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云#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2018-12-18 11:31 102340719只看楼主

    序:我是玛尼呸,一个对华为云又爱又恨、为它奋斗了4年的“而立之人”。在很多人看来,4年这个时间也许不长,毕竟华为云计算已经做了10年了吧。不过近4年来,华为云的“人生目标”变幻莫测,一路从“虚拟化要超越VMware”,到“公有云海外饱和攻击”,到“明确华为云品牌主打自营公有云”,到“私有云不甘示弱形态越做越复杂”……看到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我们的研讨分析总是做的非常详细和全面,但是最终决策的那一下,总是含含糊糊……我做过虚拟化,交付过公有云,做过云计算几乎所有形态产品的市场工作(包括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云套件,公有云IaaS,云管理软件ManageOne,运营商网络功能云化平台NFVI,分布式存储FusioStorage,FCS……),真不忍心看着华为云跟友商的差距越拉越远……其实,我更真心希望看到华为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眼睁睁……2019新的一年快到了,看着华为云计算现在公有云、私有云、虚拟化、NFVI、上层平台比如IoT、CloudLink等业务各自为政,开大会各玩各的状态,真的是捏一把汗。想起了去年正如2017华为云的slogan,如果未来可以预见,很多坑真的已经可以预见。,2019新的一年快到了,但是不忍心看着华为云这样毫无保留的栽进去,跟友商的差距越拉越远,也不忍心看着IT和Cloud BU二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力,越走越远。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看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想法,希望华为云能够早日聚焦发力,秀出自己的特点。

    “大”私有云市场(业界有叫专有云、托管私有云等)才是下一阶段云计算的主战场

    其实通用型公有云现在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大家现在提到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AWS、华为云等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云服务。在这场战役中,其实华为云失去了先机,早期我们并没有主打这个市场,而是去PK VMware等传统虚拟化和私有云市场(该市场我们在本文中定义为“传统私有云”,不同于“大”托管私有云。后者从某种意义上,趋同于公有云了)。希望错过了这波,我们不会错过下一波。云计算有时候想想跟一些传统领域也是一样的,通用做完就要开始做市场细分,包括近期看到建行都推出了自己的公有云(https://yun.ccb.com/),平安推出的金融云(https://yun.pingan.com/)等,都是在通用公有云基础上,打上行业特殊属性,抢占细分行业市场。

    华为云计算目前主打的线下云市场(也就是IT产品线负责的云计算)主要还是一种传统私有云市场,包括类VMware vSphere的纯服务器虚拟化(对标产品为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核心组件就是FusionCompute,FusionManager已经几年没有研发投入了)或者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堆栈(FusionCloud私有云),同时还有使能NFV领域的NFVI(本质还是一个基于OpenStack的IaaS私有云,注意跟前两者技术实现上还是有很多差异化点的)。这种场景,客户局点分散,不同客户有各种大量的差异化需求,比如就“异构”一项,不同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兼容性,第三方厂家SDN……表面上看,我们做成一个开放平台,北向统一就行了。可是,南向异构带来的各种客户面特性的不拉齐,带来了无止境的定制化需求。经常会看到,异构xxx支持,但是功能不完备……而且非常尴尬的是,我们自己还有华为品牌的硬件,基本上该场景的云平台软件就是用来牵引硬件销售的,根本也不是从软件角度去进行各种商业设计。举个例子,连我们自己的SDN Agile Controller跟云平台之间的配合的特性都会有很多问题,云自己还做了自己的纯软SDN,两种SDN对客户面的特性能力也没有拉齐。两种做产品长远规划的目标都不一致,一个是为了卖网络设备,一个是作为一个内部的云网络功能就行了。本质上,这种形态的商业模式还是卖软件套件license,通过云软件带动硬件比如服务器的销售。这种场景往往是牺牲软件,成就了盒子。经常,不乏有盒子的人员诉求为“云软件兼容性能不能做差一点,或者是某特性只能配套华为某盒子”。这种商业定位还是一锤子生意,持续经营也很难做,卖的绝大多数局点,存量经营都是问题。技术上看完全是卖了一大堆散点的烟囱,交付形态各异,收编维护困难。私有定制化异构需求各式各样。可以说,硬件盒子卖的好,要感谢云软件,但是对不起,让您自己得牺牲了。

    说说什么是“大”私有云。,这个名字是我个人起的(简单好记),个人觉得比较形象。解释一下,有别于上者传统私有云(包括虚拟化)形态,。“大”私有云(准确应叫托管私有云),这种市场应对的情况相对局点偏大,比如某集团,某大行业,某政务云……建设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云,提供给某一类特定租户使用。运营运维由云服务提供商托管,必须是在线状态。也可以说是有一定行业边界的公有云,行业云,细分行业差异化公有云。近期AWS推出了outposts,看了一些公司内部洞察,认为AWS是对私有云市场的妥协。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AWS的outposts,包括微软Azure Stack,阿里Apsara Stack跟传统私有云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大”私有云形态从部署位置上看貌似是私有云,但是其实是一种“在线”的私有位置部署的特殊“云”。本质上跟公有云的模式是一致的,也不会去做各种异构。所以AWS包括业界几家公有云巨头,布局的新私有云模式,并不是我们鼓吹华为私有云路子正确的一个借口。我反倒认为,华为的传统私有云卖的越多,会对我们的整体云战略有更大的阻碍。从目前表面的销售数据上来看,华为私有云市场表现还算不错,政务云,私有云软件定义计算(包括虚拟化和OpenStack),大数据,桌面云在中国区基本都是Top。可是这本质就是一个“云盒子”,很难带来长期的价值。希望FCS,FusionCloud,FusionSphere,ManageOne等这些团队能够融合(关于这些大家很晕的各种技术产品堆栈什么关系,下一部分我会解释),一起布局真正面向未来的,在线的,持续订阅收费的,“大”私有云形态,实现非短期一锤子的收入,而是长远持续粘性经营的云模式。我们的云团队应该经常总是以AWS为标杆,我希望不仅仅是做一些技术指标上的对标,思维、商业模式才是更重要的。从这些方面讲,我们的差距远比技术本身要大的多。从商业上讲,我力挺FCS或者FusionCloud Type I合并方案去打托管私有云市场,在线Ops。虽然当前,这些解决方案本身的还存在一些技术细节打磨的问题。但这条路是对的,也是能看的到的一个“蓝图”。早期,需要有战略耐性,看重长远利益。因为从销售上来说,刚开始肯定不会像传统私有云一样通过capex一把收购了license的钱,可是传统私有云后面几年就惨淡了,需要硬靠新增市场来增收。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跟4个运营商搞得合营公有云,其实思路没错,只是在这之前,我们自己的公有云还没有孵化好,就全部压上来了,有点扯到蛋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特别的公有云,如果技术足够聚焦和成熟,只要有人投钱建设(比如运营商),我们一起合营,一起复制我们的华为公有云,真的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我们的商业节奏现在有点被下面的技术节奏绑架了,太多的技术思维层面的设计了,不停地动架构。再说白了,我就是如果拿完全跟公有云一模一样的“唯一一套技术栈”去打“大”私有云市场一样没有问题啊。管理节点规模大点真的是问题吗?兄dei,咱这可是云啊!

    业界“私有云不是云”说的是对的,为了不影响歧义,准确应该叫“传统私有云不是云“。“大”私有云约等于“有边界的公有云”。“狭义的公有云”指当前的”通用公有云”,”广义的公有云”是真正的“云“。不要在去搞传统的私有假云卖卖盒子骗自己了。聚焦发力去做真正的云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华为云和FusionCloud到底啥关系?

    Cloud BU华为云和IT私有云,分家1年半了,作为一个曾经也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兄弟,一直很无语,这一对孪生兄弟,为什么不能形成合力,互相帮衬呢?在过去的一年,也参与和了解过一些故事,销售,市场侧无法形成合力甚至,也许还互相阻碍。我从来不反对研发细分团队肯定还是有公,私等的团队责任承载区分的。但是从客户面,市场面分家真的是太不可理解了。记得今年有一次参与过一个北京的互联网客户的交流。这家客户每年在阿里云消费3000+万,觉得每年自己花这么多,是不是自己可以建一朵自己的云,想考虑下华为的云计算。结果我们公有云,私有云重复去了一大票人,超过十几个吧。客户核心的决策和技术层人员一共3名。最后一天时间,私有云团队这边给客户针对云的建设,管理,包括跟客户系统对接讨论了一整天。公有云团队也同样准备了iaas,paas,安全,EI等的扫盲类介绍,完全就是打了一天酱油。这件事本身,不是要否定公有云团队和私有云团队的辛苦工作,而是有些客户需求完全可以在一开始就看的很清楚了,一个客户上云解决方案专家对标清楚,内部分解消化。试问,对于客户面我们真的要区分我们华为有两拨人,一波公有云,一波私有云吗?对我们自己的资源也是极大地浪费。这只是一次销售面的一个小例子,想想背后还有研发,规划,架构,市场,运营……一系列的工作。我反倒是建议,我们内部有各个服务产品部孵化技术产品,但要有一个面向客户面的解决方案部门,这个部门要能拉齐所有产品,而且包括线下私有云解决方案交付在里面。就是聚焦去完成客户上云的最后一公里的所有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团队是用来去用华为云的云服务,进行各种组装,以解决客户建云,上云,用云等问题为目标。至于这个团队准备自己搞,还是联合合作伙伴,那就是这个团队要去规划分工的内部问题。其实有点像阿里外部投资的一些什么袋鼠,数梦这种公司。我们只是一种内部投资的形式罢了。

    再回到一个简单的、原始的关键问题,是否有必要树立一个私有云的市场品牌FusionCloud。虽然本人目前在负责私有云相关事务,但是我个人是非常反对树立这个品牌的,这个在过去2年也没少在内部研讨中吵架,。搞得都快晕了。,华为云跟FusionCloud的关系,FusionCloud跟FCS的关系,FusionCloud跟FusionSphere的关系……FusionCloud一直连个官方Offering都没有,作为我们的市场销售出口品牌,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问题。宣传的很High,造成了很大的Offering不清晰的问题。

    IT私有云到底有多少历史包袱?

    针对私有云场景,目前我们的技术栈太太太太太太……多了,形态多种多样,历史包袱演进,没有任何取舍。面向企业市场的FusionCloud私有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Type I,Type II,Type III。我恐怕只有华为云计算自己的人才能听懂。我先来跟大家缕缕现在线下私有交付场景的云我们都有哪些分支场景

    ·Type I指曾经继承公有云基于Neutron增强,OpenStack级联部署形态的“软SDN”方案

    ·Type II指Agile Controller实现的“硬SDN”方案

    ·Type III 指无SDN

    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不含OpenStack,存量还有大量的XEN,2018开始销售交付KVM。虽然这个形态现在投资已经非常弱化,团队很小,但是市场销售很多,而且主要依赖于渠道在卖,有现金流,卖的越多,也很矛盾,大量的存量,本质就是卖了一款虚拟化软件平台,跟云的战略其实不在一条路上。

    FusionCloud 2.06:支持Type II,Type III。一个基本就是基于OpenStack非级联的一套相对部署简单的私有云,配套ManageOne3.x版本。NFVI也是跟这种形态架构类似。

    FusionCloud 6.0/6.1:支持Type I,Type II。虽然与上者都叫FusionCloud,可是6.0/6.1和2.06压根不是一个东西。2.06是由传统的SD-DC2演进而来,6.0/6.1是结合FCS+自己身的软SDN或者配套硬SDN一个逻辑非常复杂的方案。

    FusionCloud 6.3:支持Type I,II,III。这个版本,从表面上来看,就是收编2.06和6.0/6.1版本的,统一到一个版本架构,但本质上,背后,FusionCloud6.3仍然是多个分支。只是ManageOne云管理做一个管理面所谓的混合。客观地说,对于ManageOne做管理面混合这个是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底层的“云”仍然多种形态并存客户面有什么价值呢?

