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jiongnima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jiongnima/article/details/79094159
Mask R-CNN是ICCV 2017的best paper,彰显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领域在2017年的最新成果。在机器学习2017年的最新发展中,单任务的网络结构已经逐渐不再引人瞩目,取而代之的是集成,复杂,一石多鸟的多任务网络模型。Mask R-CNN就是典型的代表。本篇大作的一作是何凯明,在该篇论文发表的时候,何凯明已经去了FaceBook。我们先来看一下,Mask R-CNN取得了何等的成果。


大家可以看到,在实例分割Mask R-CNN框架中,还是主要完成了三件事情:

  1. 目标检测,直接在结果图上绘制了目标框(bounding box)。

  2. 目标分类,对于每一个目标,需要找到对应的类别(class),区分到底是人,是车,还是其他类别。

  3. 像素级目标分割,在每个目标中,需要在像素层面区分,什么是前景,什么是背景。

可是,在解析Mask R-CNN之前,笔者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事实,Mask R-CNN是继承于Faster R-CNN (2016)的,Mask R-CNN只是在Faster R-CNN上面加了一个Mask Prediction Branch (Mask 预测分支),并且改良了ROI Pooling,提出了ROI Align。从统计数据来看,"Faster R-CNN"在Mask R-CNN论文的前三章中出现了二十余次,因此,如果不了解Ross Girshick和何凯明之前的工作,是很难弄懂Mask R-CNN的。所以,笔者在解析Mask R-CNN之前,先给大家分析一下Faster R-CNN。

在给大家解析Faster R-CNN之前,笔者又要告诉大家,Faster R-CNN是继承于Fast R-CNN (2015),Fast R-CNN继承于R-CNN (2014)。因此,索性破釜沉舟,在本篇博文中,笔者就按照R-CNN, Fast R-CNN,Faster R-CNN再到Mask R-CNN的发展顺序全部解析。

首先时间回到了2014年,在2014年,正是深度学习如火如荼的发展的第三年。在CVPR 2014年中Ross Girshick提出的R-CNN中,使用到了卷积神经网络来进行目标检测。下面笔者就来概述一下R-CNN是如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目标检测的工作。

首先模型输入为一张图片,然后在图片上提出了约2000个待检测区域,然后这2000个待检测区域一个一个地(串联方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然后这些被提取的特征通过一个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得到物体的类别,并通过一个bounding box regression调整目标包围框的大小。下面,笔者简要概述一下R-CNN是怎么实现以上步骤的。

首先在第一步提取2000个待检测区域的时候,是通过一个2012年提出的方法,叫做selective search。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些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将图像分成若干块,然后通过一个SVM将属于同一目标的若干块拿出来。selective search的核心是一个SVM,架构如下所示:

然后在第二步进行特征提取的时候,Ross直接借助了当时深度学习的最新成果AlexNet (2012)。那么,该网络是如何训练的呢?是直接在ImageNet上面训练的,也就是说,使用图像分类数据集训练了一个仅仅用于提取特征的网络。

在第三步进行对目标的时候,使用了一个支持向量机(SVM),在训练这个支持向量机的时候,结合目标的标签(类别)与包围框的大小进行训练,因此,该支持向量机也是被单独训练的。

在2014年R-CNN横空出世的时候,颠覆了以往的目标检测方案,精度大大提升。对于R-CNN的贡献,可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 使用了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2. 使用bounding box regression进行目标包围框的修正。

但是,我们来看一下,R-CNN有什么问题:

  1. 耗时的selective search,对一帧图像,需要花费2s。

  2. 耗时的串行式CNN前向传播,对于每一个RoI,都需要经过一个AlexNet提特征,为所有的RoI提特征大约花费47s。

  3. 三个模块是分别训练的,并且在训练的时候,对于存储空间的消耗很大。

那么,面对这种情势,Ross在2015年提出的Fast R-CNN进行了改进,下面我们来概述一下Fast R-CNN的解决方案:

首先还是采用selective search提取2000个候选框,然后,使用一个神经网络对全图进行特征提取。接着,使用一个RoI Pooling Layer在全图特征上摘取每一个RoI对应的特征,再通过全连接层(FC Layer)进行分类与包围框的修正。Fast R-CNN的贡献可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 取代R-CNN的串行特征提取方式,直接采用一个神经网络对全图提取特征(这也是为什么需要RoI Pooling的原因)。

