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为了方便大家获取源代码,可以移步这里, GitHub源代码

进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为进程通信提供了相应设施,如UNIX BSD有:管道(pipe)、命名管道(named pipe)软中断信号(signal)UNIX system V有:消息(message)、共享存储区(shared memory)和信号量(semaphore)等。

他们都仅限于用在本机进程之间通信。网间进程通信要解决的是不同主机进程间的相互通信问题(可把同机进程通信看作是其中的特例)。为此,首先要解决的是网间进程标识问题。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可用进程号(process ID)唯一标识。但在网络环境下,各主机独立分配的进程号不能唯一标识该进程。例如,主机A赋于某进程号5,在B机中也可以存在5号进程,因此,“5号进程”这句话就没有意义了。 其次,操作系统支持的网络协议众多,不同协议的工作方式不同,地址格式也不同。因此,网间进程通信还要解决多重协议的识别问题。

其实TCP/IP协议族已经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而传输层的“协议+端口”可以唯一标识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进程)。这样利用三元组(ip地址,协议,端口)就可以标识网络的进程了,网络中的进程通信就可以利用这个标志与其它进程进行交互。

使用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通常采用应用编程接口:UNIX  BSD的套接字(socket)和UNIX System V的TLI(已经被淘汰),来实现网络进程之间的通信。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采用socket,而现在又是网络时代,网络中进程通信是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切皆socket”。

什么是TCP/IP、UDP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它是为广域网(WANs)设计的。

TCP/IP协议存在于OS中,网络服务通过OS提供,在OS中增加支持TCP/IP的系统调用——Berkeley套接字,如Socket,Connect,Send,Recv等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如图:

网络传输协议概貌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

Socket是什么

1、 socket套接字:

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都可以用“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关闭close”模式来操作。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        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读/写IO、打开、关闭).    说白了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注意:其实socket也没有层的概念,它只是一个facade设计模式的应用,让编程变的更简单。是一个软件抽象层。在网络编程中,我们大量用的都是通过socket实现的。

2、套接字描述符

其实就是一个整数,我们最熟悉的句柄是0、1、2三个,0是标准输入,1是标准输出,2是标准错误输出。0、1、2是整数表示的,对应的FILE *结构的表示就是stdin、stdout、stderr

套接字API最初是作为UNIX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而开发的,所以套接字API与系统的其他I/O设备集成在一起。特别是,当应用程序要为因特网通信而创建一个套接字(socket)时,操作系统就返回一个小整数作为描述符(descriptor)来标识这个套接字。然后,应用程序以该描述符作为传递参数,通过调用函数来完成某种操作(例如通过网络传送数据或接收输入的数据)。

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套接字描述符和其他I/O描述符是集成在一起的,所以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套接字I/O或I/O读/写操作。

当应用程序要创建一个套接字时,操作系统就返回一个小整数作为描述符,应用程序则使用这个描述符来引用该套接字需要I/O请求的应用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打开一个文件。操作系统就创建一个文件描述符提供给应用程序访问文件。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看,文件描述符是一个整数,应用程序可以用它来读写文件。下图显示,操作系统如何把文件描述符实现为一个指针数组,这些指针指向内部数据结构。

对于每个程序系统都有一张单独的表。精确地讲,系统为每个运行的进程维护一张单独的文件描述符表。当进程打开一个文件时,系统把一个指向此文件内部数据结构的指针写入文件描述符表,并把该表的索引值返回给调用者 。应用程序只需记住这个描述符,并在以后操作该文件时使用它。操作系统把该描述符作为索引访问进程描述符表,通过指针找到保存该文件所有的信息的数据结构。

**  针对套接字的系统数据结构:**

1)、套接字API里有个函数socket,它就是用来创建一个套接字。套接字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单个系统调用就可以创建任何套接字,因为套接字是相当笼统的。一旦套接字创建后,应用程序还需要调用其他函数来指定具体细节。例如调用socket将创建一个新的描述符条目:

2)、虽然套接字的内部数据结构包含很多字段,但是系统创建套接字后,大多数字字段没有填写。应用程序创建套接字后在该套接字可以使用之前,必须调用其他的过程来填充这些字段。

3、文件描述符和文件指针的区别:

文件描述符:在linux系统中打开文件就会获得文件描述符,它是个很小的正整数。每个进程在PCB(Process Control Block)中保存着一份文件描述符表,文件描述符就是这个表的索引,每个表项都有一个指向已打开文件的指针。

文件指针:C语言中使用文件指针做为I/O的句柄。文件指针指向进程用户区中的一个被称为FILE结构的数据结构。FILE结构包括一个缓冲区和一个文件描述符。而文件描述符是文件描述符表的一个索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件指针就是句柄的句柄(在Windows系统上,文件描述符被称作文件句柄)。

基本的SOCKET接口函数

在生活中,A要电话给B,A拨号,B听到电话铃声后提起电话,这时A和B就建立起了连接,A和B就可以讲话了。等交流结束,挂断电话结束此次交谈。  打电话很简单解释了这工作原理:“open—write/read—close”模式。

服务器端先初始化Socket,然后与端口绑定(bind),对端口进行监听(listen),调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在这时如果有个客户端初始化一个Socket,然后连接服务器(connect),如果连接成功,这时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建立了。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处理请求,然后把回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读取数据,最后关闭连接,一次交互结束。  **这些接口的实现都是内核来完成。具体如何实现,可以看看linux的内核**

4.1、socket()函数

int socket(int protofamily, int type, int protocol);//返回sockfd

sockfd是描述符。

socket函数对应于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返回一个文件描述字,而socket()用于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socket descriptor),它唯一标识一个socket。这个socket描述字跟文件描述字一样,后续的操作都有用到它,把它作为参数,通过它来进行一些读写操作。

正如可以给fopen的传入不同参数值,以打开不同的文件。创建socket的时候,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创建不同的socket描述符,socket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protofamily:即协议域,又称为协议族(family)。常用的协议族有,AF_INET(IPV4)、AF_INET6(IPV6)、AF_LOCAL(或称AF_UNIX,Unix域socket)、AF_ROUTE等等。协议族决定了socket的地址类型,在通信中必须采用对应的地址,如AF_INET决定了要用ipv4地址(32位的)与端口号(16位的)的组合、AF_UNIX决定了要用一个绝对路径名作为地址。

type:指定socket类型。常用的socket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SOCK_PACKET、SOCK_SEQPACKET等等(socket的类型有哪些?)。

protocol:故名思意,就是指定协议。常用的协议有,IPPROTO_TCP、IPPTOTO_UDP、IPPROTO_SCTP、IPPROTO_TIPC等,它们分别对应TCP传输协议、UDP传输协议、STCP传输协议、TIPC传输协议(这个协议我将会单独开篇讨论!)。

注意:并不是上面的type和protocol可以随意组合的,如SOCK_STREAM不可以跟IPPROTO_UDP组合。当protocol为0时,会自动选择type类型对应的默认协议。

当我们调用socket创建一个socket时,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于协议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间中,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地址。如果想要给它赋值一个地址,就必须调用bind()函数,否则就当调用connect()、listen()时系统会自动随机分配一个端口。