    FusionCloud 8.0:是否会又是一个架构骨折点?有时候真的要叹息,我们对云计算的架构真的是变得太频繁,如果一种架构能坚持2年以上都不错了。马上8.0有两个特别大的“坑”,融合SDN(内部叫Type X,说白了就是想试图用一个Type X收编Type I和Type II,哎……技术上挑战很大,而且有什么意义呢?最后估计又要做成一个Type X的帽子,背后还是Type I和 Type II并存)。还有一个就是OpenStack去级联架构,势必会造成级联架构老版本的演进断代问题。

    (这里还要说明一个问题,FusionSphere,ManageOne,FusionCloud三者之间的关系。FusionCloud本质上就是一个品牌名,根本不是一个Offering定义,也没有自己的配置器,FusionCloud的报价引得是FusionSphere的配置器(ManageOne由于作为IaaS层的云管必须组件也打包在FusionSphere套件中))我这么说可能你比较好理解,我买了一个FusionCloud,打开一看是FusionSphere,FusionSphere再打开里面还有一个Manageone,宣传品牌上又说FusionSphere是虚拟化套件。就卖一个私有云平台,各种品牌名称错综复杂,所以经常有客户和一线,甚至于我们自己的研发同事问,FusionCloud和FusionSphere到底啥关系。从内部组织运作上,FusionSphere又是一个独立的团队,同时承载虚拟化,FusionCloud私有云,NFVI多个形态的任务。经营上也是最重点的FusionSphere PDT业务单元,扛起来整个私有云将近一半的收入。

    NFVI:支持Type II。面向NFV场景的云基座。这块不得不说一下面向运营商客户面,其实我们是有两种不同的云方案的。一种是NFV下的NFVI,一种是面向IT的融合资源池。这两种场景目前的也是不同的技术堆栈。所谓的“融合电信云”“一朵云”基本也只是个念想。

    FCS:Cloud BU公有云侧还有一个FCS的专属云方案(FCS,以前叫FusionCloud Stack,后来由于跟私有云FusionCloud品牌的问题,又改名叫ForeCloud Stack)很有幸,本人曾策划了2017这个方案首次发布“把云带回家”,结果后来就由于Cloud BU和IT的分家就一直在跟IT私有云FusionCloud剪不断,理还乱。

    其他:当然配套还有云管ManageOne,还有一些不成熟的产品比如FusionStage,FusionGuard,FusionMind(这个东西跟公有云EI本质也是冲突)……就不做赘述了

    好吧,我知道你其实没看懂?快晕了!没看懂就对了。私有云由于历史问题,形态多种多样,从来不做取舍,然后最新版本扣一个帽子,宣传所谓的统一版本了。其实背后仍然存在不同的分支形态。我们完全可以打开一份FusionCloud6.3的特性清单,各种形态分支,不同形态之间的特性支持情况势必无法拉齐。客户就想创个虚拟机,你给我提供这么多种方式创建虚拟机有什么意义呢?市场需要做取舍,并不是强逼技术去搞定所有的场景。For ALL is For Nothing。比如硬SDN是否就不做了,这里我也说说我的个人看法。建议聚焦做跟公有云同架构的方案,不管你是FusioCloud Type I也好,FCS也好,技术栈本质就是一个东西。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客户说我想买一个云软件创虚拟机。我们说有虚拟化XEN创建虚拟机,有虚拟化KVM创建虚拟机,有用OpenStack无云服务无SDN创建,有用OpenStack无云服务硬SDN创建,有用OpenStack有云服务有软SDN创建,有用OpenStack有云服务有硬SDN创建(存储差异我就不枚举了)……我不得不承认,有些需求是存在的,但是有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历史技术形态太多原因导致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总是把问题踢给技术团队要求要全部都能支持,全部都要解决。应该做的是市场和业务决策取舍。有一些历史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有些技术形态确实做了大的改变,那么就应该通过时间和本身的生命周期管理去消亡。有些用技术工具强制演进是不需要做的,有些市场项目是需要大胆放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就凭这么点人,真的是要被拖死。说实话,现在我们客观来分析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技术堆栈复杂度,私有云比公有云复杂N倍,但是团队人力是相反的。既然我们都明确了公有云的大战略,就应该聚焦攻击,做通用公有云 +“大”私有云唯一形态。眼看着前者市场我们已经落后一大截,后者市场今年下半年,各家又开始摩拳擦掌,再失了后者市场,盲目留恋在历史里,可能就像我们错过第一波通用公有云那样可惜。

    同时,建议Cloud BU华为云不应该只关注通用公有云市场,只要是按照云的商业模式按需输出,“在线”管理的都应该是华为云的经营范畴。其实我一直认为,正如上面所说,通用公有云市场我们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了,大可不必硬碰硬。我们应该聚焦在托管私有云这个市场,这块各家还没有拉开差距。但是必须要做到该类云的“在线”状态,否则就是一个传统私有云烟囱。一定要跟IT的力量联合起来,聚焦狠打明确的“大”私有云场景。

    其实2年前,FusionCloud这个品牌还曾担当过公有云的技术品牌团队,那时候的公有云开发部名字就叫FusionCloud开发部。FusionCloud去年强行改成纯私有云销售品牌我个人一直认为是一个很大的败笔。品牌的断代,和市场重新宣传的成本太大了。本身来讲,FusionCloud就是我们的“飞天”(阿里的云操作系统)技术品牌。使能我们的云技术,里面可以包括Fusion系列组件类似FusionSphere(插一句,早期只有IaaS能力的年代,FusionSphere其实一直被称作华为云计算操作系统),FusionStage,FusionInsight,FusionXXX等。强化了我们云计算的Fusion技术品牌,也能解释清楚跟上层云的关系。FusionXXX是华为云的技术使能品牌。线下交付自然就可以按照FusionXXX品牌进行offering包装。近期看到公有云又给自己的技术栈层起了许多名字,基本就是发了个软文宣传就完事了,也没人能记得住了,也不成体系,都不系统,跟我们多年好不容易建立的“Fuion”品牌声量也没法融合。“猴子掰包谷啊”!Fusion,Huawei Cloud其实是可以共存的。前技术,后市场!完全是可以讲的清楚的。你觉得“阿里飞天”跟“阿里云”这两个名字矛盾吗?这两个谁又是私有云谁又是公有云呢?

    近期看到FCS,FusionCloud之间又在扯品牌和边界问题了。其实真的有那么复杂吗?而且目前又听说可能在各种私有技术栈上面再扣一个“Huawei Cloud Stack”的品牌名。难道扣这个帽子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本质还是Offering堆栈要合一,那样也就只有一个品牌和Offering,自然简单了。当然,对于历史的一些包袱,确实也不能完全不管,做做生命周期维护好了。要坚定方向,所有历史包袱的演进也是基于明确的一个大目标的。

    最近看到越来越多的私有云年底冲刺,中标信息。其实我内心是有一点揪心的。大家可能会很奇怪,项目难道不是越多越好吗?随着传统私有云卖软件套件越来越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烟囱,有虚拟化,有硬SDN+分布式云服务,有软SDN+分布式云服务,还有硬SDN+集中式云服务(NFVI,FusionCloud2.06都是这种类型),还不算不同类型的后端存储类型……挣得也是一锤子买卖的生意,私有云商业本质决定了是一个很难形成持续的“在线”经营。如果我们的大目标就是混合云,公有云,那就用不要再在技术栈上面不停的做文章,说白了,客户就是想创建一个虚拟机,我们就认准一种方式。再次强调,有一些市场其实是需要取舍的,而且有些市场也许看似我们失去了,但是我们需要通过另外一个维度去反抢回来,比如虚拟化市场难道真的就是传统虚拟化套件(类似VMware vSphere)的市场吗,舍去该市场,用公有云反向蚕食是完全ok的。这种市场很多也都是一些小规模场景。我们虚拟化卖很多项目都是小规模,引导上公有云能上就上,上不了就舍。对于虚拟化大规模,那就以统一的类公有云技术栈来打,而且必须还是要是“在线”状态。

    说了这么多,很明显,我们还不够坚定!什么都做,等于什么都没做。

    OpenStack的小旗子到底还扛不扛

    再说说OpenStack社区版本同步这个问题,记得2年前,当时因为vodafone的项目,FusionSphere OpenStack长期不同步社区被新生社区吐槽了一把。很高兴,去年年中我们进了vodafone短名单,但离落地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运营商明显不是仅仅想买一个云平台这么简单,云可能还是要从内孵化出来更适用于自己)。其实关于同步社区版本这个问题,现在业界也都想的相对清楚了,各家商用OpenStack基本就是一个私有的OpenStack了,这个事实我们没有必要回避,所谓的OpenStack消除厂商绑定完全就是宏观宣称,连Gartner都这样评价OpenStack说“no vendor lock-in is untrue”。如果有客户盲目落一些同步OpenStack的伪需求或者说所谓的开放,大可忽略。对于客户来讲,核心还是解决客户的场景需求。不过目前对于运营商领域,NFVI方面还是有一些无厘头的声音留存,盲目喊叫说要同步社区版本。当前我们的FusionSphere版本是Mitaka,云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来来回回,缺少自己的主见,一会同步,一会不同步,而且竟然还看到什么,NFVI版本同步而私有云版本不同步,xxx版本只同步API……各种策略满天飞……我就想问一个问题,就一个OpenStack,我们为了一些无厘头的定制,需要搞出多少种分支。就不能干脆果断一点,同步就同步,不同步就不同步(我个人支持不同步,同步没啥意义,只是为了OpenStack的噱头罢了,而且做公有云,背后的技术也不暴漏给客户)。现在OpenStack这块的旗子,客户侧估计主要就是运营商了,其实建议为了云的话,针对运营商单一角度的规划,可以从云本身剥离出来。不要因为一种行业影响了产品本身。我们还是一种项目化思维,不是产品化思维。虽然华为的老本行唯一客户就是运营商,但是说小了运营商也只是上层一个行业领域罢了。而且企业市场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发力。建议能够把NFVI这块的东西直接扔给垂直NFV好了。有时候,我自己也在怀疑,NFVI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以后用公有云难道不能解决运营商云化的问题吗?

    华为云跟VMware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VMware as a Service,VMware SaaS化

    VMware不仅仅是虚拟化技术层,VMware SaaS化也是未来。我们如果把VMware就当做是一个“软件生态”,你觉得它还100%是你的对手吗?

    VMware这两年做的事,看出来在进行自我革命,做商业模式上的转型。VMware和阿里云,腾讯云,AWS都进行了合作。官网都有落地的一些方案了。比如阿里云也提供了免费体验vmware虚拟机备份服务。再说到华为云,现在就很尬了,我们还有跟VMware竞争的虚拟化/私有云市场,我们把VMware当成了一个硬生生的竞争对手了。VMware全球市场份额75%;中国也是第一,占到33%。硬碰硬,我们纯虚拟化+私有云技术方案很难拼过,现在的处境,让华为云一个很尴尬的地方就是,我们很难把VMware当做是一款“软件生态”来看待。因为我们自己还有跟传统VMware对标的市场和解决方案,虚拟化套件和私有云套件。VMware on AWS可是在下一盘大棋,是为了VMware软件套件华丽转身的做法,是从VMware软件本身的未来发展角度去考虑的。我们虚拟化产品FusionCompute这个业务如果是要做大,完全ok啊,我甚至可以做强FusionCompute软件栈,run在阿里云,AWS,华为云都ok啊。不过FusionCompute本身也是一个投入也就几十个人的产品了,而且本身也不像VMware整个软件栈丰富,我们就是一个服务器虚拟化,也不怎么有太多有想象力的竞争力特性。而且华为云计算战略显然现在不是走极致软件套件生态这条路。而且今年还涉及了一个存量XEN到新KVM的断代,存量有,但是也不具备了粘性,还带来了负担。根本没有像VMware那种,存量私有布局和新公有云VMware SaaS的一个混合联动优势。哎……又是一个技术驱动罢了。VMware不论最终的VMware SaaS化是否能成功,至少目标是特别清晰的。假设华为云真的战略就是公有云,那么早期完全可以与VMware也一起玩起来,尤其对于海外市场,超级大量的存量VMware客户,如何通过这引流我们自己的公有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硬抗。这个问题还需结合我们的整体公,私有云组合规划一并考虑,不是简单了一个从技术上支持BMS裸机部署VMware这么简单的。VMware这个让人尊敬的产品,是对手?还是伙伴?

    公有云的成功要靠口碑,不是宣传

    讲两个小例子,来感受一下华为云给我的一种“气质”感觉。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过华为云官网,在过去的双11,双12两个购物节当中。我发现华为云官网针对双11这种to C市场的购物节搞得花里胡哨,什么红包雨啊,送手机啊,甚至比阿里云搞得还High。你说,双11就是人家造的,淘宝天猫这种to C搞得特别High,没有问题。我就很好奇,to B市场也是这样玩的?我们有时候学习一些新玩法,互联网,且不可High过头了。我不觉得华为云的销售是靠双11这种购物节冲刺的。云关键的还是持续运营,to B也不是这种抢购剁手的玩法。好的产品,to B的大客户,难道还要抢什么“充值200送100”的购物卷?其实没有必要,还是要聚焦一个个单点死磕客户,慢慢积累,用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促销去赚吆喝。

    再说说过去一年看到的各种华为云的软文,总结基本风格就是“一个梗”+“产品自述”强行关联。比较无“过渡平滑”,也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记得曾经看到很多那种,浏览量1、2千,什么“苏东坡卖肉”配几张卡通图,从开始到结尾。一点对于客户的价值到底是啥,到底华为云能具体解决什么客户的什么问题没有。这么说吧,我们的传播到底是要贩卖“梗”,还是树立“产品”。也许偶尔,某个“梗”赚足了大量的浏览量,可这个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大家也就是记住了“呵呵,华为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挺活泼啊,华为的小编又调皮了……”。华为云呢?你的产品呢?你的亮点呢?你能帮我干啥?……什么都记不住。好的传播不需要赚流量(而且,有些流量也是刷出来的,全是内宣),精准推送,精准宣传。哪怕一篇某产品的技术软文只有一个客户看到了,但这个客户就是该产品技术的潜在客户,那就值了。应多把时间花在后续有效客户的流量转化率上。而不是压了一堆软文任务,每个人写,大家也不知道写啥,硬憋,憋“梗”!华为云, “段子王”的标签也只是锦上添的花罢了。

    大家自己感觉吧,谁能说得上来华为云的“气质”到底是什么?

    私有云,连一张像样的放“脸”的地方都没有

    再说一个好玩的,我们私有云连个承载自己官方信息像样的地方都没有。说真的,到现在了,我们华为云计算整体的官方信息也是割裂。当前华为云官网(www.huweicloud.com)基本都是公有云,私有云呢? e.huawei.com? 入口深的没人能找的到;而且还有一个support网站更是连华为自己人都找不到版本的安装包;其实这些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要做到的,是一个最起码的IT公司需要做到的。不论做线上公有云,还是线下私有云,都需要以线上的思维来运作,做好线上运营,做好官网比写再多的线下ppt都有价值。希望华为把所有云的相关业务全部上华为云官网作为唯一口径出口。记得2017年下半年,私有云一开始想上华为云官网承载信息,执行层面比登天还难,各种评审排序,最后又回到了e.huawei.com。私有云现在又多了一个“永远在线私有云”的网站(fusionCloud.huawei.com),上去一看,跟华为云官网的框架没啥区别,所有云服务又重新列一遍,真没必要,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在线demo远程环境罢了,称不上一个门户。

    我建议,全部云的信息都要整合到华为云官网。当然这件事,不能做成表面的盲目就是“上”官网就行了。背后其实是我们Offering融合的一个问题,这个不捋顺,全部扔到官网上也是乱。这个核心还是出在了线上线下的offering整合。

    华为云旗舰大会Huawei Connect,你的唯一品牌力是什么?

