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一、数据库约束

???1.1 约束类型

???1.2 null约束

???1.3 unique约束

???1.4 default约束

???1.5 primary key 约束

???1.6 foreign key 约束

???1.7 check约束(了解)

??二、表的设计

???2.1 “一对一”关系

???2.2 “一对多”关系

???2.3 “多对多”关系

??三、新增

??四、查询

???4.1 聚合查询

???4.1.1 聚合函数

???4.1.2 分组查询(group by 子句)

???4.1.3 having 子句?

???4.2 联合查询(最复杂的)

???4.2.1 笛卡尔积

???4.2.2 内连接

???4.2.3 外连接

???4.2.4 自连接

???4.2.5 子查询

???4.2.6 合并查询

??后续


前言

老规矩~~

为了本篇博客的学习,先把 MySQL数据库 里面的表 全部都删除掉~~

只留下自己创建的java数据库(自带的数据库肯定是不动的了)~~

一、数据库约束

所谓的约束~~

其实就是 数据库可以让程序员定义一些对数据的限制规则,数据库 会在 插入/修改数据的时候,会按照这些规则 对数据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不通过,就直接报错~~

约束的本质 就是让我们及时发现数据中的错误,更好的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1.1 约束类型

not null

指示某列不能存储 null值(即 该列是必填项)

unique

保证某列的每行必须有唯一的值

default

规定没有给列赋值时的默认值

primary key

not null 和 unique 的结合。确保某列(或两个列或多个列)有唯一标识,有助于更快速的找到 表中的一个特定的记录

foreign

保证一个表中的数据 匹配 另一个表中的值的参照完整性

check

保证列中的值符合指定的条件


1.2 null约束

此时,先创建一张 student表:

这张表,初始情况下,没有任何的约束,允许为null:

此时,我们完全可以插入空值:

但是,如果我们加上 not null,那么就不会插入成功了~~

删除上面所创建的 student表:

重新创建一个 student表(有约束条件 not null):

查看 student表 的结构,发现此时 id列不允许为空:

此时,如果再插入空值的时候,会提示报错:id列不允许为空值:

这个是由于创建 student表 的时候,在 id列 设置了 not null~~

使得在下面插入数据的时候,id列 不允许插入空值~~


1.3 unique约束

unique约束,是保证 唯一性约束~~

首先,删除 原来的 student表:

先创建一个普通的表(无任何约束):

插入多条相同的记录,发现插入记录都成功了:

此时,查询 student表 的全列数据:

可以看到的是,创建的是普通的表(无unique约束),

此时,是完全可以插入普通的数据的~~

默认情况下,表里的数据都是可以重复的~~

现在,重新创建一个 带有unique约束的 student表:

首先,删除上次创建的 普通student表:

接着,创建一个带有unique约束的 student表:

此时,观察 student表 的结构,发现id只能是唯一值:

此时,向 student表里面 插入相同数据,会发现出错了(第一条插入没问题,第二条开始就出错了):

duplicate:重复~~

entry:条目~~


1.4 default约束

default约束,就是设定默认值~~

即 当我们插入数据的时候,如果不去指定,那么插入的时候就会自动去填写这个默认值~~

默认情况下的默认值,是null~~

可以通过 default约束 来修改默认的默认值~~

删除旧的 student表:

重新创建一张新的 student表(不加任何限制):

此时我们可以查看 student表 的结构:

当我们对表进行指定列插入的时候,就会涉及到默认值的情况的:

此时,我们只针对 id列进行插入,那么 剩下的 name列 就按照默认值来走的: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 default约束 来修改默认值~~

重新删除 student表:

创建一张带有 default约束 的 student表:

此时,可以查看表的结构:

那么,此时可以插入数据来观察:

当然,只插入name的话,id就是默认值:


1.5 primary key 约束

primary key 约束,又叫做:主键约束~~

这是在设计表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列~~

主键表示一条记录的 “身份标识” ,用来区分 这条记录 和 其他的记录~~

主键的要求:

  1. 主键不能为空,相当于 not null
  2. 主键不能重复,相当于 unique
  3. 一个表里只能有一个主键

首先,删除 原来的 student表:

接着,创建一张带有主键的 student表(一般情况下 把 id 当作主键):

此时,可以查看 student表 的结构,会发现也出现了变化:

当插入数据的时候,

主键不允许为空值,同时主键必须唯一(这里的主键指的是 普通主键):

有的人可能会说:主键不能为空,而且必须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主键必须填,而且还不能是重复的~~

那么以后填主键的时候,是不是还必须的要好好琢磨琢磨呢?

