装目录
  4. ML重要概念:梯度(Gradient)与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
  5. ACE入门---很好的文章
  6. Xargs用法详解(原创)
  7. Visual Studio 2017开发linux程序之libevent使用实例
  8. DCOM 示例:演示如何远程调用 COM 对象
  9. 无法连接共享打印机处理办法
  10. c语言随机产生100个字母,C语言实现产生100以内的随机数做加减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