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点长

但是一步步教你

我想你也愿意看7.2面向套接字编程

我们已经通过了解Socket的接口,知其所以然,下面我们就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熟悉Socket的具体工作方式7.2.1使用套接字实现基于TCP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机程序

依据TCP协议,在C/S架构的通讯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的Socket动作如下:

客户端:1.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实例化Socket对象。2.调用connect方法,连接到服务器上。3.将发送到服务器的IO流填充到IO对象里,比如BufferedReader/PrintWriter。4.利用Socket提供的getInputStream和getOutputStream方法,通过IO流对象,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流。5. 通讯完成后,关闭打开的IO对象和Socket。

服务器:1. 在服务器,用一个端口来实例化一个 ServerSocket对象。此时,服务器就可以这个端口时刻监听从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请求。2.调用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开始监听连接从端口上发来的连接请求。3.利用accept方法返回的客户端的Socket对象,进行读写IO的操作

通讯完成后,关闭打开的流和Socket对象。7.2.1.1开发客户端代码

根据上面描述的通讯流程,我们可以按如下的步骤设计服务器端的代码。

第一步,依次点击Eclipse环境里的“文件”|“新建”|“项目”选项,进入“新建项目”的向导对话框,在其中选中“Java项目”,点击“下一步”按钮,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里,在其中的“项目名”一栏里,输入项目名“TCPSocket”,其它的选项目

选择系统默认值,再按“完成”按钮,结束创建Java项目的动作。

第二步,完成创建项目后,选中集成开发环境左侧的项目名“TCPSocket”,点击右键,在随后弹出的菜单里依次选择“新建”!“类”的选项,创建服务器类的代码。

在随后弹出的“新建Java类”的对话框里,输入包名“tcp”,输入文件名“ServerCode”,请注意大小写,在“修饰符”里选中“公用”,在“想要创建哪些方法存根”下,选中“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单选框,同时把其它两项目取消掉,再按“完成”按钮,可以生成代码。

第三步,在生成的代码里,编写引入Java包的代码,只有当我们引入这些包后,我们才能调用这些包里提供的IO和Socket类的方法。packagetcp;import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java.io.BufferedWriter;importjava.io.IOException;import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java.io.OutputStreamWriter;importjava.io.PrintWriter;importjava.net.ServerSocket;importjava.net.Socket;

第四步,编写服务器端的主体代码,如下所示。publicclassServerCode

{//设置端口号publicstaticintportNo=3333;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throws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s=newServerSocket(portNo);

System.out.println("The Server is start:"+s);//阻塞,直到有客户端连接Socket socket=s.accept();try{

System.out.println("Accept the Client:"+socket);//设置IO句柄BufferedReader in=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socket

.getInputStream()));

PrintWriter out=newPrintWriter(newBufferedWriter(new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true);while(true)

{

String str=in.readLine();if(str.equals("byebye"))

{break;

}

System.out.println("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str);

out.println(str);

}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close the Server socket and the io.");

socket.close();

s.close();

}

}

}

这段代码的主要业务逻辑是:1.         在上述代码里的main函数前,我们设置了通讯所用到的端口号,为3333。2.         在main函数里,根据给定3333端口号,初始化一个ServerSocket对象s,该对象用来承担服务器端监听连接和提供通讯服务的功能。3.         调用ServerSocket对象的accept方法,监听从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当完成调用accept方法后,整段服务器端代码将回阻塞在这里,直到客户端发来connect请求。4.         当客户端发来connect请求,或是通过构造函数直接把客户端的Socket对象连接到服务器端后,阻塞于此的代码将会继续运行。此时服务器端将会根据accept方法的执行结果,用一个Socket对象来描述客户端的连接句柄。5.         创建两个名为in和out的对象,用来传输和接收通讯时的数据流。6.         创建一个while(true)的死循环,在这个循环里,通过in.readLine()方法,读取从客户端发送来的IO流(字符串),并打印出来。如果读到的字符串是“byebye”,那么退出while循环。7.         在try…catch…finally语句段里,不论在try语句段里是否发生异常,并且不论这些异常的种类,finally从句都将会被执行到。在finally从句里,将关闭描述客户端的连接句柄socket对象和ServerSocket类型的s对象。7.2.1.2开发客户端代码