4.2、bind()函数

正如上面所说bind()函数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例如对应AF_INET、AF_INET6就是把一个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号组合赋给socket。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sockfd:即socket描述字,它是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了,唯一标识一个socket。bind()函数就是将给这个描述字绑定一个名字。

addr:一个const struct sockaddr *指针,指向要绑定给sockfd的协议地址。这个地址结构根据地址创建socket时的地址协议族的不同而不同,如ipv4对应的是:

structsockaddr_in{sa_family_tsin_family;/* address family: AF_INET */in_port_tsin_port;/* port in network byte order */structin_addrsin_addr;/* internet address */};/* Internet address. */structin_addr{uint32_ts_addr;/* address in network byte order */};ipv6对应的是:structsockaddr_in6{sa_family_tsin6_family;/* AF_INET6 */in_port_tsin6_port;/* port number */uint32_tsin6_flowinfo;/* IPv6 flow information */structin6_addrsin6_addr;/* IPv6 address */uint32_tsin6_scope_id;/* Scope ID (new in 2.4) */};structin6_addr{unsignedchars6_addr[16];/* IPv6 address */};Unix域对应的是:#defineUNIX_PATH_MAX    108structsockaddr_un{sa_family_tsun_family;/* AF_UNIX */charsun_path[UNIX_PATH_MAX];/* pathname */};

addrlen:对应的是地址的长度。

通常服务器在启动的时候都会绑定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如ip地址+端口号),用于提供服务,客户就可以通过它来接连服务器;而客户端就不用指定,有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端口号和自身的ip地址组合。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服务器端在listen之前会调用bind(),而客户端就不会调用,而是在connect()时由系统随机生成一个。

网络字节序与主机字节序

主机字节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端和小端模式:不同的CPU有不同的字节序类型,这些字节序是指整数在内存中保存的顺序,这个叫做主机序。引用标准的Big-Endian和Little-Endian的定义如下:

a) Little-Endian就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b) Big-Endian就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网络字节序:4个字节的32 bit值以下面的次序传输:首先是0~7bit,其次8~15bit,然后16~23bit,最后是24~31bit。这种传输次序称作大端字节序。由于TCP/IP首部中所有的二进制整数在网络中传输时都要求以这种次序,因此它又称作网络字节序。字节序,顾名思义字节的顺序,就是大于一个字节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一个字节的数据没有顺序的问题了。

所以: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请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而不要假定主机字节序跟网络字节序一样使用的是Big-Endian。由于这个问题曾引发过血案!公司项目代码中由于存在这个问题,导致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请谨记对主机字节序不要做任何假定,务必将其转化为网络字节序再赋给socket。

4.3、listen()、connect()函数

如果作为一个服务器,在调用socket()、bind()之后就会调用listen()来监听这个socket,如果客户端这时调用connect()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端就会接收到这个请求。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相应socket可以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socket()函数创建的socket默认是一个主动类型的,listen函数将socket变为被动类型的,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

connec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第二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地址,第三个参数为socket地址的长度。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与TCP服务器的连接。

4.4、accept()函数

TCP服务器端依次调用socket()、bind()、listen()之后,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connect()之后就向TCP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就会调用accept()函数取接收请求,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网络I/O操作了,即类同于普通文件的读写I/O操作。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返回连接connect_fd

参数sockfd

参数sockfd就是上面解释中的监听套接字,这个套接字用来监听一个端口,当有一个客户与服务器连接时,它使用这个一个端口号,而此时这个端口号正与这个套接字关联。当然客户不知道套接字这些细节,它只知道一个地址和一个端口号。

参数addr

这是一个结果参数,它用来接受一个返回值,这返回值指定客户端的地址,当然这个地址是通过某个地址结构来描述的,用户应该知道这一个什么样的地址结构。如果对客户的地址不感兴趣,那么可以把这个值设置为NULL。

参数len

如同大家所认为的,它也是结果的参数,用来接受上述addr的结构的大小的,它指明addr结构所占有的字节个数。同样的,它也可以被设置为NULL。

如果accept成功返回,则服务器与客户已经正确建立连接了,此时服务器通过accept返回的套接字来完成与客户的通信。

注意:

accept默认会阻塞进程,直到有一个客户连接建立后返回,它返回的是一个新可用的套接字,这个套接字是连接套接字。

此时我们需要区分两种套接字,

监听套接字: 监听套接字正如accept的参数sockfd,它是监听套接字,在调用listen函数之后,是服务器开始调用socket()函数生成的,称为监听socket描述字(监听套接字)

