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佬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没错这篇文章就是大量援引国内外网上各位大佬的博客,外加我这个小菜初入docker的一些理解,整理一下所学,也是为了方便我自己在暑假过完后,被别人问起docker问到我一脸懵逼、不知所措的时候再回来看看...)

这本篇文章的出发点是:从一个小白的角度(几天前的我),尽可能全方位的为您介绍Docker,让您理解并学会它的初步使用,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对Docker的生态与架构有一个初步的掌握。

咳,话说从2013年发布至今, Docker 一直广受瞩目,被认为可能会改变软件行业。它是一个变革性、意义重大的技术,虚拟机的概念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国外大佬对Docker的评价是,它的出现,不亚于21世纪初我们对虚拟机的引入!

外网上蹭了两张图,看看docker今年来的火爆程度:

但是,仍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小伙伴并不清楚 Docker 到底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好处又在哪里?本文就来详细解释,帮助大家理解它,还带有简单易懂的实例,教大家如何将它用于日常开发。

一、那首先Docker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划重点)

初学Docker之时,我们可以很单纯的将Docker看成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将我们的应用程序(如我们开发的各种软件、APP等)打包封装到一个容器中,该容器包含了应用程序的代码、运行环境、依赖库、配置文件等必需的资源,通过容器就可以实现方便快速(几行代码的事儿)并且与平台解耦(linux上运行的软件打包成容器后可以在windows上跑!)的自动化部署方式(在一个容器中,Docker会自动帮我们把软件运行所需要的依赖环境全部配置好!),无论我们部署时的环境如何,容器中的应用程序都会运行在同一种环境下(一花一草一世界,这个容器就是应用程序自己的一方天地!与外界隔绝~)。

举个栗子,小明写了一个CMS系统,该系统的技术栈非常广,需要依赖于各种开源库和中间件。如果按照纯手动的部署方式,小明需要安装各种开源软件,还需要写好每个开源软件的配置文件。如果只是部署一次,这点时间开销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小明每隔几天就需要换个服务器去部署他的程序,那么这些繁琐的重复工作无疑是会令人发狂的。这时候,Docker的用处就派上场了,小明只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部署步骤编写一份Dockerfile文件(Dockerfile和镜像和概念稍后解释),然后构建并发布他的镜像,这样,不管在什么机器上,小明都只需要拉取他需要的镜像,然后就可以直接部署运行了,这正是Docker的魅力所在。

其实从Docker与Container的英文单词原意中就可以体会出Docker的思想。Container可以释义为集装箱,我们可以将之类比成一个房车,没错就是那种空间很大,里边像一个家一样的大车,如下图 ↓

1560万人民币的车:)

当我们敲代码敲到头秃暴富之时,咬咬牙买一辆,出去旅游绝壁比坐VIP飞机包厢还舒坦~

(敲黑板)这个container就是上边的车, Docker就是制造这辆车的工人,container里边运转着的所有家电设施就是我们的应用程序,而我们的应用程序想要跑起来,需要配置各种包依赖和环境依赖,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房车里边的电力、水和WiFi等。。。

这种房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们把它停在市区里,它可以正常运转,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周末不上班,出去旅个游,把它停到青岛海边,它依然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且这种转移是非常方便的,有了房车这个“容器”,如果我们想去另一个地方生活,关上车门、说走就走~

那么问题来了,在Docker的实际应用中,image(镜像)、container(容器)、dockerfile(emmm,就是dockerfile)它们的概念和角色都是什么呢?

通过例子,大家应该对Docker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我们就来解释一下Docker的这几个核心概念。

  • Image(镜像):Docker 镜像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文件系统,除了提供容器运行时所需的程序、库、资源、配置等文件外,还包含了一些为运行时准备的配置参数,以此来创建它的实例 -- 容器,我们也可以将镜像视为一个静态的、只读的模板,一个镜像可以创建很多相互独立、隔离的容器。类比一下上述房车的栗子,镜像可以看做是把房车里的可运行的家电设备(电视、空调、整体橱柜、冰箱、洗衣机等等)都给搬空了之后剩下的部分(image),我们将之视为一个模板,dockerfile是这个模板的设计蓝图。房车制造工人(docker)可以按照雇主的要求,在里边放置运行各种不同品牌、不同样式的家电(应用程序),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房车(container)。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这个房车模板(image)是可以被继承的,什么意思呢?我们还可以在上一个image的基础上做一些修改,生成一个新的image,并且与上一个image并存在同一个目录下,只是这两个image的tag(标签)属性不同。
  • Container(容器):首先我们在脑中先形成这么一个概念:dockerfile是构建image的基石,image又是构建container的基石。下面引用下一个歪国哥们儿对container的解释:一个Docker容器可以看作是计算机内的计算机。关于这台虚拟计算机很酷的一点是您可以将它发送给您的朋友, 当他们启动这台计算机并运行您的代码时,他们将得到与您完全相同的结果。

