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数字电视演播室中,设备之间基本上采用信号流连接方式,如SDI、STDI、模拟YUV、VBS等信号流。在非线性编辑系统和播出系统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还有基于MPEG-2传输流等的信号连接方式。基于信号流连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传送时可以同时播放和处理。但是,以流方式传送的数字信号,元数据被放在场消隐期间传送,在信号切换时元数据会丢失。

  在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制播环境,一是需要以数据文件进行存储、迁移和交换,并使用丰富的元数据,元数据要和视/音频数据捆在一起传送和存储;二是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音频处理设备越来越多,以文件传输视/音频及元数据是这些设备之间最有效的数据传输方法;三是文件传输方式允许所有相关数据被打包后一起传送,非常灵活;四是基于文件传输允许大量使用IT设备,文件可以在不同速率的广域网和局域网中交流,文件的调用速度可以适应不同的通道带宽;五是文件交换不会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

  基于数据的传输标准尚不完善备。现在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文件传输协议是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它用于文件上/下载,允许文件在传输中断后续传,传输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非常适合非编系统的素材交换。一些视频服务器和录像机也采用FTP作为传输和复制的工具。但是,采用FTP需要双向网络支持,而且传输时不能同时播放和处理。

  从AV平台过渡到IT平台,要把AV素材数据化,使元数据处理系统化,做到文件无缝交换,并支持流和文件两种方式。基于这种需求,MXF、GXF和AAF文件格式应运而生。MXF(Material eXchange Format)为“素材交换格式”,主要用于设备间的文件交换并支持简单的编辑功能;GXF(General eXchange Format)为“通用交换格式”,主要用于存储文档的交换;AAF(Advanced Authoring Format)为“先进制作格式”,支持复杂、灵活的编辑功能。

MXF格式

  MXF是专业MPEG论坛(Pro-MPEG Forum)制定和推广的一个开放的文件格式,目标是解决节目制作系统中不同环节的设备间视/音频节目素材和相关数据及其元数据的交换。

MXF的特点

  (1)MXF是音/视频/元数据的打包结构,文件本体可以是多种视/音频格式,包括元数据。MXF对于任何素材和节目单元(数字音/视频、附加数据或元数据)的传输,不必考虑其格式和内容,将这些节目单元作为一个实体,简单地放入文件包内,通过网络传输,并且可以通过文件名检索源文件。MXF符合SMPTE 336M KLV数据编码协议。

  (2)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可以直接播放。以往只有以数据流方式传输文件时,才能在传输过程中同时播放。现在以文件交换格式传输视/音频时,在服务器录入文件的过程中,也可以播放其内容。由于内容实体在文件中以播放顺序排列,文件中重复分布再同步信号,文件头数据重复出现在其它部位和文件主体部分,即使传输中断,时钟也能再次锁定,能从文件任意部分开始解码。

  (3)元数据得以保留。用MXF传输视/音频时,元数据与视/音频捆在一起传送,元数据与有效负荷同样用于说明文件的实体功能。

MXF数据格式

  简单类型

  如图1所示,文件头包含文件的总体信息,说明文件内有什么内容及其安排方式,称为结构型元数据,还有可选的用户定义描述元数据。文件体有一内容容器,用于传输隔行扫描的视/音频数据,以及部分元数据。

  复杂类型

  MXF数据格式的复杂类型可包括索引表,如图2所示。索引部分包括部分元数据和文件参数,用于文件访问,指示文件体内包括的几个部分:用于流传输中断后再恢复的信息;用于区分场景或片段的信息;用于区分不同场景类型的信息。文件体部分占整个文件的99%以上,MXF采用普通容器(Generic Container,GC)作为文件本体的中间容器,所有视/音频流和元数据都装入GC中。GC由系统项目、图像项目、声音项目和辅助数据项目组成。最基本的项目是系统项目,它含有视/音频流和元数据处理的详细参数。要求帧精确元数据(如时间码、UMID等)也存储在系统项目内。如果元数据需要很大的空间,可利用辅助项目传送额外的元数据。

  KLV编码

  MXF采用KLV(Key Length Value)编码(SMPTE 336M标准)对元数据和内容打包。KLV的数据结构分为KEY、LENGTH和VALUE三部分,见图3。

