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纵目科技以 “持续领跑智能泊车,深度优化行泊一体”为主题的产品及战略发布会隆重召开,重磅发布了全新一代行泊一体产品——Amphiman。

与当前主流的行泊一体1.0架构依旧是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不同,该行泊一体化产品方案已经进化至2.0阶段,两套系统进一步融合,实现了芯片计算资源共享与传感器的复用。

全新一代产品在性价比、性能、用户体验各方面全面升级优化,率先引领行泊一体化赛道正式进入2.0时代。

从2021年开始,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成为中国本土供应商「换道超车」的标签。从公开信息显示,有超过20家供应商已经对外发布行泊一体方案。

在2.0竞争阶段,将极其考验供应商的技术内核与产品优势,只有基于更深度融合的2.0软硬件架构,在追求更优性价比与更高安全性的同时,打造极致性能,才是核心竞争优势。

而这得益于纵目科技在泊车领域与行车领域同步推进与持续深耕。

据介绍,目前纵目科技的行车产品已经获取了5家国内一线车企超过10个车型的高速系统项目,2022年预计出货量将超过100k。

在发布会上,纵目科技还重磅升级了智能泊车产品Drop’nGo®,真正实现让用户下车,全场景适用的最后一公里智能泊车。

过去几年持续领跑智能泊车市场的纵目科技,正面向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全面发力。

深度融合的2.0架构,打造极致性能

“行泊一体是成本下降和智能化需求提升双重驱动的结果。”纵目科技创始人、CEO唐锐表示。

纵目科技创始人、CEO唐锐

他认为,这两大因素还在快速驱动行泊一体方案进化升级。行泊一体方案将会延续1.0-3.0三大阶段的架构的发展趋势。

行泊一体1.0架构行车芯片和泊车芯片布局在同一个PCB板上,但两者依旧各司其职,两套系统属于完全物理层面的独立。这种仅属于行泊一体初级形态产品。

而纵目科技本次发布的2.0架构,让两套系统进一步融合,同时实现了芯片计算资源的共享与传感器的复用。这不仅使得系统成本进一步下降,还将大幅提升产品性能与功能体验。

唐锐指出,行泊一体理想形态应该是采用一套统一的3.0架构,基于软件通用化的平台层、算法共享化的服务层和功能场景化的应用层,届时,行泊一体系统可能真正的去实现全场景覆盖的目标。

不过,综合考虑芯片算力、系统成本、技术成熟度等因素,2.0架构会是行泊一体系统在未来几年市场方案的最优选择。

“在2.0架构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深度融合,压榨出系统的每一分潜力,打造极致性能!”唐锐指出。

据介绍,纵目科技深度融合的2.0架构产品Amphiman重点对功能优化与用户体验进行了升级。

首先通过泊车传感器加持,打造中国用户专属的TJA-Pro功能。

针对中国道路普遍存在的加塞场景,通过融合泊车系统的传感器能力来补充行车环境下近场感知能力,特别是对一些特定场景如近距离大型车辆识别、近距离极限加塞感知等,助力行泊车系统可以更精准的获取目标的位置、航向、尺寸等信息,从而有力的支撑TJA-Pro的核心策略,来提升安全性与用户体验。

此外,基于双模4D毫米波雷达的引入来大幅提高感知系统的可靠性,应对高低速场景的复杂路况与特定场景。

在我们日常泊车行车中,车辆经常会在地面和地下之间反复穿梭,停车场和室外的环境光线不断变化,周围环境的语义信息和障碍物信息也在不断变化,通过雷达、视觉和超声波进行融合,可以实现更快的定位速度和更优定位精度。

正是基于以上对各大细分场景的打磨,才是纵目科技2.0架构产品实现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极致体验的关键。

纵目科技Amphiman三大系列产品

发布会上,纵目科技发布了Amphiman三大系列产品:Amphiman3000系列、5000系列和8000系列,每个系列包含多个产品组合。

其中,Amphiman 3000系列可以搭配传感器配置是1-3R 5V12U,主芯片采用的是TDA4VL+地平线J2,软件架构平台搭载的是行泊一体2.0架构;系统功能方面,行车功能可以支持ICA、TJA-Pro等17个高速ADAS功能,泊车方面可以支持辅助泊车、场景重建等Drop’nGo® Lite GenII的各项功能。

纵目科技行车事业部总经理 郑博

该系统首发产品搭载的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Q2面市。

其次是Amphiman 5000系列可搭配传感器配置5R6V12U,传感器硬件前向高清摄像头由200万升级到800万,4路环视摄像头由100万升级到200万,5颗4D毫米波雷达和12颗长距超声波雷达,此外还增加了一颗200万的后视摄像头;