    容器其实就是从镜像创建的运行实例。它可以被启动、开始、停止、删除。每个容器都是相互隔离的、保证安全的平台。可以把容器看做是一个简易版的 Linux 环境(包括root用户权限、进程空间、用户空间和网络空间等)和运行在其中的应用程序。

  • dockerfile:Dockerfile是用来构建Docker镜像的构建文件,是由一系列命令和参数构成的脚本。构建、运行一个container容器的过程可以粗略的分为三步:编写dockerfile文件、使用docker  build命令以dockerfile为基础构建image镜像、使用docker  run命令以image镜像为基础生成container容器。如图:

    那这个dockerfile长什么样呢?它的格式是酱紫的:

    FROM scratch   ## 所有镜像文件的祖先类
    ADD centos-7-docker.tar.xz /LABEL org.label-schema.schema-version="1.0" \org.label-schema.name="CentOS Base Image" \org.label-schema.vendor="CentOS" \org.label-schema.license="GPLv2" \org.label-schema.build-date="20181006"CMD ["/bin/bash"]
  • repository(仓库):仓库是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场所。有时候会把仓库和仓库注册服务器(Registry)混为一谈,并不严格区分。实际上,仓库注册服务器上往往存放着多个仓库,每个仓库中又包含了多个镜像,每个镜像有不同的标签(tag)。仓库分为公开仓库(Public)和私有仓库(Private)两种形式。最大的公开仓库是 Docker Hub,存放了数量庞大的镜像供用户下载。国内的公开仓库包括 时速云 、网易云 等,可以提供大陆用户更稳定快速的访问。当然,用户也可以在本地网络内创建一个私有仓库。当用户创建了自己的镜像之后就可以使用 push 命令将它上传到公有或者私有仓库,这样下次在另外一台机器上使用这个镜像时候,只需要从仓库上 pull 下来就可以了。Docker 仓库的概念跟 Git 类似,注册服务器可以理解为 GitHub 这样的托管服务。

拓展阅读:

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诞生于 2013 年初,最初是 dotCloud 公司内部的一个业余项目。它基于 Google 公司推出的 Go 语言实现。 项目后来加入了 Linux 基金会,遵从了 Apache 2.0 协议,项目代码在 GitHub 上进行维护。
Docker 自开源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以至于 dotCloud 公司后来都改名为 Docker Inc。Redhat 已经在其 RHEL6.5 中集中支持 Docker;Google 也在其 PaaS 产品中广泛应用。
Docker 项目的目标是实现轻量级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解决方案。 Docker 的基础是 Linux 容器(LXC)等技术。
在 LXC 的基础上 Docker 进行了进一步的封装,让用户不需要去关心容器的管理,使得操作更为简便。用户操作 Docker 的容器就像操作一个快速轻量级的虚拟机一样简单。

二、为什么选择使用Docker?

一、环境配置的难题

软件开发最大的麻烦事之一,就是环境配置。用户计算机的环境都不相同,你怎么知道自家的软件,能在那些机器跑起来?

用户必须保证两件事:操作系统的设置,各种库和组件的安装。只有它们都正确,软件才能运行。举例来说,安装一个 Python 应用,计算机必须有 Python 引擎,还必须有各种依赖,可能还要配置环境变量。

如果某些老旧的模块与当前环境不兼容,那就麻烦了。开发者常常会说:"它在我的机器可以跑了"(It works on my machine),言下之意就是,其他机器很可能跑不了。

环境配置如此麻烦,换一台机器,就要重来一次,旷日费时。很多人想到,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软件可以带环境安装?也就是说,安装的时候,把原始环境一模一样地复制过来。

二、虚拟机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就是带环境安装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可以在一种操作系统里面运行另一种操作系统,比如在 Windows 系统里面运行 Linux 系统。应用程序对此毫无感知,因为虚拟机看上去跟真实系统一模一样,而对于底层系统来说,虚拟机就是一个普通文件,不需要了就删掉,对其他部分毫无影响。

