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无缝漫游和有缝漫游
    • 无缝漫游的原理/算法
  • 组网常见名词:AP
  • wifi测试软件
  • 一、有缝漫游方案
    • 1. 二级路由器组网
    • 2. 无线桥接模式(WDS模式|无线中继模式)组网
    • 3. 有线桥接模式(有线中继模式|AP模式)
    • 拓:(有线|无线)中继模式和(有线|无线)桥接模式的区别
    • 拓:4. 无工作模式支持的 手动有线桥接组网
  • 二、无缝漫游方案
    • 1. AC+AP组网
      • 胖/瘦AP
    • 2. Mesh组网
    • Mesh和AC+AP的对比选择
  • 技术发展顺序
  • 关于无线组网的信号衰减
  • IPTV单线复用
  • 装修布线注意点

全屋网络覆盖的方案和目的是,在空间范围内合理布置多个WiFi信号源(AP),对空间范围实现WiFi全覆盖,使用网设备在AP间移动时能够自动漫游,甚至是做到无缝漫游

具体选择的方案和厂商架构设计决定着AP的最大数量,但家用通常不需要考虑

无缝漫游和有缝漫游

漫游:无线终端设备从当前AP换到另一个AP并保持网络连接不断的过程,被称之为漫游。

无缝漫游(Zero-HandoffRoaming)又被称为零切换。无缝漫游能够做到的是在AP与AP间的切换时间控制在毫秒级,漫游过程几乎不掉包,在业务运用上感受不到有任何停顿
无缝漫游主要是满足三点:信号覆盖上的无缝、切换时间短、漫游时业务不会中断

无缝漫游对应的是有缝漫游,顾名思义,无缝漫游是无感体验,有缝漫游则存在停顿切换的明显感知。

无缝漫游的原理/算法

【干货】无缝无线漫游需要这“三兄弟”,你知道吗?

无缝漫游的核心是IEEE802.11协议族中的三个辅助协议:802.11k/v/r协议,也被称为是“快速漫游三协议”,可以让客户端 从一个AP更顺畅地漫游到另一个AP。但因为各个厂商具体的实现方案不同,所以导致不同品牌的路由器没有办法用mesh或AC+AP方式组网(这两种方案都使用802.11kvr协议)

802.11k

802.11k协议的功能是Radio Resource Measurment,简单说就是提供找到最好的AP的信息。

在WLAN中,终端设备总是倾向于连接信号最好的那个AP,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逻辑可能会造成某个AP被过度使用,而信号稍弱的AP则没有怎么用到,从而导致网络的整体利用效率下降。实现802.11k协议的无线网络中,如果信号最好的AP已经满载,则终端设备会连接到信号稍弱的那个AP。

802.11v

802.11v是802.11协议族的**WNM(Wireless Network Management)**标准,802.11v协议允许终端设备交换网络拓扑的信息,包括射频环境。802.11v能让节点负载均衡,帮你接入信号更好的接入点

802.11v描述了WNM的增强,包括:

  • Network assisted Power Savings:网络辅助节能,帮助终端设备睡眠更长时间,比如,手机等设备通过每隔一段时间跟AP通讯一次来确保跟AP没有断开
  • Network assisted Roaming:网络辅助漫游,允许WLAN发送信息给终端,来确保终端能连接更好的AP。这可以带来两点好处:负载均衡,让信号不好的终端设备更换AP

802.11r

802.11r的功能是快速BSS切换(FT,Fast Basic Service Set Transition),也称为快速漫游(fast roaming)

在802.11协议中,AP的切换是由设备控制的(其逻辑是:在能连接到的信号中,挑选信号最好的那个连接,连接一直持续到信号低于一个阈值(通常非常弱)才会断开,然后继续反复)。
在802.11的初期,切换(handoff)这个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一共只有4个握手信息需要传递,但是随着发展,802.11i,802.11X,802.11e等协议的加入,握手的信息越来越多,导致切换AP的时间越来越长。

