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裸视3D《隐身于世》的观众现场反馈很热烈,也很多样化,有些被问到的问题事后回想起来也挺有意思,今天开始我会陆续整理出来,做一个更为详尽的解答。

第一篇我们就先来聊聊这个“为什么会选择3D摄影”的话题。文章采用问答的形式整理编写,我会尽量回忆当时现场的一些提问用语,但也少不了会做一些按照自己书写习惯的文字修正。

2019年平遥展《隐身于世》展览现场


Q:好久不见,这几年都去哪里了?确实是好久不见了!八年前,2011年9月我第一次带裸视3D摄影作品参加平遥摄影展,也是第一次对外展出自己的裸视3D摄影作品,那时拍的是新疆沙雅的胡杨《魔鬼林》。编号:20100001后来,应该是2015年10月,那一组3D胡杨作品又受邀参加了那一年沙雅国际胡杨旅游摄影节的广场作品展,然后就留在了沙雅县当地的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如果你们去沙雅旅游、去艺术中心参观的话,应该还有机会看得到。Q:这几年都一直在坚持搞3D摄影创作?也不是!那次平遥展览后的第二年初接了一份外贸婚纱公司的摄影师兼企划的工作,2014年又转到深圳和原先奥林巴斯的同事联合组建了手机影像质量测评实验室,2018年回到大连后又为北京一家图像实验室做了一段时间的影像顾问,然后就到了今年年初,手机拍照评测这个事情差不多就结束了。Q:这来回也够折腾的!是啊!这几年一直在忙乎工作,虽然都没有脱离影像行业,但心思都花在影像服务行业上了,自己的创作基本上停滞……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些收获。比如做了5年的手机实拍评测,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的影像拍摄资料和场景素材。我自己觉得,这些积累对今年重新开始搞个人创作是一个很大的福利。Q:我们也做过一些摄影器材的评测,但是感觉出去拍摄主要就是在完成任务,但听你刚才说起来,好像是把这个过程当成了一种创作积累?确实是有点不一样。很多测评工程师偏重于关注拍摄参数和成像画质,但作为摄影玩家,其实我们更关心每个实拍场景的拍摄内容以及基于成像画质的审美表达——这样才能拍出人们想要的“大片”效果。所以,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实拍评测,应该是工程师和摄影师的混合体。编号:2019-007-01这次展出的3D画面,好几幅背景就是用手机拍的。Q:怎么会想到又重新开始搞3D摄影创作的?可能是理工科班出身,比较在意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五年前决定回深圳参加手机影像测评项目,当时也是基于一种对未来大众摄影媒介的趋势判断——手机相机将成为最为广泛而又举手可得的摄影工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并推广开来。所以,当时就想,如果能把摄影师的拍摄技法和拍摄经验融入手机相机的拍摄机能中,将绝对有机会像当年日产数码相机“一统天下”的阵势那样,极大推动国产手机在拍摄体验和实拍效果方面的领先优势。2018年初我总结了这几年的“搞机”实践,写了一本《把摄影师装进手机》的书(可以点击书名过去看看),虽然最后没有决定印刷出版,但网上公开的电子书还是受到包括H•O•V等国产品牌手机“搞机”兄弟们的推崇和点赞,其中的很多手机拍摄技法和理念也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因为他们也一直在尝试,在付诸实践。现在看我们手头的手机拍照,都已经可以无需后期处理也能拍出“像摄影师一样的好照片”了,“所拍即所想”的实时拍摄效果和理念已经深得民心了……Q:所以,你觉得可以回来搞3D摄影了?有点这个意思。毕竟转行搞摄影已经很多年了,所以,当我把“摄影师装进手机”这个理念提出、然后得到业界兄弟们的认可,并且多多少少也看到一些产品应用效果了,我觉得这个最主要的使命应该可以算是完成了,接下去后续的大量技术模块和算法实践的事,就交给做手机影像规划和技术开发的大咖们忙乎去了。所以,我为什么回来又搞起了裸视3D?