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步骤,开发客户端的代码。

第一,在TCPSocket项目下的tcp包下,创建一个名为ClientCode.java的文件。在其中编写引入Java包的代码,如下所示:packagetcp;import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java.io.BufferedWriter;importjava.io.IOException;import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java.io.OutputStreamWriter;importjava.io.PrintWriter;importjava.net.InetAddress;importjava.net.Socket;

第二,编写客户端的主体代码,如下所示:publicclassClientCode

{staticString clientName="Mike";//端口号publicstaticintportNo=3333;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throwsIOException

{//设置连接地址类,连接本地InetAddress addr=InetAddress.getByName("localhost");//要对应服务器端的3333端口号Socket socket=newSocket(addr, portNo);try{

System.out.println("socket ="+socket);//设置IO句柄BufferedReader in=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socket

.getInputStream()));

PrintWriter out=newPrintWriter(newBufferedWriter(new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true);

out.println("Hello Server,I am"+clientName);

String str=in.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str);

out.println("byebye");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close the Client socket and the io.");

socket.close();

}

}

}

上述客户端代码的主要业务逻辑是:1.         同样定义了通讯端口号,这里给出的端口号必须要和服务器端的一致。2.         在main函数里,根据地址信息“localhost”,创建一个InetAddress类型的对象addr。这里,因为我们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代码都放在本机运行,所以同样可以用“127.0.0.1”字符串,来创建InetAddress对象。3.         根据addr和端口号信息,创建一个Socket类型对象,该对象用来同服务器端的ServerSocket类型对象交互,共同完成C/S通讯流程。4.         同样地创建in和out两类IO句柄,用来向服务器端发送和接收数据流。5.         通过out对象,向服务器端发送"Hello Server,I am …"的字符串。发送后,同样可以用in句柄,接收从服务器端的消息。6.         利用out对象,发送”byebye”字符串,用以告之服务器端,本次通讯结束。7.         在finally从句里,关闭Socket对象,断开同服务器端的连接。7.2.1.3运行效果演示

在上述两部分里,我们分别讲述了C/S通讯过程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代码的业务逻辑,下面我们将在集成开发环境里,演示这里通讯流程。

第一步,选中ServerCode.java代码,在eclipse的“运行”菜单里,选中“运行方式”|“1Java应用程序”的菜单,开启服务器端的程序。

开启服务端程序后,会在eclipse环境下方的控制台里显示如下的内容:

The Server is start: ServerSocket[addr=0.0.0.0/0.0.0.0,port=0,localport=3333]

在这里,由于ServerSocket对象并没监听到客户端的请求,所以addr和后面的port值都是初始值。

第二步,按同样的方法,打开ClientCode.java程序,启动客户端。启动以后,将在客户端的控制台里看到如下的信息:

socket=Socket[addr=localhost/127.0.0.1,port=3333,localport=1326]

Hello Server,I am Mike

close the Client socket and the io.

从中可以看到,在第一行里,显示客户端Socket对象连接的IP地址和端口号,在第二行里,可以到到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的字符串,而在第三行里,可以看到通讯结束后,客户端关闭连接Socket和IO对象的提示语句。

第三步,在eclipse下方的控制台里,切换到ServerCode服务端的控制台提示信息里,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器端在接收到客户端连接请求后的响应信息。

响应的信息如下所示:

The Server is start: ServerSocket[addr=0.0.0.0/0.0.0.0,port=0,localport=3333]

Accept the Client: Socket[addr=/127.0.0.1,port=1327,localport=3333]

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 Hello Server,I am Mike

close the Server socket and the io.

其中,第一行是启动服务器程序后显示的信息。在第二行里,显示从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的各项参数。在第三行里,显示了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字符串。在第四行里,显示了关闭服务器端ServerSocket和IO对象的提示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服务器端里accept阻塞和继续运行的这个过程。

通过上述的操作,我们可以详细地观察到C/S通讯的全部流程,请大家务必要注意:一定要先开启服务器端的程序再开启客户端,如果这个步骤做反的话,客户端程序会应找不到服务器端而报异常。7.2.2使用套接字连接多个客户机

在7.1的代码里,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只有一个通讯线程,所以它们之间只有一条Socket信道。