连接套接字:一个套接字会从主动连接的套接字变身为一个监听套接字;而accept函数返回的是已连接socket描述字(一个连接套接字),它代表着一个网络已经存在的点点连接。

一个服务器通常通常仅仅只创建一个监听socket描述字,它在该服务器的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内核为每个由服务器进程接受的客户连接创建了一个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当服务器完成了对某个客户的服务,相应的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就被关闭。

自然要问的是:为什么要有两种套接字?原因很简单,如果使用一个描述字的话,那么它的功能太多,使得使用很不直观,同时在内核确实产生了一个这样的新的描述字。

连接套接字socketfd_new 并没有占用新的端口与客户端通信,依然使用的是与监听套接字socketfd一样的端口号

4.5、read()、write()等函数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至此服务器与客户已经建立好连接了。可以调用网络I/O进行读写操作了,即实现了网咯中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网络I/O操作有下面几组:

read()/write()

recv()/send()

readv()/writev()

recvmsg()/sendmsg()

recvfrom()/sendto()

我推荐使用recvmsg()/sendmsg()函数,这两个函数是最通用的I/O函数,实际上可以把上面的其它函数都替换成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声明如下:

#includessize_tread(intfd,void*buf,size_tcount);ssize_twrite(intfd,constvoid*buf,size_tcount);#include#includessize_tsend(intsockfd,constvoid*buf,size_tlen,intflags);ssize_trecv(intsockfd,void*buf,size_tlen,intflags);ssize_tsendto(intsockfd,constvoid*buf,size_tlen,intflags,conststruct sockaddr *dest_addr,socklen_taddrlen);ssize_trecvfrom(intsockfd,void*buf,size_tlen,intflags,                        struct sockaddr *src_addr,socklen_t*addrlen);ssize_tsendmsg(intsockfd,conststruct msghdr *msg,intflags);ssize_trecvmsg(intsockfd, struct msghdr *msg,intflags);

read函数是负责从fd中读取内容.当读成功时,read返回实际所读的字节数,如果返回的值是0表示已经读到文件的结束了,小于0表示出现了错误。如果错误为EINTR说明读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果是ECONNREST表示网络连接出了问题。

write函数将buf中的nbytes字节内容写入文件描述符fd.成功时返回写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并设置errno变量。 在网络程序中,当我们向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写时有俩种可能。1)write的返回值大于0,表示写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数据。2)返回的值小于0,此时出现了错误。我们要根据错误类型来处理。如果错误为EINTR表示在写的时候出现了中断错误。如果为EPIPE表示网络连接出现了问题(对方已经关闭了连接)。

其它的我就不一一介绍这几对I/O函数了,具体参见man文档或者baidu、Google,下面的例子中将使用到send/recv。

4.6、close()函数

在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会进行一些读写操作,完成了读写操作就要关闭相应的socket描述字,好比操作完打开的文件要调用f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

int close(int fd);

close一个TCP socket的缺省行为时把该socket标记为以关闭,然后立即返回到调用进程。该描述字不能再由调用进程使用,也就是说不能再作为read或write的第一个参数。

注意:close操作只是使相应socket描述字的引用计数-1,只有当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才会触发TCP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终止连接请求。

Socket编程实例

服务器端:一直监听本机的8888号端口,如果收到连接请求,将接收请求并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消息,并向客户端返回消息。

服务器代码

/*************************************************************************

> File Name: ser.c

> Author: battle

> Mail: batbattle@163.com

> Created Time: 2018年06月02日 星期六 11时21分02秒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unistd.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arpa/inet.h>

#define PORT 8888

#define BACKLOG 10

#define MAXDATASIZE  2048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fd;

//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此描述符仅是本主机上的一个普通文件描述符而已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printf("listenfd=%d\n", listenfd);