    再说说华为对于云最大的盛会。我前后也参加过三届了。包括2015HCC(那时候叫Huawei Cloud Conference,后来几个会整合为一个,起名Huawei Connect,每年都在上海),2017 HC,2018 HC。不得不说我们的HC装潢真的是高大上……但是内容上,我们的HC充斥着各种“八股文造句”,“产品堆叠撒胡椒面”,“内部产品打架”。你就会感觉,从我们的议题,展岛各个层面的宣传都是拼出来的,没有整体的系统设计。比如“xxxx解决方案使能xxxx”,这一看就是“华为体”,比如这边Cloud BU公有云讲专属云,那边IT私有云讲FusionCloud……一个summit一会公有云角度讲一会私有云角度讲……举个很好玩的例子……这次2018 HC大会关于“混合云”,我就看到了各种宣传露出。“FusionBridge混合云”“FCS混合云”“华为AzureStack(微软)混合云”“华为FusionCube混合云”,蹭热点技术词汇也不带这样的,想把客户搞晕吗?软件就是软件,盒子设备就是盒子设备。就一个混合云搞出这么多概念,就不能统一规划,统一呈现,产品组合管理在哪里?具体混合了啥,提供的到底具体是什么具体能力,解决客户什么问题也讲不清楚?但是现场大海报、ppt、软文宣传到是满天飞。这种做法,对于华为云整体品牌和认知都是不利的。飞的越多,没有形成“飞轮效应”,只会越飞越乱,布朗运动。More is Less……Less is More……品牌宣传的本质还是产品战略、Offering定义清晰的问题。产品不清晰,展会本身装修的再高大上,花再多的钱,请再大的明星来站台,都是徒劳。All Cloud,需要公私有云拉齐统一组合规划设计。其实公、私有云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你说阿里云也没说自己就是公有云啊,也是整体品牌。

    再说说业界标杆阿里云栖大会。大家对单点技术感兴趣可以上官网去看回播,我这里还是说一说思维的差别。这里举个小例子感觉一下,我们展示AI,在入场搞了几台人脸识别刷卡闸机。可是有什么用呢,你的入场方式,还是每个人现场排队在签到处签到,领牌子,有了牌子我为什么还要进行人脸识别这么复杂的入场方式,本质还是传统的流程,没有做到“移动终端分布式”,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了摆设,入场人流还是拥堵,单点技术体验有啥用啊。Where is 商业故事和体验流程?反观云栖,今年的入场相比与去年有一个很大的改观,消除了早上排队拥挤的情况,入场速度非常快。云栖大会门票与钉钉软件关联,访客提前早早都进行了门票激活和钉钉实名认证。现场你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打开钉钉中的二维码在闸机扫描,第二带上你的“脸”。人脸识别直接入场,而且不需要胸牌了。据说今年云栖大会可能要来12万人,饿……这一下钉钉就多了12万用户(当然,这么点人,对钉钉也不算什么)。这次大会我为团队团购了20多张票,所有票都在钉钉中作为统一的项目管理起来,我作为团购owner可以分享,收回,跟踪大家的门票状态,非常方便,这个确实得点赞。既然这块说到了钉钉,这块就说一下,我是到了听议题的时候才发现,每一个议题会场门口都放有,钉钉的人脸识别设备。就是图中红框中的玩意。每个会场进入时,大家都是刷脸进入,速度很快,而且对于到访来宾的信息也做到一个跟踪,轻松的统计出每个会场的来宾清单。同时对每一个访客关注的议题也有一个真实的跟踪。在一些展岛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扫描大家钉钉上的门票二维码作为来访人员登记。一个移动端手机+钉钉,颠覆的是入场签到流程,是思维的改变。阿里今年对钉钉的发力是非常大的,展会上各种宣传和潜移默化的提到和体验到。说个小细节我前段时间抽时间看了看阿里专有云Apsara Stack的后台运维文档,里面也都是各种绑定钉钉设计的推送消息功能。前段时间去某国企客户交流,全用的是钉钉。我们的WeLink(当然现在对外卖叫CloudLink)比钉钉技术上差吗?其实从功能上可能比钉钉还强好多,但是缺的是钉钉的商业思维。

    成体系的商业设计,一环扣一环。我们基本还是卖平台的思维,故事讲得太少。各种高性能、高可靠、安全……其实,我们的很多客户和合作伙伴对云的理解已经超越我们了,你想啊,云计算发展这么多年,被各种华为,阿里,华三,腾讯听汇报都听会了。我们确实要打开应用介入业务顶层设计咨询了。反复水平上面套水平,很难孵化出平台。击穿一个行业,不能再等了。什么叫击穿一个行业,其实说白了就是你要去做这个行业。我在举一个今年看到阿里云的几个让我特别有感触的布局。银泰、优酷这类公司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百货和视频直播公司了,都已经转型为IT科技公司了。银泰收购了一些传统百货公司,通过百货业务中台使能,打通所有银泰体系百货的数据,背后支付宝ID,前端喵街为入口……思路非常清晰。我在跟一些客户交流的整体感受就是,大家蛮信任“华为”这个品牌的,也希望华为能够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在上层应用这块,希望能够选择一个去深入touch一下,不能完全只做水平了。

    同时,阿里的生态太可怕了。数梦、袋鼠云、驻云、斑马……一系列的生态在帮助阿里云完成客户的“最后一公里”。比如专有云容灾,专有云的托管运维问题,这些机会点和利润都留给阿里的生态自己去解决。云栖上也充斥着各种阿里系公司的声音。

    而且,不要再发布PPT了,直接上干货吧。阿里搞AI,直接发布个天猫精灵,今年搞了太空蛋,百度搞AI直接发布阿波龙。我们还是不能总讲概念,造词汇,平台套平台,永无止境。大家感受都很直观,什么是AI?智能音响就是AI!人脸识别就是AI!无人车就是AI!包括看到友商在这块也不是单点一个技术思维,比如无人驾驶关于车路协同也想的很清楚,对于一些道路小站也是有系统考虑。我们发布的还是一堆工具栈,也不知道到底能干啥?

    “插叙一个小故事,今年HC大会竟然拿着VIP票的客户因为会场满座不让进keynote,这个提前还是建议统计一下?客户拿着VIP票来现场,然后被引流到一个走廊看大屏幕也就罢了,看了几分钟,转播信号还断了10分钟。那干脆在宾馆躺着看直播好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关于的云的大会也太散了。HC大会,华为云中国行,技术私享会,算是一个体系吧,企业侧生态伙伴大会,私有云今年也自发搞了一大波全球发布会……阿里很简单啊,主战场就是云栖大会各城市站……我们分散的各种力量,最终都不利于唯一品牌的树立。品牌不在于多造词,在于聚焦强化。

    华为云,你应该怎么去赢?

    我们看到华为云一直定位自己的“黑土地”,使能行业的云平台。“黑土地”定位其实并没有错,业界其实各个云本身也是这个定位。但是,只是做横“一”,水平上面套水平,客户最后一公里永远touch不到,这个可能有一些问题。好歹自己哪怕先种一种植物,让外界看看,我们的土地有多么的肥沃吧。一种都不种,说真的,我们自己都不是全民上云,怎么让别人看到你公有云的肥沃?要激活华为云,也许还得找一、二个上层应用抓手,形成“π”字形布局。横“一”华为云 + 1,2个竖“|”行业应用击穿。

    我们现在总说我们是全栈能力,这是我们的竞争力吗?表面看我们啥都有,但是每一层拿出来都不是业界标杆。我认为,全栈并没有讲清楚我们云的竞争力到底是啥。别人问你的绝招是啥?你说我啥都会。

    其实我们的客户无非这几类:

    ·大企业采购:本质其实还是要大量资源规划为先,对于华为公有云,专属云/FCS(包括IT传统私有云)是都是主要场景。这块需要重点考虑托管运维的承载主体和大企业托管私有云形态的细节商务设计。尽量还是要推新的在线托管私有云,而不是卖传统私有云。

    ·互联网行业客户:各种SaaS厂家嫁接在华为云上。这块是我们很弱的一项,在过去10年上已经被互联网云厂家占足了先机。今年2018 3月青岛生态伙伴大会上,我专门在展馆现场调研发现,95%以上的合作伙伴SaaS厂家(我走访了华为云展岛周边的合作伙伴展岛)大多数未落地华为云(而是跑在阿里云),仅个别厂家落地华为云。不过,该市场仍然是公有云的主要市场,不容忽视。从IDC分析来看,中国IaaS市场趋于成熟且高速增长。主要体现在小视频、在线直播平台、游戏、金融科技方面的巨大需求。具体的行业爆点需要我们深入touch,否则就是流于表面。同时需要联合IoT、EI探索上层解决方案牵引华为云。

    ·微型租户:主要是个人,小微企业等客户,尽量只以线上营销为主,不投入地面部队。这部分,促销可激进,建立大众口碑。全在线管理。

    一直也在想华为云如何去赢的一些思路:

    1. 用一个类似IoT,AI这种服务去贯穿华为几个离散的公有云。也可以树立新品牌,也没必要在华为云基础设施这种层面跟阿里和AWS硬碰硬。这样其实多个公有云就不割裂了。这个思路其实比较类似百度的AI平台。但是这种要求上层这个服务要有足够的差异化竞争力,要强。其实我曾经想过华为是否会自运营一个IoT平台,但是目前看到的貌似还没有。我们还是做IoT平台软件套件的传统盒子兜售。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IoT终端,应用等真实的业务来抗。小米物联网靠的也是真实的业务去孵化的。这个角度其实目标就不是做强华为云了,是做强IoT或者其他的。(比较类似百度AI,阿波罗,小米IoT等思路)。其实这种玩法,5朵公有云暴漏不暴漏已经不重要了。这种玩法的最大好处在于,不用通过什么所谓的“云联邦”就把我们自己的几朵不同的公有云(自营和合营)自然而然的连接起来了。我们自己做云往上一层平台的服务提供商。

    2. 找准一个行业来孵化华为云,还是为做强华为云为目标。这个必须还是要有一个上层应用来驱动。而且,有点很关键,这个行业业务是自己能控住的,最好要自己做。其实终端的存量市场粘性可能是一个机会,也许消费者云的某几个业务应用可以拯救华为云,但是前提还是这个业务本身足够强。华为云做好对该业务的支持,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苦于我们自己只是卖平台,没有上云,应用改造等方面的经验,其实好好服务好内部的消费者云可能比卖几个外面的项目赚点眼前的钱可能更有价值。其实我们手机现在的销量这么大,举个例子,哪怕华为手机的一个什么华为云盘,如果牛逼,都可以牵引大量的资源消耗。讲一个我自己生活的一个扎心小故事。前两天,我一个朋友用的华为手机,用华为网盘备份照片,一看5G空间以上还得掏钱,转身就去用百度网盘了,2T免费,作为HWer的我还被数落一番,哎……只要有了海量存储数据,孵化什么大数据,AI功能,都不是事啊。没有数据,孵化啥呢?本身我个人认为WeLink也是挺好一个抓手,一个企业通信平台入口,未来做啥都可以,只是被钉钉占足了先机,有点可惜了……

    3. 就认准卖盒子了,但是把盒子做到极致。其实一直认为,之前华为企业云的思路可能是对的,卖了很多烟囱政务云,基地云等,其实如果这些云技术同栈,连到一起就是一朵特别的公有云。还比如做超融合,其实做强也挺厉害的。就给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做技术资产转移,做强传统私有云。我一直认为这点是华为本身基因比较擅长的。不过如果是我做,我还是不会选择这个方案,其实我没有做过盒子,也不太理解盒子……请大家谅解……

    还有,Cloud BU和IT私有云,一定要融合形成合力。重新基于华为云内部定义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是客户面的说法,不是内部组织面的说法。比如,IT私有云跟Cloud BU负责线下方面的团队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客户面“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集成交付团队。

    市场很大,这个社会的需求也很多,每个人对于“美”的追求也不同。我承认公有云,传统私有云,盒子等再一段时间内也会共存下去。就像,非智能手机一样有它存在的特殊市场,发电机一样也有人在用……只是传统东西的市场会慢慢变成特殊“偏远”场景的菜。对于华为云,你要想清楚你touch的地方和你要做的市场。都做等于都没做,样样都不精。如果相信了公有云,那就坚持走下去。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我们不缺执行力,我们缺的是决策力。太多的务虚研讨,太多的竞争分析,太多的市场洞察……我只想问问,华为云,你的心到底在何方?我把我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你,我不希望等我老了,再回忆我的“黄金十年”就是赚了点公司的钱……写这篇文章,也许有些信息不完全准确,也许有些文字比较口水,也许有些建议还不成熟……完全想哪说哪哈……希望大家理解……我只是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最真实的感受分享一下……对于华为云计算业务,自己一直感觉很拧巴,也一直感觉有力使不出……想了许久,我要“听从我心,无问西东”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云”是未来,但“华为云”能否承载华为的未来还是一个问号!希望自己的点滴努力能够帮助华为云越做越好……不求什么世界第一……只求做最真实的自己!

    祝2019年

    云计算亲兄弟能够早日团圆!

