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围城无所不在,研究生也是一个围城,有的人在一战二战甚至三战努力走进围城,有的人在围城里挣扎着出来,还有的已经成功的离开了这所围城。至于围城里有什么,对你的人生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人而异。小编在知乎上看了这个话题,发现有好多小伙伴进入了研究生这个围城,变得不快乐了。究其原因,真可谓幸福的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各有各的不幸。但我们要始终相信,生活的磨难都是一场考验,希望你在度过研究生的生活后,面对今后的人生更加不畏艰难。

作者:闫自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03231755

很多人读研究生的时候,科研上没有成果,每天过着重复性的生活,跟实验死磕,跟自己死磕,然后仍然一无所获。年龄渐长,有些事情已不能再很别人说了,很多好朋友也只能江湖再见。没有收入,看着不少同学买车买房,结婚生子,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家,个别的事业小有成就。想找个朋友,然而发现很多人都是孤身一人行走。研三毕业了,你要四处奔波找工作,面试不断被拒,可工作仍然要找呀。这个时候,假如你的导师对你不管不顾,又或是压榨不断,如果你的家里矛盾不断,你慢慢意识到家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和睦,你发现自己从孩子变成了抵挡风雨的肩膀,又如果你的对象在你压力山大的时候,隔几天跟你闹一次矛盾,说没有像以前那么信任你了。

当你慢慢认识这个世界以后,愿你依然笑的像孩子那样天真、快乐。

作者:溪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15059413

你的研究生考上了985,211

没去上之前,好像很自豪,一年的努力有收获。

去了以后,发现你再也无法确证自己了,人是需要某些东西确证自己的,独在异乡,科研压力大,有那么多的书要读。

不得不拼命努力,去掩饰自己本科的时候基础没打好的尴尬境地,一不小心哪天就被戳穿了,发现自己还是不怎么样啊,努力了很久,看了很多书还是不怎么样啊……

没有人来鼓励你,没有人有闲暇去照顾你,鼓励你,你只有自己确定自己不要成为辣鸡。

因为会被嘲笑,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都考上更高的学历了,有一些人的道德素养仿佛还在小学。

因为当你越来越单一化的去往一个目标努力,那么这个目标就是你所有的生活,你的一切都要以你的成绩,你的优秀程度去衡量,别人也只会拿你发了多少篇文,跟的导师厉不厉害,你自己有没有新观点,你英语好不好,你理论知不知道,来衡量你。

你就不能有任何的错漏,因为压力太大了,你这么努力还不怎么样,是很可以给别人增加信心的。你看那个人,也不怎么样啊,看来你不是你以为的那种人呀!

生活太单一了,容不得唯一的目标有任何闪失,没有人可以无损害那个唯一……

如果那么一个人损害了你,老师,同学,或其他,放弃自己,或者,用你的强大杀死他们的自尊心……

就是这样,不是你,那就是别人。

请问,怎么快乐?

……

……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说真的,感叹归感叹,生活是难熬,要是不努力,会更难熬。

在这里发泄完,关了知乎,还是要学习,还是要读书,还是要拼了命的抢,做,表现自己。

否则这里的发泄就只是发泄,不会成为成功的经验。

不要发泄完了回去不读了,我以前我还真的这么蠢过……

作者:Alex Winte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57500205

先上结论,再进行说明:

如果说本科是你的黄金时代的青春记忆,那么研究生就是你为了拿到学位的眼前的苟且。

985本科保研本校硕士,现在研二。读研之后我确实变得不快乐,我们研究生宿舍都是本科同班一起保研的几个人,大家们的感受也大多如此,并不像本科时候一样快乐。

之所以上研究生之后不快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跨专业的问题

用我自己举个例子,虽然我还是在以前的学院,但是因为换了一个专业,本科专业是与制造业、工厂比较相关的专业,而研究生是与信息管理、机器学习比较相关的专业,其实差的挺多的。

当初之所以要跨专业,一方面是本专业没有合适的老师,另一方面是近年互联网,大数据,AI比较火想转行。在作出换专业的抉择之前没有正确的认知换专业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研究生第一学期的时候压力非常的大。需要自学python,机器学习,深度学习,TensorFlow等技术,而导师不会去教你,所以只能靠自己摸索。但人面对不可控的未来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虑,所以当时我非常的焦虑,以至于生理上产生不适感,最后通过心理医生咨询缓解了症状。