802.11r通过重新简化(越来越复杂的)安全握手协议,来实现FT

802.11k/v/r虽好,但也需要设备支持

kvr大大提高了无线组网的漫游无缝度、信号质量和延迟率,但它也需要设备支持:既需要路由器和AP接入点的协议支持,也需要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无线芯片支持,甚至是操作系统的支持。

例如,iOS和Mac几乎从iPhone5以后就有良好的kvr支持 ,但桌面电脑层面,到Win10才有了比较完善的KVR协同支持。

安卓手机方面,则是目前的主流手机都支持kvr三协议。这点从小米系统软件部总监的微博就可以看出。

kvr三协议,也并不是必须全部都有。很多设备都有kv,但是没有r协议(现在应该少了)。就拿苹果设备来说,iPhone 4s开始支持k,但6s及以后的手机,5代及以后的ipad才支持r, Apple自家芯片的 Mac 电脑才支持r。
不支持802.11r,理想时延应该在100ms~500ms之间(或许终端漫游优化好会更快);支持802.11r,理想时延应该在50ms~100ms之间;超过1S的时延肯定会造成卡顿体验

组网常见名词:AP

在组网资料中,经常出现"AP"一词。AP(wireless Access Point)即无线接入点,它不仅包含单纯型AP(即瘦AP/FIT AP),也包含功能更多的胖AP(FAT AP)。因为无线路由器也包含AP的功能,所以AP还可以指无线路由器。

两种解释:

  • 专业的/狭义的AP仅指瘦AP和胖AP,胖瘦AP详见本文"AC+AP组网"方案
  • 广义上,我们可以按照"无线接入点"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只要起到"无线网络信号源"功能的设备,就属于AP

路由器和AP的关系:无线路由器=单纯型AP(无线作用)+宽带路由器(路由作用)

在百度百科中这样提到路由器和AP的关系


wifi测试软件

WiFi魔盒,可以查看wifi的漫游情况


接下来是各种组网方案的介绍和对比

一、有缝漫游方案

这些有缝漫游方案并不采用802.11k/v/r协议。AP之间是一个连一个,上端并不知道下端有个AP存在,仅仅知道有一个设备连接,不能构成一个系统协同工作。

这些方案的漫游情况完全取决于终端的灵敏度、WiFi连接和优化方案等。如果终端足够灵敏,也能做到没有明显感知的切换,但肯定比不上无缝漫游

很多手机有 智能选择最佳WiFi 的方案,会对网络质量进行检测,连接最佳的WiFi。而不是等到WiFi信号差到丢失的时候才切换
vido有个 双WiFi加速,当网络质量差时,会同时使用两个WiFi加速上网

这些方案中,SSID都可以自定义(使用TP-LINK3010易展版测试),但为了更好地体验,通常设置成相同的SSID和密码,这样用户只需要输入一次密码就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自动漫游

优点是成本低(支持无缝漫游的设备价格高)

1. 二级路由器组网

直接把副路由器的WAN口与主路由的LAN口相连,副路由器默认就成了二级路由器,依次还可以有三级路由器、四级路由器等。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合理地分布多个路由器的位置,每个路由器都开启无线网络,达到全屋网络覆盖的目的

其实大多家庭中,都是主路由WAN口与路由猫相连,路由猫负责光电信号转换+拨号,这时二级路由和主路由的性质是一样的,他们都不负责拨号,主路由相对于路由猫来说也是二级路由器

特点:上下级路由器处于不同网段,SSID可以自定义设置,但通常都设置成与主路由一致

2. 无线桥接模式(WDS模式|无线中继模式)组网

单独解释下WDS: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系统。主要作用是实现无线基站之间的通信。在家用应用中,WDS的功能是充当无线网络的中继器,通过在无线路由器上开启WDS功能,让其可以延伸扩展无线信号,从而覆盖更广更大的范围。
说白了WDS就是可以让无线AP或者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中继),而在中继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其无线设备覆盖效果的功能
在具体实施上,其实就是桥接+AP(无线路由器)