如果我们在通过程序里引入多线程的机制,可让一个服务器端同时监听并接收多个客户端的请求,并同步地为它们提供通讯服务。

基于多线程的通讯方式,将大大地提高服务器端的利用效率,并能使服务器端能具备完善的服务功能。7.2.2.1开发客户端代码

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步骤开发基于多线程的服务器端的代码。

第一步,在3.2里创建的“TCPSocket”项目里,新建一个名为ThreadServer.java的代码文件,创建文件的方式大家可以参照3.2部分的描述。首先编写package和import部分的代码,用来打包和引入包文件,如下所示:packagetcp;importjava.io.*;importjava.net.*;

第二步,由于我们在服务器端引入线程机制,所以我们要编写线程代码的主体执行类ServerThreadCode,这个类的代码如下所示:classServerThreadCodeextendsThread

{//客户端的socketprivateSocket clientSocket;//IO句柄privateBufferedReader sin;privatePrintWriter sout;//默认的构造函数publicServerThreadCode()

{}publicServerThreadCode(Socket s)throwsIOException

{

clientSocket=s;//初始化sin和sout的句柄sin=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clientSocket

.getInputStream()));

sout=newPrintWriter(newBufferedWriter(newOutputStreamWriter(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true);//开启线程start();

}//线程执行的主体函数publicvoidrun()

{try{//用循环来监听通讯内容for(;;)

{

String str=sin.readLine();//如果接收到的是byebye,退出本次通讯if(str.equals("byebye"))

{break;

}

System.out.println("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str);

sout.println(str);

}

System.out.println("closing the server socket!");

}catch(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close the Server socket and the io.");try{

clientSocket.close();

}catch(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这个类的业务逻辑说明如下:1.         这个类通过继承Thread类来实现线程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其中的run方法里,定义了该线程启动后要执行的业务动作。2.         这个类提供了两种类型的重载函数。在参数类型为Socket的构造函数里, 通过参数,初始化了本类里的Socket对象,同时实例化了两类IO对象。在此基础上,通过start方法,启动定义在run方法内的本线程的业务逻辑。3.         在定义线程主体动作的run方法里,通过一个for(;;)类型的循环,根据IO句柄,读取从Socket信道上传输过来的客户端发送的通讯信息。如果得到的信息为“byebye”,则表明本次通讯结束,退出for循环。4.         catch从句将处理在try语句里遇到的IO错误等异常,而在finally从句里,将在通讯结束后关闭客户端的Socket句柄。

上述的线程主体代码将会在ThreadServer类里被调用。

第三步,编写服务器端的主体类ThreadServer,代码如下所示:publicclassThreadServer

{//端口号staticfinalintportNo=3333;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throwsIOException

{//服务器端的socketServerSocket s=newServerSocket(portNo);

System.out.println("The Server is start:"+s);try{for(;;)

{//阻塞,直到有客户端连接Socket socket=s.accept();//通过构造函数,启动线程newServerThreadCode(socket);

}

}finally{

s.close();

}

}

}

这段代码的主要业务逻辑说明如下:1.         首先定义了通讯所用的端口号,为3333。2.         在main函数里,根据端口号,创建一个ServerSocket类型的服务器端的Socket,用来同客户端通讯。3.         在for(;;)的循环里,调用accept方法,监听从客户端请求过来的socket,请注意这里又是一个阻塞。当客户端有请求过来时,将通过ServerThreadCode的构造函数,创建一个线程类,用来接收客户端发送来的字符串。在这里我们可以再一次观察ServerThreadCode类,在其中,这个类通过构造函数里的start方法,开启run方法,而在run方法里,是通过sin对象来接收字符串,通过sout对象来输出。4.         在finally从句里,关闭服务器端的Socket,从而结束本次通讯。7.2.2.2开发客户端代码

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步骤,编写的基于多线程的客户端代码。

第一步,在 “TCPSocket”项目里,新建一个名为ThreadClient.java的代码文件。同样是编写package和import部分的代码,用来打包和引入包文件,如下所示:packagetcp;importjava.net.*;importjava.io.*;

第二步,编写线程执行主体的ClientThreadCode类,同样,这个类通过继承Thread来实现线程的功能。classClientThreadCodeextendsThread

{//客户端的socketprivateSocket socket;//线程统计数,用来给线程编号privatestaticintcnt=0;privateintclientId=cnt++;privateBufferedReader in;privatePrintWriter out;//构造函数publicClientThreadCode(InetAddress addr)

{try{

socket=newSocket(addr,3333);

}catch(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实例化IO对象try{

in=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out=newPrintWriter(newBufferedWriter(new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true);//开启线程start();

}catch(IOException e)

