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故事背景
  • 一 概念介绍
    • 1.1 TCP/IP报文的组成
    • 1.2 MTU
    • 1.3 MSS
    • 1.4 ICMP 报文
    • 1.5 PMTUD
  • 二 TCP三次握手探秘
    • 2.1 同网段直连握手
    • 2.2 跨网段握手
    • 2.3 经过四层设备透明转发
    • 2.4 经过四层非透明转发
    • 2.5 经过七层转发
    • 2.6 实验验证
  • 三 案例分析
    • 3.1 阿里SLB四层转发 k8s nodeport模式 大数据传输502
  • 四 遗留问题
  • 参考链接

故事背景

这一切要从上次阿里云SLB七层转发,无法传输header(大于1460字节),但是四层却可以正常传输的问题说起,经过解这个难缠的问题,第一次了解了TCP中MSS,PMTU,还有icmp type3 code4差错报文,对TCP三次握手中,MSS的协商过程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
但是事实证明,这个问题是有多么的常见,模糊的知识认知,在遇到更加具现问题的时候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我们只能从现象,从顶层去一点点摸索猜测,验证,来弥补底层网络知识的空白,整个过程迷茫而痛苦,却又充满激情和挑战,

一 概念介绍

在介绍整个事件来龙去脉前,需要先恶补一点基础知识

1.1 TCP/IP报文的组成

报文是网络传输的单位,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不断的封装成分组、包、帧来传输,封装的方式就是添加一些以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报文头信息,最后格式化成比特流,以高低电平,或者光信号的闪灭,在物理层进行传输

数据包传输的层级,决定了设备有权利获取数据包中那一层的信息,比如一个三层设备,是不能获取到四层包里的信息的,这个设备最多封装上一层主机的三层包头,就想数据包转发出去了
这一点需要记住,后面有用

我们看下TCP报文头组成
众所周知,TCP处在网络结构中的第四层,抓包软件体现的很清晰,的确实在第四层
图:1.1-1


图1.1-2

这张图可以看到,tcp报文头信息又基本的20字节组成,外加上TCP Options拓展信息,也就是说TCP的报文头部是会超过20字节的,我们本问题的主角MSS就这这个部分里传递
这个只是TCP头部信息,当然还有IP头,MAC头信息,这不详细解释,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s://www.iteye.com/blog/elf8848-2089414 讲的很详细

1.2 MTU

MTU是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的缩写,单位是字节,是网络设备上允许传输的网络包的最大长度,这个由网络设备的物理特性决定,不通的网络设备可能拥有不同的MTU值,大部分网络设备的MTU是1500 ,其实网络链路中最大承受的字节数是1518个字节,由于以太网报文头要占用14个字节,再加上4字节的校验位,那么留给网卡的可传送数据就只剩1500字节了

我们如何查看或者修改我们的网卡的mtu呢

  • windows
    查看网卡mtu

注意:当修改mtu的时候需要管理员权限运行cmd

##这里
C:\Users\nsk>netsh interface ipv4 show interfacesIdx     Met         MTU          State                Name
---  ----------  ----------  ------------  ---------------------------1          75  4294967295  connected     Loopback Pseudo-Interface 123          45        1400  connected     WLAN13           5        1500  disconnected  以太网5          65        1500  disconnected  蓝牙网络连接19          25        1500  disconnected  本地连接* 1211          35        1500  disconnected  以太网 251        5000        1500  connected     vEthernet (WSL)

修改网卡mtu

找到要设置mtu的网卡Idx,用一下命令设置其mtu 立即生效
# store=persistent 重启也不会失效哦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13" mtu=1400 store=persistent
  • linux
    查看mtu
$ ip link show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2: bond0: <BROADCAST,MULTICAST,MASTER> mtu 1500 qdisc noop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ether 12:bd:c3:fd:6f:67 brd ff:ff:ff:ff:ff:ff
3: dummy0: <BROADCAST,NOARP> mtu 1500 qdisc noop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ether ca:9d:82:a9:e5:44 brd ff:ff:ff:ff:ff:ff
4: sit0@NONE: <NOARP> mtu 1480 qdisc noop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sit 0.0.0.0 brd 0.0.0.0
5: eth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ether 00:15:5d:91:62:9c brd ff:ff:ff:ff:ff:ff

