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z00w00.blog.51cto.com/515114/522039

我一直想帮助新入行的朋友建立一个知识结构,但是一直也没有想好怎么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了,从事计算机IT PRO,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方面的文章,估计介绍的很少,需要作者丰富的行业阅历。在这方面,本人也觉得资历不够,不过还是想写一写,算是抛砖引玉吧。

首先给从事计算机的工作来一个分类。根据医学家的介绍,人的大脑实际上是两半,左脑控制逻辑和语言,右脑控制感知和创造。好了,回到我们的正题,计算机工作我也分为2种,一种是逻辑设计,一种是感知设计。关于后一种,就是以美工为主的人,通常我们说的美术设计人员。这类人一般不属于计算机专业类。前一种又分为开发设计,和管理类。IT PRO就属于后一种。好了,我们慢慢开始正题了,IT PRO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取决于你要从事什么类的岗位工作。一下知识对IT PRO的技术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一、网络技术类的知识结构。毫无疑问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技术公司。以它的认证系统为依据,如果要从事网络技术的工作,就要建立这类的知识结构。按照实际网络通信TCP/IP协议集网络被划分为4层。网络技术基本上都在下三层活动,物理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关于最上层的应用层,考虑的很少。关于网络技术的书籍和资料,思科出版的读物是最权威,最全面和最系统的。所以如果想学习这个方向的技术,购买思科的教程去学习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关于官方教程,可能有些人会有异议。在这里我不想做过多的辩解。在这里我主要想提示一点的是。产品和技术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科的教程除了传授网络技术原理和知识的同时,还融合了自己的产品,很多一些实例化的实施和解决方案,是和其产品分不开的。为此我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努力去把这两者分开,不管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因为毕竟网络设备还没有到思科一统天下的时候(实际上也永远不会发生)。在掌握网络技术原理的同时,多多去了解和学习其它网络设备,比如华为的设备或者其它的设备。也许大家需要花费一点时间,但是这是有好处的。因为你就职的企业未必就使用思科的产品,当你的企业使用其它的产品时,你不会因此而手忙脚乱,也不会成为井底之青蛙。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应用在产品上,对产品不熟悉,甚至不知道,那结果恐怕是可很怕的。

网路技术类知识结构的纵深。网络规模越大,网络拓扑会越复杂,网络实施起来也越困难。更多的设备,更多的知识需求,更多的策略和配置,维护以及管理,造就了技术层次的出现。传统的按照思科的认证来划分层次是比较直观的 CCNA-CCNP-CCIE

中小企业、初级需求:CCNA-CCNP

大型企业、高级需求:CCNP-CCIE

骨干网络(比如一些电信等服务商 CCIE或同等技术层次)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知识结构。微软--作为巨头级的软件公司,微软开发的软件太多了。不过与我们不相关的产品我们不考虑。比如开发软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微软的旗舰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一个起点。由于操作系统软件的特殊性,造就了系统平台这个概念。对于桌面型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江山。当我们把个人计算机从多功能的特性中剥离掉生活的需求,那么只剩下了企业工作需求这一部分来考虑。我们把操作系统加上一些微软开发服务软件,就组成了企业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模块。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有一个机制来管理企业员工所使用的终端(个人用计算机)还包括一些共享的工作站机器(服务器)。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熟悉微软的操作系统。当然仅仅掌握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如果你对外人说,可能会遭到业内人士包括非业内人士的耻笑。你需要做的是把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集中的管理,那么第二步就是掌握微软的AD(活动目录)组件了。关于活动目录的功能,和一些具体的步骤,在这里就不多讲了。因为内容太多,也不符合主题。请大家自行参考相关书籍。整合资源和集中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但AD显然不是万能的,当我们需求更多的应用时,比如让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通信,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网络资源的使用,对企业内部软件的管理。就需要在AD的基础上搭建微软开发的其他服务软件了。比如EXCHANGE,ISA,SCCM,SMS等。

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结构的纵深。微软有着一整套的产品可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从而满足从小到大企业的需求。不过必须要知道和印在脑子里的是,微软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商业软件,这就意味着这些软件都付费后才能使用的。也许有些技术人员觉得这些问题根本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但是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可以D(这个D就是DAO的拼音,是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来使用的,当企业无力支付时,也就表示你无法使用某些产品来解决问题。在实践中限制了你的技术增长。最后说一句我个人的感受。基于微软的技术和产品,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认知是比较困难的,而操作和实施相对来说反而容易一点 ,这与下面的开源技术正好相反。

