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 电子学:第006课——电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 教学视频
    • 基础知识:串联和并联
    • 使用欧姆定律
    • 电阻应该取多大
    • 背景知识:导线发热
    • 理论知识:皮肤上的数学
      • 短路:
    • 背景知识:瓦特
      • 背景知识:瓦特数(功率)的来源

电子学:第006课——电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视频

观看视频

基础知识:串联和并联

在实验电路中,电阻和电位器是串联连接的,这意味着电流要先通过一个元件,再通过另一个元件。备选方法就是把它们并排并联起来。

  • 串联电阻器是一个接一个排布的。
  • 并联电阻器是并排排布的。

将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总阻值会加倍,这是因为电流要接连通过两个阻碍。如图1-58 所示。

1-58 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连接

将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并联,总阻值会减半,因为电流有两条阻值相同的通路,而不是一条。如图 1-59 所示。

1-59 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连接

两幅图中,单位为毫安的电流都是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通常不把电阻器并联连接,但是经常把其他元件并联连接。例如,你房间内的所有灯泡都与总电源并联。因此,如果一直增加并联元件,电路中的电阻会减小,理解这一点很有用。同时,随着电流通路条数的增加,电路中的总电流会上升。

想想:为什么从电表到家里这段线路的电缆要尽可能粗一些?

使用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非常有用。例如,它可以准确地告诉你 LED 应该串联多大阻值的电阻器,使它既能得到足够的保护,又能发出尽可能明亮的光。你要先查找制造商为 LED 制定的规格说明。这种信息很容易在数据表中找到,可以上网查询。

假设你有一个威世半导体制造的 LED,你知道它的产品编号是 TLHR5400
你需要做的就是在网上查询产品编号和制造商名称:威世 TLHR5400
图 1-60 中,我保留了屏幕截图的左侧和右侧。用红色在左侧圈出了元件的产品编号,在右侧圈出了两种类型的正向电压。Typ意为“标准”,而Max意为“最大”。因此,标准情况下,LED 应当在 2 V 电势差下工作。但是,“IF (mA)”又是什么意思呢?

请记住,字母 I 用来代表通过电路的电流。字母 F 意为“正向”。因此,表格中的正向电压是在 20 mA 的正向电流下测得的,20 mA 是这种 LED 的建议电流值。


1-60 LED 数据表的屏幕截图

由于已知它在 2 V 电压、20 mA 电流下能够正常工作,欧姆定律可以告诉你其他的事情。

电阻应该取多大


1-61 这个基本电路能让你算出电阻器的阻值

图 1-61 所示的简单电路意在计算电阻的正确阻值。首先回忆一下我讲过的欧姆定律。

把电路中所有器件两端的电势差相加,它们的和应当与电池提供的电压相同。

电池电压为 9 V,我们需要 LED 上的电压为 2 V,因此电阻器必须承担 7V 的压降。电流应该是多大呢?

记得我前面提过的另一个定律吗?

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因此,流过电阻器的电流和流过 LED 的电流相等。你的目标是获得 20 mA 的电流,欧姆定律要求所有的单位都匹配。如果单位是伏特和欧姆,就需要用安培表示电流。20 mA 是 20/1000 安培,即 0.02 安培。
现在你可以把已知量写下来,一般来说,这就是第一步:

V = 7 V
I = 0.02 A

应该使用欧姆定律的哪个公式呢?应该使用这个公式:
R=VIR = \frac{V}{I}R=IV​
现在将 V 和 I 的值代入公式,如下:
R=70.02ΩR = \frac{7}{0.02} ΩR=0.027​Ω
算出答案:7/0.02 = 350 Ω

没有标准阻值为350Ω的电阻,有标准阻值是 330 Ω的电阻。要是你的 LED 更为灵敏,则可以使用更高的标准阻值,即 470 Ω。你还记得我在实验 3 中使用了 470 Ω 的电阻器吧,现在明白了吧。

有些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计算串联电阻器的阻值时,他们用电源电压(本例中为 9 V)除以电流。这并不正确,因为电源电压加到了电阻和 LED 两端。要求电阻器的阻值,就需要考虑电阻两端的电势差,此处为 7 V。

如果使用不同的电源,会发生什么?若实验里用到 5 V 的电源。这将如何改变适合的电阻值呢?

