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上一篇文章《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的关系以及段寄存器在不同位数CPU中的用途演变以及GDT LDT PGD PT的关系》的补充。

一. 寻址方式:实地址模式和保护地址模式

我们知道,内存寻址模式在早期是采用的实地址模式(intel 80286之前),后面发展到了保护模式(80286开始)。在8086的时候,也就是16位cpu的时候,CPU配备了4个16位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DS数据段寄存器、SS堆栈段寄存器和ES附加寄存器),当时设计的寻址空间为1M。而1M是,因此需要20位宽,而寄存器是16位,怎么办呢?

段寄存器里面存储的是实际物理内存地址的高16位,CPU要处理的访存指令里给出的是低16位的地址(内部地址)。这样,高16位的地址后面加上0000得到基址,再和低16位地址(偏移量)相加,就得到了物理内存地址,这就是所谓的[段寄存器基址:段内偏移量]方式的寻址。注意,这里得到的是物理内存地址,可不上上文说的虚拟地址等等。

而在8086年代,用户可以随意修改四个段寄存器的内容,同时低16位地址可以是有效范围内的任意值(64K空间)。这样,就意味着你可以随意(读和写)访问物理内存中的任何位置的数据,就问你怕不怕?从上面的表述,你能发现,在8086年代,系统是对物理内存没有任何保护和访问控制的吧。这就是所谓的实地址模式(和保护模式相对应的)

到了80286,考虑到实地址模式的潜在危险(这个已经被人利用过了),intel将寻址方式改成了保护模式,但改的不够彻底,能从实地址模式转到保护模式,但不能反向转换。从80386开始才算是彻底转换成功,从此开始了32位cpu的时代。考虑到向前兼容性,80386还得支持实地址模式,所以只能基于原来的4个段寄存器进行修修补补。但是这一次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进行了重大改进。上文说过了,80386增加了段寄存器的数量。设计思想是:在保护模式下,改变段寄存器的功能,不再表示单一的一个基地址,变成指向一个数据结构的指针。这个结构是啥呢?就是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er了(它长度为64bit,8个字节,每一描述符描述一个段的信息),而段描述符是聚集在一起存储的,那个结构叫段描述符表,Segment Descripter table。又根据这个段描述符表里存的是全局共同的,还是进程私有的,分成了全局段描述符表(GDT)和局部段描述符表(LDT)。

那么80386的段寄存器里存的是什么呢?虽然说要存指向段描述符的指针,但是发现用不到16位那么多,那就不能浪费啊。用1位表示从LDT还是GDT找段描述符,找哪个呢?LDT和GDT都可以看做数据(顺序连续存储的)用13位表示下标吧。剩下2位当成访问控制吧。这就是所谓的“段选择符”或者“段选择子”。

二. 描述符表

全局描述符表GDT

在整个系统中只有一张(一个处理器对应一个GDT),GDT可以被放在内存的任何位置,但CPU必须知道GDT的入口,也就是基地址放在哪里,Intel的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寄存器GDTR用来存放GDT的入口地址,程序员将GDT设定在内存中某个位置之后,可以通过LGDT指令将GDT的入口地址装入此寄存器,从此以后,CPU就根据此寄存器中的内容作为GDT的入口来访问GDT了。GDTR中存放的是GDT在内存中的基地址和其表长界限。

基地址指定GDT表中字节0在线性地址空间中的地址,表长度指明GDT表的字节长度值。指令LGDT和SGDT分别用于加载和保存GDTR寄存器的内容。在机器刚加电或处理器复位后,基地址被默认地设置为0,而长度值被设置成0xFFFF。在保护模式初始化过程中必须给GDTR加载一个新值。

段选择子(Selector)

由GDTR访问全局描述符表是通过“段选择子”(实模式下的段寄存器)来完成的。段选择子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同实模式下的段寄存器相同)

段选择子包括三部分:描述符索引(index)、TI、请求特权级(RPL)。它的index(描述符索引)部分表示所需要的段的描述符在描述符表的位置,由这个位置再根据在GDTR中存储的描述符表基址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描述符。然后用描述符表中的段基址加上逻辑地址(SEL:OFFSET)的OFFSET就可以转换成线性地址,段选择子中的TI值只有一位0或1,0代表选择子是在GDT选择,1代表选择子是在LDT选择。请求特权级(RPL)则代表选择子的特权级,共有4个特权级(0级、1级、2级、3级)。

关于特权级的说明:任务中的每一个段都有一个特定的级别。每当一个程序试图访问某一个段时,就将该程序所拥有的特权级与要访问的特权级进行比较,以决定能否访问该段。系统约定,CPU只能访问同一特权级或级别较低特权级的段。