//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servaddr,用来记录给定的IP和port信息,为bind函数做准备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bzero(&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addr.sin_port = htons(PORT); //把端口转化为网络字节序,即大端模式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把“本地含义的描述符”绑定到一个IP和Port上,此时这个socket才具备对外连接的能力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创建一个监听队列,用来保存用户的请求连接信息(ip、port、protocol)

listen(listenfd, BACKLOG);

printf("======bind success,waiting for client's request======\n");

//让操作系统回填client的连接信息(ip、port、protocol)

struct sockaddr_in peeraddr;

socklen_t peer_len = sizeof(peeraddr);

int connfd;

while(1)

{

//accept函数从listen函数维护的监听队列里取一个客户连接请求处理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peeraddr, &peer_len);

printf("\n=====================客户端链接成功=====================\n");

printf("IP = %s:PORT = %d\n", inet_ntoa(peeraddr.sin_addr), ntohs(peeraddr.sin_port));

char buf[MAXDATASIZE];

while(1)

{

memset(buf, '\0', MAXDATASIZE/sizeof  (char));

int recv_length = recv(connfd, buf, MAXDATASIZE/sizeof (char), 0);

if(recv_length == 0)

{

printf("client has closed!\n");

break;

}

printf("client say: ");

fputs(buf, stdout);

memset(buf, '\0', MAXDATASIZE/sizeof (char));

printf("input: ");

fgets(buf, sizeof(buf), stdin);

send(connfd, buf, recv_length, 0);

}

close(connfd);

close(listenfd);

return 0;

}}


客户端代码实例

/*************************************************************************

> File Name: cli.c

> Author: battle

> Mail: batbattle@163.com

> Created Time: 2018年06月02日 星期六 10时55分37秒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unistd.h>

#include<netinet/in.h>

#define PORT 8888

#define MAXDATASIZE 2048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argc != 2)

{

fprintf(stderr, "老铁,请输入想连接的服务器IP地址!\n");

exit(1);

}

int sockfd;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const char *server_ip = argv[1]; //从命令行获取输入的ip地址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bzero(&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addr.sin_port = htons(PORT);

inet_pton(AF_INET, server_ip, &serveraddr.sin_addr);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printf("=====================服务器链接成功=====================\n");

char buf[MAXDATASIZE];

memset(buf, 0 ,  sizeof(buf));

printf("input: ");

while(fgets(buf, sizeof(buf), stdin) != NULL && (strcmp(buf, "quit")))

{

send(sockfd, buf, sizeof(buf), 0);

memset(buf, 0, sizeof(buf));

recv(sockfd, buf, sizeof(buf), 0);

printf("server say: ");

fputs(buf, stdout);

memset(buf, 0, sizeof(buf));

printf("input: ");

}

printf("client will be closed, see you next time.\n");

close(sockfd);

return 0;

}


编译连接

gcc -o cli cli.c && gcc -o ser ser.c

两个终端上先运行服务器再运行客户端

./ser

./cli 127.0.0.1


运行结果

cli:同学,走,一起去克利夫兰支持詹姆斯干掉勇士队!

ser:算了算了,我还要准备去准备网易云课堂上的【剑指BAT】安排的下一次网络编程课程呢,等我加入了一线企业,赚高薪了,哥带你飞

cli:酱紫啊,哥哥要继续加油哦,看好你,拜拜

ser:好滴,等我闭关修炼5个月,我们再见,拜拜

服务器运行结果

客户端运行结果

为了方便大家获取源代码,可以移步这里, GitHub源代码

作者:batbattle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a0bbd8700ce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 SOCKET编程详解相关推荐

  1.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 一.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进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 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 ...

  2.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非常叼

    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44576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Linux的SOCKE ...