LED 两端的电压仍为 2 V。电源电压为 5 V,因此电阻器上的压降应为 3 V。电流仍然相同,计算式如下:
R=30.02ΩR = \frac{3}{0.02} ΩR=0.023​Ω
因此电阻值为 150 Ω。但是 LED 并不需要发出最亮的光,你使用的 LED 的额定电流可能也小于20 mA。而且,如果电路采用电池供电,你可能会减少电能消耗,使电池寿命更长。考虑到这些,可以使用更高的标准阻值,即 220 Ω。

背景知识:导线发热

我提到过,导线的电阻非常低。是不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呢?实际不是。如果有很大的电流流过导线,导线会发热,若短路 1.5 V 电池,那就会很危险!。

如果导线变热,你就可以确定有一部分电压被导线所拦截,使得连接到导线上的任何器件可用电压都降低。
你可以再次使用欧姆定律计算一些数据。

假设有一段很长的导线,阻值为 0.2 Ω。你想让 15 A 的电流通过这根导线,来带动一个耗能很高的器件。
先写下已知量:
R = 0.2 Ω(导线电阻)
I = 15 A(电路的电流)

想知道导线两端的压降 V,就要用到 V 在左侧的欧姆定律公式:
V = I × R
代入各个值:
V = 15 × 0.2 = 3 V

如果你使用的电源电压很高,那么这 3 V 并不重要,但是如果你用的是 12 V 的车用电池,这段导线将占去可用电压的四分之一。
现在你知道汽车上的接线为什么要相对粗一些了——为了尽量少浪费 12 V 电池的能量

理论知识:皮肤上的数学

短路:

当将上图中的正负极接触皮肤,为什么你的皮肤没有变热?

你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可以用数字计算出答案了。假设电池提供额定的 9 V 电压,你的皮肤电阻为 50 kΩ。像往常一样,写下已知量:
V = 9 V
R = 50 000 Ω

要求出电流 I,使用 I 在左侧的欧姆定律公式:
I = V/R

代入数字:
I = 9/50 000 = 0.000 18 A

将小数点右移三位,把安培转换为毫安:
I = 0.18 mA

这个电流很小,不会产生很多热量。

短路电池的情况又怎样呢?多大的电流能使导线发热?假设导线电阻为 0.1 Ω(可能更小一些,但是我要从估计值 0.1 入手)。写下已知量:
V = 1.5 V
R = 0.1 Ω
为了求出电流 I,使用此公式:I = V/R
代入数字:
I = 1.5/0.1 = 15 A
这个结果是流过你皮肤的电流的近 100 000 倍,它在细导线中产生大量的热。

房间取暖器或大功率电动工具,例如桌锯,可能需要 15 A 的工作电流。你可能想知道小小的AA 电池是不是真的能提供那么大的电流。答案是……我也不确定。我无法用万用表测量这个电流
即使我把表笔插入标为 10 A 的大电流插孔,15 A 的电流也会烧毁万用表的保险丝。但是我确实用 10 A的保险丝(而非 3A 保险丝)尝试了这个实验,而且 10 A 保险丝没有损坏。

这是为什么呢?欧姆定律得出的电流应当是 15 A,但由于某些原因,实际电流比 15 A 要小。也许电池架上的导线电阻实际大于 0.1 Ω ?不,我觉得很可能要更低。那么,到底是什么使电流比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的要小呢?

答案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些电阻,包括电池。要记住,电池是电路中的有源部分。

电池短路时变得和导线一样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点燃可燃物,发生火灾。很显然,电池有一定的内阻。在处理单位为毫安的小电流时,可以忽略电池内阻,但是对于较大的电流,电池内阻实际也包含在总电阻内。这就是我警告你不要使用大电池(尤其是车用电池)的原因。较大的电池内阻要低得多,流过的电流就大得多,可以产生爆炸性的热量。车用电池那样设计,是为了在启动发动机时提供数百安培的电流,这么大的电流足够熔化导线,引发严重的烧毁事故。实际上,利用车用电池可以焊接金属。
锂电池(所有可充电电池)的内阻也很低,短路时也十分危险。下面是一条关键信息:

大电流与高电压造成危险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是大电流也很危险。

背景知识:瓦特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提及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单位:瓦特

瓦特是功率的单位,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有功率消耗,该功率就做了功。工程师可能会说,功是人、动物或机器推动某物克服机械阻力而做出的。比如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还有人上楼(克服重力)。
1 瓦特的功率 1 秒钟做的功是 1 焦耳(通常用字母 J 表示)。如果用字母 P 表示功率,则:
J=P×sJ = P × sJ=P×s
也可以把公式倒过来写:
P=JsP = \frac{J}{s}P=sJ​
电子穿过电路时,要克服一种阻力,因此这也是在做功。
瓦特的电学定义很简单:
瓦特=伏特×安培瓦特 = 伏特 \times 安培瓦特=伏特×安培
以惯用的指定单位 W 代表瓦特,以下三个公式都代表同样的含义:
W=V×IW = V × IW=V×I

V=WIV = \frac{W}{I}V=IW​

I=WVI = \frac{W}{V}I=VW​

毫瓦(mW)、千瓦(kW)和兆瓦(MW)三个单位通常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兆瓦通常用于重型设备,例如发电站的发电机。注意,不要将毫瓦的简写 mW 中的小写 m 与兆瓦的简写 MW 中的大写 M 相混淆。毫瓦、瓦特和千瓦之间的转换关系表如图 1-62 所示。