于是,MySQL为了方便大家填写主键,内置了一个功能 —— “自增主键” ,帮助我们自动生成主键的值,就不用程序员自己来保证了~~

从1开始,依次进行累加~~

自增主键 不是 普通主键,可以手动指定,也可自动生成~~

当我们填入一个具体值的时候,那就是手动指定;

当我们填入null的时候,那就是自动生成(按照自增规则)~~

首先,删除原来的 student表:

接着,创建一张新的 student表(内含 自增主键,自增主键 不是普通主键):

此时,查看 student表 的结构:

现在,插入一些数据:

自增规则:

MySQL要想自增,必须要能够记录下来当前 id已经到哪了~~

还要保证 自增 之后,得是不能重复的~~

MySQL里简单粗暴的做法,直接就是记录当前 自增主键 列里的最大值~~

这就能保证自增速度佷快。并且一定是不重复的~~

自增主键,主要就是用来生成一个唯一的 id,来保证不重复~~

如果数据库是分布式部署的~~

这个时候自增主键就要带来问题的~~

分布式,即 数据量太大,一台机器存不下,就需要使用多台机器来存~~

如果只有一个MySQL数据库服务器,那么 肯定自己是知道 当前 id的最大值,也就容易生成下一个唯一的 id~~

但是,如果是分布式部署,有多台机器,就可能有一个MySQL集群了:

每一个MySQL节点只知道自己节点上的最大值,不知道其他节点上的最大值~~

换句话说,每一个MySQL数据库可以生成一个在自己节点上唯一的 id,但是不能保证 自己生成的 id和其他的几个节点的 id是不是重复的~~

但是,生成唯一 id这样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MySQL自增主键,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了~~

一个典型的解决方案是:在生成 id的时候,让这些节点相互协商一下,彼此了解对方的情况之后,就能生成唯一的 id了;但是,这个方法的代价有点大(生成一个 id就需要交互一次)~~

聪明的程序员就想出了一些其他的办法~~

一个典型的思路:

唯一 id = 时间戳(ms) + 机房编号/主机编号 + 随机因子(随机数)

往数据库中不停的插入数据~~

每一次插入数据都需要一个唯一的 id~~

数据进入数据库肯定也是有先有后(不同的时间戳)~~

同一个时间戳之内,进入数据库的数据是有限的;使用时间戳 就已经能够区分出大部分的数据了~~

同一个时间戳进入的数据库的数据,又会分摊到不同的主机上~~

同一时间戳 并且 同一主机 的情况下,已经非常少了,再通过生成随机数的情况,就能够得到一个 分布式情况下的唯一 id,并且这种情况下的生成效率也非常高~~

通过上述情况,确实能生成 id,但是也会存在极端情况,导致出现的不唯一,但是出现的概率极低,在工程上忽略不计~~

未来我们见到的分布式唯一 id生成算法,核心思路就是上面这个公式~~

id不一定是数字,id本质就是字符串~~


1.6 foreign key 约束

foreign key 约束,又称外键约束,描述了 两张表之间的关联关系~~

学生表 里面存储着 每个同学的信息(其中有一列是 班级编号);

班级表 里面存储着班级的具体信息~~

学生表中的每个同学的班级编号,需要在班级表中存在,如果不存在 就是非法数据!!!

其中,班级表 是负责约束的一方,称为 父表;

学生表 是被约束的一方,称为 子表~~

首先,删除原来的 student表:

接着,创建 class表 和 student表(具有外键约束关系):

此时,我们可以看看 student表 的结构:

插入数据:

在父表为空的情况下,直接尝试往子表插入,就会报错!!!

如果向父表里面插入几条记录之后,再次尝试向子表里面插入数据:

如果 插入子表的数据(4)没有在父表的 classId(1,2,3)中,同样也会报错:

这就意味着 在外键约束下,每次 插入/修改操作,都会先触发在附表中的查询,父表中存在才能 插入/修改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注意:每次插入的时候都需要先查询,是否会非常拖慢执行效率?

确实如此!!!