虽然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机还原软件的原始环境。但是,这个方案有几个缺点。

(1)资源占用多

虚拟机会独占一部分内存和硬盘空间。它运行的时候,其他程序就不能使用这些资源了。哪怕虚拟机里面的应用程序,真正使用的内存只有 1MB,虚拟机依然需要几百 MB 的内存才能运行。

(2)冗余步骤多

虚拟机是完整的操作系统,一些系统级别的操作步骤,往往无法跳过,比如用户登录。

(3)启动慢

启动操作系统需要多久,启动虚拟机就需要多久。可能要等几分钟,应用程序才能真正运行。

三、Linux 容器

由于虚拟机存在这些缺点,Linux 发展出了另一种虚拟化技术:Linux 容器(Linux Containers,缩写为 LXC)。

Linux 容器不是模拟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而是对进程进行隔离。或者说,在正常进程的外面套了一个保护层。对于容器里面的进程来说,它接触到的各种资源都是虚拟的,从而实现与底层系统的隔离。

由于容器是进程级别的,相比虚拟机有很多优势。

(1)启动快

容器里面的应用,直接就是底层系统的一个进程,而不是虚拟机内部的进程。所以,启动容器相当于启动本机的一个进程,而不是启动一个操作系统,速度就快很多。

(2)资源占用少

容器只占用需要的资源,不占用那些没有用到的资源;虚拟机由于是完整的操作系统,不可避免要占用所有资源。另外,多个容器可以共享资源,虚拟机都是独享资源。

(3)体积小

容器只要包含用到的组件即可,而虚拟机是整个操作系统的打包,所以容器文件比虚拟机文件要小很多。

总之,容器有点像轻量级的虚拟机,能够提供虚拟化的环境,但是成本开销小得多。

四、Docker 是什么?

Docker 就是 Linux 容器这个概念的一种实现,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容器解决方案。

Docker 将应用程序与该程序的依赖,打包在一个文件里面。运行这个文件,就会生成一个虚拟容器。程序在这个虚拟容器里运行,就好像在真实的物理机上运行一样。有了 Docker,就不用担心环境问题。

总体来说,Docker 的接口相当简单,用户可以方便地创建和使用容器,把自己的应用放入容器。容器还可以进行版本管理、复制、分享、修改,就像管理普通的代码一样。

另外附上docker与linux对比图:

Docker容器 虚拟机
启动 秒级 分钟级
硬盘使用 一般为 MB 一般为 GB
性能 接近原生 弱于
系统支持量 单机支持上千个容器

一般几十个

看到这里,其实就可以开始第三部分实践部分的阅读了,第二部分剩下的内容是我搜集的关于Docker的比较优质的文章片段,帮助您进一步的理解docker,了解它的生态。but这些东西的确有些枯燥,不妨先动手自己try一下,最后再回来看下这些知识~~~

实践传送门:

三、Docker如何使用?(实战)


五、Docker 为啥这么火?

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化方式,Docker 跟传统的虚拟化方式相比具有众多的优势。

首先,Docker 容器的启动可以在秒级实现,这相比传统的虚拟机方式要快得多。 其次,Docker 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很高,一台主机上可以同时运行数千个 Docker 容器。

容器除了运行其中应用外,基本不消耗额外的系统资源,使得应用的性能很高,同时系统的开销尽量小。传统虚拟机方式运行 10 个不同的应用就要起 10 个虚拟机,而Docker 只需要启动 10 个隔离的应用即可。

具体说来,Docker 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1、更快速的交付和部署

对开发和运维(devop)人员来说,最希望的就是一次创建或配置,可以在任意地方正常运行。
开发者可以使用一个标准的镜像来构建一套开发容器,开发完成之后,运维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容器来部署代码。 Docker 可以快速创建容器,快速迭代应用程序,并让整个过程全程可见,使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更容易理解应用程序是如何创建和工作的。 Docker 容器很轻很快!容器的启动时间是秒级的,大量地节约开发、测试、部署的时间。

2、更高效的虚拟化

Docker 容器的运行不需要额外的 hypervisor 支持,它是内核级的虚拟化,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效率。