修改mtu

ip link set dev eth0 mtu 1400

1.3 MSS

MSS 是Maximum segment size的缩写,最大报文段长度,是TCP选项里的一个参数,他规定每个TCP报文传送数据的最大限额,为什么会有MSS的存在呢?
上一个标题我们解释了MTU是什么东东,也就是网卡可以接收的最大报文的长度,这里暂时定为1500,那如果有一个数据包超过了这个最大的传输单元1500字节后,会有什么后果呢?
链路层由于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数据包,ip协议就会选择将数据包分开传送,这些包分片到对端的网卡设备后,再将分开的包重新组装起来,这样既降低了效率,而且还增加了丢包率,有很多设备是不支持ip层分包的,也就是你发送超过了网卡设备MTU的包,他就会丢弃这个包(比如阿里的SLB)
所以TCP协议在握手阶段,会和对端的设备商议好大家可以接收的MSS,规定的方法也简单粗暴,就是把自己网络出口设备的MTU减去ip首部(20字节)和tcp首部(字节)需要占用的字节数40个字节
一般如果你的网卡MTU是1500的话,那么不出意外,你跟别的设备第一次握手通报的的MSS应该是1460,这里写的“应该”,而不是“一定”,是因为,不排除别的协议可能会占用一些头部信息的资源,导致实际的MSS更少,比如一些VPN需要的用来加密的头部信息,或者PPPoE 用来额外计费的8字节畸形设计等等
MSS只会出现在SYN报文中

原来MSS的存在是为了避免ip分片产生,那为什么要避免ip分片,ip分片过多又是如何影响效率呢
首先i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并没有重传机制,当数据包的某个分片出现丢包,将不可避免造成所有数据分片都要重传一遍
其次当一个数据包封装过大,经过网卡可能会被分成很多ip分片,这些分配被一个统一的标识符锁定定,加上自己的偏移位来确定分配在报文中的位置,被下一个网卡得以将报文重组,这样频繁的分包重组,无形中加重了网卡的负担影响传输效率

所以传输最优策略就是在一开始,就协商好合适的MSS,保证tcp的分段数据可以合适的通过路径上的每个MTU,而不造成分片,但是这里讲到的协商MSS的过程适合同网络两台主机直接通信,那要是跨网络通信,中间通过了很多三层的路由设备,他们却无法通过四层的MSS里的信息来通报自己的合适的MTU值,那该咋办?
无敌的网络设计师们设计出了PMTUD来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的1.5会讲到

我们来看个清晰的图片来认识下报文的组成,以及MSS在其中位置


图:1.3-1

这张图可以清晰的看到MSS具体是定义什么的,也就是TCP真正可以运送的数据块的大小,这部分是真正有价值那部分数据,而别的头部信息,也不得不随着数据包一起传递,就向我们寄送快递一样,一层层包装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却必不可少

图:1.3-2

TCP报文在协商好MSS后,即认为它封装的数据是正好可以通过所有链路,而不触发ip层的分包的,所以它会在ip头部信息标志位DF(Dont fragment)置位1

图:1.3-3

如果一个网络设备接收到这样一个数据包,包的大小超过了MTU,但是却有DF 标志位置为了1 ,它会怎么做呢,这里引入了ip协议的一个补充协议,icmp协议,大多数人的概念里,都认为这个协议就是配合ping功能做设备存活性探测的,包括我,直到这里我才发现icmp另有天地,ping的探测报文只是icmp报文的一个类型而已,具体请看1.4 这个icmp协议会向发送 报文的源设备发送一个差错报文,来通报数据包被丢弃的原因,从而使发送的包的大小可以更加合适网络设备的MTU从而避免ip层的分包

