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科学是基于事实的,是客观、真实、可靠的,而信仰则是出自心念,是主观臆测和不可靠的。因此,追求科学者必须扬弃虚无飘渺的信仰;虔信上帝的人则无法搞科学。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两者尖锐对立,不能兼蓄包容。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两条强有力的依据。第一是中世纪的教会对天文学家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逼害,表明信仰对现代科学的阻碍作用。第二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相信进化论的人,怎 可能接受神用泥土造人的说法呢?我过去视这种观点为天经地义,现在却有了新的看法。

  教会对哥白尼等人的迫害被当作教会因循守旧、反对科学的佐证,深深地印在许多人心上。大陆《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哥白尼》,是我国一位著名老科学家写的。文中说: “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文章的结尾是,“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神权”1。文中的观点在我国知识分子中是颇具代表性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胜利,就是科学对基督教信仰的胜利。哥白尼、伽利略受到压抑和迫害是事实,但从这一事实中导出的这种结论却有待商榷。对这些事实的经过及诱发因素,作较详细的了解和公正的分析,有助于澄清问题。

  日心说的确立历经了漫长的时日。地心说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 首先倡导的。由于他有许多“理由”,所以地心说雄踞西方科学界、思想界一千多年,直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 1473-1543)发表《天体运行》一书才受到挑战。在哥白尼思想的影响下,泰革(Tycho Brahe, 1546-1601)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哥白尼式的地心说:地球以外的行星都绕太阳转;但太阳及其行星都绕地球转!泰革的助手、德国天文学家凯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用归纳法分析泰革二十年积累的数据,提出了 “行星运行三大定律”,支持了日心说。同期,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星体,看到许多前人未见的现象,也支持日心说。但是,直到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日心说才从理论上被确立2

  庄祖鲲博士在《基督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载于《海外校园》第二期)一文,对日心说与地心说争论的实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其中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哥白尼是第一个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日心说”的天文学家。但他本人并未遭受什 迫害,因为他有意在临终前才将他的书印妥出版。长时期来人们以为他这样做是怕受教会的迫害;近代历史学家却发现,哥白尼真正担心的对象不是教会,而是那些持亚里斯多德宇宙观、坚信地心说的天文学家。事实上,极力鼓励哥白尼出版著作的人士中就有一名枢机主教和一位基督教(新教)的天文学家。身为波兰裔天主教徒的哥白尼,则在书的开端将此书献给当时的教皇。

  第二,真正受到迫害的是伽利略。他于一六一○年用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后,当即受到其他大学教授的围攻和教廷的警告。但因他的一位朋友继位成为教皇乌班八世,他便有恃无恐地于一六三二年出版了他的巨著。结果他被定罪,被软禁在意大利弗罗伦斯一座别墅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庄文指出,伽利略被定罪的主因并不是日心说(对此他事先已私下取得了教皇的默契),而在于他对教廷权威的挑战。他坚持认为神同时用《圣经》和大自然启示 自己,因此《圣经》中有关自然现象的经文应从科学观点重新解释,从而大大激怒了一直拥有解释《圣经》的最高权威的教廷,被定罪就在所难免了。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人中,有人攻击他是异端;后人中也有人以为伽利略支持日心说,表明他认为《圣经》有错误。伽利略本人,对此都有明确的回答。他说:“我们知道真理不会相互抵触,所以如果物理学的理论是正确的,所得的结果必定由正确的认识圣经得到印证。” 他又说:“有人指控我的发现是暗示圣经有错误,我却认为我在物理上的精确研究,更印证圣经的准确性。……只有相信圣经是绝对真理的人,才有勇气对世界上任何伟大的理论提出挑战”3!

  我个人认为,伽利略受迫害的主因是否是日心说并不十分重要。当时地心说被科学界和教会人士普遍接受。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并非是《圣经》的启示,而是来自天主教的教义,是当时人们坚持的理性主义思潮的结果。《圣经》中根本没有关于所谓地心说的论述,连一点这方面的暗示也没有。所以,伽利略的受害与基督教信仰和《圣经》无关,乃是当时统治教会的人的失误。与伽利略同时代的天文学家凯普勒同样公开支持哥白尼观点,但他却未遭到任何迫害。因为他住在马丁路德领导的“新教”(即基督教)的势力范围之内,天主教鞭长莫及。伽利略和凯普勒的不同境遇是很能为基督教信仰在哥白尼、伽利略事件上的无辜申辩的。所以,日心说对地心说的胜利,是正确的科学观对错误的科学观的胜利,是正确的科学观对天主教教义中的错误的胜利,而不是科学对基督教信仰的胜利。