中小企业、初级需求:WINDOWS WINDOWS SERVER产品的熟悉使用 AD的熟练使用

OFFICE产品,EXCHANGE产品。可能会涉及到部分Forefront产品和SharePoint产品或System Center产品。

大型企业、高级需求:基于MS的所有产品,掌握的越多越好。

三、开源软件类知识结构 LINUX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开源技术,目前在SERVER领域用的最广泛。特别是基于WEB的,更是开源技术大行其道的地方。当然基于MAIL,存储技术,虚拟化和云计算,开源软件也是喜欢渗透的地方。想要进入这个知识结构,像上面描述一下,必须有一个系统平台做支撑,那么LINUX当仁不让的成为大家首选的学习目标。因为LINUX本身遵守开源协议,所以在旗下就开发出了更多的开源软件。对于新手朋友,我们不妨设想一个有趣的问题?在WIN平台的软件,为什么要么是免费的,要么是收费的,怎么没有开源的呢?呵呵~答案大家自己想。LINUX系统的学习是进入开源领域的大门,但是很多人在大门前徘徊很久,驻足停留了。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开始思考开源技术知识结构。当把系统熟悉掌握后,发展方向还是两个:要么是开发方向,开发新的开源软件,要么是管理方向,使用这些开源软件。当然具体要使用或开发那些软件,就是要根据你的需求来定了。你想做WEB方面的,就去找这方面的软件。你想做MAIL方面的,就是找这方面的软件。总之,需求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去找什么方面的软件。

开源软件的纵深。与上面的一和二的知识结构积累方式不同。上面两个都有明确的厂家做底层的产品或是设备的支持。开源软件像是一盘撒沙。各路豪杰纷纷登场,使得我们总结和条理他们很困难。不过还是一条,你掌握的越多,你的水平也就越高。

中小企业、初级需求:LINUX熟练(所谓熟练就是安装,调试,管理,操作LINUX系统)安装开源环境,比如基于WEB的LAMP架构。LVS等。

大企业、高级需求:LINUX精通(定制或编译LINUX )架构开源环境。架构就是设计:在几台机器上搭建什么环境,安装什么软件

四、数据库管理知识结构。 数据库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企业的核心机密。正所谓,设备有价,数据无价。一台设备坏掉了,可以修,可以换。但是如果数据坏掉了,可能就找不回来了,所以数据的管理是一些企业非常重视的地方。当我们把数据与数据之间关联,形成集合,也就有了数据库,也就有了数据库的管理。广义上数据库的管理工作有很多,安装,维护,安全,调优等都是数据库管理的工作。

数据库管理知识结构的纵深。最初就是日常的管理,比如数据库的备份,数据库故障的处理,数据库的安装。高级的就是数据库的调优(优化),数据库的架构(当有多台数据库的时候,要考虑数据库如何分布)还有就是最困难的灾难性的恢复。数据库产品有很多常见的有MYSQL、 MS SQL、 ORACLE、DB2、MongoDB 不在乎你能掌握多少,而是在意你对这些数据库管理能完成到什么程度。

中小企业、初级需求:安装,日常维护,迁移、备份

大企业、高级需求:调优、架构、灾难恢复

五、存储知识结构。说实话,这个是我最朦胧最不擅长的部分。但是这部分很重要,太重要了,所以必须要说。对于一般企业,数据直接存储在硬盘或磁盘等媒介就OK了。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企业或者大企业,存储问题就变的不是那么简单了。海量的数据,分布式的数据如何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如何保证数据海量数据的存储(一块或几块硬盘恐怕是不行了)

存储知识结构纵深。初级了解简单的存储技术,然后是例如RAID的阵列技术,到后面就是NAS和SAN技术了。

中小企业、初级需求:DAS存储 部分需要NAS

大企业、高级需求:DAS、NAS、SAN、容灾、云存储

五、虚拟化知识结构。虚拟化技术如今开始逐渐成熟,虚拟化的应用也越来越高,把虚拟化单独列为一个知识体系结构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市面上的虚拟化技术按照产品去划分学习,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主要是VMware的系列产品,微软的Hyper-V 还有思解的Citrix 产品。从应用上分有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按照四个方向和三大产品来定位和学习是不错的选择。

初级需求:虚拟化自身的实现。

高级需求:为别人实现虚拟化服务。

六、企业信息安全知识结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上面几个体系的部分集合。做安全的人所需要的知识多而且杂。上面我提到的几个体系需要从中提炼出安全需求的知识,然后再加以整合,就是企业信息安全的需求了。

初级需求:企业信息安全的防御

高级需求:企业信息安全的加固,策略优化。

其实以上知识一个简单的分类,对于不同岗位来说,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可能存在着某种交集。总之一句话,每个人的知识体系不可能完全一样,你所接触的信息,你所在公司的岗位,你对知识的渴求和认知,通过时间的积累,造就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之所以在文中反复强调知识体系这个名词,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把知识进行集合,像滚雪球一样,而不是像沙子一样处于松散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思路,能够尽量去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

注:不是说小企业的需求一定是初级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上面的“中小企业、初级需求”所误导,这是的顿号,是“或”的逻辑

作者心语:这片文章终于写完了。之前是写了一半就停止了。说实话,对文章的后半部分不很满意,希望各位大牛,高人多多指点,希望能够完善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想帮助一些新入行的朋友。

本文出自 “丁胖胖的BLOG”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z00w00.blog.51cto.com/515114/522039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nrainll/archive/2011/08/27/2155358.html

IT PRO的知识结构相关推荐

  1. 写给自己,梳理一下我现在对前端知识结构的理解

    前排小广告:前端自学互助交流群:240528099 今天想着做一件事情,给自己的收藏夹分类.结果做着做着,发现这个任务的工作量超乎我的想象.有一些文章,可能很难界定说,它是哪一类的:而且自己还没有特别 ...