3、更轻松的迁移和扩展

Docker 容器几乎可以在任意的平台上运行,包括物理机、虚拟机、公有云、私有云、个人电脑、服务器等。 这种兼容性可以让用户把一个应用程序从一个平台直接迁移到另外一个,也不用担心运行环境的变化导致应用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4、良好的隔离性

一个容器就像一个沙箱一样,里边运行的程序只会使用我们为它定义好的资源和环境,同一镜像上建立的不同容器,彼此之间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5、更简单的管理

使用 Docker,只需要小小的修改,就可以替代以往大量的更新工作。所有的修改都以增量的方式被分发和更新,从而实现自动化并且高效的管理。

此外,结合Google翻译了一篇外文,讲也很不错:

Docker很受欢迎,因为它可以为软件交付和部署打开一条快速通道。使用容器解决了许多常见问题和低效问题。

Docker受欢迎的六个主要原因是:

1.易于使用
Docker的大部分受欢迎程度是它的易用性。Docker可以快速学习,主要是由于可用于学习如何创建和管理容器的许多资源。Docker是开源的,所以你需要开始使用的是一台支持Virtualbox,Docker for Mac / Windows或支持本机容器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例如Linux。

2.更快地扩展系统
容器允许通过更少的计算硬件完成更多工作。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扩展网站的唯一方法是购买或租赁更多服务器。受欢迎的成本与扩展成本呈线性关系。热门网站成为他们自己成功的牺牲品,为新硬件投入了数万美元。容器允许数据中心运营商将更多的工作负载塞入更少的硬件中。共享硬件意味着降低成本。运营商可以将这些利润存入银行或将节省的资金转移给客户。

3.更好的软件交付
使用容器的软件交付也可以更有效。容器是便携式的。它们也完全是独立的。容器包括隔离的磁盘卷。该容量随着容器的开发和部署到各种环境而变化。软件依赖项(库,运行时等)随容器一起提供。如果容器在您的计算机上运行,它将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中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容器可以消除部署二进制文件或原始代码时常见的配置差异问题。

4.灵活性
运行集装箱化应用比非集装箱化应用更灵活,更有弹性。容器协调器处理数百或数千个容器的运行和监视。容器协调器是用于管理大型部署和复杂系统的非常强大的工具。或许现在唯一比Docker更受欢迎的是Kubernetes,它是目前最受欢迎的集装箱协调器。

5.软件定义的网络
Docker支持软件定义的网络。Docker CLI和引擎允许操作员为容器定义隔离网络,而无需触摸单个路由器。开发人员和运营商可以设计具有复杂网络拓扑的系统,并在配置文件中定义网络。这也是一项安全方面的好处。应用程序的容器可以在隔离的虚拟网络中运行,具有严格控制的入口和出口路径。

6.微服务架构的兴起
微服务的兴起也促成了Docker的普及。微服务是简单的功能,通常通过HTTP / HTTPS访问,只做一件事 - 并且做得很好。软件系统通常以“整体”开始,其中单个二进制文件支持许多不同的系统功能。随着它们的增长,单块结构可能变得难以维护和部署。微服务将系统分解为可以独立部署的更简单的功能。容器是微服务的绝佳主机。它们是独立的,易于部署和高效的。

总之,Docker很受欢迎,因为它彻底改变了开发,Docker及其实现的容器已经彻底改变了软件行业,并且在短短五年内,它们作为工具和平台的受欢迎程度急剧上升。

主要原因是集装箱的使用创造了巨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以前需要昂贵的专用硬件资源的系统,现在可以与其他系统共享硬件。另一方面容器是独立的和便携的,如果容器在一台主机上运行,只要该主机提供兼容的Runtime运行时,它就可以在任何其他主机上运行。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Docker并不是灵丹妙药。在规划技术战略时需要考虑权衡集装箱化的好处和成本,搬到集装箱并非易事。例如,如果您的业务是以创建静态网站为中心,那么集装箱化的成本可能未必会大于它所带来的好处。

Docker 的主要用途,目前有三大类:

(1)提供一次性的环境。比如,本地测试他人的软件、持续集成的时候提供单元测试和构建的环境。

(2)提供弹性的云服务。因为 Docker 容器可以随开随关,很适合动态扩容和缩容。

(3)组建微服务架构。通过多个容器,一台机器可以跑多个服务,因此在本机就可以模拟出微服务架构。

三、Docker如何使用?(实战)