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了,但这依旧没有离开我所感兴趣的“影像未来发展趋势”的话题——因为我觉得3D就是一个大趋势。Q:可裸视3D摄影并不是一个新的摄影技术、也不是一个新的技法……是的,不是!我想说的是,对于影像未来的考虑,我始终还是坚持一个“立体化”的观念。我们周遭的世界、我们正常人的视界,都是三维的,立体的,我们人类目前就是被局限在一个“三维空间+一维单向行进的时间”所架构的世界里,所以,单单用一个二维平面的画面就想诠释这整个世界显然是远远不够的。Q:我们可以通过光比反差、明暗虚实以及长时间曝光等手法,在平面照片上表现影像的空间感和时间性。没错!你说的这些都是试图通过二维平面的视觉表现手法来展示我们眼前的这个三维的真实世界,那为什么不干脆再增加一维、把“深度”带入我们的影像拍摄和视觉表现中呢?编号:2019-013-06aQ:可能会有很多摄影人觉得,能把三维的世界拍成二维的画面的过程才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这样才有艺术性和成就感。当然,这话说的也不差,很有道理。从古至今,那么多的大师画家已经为我们验证了这一观点。就像水墨山水那样的绘画,多有抽象意境,观时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绝对美妙。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的3D影像是未来发展趋势时,绝不是要否认平面影像艺术的存在及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价值。我想说的是,当我们面对着二维的平面画幅影像、努力鉴赏并开始发挥想象的时候,我们所要拓展的方向,就是把这幅二维的画面重新回放到作者所处的、他构图时所面对的三维空间……这样的解读我想你们都不会反对的,对吧?你看到一幅照片,你可能会联想起这幅照片所表现的这个原本真实的场景空间——这个真实的场景空间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的。古人吟诗作画时要面对的场景,和我们现在从摄影包里取出个相机、从屁股兜里掏出个手机想要构图拍摄的对象,其实都是一样,都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三维立体世界……Q:所以,我觉得是否可以顺着你的意思这样往下想:当我们如果面对这样的3D画面时,是不是就可以开始想象再增加一维的视觉冲击了?绝对有这可能,并且我也希望是沿着个方向进阶的……Q:但目前看来,大家还不太可能会达到这样的一种视觉境界。是的!比如现在,大家一进到我的这个展厅,一看到立体照片,首先眼睛就已经被好奇的立体视觉所吸引了,然后就开始问“这是画的吗?”、“这是怎么拍出来的?”等等。Q:对于立体视觉的技术好奇心盖过了对立体画面的内容好奇心?目前看来,绝对是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值得伤感的地方。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大家看惯了2D平面照片之后,突然现在让他们看3D照片,尽管立体电影已经风靡了这么多年,但当你一进屋看到满眼都是立体照片,视觉的好奇心还是会占据上风。但是,我自己可能就不一样了。我天天盯着这些3D画面,视觉上已经十分适应,好奇阶段早已过了。甚至在看习惯3D影像后,有时会把2D画面也看出3D的错觉来……编号:2019-013-06Q:啊!有这种可能吗?我知道,这样的情形会有点难以想象!不过,没有关系。人的视觉现在已经比较习惯影像的“降维”生成和“复维”传播,也就是把立体的世界拍成平面的图像,然后通过视觉传播,又试图重现出这个立体的世界——我们看古往今来的图像历史,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条主线。所以,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回到三维,我们都很容易想像,都有很现实的外部世界可以让我们去对照,去实际参考。因为我们都来自这样的现实世界,都有很丰富的三维世界的切身体验和思维逻辑,所以这个不难……Q:你说的是图像的观看心理?