    你们也可以并肩作战~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写于2018年12月

  • 热门评论

  • 鱼Y

    积分分 : 1010
    文明分 : 80

    鱼Y 发表于 2018-12-22 14:48赞(9) 229楼  

    不舍得做减法,什么都想要,需要真正在战略上做取舍。否则架构与技术都被战略连累(我不认为从外面招架构师、明白人,就能发现一个牛B架构搞定一切)。因此可见,当年余总能够砍掉运营商定制机,做减法有多么不容易。

    1)公有云是方向,公有云的规模效应、免维护、敏捷演进、丰富生态,才能给客户真正带来价值!(我参加了2018AWS大会,一个认知是传统IT软硬件厂商都已被公有云AWS打败,现在就等老IT人慢慢老去,改变心态,就是传统IT崩盘的时候。而这些也会在中国随后几年发生)

    2)IT产品线做好虚拟化,简单好用,私有云采用FCS或专属公有云,放弃FusionCloud

    3)NFVI其本质也不是云,是一个虚拟化电信平台,建议划给云核心网。

    评论(2)

    • 思维的花火 2018-12-23 23:07

      同意。

    • blueyy 2020-02-14 15:05

      现在就等老IT人慢慢老去,改变心态,就是传统IT崩盘的时候。而这些也会在中国随后几年发生 --- 多么尖锐的预测 这个是我们的护城河呀,即将失去

    我也来说两句......

  • 商减

    积分分 : 1785
    文明分 : 83

    商减 发表于 2018-12-22 20:01赞(6) 237楼  

    私有云,公有云还是必须分的。首先业务决定架构。架构是为业务服务。私有云和公有云业务差异非常大,架构合一是个玩笑,场景不同。当然,业务上能交互,迁移等这个可以拉通,但不是技术架构,而是业务相容性,如果勉强宣传业务架构统一是可以忽悠忽悠客户的。站在更高的层面讲,团队分开是对的。
    但解决方案拉通的业务视角还是需要。
    总得看,楼主很强,大部分是对的,苦口婆心,很是敬仰。

    评论(1)

    • 像是个架构师 2018-12-25 16:50

      同意业务决定架构。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积分分 : 1252
    文明分 : 80

     发表于 2018-12-23 20:35赞(2) 262楼  

    没在一线打过项目的瞎BB,从一线的角度看,华为云已经走上了一条正轨,基于我们今年一年的积累,一个一个硬磕下了不少的大客户,我相信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2019年将迅速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线我们对华为云有信心,因为客户对我们有信心,我们对云 BU 有信心 我们对自己也有信心。虽然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正视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目标全营一杆枪,我相信我们付出的青春不会白费,BB king请走开!

    评论(5)

    • 手机不好玩吗 2019-03-16 09:52

    • 型司走肉 2020-03-25 18:42

      层主还在不?2019年已经过去了,上台阶没有?

    • 很少留言哈 2020-05-15 16:39

      @型司走肉 同问,层主还在吗

    • 太 2020-06-27 14:42

      @很少留言哈 还在,谢谢。

    • 太 2020-06-27 14:42

      @很少留言哈 还在的,谢谢。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游泳的鱼尾狮

    积分分 : 2106
    文明分 : 81

    游泳的鱼尾狮 发表于 2018-12-24 09:31赞(10) 267楼  

    哥是一线打项目的,此文甚好,一些观点和建议:

    1、作者虽提了华为云不少问题,但也是爱之深、责之切,相信更多是希望上层看到问题、广大群众提出建议,对现状有所改善。希望大家多陈述事实、多提建设性意见,不负作者初心~

    2、公司不看好华为云的估计不少,但很多也是直观感觉而已,并没有真正了解业务与实际。从一线视角,华为云(及合营云)今年进展是很快的,产品能力、品牌影响、合作生态等都有提升,起码知道华为云的客户多了、主动寻求合作的多了,拿下的标杆客户多了、友商对我司更紧张了。要看到大方向和发展势头。发几句牢骚谁都会,当初阿里云和微软内部被D被骂估计更多。

    3、国内大中客户逐步认可云服务模式但还很难一步到位公有云,专有云/混合云是必要阶段。阿里、AWS之前一直布道纯公有云,最后也不得不妥协,推出各种STACK、物理机等适配政企客户的方案。专有云领域的确应该是华为优势,但如作者说提,研发组织、方案架构、市场运作等缺乏有效协同。虽然让子弹飞一会、先灰度处理,可能是公司高层策略,但的确需尽快考虑云领域力出一孔问题。

    4、具体到FCS方案,近期和很多企业客户的交流及实际项目需求,整体技术方向是对的,市场急需这类产品,也有助于发挥华为线下能力、运营商(合营云)资源等优势。除了电信运营商内部业务云领域IT可以继续Fusioncloud,对外各类云服务应坚定主推FCS。但FCS版本进度偏慢,特别配置不够灵活,需要更轻量化版本,同时结合重点行业需求结合生态做一些应用适配(比如医疗/制造专有云),将更有竞争力。

    评论(2)

    • 往上填 2018-12-24 14:26

      理性答复,不黑不吹,FCS确实是切入企业的利器。
      作者是从研发和产品的角度出发,希望大家能多从市场的交付出发,看我们的商业生态故事怎么讲,怎么包装。
      本人还是看好华为云的。

    • 老树发新芽 2019-03-07 09:31

      兄弟说的很对,作者的吐槽也是担忧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我从友商过来的,来之前,我觉得友商的云战略不清晰,云架构太复杂。到了华为之后发现,华为云更加不清晰,更加复杂。真心希望公司领导能整合资源,制定一个明确的路线,用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牵引华为云脚踏实地的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我也来说两句......

  • Helen77

    积分分 : 1199
    文明分 : 81

    Helen77 发表于 2018-12-24 18:15赞(2) 279楼  

    Galax 8800(V1R2)—断代—>FusionCompute V1R3—虽然痛苦,最起码没断—>FusionCompute V1R5(相对稳定)—变架构—>FusionCloud 2.06(相对好用)—变架构—>FusionCloud 6.1—变架构—>FusionCloud 6.3.1,当我们满心期待新产品的时候,发现老的屁股擦不干净,当我们满怀激动的看完FusionCloud 6.3.1发布会时,发现只有SAP HANA,裸金属,PaaS(受限),谁能告诉我6.3的版本这三大新特性,谁能给出局点的案例。

    干过云的研发,搞着维护和交付,支撑着售前,一天一半的时间陪着售前给客户吹牛逼(不吹没钱啊,和竞争对手打仗的时候申请了各种专家在竞争对手和客户面前不敢说话啊,只能一线自己硬着头皮扯),吹完继续填坑啊。。。。一波一波的跑路了,没人敢继续接盘啊,不是变架构就是断代不支持了,谁能填的起,关键是卖不上钱。。。。往往XX说,你们局点是最好的,得去支撑XX局点了,不去会出大事,我能说什么,难道是比惨么

    说说云的专家在客户这边的形象,以前对华为那是相当崇拜,现在讲完,大部分客户都会问,啥时候能落地。。。多么痛的领悟

    最后吐槽下工信部发文支持IPV6,产品线的给的策略只能用刷流氓来总结。。。。

    评论(1)

    • 河行者 2018-12-27 10:38

      看来是一线心声

    我也来说两句......

  • IT云计算产品线 

    积分分 : 1149

    IT云计算产品线  发表于 2018-12-24 20:53赞(14) 281楼  

    首先感谢玛尼呸和各位热心网友对云计算的关心,针对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地参考吸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让华为的云计算越做越好。

    反馈的有些问题切中要害,也是Cloud BU和IT云计算一直在讨论的热点问题:

    · 云计算的主战场选择,主打“大”私有云市场

    · 线上线下品牌不统一,未形成合力

    · 市场拓展两个团队,未形成合力

    · 华为云与FusionCloud的关系和方案边界不清晰

    针对上述问题,前期IRB已组织Cloud BU和IT产品线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形成了明确策略,待公司正式批准发文:

    · 面向私有云市场,主推统一的华为云Stack方案,优先销售在线托管的华为云Stack(原FCS),然后是本地运维的华为云Stack(原FusionCloud)

    · 线上线下品牌统一,市场宣传品牌统一到华为云,统一策划,同步传递,市场界面一个声音

    · 市场拓展形成合力,明确混合云策略,通过销售策略和专项激励,让两个销售团队力出一孔,线下构筑好篱笆,引流线上

    · 明确方案边界划分,解决方案形成合力,方便一线快速选择合适的方案,切实解决客户问题

    其它问题如历史演进收编VMware竞合关系OpenStack旗子还扛不扛,Cloud BU和IT云计算产品线正在组织相关业务策略的讨论,我们也欢迎玛尼呸和热心的网友一起加入我们的讨论,建言献策,如有进一步的意见,可以在您方便的时候联系我们,我们的邮箱是public.ask.it@huawei.com,让我们了解您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曲折,我们也会不断地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来面向未来的发展。

    再次真诚地感谢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云计算团队愿意和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忘初心,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IT云计算产品线 2018.12.24

    评论(9)

    • 西研一小兵 2018-12-25 10:02

      FCS FusionCloud可以合并为一个解决方案吗

    • 冬困春乏 2018-12-25 11:25

      1.组织分裂 2.方案场景type太多什么都想cover 3.nfvi这种打着云旗号的方案支撑不划分出去
      三大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努力都是治标不治本

    • 老惡 2018-12-25 16:00

      优先销售在线托管的华为云Stack(原FCS),然后是本地运维的华为云Stack(原FusionCloud)----------怎么理解这个两个Stack? 名字是一个东西,里面不是一个东西,玩的什么游戏?

    • 王的男人 2018-12-25 16:54

      两颗不同的脑袋,戴同一款式帽子,最后被搞晕的还是客户@老惡

    • Megatron 2018-12-25 17:40

      我觉得那个楼主谈太多架构了,典型的技术驱动,不应该是从客户需求和场景出发,然后再决定技术么

    9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 变色龙

    积分分 : 14
    文明分 : 80

    变色龙 发表于 2018-12-24 21:05赞(5) 282楼  

    总有人说我司只有运营商DNA、缺乏互联网基因,还有人说我们只善于执行、缺少创新引领。但我想说的是这也取决于公司定位及配套的政策牵引。如果公司定位为知识密集型,就要自下而上充分释放个人的潜力,对标谷歌公司的文化氛围,少一些KPI和汇报;如果公司定位为劳动密集型,那继续自上而下强调执行也没问题,人拉肩扛、人海战术也被历史证明了的。所以这两条路个人觉得没有对与错,只是选择而已。但如果命里注定是B,却以A来对标和要求,就会导致不仅处处拧巴,而且浪费公司战略资源,真是为了“折腾”而“折腾”。。。

    评论(0)

  • 华为梅东

    积分分 : 415
    文明分 : 80

    华为梅东 发表于 2018-12-25 21:44赞(16) 296楼  

    曾经在阿里工作过,伴随着阿里中间件从着手上云到获取到大量客户的整个成长过程,初来乍到有几点感受:

    1、作为一个具有较丰富的云计算产品开发和客户培训经验的人,fusion,cloud, stack, stage这几个词以及这几个词各种组合形成的特定词组,已经把我搞晕了,更不用说让客户去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了,因为这些词根本无法让我快速清晰地理解他代表什么品牌或者说是解决方案,让人云里雾里

    2、阿里的战略很简单,一个团队做产品核心,把产品做精,外包或者说是生态伙伴帮助构建客户服务体系,以公有云为主打影响力,配合双十一,云栖等做技术宣传,然后快速打入到专有云市场。

    3、在华为,公有云和私有云是两拨人在做,但是做的却是同一个产品,这是极大地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同一款产品在两个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发展方向和目标不一致,这里面扯蛋沟通会让人崩溃,也会让客户崩溃,我的建议是像阿里那样构建大中台,同一个产品,在公允云,专有云是一个团队在做,类似的产品,合并到一个产品,这个过程会有阵痛,但是好处是显而易见了,目标清晰,力量合一,阿里内部曾经也是,部署构建平台有fastwork,天基,cicd,aone,云效(这些概念我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清楚有啥共同点和异同点,所以这样并排列举也许并不科学),刚开始也是把我折腾的云里雾里,之后行癫大笔一挥,大中台战略,团队合并,产品去重复,目标也清晰了,开发节奏快了,产品易用了,开发运维人员爽了,生态伙伴,外包也嗨了,客户最终高潮了,钱也赚到了。

    4、关于公有云、专有云谁为先,可以参考业内aliyun,aws,azure,必须是公有云品牌主导啊,因为外部客户心中就是华为云这个品牌,而专有云可以依托公有云产品,结合行业特性做成解决方案,客户不关心你什么fusion, stack, stage这些怪异词汇的堆砌,客户直接面对的就是华为云,然后只是需要几个数据库,几台台机器,安装一下微服务引擎,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分布式消息系统,任务调度这些企业级中间件,依托于这些部署几个应用快速把业务跑起来,易扩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方便的运维,完善的监控就得了,这才是人家的核心诉求,零零总总的各种概念,真得该精简了,华为云自己的人都搞不明白,你去跟客户解释这些,不是在折磨用户吗?

    5、最后提一点,作为一个开发,找点相关的资料真的很累,找接口负责人问点问题要转来转去转好多人,甚至有些接口人装死,感觉大家都在各玩各的,开发测试环境好像也不是很完善,这些事情真的很影响开发效率,希望这方面也能重视起来,开发效率不但直接影响开发成本,还会影响产品的交付效率和质量,在云计算这个快速迭代抢占市场的战场,效率和质量相当重要。

    评论(6)

    • leonaldo 2018-12-26 23:11

      阿里来的是没有资格跟我们谈私有云的兄der

    • leonaldo 2018-12-26 23:17

      没有哪个公有云是靠线下市场导入成功的,如果有,也是暂时图一个好看的报表数据。要先集中精力做到比ucloud强再讨论专有云的事情。叶来说,不要当键盘侠

    • 华为梅东 2018-12-27 10:33

      @leonaldo 华为现在专有云有较大市场份额,但是阿里和其他友商也在不断蚕食,华为该做的不应该是说谁谁谁没资格,而应该时刻做到知己知彼,巩固优势,弥补不足,it行业的形势变化是非常快的,固步自封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心态。

    • leonaldo 2018-12-27 11:35

      @华为梅东 我们讨论或者决策一件事情,需要对这件事有深刻理解的人的见解作为参考,要么是技术上的,要么是原始需求上的。如果二者都没有,那不就是键盘侠吗?