  3. PHP SOCKET编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HP SOCKET编程详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 预备知识 一直以来很少看到有多少人使用php的socket模块来做一些事情,大概大家都把它定位在脚本语言的范畴内吧,但是其实 ...

  4. Linux网络编程---详解TCP

    Linux网络编程---详解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_shanghx_123的博客-CSDN博客_tcp的协议数据单元被称为 TCP协议详解(TCP报文.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IME_WAIT状态. ...

  5. Linux串口编程详解

    Linux串口编程详解(阻塞模式.非阻塞模式.select函数) 之前一直觉得串口编程很简单,这两天仔细研究后发现串口里的各种参数还挺复杂,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这里总结一下网上的各种文章及自己的理解与 ...

  6. Linux的SOCKET编程详解(转载)

    一.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进程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为进程通信提供了相应设施,如: UN ...

  7. Linux 网络编程详解二(socket创建流程、多进程版)

    netstat -na | grep "8080" --查看TCP/IP协议连接状态 //socket编程提高版--服务器 #include <stdio.h> #in ...

  8. php里面的socket编程,详解PHP Socket 编程过程

    详解PHP Socket 编程过程 作者:PHPYuan 时间:2019-03-13 03:41:20 概述 Socket用于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通常基于客户端-服务端模型.此时,客户端-服务端是可 ...

  9. linux进程文件描述符 vnode,Linux C编程详解:进程原理分析、文件描述符和文件记录表、文件句柄和文件原理...

    一.引言 文件操作是Linux C编程中其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实际上也相当重要,这里并不是说狭义上的那种文件操作,它也非常有助于理解和学习Linux系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Unix/Linux的世界 ...

  10. Netty的Socket编程详解-搭建服务端与客户端并进行数据传输

    场景 Netty在IDEA中搭建HelloWorld服务端并对Netty执行流程与重要组件进行介绍: https://blog.csdn.net/BADAO_LIUMANG_QIZHI/article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Studio引入.so文件的正确姿势 以及调用.so 文件时报错has text relocations 解决
  2. Linux wc指令统计文件信息
  3. 2.5万美元奖金!滴滴算法工程师详解专业赛事:2021 SIGSPATIAL GISCUP
  4. 今年圣诞,麋鹿第一次请假
  5. I/0口输入输出实验 将P1口的某一位作为输入使用,连接一个按键,当按键按下时使发光二极管亮,否则发光二极管熄灭
  6. 11.1.1 认识StringBuffer类(1)
  7. SerializeUtil 序列化 java
  8. yarn-cli 缓存(转)
  9. 利用jsoup 如何从网页中下载图片
  10. matlab如何判断两个矩阵的元素是否相同_蚁群算法及其MATLAB实现
  11. bzoj2705 [SDOI2012]Longge的问题
  12. android错误 the currently displayed page contains invalid values
  13. 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数据科学家-桃树七剑之二:数据准备
  14. 大数据 | 致敬科比的篮球生涯。
  15. 请以平常心看这篇帖子
  16. Linux - Ubuntu中使用7zip和zip命令
  17. 公司装了cofax传真服务器真的解决了收发传真时存在的诸多不便
  18. 四家企业“无纸化办公”养成记:这才是PDF的正确打开方式!
  19. 【办公协作软件】万彩办公大师教程丨全能文档转换工具
  20. php-ftm,关于KEA128中FTM0/1的问题

热门文章

  1. BPT(Business Process Testing)
  2. C#基础知识-对象初始化顺序
  3. TreeView 节点多选,对TreeView的遍历
  4. [Linux] 通过shell给unix socket发送数据
  5. Xml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对象-使用MemoryStream-实践
  6. excel格宽度转html像素,使列表框的列宽自动适应内容的宽度?(已有思路但需解决转换成像素问题)...
  7. STORM的DRPC通讯
  8. python函数式编程-装饰器
  9. hibernate 实现数据库查询
  10. 不为人知的AI简史:人机共生梦想家,却意外促成互联网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