1.4 ICMP 报文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的因为缩写,通常认识是ip协议的一个补充协议,用来探测终端设备是否网络是否可达,以及传递数据包被意外丢弃的差错报文给用户进程
ICMP报文是在IP数据报内部被传输的

图:1.4-1

icmp类型
icmp报文主要分为两个类型,查询类和差错类
查询类:主要判断数据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
差错类:传回数据包被丢弃的原因

ICMP提供一致易懂的出错报告信息。发送的出错报文返回到发送原数据的设备,因为只有发送设备才是出错报文的逻辑接受者。发送设备随后可根据ICMP报文确定发生错误的类型,并确定如何才能更好地重发失败的数据包。但是ICMP唯一的功能是报告问题而不是纠正错误,纠正错误的任务由发送方完成

网卡将包丢弃,向数据的源发送设备发型icmp差错报文,通报数据包太大的这个消息,那么如果icmp包过程中被屏蔽掉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那就是数据源设备不断的发送数据包,路径中的某个网卡设备不断的丢包,这个设备称为路由黑洞,然后源设备不断重传的结果,恰巧很多网络管理人员出于网络安全考虑,会将整个icmp协议都屏蔽掉,就会出现这个现象

这里重点说下我们接下里会用到的type3 code4 类型报文 这是由于ip协议层设置了不可分包标志位DF而发送的差错报文

图:1.4-2 不可分包差错报文组成

前32位中的高16位是用来标识报文类型,低16位为icmp报文的校验和,这个校验和是用来校验报文的合法性的,有特定的算法来算出
中间的32位的低16位字节,标出由于MTU过小,会造成ip分片的下一跳MTU,通过在这个值,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路径中最小的MTU是多少

校验和

  • 生成校验和的算法
    首先将检验和位置位0,通过将icmp 首部字段按照16bit为一个单位(当碰到奇数字节时,最后一个字节的低8位用0补齐即可),进行二进制取反,然后依次相加,溢出位补加到低位,保证整体不会超过16位,算出来的结果,按位取反后即为校验和,存入icmp报文的校验和位
  • 检验校验和的方法
    由于校验和是icmp首部除校验和字段的二级制取反后求和,然后再按位取反得到的,如果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那么用同样的算法,将所有的头部信息相加(包括之前生成的校验和),所得到的的结果必然全为1,这样就实现了校验报文的效果

校验和算法,可以参考RCF1071
计算校验和简单的例子
这个校验和的算法实在是难懂,我们就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代替,假设我们的校验和只有一个字节8bit,我们的算法是将头部信息中8bit为一个组合进行相加
假设我们的头部信息为以下报文

10000000   checksum  00000001

按照算法,我们先将checksum置位0,然后将其余的字节取反,求和,溢出位加到最低位

1000 0000    checksum   0000 00010111 1111  +    0     + 1111 1110 =   01111110
01111 1110 ---按位取反--->  1000 0001=checksum

那么此时我们的报文变成了这样

0111 1111   1000 0001(checksum) 1111 1110

假设这个报文讲过了网络传输到了数据接收设备,进行校验

首先将所有位 按位取反
0111 1111   1000 0001(checksum) 1111 1110
得到
1000 0000   0111 1110   0000 00011000 0000
+              = 1111 1110
0111 1110
+
0000 0001 #( checksum)
=  1111 1111 #全为1

可以看到结果全为1,则证明这个包是ok的
如果计算发现结果不全为1 ,也可以反推出实际的校验和应该为多少,可以看出,就是除了校验和位,其余头部信息,求和的取反!