{//出现异常,关闭sockettry{

socket.close();

}catch(IOException e2)

{

e2.printStackTrace();

}

}

}//线程主体方法publicvoidrun()

{try{

out.println("Hello Server,My id is"+clientId );

String str=in.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str);

out.println("byebye");

}catch(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try{

socket.close();

}catch(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这个类的主要业务逻辑是:1.         在构造函数里, 通过参数类型为InetAddress类型参数和3333,初始化了本类里的Socket对象,随后实例化了两类IO对象,并通过start方法,启动定义在run方法内的本线程的业务逻辑。2.         在定义线程主体动作的run方法里,通过IO句柄,向Socket信道上传输本客户端的ID号,发送完毕后,传输”byebye”字符串,向服务器端表示本线程的通讯结束。3.         同样地,catch从句将处理在try语句里遇到的IO错误等异常,而在finally从句里,将在通讯结束后关闭客户端的Socket句柄。

第三步,编写客户端的主体代码,在这段代码里,将通过for循环,根据指定的待创建的线程数量,通过ClientThreadCode的构造函数,创建若干个客户端线程,同步地和服务器端通讯。publicclassThreadClien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throws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intthreadNo=0;

InetAddress addr=InetAddress.getByName("localhost");for(threadNo=0;threadNo<3;threadNo++)

{newClientThreadCode(addr);

}

}

}

这段代码执行以后,在客户端将会有3个通讯线程,每个线程首先将先向服务器端发送"Hello Server,My id is"的字符串,然后发送”byebye”,终止该线程的通讯。7.2.2.3运行效果演示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一下基于多线程的C/S架构的运行效果。

第一步,我们先要启动服务器端的ThreadServer代码,启动后,在控制台里会出现如下的提示信息:

The Server is start: ServerSocket[addr=0.0.0.0/0.0.0.0,port=0,localport=3333]

上述的提示信息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服务器在开启服务后,会阻塞在accept这里,直到有客户端请求过来。

第二步,我们在启动完服务器后,运行客户端的ThreadClient.java代码,运行后,我们观察服务器端的控制台,会出现如下的信息:

The Server is start: ServerSocket[addr=0.0.0.0/0.0.0.0,port=0,localport=3333]

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 Hello Server,My id is0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 Hello Server,My id is1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 Hello Server,My id is2closing the server socket!close the Server socket and the io.

closing the server socket!close the Server socket and the io.

closing the server socket!close the Server socket and the io.

其中,第一行是原来就有,在后面的几行里,首先将会输出了从客户端过来的线程请求信息,比如

In Server reveived the info: Hello Server,My id is0接下来则会显示关闭Server端的IO和Socket的提示信息。

这里,请大家注意,由于线程运行的不确定性,从第二行开始的打印输出语句的次序是不确定的。但是,不论输出语句的次序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客户端有三个线程请求过来,并且,服务器端在处理完请求后,会关闭Socker和IO。

第三步,当我们运行完ThreadClient.java的代码后,并切换到ThreadClient.java的控制台,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输出:

Hello Server,My id is0Hello Server,My id is2Hello Server,My id is1这说明在客户端开启了3个线程,并利用这3个线程,向服务器端发送字符串。

而在服务器端,用accept方法分别监听到了这3个线程,并与之对应地也开了3个线程与之通讯。7.2.3UDP协议与传输数据报文

UDP协议一般应用在 “群发信息”的场合,所以它更可以利用多线程的机制,实现多信息的同步发送。

为了改善代码的架构,我们更可以把一些业务逻辑的动作抽象成方法,并封装成类,这样,基于UDP功能的类就可以在其它应用项目里被轻易地重用。7.2.3.1开发客户端代码

如果我们把客户端的所有代码都写在一个文件中,那么代码的功能很有可能都聚集在一个方法力,代码的可维护性将会变得很差。

所以我们专门设计了ClientBean类,在其中封装了客户端通讯的一些功能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UDPClient.java文件,实现UDP客户端的功能。

