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也说了,区块链技术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架构。那么仍然是那句老话,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我们将来会在区块链上点外卖打车约pao,还是在区块链上发行个人货币、运行分布自治的新型公司架构、重组世界的组织形态,现在来看都还无法下定论。

今天我带大家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这中间我会重点关注产业变革时期的重大事件,这会为我们将来的前进道路提供一些参考。关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以下的部分内容也是根据这本书整理再创作的。

1      帝国余晖AT&T

在互联网之前,第一次将全人类连接起来的网络是电话网(在此之前的电报网因为覆盖人数太少,而且不是实时双向通信,因此不加考虑)。说起来电话网公司,自然是无人不知的AT&T,该公司由电话之父贝尔创立于1877年。自创立第一天起,AT&T就是行业龙头,其下辖的贝尔实验室也是史上最著名的私有研究机构。它著名的发明除了电话之外,还有射电天文望远镜、晶体管、电子交换机、Unix操作系统和C语言等,此外贝尔实验室还发现了电子波动性,发明了信息论,出过十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即使是AT&T被拆分重组之后,贝尔实验室被一分为二,新的香农实验室也长期在通信领域执牛耳。

AT&T有贝尔实验室这么多好牌,而且还有Unix、交换机等王炸,为什么在后来的互联网时代被思科抢去市场,也没有抓住网络革命的机会呢?这中间的内因自然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AT&T已经不属于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没有人对它一百年之后的发展着想。从贪婪的华尔街到短视的公司高管甚至大部分员工,大都希望从它身上快快地捞一笔。因此以前美国政府多次要求拆分AT&T却做不到,现在它自行把自己大卸八块,重组上市,华尔街和高管大赚一笔,只留下被掏空的AT&T在互联网浪潮中迷失方向。

如果上面说的内因只是从内部慢慢将AT&T掏空,那互联网的兴起则是从外部摧枯拉朽地击垮了这个帝国。在互联网兴起以前,固定电话几乎是人类唯一的交互通信手段,因此只要在这个产业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不反大错误,就会被科技浪潮推涌着前进。但是当人们有了免费的实时通信方式之后,就无人愿意为昂贵的电话费买单;当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丰富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源时,短信和电话业务就会被边缘化

这个问题在中国通讯运营商和早期互联网公司的关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互联网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由于中国网民上网的带宽比不上美国网民,所以早期的门户网站网易、搜狐等无法将雅虎这种免费提供服务然后收取广告费的商业模式照搬到中国,一度无法盈利,直到运营商GPRS网络的的SP服务才算给他们吃了颗续命丹药。

设想一下如果联通等运营商当时动点小心思,发展自己的内容服务业务,应该也不会落得现在被曾经的小弟BATJ们注资的地步了吧。但历史不容假设,尾大不掉的巨头在产业变革时期很难跟上毫无负担的新兴公司,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没有什么大而不倒,只有紧跟科技浪潮才不会被历史甩下车。

反观现在区块链革命,因为区块链技术天生离金融很近,离监管很近,这些巨头们也想All in呀,但是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监管底线。这正好给新兴公司野蛮成长的时间窗口,再加上区块链创业自带天使轮融资,在资金上也不用过分担心像滴滴美团一样落得给BAT打工的下场。

2       互联网金门大桥Cicso

IT业除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还有一个定律叫安迪比尔定律,安迪就是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比尔就是微软的比尔盖茨,这个定律讲的是IT业的发展周期总是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商吃掉硬件提升带来的好处,迫使用户更新机器让惠普戴尔等整机公司获得收益,然后整机公司再向英特尔购买新的芯片。各家利润得到提升,股票增长,然后硬件半导体外设商再投入研发,为微软下一步更新软件,吃掉性能做准备。

这个定律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每一种软件应用的爆发总是要等相关的硬件设施架设完善。在互联网诞生初期,人们最迫切的需求还远不到点播高清电影、秒杀商品这个阶段,能有稳定的网络连接就不错了。而且那时候美国很多大学、公司和政府部门虽然都有局域网,但是各家都采用自己的网络协议,每个公司都要推广自己的协议,没人愿意为其他公司做路由器,即使是IBM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多协议路由器的重要性。

而90年代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思科几乎是一出生就处在一个想不挣钱都难的行业,再加上其独特的内部创业机制,思科通过技术间接垄断了全球互联网设备市场。等到全球联网设备架设完善,才有后来搜索、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爆发。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3G/4G网络大规模商用之前,手机上网刷一个NBA文字直播都要延迟几分钟,会有可能出现移动支付,滴滴摩拜这种应用吗?