  2. 除了selective search,其他部分都可以合在一起训练。

可是,Fast R-CNN也有缺点,体现在耗时的selective search还是依旧存在。那么,如何改良这个缺陷呢?发表于2016年的Faster R-CNN进行了如下创新:

取代selective search,直接通过一个**Region Proposal Network (RPN)**生成待检测区域,这么做,在生成RoI区域的时候,时间也就从2s缩减到了10ms。我们来看一下Faster R-CNN是怎么做的。

首先使用共享的卷积层为全图提取特征,然后将得到的feature maps送入RPN,RPN生成待检测框(指定RoI的位置)并对RoI的包围框进行第一次修正。之后就是Fast R-CNN的架构了,RoI Pooling Layer根据RPN的输出在feature map上面选取每个RoI对应的特征,并将维度置为定值。最后,使用全连接层(FC Layer)对框进行分类,并且进行目标包围框的第二次修正。尤其注意的是,Faster R-CNN真正实现了端到端的训练(end-to-end training)

要理解Mask R-CNN,只有先理解Faster R-CNN。因此,笔者根据Faster R-CNN的架构(Faster R-CNN的ZF model的train.prototxt),画了一个结构图,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Faster R-CNN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共享的卷积层-backbone,第二部分是候选区域生成网络-RPN,第三部分是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的网络-classifier。其中,RPN与classifier部分均对目标框有修正。classifier部分是原原本本继承的Fast R-CNN结构。我们下面来简单看看Faster R-CNN的各个模块。

首先来看看RPN的工作原理:

简单地说,RPN依靠一个在共享特征图上滑动的窗口,为每个位置生成9种预先设置好长宽比与面积的目标框(文中叫做anchor)。这9种初始anchor包含三种面积(128×128,256×256,512×512),每种面积又包含三种长宽比(1:1,1:2,2:1)。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于共享特征图的大小约为40×60,RPN生成的初始anchor的总数约为20000个(40×60×9)。对于生成的anchor,RPN要做的事情有两个,第一个是判断anchor到底是前景还是背景,意思就是判断这个anchor到底有没有覆盖目标,第二个是为属于前景的anchor进行第一次坐标修正。对于前一个问题,Faster R-CNN的做法是使用SoftmaxLoss直接训练,在训练的时候排除掉了超越图像边界的anchor;对于后一个问题,采用SmoothL1Loss进行训练。那么,RPN怎么实现呢?这个问题通过RPN的本质很好求解,RPN的本质是一个树状结构,树干是一个3×3的卷积层,树枝是两个1×1的卷积层,第一个1×1的卷积层解决了前后景的输出,第二个1×1的卷积层解决了边框修正的输出。来看看在代码中是怎么做的:

从如上代码中可以看到,对于RPN输出的特征图中的每一个点,一个1×1的卷积层输出了18个值,因为是每一个点对应9个anchor,每个anchor有一个前景分数和一个背景分数,所以9×2=18。另一个1×1的卷积层输出了36个值,因为是每一个点对应9个anchor,每个anchor对应了4个修正坐标的值,所以9×4=36。那么,要得到这些值,RPN网络需要训练。在训练的时候,就需要对应的标签。那么,如何判定一个anchor是前景还是背景呢?文中做出了如下定义:如果一个anchor与ground truth的IoU在0.7以上,那这个anchor就算前景(positive)。类似地,如果这个anchor与ground truth的IoU在0.3以下,那么这个anchor就算背景(negative)。在作者进行RPN网络训练的时候,只使用了上述两类anchor,与ground truth的IoU介于0.3和0.7的anchor没有使用。在训练anchor属于前景与背景的时候,是在一张图中,随机抽取了128个前景anchor与128个背景anchor。

在上一段中描述了前景与背景分类的训练方法,本段描述anchor边框修正的训练方法。边框修正主要由4个值完成,tx,ty,th,tw。这四个值的意思是修正后的框在anchor的x和y方向上做出平移(由tx和ty决定),并且长宽各自放大一定的倍数(由th和ty决定)。那么,如何训练网络参数得到这四个值呢?Fast R-CNN给出了答案,采用SmoothL1loss进行训练,具体可以描述为:

到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不是对于所有的anchor,都需要进行anchor包围框修正的参数训练,只是对positive的anchors有这一步。因此,在训练RPN的时候,只有对128个随机抽取的positive anchors有这一步训练。因此,训练RPN的损失函数可以写成:

在这里Lreg就是上面的Lloc,λ被设置为10,Ncls为256,Nreg为2400。这样设置的话,RPN的两部分loss值能保持平衡。

到这里RPN就解析完毕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后面的classifier,但是在介绍classifier之前,我们先来看看RoI Pooling到底做了什么?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需要RoI Pooling?答案是在Fast R-CNN中,特征被共享卷积层一次性提取。因此,对于每个RoI而言,需要从共享卷积层上摘取对应的特征,并且送入全连接层进行分类。因此,RoI Pooling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为每个RoI选取对应的特征,第二件事是为了满足全连接层的输入需求,将每个RoI对应的特征的维度转化成某个定值。RoI Pooling示意图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对于每一个RoI,RoI Pooling Layer将其对应的特征从共享卷积层上拿出来,并转化成一样的大小(6×6)。

在RoI Pooling Layer之后,就是Fast R-CNN的分类器和RoI边框修正训练。分类器主要是分这个提取的RoI具体是什么类别(人,车,马等等),一共C+1类(包含一类背景)。RoI边框修正和RPN中的anchor边框修正原理一样,同样也是SmoothL1 Loss,值得注意的是,RoI边框修正也是对于非背景的RoI进行修正,对于类别标签为背景的RoI,则不进行RoI边框修正的参数训练。对于分类器和RoI边框修正的训练,可以公式描述如下:

上式中u>=1表示RoI边框修正是对于非背景的RoI而言的,实验中,上式的λ取1。

在训练分类器和RoI边框修正时,步骤如下所示:

  1. 首先通过RPN生成约20000个anchor(40×60×9)。

  2. 对20000个anchor进行第一次边框修正,得到修订边框后的proposal。

  3. 对超过图像边界的proposal的边进行clip,使得该proposal不超过图像范围。

  4. 忽略掉长或者宽太小的proposal。

  5. 将所有proposal按照前景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12000个proposal。

  6. 使用阈值为0.7的NMS算法排除掉重叠的proposal。

  7. 针对上一步剩下的proposal,选取前2000个proposal进行分类和第二次边框修正。

总的来说,Faster R-CNN的loss分两大块,第一大块是训练RPN的loss(包含一个SoftmaxLoss和SmoothL1Loss),第二大块是训练Fast R-CNN中分类器的loss(包含一个SoftmaxLoss和SmoothL1Loss),Faster R-CNN的总的loss函数描述如下:

然后,对于Faster R-CNN的训练方式有三种,可以被描述如下:

  1. RPN和Fast R-CNN交替训练,这种方式也是作者采用的方式。

  2. 近似联合RPN和Fast R-CNN的训练,在训练时忽略掉了RoI边框修正的误差,也就是说只对anchor做了边框修订,这也是为什么叫"近似联合"的原因。

  3. 联合RPN和Fast R-CNN的训练。

对于作者采用的交替训练的方式,步骤如下:

  1. 使用在ImageNet上预训练的模型初始化共享卷积层并训练RPN。

  2. 使用上一步得到的RPN参数生成RoI proposal。再使用ImageNet上预训练的模型初始化共享卷积层,训练Fast R-CNN部分(分类器和RoI边框修订)。

  3. 将训练后的共享卷积层参数固定,同时将Fast R-CNN的参数固定,训练RPN。(从这一步开始,共享卷积层的参数真正被两大块网络共享)

  4. 同样将共享卷积层参数固定,并将RPN的参数固定,训练Fast R-CNN部分。

Faster R-CNN的测试流程和训练流程挺相似,描述如下:

  1. 首先通过RPN生成约20000个anchor(40×60×9)通过RPN。

  2. 对20000个anchor进行第一次边框修正,得到修订边框后的proposal。

  3. 对超过图像边界的proposal的边进行clip,使得该proposal不超过图像范围。

  4. 忽略掉长或者宽太小的proposal。

  5. 将所有proposal按照前景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6000个proposal。

  6. 使用阈值为0.7的NMS算法排除掉重叠的proposal。

  7. 针对上一步剩下的proposal,选取前300个proposal进行分类和第二次边框修正。

到这里,Faster R-CNN就介绍完毕了。接下来到了Mask R-CNN,我们来看看RoI Pooling出了什么问题:
问题1:从输入图上的RoI到特征图上的RoI feature,RoI Pooling是直接通过四舍五入取整得到的结果。

这一点可以在代码中印证:

可以看到直接用round取的值,这样会带来什么坏处呢?就是RoI Pooling过后的得到的输出可能和原图像上的RoI对不上,如下图所示:

右图中蓝色部分表示包含了轿车主体的的信息的方格,RoI Pooling Layer的四舍五入取整操作导致其进行了偏移。

问题2:再将每个RoI对应的特征转化为固定大小的维度时,又采用了取整操作。在这里笔者举例讲解一下RoI Pooling的操作:

在从RoI得到对应的特征图时,进行了问题1描述的取整,在得到特征图后,如何得到一个6×6的全连接层的输入呢?RoI Pooling这样做:将RoI对应的特征图分成6×6块,然后直接从每块中找到最大值。在上图中的例子中,比如原图上的的RoI大小是280×480,得到对应的特征图是18×30。将特征图分成6块,每块大小是3×5,然后在每一块中分别选择最大值放入6×6的对应区域中。在将特征图分块的时候,又用到了取整,这点同样可以在代码中得到佐证:

这种取整操作(在Mask R-CNN中被称为quantization)对RoI分类影响不大,可是对逐像素的预测目标是有害的,因为对每个RoI取得的特征并没有与RoI对齐。因此,Mask R-CNN对RoI Pooling做了改进并提出了RoI Align。

RoI Align的主要创新点是,针对问题1,不再进行取整操作。针对问题2,使用双线性插值来更精确地找到每个块对应的特征。总的来说,RoI Align的作用主要就是剔除了RoI Pooling的取整操作,并且使得为每个RoI取得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对齐原图上的RoI区域。

下图阐述了Mask R-CNN的Mask branch:

在Mask R-CNN中的RoI Align之后有一个"head"部分,主要作用是将RoI Align的输出维度扩大,这样在预测Mask时会更加精确。在Mask Branch的训练环节,作者没有采用FCN式的SoftmaxLoss,反而是输出了K个Mask预测图(为每一个类都输出一张),并采用average binary cross-entropy loss训练,当然在训练Mask branch的时候,输出的K个特征图中,也只是对应ground truth类别的那一个特征图对Mask loss有贡献。

Mask R-CNN的训练损失函数可以描述为:

在上式中,Lbox和Lmask都是对positive RoI才会起作用的。

在Mask R-CNN中,相较于Faster R-CNN还有些略微的调整,比如positive RoI被定义成了与Ground truth的IoU大于0.5的(Faster R-CNN中是0.7)。太过于细节的东西本篇博文不再赘述,详情参见Mask R-CNN中的Implementation Details。

到这里再将Mask R-CNN和FCIS做个比较,首先两者的相同点是均继承了Faster R-CNN的RPN部分。不同点是对于FCIS,预测mask和分类是共享的参数。而Mask R-CNN则是各玩各的,两个任务各自有各自的可训练参数。对于这一点,Mask R-CNN论文里还专门作了比较,显示对于预测mask和分类如果使用共享的特征图对于某些重叠目标可能会出现问题。

Mask R-CNN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了state-of-the-art的水平。不过训练代价也是相当大的,需要8块GPU联合训练。

Mask R-CNN的实验非常详细,还做了很多对比实验,比如说改换网络深度,在训练mask branch时的误差种类,将RoI Align同RoI Pooling和RoI Warping进行比较,改变预测mask的方式(FCN和全连接层)等,详情请参见Mask R-CNN的实验部分。



到这里Mask R-CNN介绍就接近尾声了,笔者还想说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感想:

  1. 可继承工作的充分体现。大家看到Mask R-CNN的结构相当复杂,实际上是继承了大量之前的工作。首先bounding box regression在2014年的R-CNN中就出现过。Mask R-CNN的主要创新点RoI Align改良于RoI Pooling,而RoI Pooling是在2015年的Fast R-CNN中提出的。对于RPN的应用,更是直接继承了2016年的Faster R-CNN。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颠覆目标检测领域计算架构的杰出作品。

2)集成的工作。还是那句老话,到了2017-2018年,随着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单任务模型已经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集成,更综合,更强大的多任务模型。Mask R-CNN就是其中的代表。

3)引领潮流。再次向何凯明和Ross Girshick致敬,他们的实力引领了目标检测领域的发展,因此无论他们在哪,无论是在微软还是FaceBook,他们的idea和作品都被非常多的人应用或者继承。

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详解——从R-CNN,Fast R-CNN,Faster R-CNN再到Mask R-CNN相关推荐

  1. [深度学习概念]·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详解

    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详解 基础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演进解析 本文转载地址 Mask R-CNN是ICCV 2017的best paper,彰显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领域在2017年的最新成 ...

