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首先我们自己来设计一下“冒泡排序”,这种排序很现实的例子就是:

我抓一把沙仍进水里,那么沙子会立马沉入水底, 沙子上的灰尘会因为惯性暂时沉入水底,但是又会立马像气泡一样浮出水面,最后也就真相大白咯。

关于冒泡的思想,我不会说那么官方的理论,也不会贴那些文字上来,我的思想就是看图说话。

那么我们就上图.

要达到冒泡的效果,我们就要把一组数字竖起来看,大家想想,如何冒泡?如何来体会重的沉底,轻的上浮?

第一步:  我们拿40跟20比,发现40是老大,不用交换。

第二步:  然后向前推一步,就是拿20跟30比,发现30是老大,就要交换了。

第三步:拿交换后的20跟10比,发现自己是老大,不用交换。

第四步:拿10跟50交换,发现50是老大,进行交换。

最后,我们经过一次遍历,把数组中最小的数字送上去了,看看,我们向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static List<int> BubbleSort(List<int> list)41         {42             int temp;43             //第一层循环: 表明要比较的次数,比如list.count个数,肯定要比较count-1次44             for (int i = 0; i < list.Count - 1; i++)45             {46                 //list.count-1:取数据最后一个数下标,47 //j>i: 从后往前的的下标一定大于从前往后的下标,否则就超越了。48                 for (int j = list.Count - 1; j > i; j--)49                 {50                     //如果前面一个数大于后面一个数则交换51                     if (list[j - 1] > list[j])52                     {53                         temp = list[j - 1];54                         list[j - 1] = list[j];55                         list[j] = temp;56                     }57                 }58             }59             return list;60         }

快排: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orewindows/archive/2011/08/13/2137415.html

快速排序由于排序效率在同为O(N*logN)的几种排序方法中效率较高,因此经常被采用,再加上快速排序思想----分治法也确实实用,因此很多软件公司的笔试面试,包括像腾讯,微软等知名IT公司都喜欢考这个,还有大大小的程序方面的考试如软考,考研中也常常出现快速排序的身影。

总的说来,要直接默写出快速排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本人就自己的理解对快速排序作了下白话解释,希望对大家理解有帮助,达到快速排序,快速搞定。

快速排序是C.R.A.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虽然快速排序称为分治法,但分治法这三个字显然无法很好的概括快速排序的全部步骤。因此我的对快速排序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挖坑填数+分治法:

先来看实例吧,定义下面再给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定义,这样对实现代码会有帮助)。

以一个数组作为示例,取区间第一个数为基准数。

0

1

2

3

4

5

6

7

8

9

72

6

57

88

60

42

83

73

48

85

初始时,i = 0;  j = 9;   X = a[i] = 72

由于已经将a[0]中的数保存到X中,可以理解成在数组a[0]上挖了个坑,可以将其它数据填充到这来。

从j开始向前找一个比X小或等于X的数。当j=8,符合条件,将a[8]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a[0]中。a[0]=a[8]; i++;  这样一个坑a[0]就被搞定了,但又形成了一个新坑a[8],这怎么办了?简单,再找数字来填a[8]这个坑。这次从i开始向后找一个大于X的数,当i=3,符合条件,将a[3]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中a[8]=a[3]; j--;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88

60

42

83

73

88

85

i = 3;   j = 7;   X=72

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先从后向前找,再从前向后找

从j开始向前找,当j=5,符合条件,将a[5]挖出填到上一个坑中,a[3] = a[5]; i++;

从i开始向后找,当i=5时,由于i==j退出。

此时,i = j = 5,而a[5]刚好又是上次挖的坑,因此将X填入a[5]。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42

60

72

83

73

88

85

可以看出a[5]前面的数字都小于它,a[5]后面的数字都大于它。因此再对a[0…4]和a[6…9]这二个子区间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了。

对挖坑填数进行总结

1.i =L; j = R; 将基准数挖出形成第一个坑a[i]。

2.j--由后向前找比它小的数,找到后挖出此数填前一个坑a[i]中。

3.i++由前向后找比它大的数,找到后也挖出此数填到前一个坑a[j]中。

4.再重复执行2,3二步,直到i==j,将基准数填入a[i]中。

照着这个总结很容易实现挖坑填数的代码:

int AdjustArray(int s[], int l, int r) //返回调整后基准数的位置

{

int i = l, j = r;

int x = s[l]; //s[l]即s[i]就是第一个坑

while (i < j)

{

// 从右向左找小于x的数来填s[i]

while(i < j && s[j] >= x)

j--;

if(i < j)

{

s[i] = s[j]; //将s[j]填到s[i]中,s[j]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坑

i++;

}

// 从左向右找大于或等于x的数来填s[j]

while(i < j && s[i] < x)

i++;

if(i < j)

{

s[j] = s[i]; //将s[i]填到s[j]中,s[i]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坑

j--;

}

}

//退出时,i等于j。将x填到这个坑中。

s[i] = x;

return i;

}

再写分治法的代码:

void quick_sort1(int s[], int l, int r)

{

if (l < r)

{

int i = AdjustArray(s, l, r);//先成挖坑填数法调整s[]

quick_sort1(s, l, i - 1); // 递归调用

quick_sort1(s, i + 1, r);

}

}

这样的代码显然不够简洁,对其组合整理下:

//快速排序

void quick_sort(int s[], int l, int r)

{

if (l < r)

{

//Swap(s[l], s[(l + r) / 2]); //将中间的这个数和第一个数交换 参见注1

int i = l, j = r, x = s[l];

while (i < j)