惊叹!!!这里不得不佩服大佬们的操作啊~真是太牛逼了
今天和同事强哥探讨这个算法的必要性,同事说,直接将头部信息算个和不就行了,到目的设备,再算一遍,比对一下不就知道数据对不对了?
咋一听好有道理,但是细想下,就能找到纰漏,比如我们的头部信息只有三个字节,其中一个字节就是校验位

0000 0001  0000 0001  求和 ---->0000 0010
传输的过程中 报文变成了这样子
0000 0000  0000 0010  求和----->0000 0010
两个和是一样的,但是能说明传输的过程是没有问题的吗?

有兴趣的还可以用大神的算法来试一下我们这个例子,得出来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由于所有的数据最终在物理层传输都是化为比特流的形式传输的,所以想要保证报文传输没问题,必须保住每一位都是正确传输的,这也就是算法中对每一位取反的原由吧

这里为什么这么大篇幅来扯这个校验和,因为在第三段案例中,会有类似的坑,这里可以来看一个由于校验和未通过的 的差错报文
图中黄色部分标出了校验和有错,应该是多少也标记了出来,这样差错报文,主机默认是不接受的,也就导致源设备不会因为这样一个差错报文而改变自己的发包策略,没有将数据包切割成更小的tcp段来传输,问题不解决,自然会导致重复的丢包,数据无法正常传输了

图:1.4-3 校验码异常的报文

下面看一个正常的icmp 由于不可分包导致的差错报文
这里可以结合图1.4-2 来观看

checksum  0x96c0  : 正好16位
checksum status Good:  说明校验码验证通过了
MTU of next hop  :说明了报文被那一步的mtu给拦截了需要分包


图:1.4-4 校验码正常的报文

下面是一些icmp的报文类型

TYPE CODE Description Query Error
0 0 Echo Reply——回显应答(Ping应答) x
3 0 Network Unreachable——网络不可达 x
3 1 Host Unreachable——主机不可达 x
3 2 Protocol Unreachable——协议不可达 x
3 3 Port Unreachable——端口不可达 x
3 4 Fragmentation needed but no frag. bit set——需要进行分片但设置不分片比特 x
3 5 Source routing failed——源站选路失败 x
3 6 Destination network unknown——目的网络未知 x
3 7 Destination host unknown——目的主机未知 x
3 8 Source host isolated (obsolete)——源主机被隔离(作废不用) x
3 9 Destination network administratively prohibited——目的网络被强制禁止 x
3 10 Destination host administratively prohibited——目的主机被强制禁止 x
3 11 Network unreachable for TOS——由于服务类型TOS,网络不可达 x
3 12 Host unreachable for TOS——由于服务类型TOS,主机不可达 x
3 13 Communication administratively prohibited by filtering——由于过滤,通信被强制禁止 x
3 14 Host precedence violation——主机越权 x
3 15 Precedence cutoff in effect——优先中止生效 x
4 0 Source quench——源端被关闭(基本流控制)
5 0 Redirect for network——对网络重定向
5 1 Redirect for host——对主机重定向
5 2 Redirect for TOS and network——对服务类型和网络重定向
5 3 Redirect for TOS and host——对服务类型和主机重定向
8 0 Echo request——回显请求(Ping请求) x
9 0 Router advertisement——路由器通告
10 0 Route solicitation——路由器请求
11 0 TTL equals 0 during transit——传输期间生存时间为0 x
11 1 TTL equals 0 during reassembly——在数据报组装期间生存时间为0 x
12 0 IP header bad (catchall error)——坏的IP首部(包括各种差错) x
12 1 Required options missing——缺少必需的选项 x
13 0 Timestamp request (obsolete)——时间戳请求(作废不用) x
14 Timestamp reply (obsolete)——时间戳应答(作废不用) x
15 0 Information request (obsolete)——信息请求(作废不用) x
16 0 Information reply (obsolete)——信息应答(作废不用) x
17 0 Address mask request——地址掩码请求 x
18 0 Address mask reply——地址掩码应答