  Keys为16B SMPTE标准化通用标签(Universal Labels)。KLV项目(Items)可分组放入各个数据集(Set),数据集内的Local Keys为2B长,其基本目录由SMPTE预先确定;其它在文件内定义。Local Keys指明:通用识别符(Universal Identifier,UID)是另一个集的参考,还是识别这个单独集的标签。

  识别符ID和参考

  MXF的UID包括:16B通用标签,如KLV的Key标签;16B通用唯一识别符(Universally Unique ID, UUID),用于识别特殊数据集、指向其他集、产生识别符;32B唯一素材识别符(Unique Material Identifier, UMID),用来识别一些实体元素及其有关的元数据集(Metadata Sets)。

  MXF的元数据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对一的描述,ID即是该数据集自己的识别符,例如规定一个视频轨数据集有描述自己的元数据;另一种是一个数据集的ID元数据集嵌入其他元数据集,它需要以其他元数据集做参考。

  时间线轨的概念

  MXF对文件中的每个部分都采用时间线轨(Time Line Track)的概念,实体内容和元数据的分段都挂在一个虚拟的时间线上,通过元数据集定义:识别和标签轨、编辑等级和轨的持续期、指向其它元数据集和与这个轨相关联的实体内容之容器。时间线轨上有与视频轨对应的时间码。如图4所示,挂在时间线轨上的元数据把元数据轨和实体轨关联起来。这个描述方案称为DMS-1,基于SMPTE和EBU的元数据定义,而不同于MPEG-7。

  MXF打包封装的一个输出文件可能涉及其他源文件。MXF采用素材包和文件包的概念传送使用文件包,编辑时通过文件包的映射形成素材包。素材包内含描述编辑最后输出的元数据。文件包含有描述素材源的元数据,有一个指向基本内容的最终指示器。

  操作模式限定了文件组成的复杂度:单一实体型文件只有单一的实体片断;文件内有多种不同源片断的串接,文件内的节目交替出现。

  编辑时将文件包映射到一个时间线上组成素材包。图4中,简单模式的素材包是由单个文件包构成的单一素材源数据段;复杂模式的素材包含多个文件包编辑成的多个素材源数据段,即多个文件包映射在单一时间线上形成素材包。

  MXF文件主体的格式

  MXF的文件主体是DV、MPEG、非压缩视频素材和AES音频,对主体格式(Body Formats)的规定为:

  (1)将编码的素材实体分成可编辑的单元,典型的编辑单元即为一帧;

  (2)典型的可编辑单元包括:系统项目(System Item),例如URL、声音通道的号、时间码等;图像项目(Picture Item);声音项目(Sound Item);数据项目,例如字幕。每个可编辑单元内的项目都采用KLV编码,如图5所示。

MXF中的元数据

  MXF文件中的元数据如图6所示。元数据不仅用于记录时间码,而且可用于记录文件结构、文件体内容、关键字和题目、副标题、参考数字、位置、时间、数据和版本号等。

  SMPTE已通过了元数据说明与分级的协议,以及包括唯一素材标识符(UMID)的KLV编码方案。

  在MXF文件的头部和本体内都可以包含文件的元数据,头部的元数据包括类似EDL的信息、内容识别元数据、场景或镜头元数据、描述元数据等。这些描述符都作为整体文件、镜头或场景的边信息。

  非线性编辑需要编辑MXF文件的头部元数据、本体元数据和素材。一般的编辑是采用中间格式,如易读的XML语言,非线性编辑首先用XML文件作为编辑描述输出,如图7所示。那些XML文件和AV流用来产生MXF文件。另外,存储在AV服务器中实体流和帧精确的元数据,在服务器中经SDTI-CP或i.Link接口复用或解复用。虽然MXF是文件交换格式,但在节目制作设备内也不必将MXF文件的内容转换为本地文件结构存储。因而,MXF输入/输出运作对于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非常重要。

MXF编辑过程中元数据的操作

  素材获取过程是节目制作链产生元数据的第一步,如图8所示。例如,摄录一体机用UMID元数据记录传统的前向时间码(SMPTE12M),用于镜头识别的UMID元数据附加到每个镜头上。这些镜头素材(AV流和元数据)以MXF文件包形式采集到服务器上,文件包含有不同时间线的镜头素材。一旦这些MXF文件被存入服务器,即可对这些文件包进行非线性编辑,将文件包映射到单一的时间线上,用这个时间线来定义MXF素材包。