另外,在这里以及以后的代码里,我们不再详细讲述用Eclipse开发和运行Java程序的方法,而是重点讲述Java代码的业务逻辑和主要工作流程。

首先,我们可以按如下的步骤,设计ClientBean这个类。通过import语句,引入所用到的类库,代码如下所示。importjava.io.IOException;importjava.net.DatagramPacket;importjava.net.DatagramSocket;importjava.net.InetAddress;importjava.net.SocketException;import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第二,定义ClientBean所用到的变量,并给出针对这些变量操作的get和set类型的方法,代码如下所示。//描述UDP通讯的DatagramSocket对象privateDatagramSocket ds;//用来封装通讯字符串privatebytebuffer[];//客户端的端口号privateintclientport ;//服务器端的端口号privateintserverport;//通讯内容privateString content;//描述通讯地址privateInetAddress ia;//以下是各属性的Get和Set类型方法publicbyte[] getBuffer()

{returnbuffer;

}publicvoidsetBuffer(byte[] buffer)

{this.buffer=buffer;

}publicintgetClientport()

{returnclientport;

}publicvoidsetClientport(intclientport)

{this.clientport=clientport;

}publicString getContent()

{returncontent;

}publicvoidsetContent(String content)

{this.content=content;

}publicDatagramSocket getDs()

{returnds;

}publicvoidsetDs(DatagramSocket ds)

{this.ds=ds;

}publicInetAddress getIa()

{returnia;

}publicvoidsetIa(InetAddress ia)

{this.ia=ia;

}publicintgetServerport()

{returnserverport;

}publicvoidsetServerport(intserverport)

{this.serverport=serverport;

}

在上述的代码里,我们定义了描述用来实现UDP通讯的DatagramSocket类型对象ds,描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端口号clientport和serverport,用于描述通讯信息的buffer和content对象,其中,buffer对象是byte数组类型的,可通过UDP的数据报文传输,而content是String类型的,在应用层面表示用户之间的通讯内容,另外还定义了InetAddress类型的ia变量,用来封装通讯地址信息。

在随后定义的一系列get和set方法里,给出了设置和获取上述变量的方法。

第三,编写该类的构造函数,代码如下所示。publicClientBean()throwsSocketException, UnknownHostException

{

buffer=newbyte[1024];

clientport=1985;

serverport=1986;

content="";

ds=newDatagramSocket(clientport);

ia=InetAddress.getByName("localhost");

}

在这个构造函数里,我们给各变量赋予了初始值,其中分别设置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端口号分别为1985和1985,设置了通讯连接地址为本地,并根据客户端的端口号初始化了DatagramSocket对象。

当程序员初始化ClientBean类时,这段构造函数会自动执行,完成设置通讯各参数等工作。

第四,编写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的sendToServer方法,代码如下所示。publicvoidsendToServer()throwsIOException

{

buffer=content.getBytes();

ds.send(newDatagramPacket(buffer,content.length(),ia,serverport));

}

在这段代码里,根据String类型的表示通讯信息的content变量,初始化UDP数据报文,即DatagramPacket对象,并通过调用DatagramSocket类型对象的send方法,发送该UDP报文。

纵观ClientBean类,我们可以发现在其中封装了诸如通讯端口、通讯内容和通讯报文等对象以及以UDP方式发送信息的sendToServer方法。所以,在UDPClient类里,可以直接调用其中的接口,方便地实现通讯功能。

其次,我们可以按如下的步骤,设计UDPClient这个类。

第一步,通过import语句,引入所用到的类库,代码如下所示。import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java.io.IOException;importjava.io.InputStreamReader;

第二步,编写线程相关的代码。

由于我们要在UDP客户端里通过多线程的机制,同时开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通讯内容,所以我们的UDPClient类必须要实现Runnable接口,并在其中覆盖掉Runnable接口里的run方法。定义类和实现run方法的代码如下所示。publicclassUDPClientimplementsRunnable

{publicstaticString content;publicstaticClientBean client;publicvoidrun()

{try{

client.setContent(content);

client.sendToServer();

}catch(Exception ex)

{

System.err.println(ex.getMessage());

}

}//end of run//main 方法//…}

在上述代码的run方法里,我们主要通过了ClientBean类里封装的方法,设置了content内容,并通过了sentToServer方法,将content内容以数据报文的形式发送到服务器端。

一旦线程被开启,系统会自动执行定义在run方法里的动作。

第三步,编写主方法。在步骤(2)里的//main方法注释的位置,我们可以插入UDPClient类的main方法代码,具体如下所示。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throwsIOException

{

BufferedReader br=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client=newClientBean();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while(true)

{//接收用户输入content=br.readLine();//如果是end或空,退出循环if(content==null||content.equalsIgnoreCase("end")||content.equalsIgnoreCase(""))