不单是观图心理,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视觉认知的问题。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拍了我手中的手机,但是你把这张照片给从没有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手机这个东西的人看,他肯定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扁扁的四方的玩意是什么东东,肯定也是无法理解你要拍它是什么用意了……Q:那是肯定的!同样的道理,图像的认知过程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个基于现实的过程。假设一个人是来自二维世界的,你给他看一张二维的照片,他的理解和解读基本上也就停留在二维的认知层面。反过来,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世界是三维空间,那么即使给我们一幅二维的照片,我们也能逆向回去、理解到三维的空间层面……Q:所以?所以,就是你前面提到的,我这里提供了三维的视觉画面,我希望呈现的是,除了再现这个三维的真实视觉效果境界,更有一种可能,是抱有一种向高于三维空间的某些东西进阶的意愿……编号:2019-013-08aQ:但是……对,但是我们谁也没有实际见过高于三维的某些空间的什么东西!而这恰恰就是最有意思的地方——我没想到,今天会聊到这个层面的话题!Q:等等,等等!这说得似乎越来越有点玄幻了。我们不妨先来假定一下:你,相信这个世界是多维的?是的!不是假定,我就是一个相信这个宇宙架构是四维、五维……甚至更高维度的人,只不过我们目前只认知到了第三维度,更高维的世界完全在我们的认知之外。Q:哈哈!!玄乎了!再这样聊下去,会不会就牵扯到了灵魂、意念、量子纠缠了?不会不会!没那么多深奥的……我们在这里说的只是空间,指宇宙的架构不只是我们所认知的三个空间维度(也有人会把时间维度也算进去)。Q:所以,你的意思是,之所以选择3D摄影,是因为你相信这个世界的架构是一个多维的空间,但是单纯的2D平面图像难以支撑你的思维层面和寓意表现,所以你选择在2D平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维深度的方式,直接把观众的视觉刺激拔高一个维度?是有这样的初衷和意愿在这里面。虽然,这么描述起来会有点过于“高大上”,但事实确实就是如此。基于2D平面图像的认知惯性,在观看3D立体图像时,将思维和逻辑空间向更高的维度释放,然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些3D影像的观念摄影画面,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博得眼前一亮的、再现了现实空间的三维视觉抽象化,而是在三维的视觉所呈现的框架之内外,有一股可以自由流动的意识气体在期间来回穿梭。那种感觉就像在入静中体内涌动的气流,更像是我眼前呈现的、只存在于意念中的线条、色彩、反差、焦点、噪点……它们似乎会告诉你,你眼前之所见以外的某些东西——我在这个《隐身于世》影展的前言里也提到了这样的一种视觉体验和意识收获。(可以点击过去看看)编号:2019-004-01这就是《关于时空维度的思考系列》的其中一幅,尽管它的背景画面只是我一不小心烧糊了的锅底图案。Q:关于静坐中的某些比较“灵异”的体验,我们不好反驳,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体验。但是确认的是:你的裸视3D真的就可以有这样神奇的视觉体验吗?我们在看立体电影时可没有体验到哦!可能我说的有点含糊不清,我应该这么解释你就比较好理解了:如果你有过入静体验,有过意识绘图的视觉体验,那么在看同样内容的平面和立体照片时,你会获得不同的观片体验——多一层维度的视觉,会更容易带你进入多(高)一层维度的思考空间,也就更容易悟出在低纬度所无法意识到的东西——但现在,更多的可能性,应该只基于想象。所以,并不是说,裸视3D视觉就有升维的功能,别的3D视觉就不可以,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你有过向多维进阶的思想意愿,你就不会在3D视觉图像面前,仅仅只是感慨它的那些技术性的视觉特效,而是会情不自禁地开始“漫游”这个多维视觉所带来的空间感和距离感。