  非线性编辑加一些场景描述元数据,并产生EDL类的数据,这些都放在MXF文件的头部元数据中。编辑过程如此重复,直到产生最后完整的素材包,见图8。

  所有的文件包都在节目素材采集过程中产生,某些元数据(如镜头元数据)也附加到每个文件包上。非线性编辑器产生一个单一的编辑过程参考时间线,如图4。非线性编辑器可以根据镜头的分界线,在其时间线上独立地定义一些场景,也可以给每个场景附加元数据。最后的映射决定修改的EDL类数据,并存到MXF的头部元数据内。

  存储在AV服务器的音/视频实体与外部元数据库内的元数据联合使用过程如下:MXF的头部元数据被复制并存储到外部MXF数据库,所建立的数据包含搜索UMID(Keys);文件实体部分也含有UMID,UMID描述了外部元数据数据库和AV服务器中实体之间的同步联接,可用于联接MXF实体和外部元数据;然后,用户用外部数据库的UMID搜索AV内容,从AV服务器(存档系统)重新得到相应节目实体,见图5。外部元数据库也可以包含用户自定义的元数据。

元数据——通向IT平台的网关

  典型的基于IT的节目制作系统是: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都通过IP网络连接,所接收的素材都用MXF文件进行非线性存档,并与制作和播出系统共享。所有MXF文件也可传送到其他部门或演播室再应用。MXF/AAF技术和元数据是这个系统的基础。元数据元素UMID是MXF/AAF文件与大量外部元数据链接的要素。UMID详细说明了逐帧或逐个场景识别文件中所含节目素材的方法,犹如把打包的节目片断与所关联的外部元数据相联的指示器。虽然用户在存留的节目中都有丰富的各自独立的元数据,但MXF文件能携带更丰富的元数据。UMID联结系统支持与摄取/存档节目关联的外部元数据的使用。元数据友好是节目制作系统向基于IT系统移植的关键。

GXF格式

  GXF也是Pro-MPEG组织制定和推广的文件格式,它的目标是便于用数据磁带存取素材(包括元数据)。除了没有采用SMPTE推荐的KLV数据打包方式之外,GXF具有和MXF类似的特点,参看SMPTE360M。

  从设计上看,GXF和MXF文件都是既能用多种介质传输,又能边传输、边处理,兼具信号流和计算机数据文件二者的优点,对提高制作系统中节目和素材的传输效率大有益处。

GXF文件的基本结构

  GXF支持JPEG、MPEG压缩视频和未压缩的音频,同时支持多种合成功能。音频和视频包在文件中复用,保证在文件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可以同时播放,如图9所示。文件中还包含服务器内对文件的注释信息,如文件名称、视音频内容的入/出口等。GXF的复用结构中,包含编辑中的剪切、音频淡入/淡出及对静止素材的管理等信息。

GXF文件的传输

  GXF是一种网络的数据交换格式,也是一种存储文档的交换格式。文件从一个服务器传到另一个服务器时,发送服务器不必考虑所要传送的文件是什么格式,只要把它打包成GXF文件发出去即可,接收服务器收到GXF文件,再把它转换成其内部应用格式。

GXF的文件检索

  GXF使用标准文件传输协议,可以实现部分文件检索。从操作设备向存档服务器(或数据磁带库)提出检索要求时,将所需段落入/出点标记送到服务器即可,而不需要的素材部分则不会被传输。数据磁带驱动的搜索速度比普通磁带读取速度高5倍。

  GXF文件在开始部分有一个粗略的帧检索表,用于数字磁带的文档检索。在服务器或编辑系统内部也有帧搜索表,用来运行EDL定义的剪切与转换,这些设备收到GXF文件时,自动生成帧搜索表。不同设备对GXF文件处理方式不同,编辑设备收到文件时,会将不同视/音频轨处理成连续分离的文件;存储转发设备收到文件时,则进行多路复用;而有些存档设备则对收到的文件不作任何修改。因此,不同的设备根据不同的需要生成不同的内部搜索表。