那么对标现在的区块链行业,生产矿机的比特大陆等公司是不是和当年互联网时代思科所处的位置很相似呢?区块链网络可靠运行的保证之一就是共识机制,其实针对任何一种共识机制,不论是PoW,还是PoS, DPoS,都是可以针对其算法设计出ASIC芯片挖矿的,矿机公司生产的正是保证区块链网络可靠运行的硬件设备,而生产矿机几乎也是一个想不挣钱都难的行业,这里面会不会出现区块链时代的思科,我们拭目以待。

但是还有一点,现在各个公链、私链、联盟链采用的共识机制各不相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互联网初期遇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因为区块链网络是价值传递网络,这里我们可以称为“价值孤岛”。目前的侧链技术有希望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侧链技术本身也有安全性、激励机制难以设计等问题;而且目前来看也是各家都正当老大的阶段,打破“价值孤岛”,建立全球范围的大规模价值网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       互联网先驱Yahoo

这一节标题虽然是雅虎,但涉及的内容包含雅虎和谷歌两家公司的。因为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门户和搜索)都是互联网最初的入口,放在一起讨论会有更多启发。

吴军老师在《浪潮之巅》中这样评价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和菲洛:

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一定是雅虎的杨致远和菲洛。他们对世界的公园远不止创建罗世界上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更重要的是定下来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盈利。

吴军老师也说过,一个产业早期领导者选定的商业模式对这个产业几乎是决定性的,雅虎确定的商业模式是免费提供服务并收取广告费,如果不是雅虎,互联网在很长一段时间很可能都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但其实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传递网络,而在互联网之前的信息传递网络是大众媒体,互联网天生就是要重塑媒体业的,所以传统媒体业的盈利来源就是互联网公司要去抢夺的*。*而现在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不管是生产图书、音频还是视频,不管是平台自制还是用户创作,本质上都是传媒公司,盈利方式都是收广告费。

现在我们再次搬出对标法来分析雅虎、谷歌和现在区块链行业的交易所。

首先,看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最初人们在原子世界通过手工编辑的报纸传递信息,后来出现了互联网,人们需要在比特世界传递信息,于是雅虎把报纸搬到互联网上,出现了信息门户网站。随着互联网上的信息大爆炸,人们需要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搜索引擎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获取信息,实现了信息传递流向的变化,就是现在谷歌做的事情。下面就是信息传递的演化:

原子世界–>报纸–>比特世界–>门户网站–>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搜索引擎

然后,看价值传递方式的演变,人们在原子世界都是通过交易来进行价值传递,现在出现来区块链,人们终于找到在比特世界为数字资产确权的方法,这时候火币、币安、Coinbase这些公司就照搬原子世界的交易所,来为人们提供数字货币的交易服务,所以交易所可以称为区块链的价值门户。那么问题来了,将来区块链上会不会出现价值大爆发,人们需要去甄别对自己有用的价值呢?那么区块链时代的谷歌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呢?这个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确认的是目前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丢币、跑路、平台坐庄等令人诟病的问题重重,交易所绝对不会是区块链时代流量入口的最佳形式。

另外,与搜索引擎将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获取不同的是,交易本来就是个主动的行为,是人们在找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交易,那么我们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价值传递的流向改变,变成对我有价值的东西主动找上门来,岂不美哉?这是不是和现在的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的思路不谋而合呀?下面是价值传递的演变:

原子世界–>交易–>比特世界–>数字货币交易所–>人找价值变为价值找人–>?

4      Web2.0

关于互联网2.0我选取的代表公司是Facebook和阿里巴巴,分别代表社交和电商这两大互联网killer app。其实社交和贸易在人类社会诞生就存在了,互联网的出现只是降低了社交和贸易的成本,人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语音聊天,可以足不出户海淘全球。

本着社交和贸易为主体,互联网技术只是辅助工具观点,我们就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区块链技术会进一步降低社交和贸易的成本。

首先,针对社交成本,在电话和互联网被发明之前,书信和车马都很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这时候社交的成本自然是时间和空间距离。现在呢,你可以免费和大洋彼岸的好友视频通话,这些还是成本吗?

那现在的社交成本是什么呢?自然是信任成本喽。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满是套路的社交成本难道不大吗?设想如果区块链解决了社交的信任成本,我不用花费时间去考察我的生意合伙人的信誉,只需要查看他在区块链上的信用历史,就能决定是否和他合作,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效率。

其次,针对贸易成本,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溯源、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已经无需赘述了。

综上,区块链技术将会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降低人类社交的信任成本,和贸易的流通成本。

5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典型代表是亚马逊,其AWS业务一直是行业标杆。正是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以及现在深度学习算法对优质数据的需求,让人们意识到数据是有价值的。人工智能领域有句话叫“garbage in, garbage out”说的就是优质数据的重要性。

但是数据厂商滥用个人数据一直被人诟病,用户的数据被免费获取,再拿去有偿交易,对用户的公平性何在?区块链技术第一次让人们可以为网上的数据确权,从此数据不再是可以零成本拷贝的,而是有价值的资产。

专家们都说信息时代要过去了,接下来是数据时代。为数据确权,应该就是进入数据时代的第一步吧。

6      总结

通过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并且对标现在区块链的发展现状,我提取以下几个结论性的观点:

  1. 行业变革为每个人提供机会。

  2. 矿机是区块链网络运行的基础硬件设施,这个行业中可能会诞生区块链时代的思科。

  3. 交易所就是区块链时代的价值门户,但肯定不是区块链价值网络入口的最佳形态。

  4. 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网络,它重构了媒体业;区块链是价值传递网络,它将会重构金融业。

  5. 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出现将人类社会从原子世界搬到比特世界。

  6. 不论原子世界还是比特世界,人类对于社交和贸易的本能需求一直存在。*区块链技术会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交和贸易的成本。*

  7.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是数据时代的基础设施。

区块链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是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关注,目前来看泡沫是肯定存在的,市面上的很多项目也是良莠不齐。本公众号接下来会分不同板块研究一些热门项目,敬请关注。

区块链,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推荐

  1. 区块链 Vs. 互联网,创新在哪里?