例如给出逻辑地址:21h:12345678h转换为线性地址

a. 选择子SEL=21h=0000000000100 0 01 (b) 代表的意思是:选择子的index=4即0100,选择GDT中的第4个描述符;TI=0代表选择子是在GDT选择;最后的01代表特权级RPL=1

b. OFFSET=12345678h若此时GDT第四个描述符中描述的段基址(Base)为11111111h,则线性地址=11111111h+12345678h=23456789h

局部描述符表LDT

局部描述符表LDT(Local Descriptor Table)局部描述符表可以有若干张,每个任务可以有一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GDT和LDT:GDT为一级描述符表,LDT为二级描述符表。如图

LDT和GDT从本质上说是相同的,只是LDT嵌套在GDT之中。LDTR记录局部描述符表的起始位置,与GDTR不同,LDTR的内容是一个段选择子。由于LDT本身同样是一段内存,也是一个段,所以它也有个描述符描述它,这个描述符就存储在GDT中,对应这个表述符也会有一个选择子,LDTR装载的就是这样一个选择子。LDTR可以在程序中随时改变,通过使用lldt指令。如上图,如果装载的是Selector 2则LDTR指向的是表LDT2。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在表LDT2中选择第三个描述符所描述的段的地址12345678h。

1. 首先需要装载LDTR使它指向LDT2, 使用指令lldt将Select2装载到LDTR

2. 通过逻辑地址(SEL:OFFSET)访问时SEL的index=3代表选择第三个描述符;TI=1代表选择子是在LDT选择,此时LDTR指向的是LDT2,所以是在LDT2中选择,此时的SEL值为1Ch(二进制为11 1 00b)。OFFSET=12345678h。逻辑地址为1C:12345678h

3. 由SEL选择出描述符,由描述符中的基址(Base)加上OFFSET可得到线性地址,例如基址是11111111h,则线性地址=11111111h+12345678h=23456789h

4. 此时若再想访问LDT1中的第三个描述符,只要使用lldt指令将选择子Selector 1装入再执行2、3两步就可以了(因为此时LDTR又指向了LDT1)

由于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段、数据段、堆栈段,有了局部描述符表则可以将每个进程的程序段、数据段、堆栈段封装在一起,只要改变LDTR就可以实现对不同进程的段进行访问。

当进行任务切换时,处理器会把新任务LDT的段选择符和段描述符自动地加载进LDTR中。在机器加电或处理器复位后,段选择符和基地址被默认地设置为0,而段长度被设置成0xFFFF。

1:访问GDT

段描述符在GDT中

当TI=0时表示段描述符在GDT中,如上图所示:

①先从GDTR寄存器中获得GDT基址。

②然后再GDT中以段选择器高13位位置索引值得到段描述符。

③段描述符符包含段的基址、限长、优先级等各种属性,这就得到了段的起始地址(基址),再以基址加上偏移地址yyyyyyyy才得到最后的线性地址。

2:访问LDT

当TI=1时表示段描述符在LDT中,如上图所示:

①还是先从GDTR寄存器中获得GDT基址。

②从LDTR寄存器中获取LDT所在段的位置索引(LDTR高13位)。

③以这个位置索引在GDT中得到LDT段描述符从而得到LDT段基址。

④用段选择器高13位位置索引值从LDT段中得到段描述符。

⑤段描述符符包含段的基址、限长、优先级等各种属性,这就得到了段的起始地址(基址),再以基址加上偏移地址yyyyyyyy才得到最后的线性地址。

扩展

除了GDTR、LDTR外还有IDTR和TR

(1)中断描述符表寄存器IDTR

与GDTR的作用类似,IDTR寄存器用于存放中断描述符表IDT的32位线性基地址和16位表长度值。指令LIDT和SIDT分别用于加载和保存IDTR寄存器的内容。在机器刚加电或处理器复位后,基地址被默认地设置为0,而长度值被设置成0xFFFF。

(2)任务寄存器TR

TR用于寻址一个特殊的任务状态段(Task State Segment,TSS)。TSS中包含着当前执行任务的重要信息。

TR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任务TSS段的16位段选择符、32位基地址、16位段长度和描述符属性值。它引用GDT表中的一个TSS类型的描述符。指令LTR和STR分别用于加载和保存TR寄存器的段选择符部分。当使用LTR指令把选择符加载进任务寄存器时,TSS描述符中的段基地址、段限长度以及描述符属性会被自动加载到任务寄存器中。当执行任务切换时,处理器会把新任务的TSS的段选择符和段描述符自动加载进任务寄存器TR中。

linux分段内存管理中的GDT,LDT,GDTR,LDTR相关推荐

  1. GDT,LDT,GDTR,LDTR

    GDT,LDT,GDTR,LDTR 前言 全局描述符表GDT 局部描述符表LDT 中断描述符表IDT 段选择子 任务寄存器TR 实例 1:访问GDT 2:访问LDT 前言 所谓工作模式,是指CPU的寻 ...