域控制器主芯片采用了地平线的J3+TDA4VM,该方案还融合了高精地图,域控制器芯片方案采用地平线的征程J3+TDA4系列,软件架构平台搭载行泊一体2.0架构。

该系统功能层面同样大幅提升,行车功能方面可实现匝道到匝道、自主变道等高速NGP功能,泊车方面可以支持记忆建图、远程监控等Drop’nGo® Lite GenII各项功能。

据介绍,Amphiman 5000系列首发产品搭载的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Q3面市。

Amphiman 8000系列传感器配置是5R+11V+12U,还将融合其他高性能传感器,硬件平台搭载芯片包括地平线征程5或者高通Snapdragon Ride,软件架构平台将会升级到行泊一体3.0。系统功能层面可以支持到L2.9的全场景。该平台预计会在2024年Q4对外发布。

持续领跑智能泊车市场 Drop’nGo®重磅升级

在本次产品与战略发布会上,纵目科技宣布智能泊车技术平台Drop’nGo 重磅升级。

该方案在感知融合,决策,规划,控制几大方面全面升级,即将在第二季度正式量产落地。

早在2019年,纵目科技就已经发布了第一代的泊车技术平台Drop’nGo,推出了Drop’nGo Lite和Drop’nGo两个子产品系列。

纵目科技CTO王凡

Drop’nGo® Lite致力于打造极致L2泊车体验且向下兼容极小算力平台,第一代产品已经在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截止目前已经在十几款热销车型上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该产品重点针对中国特色停车场景的功能体验进行了攻克与优化,在用户体验方面也领先于行业水平。

自动泊车系统的性能优异与快速迭代,均离不开数据与场景案例的积累。而这正是纵目科技一直在领跑泊车市场的关键。

资料显示,纵目科技自动泊车系统累积量产车型场景库数据已经达到1000+,特别是全国不同城市中真实用户场景中存在的大量Corner case,基于大规模量产形成数据闭环,并通过影子模式持续训练算法,从而领先与行业得以快速升级迭代。

Drop’nGo® Lite GenII首先硬件方面实现了升级,感知方案搭载12颗长距离超声波雷达+4颗两百万像素摄像头,其中超声波雷达兼容AK1以及AK2两种型号。AK2传感器可以实现更高的检测性能,抗干扰能力,更低的检测延迟,实现更好的车位检测能力,以及提升低速AEB的性能。

芯片方面,可支持多种主流主控芯片,除了高通、TI,还包括芯弛,全志等国产芯片,具有超高性价比优势。

此外Drop’nGo® Lite GenII在用户体验上也再次提升,比如应用场景更为全面,在1.0版本基础上再次增加包括多种划线类型车位 、多种地面车位材质等丰富的车位类型,并且还特别解决了城市泊车中经常会遇到的极窄车位停车痛点,并且泊车时长减少了30%以上。

由以上来看,该系统通过软硬件的同步升级,尤其是充分考虑用户真实用车环境与细分场景的充分考虑,对决策,规划,控制各环节算法的精选打磨,才能真正打造出符合中国用车场景、打造更为极致的用户体验。

Drop’nGo®则是真正让用户下车,全场景适用的最后一公里智能泊车,特点在于实现了摄像头、毫米波、超声波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感知融合算法也进一步升级,停车场高精停车场众源建图组件,并通过影子模式1.0实现系统的持续迭代。

Drop’nGo®的产品路线也为三大阶段,其中2021年量产的Gen I产品可支持地下跨层停车场,支持流动车位与固定车位两种波车模式。而Gen II可实现人在车外,可支持地面、地下停车场全场景,记忆泊车建图生成路网信息和必要的地图元素,并能够支持接驾与地图分享。

预计在2025年推出的Gen III将扩展对陈旧拥挤小区适配 ,支持场端设施打通 ,基于记忆泊车生成更丰富的地图元素 ,实现完整停车场地图众源产生。

Drop’nGo®泊车产品的目标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真正实现不同用户场景下提供统一无缝的泊车体验,覆盖十米级别的遥控泊车(RPA)+千米级的记忆泊车(HPP)+全停车场代客泊车(AVP)。

未来Drop’nGo®将形成一个智慧泊车生态圈,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对复杂场景三维重建创新记忆泊车建图技术,自动提取路网及丰富的元素,实现媲美高精停车场地图的体验;而停车场地图云服务产品ZATLAS®可实现停车场高精地图,记忆泊车地图,地图更新服务等;此外,智慧泊车移动端解决方案Drop’nGo® Mobile APP也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兼容不同自动驾驶等级车辆可实现一键泊车,远程遥控,远程监控,反向寻车等功能。

由以上来看,Drop’nGo®可以帮助用户实现真正出行达无忧。

行泊一体与智能泊车两大产品重磅升级,纵目科技智驾战略全线推进相关推荐

  1. 行泊一体 - 打通智能驾驶的“任督二脉”

    遵循整车EE架构发展路径,智能驾驶相关功能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阶段1:每个泊车或行车功能都有一个对应的ECU单元 阶段2:泊车相关功能开始不断地集成到一个泊车控制单元,行车相关功能整合到一 ...