  GXF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有大量基于GXF的档案库存储器在应用,每天有上千个支持GXF的设备通过IP网络传递素材。GXF文件交换格式仍在发展。

AAF格式

  AAF是AAF组织制定的,面向多媒体编辑工具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用于实体数据和元数据的交换,对非线性编辑系统更有意义。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EDL起重要作用,并在编辑过程中被频繁地使用。引入EDL已有30多年,但是,随着制作工具和制作手段的发展,EDL已经难以满足编辑的要求。于是,称为“超级EDL”的AAF格式应运而生。

  AAF是针对后期编辑制作环境传递编辑信息而设计的,比MXF和GXF包含的内容更多。它容纳元数据的能力很强,可以描述复杂的编辑信息,如合成、特技效果等,它能包含生成一个节目所需的所有素材和元数据。另外,AAF还支持通过元数据引用外部素材。这样,单个AAF文件可以包含一个后期制作项目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而且根据AAF文件的内容可追溯到该项目制作历史中的每个版本,并在生成每个新版本时都可以使用原始素材,避免素材多次复制带来的质量下降。

  AAF采用层次式文件结构。它使用对象向导(Object-oriented)机制对元数据与实体进行组织,对象提供携带不同信息标志的整体框架。对象向导可对不同形式的信息进行某些相同处理。例如,在AAF文件中可以同时出现视频数据、音频数据、MIDI文件数据等工作区域。当信息非常复杂时,Object对信息进行结构方式的描述,这样能比较容易地获取信息摘要。当进行复杂的节目交换时,要用到Object模型。Object模型可提供实体与元数据打包和描述等多种机制及自定义类的功能,并具有在现有类中添加信息的功能。Object模型常用四种包:成分包(描述实体数据的顺序、位置和对实体数据使用的特技)、素材包(为实体数据提供间接通道,与相关实体数据同步)、源文件包(提供数字实体数据入口和格式描述)和源物理包(提供物理介质的描述),每个包都是一个Object,都由元数据组成。每个包可以描述一种或几种实体,这是由于每个包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狭槽(Slot),如一个包可以含有2个音频Slot、一个视频Slot、2个静止画面Slot和3个时间码Slot等。这样,在文件交换中,元数据与实体一样作为重要的交换对象进行交换。

  AAF提供了很多可交换的元数据,使节目段的特技转换调整容易;可使多种数据互相联系,能使画面与声音保持同步。AAF可在工作流程中对文件实体与元数据进行组织与交换,对影视后期制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MXF、GXF与AAF的比较

  MXF和GXF文件更适合于流式处理,不用等到文件传输结束,即可开始回放这个文件。AAF的结构比MXF和GXF复杂得多,它采用层次式文件结构,其文件中还有文件系统,这种层次结构决定了它在传输结束前无法被使用,无法实现流操作,但是有利于减少编辑修改过程中重写的文件内容。

  AAF与MXF和GXF面向不同的应用。AAF不能直接用于文件交换,它支持高性能的编辑应用,包括非线性编辑和多层画面合成、特技效果和丰富的元数据,可接受外部基准。Pro-MPEG Forum和AAF协会同意把MXF作为AAF的子集进行开发,MXF作为AAF的简单功能版本,只支持简单的编辑功能,不能接受外部基准,主要用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文件交换和简单编辑。MXF中有场景描述元数据,AAF尚未纳入。AAF建议采用Microsoft的存储结构,MXF采用KLV二进制符号。AAF已经开发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包(SDK),简单修改AAF的SDK就可以得到MXF的SDK。

  MXF格式的文件不仅能用IP网络传输,而且能使用SDTI作为传输接口,这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台现有的布线,有利于从信号流传输方式向文件传输方式平滑过渡。
  本文作者张琦女士,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工程系教授;杨宇女士,研究生。信息来源:《世界广播电视》

数字电视制播设备间的文件交换格式相关推荐

  1. 《GB∕T 33190-2016 电子文件存储与交换格式 版式文件》OFD标准学习及应用(转)

    OFD标准介绍 什么是OFD OFD(Open Fixed-Layout Document) 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标准之一,由于其固定版式呈现的特点,各类文档排版后的固化结果都可使用本标准来承载 :同 ...