使用路由器的无线桥接模式(也叫WDS模式|无线中继模式),通过无线的方式与主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建立连接,一边接收这个无线信号,一边发射自己生成的无线信号,从而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

因为是路由器本身支持的一个模式,所以设置步骤简单,根据路由器的引导操作即可

特点:上下级路由器处于同一网段,SSID可以自定义设置,但通常都设置成与主路由一致

3. 有线桥接模式(有线中继模式|AP模式)

使用路由器的有线桥接模式(也叫有线中继模式|AP模式),通过有线的方式与主路由建立连接,接收有线线路的网络信号,并发射无线信号,从而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

因为是路由器本身支持的一个模式,所以设置步骤简单,根据路由器的引导操作即可

特点:上下级路由器处于同一网段,SSID可以自定义设置,但通常都设置成与主路由一致

AP模式和专业AP设备的关系
这里的AP模式,并不是表示把路由器当做瘦AP来用,仅仅表示这是一个无线接入点。
咨询了TP-LINK客服,只是表示普通的无线接入点,与无线桥接相比只是有线和无线的区别而已。

Q:但无线桥接也可以作为AP,为什么只把有线桥接叫做AP呢
A:TP-LINK文档(多台路由器如何串联(级联)?)中是这样表示的:使用无线桥接模式时,说明主路由器一定是有无线功能的。而使用有线桥接,主路由器可能没有无线功能,需要在原有的有线网络上增加无线功能,将新增路由器当无线AP使用,所以该模式也叫AP模式

拓:(有线|无线)中继模式和(有线|无线)桥接模式的区别

在此上内容表述时,似乎给读者一种"桥接=中继"的感觉,这里解释一下。

如果百度一下会发现,网上对"桥接和中继的区别"众说纷纭,再混合上有线和无线,更加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在求证的过程中发现,在网络设备中,桥接器和中继器在原理上确实存在区别:Difference between Bridge and Repeater

但在路由器上,似乎路由器厂商在将两者模糊化,“桥接=无线中继?” “AP=有线中继?” “无线中继和有线中继的区别是什么?” 给人一种傻傻分不清的感觉

我对"TP-LINK3010易展版"的这两种模式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两种模式:

  • 主副路由器都处于同一网段
  • DHCP都处于自动关闭状态
  • SSID都可以自定义,可以与主路由器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有趣的是tplink的文档中明确表示无线中继模式的SSID与主路由器是一致的: 如何選擇我TP-Link迷你路由器的運作模式呢?。实际上确实有路由器的无线中继模式不允许修改SSID,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必须的)

既然老牌路由器厂商都对 桥接和中继 含糊不清,那认为 桥接=中继 其实也不过分。
实际上我认为:中继是概念,表示两点间的一条传输通道,而桥接是具体的一种实现方式,很多链型拓扑都可以认为被用来实现中继

所以,把(无线中继)、(有线中继),放在括号里应该这么理解:

另外,根据桥接的特性(把设备当做网桥or交换机,与主路由处于同一网段)以及实测结果来看,上图中的桥接准确来说应该是"无线桥接’,而AP则属于"有线桥接"(与LAN-LAN相连的手动有线桥接相比,这种属于是有工作模式支持的有线桥接,设置起来更简单)。

结论1:路由器都是用桥接来实现中继,所以可以认为 桥接=中继、有线桥接=有线中继、无线桥接=无线中继
(此结论有得到TP-LINK技术客服(电话沟通)的认同,大概过程是 我提出这个矛盾的问题->她尝试解释->我提出这个结论并叙述分析->她表示认同)