    • 库里就是屌 2018-12-27 20:11

      @leonaldo 我看你才是键盘侠,无论如何leonaldo给出了一些实际的情况和建议,而你的发言只看到狂妄自大。

    6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 自成一派

    积分分 : 1388
    文明分 : 81

    自成一派 发表于 2018-12-26 08:08赞(1) 298楼  

    经过这些充分讨论,公私合并已经是大势所趋,下一个要讨论的问题是,如果私有云合并到公有云后,会不会出现三年前的情况?人力又耗在公有云出不来,私有云需求没人做。毕竟公有云快速追赶时人力投入就是无底洞,我们在私有云的存量利用好或许是垫脚石,而最重要的,在客户界面的感知,不能再有损害了。和阿里产品规划的p9聊过,他们怕的是我们的私有云,这个怕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市场渠道,客户关系。所以,合并后的团队,还是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取舍,结合自己的优势,打出差异化,毕竟猴子掰玉米,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干了。

    评论(0)

    来自 安卓手机

  • 自成一派

    积分分 : 1388
    文明分 : 81

    自成一派 发表于 2018-12-26 08:49赞(1) 299楼  

    现在讨论的云,不是在说做一个云服务的单点能力,不是在说创虚拟机容器,不是在说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连接的能力,一种生态,楼主说的是未来的战略,请大家深思。亚马逊在全世界(除过俄罗斯)都有他的节点,那他的云服务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快速分发到aws能触达的任何地方,其他的云服务没有这些渠道,太低效。高效率意味着低价高服务,客户满意,其他没有的对不起,淘汰了。通过这个连接的网络,数字化技术的一切创新可以比传统渠道高效,精准,低价。所以有这些领先的公司在强化这个生态网,没有这些网络的在视图破坏超越,例如谷歌的容器技术,可以跨越多个网,这种云的思维在颠覆现在的软件技术玩法,所有涉及软件的行业都会被影响,包括我司传统强项运营商。这是一种互联网思维的云管端,苹果的app商店意味着什么大家现在都看到了,所以,楼主说的大私有云一定是未来,而不是单点孤岛的传统私有云。同时,大家也要明白,公有云的公,就是这种在线的网,只要一切能让我司的现有孤岛连接起来的云都是公有云,都是华为云,我们也要快速建设我们的云管端,利用已有的能力,把这些孤单连接起来,分一些蛋糕,这是未来企业市场的决胜关键。

    评论(0)

    来自 安卓手机

  • 发言人

    积分分 : 10500
    文明分 : 83

    发言人 发表于 2018-12-26 15:23赞(0) 302楼  

    运维系统什么方案,私有云使用公有云的运维显然是不合适的,公有云部署上线系统可以使用几十台机器,公有云量大,这个规模是没问题,但是私有云你一个部署就几十台机器肯定不行,但是能瘦身吗?大家场景不一致,可能为了瘦身,造成两边都难受,不如做两套进系统,这个允许吗?还有线上运维系统和要求和线下的也不一致,升级补丁,预防预测和故障定界定位是不是也需要两套哪?线上线下同架构是不是重点要求接口统一,而不是底座架构统一?

    **********[325楼] IT云计算产品线 发表于 2018-12-24 20:53:20**********
    首先感谢玛尼呸和各位热心网友对云计算的关心,针对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地参考吸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让华为的云计算越做越好。

    反馈的有些问题切中要害,也是Cloud BU和IT云计算一直在讨论的热点问题:
    · 云计算的主战场选择,主打“大”私有云市场
    · 线上线下品牌不统一,未形成合力
    · 市场拓展两个团队,未形成合力
    · 华为云与FusionCloud的关系和方案边界不清晰
    针对上述问题,前期IRB已组织Cloud BU和IT产品线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形成了明确策略,待公司正式批准发文:
    · 面向私有云市场,主推统一的华为云Stack方案,优先销售在线托管的华为云Stack(原FCS),然后是本地运维的华为云Stack(原FusionCloud)
    · 线上线下品牌统一,市场宣传品牌统一到华为云,统一策划,同步传递,市场界面一个声音
    · 市场拓展形成合力,明确混合云策略,通过销售策略和专项激励,让两个销售团队力出一孔,线下构筑好篱笆,引流线上
    · 明确方案边界划分,解决方案形成合力,...

    机器上万台,

    评论(4)

    • 苟利国家生死以丶 2018-12-27 00:15

      同意,所谓线上线下架构统一,都是在胡扯淡。

    • Lemon 2018-12-28 12:03

      我理解线上线下架构统一,是基础设施、cloudos和服务层的统一复用,管理运维界面是可以不同的

    • 疾风之狼Seek 2019-02-18 17:16

      理论上讲,公有云和私有云可以做到架构统一,也能做到私有云场景的最简小规模部署啊~比方说一些超融合产品,例如青云的超融合产品青立方,本身和公有云相同架构,私有云部署的规模也可以非常小,从2节点开始,到1000+节点。还比如微软的Azure Stack,和公有云相同的API,相同的技术栈和用户体验,最小部署4节点。

    • 发言人 2019-02-20 15:07

      @疾风之狼Seek 结合我司场景说才行,去交付几个项目就明白了,理论上永远是理论上

    我也来说两句......

  • 沧海一声哭

    积分分 : 4237
    文明分 : 81

    沧海一声哭 发表于 2018-12-26 19:15赞(3) 304楼  

    认真拜读了两边,虽有瑕疵,但是这种格局和思路值得赞扬。从发现华为优势基因、传统思维对云计算相对新兴领域的束缚到阐述我司云计算各种乱像,再到友商的超前产品运作思维、注重体验和对华为云的期待等等,华为云需要最高统帅的决心和意志,真的不敢瞎折腾了,一线各种喷产品、喷研发,研发嫌一线是巨婴,什么都求助研发……貌似大家都很忙,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从客户需求场景出发做好内功了吗?需要华为云最高统帅舍我其谁的霸气,对不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团队该砍就砍,该融合就融合;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我们秉持的核心思想,所有人力架构设计和Leader任命均以业务为导向,而不是参杂个人喜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是,发挥创业初期的狼性,练好内功,我们的天地很广阔,就看我们如何做,终端不也是从起初的乱局中成长为终端市场目前地位的吗?我们加入华为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的,也希望能够为公司、为业务能够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希望业务一天天变好,我们客户和一线抱怨越来越少,能够最终成为公司中流砥柱业务,加油华为、加油云计算!

    评论(1)

    • 沧海一声哭 2018-12-26 19:26

      最好再补充一句,公、私有云品牌和业务合二为一是大势,不要在乎某些人心中的小九九,我们聚焦全行业客户,而不是一堆个性化需求拿回来丢给研发,行程标准,上下也好联动,我们不能抢占所有市场,也要给别人活路,共存共争共学习。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好乱啊

    积分分 : 230
    文明分 : 80

    好乱啊 发表于 2018-12-27 11:51赞(2) 308楼  

    上层应用的组织都没在CLoud BU,很难为CLoud BU服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垂直的行业。大多数业务就是买了华为云的虚拟机,然后把软件部署上去,再上线官网(实为宣传页面)就是云服务了。一般的套路是,官网上线先有一个服务咨询的按钮,这个阶段实际产品根本没上线,显然也不会有客户去问,但是可以给领导汇报了。然后逐步上线一个开通按钮,客户问,我注册了某某服务,怎么看不到控制台?客服说:不好意思,我发个邮件给您,账号和登陆页面都在里面。然后开始内部宣传,我们上云了,我们在孵化云服务的商业模式,结果还是卖license,还要花费大量人力,去把这种拧巴的所谓线上流程打通。其他产品线还要做内部培训,给大家赋能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就是I层,P层,S层。。。云服务是一种商业模式。。。然后再让那些假的云服务给大家讲讲如何上云的经验。

    综上,大部分人不懂云却瞎指挥。不懂不是错,大家工作都不容易。但是不要再指挥了。

    评论(1)

    • 双双姐 2019-05-30 15:02

      同意

    我也来说两句......

  • 等风起了

    积分分 : 675
    文明分 : 81

    等风起了 发表于 2018-12-27 12:06赞(2) 309楼  

    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1、品牌:做云还是要打品牌,毕竟云的市场类似企业BG,华为以及华为硬件的品牌效应已经有了,但华为软件及云的品牌还比较差;

    2、平台:这块当前被两方生生扯的发展诡异,华为公有云和私有云应该将平台部分单独独立出来,类似运营商BG的Dorpra等,把CloudOS坚持做强做大;

    3、生态:这块共享做的太差,同一个合作伙伴面对华为云不同部门要重新合作多次、甚至左右为难,乱象丛生,需要统一入口、恢复绿色生态;

    4、市场:面向同一客户竟然出现华为内部不同部门间强烈竞争,客户界面影响很差,需要统一解决方案出口和销售策略;

    5、对标:终端这两年发展的突发猛进,很大原因还是向苹果对标,至少这种套路当前公司暂时还难以改变,华为云和IT的领导当前还无法从业务上自己做到先驱领导者,那最好的办法还是对标,不断学习、超越;

    以上四点急需尽快清理、发文,在公司内内聚、对外形成合力;

    评论(0)

  • 空气质量不太好

    积分分 : 1882
    文明分 : 83

    空气质量不太好 发表于 2018-12-29 12:40赞(2) 316楼  

    从线下慢慢做到了线上,现在让我回线下,我是不愿意的,为啥?形态太多,一直在做加法,没有减法。fc-xen,fc-kvm,type1、2、3,nfv,开发、测试面对这么多形态,怎么能做好,销售怎么推荐给客户,客户如何找到最优的?这就是tmg技术决策失败和业务决策混乱,而且没有人担责,没有人下课。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变成了只有“以奋斗为本”,等折腾死客户,再折腾死奋斗者,整个世界就清净了。

    先干掉一部分不敢担责的领导,再干掉只会指手画脚吹牛的专家,成功才有希望。

    评论(0)

    来自 安卓手机

  • 微风过竹凉吹发

    积分分 : 1673
    文明分 : 84

    微风过竹凉吹发 发表于 2019-01-17 11:48赞(1) 333楼  

    我只感觉,这个问题的根源很可能跟上次那篇文章写的,从码农到老板有多远,问题本质是一样的:上面做决策的,既不懂技术,又不懂客户,大脑僵化了,把握不住未来。我们是做“硬”东西起家的,硬的东西特点是规律性强,多问几个为什么,总是不差的,所以能够方向大致正确,决策层懂不懂关系也没那么大,我们从上到下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方式,组织也是基于这样的形态产生的。

    现在这个事情,是搞软的东西,这玩意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律性没那么强,规律常常都是事后才能总结出来,我们“十万个为什么”的玩法,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贻误战机,做出来的东西十项全能毫无特点。

    在决策层必须要真真懂技术的牛逼人,而且真正能够发挥影响力,说得上话,说了能算数,不能让他们天天面对十万个为什么,放手让专家去博,给他们真正松绑,有可能赢取未来。

    评论(0)

  • 小龙女1218

    积分分 : 1899
    文明分 : 81

    小龙女1218 发表于 2019-01-17 12:00赞(0) 335楼  

    非常好的文章。
    1、这也可能是一个管理问题或者文化问题,即都按照领导的指示来办,唯上不唯实。至于能不能这样干,我们的一些干部就不管了,直接二传手。导致战略与执行脱节、内部乱。
    2、云服务市场,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我们要做的是TO B以及是TO C市场?各个云服务提供商,结合自身的优势,互联网公司,优势是to C,所以在做公有云,同时,想在TO B市场找机会,撬动私有云市场,如阿里、腾讯等等。我们的优势是TO B,所以我们更多技术、人才去做私有云。对于TO 市场,可以考虑让CBG去卖,甚至研发也给CBG。TO B以及TO C都是很大的市场。
    3、以私有云培养起来的思维与人才,去做TO C,公有云服务,有很大的挑战。在一个行业里,没有二年的深潜,是难以找到真知的。

    评论(0)

    来自 安卓手机

  • 永远是个秘密

    积分分 : 359
    文明分 : 80

    永远是个秘密 发表于 2019-01-17 15:26赞(1) 340楼  

    做华为私有云交付两年了,很感谢楼主的分享。
    FusionCompute》OpenStack--》DC²》KVM》FusionCloud2.x》FusionCloud6.0》FusionCloud6.x。
    1)从交付角度来讲,两年来,交付人员经历了如此多的私有云大版本变化,很难有较深的经验积累,往往刚熟悉了一个版本,下一个新版本又出来了,很难有时间去熟悉整个解决方案,而且版本越做越复杂。面对项目交付,有时只能硬着头皮上,在交付项目时遇见问题,拉一堆研发上会解决,感觉很无力,严重耗费成本。
    2)从客户层面讲,建设私有云我只想简简单单发个虚拟机,你们给我搞这么复杂的一个东西出来,让我自己怎么玩,用户体验在哪里?FusionCloud6.x版本,光云服务就有几十个,TYPE1还有个级联层和被级联层,做得这么复杂,我们自己人都很难把他们各自的协作机理讲清楚。我所知的6.X版本的几个项目,交付完毕后,客户都迟迟不愿接维。

    评论(0)

  • 兰保青

    积分分 : 633
    文明分 : 80

    兰保青(l00339203) 发表于 2019-01-19 03:35赞(5) 353楼  

    云业务,本质是“软”业务,也就决定了: 1. 开发模式,必须是精英模式,直销模式,类似苹果公司,由1-2个超级架构师,定下方向、架构、用户呈现模式,而不是由几百个销售收集需求、几千个开发工程师来各自开发; 2. 方向:既然是“软”的属性,那么必然是,从“公”打“私”,从“平台+生态”打“烟囱”,而不是反着来; 3. 架构:一定考虑到未来的公共需求下,统一的、一致的、扩展性高的一个架构,有所取舍,不需要收集各个企业的需求; 4. 用户呈现模式:一定是架构师统一来设计,而不是由开发工程师、SE来设计; 我司传统的“硬”产品,是可以由几百个销售收集需求、几千个开发工程师来各自开发的;

    评论(1)

    • 笑嘻嘻哈哈哈 2019-05-20 20:42

      赞同层主。感觉还是确实“软件”的基因,要从传统的“硬”思维扭转过来。

    我也来说两句......