  2. 首个搭载8MP摄像头的单SoC行泊一体方案来袭,已拿下多家车企定点

    行泊一体正在进入前装规模化上车的关键周期,但同时产品的升级战争也在全面爆发. <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AutoBrain重磅推出了国内首个搭载800万像素摄 ...

  3. 行泊一体方案「换道超车」,TOP10本土供应商领跑新赛道

    从2021年开始,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成为中国本土供应商「换道超车」的标签.从公开信息显示,有超过20家供应商已经对外发布行泊一体方案,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前装量产阶段. 同时,基于域控制器架构的模式 ...

  4. 单SoC芯片方案,或将加速行泊一体方案规模化量产应用

    引言 在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演进的过程中,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为止,国内至少已经有十几家厂商发布了行泊一体域控的解决方案. 整体来讲,行泊一体技术方案可以划分为中低 ...

  5. “行泊一体”的火爆与现实困境

    2022年,"行泊一体"正式进入了大规模量产的前夜. 一方面,包括理想.上汽R.极氪.比亚迪等汽车品牌纷纷发布了配备行泊一体功能的车型规划,而此前包括小鹏P7等车型已经实现了行泊一 ...

  6. 行泊一体冰火两重天:1000万辆市场释放,量产难题待解

    2022年,"行泊一体"无疑是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话题. 今年8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提出运用车端与路端传感器融合的高准确环境 ...

  7. 冲刺80万辆!明年再翻倍!行泊一体赛道「激活」市场新引擎

    行泊一体,作为当下中国智能驾驶赛道的热点,正在前装市场进入规模化上车的关键周期.从早期的规控一体.到不同芯片的组合式行泊一体域控,再到大算力单/多芯片的域控,多元化的产品落地形态「百花齐放」. 而市场 ...

  8. 行泊一体迎爆发期,抢量产还是修技术护城河?

    "行泊一体方案将逐步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有关行泊一体的发展潜力,易航智能CEO陈禹行表示看好.而他的这番论调并非空穴来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拥堵.加塞.停车难等问题日益 ...

  9. 「行泊一体」放量,福瑞泰克高性能域控制器领跑新赛道

    2022上半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新车搭载L2+级智能(辅助)驾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6月L2搭载量同比增长53.15%,L2+同比增长接近100%. ...

最新文章

  1. 在线文档预览方案-office web apps
  2. 飞天技术汇|阿里云推出全新开发者服务,技术赋能开发者
  3. mipi和isp处理_VS-RK3399 在linux系统下面调试Mipi camera接口介绍
  4. 【原创】sql:慎用【数字字段1 - 数字字段2】这样的sql(10-null = null)mysql
  5. spring boot编写并运行HelloWorld服务接口
  6. 重谈ExtGrid 扩展行自动展开(一)(expanded row 默认展开)
  7. ThreadLocal与Synchronized的用法
  8. JavaScript学习笔记:创建、添加与删除节点
  9. getUpdateCount成员函数不能返回正确数量
  10. 董文永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董文永
  11. PHPStorm长时间Updating Indices
  12. 彻底理解 Window 和 WindowManager
  13.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程学习小程序
  14. 从零开始搭建网站 01:IP、域名、域名解析服务器(DNS)、DNSSEC
  15. android上传图片被旋转,解决android有的手机拍照后上传图片被旋转的问题
  16. 诺基亚java模拟器exe,无需模拟器!骁龙810手机成功运行Win10:可开exe程序
  17. 整型到底占几个字节呢?
  18. 第二题:编写程序,将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
  19. Dota2数据Dota2接口电竞api开发比分网分享
  20. Teraterm终端登录CentOS,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方法

热门文章

  1. 新冠病毒检测系统(KMP算法)求解答
  2. windows moblie 5.0在托管程序中实现短信接收和拦截
  3. win10系统中环境变量path变成一行显示
  4. ROSE HA 8.9 for windows 配合SQL 2005实现双机热备——项目实施思路
  5. rewind,fgetpos,lseek和fseek用法
  6. 洛阳:一个城市的失落与复兴...
  7. 键盘打出的字母有空格
  8. 基于Java Web的智能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
  9. 五四青年节54行代码向祖国告白
  10. 各大企业连连出现亏损,环保行业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