老式的白炽灯泡功率用瓦特标记,立体音响系统的功率也用瓦特标记。瓦特得名于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 • 瓦特(James Watt)。顺便说一句,瓦特可以与马力互相转化。电阻的额定功率通常为 1/4 W1/2 W1 W 以及更高。这里所有的实验,你都可以使用 1/4 W 的电阻器。我是怎么知道的呢?
回到第一个 LED 电路,使用 9 V 电池供电。你需要电阻在 20 mA 的电流下把电压降低 7 V。那么,电阻的功率会是多少瓦特?
写下已知量:
V = 7 V(电阻两端的电势差)
I = 20 mA = 0.02 A
求 W,使用此形式的公式:
W=V×IW = V × IW=V×I
代入数据:
W = 7 × 0.02 = 0.14 W
这就是电阻器消耗的功率。
因为 1/4 W 就是 0.25 W,所以额定功率 1/4 W 的电阻在 0.14 W 功率下工作没有问题。实际上,用 1/8 W 的电阻也差不多,但是在将来的实验中,我们会用到能在 1/4 W 功率下工作的电阻,而且使用额定功率高一些的电阻也不是什么错误,它们只是稍微贵一点、大一点罢了。

背景知识:瓦特数(功率)的来源

詹姆斯 • 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开启了工业革命。他死后,为表示尊敬,人们把他的名字作为电学中功率的基本单位

詹姆斯 • 瓦特(肖像见图 1-63),1736 年出生于苏格兰,蒸汽机的发明者。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了一家小车间。他在车间里努力完善蒸汽驱动汽缸活塞的高效率设计。由于的经济问题以及当时落后的金属加工技术,瓦特的设计到 1776 年才付诸实际应用。
尽管获取专利有一些困难(在那个时代,专利只能通过议会的法案授予),但瓦特和他的商业伙伴最终还是通过发明获利良多。虽然瓦特在世的年代比电学先驱们还要早,但是在 1889 年(他去世 70 年之后),他的名字成为了电功率的基本单位,可以用安培乘以伏特来定义。

电子学:第006课——电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相关推荐

  1.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年 第01期 | 王珺 河钢承钢培训中心教务科,河北承德067000 摘 要: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在中职学生的 ...

  2. 中职计算机基础微课,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优秀论文...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优秀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 ...

  3. 微课中职计算机基础,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刘龙坤 [摘 要]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中职院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中职院校来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下,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4. 微课中职计算机基础,探究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张丽梅 摘  要:微课的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  中职  计算机  基础教学  应用 ...

  5. 中职计算机基础微课,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应用.docx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因为种种因素,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据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 ...

  6. 计算机知识枯燥乏味,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研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55525090@qq.com,我 ...

  7.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传统教学,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创新

    刘静月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使学生掌 ...

  8. python编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_Python编程中常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关于Python编程中常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正在从事Python相关工作的小伙伴们,来和小编一起看一看本篇文章,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正则表达式替换 目标: ...

  9.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策略研究,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研究.doc...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研究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

最新文章

  1. VMware Workstation
  2. vb mysql 表格显示,在VB中编辑数据库和电子表格
  3. 洛谷P5703、P5704、P5705、P5706题题解(Java语言描述)
  4. vi+ctags 阅读源码
  5. python修改html,Python爬虫精简步骤 HTML基础
  6.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模板
  7. 偷梁换柱“Windows 11安装包”竟成了恶意程序?
  8. 3D劲舞游戏 Dance Mixer 简体中文汉化版+常见问题(更新1.1补丁 汉化)
  9. C# extention extension
  10. Logcat五种级别日志
  11. GOM引擎脚本 时间段内调整人物属性
  12. 在家访问办公室电脑能实现吗?远程控制办公室电脑的软件推荐
  13. 【Java】interrupt、interrupted和isInterrupted的区别
  14. 微型计算机的使用寿命,PC产品的MTBF和寿命:用户怎么去选择。
  15. zephir-你的第一个PHP拓展
  16. 给js添加类名/添加元素标签/
  17. 计算机与外设维修初级,计算机的外设维修实例论文.docx
  18. zcmu-1056 网址收藏夹
  19. C语言基础知识之define宏定义表达式,undef,内存对齐,a和a的区别,数组知识点,int (*)[10] p,二维数组参数与二维指针参数,函数指针数组,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对策
  20. IOCTL_SCSI_PASS_THROUGH_DIRECT的使用对设备进行操作

热门文章

  1. 10.12NOIP模拟赛
  2. (python)常用数学字符(tcy)
  3. layui时间控件 laydate 重置失效
  4. S32K的lpit组件使用(通用定时器)
  5. core-js介绍及安装使用
  6. stata psm命令_PSMDID在STATA中的操作——一个概述
  7. 计算机苏教版初一教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docx
  8. Project build error: Non-resolvable parent POM for model:maven01:0.0.1-SNAPSHOT
  9. css图片缝隙问题解决方法
  10. 黑产上演《三体》剧情:蠕虫病毒入侵手机群发“钓鱼”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