然后就是有线和无线的区别。

  • 有线的原理是通过网线连接前端设备,本身作为一个交换机进行工作
  • 无线桥接则是通过扫描无线信号,与其中一个相连,本身也是作为一个交换机进行工作

结论2:有线桥接和无线桥接的桥接原理不同(一个通过网线,一个通过无线信号),所以设置步骤不同。但表现形式都相同,桥接设备本身都作为一个交换机进行工作。

ps:无线桥接一个前端路由器的2.4GHz频段信号,本路由器也可以发射出2.4GHz和5GHz两个频段的信号

拓:4. 无工作模式支持的 手动有线桥接组网

有些低端路由器、老路由器 不支持上边说的"有线/无线桥接模式",这时除了采用"二级路由器组网"的方式,还可以采取最传统的"有线桥接"组网,这种方式不需要路由器的工作模式支持,几乎适用于所有家用无线路由器

因为这不属于路由器自带的工作模式,所以写一下步骤,其实也很简单。
进入路由器管理后台,仅需两个设置

  • 关闭DHCP服务器:避免让这个路由器分配ip,而是让主路由分配
  • 修改管理地址:后台界面选择"LAN口设置",将 IP地址修改为与主路由器的LAN口IP在同一网段但不冲突。比如主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1.1,那么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修改为192.168.1.X(X位于2-254之间)。

然后保存并重启路由器(通常修改管理地址后都需要重启)

将路由器的LAN口与主路由的LAN口相连,再通过管理地址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设置wifi即可。

注意,这种设置下的WAN口是不可以使用的,因为WAN口的功能是与其它网段路由器相连,而桥接后两个路由器在同一网段。

特点:上下级路由器处于同一网段,SSID可以自定义设置,但通常都设置成与主路由一致

二、无缝漫游方案

无缝漫游方案中,所有组网设备构成一个系统协同工作,共用同一个无线网络名称(SSID),使用802.11k/v/r协议实现无缝漫游

  • 会根据信号强度,网络干扰和负载情况,自动将设备引导到整个无络更优的节点路由,整个过程无缝漫游
  • 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断开Mesh网络),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会重新检查最优节点,并自动重新建起连接

1. AC+AP组网

什么是AC+AP?AC+AP组网方式适合家用吗?

这里提到的AP指的是专门的AP设备(狭义AP),并不包含无线路由器(广义AP)

AC+AP组网,通过AC控制所有AP协同工作,使用802.11k/v/r协议实现无缝漫游

AC: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无线接入点控制器。是全屋无线网络的核心,用来控制AP,对网络进行配置。
AC通常是AC/POE路由一体机,即AC(AP控制器)+POE交换机(可以对网线供电的交换机)+路由器,该一体机直接和光猫连接

AP:wireless Access Point 无线接入点。发射无线信号,实现网络覆盖。AP通过网线供电,不需要繁杂的电源线。企业级AP还可以用于室外,有防雨防尘的功能

AC+AP方案一直是大规模无线部署方案,早期主要用于企业、车站、商场中,在没有mesh组网之前,也是大户型的组网唯一方案。

AC+AP除了价格贵之外,它的配置操作也比较复杂,所以不适合家庭使用。现在随着各大厂商推出面向家用的AC/POE路由一体机+面板AP的WiFi覆盖方案,这种组网方式才变得相对简单

优点:AP通过网线供电,简洁美观,可以做到家里看不到路由器,但却每个角落都有WiFi信号。
缺点:要求必须布置好网线。成本高,且要求必须同一品牌(否则AC可能识别不了)

AP安装方式有看起来像墙壁插座面板一样的面板式/墙壁式,和吸附在墙面和天花板上的吸顶式。通常房间内用面板,客厅等大空间区域用吸顶式

胖/瘦AP

TP-LINK文档:AP竟然还分胖子和瘦子?