{break;

}//开启新线程,发送消息newThread(newUDPClient()).start();

}

}

这段代码的主要业务逻辑是,首先初始化了BufferedReader类型的br对象,该对象可以接收从键盘输入的字符串。随后启动一个while(true)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体里,接收用户从键盘的输入,如果用户输入的字符串不是“end”,或不是为空,则开启一个UDPClient类型的线程,并通过定义在run方法里的线程主体动作,发送接收到的消息。如果在循环体里,接收到“end”或空字符,则通过break语句,退出循环。

从上述代码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每次UDP发送请求,UDPClient类都将会启动一个线程来发送消息。7.2.3.2开发客户端代码

同样,我们把服务器端所需要的一些通用方法以类的形式封装,而在UDP的服务器端,通过调用封装在ServerBean类里的方法来完成信息的接收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按如下的步骤,设计ServerBean类的代码。

第一步,通过import语句,引入所用到的类库,代码如下所示。importjava.io.IOException;importjava.net.DatagramPacket;importjava.net.DatagramSocket;importjava.net.InetAddress;importjava.net.SocketException;import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第二步,同样定义ServerBean类里用到的变量,并给出针对这些变量操作的get和set类型的方法。由于这里的代码和ClientBean类里的非常相似,所以不再赘述,代码部分大家可以参考光盘上。

第三步,编写该类的构造函数,在这个构造函数里,给该类里的一些重要属性赋了初值,代码如下所示。publicServerBean()throwsSocketException, UnknownHostException

{

buffer=newbyte[1024];

clientport=1985;

serverport=1986;

content="";

ds=newDatagramSocket(serverport);

ia=InetAddress.getByName("localhost");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UDP的服务端里,为了同客户端对应,所以同样把clientport和serverport值设置为1985和1986,同时初始化了DatagramSocket对象,并把服务器的地址也设置成本地。

第四,编写实现监听客户端请求的listenClient方法,代码如下所示。publicvoidlistenClient()throwsIOException

{//在循环体里接收消息while(true)

{//初始化DatagramPacket类型的变量DatagramPacket dp=newDatagramPacket(buffer,buffer.length);//接收消息,并把消息通过dp参数返回ds.receive(dp);

content=newString(dp.getData(),0,dp.getLength());//打印消息print();

}

}

在这个方法里,构造了一个while(true)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体内部,调用了封装在DatagramSocket类型里的receive方法,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UDP报文,并通过print方法,把报文内容打印出来。

而print方法的代码比较简单,只是通过输出语句,打印报文里的字符串。publicvoidprint()

{

System.out.println(content);

}

而UDP通讯的服务器端代码相对简单,以下是UDPServer类的全部代码。importjava.io.IOException;publicclassUDPServer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throws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端启动

");//初始化ServerBean对象ServerBean server=newServerBean();//开启监听程序server.listenClient();

}

}

从上述代码里,我们可以看到,在UDP的服务器端里,主要通过ServerBean类里提供的listenClient方法,监听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UDP报文,并通过解析得到其中包含的字符串,随后输出。7.3.2.3开发客户端代码

由于我们已经讲述过通过Eclipse查看代码运行结果的详细步骤,所以这里我们将直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通过javac和java等命令,查看基于多线程UDP通讯的演示效果。1.         首先我们把刚才编写好的四段java代码(即ClientBean.java、UDPClient.java、ServerBean.java和UDPServer.java)放到D盘下的work目录下(如果没有则新建)。2.         点击“开始菜单”|“运行”选项,并在“运行程序”的对话框里输入”cmd”命令,进入DOS命令界面,并进入到D:\work这个目录里。3.         如果大家已经按照第一章的说明,成功地配置好关于java的path和classpath环境变量,在这里可以直接运行javac*.java命令,编译这四个.java文件,编译后,会在D:\work目录下产生同四个java文件相对应的.class文件。4.         在这个命令窗口里运行java UDPServer命令,通过运行UDPServer代码,开启UDP服务器端程序,开启后,会出现如图7-3所示的信息。

图7-3启动UDP服务端后的效果5.         在出现上图的效果后,别关闭这个命令窗口,按步骤(2)里说明的流程,新开启一个DOS命令窗口,并同样进入到D:\work这个目录下。6.         在新窗口里输入java UDPClient,开启UDP客户端程序。开启后,可通过键盘向服务器端输入通讯字符串,这些字符串将会以数据报文的形式发送到服务器端。