  2. 常用的数据交换格式有哪些_Linux后台开发6大常用的开源库,让你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后台开发,语言主要是 c 和 c++ , 这里简单罗列一下工作中用的很频繁的那些开源软件 1. OpenSSL openssl OpenSSL 是一个安全套接字层密码库,囊括主要的密码算法.常用的密钥 ...

  3. XML和JSON 数据交换格式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一.什么是数据交换格式? 客户端与服务器常用数据交换格式xml.json.html 二.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场景 移动端(安卓.IOS)通 ...

  4. (转)浅析当今视频文件的格式

    最近工作中需要接触到视频,虽然简单,但趁这个机会复习下,因此收集了些资料,现转载如下,简单介绍了目前的一些视频等的一些格式 一.影像视频格式 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VCD(Video CD:数字小型 ...

  5. 数据交换格式Json与XML

    什么是数据交换格式: 主流的有Json.XML.HTML. 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场景: 移动端(安卓,IOS)通讯方式采用http协议+Json格式的restful风格.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用Http协 ...

  6. XML和JSON两种数据交换格式的比较

    目前,在web开发领域,主要的数据交换格式有XML和JSON,对于XML相信每一个web developer都不会感到陌生: 相比之下,JSON可能对于一些新步入开发领域的新手会感到有些陌生,也可能你 ...

  7. JSON——IT技术人员都必须要了解的一种数据交换格式

    JSON作为目前Web主流的数据交换格式,是每个IT技术人员都必须要了解的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尤其是在Ajax和REST技术的大行其道的当今,JSON无疑成为了数据交换格式的首选! 今天大家就和猪哥一起 ...

  8. 于数据交换格式XML和JSON的比较

    目前,在web开发领域,主要的数据传输格式有XML和JSON,对于XML相信每一个web developer都不会感到陌生:相比之下,JSON可能对于一些新步入开发领域的新手会感到有些陌生,也可能你之 ...

  9. 常用的数据交换格式有哪些_高程数据格式介绍

    高程数据格式介绍 1 概述 目前业内常用的地形数据格式有img,tif,grp及dem,其中dem在地形表达中能力最强,效果最好,本文围绕dem的数据格式进行介绍. 2 DEM简介 数字高程模型(Di ...

最新文章

  1. python编程入门到实践答案-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2. 图解Oracle包实例
  3. mysql 安装完成后需要做的配置
  4. Python 中的numpy 库
  5. 上海市名校一年级数学考试附加题,难住学霸
  6. android webview 太大,android – ScrollView中的WebView:“查看太大而无法适应绘图缓存” – 如何重新布局?...
  7. linux十大实用工具,10大好用的Linux实用工具推荐
  8. SecureCRT 完美代替超级终端
  9. python实现视频的实时传送_基于python实现高速视频传输程序
  10. vscode 是干什么用的_vscode这个软件有什么用
  11. 2W+字系统讲解如何用Python自动化操作PPT,学懂这篇文章就够了
  12. 2638: 黑白染色
  13. 渗透测试学习笔记(metasploit)
  14. Spring框架-JdbcTemplate
  15. Qt 添加 QtNetwork 库文件(包括vs中和qt中)
  16. mvc 从客户端 中检测到有潜在危险的 Request 值
  17. java+SpringBoot+HTML+Mysq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掌上博物馆游览
  18. linux进程冻结,Linux进程冻结技术
  19. SATA接口的硬件基础知识
  20. java实现qq聊天室功能

热门文章

  1. 【转】使用Azure Rest API获得Access Token介绍
  2. 软件测试计划时要记住什么
  3. 【转】2.5SharePoint服务器端对象模型 之 访问网站和列表数据(Part 5)
  4. 【考研计算机】AOE关键路径
  5. 玩转Mybatis —— 一个小demo,带你快速入门Mybatis
  6. 【LeetCode - 556】下一个更大元素 III(贪心,思维)
  7. 【CodeForces - 999D】Equalize the Remainders(思维,贪心)
  8. 【OpenJudge - noi - 7624】山区建小学(dp)
  9. 详解自动驾驶仿真框架OpenCDA: An Open Cooperative Driving Automation Framework Integrated with Co-Simulation
  10. 动手学无人驾驶(1):交通标志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