AP分为胖AP(FAT AP)和瘦AP(FIT AP)。

  • 胖AP功能和家用路由器差不多(不支持PPPOE拨号),可以单独使用(不搭配AC),有独立的web管理界面。但胖AP组网因为缺少AC的统一调度,无法实现无缝漫游,当用户从一个胖AP的覆盖范围走到另一个胖AP的覆盖范围时,会出现Wi-Fi断开重连的情况,存在断网现象。
  • 瘦AP只有单纯无线接入点的功能,需要通过AC管理,可以实现无缝漫游。一般来说,90%以上的场景都使用瘦AP而不是胖AP

目前市面上的AP大多是胖瘦一体机(具有胖瘦两种形态,可以控制切换)

2. Mesh组网

bilibili-电信那些事-mesh组网
【宽带网络】如何实现mesh组网?让家里网络覆盖全屋WiFi!

Mesh组网,所有AP节点保持通信,相互协同,使用802.11k/v/r协议实现无缝漫游

Mesh,即"网"。Mesh组网的拓扑结构为网状,任意两个Mesh路由之间都可以保持无线互联。Mesh组网切换灵活,会自动选择最优的路径传输数据

Mesh组网需要路由器本身支持mesh组网。通常选择同一厂家,相同型号(尽量)的路由器。因为不同厂家的Mesh技术实现是不一样的(就像TP-LINK的易展Mesh组网和华硕的Aimesh组网等等)

Mesh组网的具体方式有三种:有线组网、无线组网、有线无线混合组网。

  • 无线组网:适用于不方便布线的环境。无线组网要确保子节点放置的位置要有足够的信号覆盖

    下图场景中,主路由与A节点和B节点的连接都不够好,起不到提升覆盖的效果

    调整成这样就好了

  • 有线组网:适用于网线布置到位、墙体等障碍物较多,且对网速要求比较高的场景

    有线组网可以星型拓扑(所有从路由与主路由直连)、链形拓扑(子路由串联),参考文章

  • 有线无线混合组网:适用于有布线,但布线点位比较少的场景

通常有两种拓扑结构

  • 链形拓扑方式适合别墅楼、公寓楼、宿舍楼等环境- 网状拓扑方式适合大平层

Mesh和AC+AP的对比选择

AC+AP和Mesh组网哪种方式好?我应该怎么选呢?
AC+AP方案与MESH方案的对比分析

AC+AP原本是企业级产品、企业级方案,比Mesh出现的早,近几年才慢慢进入家庭
AC+AP美观简洁,企业级AP带机量大,AC统一管理,配置项丰富,但市面产品相对较少,价格偏贵

Mesh组网简单,无线Mesh不需要布线,市面产品多,价格相对低,性价比高

技术发展顺序

出现的先后顺序:有线桥接 -> 无线桥接 -> AP+AC(主商用) -> Mesh(主家用)

在Mesh技术出现并普及之前,家庭主要采用有缝漫游的方式来扩大信号覆盖。Mesh出现之后,AP+AC方案也开始渗透到家用领域

关于无线组网的信号衰减

造成无线组网信号衰减的原因有

  1. 无线传输必然会因为距离和墙体阻碍而降速
  2. 无线信号使用路由器支持的频宽传输,2.4G频宽通常只有20/40MHz,5G频宽有20/40/80/160MHz。无线组网时,一半的频宽用来接收信号,一半频宽用来发射信号,理论传输速度会减少一半(理论上频宽翻倍,网速就翻倍。实际上差距虽然明显,但没有这么夸张)

这应该也是为什么AC+AP组网只采用有线的原因之一,因为AC+AP主要用于企业,通过无线组网支撑不了企业中这么多节点

解决办法有

  • 改用有线:有线介质传输数据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几乎不会造成信号衰减。缺点是
  • 避免链形拓扑,尽量星形拓扑:线状拓扑理论上会造成信号成指数衰减,而星形拓扑会好一些
  • 尽量用大频宽路由器:目前流行的大频宽是160MHz,而最常用的是40/80MHz,40/80MHz也够日常使用了。所以选择160MHz频宽的路由器,即便分一半用于组网的无线回程,另一半也能保证上网质量
  • 三频路由器:三频路由器(2.4GHz+5GHz+5GHz),会使用其中的一个频段专门用来无线回程,或使用三个频段聚合回程,具体方案取决于厂商

