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背景:龙应台,台湾出生,美国留学,文学博士学历,在美国、德国、香港、台湾当过教授,曾任台湾文化部部长。她是著名作家,代表作《野火集》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最好的教育是《孩子你慢慢来》、最坦诚的沟通叫《亲爱的安德烈》、最感人的亲情是《目送》(集结三本亲情之作汇成《人生三书》)。

下面开始讲讲《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内容简介:一本由36封家信构成的书。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在香港、台湾、美国、欧洲、德国都生活过,他们是世界公民。这些家信的内容涉及相当广泛。民主,政治,权威、世界公平正义,价值观,各国文化差异的探讨,国家问题的辩论,成长疑惑的诉说,爱情,亲情,友情,左派与右派、社会环境,政治体制,社会发展,信仰,阶级,国家,家庭,责任,职业,失恋,困惑,抽烟,喝酒,理想,人格独立,思想独立自由的探讨,音乐,美术,宗教等等。这是一本极其真诚的书。没有说教,没有遮掩,两颗真实的灵魂在真诚地诉求。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母子俩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异国的两代人之间穿越中西方文化冲突、价值冲突,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从陌生到朋友。

父母和子女应该怎么沟通。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有时并不单纯是改变,给予,更重要的是互相的尊重和接纳。父母和孩子不仅仅是给予和得到、付出和索取、奉献和回报的关系。更应该是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人生经历、一起感知生命赋予的快乐、苦难、营造幸福,共同承担、帮助,携手有爱的人生。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爸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子女有时候不愿意听父母唠叨,不是子女不爱爸妈,只是因为两代人思想有差异,价值观有差异,感悟到的人生不一样,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很多子女对父母听话,更多的是出于礼貌和孝敬,而不是真的理解。子女的想法确实和父母不一样,而且也发现,有时可能很多方面父母低估了子女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对于生活,子女有自己的观点、判断、价值观。也许有些思想父母认为有点不可理解或者有点幼稚,但是子女却就是这样想的。如果父母和子女不了解彼此心底真实的想法,父母和子女就会真的无法沟通,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会横亘眼前。你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打破阻隔两人的坚冰。龙阿姨和安德烈借着家信这种沟通方式,她们重新认识了彼此,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用心触摸了对方的世界——两个永远平行却无法完全交融的世界。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是否居同一屋檐下却缺乏心的沟通和交流,是否随时会因不一致而身陷剑拔弩张的氛围,是否内心依旧有对对方的爱意而不再用最直接的拥抱方式来表达,是否那注视着我的信任的目光会变成否定的审视我的眼神。

龙阿姨文笔很好。景物描绘优美动人,感情表达细腻,思想深刻,富含哲理。龙阿姨学识广博,我羡慕她对文化的执着、反思、追寻和拷问。菩提树是追求超越,出世的,椴树是眷恋红尘,入世的。对菩提树和椴树的追根溯源,这是一种执着,这份雅兴让作者怡然自得,乐在其中。这是一种乐趣,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思考。龙阿姨对孩子的尊重。她征求菲力普的同意以后,才将菲力普的故事写出来。龙阿姨对孩子的引导。菲力普在学校用iPod听音乐被老师没收,心里不服气。龙阿姨没有才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引导菲力普去了解学校的规定,引导菲力普去思考自己到底做的是否符合规定。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引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说教,给出命令,给出答案。龙阿姨的人文关怀。阿姨和安德烈,都在关注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比如贫富差距,比如动物保护,比如对自由的追求。他们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有实际的行动。比如绕路去买老爷爷的菜,比如参加游行,比如作者写作引导大家去关心这些问题。他们不是只有个人的私利,他们拥有关心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和行动。他们为了让社会变好那么一点点在做着自己的努力。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拥有多么丰富的生活,不是他们多彩的经历,不是他们世界各地游玩,不是他们会说很多种语言,不是他们懂得多少艺术文化,不是他们思想多么深刻,不是他们的文化底蕴,不是他们的思想境界,感动我的是他们的对全人来的爱,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生活的乐趣,高尚的情操,是人文关怀精神。社会责任感,很多人缺乏的东西,他们却能够身体力行。

安德烈,我欣赏你。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你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全世界的精彩,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安德烈,他把写作当“玩”,对足球的热爱,对文化的人性化思考,对音乐的独特品味,关爱社会,为自由参加游行。咖啡、酒吧、朋友,安德烈,你让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让我来列举一些你说的话吧,我很认同的话。1,写信本身就是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2,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3,如果买耐克球鞋的人,会想到耐克企业怎么对待第三世界的工人;如果在买汉堡的时候,有人会想到赚钱赚死的麦当劳,付给香港打工仔的工钱一小时还不到两块美金;如果买阿斯匹林头痛药的人,在买的时候会想到,这些跨国药厂享受巨大的利润,而非洲染了艾滋病的小孩根本买不起他们的药。如果带着这种觉悟和意识的人多一点,这个世界的贫富不均会不会比较改善?你说年轻人要有“问题意识”。4,“问题意识”指的是,在你自己的行为里,因为知道非洲每天有小孩饿死,而使得你决定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这叫做有“问题意识”。5,我说“文化”,不是指戏剧、舞蹈、音乐演出、艺术展览等等。我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用欧洲做例子来说吧。我享受的事情,譬如说,在徒步区的街头咖啡座和好朋友坐下来,喝一杯意大利咖啡,在一个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觉风轻轻吹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窄巷。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地点,而是笼罩着那个地点的整个情调和氛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沉淀。