但是也没有特别拖慢~~

如果查询操作 触发了遍历表,那么就是 低效的;

如果查询操作 触发了索引,那么此时就是 相对快不少了~~

建立外键约束的时候,MySQL就要求,引用的父表的列,必须是 主键,或者是 unique~~

而不管是 主键 还是 unique,都是自带索引的~~

注意:

俗话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父表虽然对子表产生了限制,但是反过来 子表对父表也有限制:

父表对子表的限制 是不能随意 插入/修改;

子表对父表的限制 是不能随意 修改/删除~~

由于在子表中 引入了 classId = 1 的记录~~

尝试删除父表中 的对应记录,就会发现 这个难以删除~~

场景:

电商~~

商品表(goodsId,name,price)

订单表(orderId,time,goodsId)

由实际情况得知,订单表里面的goodsId 需要在 商品表里面的goodsId存在(详情请参考 淘宝),那么 两张表之间存在 外键约束,且 商品表是父表,订单表是子表~~

如果,此时已经换季了,即 第一次买的时候觉得还挺好,过了一段时间后,想要再次买一次一样的商品,此时却发现该商品已经下架了~~

那么,提问:在外键约束条件下,如何把商品表里面的对应记录进行删除,同时又不影响订单表里面的记录(类似于 淘宝)?

实际上,可以使用 “假的删除” ,即 逻辑上删除,物理上还在(类似于操作系统删除磁盘上的数据——本质上就是把对应的盘块 给标记成无效,并不是真的把盘块上的数据给清空了),可以多搞一个 判断是否下架的字段,

如:

商品表(goodsId,name,price,ok)

约定 ok 为 1 的时候,表示商品在线;约定 ok 为 0 的时候,表示商品下线~~

需要下架商品的时候,并不是真的需要把这个记录给删掉,而只是把 ok 改为 0,并不影响外键约束~~

同时,在展示商品的时候,就可以基于 ok 做筛选,ok 值为 1 的时候 才进行展示~~

虽然,被 ok 设为 0 的商品,始终在磁盘上占着空间(这个和操作系统那个还不一样,操作系统那个 标记成无效磁盘以后,未来磁盘空间也可以重新利用起来),此时是无法被重新利用起来的,但是 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硬盘是非常便宜的~~

注意:

用外键关联的两个表,关联字段名完全一样是可以的:

就像 Java中的 类和对象 一样,两个类,是完全可以有两个相同的属性的~~


1.7 check约束(了解)

check约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约束~~

它可以对表中的值做一个直接的限制~~

但是,在MySQL 5系列的数据库还不支持~~


注意:

在MySQL数据库中,check约束 和 外键约束 和其他的约束不同,在创建表的时候,约束的前面需要加上 逗号, 的,这个是固定的语法规定~~

二、表的设计

“设计” 比较高端,已经属于"哲学" 层次的东西了~~

根据一些实际的业务场景,来设计表;主要就是确定 有几个表,每个表有多少个字段~~

怎么来进行表的设计?

  1. 明确需求场景~~
  2. 提取出需求的场景,实体可以认为是"关键性的名词"~~
  3. 理清楚"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不同的关系,在设计表的时候,有不同的套路!!!


2.1 “一对一”关系

以学校的教务系统来举例,

在教务系统里面,有许多的 “学生”,也有许多的 “账户” ,

此时,“学生” 和 “账户” 就是 “一对一” 的关系~~

一个 “学生” 只能有一个 “账户”,一个"账户"只能分配给一个"学生",这种关系就叫做 “一对一” 关系~~

此时的套路有:

第一种套路:把学生和账号,直接放到一个表里~~

如:student(id,name,account,password…)

第二种套路:把学生和账号 各自放到一个表里,然后使用一个额外的 id 来关联就可以了~~

如:

当然,第一种设计套路是下策的,

尤其是一个系统中包含不同身份角色的时候~~


2.2 “一对多”关系

同样,以学校的教务系统来举例,

在教务系统里面,有许多的 “学生”,也有许多的 “班级” ,

此时,“学生” 和 “班级” 就是 “一对多” 的关系~~

一个 “学生” 只能属于一个 “班级”,但是一个"班级" 却可以包含多个"学生",这种关系就叫做 “一对多” 关系~~

第一种套路:

第二种套路:

都可以表示,一个 “学生” 只能属于一个 “班级”,但是一个"班级" 却可以包含多个"学生"~~

但是,在MySQL中 没有"数组"这样的类型,所以说,第一种套路 是无法实现的(虽然可以使用 字符创拼接 的方式来凑合着实现,但是实际上是不好的设计,比较低效,也失去了数据库对于数据校验的一些能力)~~