IPTV单线复用

现在家庭常用的IPTV也依靠网线传输,通常是从光猫出来两根线,一根是宽带网络线,一根是IPTV线

但很多家庭布线时,弱电箱内只对客厅预埋了一个网线,这跟网线通常是被客厅的路由器使用。这样客厅的电视机顶盒就没办法连接IPTV线,导致网络和IPTV只能二选一

于是网上出现了很多单线复用方案,即通过这一根预留的网线实现网络+IPTV两个需求

注意,现在大部分的IPTV都是走专门的线路,从光猫的IPTV/ITV专用口出来,运营商采用组播技术看电视。

关于单播和组播:简单介绍IPTV电视中的组播技术、你知道IPTV中的点播和组播的区别吗?


但也有一些不需要用专用口的,只要有网络就行,比如移动的魔百和:移动的魔百和机顶盒业务虽然被广电归纳到IPTV进行管理,但移动的盒子或称“咪咕盒子”或称“魔百和”,业务为TV业务,与电信的IPTV有本质的不同:魔百和、咪咕盒子、TV运营主体是电视厂商,是通过使用网络播放视频,其实就是连接到厂商的网站,然后提供视频播放服务,也就是单播。而IPTV的运营主体通常是电信运营商。
(写本文后过了几天,移动宽带师傅来我家修机顶盒告诉我,魔百和也是IPTV,看直播必须插光猫的LAN2或LAN4口,接其它接口只能看点播。试了下确实是这样。相关设置可以在光猫的超级管理员界面找到)

单线复用的核心思路是:让光猫的IPTV口与机顶盒网口处于独立的同一个VLAN中,划分两个逻辑隔离的网络,实现不同信号的传输。

Q:为什么IPTV单线复用要划分VLAN?,光猫和机顶盒不能通过MAC地址一对一通信吗?
A1:多数光猫的IPTV是桥接模式,连网线到IPTV盒子上,盒子上是拨号的。
A2:一般情况不划分,你电脑自动获取地址,接到iptv的地址就上不了网了

具体的做法参考这篇文章:家庭VLAN实用讲解
文章用了三种方法,核心都是让光猫的IPTV口与机顶盒网口处于同一VLAN

方法一:VLAN交换机x2

方法二:VLAN交换机x1、非VLAN交换机x1、光猫支持VLAN

方法三:非VLAN交换机x2、光猫支持VLAN、机顶盒支持VLAN

这个视频也能学到一些东西:IPTV单线复用的高级玩法(vlan交换机实现),有线回程的全屋WiFi?有线mesh组网?都随你!

装修布线注意点

预埋网线不要和强电走同一个管道,避免干扰

预埋网线能走直线的就不要走折角

全屋网络覆盖方案笔记相关推荐

  1. 新房怎么做到全屋网络覆盖?

    要实现全屋网络覆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有线网络布线:在新房装修时,可以预留一些网络布线管道,将网络线缆从主干线引入各个房间,然后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实现有线网络覆盖. 2. 无线网络扩 ...

  2. 全屋wifi覆盖方案 应用经验

    概述 路由器能覆盖的面积,根据房子的格局不同而不同.市面上的路由器信号都差不多(那些看上去很牛逼,很多天线的路由器,信号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路由器想要覆盖整个房子,很难!于是乎,我有了做全屋wif ...

  3. 网速慢如蜗牛?萤石AC+AP无线网络覆盖方案让你体验飞一般感觉

    "空调.WiFi.西瓜",WiFi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标配,无论是电脑.手机.家电还是全屋智能,离开WiFi就等于武功废了一半.但是,家庭WiFi覆盖率和信号衰减问题一直是一个影响用 ...

  4. 全屋网络无死角,华为凌霄技术如何让你实现真正的Wi-Fi自由?

    从一根根网线接入千家万户开始,我们已经走过了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下,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宣告,一个属于万物智联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手机到电视,从卧室到厨房,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有设备需要接 ...