经典书摘:
1,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2,和你的缘分,只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3,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中,什么样的工作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管理员的‘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4,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利,而只是为自己找心灵的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5,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6,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下面分享一些其他不错的读后感。
1,自在乾坤:钱穆在《晚学盲言》中述及“人生应历三阶程,一为人对物,二为人对人,三为人对己(对心)。如原始人出外渔猎,求取食物,此为第一阶程人对物。渔猎有获,归其洞窟,男女老幼,相聚群居,此为第二阶程人对人。在此第二阶程中,有其喜怒哀乐,此为第三阶程人对心。第一阶程为维持生命之手段,第二阶程乃真实生命,第三则为生命之深入与光辉。”按钱先生的论述,我们芸芸众生,似乎终其一辈子,都在走第一和第二阶程。“有出息”、“不平庸”,彰显的是一种优越感。其一,无非是为了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这是“人对物”的优越感,其二,更多地是为了显示在“人对人”的优越感,以证明自己混得不错。细究起来,这恰恰是忘记了人生之最高阶程,亦即忘记了“人对己”。为了第一第二阶程的成功,很多人甚至可以痛苦一辈子,蝇营狗苟地压抑一辈子!“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别人而痛苦一辈子,我们似乎对得起任何人,但恰恰最对不起的,是‘自己’!
2,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3,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4,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有时并不单纯是改变,给予,更重要的是互相的尊重和接纳。我们不仅仅是给予和得到、付出和索取、奉献和回报的关系。更应该是共同成长、分享、一起感知生命赋予我们的快乐、苦难、营造幸福,共同承担、帮助,携手有爱的人生,那么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值得感恩的,因为我不仅孕育抚养了我的孩子,我还能和她共同分享人生经历,是我最好的伴侣。
5,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6,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7,妈妈,在静静的深夜,我时常会想起您,有时会泪流满面,有时会寂寞遗憾。因为我生命中最精彩的东西最想与您分享,而您却无法认同与理解。而您看重的一切,我也难以违心追随。可是,我深知遗憾与寂寞的背后,却是最亲密、最真实的灵魂纽带。它无时无处不在。那就是---妈妈,您我都深知,此生此世,我们都是对方最在意最牵挂最爱的人。
8,龙应台在教育孩子,在引导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非常的坦诚直接,对世界的本来面目没有丝毫的伪饰。我们常常会说,要给孩子们美的东西,要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敬畏,懂得秩序和规则,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个世界丑恶的一面遮蔽住,而当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总是茫然失措,不能够决定什么应该坚持,何时可以妥协,哪些能够接受,为何必须反抗。“立人”的教育,从来都是我们所缺失的,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龙应台的坦诚和勇气。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service层的方法上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程序发生异常没有回滚
  2. 知道python语言应用2020答案_热点:大学moocPython语言基础与应用答案
  3. python类介绍_面向对象 Python的类 介绍
  4. 深入浅出:Microsoft分布式事务处理协调器
  5. 《学习javascript数据结构与算法》——第六章:集合
  6. image转base64
  7. java安卓游戏源码下载_77个安卓游戏 android源码
  8. 《机会的数学》--陈希孺
  9. Arch Linux stc-isp-wine AUR 包
  10. excel 实现随机抽取
  11. 【2022年二级Python】②基本数据类型
  12. iOS 9.3.5 越狱
  13. javascript之原型,原型链
  14. 显示器最大分辨率测试软件,在线检测显示器分辨率
  15. [CSS揭秘]菱形图片
  16. 怎样有效的检索文献?
  17. 2023年,哪些Web3赛道的表现最值得期待?(文末有奖)
  18. windows、mac桌面录制GIF
  19. Win7共享无线 实现iPad 2 WiFi上网
  20. 记人生第一次工作面试 - 小米前端实习

热门文章

  1. 2022年P气瓶充装考试题模拟考试题库及模拟考试
  2. 【Java笔记】函数式(Functional)接口
  3. 【学习笔记】C++语言程序设计(郑莉):继承与派生
  4. 论文见解之RCF:Richer Convolutional Features for Edge Detection
  5.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CFO,财务-管理-ERP
  6. 《SRE Google运维解密》读书笔记
  7. 两种复试方案!这所大学发布考研复试相关通知!
  8. JS的定时器和清除定时器
  9. 字节进军AI音乐创作领域,AI音乐要火了?
  10. 在线将PDF分割如何做?好用方法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