表:1.4-1

1.5 PMTUD

路径MTU(PMTU),一种动态发现因特网上任意一条路径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技术
当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两台主机互相进行通信时,该网络的MTU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要通过多个网络,那么每个网络的链路层就可能有不同的MTU。重要的不是两台主机所在网络的MTU的值,重要的是两台通信主机路径中的最小MTU。它被称作路径MTU。

两台主机之间的路径MTU不一定是个常数。它取决于当时所选择的路由。而选路不一定是对称的(从A到B的路由可能与从B到A的路由不同),因此路径MTU在两个方向上不一定是一致的。

PMTU的大小决定了MSS大小,是tcp在链路传输中,ip层不分包的前提下可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在1.3节 MSS 中讲到了 端到端通信,如何通过TCP报文来协商MSS,但是设计到跨网络通信,或者跨代理设备通信,这两个端点之间就存在存在更小 MTU 链路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无法通过在SYN握手报文中,一次性的协商好MSS,于是PMTUD 路径MTU Discovery 算法解决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 1.4节有讲到的 icmp的差错报文,这样可以在三层链路中实现MTU的动态发现,从而避免了网络层无法理解四层报文的尴尬处境

具体实现:

  1. PMTUD只有TCP才特有的,当PMTUD出于启用状态,所有来自改主机的TCP/IP数据包中的ip首部 DF(Dont Fragment) 比特位都会被置位1,主机会以TCP握手阶段协商好的MSS为最大tcp数据量传输TCP分段包
  2. 当某个TCP分段包,在传输的链路上遇到一个更小的MTU设备时,由于数据包的ip首部设置了不可分包标志,网卡设备会将整个包丢弃,并且将丢包的原因,以icmp type3 code4 类型的差错报文 格式,向数据包的源设备发送差错通告,icmp中包括了一些必要信息,比如可能导致分包的下一跳的MTU的值,还有传输层的源端口 目标端口 标记tcp分段包的 seq 和ack的值,包括应用层的信息等
  3. 假如差错在回源的路上,没有收到防火墙阻拦,安全到达发送数据包的源设备,发送方会对icmp报文checksum校验和做一次校验,如果没问题,则按照差错信息,记录探测到PMTU,主机在带MTU值的路由表创建“主机”(/32)条目,从而“记住”目的地使用的MTU值

linux内核参数 net.ipv4.route.mtu_expires 记录pmtu的缓存时间,默认为6分钟
可以通过echo 1 >/proc/sys/net/ipv4/route/flush 来释放pmtu的缓存

  1. 数据的源端设备通过最新的PMTU值再次发送TCP报文,不断重复上面过程,知道数据包可以不分包,传至目标设备
  2. 目标设备回传数据会经过同样的PMTUD的逻辑,应为MSS的值是双向不对称的,我们上面说过这个问题

RFC 1191[Mogul and Deering 1990]描述了路径MTU的发现机制,即在任何时候确定路径MTU的方法
这张图是RFC1191 规定的PMTU的具体实现,有兴趣可以读一下

图:1.5-1

二 TCP三次握手探秘

关于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桥段,网上真的是烂大街了,一手一大把,这里不再赘述了,只是贴一张图片来参考下,我们主要针对tcp三次握手的场景来进行下探讨


图 2-1 tcp在ip数据包中的封装

图2-2 tcp 包头信息,如果不计算任选字节,通常为20字节


图 2-3 三次握手过程


图 2-4 四次挥手过程


图2-5 有限状态机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两台主机上的两个应用A 和B 在不同环境下通过TCP通信,是如何建立tcp连接的

2.1 同网段直连握手


当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在同一个网段的时候,这是最理想简单的一种场景,源ip和目标i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都是可追溯, mss 协商就是在两台主机出口网卡的mtu之前选最小的一个,减去ip和tcp头信息占用的40字节就可以了,这种场景mss 为1360,而且不会出现icmp的差错报文,因为所有的mtu已经在握手阶段探测清楚了