{

while(i < j && s[j] >= x) // 从右向左找第一个小于x的数

j--;

if(i < j)

s[i++] = s[j];

while(i < j && s[i] < x) // 从左向右找第一个大于等于x的数

i++;

if(i < j)

s[j--] = s[i];

}

s[i] = x;

quick_sort(s, l, i - 1); // 递归调用

quick_sort(s, i + 1, r);

}

}

快速排序还有很多改进版本,如随机选择基准数,区间内数据较少时直接用另的方法排序以减小递归深度。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再深入的研究下。

注1,有的书上是以中间的数作为基准数的,要实现这个方便非常方便,直接将中间的数和第一个数进行交换就可以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ujin2012/archive/2013/04/08/3008339.html

排序算法:冒泡和快排 摘自网络相关推荐

  1. 经典排序算法 - 冒泡和快排总结

    排序有很多种方法,但人们首先总会想起冒泡和快排,现在总结一下这两种经典算法. 1. 冒泡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 for (int i = 0; i < ...

  2. 排序算法(一)--桶排序、冒泡、快排(JAVA)

    排序算法汇总 参考书籍–<啊哈!算法> 作者:啊哈磊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班内有5名同学,成绩分别为5,8,2,4,2分(满分10分),需要将成绩从小到大排序 简化版 桶排序 时间复杂度O( ...

  3. 【经典面试题】JS实现七种排序(冒泡、快排、归并、选择、插入、希尔、堆)

    目录 一.冒泡排序(稳定) 二.快速排序(不稳定) 三.归并排序(稳定) 四.插入排序(稳定 ) 五.希尔排序(不稳定) 六.直接选择排序(不稳定) 七.堆排序 (不稳定 ) 一.冒泡排序(稳定) 通 ...

  4. Java面试宝典系列之基础面试题-常见的几种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快排、堆排等

    常见的几种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快排.堆排: https://blog.csdn.net/zhangerqing/article/details/8831542

  5. 数据结构与算法(二):排序(递归、回溯、数论、插入、希尔、归并、选择、冒泡、快排、贪心、动态规划)

    算法排序:递归.回溯.数论.插入.希尔.归并.选择.冒泡.快排.贪心.动态规划 数论思想:利用数学公式或者定理或者规律求解问题: 算法思想中最难的点:递归+动态规划:树论:二叉树,红黑树 思考题: 微 ...

  6. B - 数据结构实验之排序二:交换排序(冒泡和快排)

    Description 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都是基于"交换"进行的排序方法,你的任务是对题目给定的N个(长整型范围内的)整数从小到大排序,输出用冒泡和快排对这N个数排序分别需要进行的 ...

  7. 基础排序算法--冒泡法

    基础排序算法–冒泡法 我认为的冒泡法就是一个一个挨着比,相邻的两个数比较,如果是从小到大排序,那么第一次走到最后的就是最大的数字,反之. 动图理解 代码解析 package ccc;import ja ...

  8. Java常见的几种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快排、堆排等

    本文就是介绍一些常见的排序算法.排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应用场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需要排序的数据类型,来自定义排序算法,但是,在这里,我们只介绍这些基础排序算法,包括: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 ...

  9. java快排算法解读,java 快排的思路与算法

    java 快排的思路与算法 有时候面试的时候的会问道Arrays.sort()是怎么实现的,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最近点进去看了一下.直接吓傻, //看到这个时候还是比较淡定的,可怕的事情来了. ...

最新文章

  1. 如何使用cmd进入打印机选项_cmd调用设备和打印机
  2. 有问有答 | AWS使用精华问答,带您开启 AWS 上的云计算之旅!
  3. 入门 | 关于神经网络:你需要知道这些
  4. internetreadfile读取数据长度为0_Go发起HTTP2.0请求流程分析(后篇)——标头压缩
  5. C语言指针概念全面解析
  6. GPS-Uber:一个用于预测一般和e3特异性赖氨酸泛素化位点的混合学习框架
  7. HTML部分基础语法
  8. python中类的继承关系使用什么符号表示_智慧职教: Python中类的继承关系使用( )符号表示?...
  9. 逆向工程实验_lab0(密码学算法逆向)
  10. iOS 16测试版目前已知问题和Bug汇总
  11. kaldi运行cvte开源chain模型
  12. DAGM2007数据集扩增(COCO格式以及VOC格式的灰度图数据集都可用)
  13. ping和taskkill和cmd和avac命令的详解
  14. 597-Golang的类型声明、struct结构体
  15.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五章——传输层
  16. FastDFS,Redis,Solr,ActiveMQ核心技术整合三
  17. jsWeb Apis 05
  18. [DSP学习笔记]基于TMS320F28335的FFT及加窗函数实现
  19. AndroidStudio+Genymotion(附破解方法)安卓开发环境搭建
  20. iceberg系列(2):存储详解-partition-1

热门文章

  1. 三元表达式,列表解析和生成器表达式
  2. java getClass()
  3. Visual Studio for Mac Preview离线下载安装
  4. 微软推出免费在线系统诊断工具--不用手动下载
  5. AntD 可编辑行表格
  6. 让UITableView的section header view不悬停的方法
  7. echarts鼠标事件以及自定义数据获取
  8. Kubernetes学习之路(四)之Node节点二进制部署
  9. 与TIME_WAIT相关的几个内核参数
  10. Java中Semaphore(信号量) 数据库连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