  2. 前端技能汇总 知识结构

    Frontend Knowledge Structure 项目起源 前端知识结构 可视化效果 前端开发知识结构 前端工程师 浏览器 IE6/7/8/9/10/11 (Trident) Firefox ...

  3. 前端开发基础知识结构

    个人博客已上线,欢迎前去访问评论! 无媛无故 - wangchloe的个人博客 WangChloe - 简书 最近都在整理电脑上乱放的前端周边,可惜原文链接比较难找,特此说明是转载的. Fronten ...

  4. 马化腾不会告诉你的 腾讯专属WEB前端知识结构和技能汇总

    项目起源 前端知识结构 图片的形式具有诸多的不便.缺失源图的我们,无法为此图贡献些什么,随着时间的迁移,或许有些技术点会发生改变,所以有了这个GitHub项目.我们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共同维护这个项目 ...

  5. CUDA Pro:通过向量化内存访问提高性能

    CUDA Pro:通过向量化内存访问提高性能 许多CUDA内核受带宽限制,而新硬件中触发器与带宽的比率不断提高,导致带宽受限制的内核更多.这使得采取措施减轻代码中的带宽瓶颈非常重要.本文将展示如何在C ...

  6. 荣耀30pro系统_荣耀30 pro:正式再见!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最近荣耀在价格上再次妥协,也是为了给新机开始让步,马上就是荣耀V40系列的发布会了,迭代荣耀30 pro+也不再坚挺,笔者从第三方平台上看到数据,荣耀30pro+这款手机大降520 ...

  7. windows mobile设置插移动卡没反应_ipad pro外接移动硬盘ipados

    ipad pro外接移动硬盘ipados ********ipad pro更新ipad os后就可以外接移动硬盘.********* 相信很多在用ipad的人都想尽办法把优盘,移动硬盘接上ipad p ...

  8. 华为手机连电脑_手机装进电脑里 华为MateBook X Pro 2020款升级多屏协同

    移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拥有多项便利的同时,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咱们移动端设备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甚至部分功能连电脑都不能及(譬如:小程序).因此,在办公过程中经常需要电脑与手机的交替使 ...

  9. android 蓝牙 鼠标 app_Razer 雷蛇 那伽梵蛇 Pro 专业版 无线蓝牙鼠标 899元

    Razer 雷蛇 那伽梵蛇 Pro 专业版 无线蓝牙鼠标 [PConline 聚超值] 那伽梵蛇 Pro 专业版升级为蓝牙双模无线游戏鼠标,针对MMO/MOBA/RTS等游戏玩家,保留了侧裙整个按键面 ...

最新文章

  1. CentOS 安装docker.ce报错提示containerd.io >= 1.2.2-3问题
  2. R语言临床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与验证指标实战:自定义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NRI)函数
  3. R语言实战应用精讲50篇(五)-多重线性回归系列之模型拟合
  4. RabbitMQ—集群原理
  5. 无法在 Web 服务器上启动调试。调试失败,因为没有启用集成 Windows 身份验证。请...
  6. 消息队列入门(三)JMS标准及实现
  7. Spark入门(三)Idea构建spark项目
  8. c语言 计算坐标,求助,有关坐标计算的
  9. 原来嵌套个网页的技术是这样的
  10. JS前端常用工具方法
  11. 【算法分析与设计】DFS与BFS的区别
  12. navicat安装指南
  13. 总结一下SubSonic使用技巧
  14. 如何在简历中编写Spark大数据项目经验
  15. 获取全国所有省份,市区县的中文名和英文名
  16. ubuntu 下创建加密文件夹
  17. Linux 触摸屏 笔记本,Linux 5.2应该可以解决许多AMD Ryzen笔记本电脑触摸屏/触摸板无法工作的问题...
  18. 移动流量转赠给好友_移动的号怎么赠送流量给好友?
  19. 用友ERP U8软件安装
  20. 2022HDC见闻与新技术学习体验分享

热门文章

  1. 【2019年软件评测师】- 准备篇
  2. 上古神器 之 VI
  3. 关于苹果企业开发者账号的新问题:深入审查企业账号的主体信息!
  4. 第五章 勿为自己留退路
  5. 网络开发的两大架构★★★★★
  6. tinymce移动端使用_iCloud大更新,移动端网页版推出 安卓也能使用
  7. Vue 中的 Render 全面详解 (渲染函数 JSX)
  8. python在excel中写入公式_Python Excel操作模块XlsxWriter之写入公式write_formula()
  9. 【HarmonyOS HiSpark IPC DIY Camera试用连载1】开箱组装初印象
  10. Qt编写项目作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