  2. Java内存模型(JMM)详解-可见性volatile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 Java内存模型(JMM)详解-可见性 什么是JMM JMM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示例demo中不会打印 i 的值 如何解决可见性问题 **深入理解JMM内存模型** JAVA内存模 ...

  3. 数据库系统模式(schema)和模型(model)详解

     数据库系统模式(schema)和模型(model)详解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模型(Model)是现实世界的抽象.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管 ...

  4. 在英特尔独立显卡上部署YOLOv5 v7.0版实时实例分割模型

    作者:贾志刚 英特尔物联网创新大使 目录 1.1 YOLOv5实时实例分割模型简介 1.2 英特尔®消费级锐炫™ A 系列显卡简介 1.3  在英特尔独立显卡上部署YOLOv5-seg模型的完整流程 ...

  5. 从零开始学前端 - 7. CSS盒模型 margin和padding详解

    作者: 她不美却常驻我心 博客地址: https://blog.csdn.net/qq_39506551 微信公众号:老王的前端分享 每篇文章纯属个人经验观点,如有错误疏漏欢迎指正.转载请附带作者信息 ...

  6. 隐马尔可夫模型之Baum-Welch算法详解

    隐马尔可夫模型之Baum-Welch算法详解 前言 在上篇博文中,我们学习了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概率计算问题和预测问题,但正当要准备理解学习问题时,发现学习问题中需要EM算法的相关知识,因此,上一周转而学 ...

  7. Mask Scoring R-CNN[详解]

    Mask Scoring R-CNN: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for Instance Segmentation(CVPR2019 oral) (消息来源: 性能超越何恺明M ...

  8. pascal行人voc_在一个很小的Pascal VOC数据集上训练一个实例分割模型

    只使用1349张图像训练Mask-RCNN,有代码. 代码:https://github.com/kayoyin/tiny-inst-segmentation 介绍 计算机视觉的进步带来了许多有前途的 ...

  9. 【图像分割模型】实例分割模型—DeepMask

    这是专栏<图像分割模型>的第11篇文章.在这里,我们将共同探索解决分割问题的主流网络结构和设计思想. 本文介绍了用于实例分割任务的模型结构--DeepMask. 作者 | 孙叔桥 编辑 | ...

最新文章

  1. 2星|《快公司》2018年2-3期:商业人物访谈集
  2. 【HDOJ】3487 Play with Chain
  3. Kafka实战-Flume到Kafka
  4. 【短视频SDK】Android如何使用硬编硬解?
  5. AI算法工程师必备技术,快快积累!
  6. python中列表生成式strip_Python 列表API 序列类型   列表生成
  7. 使用xUnit为.net core程序进行单元测试(中)
  8. java死锁2_Java面试必问-死锁终极篇(2)
  9. 英语计算机试卷二,计算机专业英语模拟试题2参考答案.doc
  10. 搜索接口php,【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百度周边搜索接口php封装
  11. 设计模式之构造函数模式
  12. java通讯录 批量生成 .vcf文件, .csv文件批量生成 .vcf,手机自动导入
  13. Zbrush学习笔记十——制作毛发、模型减面
  14. 调度工具之Azkaban 介绍
  15. 计算机正常开机显示器无信号,电脑开机显示器无信号怎么办 电脑开机显示器无信号解决方法【详解】...
  16. 广电物联网大赛正式开启
  17. 【说明】最近文章可在掘金查看
  18. LeetCode——1736. 替换隐藏数字得到的最晚时间(Latest Time by Replacing Hidden Digits)——分析及代码(Java)
  19. 淘宝客API订单接入的一些坑
  20. python timer怎么用_python定时器(Timer)用法简单实例

热门文章

  1. curl工具使用实例
  2. Deep learning:十六(deep networks)
  3. LeetCode-MySQL196. 删除重复的电子邮箱
  4. linux man手册_Linux微操(基于Centos)
  5. golang select总结
  6. 你可能不知道的关于 Git stash 的技巧
  7. array_shift -- 将数组开头的单元移出数组
  8. 面试系列-JVM性能优化相关内容
  9. 在Laravel中使用数据库事务以及捕获事务失败后的异常
  10. Spring中AOP源码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