  • 一蹦起来砸冰一

    积分分 : 977
    文明分 : 80

    一蹦起来砸冰一 发表于 2019-01-20 10:16赞(11) 358楼  

    突然看到这篇雄文,热血沸腾,疾风知劲草,我司还是有敢于揭盖子,敢于暴露问题的忠义之士

    对比一下自己,顿感惭愧,平常看到问题,最多小范围上升下,被打太极了,也就算了(要顾及影响嘛)。

    决定要效法先贤,不再苟且,也来说说我对我司云计发和市场拓展的一点粗浅认识。

    讲问题前先说说自己的背景,以免有人说我是纸上谈兵(反正论坛是实名的,都能查到),另外声明,本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组织无关,有什么追责冲我一个人来就行了,不要伤及无辜!!

    本人08硕士毕业加入公司,在上研所做了2年无线研发(4G基带方向),2010年由于个人原因转中国区行销,在北京培训2周后被分到八闽大地,一干就是5年多,负责的客户群无线订货从不到8千万提升到5个亿多。2015年,响应公司号召,转IT行销(很多人认为我脑子进水了,但是我不后悔),负责中国区云计算相关拓展,做过几个比较神奇的项目:比如2016年就把云套件+分布式存储+硬件SDN打包卖给客户了,单价至今无其他项目超越;公司第一个容器商用项目(硬逼着研发答标的,当时PDT经理打退堂鼓,说产品还不成熟,要不放弃吧,我说不行,宁可冲锋而死,不可懦弱求生);全球规模最大承载第三方VNF的NFVI商用局点;运营商BG最大单一合同私有云项目。。。。性格刚烈,除了客户是衣食父母不敢怼,内部什么人都敢上升,邮件超过产品线总裁,公司董事(神奇的是这些领导居然都认真读了,回了邮件,所以我对我司非常有信心),人送外号华为平台哥

    开始说问题,由于本人工作范围,所述问题仅限于IT产品线私有云研发、服务和市场行销。

    研发和服务的乱象:

    1、组织架构和队形年年变,甚至一年变不止一次,某公司级项目研发支撑人员前前后后变了4次以上,引发一线投诉后才勉强稳定下来。但是这么折腾丝毫不影响研发兄弟的升官发财,我就亲眼看着一个兄弟一年一级,走上人生巅峰(同期市场兄弟由于竞争激烈,大多三年升一级)。。。。。。

    2、产品架构毫无前瞻性和继承性可言,导致现网局点完全无法做到平滑演进升级,客户意见非常大,于是项目也像狗熊掰棒子,现网格局完全无法为持续扩容做出应有贡献。

    3、研发效率低的令人发指,市场材料吹牛的时候,总说我们研发投入大,研发专家多,但是市场搜集客户的需求上会,往往得到的回答是管道已满,无法接纳。研发领导说是因为我们有以前版本的包袱,被拖累了,原先也觉得对。后来发现不对劲,为啥同样是云计算,私有云要搞一摊,公有云再搞一摊,OpenStack社区和其他开源社区的兄弟又是另外一拨?最直接的证据是,中国为了推进IPv6,工信部明确下了目标要求,三大T找我司NFVI要解决方案,我司研发开了无数的评审会,最后给了几百人月的工作量,结果我们问了诺基亚,他们说RedHat给他们报的是几百人天(诺基亚是集成的RedHat方案),他们还嫌Redhat狮子大开口。。。。。我记得在无线时,每年研发效率都要对标业界标杆,不知道IT产品线做不做,结论又是啥?另外,市场宣传材料中已经开始讲微服务化,DEVOPS,我司云计算软件开发到底用的是什么开发流程呢?

    4、市场洞察和规划能力极弱,毫无前瞻性可研,研发兄弟习惯于闭门造车。产品线MO实力极弱,产品和解决方案包装材料都一塌糊涂,更遑论提前洞察,提前规划了,所以我司虚拟化研发只好全面出击,先搞XEN架构,后搞KVM架构,于是又引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我司的架构师也特别牛B,申请见客户多了就警告市场,不要打乱研发内部节奏,问题是云计算课题变化太快太新,市场一线拿现成材料实在Cover不住客户啊,比如VMWARE已经在给客户讲云计算在AI、区块链中的应用,我们则连5G云计算的演进都说不清楚。。。。。

    5、生态建设暧昧不清,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司云计算一直宣传南北向都是开放的,然而版本一变,北向接口(报表)也变,导致客户找第三方开发的功能无法使用;南向就更搞笑了,没有明确的兼容第三方硬件流程,除了有限的几款都要作为项目特殊需求上会(又是上会,我司研发领导就是不嫌会多)。其实我们也理解,公司有硬件产品线,我们还是想多卖点盒子,那就准备好引导材料和口径呀,别要材料的时候又说我们是开放的。。。。。那不是又要当XXX又要立牌坊么?另外生态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机关和产品线,请不要退给一线,一线还要打项目抢粮食呢!!

    6、今年以前无人关心客户满意度,服务能力堪忧。今年以前我司卖云计算就靠市场强力引导,拿下项目后,交付的咋样无人关心,客户满意度极差,我参加过一次服务恳谈会,客户认为我司云计算的人机交互完全是工程师思维,还赶不上H3C,H3C至少很用心的照抄了VMware的界面和使用习惯(其实借鉴业内标杆并不Low,我司网络、无线都干过)。服务人员技能参差不齐,和无线牛逼哄哄的服务团队根本无法比!!

    7、研发领导非常强势,敢于护短+与市场PK。我参加过一次比较高级别的市场研发对标会,等到市场领导讲到问题和求助时,研发领导坐不住了,开始发飙,认为问题主要是市场行销不给力,不重视,说能卖就卖,不能卖的话,某牛B哄哄大T甚至运营商市场都可以放弃。还说企业网和海外运营商市场卖的好(到底卖的咋样,有了解的兄弟可以说说,呵呵),反正这么牛B的研发领导,我在无线那么多年是真没见到过!!

    市场行销:

    1、MKT和总工办形同虚设。MKT和总工办沦为展会组织者,甚至材料大多数都要拓展部提供(去年开始情况有改善),级别倒是非常高,请问市场洞察做的咋样?中高层交流参与了几次?有输出比较好的市场拓展材料么?

    2、网设和投标办人力不足。机关的网设和投标办不支持国内,理由是人力不足和没装中文版配置器,中国区网设和投标办不承接云计算项目!!

    3、项目运作规范性很成问题。我曾参与一个非常重要的格局性项目,一线申请了研发、机关、地区部各部门专家7~8人封闭一个多月写材料,结果材料都写完了,客户都见完了,还未走完立项流程,也未正式召开项目启动会和分析会,周报之类就更不用想了。

    写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讲点正面的:

    1、云计算市场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市场空间非常大的蛋糕,亚马逊已经超过苹果成为市值第一,前景毋庸置疑。

    2、我认为我司搞云计算其实是非常有优势的,因为我认为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且成本为导向。我司有遍布全球的专业服务人员,后面网络、无线业务萎缩后,经过培训很容易转成专业的云计算运维支撑人员;我司在云计算产业链全面布局,从UPS、空调、机柜到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以及虚拟化软件,CPM,PAAS,大数据,数据库等等都有自研自产产品,根本不怕成本竞争!!

    3、我司至少在国内ICT领域有很强的行业领导力,若认真建设生态,会非常顺利。

    最后说一句,一切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希望我司云计算总结经验教训,放下包袱,涅槃重生!!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评论(2)

    • 疾风之狼Seek 2019-02-18 17:23

      强烈同意!

    • killman 2020-07-17 20:46

      兄弟说的很好,研发和产品开发的乱象看着咋就这么眼熟呢 

    我也来说两句......

  • 张角

    积分分 : 2
    文明分 : 80

    张角 发表于 2019-01-21 14:52赞(0) 359楼  

    作为一直在云业务线内待到二转的研发狗,对于题主的问题,感同身受:

    1、对外产品品牌混乱

    2、对内研发架构混乱

    内外都乱的情况下,如何做大做强,业务10倍增长?

    评论(0)

  • 风中人杰

    积分分 : 406
    文明分 : 80

    风中人杰 发表于 2019-01-22 00:21赞(5) 360楼  

    华为公司的根就是卖盒子的,让卖盒子的人去领导搞软件,搞公有云,怎么可能成功?CBG不是请了明白人才有今天的成绩。我们的云操作系统越来越庞大,为的是把所有客户的需求都放在一个大而全的平台上,以后统一版本卖拷贝,这就是走WINDOWS老路,死路一条。为什么不能像安卓一样做一个小而轻灵的稳定内核,让各家定制呢。
    上不应用,下不数据,不接地气,怎么让客户放心把业务放在我们的云上。寄希望ISV帮我们搞定最终客户业务,可是ISV无法打通客户业务和华为平台,我们就傻眼了。客户业务也不懂,数据也不懂,怎么卖云?

    评论(0)

    来自 安卓手机

  • 王超

    积分分 : 181
    文明分 : 80

    王超(w00489040) 发表于 2019-02-15 18:40赞(6) 369楼  

    阿里云和华为云基因不同,诞生背景也不一样。王坚博士带着团队搞飞天5K(飞天平台5000台规模)是因为阿里电商业务爆炸式增长,带来平台数据量计算的天花板问题。也就是说当时飞天5K如果不能成功突破5000台规模瓶颈,阿里电商业务发展也就受制约了。阿里云诞生开始就是公有云性质,而且阿里云创始团队很排斥私有云的。飞天专有云是在云上贵州专有域模式(专有域被公有云托管运维)被政府所诟病之后,将运维管理等系统逐步从公有云剥离出来改造成专有云。真的是千呼万唤屎出来,最开始180台起步,管理节点就需要40台,可见公有云到专有云的改造难度,而企业客户侧真正的需求也就二三十台规模。说实话,云上贵州要不是政治任务,或者当时被华为中标了,阿里也就没有专有云这个东西了。

    云上贵州项目,当时动用了阿里公有云和阿里集团的力量,胡晓明(孙权)带队,出差300人次,几乎包了四星级贵州山水酒店,搞得政府官员出差都没地方住,这才孵化了专有云的前身。当时能输出的只有计算节点,ECS、SLB、OSS、RDS、VPC这些东西,而且是一个一个输出的,之前完全没有方案,运维和管理节点在哪?你都无法想象,在杭州!!!通过一根100M光纤连过去的,由杭州阿里云运维管理节点统一运维管控。也就是说,最初的云上贵州实际上是阿里云在贵州的一个region。为什么有驻云做云管平台?就是因为公有云管理平台,就是公有云官网那个东西,没办法搬下来。客户比喻的更形象,阿里云卖他们一台车,结果告诉客户没有仪表盘(需要杭州运维),没有方向盘(没有云管平台)。这就是阿里云第一个输出的私有云,当时叫专有域,就是专有的region。所以阿里做专有云也是像生孩子一样,差点难产。

    不过有一点是不一样的,就是阿里专有云的基因是遗传了公有云的。公有云诞生之初就是要解决阿里互联网架构的,所以才像你说的,专有云上产品很丰富。我们也曾形象的比喻,虚拟化就是个毛坯房,阿里云是精装修,告诉你这个组件是厕所,那个组件是厨房,而虚拟化出来的毛坯房,是厕所还是厨房,你得自己装。

    接着说销售理念的不同,阿里卖的是大厦的设计图,告诉你CBD核心要建中国尊,建什么样,建多少层,将来里面入住哪些顶级公司,开展哪些业务,下面对接地铁、商城、能源管线。其他云公司更多的是讲我这个地基有多深,挖掘机多牛逼,地基可以承载多少层的建筑,这是差别。

    云栖大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快10年了,去年是第9届,王坚博士每次都讲,一开始很low就是业内程序员的聚会。后来云栖小镇很支持阿里,才把展会越做越大,去年请张斌做的主持奥运级的,这个也很关键,浙江、杭州、西湖、云栖小镇是阿里云的根据地,无条件支持阿里云的创新,包括城市大脑,华为云有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能够像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西湖区政府、云栖小镇管委会一样无条件的支持华为云?东莞也许可以,但不是省会城市,没有西湖,没有苏东坡,呵呵,扯远了。云栖大会越做越好也得益于阿里系有很多娱乐属性的公司。

    另外集团基因不一样也是关键因素,阿里集团强调互联网裂变式发展,就是公司不断的裂变出细分领域的小公司,或者收购一些公司,通过中台能力聚合业务和数据能力,百万雄师过大江,大船也有,小船也有,灵活多变。华为是航母,18万人在上边只有一个方向,把管道做宽。

    CloudBU有一点做的很好,就通过开展互联网业务,可以把华为的能力统一呈现出来,逐步把各部门能力拉通这是关键,以前线下的产品能力搬到线上来了,会带来新的运营、运维管理上的突破,客户体验数字化了,也会促进产品的升级。CloudBU做好就是阿里所谓的中台,是要有团队以共享为使命,以新业务为抓手,带动传统业务进行融合。这个主要看阿里近几年的人事调整,迎接变化就是了。一切都是从人开始,你赋予他一个使命,他就越做越大。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踩过多少坑只有自己清楚,每一个脚印都是一个S曲线的升级。

    评论(3)

    • 疾风之狼Seek 2019-02-18 17:27

      阿里的大中台战略现在看来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这是一条成功之路。但背后需要有架构师对于业务的细分拆解、抽象,很见功力。

    • 星巴克专员 2020-01-07 12:49

      华为云没有清晰果敢有担当的带头人唉

    • 菊厂苦工 2020-04-07 11:38

      看来阿里来的哥们都喜欢吹牛皮。。。你咋知道是100M的光纤拉到杭州来运营的?明明是两条运营商的20MB线路好不好,真是信手捏来

    我也来说两句......