Q:好吧!那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为什么会选择光栅裸视3D照片这种技法来作为你现在的摄影表现形式?首先是个人因素,这个世纪初的时候,在上海迪派我们搞过几年的立体摄影项目开发,我也是在当时接触到光栅立体摄影并开始喜欢上裸视3D这门拍摄技法。后来项目开发终止后,我就把这门技法用到了自己的摄影创作上……所以,和你们玩延时、玩湿版、玩胶片一样,因为你掌握了这些摄影技法,所以你也会拿这些技法用于自己的摄影创作——我也一样。其次,我想你也可能了解过,立体影像除了我这种通过合成多角度单元画面而成的光栅裸视3D照片,还有很多不同的表现途径。常见的双目立体,最简单的一种,立体电影、立体VR都是这种类型的,有视差角度的两个镜头画面就可以了,然后强制地让左右双眼各看各的,立体视觉就出来了。而我之所以选择这种相对复杂的“多角度拍摄+合成制作+打印输出+光栅冷裱”的光栅裸视3D摄影技法,是觉得这是目前最接近常规摄影模式、最适合在这样的摄影作品展上展示的一种方式。抛开前期复杂的拍摄环节(这个我们另外再聊),和2D的照片类似,我这个裸视3D也是需要把最终的合成画面打印出来的——只不过打印的时候对尺寸和精度需要做精密的计算,和光栅参数做完全的匹配;然后,也会和2D平面照片一样,需要后期装裱,只是裱的过程是一个十分严苛的手工对齐固定冷裱的过程,稍有不慎、线条没对齐,画面就报废了。当然,现在也有光栅型的立体显示屏,可以直接轮流循环播放裸视3D立体照片,但那是需要插电运行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画框作品,不需要插电,可以正儿八经当一幅摄影作品一样拿回家收藏、挂墙上欣赏的图像作品。编号:2019-009-02Q:了解了!所以你认为裸视3D摄影会是一个新的趋势?是的,当中间有几点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首先光栅立体摄影技法,很多年前就有了(双目立体照片的诞生就更早了,摄影术诞生没多久,它就出现了),所以,这不是一个什么新技术,只不过因为拍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成本较高,失误率较高,所以玩的人比较少。特别是,曾经有很多人都想把它商业化,但基本上都走上了死胡同。目前我主要也只是用于自己的个人创作,我觉得这是玩光栅立体最为合适的状态之一。当然,我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一起玩这个3D技法。不需要老想着学会了这种技法就要怎么去实现商业价值——现在全国有多少人都在学各种摄影技法,花这么高的代价去买器材、买旅行外拍,你说他们都会在想怎么把学到的摄影技法做什么商业应用吗?没有的事,就是在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而已——玩3D摄影技法也是一样。其次,前面也说了,光栅立体只是3D影像的其中一种技法分支,今后随着立体影像材料和展示技术设备的开发推进,肯定会有更先进的3D影像拍摄技法出现,包括现实虚拟的立体展示,都有可能成为今后三维影像发展的新方向。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如果一定要分析影像发展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新趋势,我觉得裸视的三维影像就是未来的趋势。人类的科技发明从来都是基于仿生的逻辑和理念:想走得更快,于是发明了汽车;想飞得更高,于是发明了飞机……那么,如果我们都迫切想要把真实的三维世界搬到每个人的眼前——你先不用管我前面唠叨的那些几维几维烧脑的事儿,就单纯地只是为了再现现实的三维空间——我们早晚会把自己手中的平面影像设备全部更新为三维模式。这就是趋势!Q:所以,以后我们手头的那些无法拍3D的单反、无反都会被淘汰?这一天早晚会来的。