  2. GDT,LDT,GDTR,LDTR 详解,包你理解透彻

    一.引入 保护模式下的段寄存器 由 16位的选择器 与 64位的段描述符寄存器 构成 段描述符寄存器: 存储段描述符 选择器:存储段描述符的索引 段寄存器 PS:原先实模式下的各个段寄存器作为保护模式 ...

  3. linux0.11相关进程数据结构 GDT,LDT,GDTR,LDTR

    http://www.cppblog.com/jake1036/archive/2010/11/13/133530.html 1 进程结构     union task_union{      str ...

  4. gdt描述_GDT,LDT,GDTR,LDTR 详解,包你理解透彻 | 技术部落

    一.引入 保护模式下的段寄存器 由 16位的选择器 与 64位的段描述符寄存器 构成 段描述符寄存器: 存储段描述符 选择器:存储段描述符的索引 段寄存器 PS:原先实模式下的各个段寄存器作为保护模式 ...

  5. 怎样搞懂Linux内核内存管理中的KASAN实现原理

    前言 KASAN是一个动态检测内存错误的工具.KASAN可以检测全局变量.栈.堆分配的内存发生越界访问等问题.功能比SLUB DEBUG齐全并且支持实时检测.越界访问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我之前的文章( ...

  6. 操作系统篇-分段机制与GDT|LDT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一.前言 在<操作系统篇-浅谈实模式与保护模式>中提到了两种模式,我们说在操作系统中,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待在保护模式中的.因此若想 ...

  7. 什么是Linux内存管理中的RSS和VSZ

    本文翻译自:What is RSS and VSZ in Linux memory management What are RSS and VSZ in Linux memory management ...

  8. 707-详解32位Linux系统内存地址映射

    详解32位Linux系统内存地址映射 我们先看一段简单的C程序: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我们平时所说的x86 32位指的是:80386往后到现在的同一个体系的CPU处理芯片,但是x86这个芯片是从808 ...

  9. GDT、GDTR、LDT、LDTR的学习

    GDT的由来: 在Protected Mode下,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数据结构就是GDT(Global Descriptor Table). 为什么要有GDT?我们首先考虑一下在Real Mode下的 ...

  10. linux kernel内存映射实例分析

    作者:JHJ(jianghuijun211@gmail.com) 日期:2012/08/24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子 现在android智能手机市场异常火热,硬件升级非常迅猛,arm cortex ...

最新文章

  1. android自己定义刷新类控件
  2. ACM: 畅通工程-并查集-解题报告
  3. 以太坊(Ethereum ETH)是如何计算难度的
  4. 揭秘全球开发最新趋势!JS开发者达1380万,C#超越PHP,Rust增长最快
  5. java语言基本语法_Java语言基本语法
  6. [树形dp] Jzoj P3914 人品问题
  7. java list 从0开始_Java从零开始学二十一(集合List接口)
  8. You can‘t specify target table ‘XXX‘ for update in FROM clause
  9. sql server与oracle的分页,详解SQLServer和Oracle的分页查询
  10. 数据:以太坊2.0合约余额新增6976 ETH
  11. Java StringBuilder
  12. C语言函数参数传递详解
  13. 计算机环境变量怎么恢复默认,环境变量怎么还原
  14. 阿里巴巴等大厂的 Java岗位要求是什么?
  15. Django 之 Views
  16. 【微信小程序】实现简单轮播图效果
  17. 狼行千里吃肉,马行千里吃草(我读了5遍,震撼了!)
  18. 知识图谱06:知识图谱的表示思维导图
  19. 谷歌云WordPress网站搭建教程(一)
  20. 一文解决中文在Eclipse中显示乱码的问题

热门文章

  1. Linux下安装小企鹅输入法
  2. 百度贴吧发帖的方法技巧
  3. 为什么国内VPS与国外的价格相差甚多?
  4. 安卓手机变鼠标图文教程
  5. win7所有服务被禁用(应该是大多数被禁用)
  6. DDD结合整洁架构落地实践
  7. 壳的机制以及脱壳技术
  8. OpenPose: Realtime Multi-Person 2D Pose Estimation using Part Affinity Fields 翻译
  9. SERVICE_UNAVAILABLE/1/state not recovered / initialized
  10. GAE(Generalized Advantage Estimation) P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