就算不跨专业,你也会发现你本科阶段学习到的东西读研之后基本用不太上。本科阶段注重的是学了之后能用(虽然大多数也不一定能用),研究生阶段注重的是能扯(你能得出一个好的结论,看似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所以,读研之后必须要具备的就是在很短时间内通过看别人论文然后总结出一个研究方向现状的能力,也就是快速学习快速突击能力,美其名曰“调研”。

2.工作方式的转变

在本科及以前,我们主要的考核机制是考试,主要任务是工作。经过了十几年的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的训练,这种日常工作方式是我们熟悉的,该刷题刷题,该背书背书,只要你愿意付出足够多的时间,你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成绩。

而读研之后,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更接近于工作后的状态。导师会给你安排任务,这个任务更多时候不像以前复习一样有课本和标准答案,这个事没有人做过,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寻找解决方式。所以,我一直觉得,读研不是继续上大学,读研是一种工作。

举个例子,以前的工作都是有进度条的,背了多少书做了多少题都是可预计的,而读研后的工作是没有进度条的。人是需要反馈来激励自己的,越了不起的人能承受的反馈延迟就越久,玩游戏是一种及时反馈,而一个更大的项目就只一种延期反馈。读研之后反馈变得越来越少,没有一个人会给你的工作打一个分,你也没法找到什么参考答案。这种开放式的工作方式一开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觉得本来念书很厉害的我们读研后觉得很多事情无法再做的完美。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那么读研这一段时间的折磨足够让你认清现实,放弃完美主义。

3.各种各样的奇葩导师

遇见一个关心学生,指导学生的导师是一种幸运,是小概率事件。就像2020年刚开始这几天的一个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自fen身亡这个事件,就是导师压的太狠了。你以为和导师会是师徒情深,结果你就是他的一个部下,还是要不了多少工资随便用的那种。你要学位,他要人干活,各取所需而已,能碰到一个好导师确实不容易。

在本科以前,我们是没有直接领导的。班主任和导员并不会对你的生活介入太多,而导师就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个领导,同门交流一般都管老师叫“老板”,因为他确实就是你的领导。

中国学位管理水,学位委员会基本不会卡人除非特别差,所以这个能否拿到学位证的权利就落到了导师手里,导师权利很大。因为导师权力大,所以他就能让你做很多和研究生生活无关的事情。给导师做个家务,带个孩子,报个发票,取个快递我想大部分研究生应该都做过。

初此之外,每个导师都或多或少有些项目,职位等其他的零碎,总会有各种会,各种报告,各种申请书要写。这些东西都是研究生的工作,导师是不会亲自做的。所以说,一个优秀的大学教授是其学生培养出来的,各种材料基本都是学生准备的。导师往往会把一件事看的很简单,然后让学生跑断腿,反正干活不是他们干,牛就放开了吹。

更有甚者,会有很多导师做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事情。代写论文,挂作者,套取学术经费,收学生毕业费,权色交易等等情况也不是没听说过。

总是,就是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除非你真敢去学校去教育部告他,不然就得老老实实忍着导师的所有奇葩要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4.论文

论文看似高大上,其实就是瞎扯淡。特别是我所在的管理学院,本科的时候听说有的人有管理科学不算科学的观点我很不忿,读研后我发现确实扯淡的东西太多了。

假,大,空,虚。你以为你写的论文的作用应该是推动人类知识前进一小步,实际上写出来的轮文除了和圈子里的人相互捧捧臭脚自己逗自己玩之外,擦屁股都嫌硬。

形式主义严重,比八股文的僵化有过之而无不及。关键是这个工作是你花费了一两年做的工作,实际没有价值,自我否定严重。

可能你费了一两年力气的一个论文,最后还不如大老板和某个主编的一句话管用。

5.课余和生活

不再像本科的时候对大学生活抱有无限的憧憬,会玩个社团什么的。读研大多数都是为了找工作好找,大家都是为了很现实的目的来到了这里,大学的新奇感在本科的时候早就消失殆尽了。生活中很多东西和很多经历,你在初次遇见的时候会给你惊艳的感觉,而当再次出现习以为常之后,即使遇见的东西没有丝毫改变,但初次遇见的那种感觉再也没有了。