  5. ​ BeeconX|长江之滨3000平豪宅全宅网络覆盖

    ​ BeeconX|长江之滨3000平豪宅全宅网络覆盖 项目位于武汉市郊区,是一座自建的别墅.你很难想象,在长江之滨坐落了一栋如此华丽尊贵的府邸.千平的别墅与院落,给予空间上极大的开阔性和设计上的韵律 ...

  6. 苹果wifi网速慢怎么办_通恒泛信助您全屋WiFi覆盖,全家信号满满~

    如果网络不好,是一种什么体验? 01. 上厕所想玩会手机 朋友圈半天刷不出来 02. 和朋友峡谷团战 一个翻身直接掉线掉段 03. 阳台很美却待不过十分钟 没网谁能坐得住啊! 04. 在书房下载文件的 ...

  7. 【转】全屋WiFi覆盖无死角,Mesh组网是最佳选择!领势MR9000X组网实测

    很多游戏爱好者都会被WiFi网络所困扰.市面上的很多低端路由器,在信号覆盖和延迟上往往不尽如人意. 晚上下班回家,兴冲冲地想来盘王者.结果排队的时候就被卡掉线了.玩到一半起身去趟wc,走到一半遇到Wi ...

  8. 我的家装网络覆盖方案

    一.需求分析 1.面积大,需要无线覆盖能力强,能够穿透至少3道墙. 2.由于存在楼上楼下的多层问题,因此不能一味考虑信号问题,而需考虑按需定制. 3.由于楼上有孕妇胎儿,为考虑电磁辐射问题,因此楼上务 ...

  9. 无线网络覆盖方案案例

    现场为二层办公区域,长26.5米,宽14.5,总面积约为650平方米,中间位玻璃格挡,光纤已入户. 总体网络设计架构为为:光纤-路由器-交换机-AP-终端用户,每层楼道安装三台AP,此次设备选型如下: ...

最新文章

  1. 用Discuz/UCenter账号实现Wifi登录认证
  2. 文档管理套包Aspose.Total 5月更新 | 附下载
  3. python中文版-Python3.8.2下载
  4. Algorithms_算法专项_Hash算法的原理哈希冲突的解决办法
  5. 201671030128+词频统计软件项目报告
  6. VS2005 VSTO 项目创建
  7. ZAO 背后的深度学习算法原理浅析
  8. php 怎么查看原生方法源码_你的2020搜索账单地址入口 你的2020搜索账单怎么查看查看方法...
  9. (转)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的区别
  10. XML中的DOCTYPE属性
  11. 万字长文!剖析美团外卖持续交付的前世今生
  12. 「leetcode」本周小结!(回溯算法系列二)
  13. mysql查询时去除重复数据以及 FOUND_ROWS 统计记录函数
  14. SoftCnKiller高速下载器捆绑软件杀手
  15. 微信小程序常见的几种UI组件库
  16. 光学表面面形的计算机仿真,光学表面面形的计算机仿真
  17. 一文看懂互联网支付系统架构
  18. PS制作圆角透明图片
  19. 爬取王者荣耀官网英雄皮肤高清壁纸(简易方法)
  20. 零基础如何学素描——什么是结构素描…

热门文章

  1. 辉煌一时的金立如今却沦为山寨机?只因做错了这一点
  2. 醉酒阿里P7分享并发编程套装,再说学不会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3. LaTeX入门(刘海洋)_百度云
  4. codeforces 1428E. Carrots for Rabbits(贪心(非常优秀的贪心题),结构体重载运算符)
  5. 十六种顶级的思维模型
  6. Unity之文字提示动画
  7. 105个多音字 汉字 鸿门宴上武松喝酒商店打烊王昭君载歌载舞麻将桌上和了炮弹薄利多销人参上学
  8. LINUX系统程序设计中C/C++编程工具使用
  9. OpenWRT安装及配置
  10. Windows Update禁用后自动开启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