六、Docker 的安装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商业产品,有两个版本:社区版(Community Edition,缩写为 CE)和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缩写为 EE)。企业版包含了一些收费服务,个人开发者一般用不到。下面的介绍都针对社区版。

Docker CE 的安装请参考官方文档。

  • Mac
  • Windows
  • Ubuntu
  • Debian
  • CentOS
  • Fedora
  • 其他 Linux 发行版

安装完成后,运行下面的命令,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 docker version
# 或者
$ docker info

Docker 需要用户具有 sudo 权限,为了避免每次命令都输入sudo,可以把用户加入 Docker 用户组(官方文档)。

$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Docker 是服务器----客户端架构。命令行运行docker命令的时候,需要本机有 Docker 服务。如果这项服务没有启动,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启动(官方文档)。

# service 命令的用法
$ sudo service docker start# systemctl 命令的用法
$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六、image 文件

Docker 把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在 image 文件里面。只有通过这个文件,才能生成 Docker 容器。image 文件可以看作是容器的模板。Docker 根据 image 文件生成容器的实例。同一个 image 文件,可以生成多个同时运行的容器实例。

image 是二进制文件。实际开发中,一个 image 文件往往通过继承另一个 image 文件,加上一些个性化设置而生成。举例来说,你可以在 Ubuntu 的 image 基础上,往里面加入 Apache 服务器,形成你的 image。

# 列出本机的所有 image 文件。
$ docker image ls# 删除 image 文件
$ docker image rm [imageName]

image 文件是通用的,一台机器的 image 文件拷贝到另一台机器,照样可以使用。一般来说,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别人制作好的 image 文件,而不是自己制作。即使要定制,也应该基于别人的 image 文件进行加工,而不是从零开始制作。

为了方便共享,image 文件制作完成后,可以上传到网上的仓库。Docker 的官方仓库 Docker Hub 是最重要、最常用的 image 仓库。此外,出售自己制作的 image 文件也是可以的。

七、实例:hello world

下面,我们通过最简单的 image 文件"hello world",感受一下 Docker。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连接 Docker 的官方仓库很慢,还会断线,需要将默认仓库改成国内的镜像网站,具体的修改方法在下一篇文章的第一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

首先,运行下面的命令,将 image 文件从仓库抓取到本地。

$ docker image pull library/hello-world

上面代码中,docker image pull是抓取 image 文件的命令。library/hello-world是 image 文件在仓库里面的位置,其中library是 image 文件所在的组,hello-world是 image 文件的名字。

由于 Docker 官方提供的 image 文件,都放在library组里面,所以它的是默认组,可以省略。因此,上面的命令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 docker image pull hello-world

抓取成功以后,就可以在本机看到这个 image 文件了。

$ docker image ls

现在,运行这个 image 文件。

$ docker container run hello-world

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会从 image 文件,生成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实例。

注意,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具有自动抓取 image 文件的功能。如果发现本地没有指定的 image 文件,就会从仓库自动抓取。因此,前面的docker image pull命令并不是必需的步骤。

如果运行成功,你会在屏幕上读到下面的输出。


$ docker container run hello-worldHello from Docker!
This message shows that your installation appears to be working correctly.... ...

输出这段提示以后,hello world就会停止运行,容器自动终止。

有些容器不会自动终止,因为提供的是服务。比如,安装运行 Ubuntu 的 image,就可以在命令行体验 Ubuntu 系统。


$ docker container run -it ubuntu bash

对于那些不会自动终止的容器,必须使用docker container kill 命令手动终止。


$ docker container kill [containID]

至此,这个例子就结束了,那我们实战部分是不是就到大结局了?

 彭于晏说过:“要两粒一起嚼,才最好”,博主从歪果小哥那里扒来一篇高人气教程,敲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在此分享~

emmmmmm,尝试了一下,可它实在是太长了,再加进来估计这篇博文都能写成小说了,还是单独开一篇博客吧,传送门:

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国小哥写的一篇很有趣的入门实战

也可以继续看下阮老师写的一些其它常用命令及用法:

八、容器文件

image 文件生成的容器实例,本身也是一个文件,称为容器文件。也就是说,一旦容器生成,就会同时存在两个文件: image 文件和容器文件。而且关闭容器并不会删除容器文件,只是容器停止运行而已。


# 列出本机正在运行的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ls# 列出本机所有容器,包括终止运行的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ls --all