2.3 “多对多”关系

同样,以学校的教务系统来举例,

在教务系统里面,有许多的 “学生”,也有许多的待选的**“课程” ,**

此时,“学生” 和 “课程” 就是 “多对多” 的关系~~

一个 “学生” 可以选择多个 “课程”,同时一个"课程" 也可以 包含 多个"学生",这种关系就叫做 “一对多” 关系~~

一般就是采用一个中间表,来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如果需求场景比较简单,很容易就能梳理其中的实体和关系~~

如果需求场景比较复杂,可能涉及到很多很多实体,很多很多组关系,就容易搞乱~~

聪明的程序员就发明了一个工具 —— E-R图(实体-关系图)~~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搜集相关资料~~

三、新增

此时 会把查询的结果 作为 新增的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1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2;--先执行的是 查询操作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2,
--查询出来的结果 插入到另外一个表1里--当然,查询操作 也可以是上一篇博客里面的 基础查询操作~~--我们需要保证 查询结果的临时表2的列数和类型 要和要插入的表1得匹配!!!
--不要求列名匹配~~

导入表的数据:

首先,还是需要把 java数据库里面的表都已经删除干净~~

此时,可以创建一个 student表 并且插入一些相关的数据:

接着,再创建一个 student2表:

我们可以来看看 student表 和 student2表 里面的数据:

此时,我们可以用 student表 把数据导入到 student2表 里面:

最后,可以观察 student2表 里面的数据:

当然,自己也可以插入自己:

四、查询

4.1 聚合查询

4.1.1 聚合函数

如果说,之前介绍的 “表达式查询” 是把列和列之间进行一些运算处理;

那么 现在所要介绍的 “聚合查询” 就是通过行和行之间进行这样的运算~~

聚合查询,需要接着一些相关的聚合函数来进行查询,常见的聚合函数有:

聚合函数

说明

count( [distinct] 表达式)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数量

sum( [distinct] 表达式)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总和,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avg( [distinct] 表达式)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平均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max( [distinct] 表达式)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大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min( [distinct] 表达式)

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小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distinct 去重~~

[ ] 可选项~~

聚合函数的用法基本上是一样的~~

count

首先,我们需要来创建一张 exam_result表,并且插入一些数据:

接着,我们可以查看 exam_result表:

此时,我们可以用聚合函数count了: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当我们向 exam_result表 里面插入这样一条 全部都是null的记录:

此时,count(*)是把所有的记录都记录起来了,count(name)是把所有的非空记录都记录起来了:


当然,别名啥的也是可以照常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count后面的括号 与 count 之间不允许有空格,否则就会报错:


但是,count后面的括号 里面 是可以存在空格的:

sum

从此可以看出,sum在运算的时候会自动忽略null而进行一系列运算~~


当然,此处的聚合查询,也是完全可以指定筛选条件的:

带有条件的 聚合查询,会先按照条件进行筛选~~

筛选后得到的结果,再进行聚合~~

计算英语的总成绩:

计算英语及格的同学的 英语总成绩:


如果不是数字的话,那么计算结果就没有意义:

avg

平均值 = 总分/个数~~

此处的 个数 = 7~~

联想现在高中考试的时候,如果有个同学因为拉肚子而缺考了,那么老师在计算平均分的时候 肯定是不会把他计算过去的~~

max

min


4.1.2 分组查询(group by 子句)

聚合查询 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操作:分组查询~~

把表中的若干行,分成好几组~~

指定某一列作为分组的依据~~

分组依据的列的值相同,则被归为一组~~

分成多个组之后,还可以针对每个组,分别使用聚合函数~~

使用 group by 进行分组查询时, select指定的字段必须是 分组依据字段,其他字段若想出现在 select中则必须包含在聚合函数中。

比如说,select指定的字段 不是 分组依据字段,查出来的结果不报错,但是查出来的结果 是无意义的结果~~

那些其它字段里面的值,如果不用聚合函数来操作的话,就是单纯查一列,得到的就是每一个分组里面的第一条记录~~

首先,把 java数据库里面的表删除:

接着,重新创建一个 student表,并且插入一些数据:

然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 student表 中的数据:

现在,我们就可以来试一试 分组查询了:

需要统计:男生 和 女生 各自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此时,根据性别,男生是一组,女神是一组;

然后再这两组里面,分别查出各自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4.1.3 having 子句

group by 子句进行分组以后,需要对分组结果再进行条件过滤时,不能使用 where语句,而需要用having~~

在进行聚合查询的时候,也能指定条件筛选:

  1. 在聚合之前,进行筛选,针对筛选之后的结果,再聚合筛选(使用 where 子句 限制条件)
  2. 在聚合之后,进行筛选 (使用 having 子句 限制条件)
  3. 同时在前面和后面都筛选(where 子句 + having 子句)

聚合之前筛选:

查询每个性别平均分,但是除去赵六同学(先把 赵六 排除掉,再聚合筛选)~~

聚合之后筛选:

查询平均分大于 80 的性别的情况(需要先把平均分算出来,找出平均分大于 80 的)

同时在前面和后面都筛选:

查询平均分大于 80 的性别情况(除去张三同学)~~


聚合查询的过程:

先按照 where 条件进行筛选记录,

把筛选出来的结果按照 group by 来分组,

分组之后按照 having 再进行筛选,

最后再按照 指定列中的调用的聚合函数筛选~~


4.2 联合查询(最复杂的)

联合查询,也叫做 多表查询,即 把多个表的记录 合并到一起,综合进行查询~~

4.2.1 笛卡尔积

在介绍 联合查询 之前,需要介绍一下联合查询中的核心概念:笛卡尔积~~

通俗的来说,笛卡尔积就是简单的排列组合~~

笛卡尔积,就是把这两张表中的所有记录,进行排列组合,穷举出所有的可能情况~

即:

即:

规律:

笛卡尔积的列数,就是原来两张表的列数之和;

笛卡尔积的行数,就是原来两张表的行数之积~~

针对多个表进行联合查询,本质上就是先针对 多个表进行笛卡尔积运算!!!

万一原来的表就很大,再进行多个表的笛卡尔积,就会得到一张更大更复杂的表,这个过程会很低效,所以在实际开发中 进行多表查询的时候,一定要克制!!!

在上述的笛卡尔积中,学生表的classId 和 班级表的classId 相等的记录,肯定是比较合理的(能够符合真实的情况),其他的都是排列组合的副产物~~

所以说,单纯的笛卡尔积 可能并不怎么实用,但是 笛卡尔积 加上 一些合理限制条件的筛选,把有效的数据筛选出来,这个时候就得到了一张非常有效的数据表~~

这个过程,就正是 “联合查询” 的过程~~

像上述的 “学生表的classId 和 班级表的classId 相等” ,称为 “连接条件”~~

由于联合查询需要涉及到多个表,所以需要构造一下数据~~

首先需要删除 java数据库 里面的表:

接着就可以创建 classes表、student表、course表、score表,并且插入各种数据:

create table classes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desc` varchar(100));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sn varchar(20), name varchar(20), qq_mail varchar(20) ,classes_id int
);create table course(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create table score(score decimal(3, 1), student_id int, course_id int
);insert into classes(name, `desc`) values
('计算机系2019级1班',  '学习了计算机原理、C和Java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
('中文系2019级3班',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学'),
('自动化2019级5班',    '学习了机械自动化');insert into student(sn, name, qq_mail, classes_id) values
('09982', '黑旋风李逵',  'xuanfeng@qq.com', 1),
('00835', '菩提老祖',    null,              1),
('00391', '白素贞',      null,              1),
('00031', '许仙',       'xuxian@qq.com',    1),
('00054', '不想毕业',    null,              1),
('51234', '好好说话',    'say@qq.com',      2),
('83223', 'tellme',     null,              2),
('09527', '老外学中文',  'foreigner@qq.com',2);insert into course(name) values
('Java'),('中国传统文化'),('计算机原理'),('语文'),('高阶数学'),('英文');insert into score(score, student_id, course_id) values
-- 黑旋风李逵
(70.5, 1, 1),(98.5, 1, 3),(33, 1, 5),(98, 1, 6),-- 菩提老祖
(60, 2, 1),(59.5, 2, 5),-- 白素贞
(33, 3, 1),(68, 3, 3),(99, 3, 5),-- 许仙
(67, 4, 1),(23, 4, 3),(56, 4, 5),(72, 4, 6),-- 不想毕业
(81, 5, 1),(37, 5, 5),-- 好好说话
(56, 6, 2),(43, 6, 4),(79, 6, 6),-- tellme
(80, 7, 2),(92, 7, 6);

此时,可以看一下各种表的数据:

由上表可以知道,


4.2.2 内连接

那么,现在就可以来进行一些关联查询了:

1查询 “许仙” 同学的成绩:

许仙 是名字,student表里面有名字;

成绩 是分数,score表里面有分数;

先笛卡尔积,再条件筛选!!!