  毋容讳言,一些科学家歧视、误解基督教信仰和《圣经》,确与一些神学家的失误有关。除了哥白尼、伽利略事件外,金新宇博士在《科学与基督教》一书中还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爱尔兰主教乌雪(James Ussher, 1581~1656)根据《圣经》中人类的家谱推算说,神造人发生在公元前四○○四年,但《圣经》中并没有这样说;当避雷针被发明时,一些教会曾予以反对,认为这是不敬,打雷时应敲教堂的钟;一八七○年当莱特主教(Milton Wright)访问美国一所基督教大学时,对该大学校长的“我相信在未来五十年内,人能像鸟高飞天上” 的预想大为震惊:“能飞翔天空的只有天使,请你千万不要再提此事,不然你就会亵渎神了!” 但三十年后,正是莱特主教的两个儿子发明了飞机,在美国北卡州的上空飞行。……金新宇指出,过去一些教会领袖对科学缺乏认识,怀有成见,以为科学是反对《圣经》的,因此科学与基督教之间便有了不必要的鸿沟4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随著现代科学的兴起,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接受了人文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世界观。他们高举人的理性,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他们崇尚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以为科学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方法;强调真理的可经验性,摒弃一切于物质世界以外的客观实体,不承认任何超然的力量。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孕育下,达尔文的进化论迅速崛起,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整个科学界、思想界。他们以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向基督教信仰和《圣经》提出严重挑战,酿成了科学与信仰两军对垒之势。

  “五四”运动时期,先驱者们把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引进中国的同时,把“科学主义”也引进了中国。至此,我国许多知识分子都把科学当作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科学证明了的才可信;一切不能被科学证明的皆可疑;所有不合科学的,不是假的就是错的。他们虽然欣赏《圣经》的道德准则和基督徒的品德,但因神的存在及神迹奇事无法被科学验证,故不能接受基督教信仰。

  由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期,一系列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的支持,《圣经》的历史性、无误性,至今不可动摇。可是,在进化论和创造论的对峙中,迷惑者、困惑者却不乏其人,笔者就曾是其中之一。如果进化论是真理,《圣经》必为谬论。如果进化论是科学,创造论必然反科学。如果唯有科学才可靠、可信,基督教信仰必然不可靠、不可信。这是我过去深信不疑的逻辑推理。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当人们对进化论的立论、根据作一番比较深入的了解后,就不难发现进化论一直面临著理论上、实践上的许多难题,并不是科学真理,只是一种未经证实的假说。现代科学的许多重要发现都支持创造论而不利于进化论。这些,在第六章〈进化论与创造论〉中将详细讨论。

  如果不是因一些神学家的失误和一些科学家的武断,越过自身的领域和能力彼此干预的话,科学和信仰的和谐一致本是显而易见的。神藉著大自然和《圣经》启示 的奥秘,科学则是研究神为大自然制定的各种规律。从根本上说,科学与《圣经》应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据盖洛甫统计,前三个世纪的三百位著名的科学家中,百分之九十二是神的信徒,其中几乎囊括了人们熟知的所有大科学家,如牛顿、焦尔、欧姆、法拉第、孟德尔、巴斯德、马克士威尔、蒲朗克、爱因斯坦等。在当今,各个领域的杰出学者、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也不乏虔诚的基督徒。事实胜于雄辩。虽然一些科学家、甚至一流的科学家仍不信神,但盖洛甫的统计清楚显示,科学和信仰是完全可以和谐、一致的。

  所以,认为科学与基督教信仰水火不容的观点,虽有一定事实依据,而且在当今的知识界相当流行。但此种观点流于表面,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

 



注释

1. 《语文》初中课本第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页103-106。

2. 刘大卫著,《自然科学与信仰》,台北:雅歌出版社,1996,页21-28。

3. 张文亮著,《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与理念》,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页73-74。

4. 金新宇著,《科学与基督教》,香港:宣道出版社,1990,页10-12。

科学与信仰水火不容吗?相关推荐

  1. 精益生产与ERP水火不容?(转)

    精益生产与ERP水火不容? 作者肯定没看1987年APICS的报告 "自然界始终在追求一种和谐,今天的制造业亦是这样."一些常见的关于精益生产和ERP的说法似乎表明精益生产和ERP ...