上面命令的输出结果之中,包括容器的 ID。很多地方都需要提供这个 ID,比如上一节终止容器运行的docker container kill命令。

终止运行的容器文件,依然会占据硬盘空间,可以使用docker container rm命令删除。


$ docker container rm [containerID]

运行上面的命令之后,再使用docker container ls --all命令,就会发现被删除的容器文件已经消失了。

九、Dockerfile 文件

学会使用 image 文件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可以生成 image 文件?如果你要推广自己的软件,势必要自己制作 image 文件。

这就需要用到 Dockerfile 文件。它是一个文本文件,用来配置 image。Docker 根据 该文件生成二进制的 image 文件。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演示如何编写 Dockerfile 文件。

十、实例:制作自己的 Docker 容器

下面我以 koa-demos 项目为例,介绍怎么写 Dockerfile 文件,实现让用户在 Docker 容器里面运行 Koa 框架。

作为准备工作,请先下载源码。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uanyf/koa-demos.git
$ cd koa-demos

10.1 编写 Dockerfile 文件

首先,在项目的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本文件.dockerignore,写入下面的内容。


.git
node_modules
npm-debug.log

上面代码表示,这三个路径要排除,不要打包进入 image 文件。如果你没有路径要排除,这个文件可以不新建。

然后,在项目的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本文件 Dockerfile,写入下面的内容。


FROM node:8.4
COPY . /app
WORKDIR /app
RUN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EXPOSE 3000

上面代码一共五行,含义如下。

  • FROM node:8.4:该 image 文件继承官方的 node image,冒号表示标签,这里标签是8.4,即8.4版本的 node。
  • COPY . /app: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除了.dockerignore排除的路径),都拷贝进入 image 文件的/app目录。
  • WORKDIR /app:指定接下来的工作路径为/app
  • RUN npm install:在/app目录下,运行npm install命令安装依赖。注意,安装后所有的依赖,都将打包进入 image 文件。
  • EXPOSE 3000:将容器 3000 端口暴露出来, 允许外部连接这个端口。

10.2 创建 image 文件

有了 Dockerfile 文件以后,就可以使用docker image build命令创建 image 文件了。


$ docker image build -t koa-demo .
# 或者
$ docker image build -t koa-demo:0.0.1 .

上面代码中,-t参数用来指定 image 文件的名字,后面还可以用冒号指定标签。如果不指定,默认的标签就是latest。最后的那个点表示 Dockerfile 文件所在的路径,上例是当前路径,所以是一个点。

如果运行成功,就可以看到新生成的 image 文件koa-demo了。


$ docker image ls

10.3 生成容器

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会从 image 文件生成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run -p 8000:3000 -it koa-demo /bin/bash
# 或者
$ docker container run -p 8000:3000 -it koa-demo:0.0.1 /bin/bash

上面命令的各个参数含义如下:

  • -p参数:容器的 3000 端口映射到本机的 8000 端口。
  • -it参数:容器的 Shell 映射到当前的 Shell,然后你在本机窗口输入的命令,就会传入容器。
  • koa-demo:0.0.1:image 文件的名字(如果有标签,还需要提供标签,默认是 latest 标签)。
  • /bin/bash:容器启动以后,内部第一个执行的命令。这里是启动 Bash,保证用户可以使用 Shell。

如果一切正常,运行上面的命令以后,就会返回一个命令行提示符。


root@66d80f4aaf1e:/app#

这表示你已经在容器里面了,返回的提示符就是容器内部的 Shell 提示符。执行下面的命令。


root@66d80f4aaf1e:/app# node demos/01.js

这时,Koa 框架已经运行起来了。打开本机的浏览器,访问 http://127.0.0.1:8000,网页显示"Not Found",这是因为这个 demo 没有写路由。

这个例子中,Node 进程运行在 Docker 容器的虚拟环境里面,进程接触到的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都是虚拟的,与本机的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是隔离的,因此需要定义容器与物理机的端口映射(map)。

现在,在容器的命令行,按下 Ctrl + c 停止 Node 进程,然后按下 Ctrl + d (或者输入 exit)退出容器。此外,也可以用docker container kill终止容器运行。


# 在本机的另一个终端窗口,查出容器的 ID
$ docker container ls# 停止指定的容器运行
$ docker container kill [containerID]

容器停止运行之后,并不会消失,用下面的命令删除容器文件。


# 查出容器的 ID
$ docker container ls --all# 删除指定的容器文件
$ docker container rm [containerID]

也可以使用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的--rm参数,在容器终止运行后自动删除容器文件。