    本文转载自共识未来公众号 引言:最近关于区块链革命的提法少了很多,我们很少再听到"区块链即将颠覆互联网"的提法,这似乎也寓意着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正在进入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如果 ...

  2. 为什么区块链是互联网的100倍?

    区块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果区块链只是一个简单的分布式账本,凭什么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商业领域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轩然大波,而如此多的精英人士不顾一切的争相入场? 假设比特币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区块链究竟 ...

  3. 区块链是互联网未来十年中举足轻重的技术

    链客,专为开发者而生,有问必答! 此文章来自区块链技术社区,未经允许拒绝转载. 区块链是互联网未来十年中举足轻重的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或者说分布式账本(DLT, Distribute ...

  4. 博鳌直击 | 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雷锋网3月24日报道,今日(3月24日),第16届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继续进行中.据雷锋网了解,在今日下午的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分论坛上,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 ...

  5. 那些重金投入区块链的互联网巨头,现在怎样了?|BCCon

    区块链技术已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将业务创建或移植到区块链上,用以解决传统中心化技术效率低.成本高.不透明以及安全性差等缺点.业内人士称,2018年所有互联网大公司都会入场区块链.更准确地说 ...

  6. ccmall商城区块链,互联网的新商机,快速崛起

    互联网的新商机-ccmall商城区块链,是从2019年发展迅猛,快速崛起,引起了大多创业者的强烈关注! 很多人都知道明高天下的阿里,基于区块链这方面是多么重要的部分.马云曾说过:阿里之所以平白无事,坚 ...

  7. 微软檀林:Web3.0时代,打破数据孤岛,区块链让互联网回归初心 | 公开课实录...

    作者 | 檀林 5月<前线 · 名企区块链系列>专题课的第三期,我们的主讲嘉宾是微软加速器的北京CEO檀林老师. 檀林老师拥有超20年IT企业从业经验,国际化公司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本地化产 ...

  8. 区块链+教育,「智豆」用区块链引领互联网教育新变革

    1 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是提升全民素质最为关键的路径.随着社会逐渐迈入信息化时代,作为推动人类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当前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quo ...

  9. 跨链安全隐患大,区块链下一代的互操作性该如何应对?

    这是白话区块链的第1623期原创  作者 | 五火球教主 出品|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 不知不觉,时光已经进入了2022年. 从我们17-18年第一次提出跨链这个概念,已经有4,5年的时 ...

  10. 跨链安全隐患大,区块链下一代的互操作性该如何应对

    这是白话区块链的第1623期原创  作者 | 五火球教主 出品|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 不知不觉,时光已经进入了2022年. 从我们17-18年第一次提出跨链这个概念,已经有4,5年的时 ...

最新文章

  1. hdu 1251 统计难题
  2. 现有的iOS项目集成ReactNative的记录文档
  3. C#创建、安装一个Windows服务
  4. 【Qt】QModbusClient类
  5. 100c之23:两个平方数
  6. zanli_android_1.1.0,【轻松集赞】写了个涉嫌混淆微信官方服务的小程序
  7. 实现中文下的UITableView Index
  8. Web前端学习 | Ajax
  9. 大数据下的图片类别以及图片爬取详细的过程(一)
  10. office 利用宏 给全文追加拼音
  11. 【分析】云硬盘的Burst功能
  12. Oracle11g64位安装教程
  13. [JZOJ4274] 终章-剑之魂
  14. 企业级运维——Mysql主从复制(异步、半同步、全同步)
  15. matlab编程勒让德多项式展开例题解析,第19 勒让德多项式 球函数习题及解答
  16. 【 已解决 】iPhone 越狱后用爱思助手刷机出现 NORdata,无法刷机
  17. React 使用Markdown 更改样式
  18. 数据挖掘实战(9.5)--使用神经网络识别MINIST数据集
  19. 百度推广——搜索营销新视角
  20. java武士风度_情感故事:淡定,淡定,再淡定!

热门文章

  1. WSL2下的usb串口设备使用
  2. EFT干扰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
  3. RK3568+Codesys ARM+LINUX硬件平台的软PLC解决方案
  4. ADO Command接口,CreateParameter() Size和Value参数的关系
  5. 网络游戏到底用的是tcp还是udp?
  6.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
  7. VLC Web插件的浏览器兼容性
  8. BLE4.0教程一 蓝牙协议连接过程与广播分析
  9. nginx请求超时设置
  10. 语音成巨头布局AI关键棋子,中国玩家的思路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