  2. 计算机专业哀鸿遍野:低代码平台和程序员水火不容,马上被取代

    最近听到最多关于计算机专业的消息,不是IT部门全部被裁,就是985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之类,计算机专业一片哀鸿遍野.近几年又恰逢低代码平台火热发展,一时间关于程序员是否会被低代码平台取代的讨论就出现了. ...

  3. 水火不容?研发人员也是产品经理!

    在我们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中,对很多互联网公司而言,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经常是水火不容.毋容置疑,一个互联网产品中,产品经理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经理,他真正决定了一个产品的成败!而在现实中,这个角色 ...

  4. static 和 extern水火不容。

    用static声明局部变量,使其变为静态存储方式,作用域不变:用static声明外部变量,其本身就是静态变量,这只会改变其连接方式,使其只在本文件内部有效,而其他文件不可连接或引用该变量. stati ...

  5. 在元宇宙的概念之下,互联网与数字经济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存在

    当互联网模式出现越来越多的诟病,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逃离与疏远互联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曾经被奉若圭臬的互联网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撇清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和趋势.后来出现的区 ...

  6. 反思,续篇《水火不容的测试生活》

    即前次写完<一个测试人员的反思>之后,看到众多朋友的留言感触颇深.最终,我决定鼓起勇气再写一篇后续文章来鼓舞那些曾经和我一样迷茫的人们.同时,也借此机会回复之前一些朋友提出的疑问?但在话题 ...

  7. 突然发现 ViewState,Linq 水火不容

    刚才在写一个小东西,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很奇怪,希望大家能帮忙解决一下 我用WebForm+Linq 做一个小网站,在读取数据的时候,我想将Linq 读取出来的泛型集合缓存起来.大家自然想到asp.ne ...

  8. 中国Linux与微软斗法北京谋变,从水火不容到共生(转)

    中国Linux与微软斗法北京谋变,从水火不容到共生(转)[@more@]来源:<IT时代周刊> 记者/宋保强(发自北京) 在对桌面系统软件市场的争夺战中,中国Linux和微软windows ...

  9. 苹果地图副总裁_苹果高管动荡:两员大将水火不容 “地图门”是引爆点

    据苹果(需求面积:15-30平方米)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多年以来苹果高级主管群对福斯特尔怨声连连,称其缺乏合作精神,并喜欢炫耀与已故执行总裁乔布斯的密切关系.消息人士表示:"现在少了乔布斯居中 ...

最新文章

  1. 自定义注解和拦截器,实现接口限流防刷
  2. java 计算股票高低点_[转载]股市中常用的一些计算高低点的计算方法
  3. linux运行脚本文件python,Python脚本:Linux自动化执行Python脚本
  4. 堆(Heap)大根堆、小根堆
  5. 转载,关于缓存穿透、缓存并发、缓存雪崩那些事
  6. 在Selenium中按TagName定位元素
  7. 高性能 高可用 可弹性伸缩_性能,可伸缩性和活力
  8. html遮罩提示框代码,基于jQuery实现弹出可关闭遮罩提示框实例代码
  9. JavaScript 是按值传递还是按引用传递的
  10.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及发展,【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共2891字)...
  11. Python 常见函数汇总
  12. TS流基本知识【HI3798 AVPLAY播放TS流】
  13. aws篇12 搭建一个推流、读流、RTSP服务器
  14. JavaSE重点之集合、IO、多线程
  15. WORD里表格(图表、框图、形状)复制到另一WORD里表格会变形的解决办法
  16. 获取当前时间、获取当前月的第一天、获取当前年的第一天
  17. eclipse越来越不稳定了
  18. Python实现地图四色原理的遗传算法(GA)着色实现
  19. Android Battery(四) 电池管理
  20. Go应用构建工具(3)--cobra

热门文章

  1. gdb linux下载,GDB 7.11 发布下载,程序调试利器
  2. Error in melt() : could not find function “melt“
  3. 拍立得软件测试初学者,轻奢主义时尚入门之选 富士X-T100评测
  4. 微信最新授权登录 微信小程序无法弹出授权弹框 open-type getUserInfo获取不到用户信息 授权不弹框
  5. Flutter省市区的三级联动
  6. 那些年啊,那些事——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史 ——56
  7. Python爬虫练习:JS解密,爬取某音漫客网站数据
  8. 007-系统主要界面
  9. TCL集团2013校园招聘C/C++方向笔试题
  10. Android常用开源库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