$ docker container run --rm -p 8000:3000 -it koa-demo /bin/bash

10.4 CMD 命令

上一节的例子里面,容器启动以后,需要手动输入命令node demos/01.js。我们可以把这个命令写在 Dockerfile 里面,这样容器启动以后,这个命令就已经执行了,不用再手动输入了。


FROM node:8.4
COPY . /app
WORKDIR /app
RUN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EXPOSE 3000
CMD node demos/01.js

上面的 Dockerfile 里面,多了最后一行CMD node demos/01.js,它表示容器启动后自动执行node demos/01.js

你可能会问,RUN命令与CMD命令的区别在哪里?简单说,RUN命令在 image 文件的构建阶段执行,执行结果都会打包进入 image 文件;CMD命令则是在容器启动后执行。另外,一个 Dockerfile 可以包含多个RUN命令,但是只能有一个CMD命令。

注意,指定了CMD命令以后,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就不能附加命令了(比如前面的/bin/bash),否则它会覆盖CMD命令。现在,启动容器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docker container run --rm -p 8000:3000 -it koa-demo:0.0.1

10.5 发布 image 文件

容器运行成功后,就确认了 image 文件的有效性。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把 image 文件分享到网上,让其他人使用。

首先,去 hub.docker.com 或 cloud.docker.com 注册一个账户。然后,用下面的命令登录。


$ docker login

接着,为本地的 image 标注用户名和版本。


$ docker image tag [imageName] [username]/[repository]:[tag]
# 实例
$ docker image tag koa-demos:0.0.1 ruanyf/koa-demos:0.0.1

也可以不标注用户名,重新构建一下 image 文件。


$ docker image build -t [username]/[repository]:[tag] .

最后,发布 image 文件。


$ docker image push [username]/[repository]:[tag]

发布成功以后,登录 hub.docker.com,就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 image 文件。

十一、其他有用的命令

docker 的主要用法就是上面这些,此外还有几个命令,也非常有用。

(1)docker container start

前面的docker container run命令是新建容器,每运行一次,就会新建一个容器。同样的命令运行两次,就会生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容器文件。如果希望重复使用容器,就要使用docker container start命令,它用来启动已经生成、已经停止运行的容器文件。


$ docker container start [containerID]

(2)docker container stop

前面的docker container kill命令终止容器运行,相当于向容器里面的主进程发出 SIGKILL 信号。而docker container stop命令也是用来终止容器运行,相当于向容器里面的主进程发出 SIGTERM 信号,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发出 SIGKILL 信号。


$ bash container stop [containerID]

这两个信号的差别是,应用程序收到 SIGTERM 信号以后,可以自行进行收尾清理工作,但也可以不理会这个信号。如果收到 SIGKILL 信号,就会强行立即终止,那些正在进行中的操作会全部丢失。

(3)docker container logs

docker container logs命令用来查看 docker 容器的输出,即容器里面 Shell 的标准输出。如果docker run命令运行容器的时候,没有使用-it参数,就要用这个命令查看输出。


$ docker container logs [containerID]

(4)docker container exec

docker container exec命令用于进入一个正在运行的 docker 容器。如果docker run命令运行容器的时候,没有使用-it参数,就要用这个命令进入容器。一旦进入了容器,就可以在容器的 Shell 执行命令了。


$ docker container exec -it [containerID] /bin/bash

(5)docker container cp

docker container cp命令用于从正在运行的 Docker 容器里面,将文件拷贝到本机。下面是拷贝到当前目录的写法。


$ docker container cp [containID]:[/path/to/file] .

如果您能读到这里,非常感激!若是觉得博主总结的东西对您有所裨益的话,请动动手指点个赞,当然,如果觉得不好,也欢迎您随时拍砖和指正!

引用连接: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8/02/docker-tutorial.html    作者:阮一峰--Docker 入门教程

https://blog.csdn.net/qq_37788081/article/details/79044119    作者:亡月杂货铺--Docker是什么?可以用Docker做什么?

https://www.jianshu.com/p/0336e27de83d                作者:千锋长沙--Docker是什么,有什么用?一看就明白

https://blog.csdn.net/kaizuidebanli/article/details/83757691    作者:chengruru--DockerFile解析之Dockerfile是什么?

http://dockerpool.com/static/books/docker_practice/index.html    Docker —— 从入门到实践(原文网站已被封禁)

Docker小白入门教程--docker理解与实战(懵逼三连--Docker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Docker,如何使用Docker?)相关推荐

  1.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六)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六) 原文: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六) 托管到腾讯云容器服务 托管到腾讯云容器服务,我们的公众号"magiccodes"已经发 ...