在图7-4里,演示了UDP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的效果。

图7-4UDP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效果

每当我们在客户端发送一条消息,服务器端会收到并输出这条消息,从代码里我们可以得知,每条消息是通过为之新开启的线程发送到服务器端的。

如果我们在客户端输入”end”或空字符串,客户端的UDPClient代码会退出。在图7-5里演示了UDP服务器端接收并输出通讯字符串的效果。

图7-5UDP服务器端接收到消息的效果7.         由于UDPServer.java代码里,我们通过一个while(true)的循环来监听客户端的请求,所以当程序运行结束后,可通过Ctrl+C的快捷键的方式退出这段程序。

java 网络io详解_Java网络socket编程详解相关推荐

  1. java io类库,Java利用io类库对各种文件的操作详解

    Java中文网 - Java利用io类库对各种文件的操作详解 java中提供了io类库,可以轻松的用java实现对文件的各种操作.下面就来说一下如何用java来实现这些操作. 新建目录 //Strin ...

  2.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一.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进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 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 ...

  3.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非常叼

    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44576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Linux的SOCKE ...

  4. PHP SOCKET编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HP SOCKET编程详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 预备知识 一直以来很少看到有多少人使用php的socket模块来做一些事情,大概大家都把它定位在脚本语言的范畴内吧,但是其实 ...

  5. java网络编程实用精解_Java网络编程实用精解

    Java网络编程实用精解 作者:盛华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文件大小:17.38M 支持设备: ¥30.00 适用客户端: 言商书局 iPad/iPhone客户端:下载 Android客户端:下 ...

  6. Java Socket编程详解

    Java Socket编程是Java网络编程很重要的内容,现参考了许多资料,总结如下: 1. Java网络编程原理+Socket编程 http://www.cnblogs.com/linzheng/a ...

  7. java环境变量设置详解_JAVA环境变量配置详解(Windows)

    JAVA环境变量JAVA_HOME.CLASSPATH.PATH设置详解 Windows下JAVA用到的环境变量主要有3个,JAVA_HOME.CLASSPATH.PATH. JAVA_HOME指向的 ...

  8.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转载)

    一.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进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为进程通信提供了相应设施,如: UN ...

  9. php里面的socket编程,详解PHP Socket 编程过程

    详解PHP Socket 编程过程 作者:PHPYuan 时间:2019-03-13 03:41:20 概述 Socket用于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通常基于客户端-服务端模型.此时,客户端-服务端是可 ...

最新文章

  1. db2top详细使用方法_Py之PIL:Python的PIL库的简介、安装、使用方法详细攻略
  2. 大众mpv_一汽-大众全新MPV车型国内伪装路试曝光,没有侧滑门设计
  3. 零基础如何学好数据分析?
  4. 不同范数下的余弦定理_第06题 | 从源头追溯「余弦定理」amp; 文理科知识点的异同...
  5. 《ACL 2020丨哈工大多领域端到端任务型对话系统》
  6. socket网络编程多线程
  7. cpu消耗 pytorch_高效 PyTorch :如何消除训练瓶颈
  8. 中国文化之理解 与 帝国财政
  9. CentOS7 搭建基于DPDK的FD.io VPP环境-1
  10. GPS围栏两个多边形相交问题的奇葩解法
  11. 数据挖掘:模型状态评估
  12. docker监听通信
  13. Oracle服务端的tsnname,【监听】tnsname.ora文件理解
  14. esp32的MQTT物联网开发记录
  15. VS2015安装教程及卸载教程
  16. IPC$经典入侵步骤和常用net命令
  17. window10刷新卡顿
  18. opencv studay3
  19. 部署Unbound实现DNS服务
  20. 修图软件 Pixelmator Pro Mac版常见问题

热门文章

  1. COM+在win2003+IIS+MSSQL环境下的部署步骤
  2. React单页如何规划路由、设计Store、划分模块、按需加载
  3. t2 初识Tornado
  4. 从源码构建 MyBatis Generator(MBG)
  5. 京东宣布收购拇指阅读,具体金额未披露
  6. js模板引擎——art Template
  7. Centos7.0上搭建LAMP平台安装discuz后无法访问
  8. 企业云计算架构--笔记
  9. webServer tomcat5/tomcat6/tomcat7诠释
  10. 学习OpenCV,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