班级概念更加模糊,本科时候班级概念就已经比较弱化了,研究生更是基本上班里同学几乎不会认识。社交圈子很小,舍友,同门之外,与其他人有联系的机会并不多,课也不多,实验室一坐就是一两个春秋。课余生活时间被压缩,导师安排任务不会管你周末还是夜晚,既然做廉价劳动力就要有这个觉悟。

并且,按照18岁上大学来说,读研的时候一般都22岁了,毕业的时候都24、25岁了,家里逐渐开始催婚。但是对于未来生活的城市,行业,岗位,收入都不确定的我们实在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也难以承担起那份责任和不确定性,以及为了心爱的人取舍的决心。我觉得在学校里面找到合适的人还是很好的,大家更能从感情出发去考虑这件事,并且在学校里面适龄优质男女都很多,这个密度是工作以后很难遇到的。但是就像上面说的,实际上读研的时候不比本科有各种活动,社交圈子其实很窄,并不能认识很多异性。

6.为什么还要读研

我的目标就是拿个更高的学历文凭,以便将来我能够在一个更好的平台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简单直接。为此,我需要付出2-3年的时间和工资去换取未来更高的工资。国家和导师每个月会给一点钱,但显然是不多。这段经历并不愉快,如果不是为了拿个文凭,确实这个研究生没什么好读的。所以,我现在想的是,尽早出论文,尽早实习,尽早毕业,尽早滚蛋。离开这个学校,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学校中确实比工作后空闲时间多一些,但是工作难度相对比较大的,因为相比于工作后大多数人从事的事务性工作,在学校里面还是以创造性工作为主,比较费脑子。在学校每天都是在学习新的东西,按理说是挺好的,但是学的都是几乎没有实用性的各种名目的“理论”,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除了部分专业外,大多不会在意你写了什么论文,白白浪费时间和脑力。

PS:

本文中研究生主要特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没有发言权。

本文以上所有内容皆泛指当下国内硕士研究生现状,不特指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任何一位老师和同学。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05862948

匿了吧。

研究生开学快两个月了,自己心情低落到谷底了

你要问我学校好不好?很好!地处北京三环里,学校学术资源丰富,活动也相当多,任课老师们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条件各方面都挺好的。

但是,我真的好孤独!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懂我的心情!在北京,在这所学校,我没有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大家都好忙好忙,忙着看书,忙着赶讲座,忙着参加活动,可我好像却没有什么参与感,像一只孤魂,游离此处。

我强迫自己忘记悲伤,强迫自己看书,却怎么也看不下去,一个人坐在图书馆胡思乱想,一整天什么也没干。常常一边上着课,一边默默流着眼泪,低着头,偷偷擦干,怕老师同学发现。

我没有男朋友,一次都没有谈过,我觉得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我长得不好看!可身边的女生都很好看啊,我一点儿也不起眼。说实话,我真想谈一次,我也想被人甜甜的爱着,彼此说着甜甜的情话,在寒冷的冬天,紧紧的抱在一起,轻吻着,那多好啊,可我一次都没有过,我也是个有趣的灵魂呀,为什么没有人在意过呢?

我想回家,我怕回家。给妈妈打电话的次数越发频繁了,因为思念那个小家,可仔细想想,那个家一点儿也不好,爸妈总是吵架,婆媳关系也不和睦,以前待在家里的时候自己就战战兢兢的,因为家里几个人聚在一块儿就会吵起来了,然后摔杯砸碗,轮巴掌,想想就好怕……这不就是我逃来北京的原因么?

我迷茫,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我性子温和,甚至有点懦弱,想着研究生一毕业就回家考公务员,这样自己算是有点安全感了,就算以后没有人爱我,孤身一人,自己也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得以依靠,是这样的吧?

我现在想做点的就是课余挣点钱,不伸手向家里人要钱,买自己想买的,做自己想做的,多出去走走,这样能令自己开心一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活的轻松一点。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35593934

1.很多大学生,研一的同学,乃至社会上的人都会认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读研并不像之前在学校里的上课——考试的模式,相比之下它是一份工作,研究生更像是在小微企业里面从事研发工作的研究员。与工作不同的是,在公司里你干三个月就转正了,定期拿工资,可以随意辞职跳槽;但是读研则相当于进行两到三年的实习,中间只有少得可怜的补贴(就这每月几百块还要看导师的心情),以及巨大的退出成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点钱别说买车买房娶妻生子了,就连基本的饭费都无法保障,谈个恋爱更是痴心妄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自然郁郁寡欢。