--先笛卡尔积,再条件筛选!!!--笛卡尔积 的写法:
select * from 表1,表2;--再进行条件筛选(这道题目中,很明显 两张表里面的 id/student_id 是一个意思,所以 可以将其 作为连接条件)

在多表查询中,可能多张表的列名 是一样的(如果两张表 都是 id一样呢)~~

那么可以通过 表名.列名 的方式来做区分(如上一张表)~~

过滤掉 无效数据之后,剩下的数据就已经清晰多了~~

都是每个同学,每门课的成绩~~

最初是要求查询 "许仙"同学的成绩,还需要加上一个条件:

最后一步,省略不必要的列,只保留必要的列即可:

注意:

多表查询的一般步骤:

  1. 先根据需求理清楚想要的数据都在哪些表中;
  2. [核心步骤] 先针对多个表进行笛卡尔积;
  3. 根据连接条件,筛选出合法数据,过滤掉非法数据;
  4. 进一步增加条件,根据需求做出更精细的筛选;
  5. 去掉不必要的列,保留最关注的信息!

--通过select 列名 from 表1,表2 where 连接条件 and 其他条件;
--这种方式 可以进行多表查询--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写法:
select 列名 from 表1 [inner] join 表2 on 连接条件;--第二种写法 和 第一种写法 效果上是一样的,但是语法上稍有区别~~

注意:

第一种写法中**select 列名 from 表1,表2;**是笛卡尔积的写法~~

第二种写法中表1 [inner] join 表2; 也是笛卡尔积的写法~~

如果只有2张表的话,表1 join 表 2 起到笛卡尔积的效果;

如果是有3张表的话, 表1 [inner] join 表2 [inner] join 表3 就起到了笛卡尔积的效果;

join 多个表之后,最后来一个 on 统一写出筛选条件就可以了~~

当使用 join 计算笛卡尔积的时候,后面的条件使用 on 来表示,不是 where,这个相当于"固定搭配"~~

既然有 from 多个表,已经很简单很好用,为啥还要整个 join on 出来?

——join on 默认情况下的行为和 from 多个表 是一致的,但是 join on 还能延伸出一些其他用法,功能就比 from 多个表 更广泛了~~


2查询所有同学的总成绩,及同学的个人信息:

在上面的第一题当中,已经知道了每一个同学,每门课的分数情况:

接下来针对行和行之间进行计算,就需要进行聚合查询~~

不能说提到总成绩,就立即想到 表达式查询加起来,需要根据实际的表结构,见招拆招~~

在不使用聚合函数的情况下,后面这部分显示出来的结果 相当于每一个分组中的第一条记录~~

3查询出每个同学的姓名、课程名、分数

首先,对 student表、course表、score表 进行笛卡尔积:

接着,加上必要的连接条件:

最后,修改所需要留下的列:


4.2.3 外连接

--左外连接
select 列名 from 表1 left join 表2;--右外连接
select 列名 from 表1 right join 表2;

首先,把之前创建的表删除:

然后重新创建 student表、score表,并且插入一些数据:

接着,查看 student表 和 score表 的数据:

如果说,两张表的数据记录都是一一对应的对应,那么可以看见,内连接 和 外连接 的结果是一样的:

那么,如果把 score表 的 (3,70) 改成 (4,70) ,使得 student表 和 score表 数据记录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从学生表的角度看,3号同学王五 在 分数表里面没有成绩;

从分数表的角度看,4号同学 没有身份信息~~

此时,内连接 和 外连接 的查询结果就会有所区别了:

就好比于这样:


4.2.4 自连接

所谓自连接,即 自己和自己进行连接,同一张表 自己和自己进行笛卡尔积~~

这个操作是一种 “奇淫巧技”,很少会用到,属于 特定情况下的特定问题的特殊解决手段!!!