不管是佳能、尼康、索尼的相机,还是H•O•V的手机,目前所进行的影像技法的更新开发和变更尝试,无论是传感器升到了几千万、多少亿像素,还是成像细节、对焦精度提升多少多少……都只算是在现有影像范畴内的一些性能改善——仅仅只是改善,都还算不上什么影像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如果你们关注过3D影像的话,应该会注意到,现在市面上有卖很多手持三维扫描仪(也有直接就叫3D三维相机),价格从好几万到几千、几百的都有,性能、机能差别很大,但功能都一致:就是像我们用相机拍二维照片那样,只不过它是对着“被摄体”来回扫描后重建出一个三维模型。如果以前没怎么关注过此类器材的话,现在可以持续关注一下了,因为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下一代“照相机”的雏型。编号:2019-002-02Q:为什么这么肯定?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这些三维扫描都能像现在的单反、无反拍平面照片那样,“咔嚓”一声,瞬间就可以完成整个构图场景内的画面成像和深度数据采集,把被摄场景中所有的前后景和主体对象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完整的“皮肤”特征(曝光、色彩、影调、质感等)和其立体架构——能这样把真实的三维世界用数据模型重建于我们眼前的设备,才是未来我们所需要的影像记录器材——至少能够实现这样的立体影像重建机能的相机,才是未来我们所期待的相机——相信我说的这一点!Q:所以,这也是你为什么要选择重新回到3D摄影领域的原因?是的,这绝对是我考虑再三后回归3D摄影的终极推动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让我持续玩一辈子、玩到老的项目。你可以不用太过理会我前面说的那些多维空间和意念影像,也可以不必太顾及那些无法商业化所带来的担忧和冷淡,但你绝对不会轻视人类在仿生科技道路上的那一份私心和贪念——我们最终都想再造一个完整的自己,并且是那种可以穿越时空界限地重建自己和周围一切的欲望。所以,影像先行,三维空间是必须要跨越过去的。现在有一个特别现实的情形是,在这样一个“人手一机”的手机拍照时代,是时候开始新的影像变革创新之路,并且手机也是最有机会和优势成为这一变革道路上的先驱和原动力的,我十分相信这一点。比如TOF(Time of flight),我现在也是把它视为手机拍照历程上的一个新方向标,尽管它现在所能带来的“蝴蝶效果”可能并不那么强烈,但我还是像捧着一根“稻草”似的,期待它能和手机拍照融合加持,在原有拍出“亮度”的基础上,算出深度,最终带来大众影像传播的一个新高度。Q:Tof?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你的P30Pro手机上就有TOF传感器和镜头,它就是在和摄影机能相结合使用的。TOF可以用来感知被摄体的距离深度,P30在拍人物背景虚化时就需要到它,并且它现在也可以完成一些比较基本的小物件建模——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它未来的应用场景。华为商城的P30Pro截图Q:又是一个新概念,不细说了,最后问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整个平遥摄影展上那么多的2D平面摄影作品?今年平遥摄影展上,我还是唯一一家以立体视觉方式参展的摄影人,大家觉得很好奇、很扎眼——八年前我第一次带立体胡杨参展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情形。我希望明年、今后5年、10年之后,会有更多的玩立体视觉的摄影人出来办展,公开展示自己的3D影像和多维视觉艺术。到那时,可能2D平面作品反倒是成了稀缺货。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进门时服务员如果没递给你一副立体眼镜,你反倒会觉得有点不习惯——原来这次看的不是立体电影。同样的情形,如果大家都玩立体摄影了,到时我们再看看老一辈摄影人的那些纪实作品,或许会比现在更有一种珍贵感和历史性……而现在,满场看过去,你会觉得,真的很“泛滥”。Q:这是不是要带我们从另一个维度去看现在的摄影展了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影像路漫漫  志者同行