  • 全部评论

  • 朱林

    积分分 : 229
    文明分 : 80

    朱林 发表于 2018-12-18 11:54赞(10) 2楼

    稀里糊涂,猴子上山

    评论(17)

    • 回复知行合一致良知 2018-12-19 17:25

      楼主写的太多了,我总结华为云就一句话:外行在那瞎折腾

    • 回复知行合一致良知 2018-12-19 17:42

      公司HR不是在找南郭先生吗?华为搞云的都是,除了内部忽悠还有啥?敢处理敢动真格吗?

    • 回复约个意大利炮 2018-12-19 20:01

      我把我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你,我不希望等我老了,再回忆我的“黄金十年”就是赚了点公司的钱

    • 回复一号吐槽账号 2018-12-20 12:19

      头条推送了个IDC数据说华为云国内市场占有率0.9%,阿里云45.5%,不忍直视。。。。。

    • 回复新新人类2号 2018-12-20 16:53

      公司招的OverPay的伪专家太多了,伪专家+外行再那折腾要折腾成功要靠运气啊!

    17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 绿箭口香糖

    积分分 : 2
    文明分 : 80

    绿箭口香糖 发表于 2018-12-18 15:41赞(0) 3楼

    嗯,云BU的子弹飞得够久了,是该坐下来理一理了

    评论(17)

    • 回复没烟不信 2018-12-19 23:45

      独行快,众行远,楼主可能没有体会到分家前私有云解决方案的痛苦,完全没有研发支撑的绝望。事实上分家是非常明智的决策,否则今年公私有云可能就都全完蛋了。现在bu虽然差距还很大,至少还活着吧?能活下来的公有云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20 00:46

      @没烟不信 完全没看出来哪里明智了,分家也是偏心,重兵投入的线上很出息呀,好歹有0.9%的国内份额,在全国公有云里排前十呢,可惜分家了,不然份额和排名都能提高点儿。。。

    • 回复没烟不信 2018-12-20 01:06

      @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bu业绩不好应该跟分家关系不大,bu的问题是bu自己的,我个人觉得是投入的人太多了,业务没上去,一下投入那么多人干啥,人越多越乱,人家aws和阿里照bu这个体量的时候估计也就两三百人? 还不如把那些人都放在私有云陪陪客户,我司每个人都是人才,就看用不用的好,让他们锻炼锻炼以后换工作去坑阿里腾讯awsazure去,多好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20 01:10

      @没烟不信 我司还真的不是人人都是人才。。。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20 01:13

      @没烟不信 至少一部分人不是真的人才,不然也不至于投了这么多人也没有做好

    17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 icegrass

    积分分 : 45
    文明分 : 80

    icegrass 发表于 2018-12-18 16:03赞(6) 4楼

    恭喜你泄露了天机~

    评论(12)

    • 回复太 2018-12-23 20:34

      没在一线打过项目的瞎BB,从一线的角度看,华为云已经走上了一条正轨,基于我们今年一年的积累,一个一个硬磕下了不少的大客户,我相信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2019年将迅速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线我们对华为云有信心,因为客户对我们有信心,我们对云 BU 有信心 我们对自己也有信心。虽然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正视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目标全营一杆枪,我相信我们付出的青春不会白费,BB king请走开!!

    • 回复icegrass 2018-12-23 20:56

      同一条内容回复那么多遍干啥,找存在感呢?!!
      没错,BU的一线我是没干过,你们干的好请继续加油。我相信明年你们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1%的市场占比指日可待哈~

    • 回复太 2018-12-23 21:12

      手机发的,重复了,尝试删失败,不好意思。

      ps: 借你的楼而已,别激动。

    • 回复icegrass 2018-12-23 21:34

      @太 自己老老实实盖楼啊,有啥好借的,那么激动跳出来插队,还说别人激动,不知道是咋想的。。。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08

      呵呵

    12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 一声叹息啊

    积分分 : 4542
    文明分 : 82

    一声叹息啊 发表于 2018-12-18 16:13赞(0) 5楼

    确实太乱了。

    评论(4)

    • 回复没烟不信 2018-12-22 20:11

      求大家放过私有云吧,全功能团队加lab方式刚见效果,成功指日可待。被bu讹上就完了。

    • 回复溪水长流98 2018-12-24 00:03

      持续该井把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09

    • 回复试试这个名 2019-01-17 17:21

      文章批的内容只是表象,无论是问题还是解决思路,感觉都需要找准关键点。就像老板说的,范弗里特弹药攻击,前提条件是找到这个产业的正面战场,完整进入赛道,否则到处乱轰,看到的就是各种乱象。 正面战场在哪?还不如引导大家讨论商业模式,很多有识之士的观点很多,我就不重复了。

    我也来说两句......

  • 一声叹息啊

    积分分 : 4542
    文明分 : 82

    一声叹息啊 发表于 2018-12-18 16:21赞(13) 6楼

    楼主看得很明白,这些痛点指得也很准确。

    我作为其中一员,我自己都分不清这些F开头的东西都是干啥的,有啥区别,有啥关联。

    希望高层能看到这篇文章吧,好好梳理一下,要不然早晚会被自己累死。

    评论(1)

    • 回复响声 2019-01-17 18:57

      推荐楼主去“将星闪耀20min”,我正好花了20min读完了,好好给大佬们聊聊。

    我也来说两句......

  • 试试看吧

    积分分 : 367
    文明分 : 80

    试试看吧 发表于 2018-12-18 16:28赞(2) 7楼

    太长,没有重点

    评论(3)

    • 回复走走走走走啊走 2018-12-22 09:45

      你是领导吧,看个长点的文章,都不能静下心来。做业务也是一样,有些时候,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后再出发。

    • 回复溪水长流98 2018-12-24 00:04

      很详细啊,仔细读完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09

    我也来说两句......

  • 秃鹫

    积分分 : 2397
    文明分 : 84

    秃鹫 发表于 2018-12-18 17:35赞(2) 8楼

    太长

    评论(0)

  • 小九歌

    积分分 : 10
    文明分 : 80

    小九歌 发表于 2018-12-18 17:44赞(7) 9楼

    玛尼呸,敢呸敢play。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不好解决,但必须迈出这一步。由衷佩服你的坚定的初心和勇气,以及从公司商业成功而非个人城池得失的胸怀。加油!希望以后还能和你一起工作!

    评论(1)

    • 回复特朗普粉丝 2019-01-21 13:13

      反对,这个应该由他的领导发出,而且业务研讨的时候当年说出来才对。

      如今我看到的是写了这么长的文章,花了不少心思吧,为哪位写的吧,我去w3看看他的奖状。

    我也来说两句......

  • cloudbu

    积分分 : 96
    文明分 : 82

    cloudbu 发表于 2018-12-18 19:12赞(4) 10楼

    写的很用心,但标题不够吸引人,看的人也不多。真心希望引起高层的重视,现在太乱了。

    评论(0)

    来自 安卓手机

  • 绿地阳光

    积分分 : 1269
    文明分 : 80

    绿地阳光 发表于 2018-12-18 19:16赞(3) 11楼

    学存储知识时候,顺便看了眼私有云公有云的大体介绍,品牌名太多了,反正我是搞晕了,一堆fusion开头的东西……

    评论(1)

    • 回复山上有座庙 2018-12-24 01:05

      公私不分啊,复杂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自成一派

    积分分 : 1388
    文明分 : 81

    自成一派 发表于 2018-12-18 19:34赞(5) 12楼

    爱之深,责之切,楼主心是热的啊

    评论(0)

  • 我A睡s觉打v呼

    积分分 : 2119
    文明分 : 84

    我A睡s觉打v呼 发表于 2018-12-18 19:46赞(2) 13楼

    顶一顶,虽然看的稀里糊涂,但是感觉楼主还是认真思考了的。

    评论(0)

  • 关你P事

    积分分 : 2434
    文明分 : 80

    关你P事 发表于 2018-12-18 19:50赞(3) 14楼

    楼主部分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这么多年,高层是否一直还是当鸵鸟,假装看不到?

    评论(3)

    • 回复icegrass 2018-12-19 01:11

      你到底是谁

    • 回复溪水长流98 2018-12-24 00:05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09

    我也来说两句......

  • 忍者神龜

    积分分 : 6688
    文明分 : 80

    忍者神龜 发表于 2018-12-18 19:59赞(7) 15楼

    码这么多字,真能写,佩服。

    评论(1)

    • 回复特朗普粉丝 2019-01-21 13:14

      我感觉他很闲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好乱啊

    积分分 : 230
    文明分 : 80

    好乱啊 发表于 2018-12-18 20:13赞(28) 16楼

    华为云,华为公司的未来,竟然做成这个样子。一大堆有想法的年轻人,都被逼着做些无厘头的扯皮,包装,组织打架,呵呵呵。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胸闷气短。希望公司高层能够真正体验一下自己的产品,听听员工的心声。

    评论(1)

    • 回复邀月举杯独清影 2018-12-24 01:06

      恩,这个建议好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结巴阿甘

    积分分 : 451
    文明分 : 80

    结巴阿甘 发表于 2018-12-18 20:22赞(4) 17楼

    架构骨折点太多

    评论(0)

  • binro

    积分分 : 1726
    文明分 : 82

    binro 发表于 2018-12-18 20:41赞(4) 18楼

    祝2019年云计算亲兄弟能够早日团圆!市场统一,架构统一,研发统一。

    评论(1)

    • 回复山上有座庙 2018-12-24 01:06

      三大统一啊

    我也来说两句......

  • 山村野夫

    积分分 : 1023
    文明分 : 82

    山村野夫 发表于 2018-12-18 22:11赞(1) 19楼

    公有云   私有云销售都有自己的屁股

    评论(0)

  • 三少爷的枪

    积分分 : 128
    文明分 : 80

    三少爷的枪 发表于 2018-12-18 22:17赞(43) 20楼

    写的太好了,投身公司云业务3-4年了,有时候在客户面真的向无法讲清楚公司云计算战略,公有云私有云割裂,团队割裂,品牌割裂,在市场 ;甚至互相竞争,无法给客户一个最好的方案。                                                                                                                                     而CLOUD BU领导公有云更是一团乱麻,甚至连一个内部分工都是一直没整明白,搞运营号称公司最懂运营的团队,面对B端客户搞得C端那套其实还玩的远不如人家的那套东西;搞生态的,连自己一个职责都搞不清楚,市场项目线索都没有拉通,就敢天天就是靠忽悠拉一些伙伴签一些虚头巴脑的协议来找存在感; 云BU内部之间还大搞竞争和内斗,职责和地盘上热衷于打架,个个部门恨不得都做成全闭环的部门,如何能力合力。 更离谱的事,领导们整体说云是新业务 新业务,楼主分析是对的在通用公有云市场,这一块早就不是新业务了,甚至风投都不会投资,真不知道云BU这些领导们在给自己找什么理由,现在的快速增长只是因为华为云还是others,体量太小,并不是你有多卓越。

    希望公司能拉通云计算战略,能派精兵强将,有使命感的来把云业务做起来,目前我们和对手差距,真的不是在投入上,也不是在员工能力上,真的是出在领导层,管理层业务水平问题上。

    评论(6)

    • 回复侯李鹏(h00482464) 2018-12-19 12:05

      格局牛逼,希望能引起高层重视,云计算不能继续瞎搞了,跟友商差距越来越明显了

    • 回复马甲00A 2018-12-24 00:05

      够格局

    • 回复溪水长流98 2018-12-24 00:05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10

      格局牛逼

    • 回复山上有座庙 2018-12-24 01:07

      值得一顶

    6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 海纵云

    积分分 : 1634
    文明分 : 82

    海纵云 发表于 2018-12-19 00:29赞(5) 21楼

    这么好的文章,浏览量这么低

    评论(2)

    • 回复henry99 2018-12-19 02:17

      还有个原因是大家都不懂云,所以兴趣浏览或者没法评论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10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汉东省李达康

    积分分 : 618
    文明分 : 80

    汉东省李达康 发表于 2018-12-19 01:33赞(5) 22楼

    方国伟走了,不然估计又气死了。
    现在还搞大统一,又得折腾多少人。公有云讲究通过软件技术手段把用量的产品卖出去。

    评论(6)

    • 回复叔叔我们不约 2018-12-19 11:54

      方国伟气死也没办法,这个是大势所趋,AWS Outposts,微软 Azure Stack,阿里 Apsara Stack,谷歌 On-Prem;而且很多都兼容VMware。
      这些大厂之前哪个不是天天diss私有云,但是现在都把私有云搞的如火如荼的,在钱面前,都得低头。
      只是我司的私有云定制化太严重,甚至有不是OpenStack架构的,如果后面全都卖FCS,私有云存量经营,世界就清净了。还能增加市场份额。

    • 回复最后一片叶子 2018-12-19 14:49

      如果不是方国伟,我们公有云私有云架构是不是都不能统一?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20 00:41

      @叔叔我们不约 请去卖一卖FCS在做评论。。。

    • 回复曾经年少爱追梦 2018-12-20 23:12

      做云不能仅仅做虚机、OpenStack,听听//平安科技首席技术官兼总架构师方国伟表示:“我认为在未来3年内,容器服务会有非常大的潜力,这是我们重点投入的方向。容器服务可以解决用户快速交付的难题,同时可以进行微服务的支撑。”
      Gartner也在最新发布的容器相关报告当中指出,迄今已有20%的跨国企业会在生产环境中运行容器化应用程序。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50%,容器化应用会开始反超非容器化应用。容器云正成为下一代云计算的趋势。

    • 回复还君明珠 2018-12-25 08:47

      你再看看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建设,建设模式变了N次 ,本来比阿里早启动,但现在已比阿里进度严重落后,连个商业模式都搞不清,怎么做好华为云底座?等阿里的数据中心开服,云价格大幅降价,华为云就只剩颤抖了!都是一群不懂业务的人在瞎指挥!地下的同事干的苦逼啊!