SQL里面的指定条件筛选,都是按照列和列之间进行筛选的(如 a列 < b列),难以进行行与行之间筛选~~

自连接操作就能够 把行转化成列~~

显示所有 "计算机原理"成绩 比 "Java"成绩 高的成绩信息~~

现在删除已有的 student表、score表:

继续创建刚刚删除的四张表,插入刚刚删除的信息~~

create table classes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desc` varchar(100));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sn varchar(20), name varchar(20), qq_mail varchar(20) ,classes_id int
);create table course(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create table score(score decimal(3, 1), student_id int, course_id int
);insert into classes(name, `desc`) values
('计算机系2019级1班',  '学习了计算机原理、C和Java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
('中文系2019级3班',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学'),
('自动化2019级5班',    '学习了机械自动化');insert into student(sn, name, qq_mail, classes_id) values
('09982', '黑旋风李逵',  'xuanfeng@qq.com', 1),
('00835', '菩提老祖',    null,              1),
('00391', '白素贞',      null,              1),
('00031', '许仙',       'xuxian@qq.com',    1),
('00054', '不想毕业',    null,              1),
('51234', '好好说话',    'say@qq.com',      2),
('83223', 'tellme',     null,              2),
('09527', '老外学中文',  'foreigner@qq.com',2);insert into course(name) values
('Java'),('中国传统文化'),('计算机原理'),('语文'),('高阶数学'),('英文');insert into score(score, student_id, course_id) values
-- 黑旋风李逵
(70.5, 1, 1),(98.5, 1, 3),(33, 1, 5),(98, 1, 6),-- 菩提老祖
(60, 2, 1),(59.5, 2, 5),-- 白素贞
(33, 3, 1),(68, 3, 3),(99, 3, 5),-- 许仙
(67, 4, 1),(23, 4, 3),(56, 4, 5),(72, 4, 6),-- 不想毕业
(81, 5, 1),(37, 5, 5),-- 好好说话
(56, 6, 2),(43, 6, 4),(79, 6, 6),-- tellme
(80, 7, 2),(92, 7, 6);

(1)先找到 “计算机原理” 和 “Java” 的课程的 id ,发现 “Java” 课程 id 是 1,“计算机原理” 课程 id 是 3:

(2)肉眼观察一下 在 score表 中哪些符合情况:

(3)对score表 进行 笛卡尔积 (score表 和 score表 分为起别名为 s1 和 s2):

(4)筛选条件 是用 学生id比较合理!!!

因为,需求是找到哪个同学的 3号课程比1号课程成绩高~~

当学生 id 对齐以后,我们发现 课程 id 仍然在排列组合~~

但是,我们只想要的是 课程 id 不是 3 就是 1 的记录(左边 id 为 3,右边 id 为1 或者是 左边 id 为 1,右边 id 为3):

接着 需要添加一下比较条件,3号课程 id 分数 大于 1号课程 id 分数 即可:

最后,精简一下列就可以了:


4.2.5 子查询

所谓的子查询,其实就是套娃~~

单行子查询:返回一行记录的子查询~~

查询与 “不想毕业” 同学的同班同学:

(1)根据 名字 获取到班级id

(2)根据 班级id 查询 id 匹配的同学(同班同学)

接下来就可以把两步SQL 写成 一步SQL:

子查询如果只有1个结果,直接使用 = 即可~~

子查询如果包含了多个结果,就可以使用 in 了,嗯,有的时候使用的是 not in~~


查询 “语文"或"英语” 课程的成绩信息:

先根据课程名,知道课程的 id,再拿着课程的 id 去分数表里面查询:


4.2.6 合并查询

合并查询,就是 把两个查询结果的结果集合,合并到一起~~

主要是使用 关键字 union 这样的关键字来实现~~

查询id小于3,或者名字为“英文”的课程~~

使用 or:

使用 union:

区别:

使用 or 只能是针对一张表,使用 union 可以针对的是两(多)张表(保证列需要匹配)~~

注意:

union 操作 如果有重复的记录,它会自动去重;

如果不想去重的话,把 union 换成 union all 即可~~


后续

这就是MySQL数据库表的增删改查(进阶)的全部内容啦~~

下一篇就是 MySQL数据库 索引和事务 部分的内容了~~

如果这篇博客给你带来了收获~~

可以留下一颗小小的赞吗~~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师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直到现在。深知大多数初中级java工程师,想要升技能,往往是需要自己摸索成长或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近万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率很低又漫长,而且容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止不前。因此我收集了一份《java开发全套学习资料》送给大家,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到想自学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添加下方名片,即可获取全套学习资料哦

【MySQL系列】 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相关推荐

  1. 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下)

    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 4. 查询 4.1 聚合查询 4.1.1 聚合函数 4.1.2 group by字句 4.1.3 having 4.2 联合查询 4.2.1 内连接 4.2.2 外连接 4 ...