朱钢原创影像图文公众号

欢迎订阅收看

认知空间是什么意思_为什么会选择3D立体摄影相关推荐

  1. 认知空间是什么意思_百变立体空间 搭建创意世界

    磁力片自行车 磁力片机器人 用磁力片搭建出的几何图形 磁力片三轮车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周素琼 摄 假期宝贝玩什么?在妈妈们的玩具购买清单里,乐高一定是不会少的.作为知名的搭建类玩具,乐高的确有不少让孩 ...

  2. 认知空间是什么意思_为什么很多女生都是“路痴”| 男女的空间认知有什么差异...

    路痴,这个词会在很多女生口中出现.女生大多对路线不敏感,甚至很弱智.从前,不相信有人真的是路痴,也不相信有人会连简单的方位都搞不清楚.如果有女生说自己是路痴,我会觉得她大概是自谦或者说着玩的吧,也许为 ...

  3. 认知空间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包括哪些

    展开全部 "认知"是指人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以及自身对外界的感知的一种心理过程.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 ...

  4. 认知空间是什么意思_颠覆认知:空间与时间其实就是我们的一种幻觉

    我们活在时间里,走在空间中,然而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却是一种幻觉.在本质上,根本没有时间.空间这回事(这需要你仔细研读本篇文章及做深入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明白时间与空间的虚幻性,我们要理解&qu ...

  5. 火箭技术术语_仿真优化火箭发动机 3D 打印制造工艺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为台湾创新空间(TiSPACE)提供增材制造(也称 3D 打印技术)服务,包括原始设计制造.重新设计和仿真等.TiSPACE 的固液火箭发动机中使用的燃料喷射器组件的 3 ...

  6. 什么在占用你的Mac磁盘空间?Mac磁盘清理软件为何选择DaisyDisk?

    使用Mac工作时,您可以创建和下载大量文件,但很少删除任何内容.在某些时候,您会发现您的启动磁盘已满.该怎么办? 是什么在占用你的Mac磁盘空间?Mac磁盘清理软件为何选择DaisyDisk? 今天, ...

  7. python实现3d扫描_树莓派制作的3D扫描仪

    作者:the_anykey 翻译:瑟瑟 校对:plantpark Hi, 我是arduino和树梅派的忠实粉丝,当然也喜欢3d打印.我想为我的孩子们做一个3d模型,然后就开始研究怎么去做一个3d扫描器 ...

  8. html圣诞树代码_支持手机选择背景音乐圣诞树源码

    html圣诞树代码_支持手机选择背景音乐圣诞树源码小子在本地测试了下,圣诞树会根据音乐变化起来,挺好看的手机打开显示黑屏的问题,已经修复适配,上传服务器即可,如果加载慢就把远程js和css本地化或者更 ...

  9. [高级教程] 实例教程_次世代雇佣兵3D模型制作教程

    实例教程_次世代雇佣兵3D模型制造教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lZAEwNq03iAEJKJpahuEg 密码:0cyf

最新文章

  1. 解决跨域常见方案(is therefore not allowed access)
  2. 分布式计算—MapReduce、Spark、Storm、Flink分别适用什么场景
  3. 《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2-用于并发和网络化对象模式》读书笔记(17)--- 领导者/追随者...
  4. jupyter notebook python插件_Jupyter notebook一款非常好用的python IDE
  5. python wait方法_Python条件类| 带有示例的wait()方法
  6. [html] 使用svg画一个爱心
  7. 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8. 百度推出海外版网盘:竟免费不限速
  9. Tomcat报错:The required Server component failed to start so Tomcat is unable to start
  10. kubernetes视频教程笔记 (28)-集群调度-固定节点调度
  11. 数据结构与算法-进阶(五)图的实现
  12. 人工智能对智能建筑有哪些影响,智能建筑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3. 简述网桥的特点_网桥的特点
  14. 为什么局域网IP通常以192.168开头而不是1.2或者193.169?
  15. 怎么挑小红书koc?什么是小红书koc
  16. 如何让浏览器用极速模式打开网站而不是兼容模式
  17. CPen虚线无效问题
  18. Linux服务器下搭建SFTP服务
  19. 关于find命令-perm 的用法
  20. python界面实现点餐系统_基于PythonFlask的网上点餐系统管理员后台开发

热门文章

  1. openerp mac os 下 报表中文乱码问题。
  2. CCIE基础知识之EIGRP 二
  3. 《JSON笔记之二》----封装JSONUtil
  4. java webservice 接收数据_WebService客户端,接收数据解析存入数据库
  5. hibernate连接mysql 释放连接_SSH 占用数据库连接不释放问题
  6. Lubuntu 18.10仍有可能支持32位PC
  7. Redis手动failover
  8. BZOJ1016 [JSOI2008]最小生成树计数
  9. AC日记——爱改名的小融 codevs 2967
  10. docker学习笔记18:Dockerfile 指令 VOLUME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