2.2 跨网段握手

  1. 当源主机和和目标主机不再同一网段,数据包的流转就稍显复杂,因为三次握手协商的MSS只有四层设备能够感知,中间路由器的MTU是无法得知的,所以第一次发包时,MSS为A主机和B主机出口网卡的MTU最小值,减去ip tcp头信息占用字节,为1360
  2. 1360的数据包发到路由器C的时候,由于下一跳的MTU只有1360需要分包,但是数据包内有DF位,网卡丢弃报文,发回icmp差错报文到A主机,刷新主机路由表中对应路劲的pmtu,mss 调整为1300-40 改为1260,接下来所有的包最大都不会超过1300,A到B的路打通了
  3. B返回数据包至A,会经历A所经历的一切,通过PMTUD算法,调节MSS

2.3 经过四层设备透明转发

  1. mss的协商过程,可以参考2.3
  2. 中间的设备只是做了一个四层路由器的角色,不解封四层的包,只是根据路由规则,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设备,所以表现为同一个tcp连接

2.4 经过四层非透明转发

  1. 当中间的设备做的是非透明的四层转发角色,比如nginx,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四层代理,那么当A请求B的包发过来时,设备会将包四层包头解封后,读取数据后,再重新封装四层包头,当成一个客户端向主机B发送TCP请求,由于TCP头信息是重新封装过的,表现出来的源端口一定会改变,于是多出了一个tcp的连接,所以这里有两个连接

2.5 经过七层转发

七层转发的参考四层的非透明转发

2.6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我们上面五个图,是不是正确的,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 实验条件

    1. 使用calio ipip模式构建的k8s网络环境,创建svc在16.14主机上监听800端口,将请求转发至指定pod的800端口
    2. 在172.20.52.44上配置四层转发,监听800端口,请求转发至10.166.16.14的800端口
  • 实验的目的
    1. 验证通过nginx四层转发为非透明转发,k8s的 nodeport模式为四层的透明转发
    2. 透明转发的情况下,访问目标应用不再额外创建tcp连接,只是对数据包的分发流转,而非透明转发会重新封装TCP包,再次维护一个tcp连接
  • 访问链路图

    情形一 (直接请求nodeport)

图中从client端,沿着蓝色的链路直接访问10.166.16.14:800端口

  1. 登录pod 查看链接,可以看到当前,客户端请求的源端口是61384
  2. 在client 抓包,可以看到客户端发送请求的源端口的确是61384

    情形一 验证了 k8s 的nodeport模式实现的转发是透明的四层转发,同样证实了2.3节的说法,tcp连接通过四层透明转发维护的是一个tcp连接,源端口和目标端口是不会改变的

情形二(通过nginx 四层代理)

图中从client端,沿着红色的链路直接访问172.20.52.44:800端口

  1. 登录pod 查看链接,可以看到当前,客户端请求的源端口是49744
  2. 在client 抓包,可以看到客户端发送请求的源端口的确是61988
  3. 在nginx 172.20.52.44 主机上抓包一看究竟

    情形二 验证了 nginx 的四层转发是不透明的四层转发操作,同样验证了我们2.4节理论,当tcp连接通过非透明的四层转发的时候,这个四层设备会充当一个四层代理,再次发起一个tcp连接去访问目标主机,从而增加一个tcp连接
  • 结论

    1. 前面的理论都是对滴
    2. k8s 的nodeport 是透明四层转发 ,而nginx 的四层代理是非透明的四层转发

三 案例分析

由于案例中基本都是与阿里云的SLB 有关,这里附一张阿里云SLB的实现架构图

图3-1

阿里的slb 四层是通过lvs实现的,用的是full_nat模型 ,七层代理是通过Tengine实现的,这里需要着重说下的是,lvs也是四层透明转发,也就是tcp连接经过lvs,是不会被截断的,再多一个连接的。