  2. 2.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

    这里写目录标题 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 1.数据库约束 2.表的设计 3.新增 4.查询 4.1 聚合查询 4.2 联合查询 5.内容重点总结 MySQL表的增删改查(进阶) 1.数据库约束 ...

  3. Mysql数据库和表的增删改查以及数据备份恢复

    数据库 查看所有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使用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查看当前使用的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

  4. MySQL——数据库和表的增删改查

    1.DDL操作数据库 ①查询 SHOW DATABASES; ②创建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创建数据库(判断,如果则创建) CREATE DATABASE IF N ...

  5. MySql之表的增删改查

    day03 表的增删改查 回顾讲解的内容: 注意:DQL:Data Query Language 数据查询语言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LmaY ...

  6. R操作MySQL数据库创建表、删除表、增删改查(CRUD)

    R操作MySQL数据库创建表.删除表.增删改查(CRUD) 关系数据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范式去存储的.当我们需要非常高级和复杂的Sql查询就可以使用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资产.不光java和python可以容 ...

  7. servlet+javabean+jdbc+mysql基于MVC模式的课件管理系统,有三个表的增删改查和课件搜索、课件上传、课件下载功能, 具体功能请看界面上的导航条

    源码支持在idea.eclipse.myeclipse运行,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项目采用mvc设计模式开发,页面采用jsp+html+css+js完成. servlet+javabean+jd ...

  8. mysql创建数据表列子,MySQL 创建数据库及简单增删改查

    MySQL 创建数据库及简单增删改查 我们可以在登陆 MySQL 服务后,使用 create 命令创建数据库,语法如下: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登入: Enter passwor ...

  9. 数据库概论之MySQL表的增删改查1

    MySQL表的增删改查 1.MySQL表的CRUD 2.插入数据 2.1 语法 2.2 注意事项 3.查找语句 3.1 全列查找 3.2 指定列查询 3.3 指定查询字段为表达式 3.4 查询字段指定 ...

最新文章

  1. python中cursor属性_Python – AttributeError:’NoneType’对象没有属性’cursor’
  2. 基于 Quartz 开发企业级任务调度应用--转
  3. java list 比较_Java中List的五种去重方法及效率对比,你都用对了吗?
  4. “重构”黑洞:26岁MIT研究生的新算法
  5. oracle的环境配置-基本配置
  6. 个人博客网站 Welcome All
  7. mysql slave同步_Slave_SQL_Running: No mysql同步故障解决方法
  8. openresty nginx php,diy 你的nginx-OpenResty
  9. ios学习:Xcode工具
  10. 《企业软件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2.2 MyCo公司和MyProj企业软件交付项目...
  11. Redis配置文件redis.conf参数详解
  12. 安装 jupyter notebook
  13. 【Python】Tanimoto相似度算法实现
  14. MATLAB R2016a 安装详细教程
  15. SEO和SEM的区别
  16. 记录一次组装台式机设置U盘启动
  17. Unity 之 月签到累计签到代码实现(ScriptableObject应用 | DoTween入场动画)
  18. Hazelcast Jet DAG原理
  19. STM32F7--->SDRAM
  20. 关于电信重组(华为中兴观察员出品,必属精品)

热门文章

  1. SCP(Secure Copy)
  2. 链接网络计算机提示请检查名称,绝地求生高端辅助如果win7设置了共享文件提示“请检查名称拼写”怎么办...
  3. Github项目分享——JavaGuide
  4. html php留言板github,GitHub - gtfly/Message-Board--PHP: PHP 简单留言板(PHP Message-Board)
  5. idea maven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org.apache.commons.fileupload.FileItemFactory
  6. 硬件基础元器件【2.电容篇】
  7. Vue--》Vue3打造可扩展的项目管理系统后台的完整指南(六)
  8. 微信小程序真的会火吗?
  9. 万能五笔输入法导致vs2013 xshell中文乱码
  10. JavaWeb:(练习)三、HTML与CSS网页布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