  2.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一)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一) 目录 前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弹性架构的广泛应用(比如微服务),许多一流开发者都将应用托管到了应用容器上,比如Google.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京 ...

  3.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九)

    在本系列教程中,笔者希望将必要的知识点围绕理论.流程(工作流程).方法.实践来进行讲解,而不是单纯的为讲解知识点而进行讲解.也就是说,笔者希望能够让大家将理论.知识.思想和指导应用到工作的实际场景和实 ...

  4.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四)

    容器是应用走向云端之后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笔者非常乐于和大家分享我们这段时间对容器的理解.心得和实践. 本篇教程持续编写了2个星期左右并且一直在完善.补充具体的细节和实践,预计全部完成需要1到2个月的 ...

  5.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三)

    容器是应用走向云端之后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笔者非常乐于和大家分享我们这段时间对容器的理解.心得和实践. 本篇教程持续编写了2个星期左右,只是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理解和消化这个技术,能够搭上这波车. 你 ...

  6.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二)

    容器是应用走向云端之后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笔者非常乐于和大家分享我们这段时间对容器的理解.心得和实践. 本篇教程持续编写了2个星期左右,只是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理解和消化这个技术,能够搭上这波车. 你 ...

  7.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七)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七) 原文: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七) 在本系列教程中,笔者希望将必要的知识点围绕理论.流程(工作流程).方法.实践来进行讲解,而不是单纯的为讲解 ...

  8.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八)

    在本系列教程中,笔者希望将必要的知识点围绕理论.流程(工作流程).方法.实践来进行讲解,而不是单纯的为讲解知识点而进行讲解.也就是说,笔者希望能够让大家将理论.知识.思想和指导应用到工作的实际场景和实 ...

  9. Docker最全教程——从理论到实战(五)

    在笔者参加腾讯容器服务技术交流会时,我们了解到了藏区牧民的目前的生活艰辛状况,因此除了在同事朋友之间推荐其土特产之外,我们也在此进行初步分享,希望略尽绵薄之力,能够帮助到他们: 货真价实.确保都是37 ...

最新文章

  1. 什么是ObjCTypes?
  2. http响应最大时长 nginx_nginx反向代理时如何保持长连接
  3. SpringMVC工作原理之一:DispatcherServlet
  4. python\java\c\解释性语言\编译性语言 程序执行过程
  5. P5431-[模板]乘法逆元2【递推】
  6. window7连接其他计算机的打印机,win7系统电脑怎样连接其它电脑上在打印机?
  7. 山东专升本access知识点_全国各省份每年的专升本考试大纲啥时候公布?考纲公布之前你该做什么?...
  8. 5g时代计算机网络过时,5g云电脑 取代主机(5g时代云电脑会普及吗)
  9. jdbc odbc java mysql数据库连接_Java数据库连接之配置ODBC数据源
  10. ConcurrentHashMap原理
  11.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转]
  12. mysql merg引擎学习
  13. Javascript使用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14. Pandas系列(八)字符串处理
  15. Android之Retrofit详解(转载)
  16. 软件工程应用与实践(十):PP-OCRv2的简单介绍
  17. 计算机组成原理补码减法,补码加减法运算(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18. iPhone X如何截图
  19. Docker-----网络模式与资源控制管理
  20. Layer 父窗口如何获得子窗口的标签元素值

热门文章

  1. 无刷电机FOC控制(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2. http文件上传请求在ie浏览器中被挂起,在chrome中出现Provisional headers are shown
  3. 居家好物┃超好用的擦窗神器保护腰椎尾椎久坐不累的美臀坐垫
  4. javaFx实现鼠标穿透画布,同时操作画布和桌面,背景透明,类似ppt批注
  5. Android8.1 SystemUI 增加自动调节亮度
  6. Jquery遍历数组之$.inArray()方法介绍
  7. css3、less实现星空动画案例
  8. python二维数组画出_python二维数组画图
  9. Unity中播放序列图
  10. office word 公式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