    6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陈昇(c00228618)

    积分分 : 260
    文明分 : 80

    陈昇(c00228618) 发表于 2018-12-19 02:35赞(26) 23楼

    引用:“我把我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你,我不希望等我老了,再回忆我的“黄金十年”就是赚了点公司的钱”

    感触:作为TLF公有云奋战在前线的交付一员,我的感触用前段时间在3ms博客上看到的一句话来概括再贴切不过了。

    “吾辈已拼命向前,奈何身后并无援兵”

    评论(5)

    • 回复没烟不信 2018-12-22 20:39

      tlf的成功是那么多人奋斗的成果,你这样抢功未免太不地道

    • 回复quest 2018-12-24 00:13

      青春都在华为了

    • 回复花唯凋逝 2018-12-27 21:21

      看不出来哪里有抢功啊,人家都说了只是作为前线项目交付的一员。@没烟不信

    • 回复陈昇 2019-01-25 18:07

      @花唯凋逝 感谢兄弟以正视听。

    • 回复陈昇 2019-01-25 18:09

      @没烟不信 说句真心话,我真不觉得这个项目有什么功可抢的。另外,我回复的时候是悲伤的。

    我也来说两句......

  • 世情

    积分分 : 2873
    文明分 : 80

    世情 发表于 2018-12-19 03:43赞(16) 24楼

    夜里来都没你这水平,能把业务讲的头头是道。

    评论(8)

    • 回复舟游海 2018-12-19 17:46

      夜里来,不下台。云计算,有未来?

    • 回复狄拉克 2018-12-20 23:03

      这句话我信。

    • 回复Lynn木木 2018-12-21 12:04

      云计算真应该换个头脑清楚的人来领导,现在的云计算,真的就是在云里,一堆人没有前进的方向,在那里原地打转。真希望余大嘴来领导。

    • 回复马甲00A 2018-12-24 00:05

      认同

    • 回复溪水长流98 2018-12-24 00:06

      云计算要靠能人来搞才行

    8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我是小猫88

    积分分 : 1165
    文明分 : 82

    我是小猫88 发表于 2018-12-19 07:15赞(1) 25楼

    放心吧,华为擅长后发制人,迟早把阿里腾讯拉下马来。

    评论(6)

    • 回复某个小马甲 2018-12-19 10:52

      有点阿Q

    • 回复姚春燕(y00361094) 2018-12-19 13:00

      小猫88,侬是不是OTT派来给我厂打麻醉药的卧底?

    • 回复溪水长流98 2018-12-24 00:06

      这个增不一定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11

      我 就看看

    • 回复肖生克 2018-12-26 21:35

      这个真还有可能。

    6条回复,查看全部

    我也来说两句......

    来自 安卓手机

  • 滴答答1990

    积分分 : 659
    文明分 : 80

    滴答答1990 发表于 2018-12-19 09:36赞(0) 26楼

    顶一个,希望未来华为云能够早日觉醒,早日崛起吧~

    评论(0)

  • 呵呵哒哒哒哒哒

    积分分 : 128
    文明分 : 81

    呵呵哒哒哒哒哒 发表于 2018-12-19 09:42赞(2) 27楼

    就凭你码这么多字也要赞你,感觉很多地方都很乱,希望真正管事儿的人能看到,希望溜须拍马的所谓领导能反省下自己。

    评论(0)

  • 心生哥

    积分分 : 630
    文明分 : 80

    心生哥 发表于 2018-12-19 09:55赞(0) 28楼

    华为云,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能够托付终生。

    评论(1)

    • 回复山上有座庙 2018-12-24 01:08

      2有一托付

    我也来说两句......

  • 莫畏浮云遮望眼

    积分分 : 937
    文明分 : 82

    莫畏浮云遮望眼 发表于 2018-12-19 09:58赞(1) 29楼

    楼主,我司那个FCS和fusioncloud到底是啥关系和区别?  FCS这玩意后面是重点么? 求答疑

    评论(5)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19 10:57

      FCS全称ForeCloud Stack(之前叫FusionCloud Stack,但是跟FusionCloud没有太多关系),使用的是华为公有云的技术栈,驻地在客户机房,由华为云统一运维。FusionCloud基本就是楼主文章里说的那个。

    • 回复莫畏浮云遮望眼 2018-12-19 14:10

      那这个类似微软Azurestack吧,应该是公有云的重要部分?@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19 16:25

      @莫畏浮云遮望眼 累。。。楼主的文章,您还是要仔细研读啊。。。

    • 回复就是一个名字好 2018-12-24 00:07

      这不是学习的地方啊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12

    我也来说两句......

  • 苟利国家生死以丶

    积分分 : 972
    文明分 : 81

    苟利国家生死以丶 发表于 2018-12-19 10:03赞(3) 30楼

    也想说些什么,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默默的把这个帖子顶起来吧...

    评论(0)

  • 29号

    积分分 : 601
    文明分 : 80

    29号 发表于 2018-12-19 10:24赞(1) 31楼

    作者视野很宽,写得挺好的,赞同收编云品牌,力出一孔。

    评论(0)

  • 大家看我的新马甲

    积分分 : 2921
    文明分 : 82

    大家看我的新马甲 发表于 2018-12-19 10:26赞(3) 32楼

    多好的内容啊,建议楼主精简一下。曾做过一阵子公有云运维,新手期确实被各种fusion xxx搞哭了。命名混乱,support网站找不到文档、安装包是常有的事儿。各种资料散落各处,每个统一的门户。还好现在回来了,真心觉得心累。

    评论(1)

    • 回复邀月举杯独清影 2018-12-24 01:08

      改进改进

    我也来说两句......

  • 雷公2001

    积分分 : 1108
    文明分 : 83

    雷公2001 发表于 2018-12-19 10:33赞(0) 33楼

    ***** 汉东省李达康 发表于 2018-12-19 01:33 *****
    方国伟走了,不然估计又气死了。现在还搞大统一,又得折腾多少人。公有云讲究通过软件技术手段把用量的产品卖出去。

    评论(0)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原来有道理

    积分分 : 549
    文明分 : 81

    原来有道理 发表于 2018-12-19 10:35赞(2) 34楼

    楼上明白人,现在还吹风搞大统一,又要折腾多少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评论(0)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爱上一匹野马

    积分分 : 44
    文明分 : 80

    爱上一匹野马 发表于 2018-12-19 10:46赞(6) 35楼

    今年HC负责公有云某展台,听闻一个小故事,展会开始前,MKT带着公有云一线做展台讲解赋能,走到私有云展台时直接结束了培训(今年HC一楼云展厅包含了部分私有云解决方案展台),某一线问为何不讲一下私有云展台,答曰又不是我们的为啥要了解。。

    评论(1)

    • 回复山上有座庙 2018-12-24 01:09

      HCwei 了?

    我也来说两句......

  • Andyfly

    积分分 : 250
    文明分 : 81

    Andyfly 发表于 2018-12-19 11:00赞(1) 36楼

    写得好!

    评论(0)

  • 梦回互联网

    积分分 : 861
    文明分 : 81

    梦回互联网 发表于 2018-12-19 11:01赞(13) 37楼

    哎,越来越觉得“带头人”的关键性了。让大嘴来兼职统管Cloud BU吧

    评论(4)

    • 回复Lynn木木 2018-12-21 12:07

      没有领导指出正确的方向,大家就只能在原地打转,部门空转。

    • 回复就是一个名字好 2018-12-24 00:07

      没有那么多大嘴啊

    • 回复马蹄山马蹄 2018-12-24 00:12

      呵呵

    • 回复要不要跑路 2019-01-21 07:52

      嘴哥在终端风生水起,为啥要来这大坑里?

    我也来说两句......

  • 埃及吴彦祖

    积分分 : 205
    文明分 : 80

    埃及吴彦祖 发表于 2018-12-19 11:04赞(0) 38楼

    混沌未开,壮士无力

    评论(0)

  • 裸金属服务带盐人

    积分分 : 46
    文明分 : 80

    裸金属服务带盐人 发表于 2018-12-19 11:08赞(1)只看该作者 | 39楼

    HCS或许是一个改变

    评论(2)

    • 回复恭喜你泄漏了天机 2018-12-19 16:07

      HCS能改毛线!

    • 回复就是一个名字好 2018-12-24 00:07

      很有可能的

    我也来说两句......

  • 夜听风雨

    积分分 : 633
    文明分 : 81

    夜听风雨 发表于 2018-12-19 11:09赞(3) 40楼

    先顶后看,长文好顶赞

    我怀疑楼主莫不是我们PDT经理

#华为云#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相关推荐

  1. 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你是否曾焦虑过,或者有时总想些没有用的事情,又或者感觉自己总活在别人的眼里,过的很累. 其实呢,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要有自己的目标,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只要我们树立了目标,认为自己这个方向是对的,就 ...

  2. 华为云何去何从:《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作者@玛尼呸 在2018年 12 月18日在心声社区发帖吐糟华为内部对于云业务的定位.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阐述了大量事实依据,反馈了很多实际问题,希望公司予以重视并改进.此贴引起公司管理层重视,1月1 ...

  3.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 愿你在被 ...

  4. 感受自己内心的真实,无问西东

    许久没有在国产院线的电影里收到过如此多的感动,即使青春逝去如<芳华>,也只是会生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罢了.倒也不是什么对青春逝去的感伤或是对亲情,友情,爱情有了过多的体悟,其实倒像是因为找 ...

  5. 【书影观后感 九】感受内心的真实 无问西东

    许久没有在国产院线的电影里收到过如此多的感动,即使青春逝去如<芳华>,也只是会生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罢了.倒也不是什么对青春逝去的感伤或是对亲情,友情,爱情有了过多的体悟,其实倒像是因为找 ...

  6. 陈阳,她离开微软,投身开源10年!只管热爱,无问西东

    点击"技术领导力"关注∆  每天早上8:30推送 By 超神经 场景描述: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性别难以避免成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某一性别占绝大多数的领域.但随着观念越发多元,这种 ...

  7. 就凭这些,蕴含清华百年历史的《无问西东》唤起了一片赤子之心

    时隔6年,<无问西东>这部本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拍摄的电影,终于上映了. 岁月荏苒,很多人说,"这部开年第一大片,我苦苦等了6年."就连豆瓣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榜单 ...

  8. 华为云桌面云中心调试步骤_轻松进行云维护的5个步骤

    华为云桌面云中心调试步骤 转向云计算可能会给IT部门造成一系列麻烦. 从担心安全漏洞到确保应用程序在需要时可用,维护云系统可能很复杂. 但是,通过执行以下五个步骤,维护不必感到压力. 1.选择正确的云 ...

  9. 「太魔人说」仅凭心中热爱,我们无问西东,但凭初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I TIME欢迎每一位AI爱好者的加入! 太魔人 他们 因对AI的热爱在这里相逢 因对知识的渴求在这里成长 因对梦想的期盼在这里守望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太魔人们如何讲述他们与AI ...

  10. 《文言文复兴系列 6 无问西东》(江湖一剑客)

    观听之,每当令汝沮,世俗顽强,强至生不出易之意.然若得预知, 汝之生,知青春不过惟此日,不知卿等有意世愿意也. 愿君被击时,忆汝之珍,拒抗恶意:愿君迷时,信子之珍,爱卿所爱,行其所行,听汝之心,无问西 ...

最新文章

  1. 我给 Apache 顶级项目提了个 Bug
  2. JavaScript的数据访问总结
  3. 【bug记录】android:Program type already present: android.support.v4.app.INotificationSideChannel
  4. python脚本编程手册_Python 入门指南 — Python2.7 手册 2.7 documentation - 脚本之家在线手册...
  5. python中用socket检测端口_python基于socket函数实现端口扫描
  6. centos7默认字体_CentOS7.5字体美化
  7. python开发面试笔试题_python集合面试笔试题
  8. 阶段3 1.Mybatis_12.Mybatis注解开发_5 mybatis注解建立实体类属性和数据库表中列的对应关系...
  9. 在Code First中自动创建Entity模型
  10. java解析varbinary_java – JdbcTemplate:以字符串形式访问MySQL VARBINARY字段
  11. 中级软件评测师下午题总结
  12. 计算机开机pin,电脑开机时忘记pin密码怎么办?
  13. 9. Enhancing Aspect Term Extraction with Soft Prototypes论文阅读笔记
  14. 你唯一需要擅长的事情
  15. 泛泰A880 Recovery
  16. MIRACL密码库分析报告3 mrio.c
  17. kafka javax.management.InstanceAlreadyExistsException: kafka.consumer:type=app-info,id=consumer-1
  18. 赛博朋克故障霓虹灯效果
  19. python实现电影文件名批量更新
  20. 计算机函数left的用法,EXCEL中的left函数怎么使用?

热门文章

  1. 国内源代码安全漏洞检测工具现状浅析
  2. 基于Nonebot2搭建QQ机器人实战篇(一)
  3. 关于人脸识别,Taylor Swift是认真的
  4. Arch Linux中的Pacman命令如何使用
  5. logutils java_简单的日志工具类LogUtils
  6. Windows 7 查看默认的本地 DNS 服务器地址
  7. win10小课堂:如何彻底关闭windows defender
  8. 测试自行车速度的软件,自行车速度测试
  9. Android 自动检测版本更新(包含强制更新)并安装
  10. java实现将PDF文件拆分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