3.1 阿里SLB四层转发 k8s nodeport模式 大数据传输502

  1. 背景
    研发同事开发了新的功能,需要上线,最后商定了将服务发布到k8s集群,通过svc nodeport的形式将服务暴露出来,然后通过阿里云的公网slb的四层转发功能,将服务暴露至公网,当在内网一切调试ok后,在配置slb后,一系列诡异的问题接踵而至

    1. 客户端在访问服务,上传数据时,当上传数据量稍大时,会出现超时的现象,但是网络是通的,端口也是通的
    2. 上传几百字节的数据时,一切都是ok的
    3. 当内网请求成功过一次后,从公网无论传多大数据,都不会出现超时现象
  2. 链路图

    图 3.1-1

  3. 分析

    其实有了前面的基础知识做铺垫,这个问题已经变得非常容器解决了,但是这里还是要写下,艰难的解惑之路

    1. 当出现超时问题后,果断进行了抓包操作,但是一开始抓包姿势有点问题,只抓了服务端口 800的报文,由于icmp属于三层的报文,无法被抓取到,导致错过了差错报文
    2. 仔细分析报文后,发现包传递好像有问题,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研发同学按照1.2节讲到的命令,将电脑网卡MTU改成1400试了下,发现问题竟然解决了!! 那我的猜想是没问题的,一定是MSS的问题,重新抓取所有的包,果然抓到了icmp的差错报文,通过分析差错报文,可以发现问题出在了tunnel0的mtu上面,而clinet端不知为什么不去协商MSS
    3. 那既然找到了问题,那就先最快解决问题吧,既然直接访问nodeport没问题,那我就在nodeport主机和slb中间搭建一个可以截断tcp连接的设备,将客户端和pod维持的链接切成两段,这样tunnel0网卡返回的icmp差错报文,可以由四层代理设备处理,应该就不会出现超时现象了,于是在slb到nodeport之间加了一个nginx,做四层代理,问题果然解决了
  4. 解决

    1. 添加一个四层代理转发,来处理差错报文

      图 3.1-2

    2. 修改calico网卡的mtu 和tunnel一致

    3. 阿里提供解决方案

四 遗留问题

  1. 为什么windows没有去响应icmp的差错报文
    问题出现时,在clinent端抓包,的确看到了差错报文,但是client端却没有根据pmtud的算法去调小mss,原因是我们在1.4节 讲到的icmp 差错报文里的校验和,不知为什么,当差错报文经过阿里云的slb后,校验和出错了,所以client端不认这个报文,也就不去调小自己的mss
    当然,你也可以忽略这个校验和的错误,方法就是关闭网卡的硬件校验和
    参考 http://www.tudoupe.com/win10/win10jiqiao/2019/0524/8297.html
    但是为什么校验和不对,现在也没有找到答案
  2. 为什么icmp差错报文,经过阿里云的slb四层代理后,校验和会出错?

参考链接

https://www.imperva.com/blog/mtu-mss-explained/

TCP 的那些事儿
https://www.iteye.com/blog/elf8848-2089414

rfc1911文档
https://www.ietf.org/rfc/rfc1191.txt

解决解决 GRE 和 IPSEC 中的 IP 分段、MTU、MSS 和 PMTUD 问题
https://m.baidu.com/ala/c/www.360doc.cn/mip/621875917.html

《TCP/IP详解 卷1:协议》
http://www.52im.net/topic-tcpipvol1.html

关闭 win10 网卡硬件校验
http://www.tudoupe.com/win10/win10jiqiao/2019/0524/8297.html

通过SLB四层代理上传大文件 延时失败问题探究相关推荐

  1. uni-app上传大文件/视频失败详解

    大文件/视频上传失败可能会给你造成一个跨域的假象,仔细分析一下,如果小文件/视频可以上传成功.就说明不是跨域的问题,可以排除跨域.就可能是一下三个原因造成大文件/视频上传失败. 原因一: APP做了上 ...

  2. 用ASP.NET上传大文件

    作者:思归     微软MVP   http://blog.joycode.com/saucer/ 我们在上传大文件时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设置很大的maxRequestLength值并不能完全解 ...

  3. php webuploader大文件,web uploader 上传大文件总结

    由于业务需要,需要上传大文件,已有的版本无法处理IE版本,经过调研,百度的 webuploader 支持 IE 浏览器,而且支持计算MD5值,进而可以实现秒传的功能. 大文件上传主要分为三部分,预上传 ...

  4. html5 上传超大文件,HTML5教程 如何拖拽上传大文件

    本篇教程探讨了HTML5教程 如何拖拽上传大文件,希望阅读本篇文章以后大家有所收获,帮助大家HTML5+CSS3从入门到精通 . < 前言: 大文件传输一直是技术上的一大难点.文件过大时,一些性 ...

  5. php上传图片k,PHP fastcgi模式上传大文件(大约有300多K)报错,

    PHP fastcgi模式上传大文件(大约有300多K)报错, 最近在项目中中上传图片时,大约有300多K,结果报了个服务器错误,以前从未遇到过,错误的内容如下: mod_fcgid: HTTP re ...

  6. asp.net core mvc上传大文件解决方案

    asp.net core mvc上传大文件解决方案 参考文章: (1)asp.net core mvc上传大文件解决方案 (2)https://www.cnblogs.com/eggtwo/p/988 ...

  7. php 上传大文件涉及的配置,upload_max_filesize,post_max_size

    php.ini配置文件中的默认文件上传大小为2M, 默认upload_max_filesize = 2M,即文件上传的大小为2M,如果你想上传超过8M的文件,比如20M,你必须设定upload_max ...

  8. php 超过100m文件上传,科技常识:apache+php上传大文件以上传100M为例

    科技常识:apache+php上传大文件以上传100M为例 2021-03-19 18:54:57 今天小编跟大家讲解下有关apache+php上传大文件以上传100M为例 ,相信小伙伴们对这个话题应 ...

  9. asp.net 上传大文件解决方案(转)

    这次在项目中,用到了大文件上传,要上传的文件有100多m,于是研究现在国内使用的大文件上传的 组件发现用的比较多的有两个控件AspnetUpload 2.0和Lion.Web.UpLoadModule ...

最新文章

  1. os.system() 和 os.popen()
  2. 别扭翻译之decentralization
  3. 修改数据结构记录,将同级数据改成父子集数据
  4. SpringBoot简单集成Redis,实现简单查询
  5. 大家看看这个参数inctype你是否使用过?我做了以下测试,欢迎拍砖!
  6. 【PAT甲级 一个字符数组是否被另一个包含】1092 To Buy or Not to Buy (20 分) C++
  7. SpringMVC实现PUT请求上传文件
  8. java 4位数,java 找出4位数的所有吸血鬼数字
  9. Tips--Altium Designer 安装时出现Account log in
  10. 7-19 树种统计 (10 分)
  11. bmp转换tiff c++代码_如何快速转换图片格式
  12. Extra Credits: Project Ten Dollar 10
  13. win8内置管理员用户无法激活此应用
  14. Android端公司通讯录开发与实现(二)
  15. Verilog HDL 出租车计费器实现
  16. 123页6万字XX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17. Golang 操作临时文件和目录
  18. Could not transfer artifact 报错解决
  19. gitlab漏洞导致服务器被植入挖矿程序
  20. COleDateTime ParseDateTime 方法

热门文章

  1. Vitu研报复现挑战,来了解一下
  2. Google 携手开发者,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便利
  3. 使用ajax和json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
  4. 未明学院:猪年第一弹,未明学员斩获多枚世界名校offer!
  5. 中医副高级职称计算机考试试题,副高级职称计算机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6. 基于51单片机的音乐盒播放器proteus仿真
  7. 软件测试岗位会越来越少吗?
  8. U盘在我的电脑里不显示,只在系统托盘区里可以检测到设备
  9. 精读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思维定式
  10. 安卓获取打气筒服务的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