2.既然研究生是一份工作,自然就有工作的规矩,跟本科时候的模式注定是不一样的。本科时候你逃个课可能没人管你,觉得老师讲得差就索性不听,没课的时候想干嘛就干嘛;但读研时期你必须得每天去实验室打卡,必须得按导师的要求完成任务。这里的任务不光包括科学研究,更包括帮导师跑腿报销、备课打杂,甚至是接送孩子等私事。整体过程类似于唱戏、相声行业中的儿徒学艺,师父高兴了就教你一段,不高兴就不教你,你得每天帮师父干家务打杂。哪天师父心情不好骂你一顿出个气,你还得唯唯诺诺地担待着赔笑脸。这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是导师自己啥也不懂还胡乱指挥,你按照他的方法做不出结果,他骂你不努力。如此重压之下,自然难有笑脸。

3.读研的过程打破了以往付出——回报的模式,它会对你之前的三观进行一次重铸,越是埋头苦读的学生越明显。之前上课——考试的模式,从某些角度上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你在一门课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基本上得到的成绩也就越高。这就让一些刻苦学习的学生认为,努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奋斗才是自己的终极意义。但是,社会的规则并不是这样的,人的选择是远远大于努力的。比如你读研跟了个坑货导师,每天压榨剥削不说,研究课题的方向就是个死胡同。你每天头悬梁锥刺股,到头来却没有半篇核心期刊进账;而你上铺的哥们三天两头窝在宿舍打游戏,时不时地还陪女朋友玩个浪漫,到头来他导师直接给了三篇SCI挂名。这种情况下,你越努力就越痛苦。

4.在某些导师眼中,研究生就跟围着磨盘转的毛驴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把吊在眼前的胡萝卜变成了毕业证罢了。学生的青春年华,不过是他评职称的垫脚石而已。毛驴拉不动磨怎么办?多抽几鞭子就好,哪还管它喂没喂草料啊。反正迟早是要走的,能多榨点就多榨点。这种被奴役的生活,谁能笑得出来啊?

作者:无糖梅花糕May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15580303

虽然毕业有有一段时间了,但读书的那些日子还历历在目,每天被忙碌的课表和琐碎的日常填充,展示给别人的是商科学生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其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

要说为什么上了研究生变得不快乐,第一点,大概是孤独吧。

来美国一年多了,每天都尽量把日程安排的满满的,看展、看话剧、约朋友吃饭……因为一停下来就会被一种孤独感包裹,淡淡的却又无法逃离,所以就算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会用电脑播点什么,当个背景音。

周末有时候会睡个午觉,醒来的时候如果是傍晚,那简直是极致孤独,屋子里静悄悄空荡荡的,华灯初上,外面高楼大厦的灯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唯一的声音就是冰箱制冷的嗡嗡声,有一种被全世界遗忘的感觉。这个时候就会想很多东西,想今后的人生,难道要一直一个人在纽约这个大熔炉里飘着吗?前几天看朋友圈,有个大学同学已经结婚了,那她这辈子是不是再也不会有这种极致孤独的时刻?

第二点,就是压力,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我的本科同学,很多都没有读研而选择了直接工作,有的同学在秋招时拿到了很好的offer,薪资在帝都的应届生里,是很高的水平,说实话,要是当年跟他们一样加入秋招的话,我不敢肯定地说能拿到同样级别的offer。还有的同学自己创业,做自媒体,在我们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抵得上我在美国一年的开支。看着同班同学都开始挣钱了,我还花着父母的钱,不免有点焦虑,想快点毕业自食其力。

出国后,发现身边更是卧虎藏龙,哥大里面个个都是人才啊,我还没出国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经历够讲一讲了,出来后才发现留学生们哪个没有一段可以拿出来品一品的经历,要不然怎么能进了来哥大的门呢?有人本科期间去非洲做志愿者,有人gap一年出来读书,gap期间的在不同的国家做项目,还有人居然是隐藏的电竞大神,每个月光靠这个爱好赚来的收入都能cover掉纽约的生活费。

再说说外国同学(其实我自己才是那个外国同学),在美国,感觉每个人都很有自信,就是那种从小到大没受过欺负的自信,就算他们冲一杯再普通不过的速溶咖啡,都会觉得自己在做一杯全世界最高端的神仙饮品,一开始我觉得不用这么夸张吧,后来才发现人家是真的自信。有的同学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一个穿hoodie的普通大学生,家族名字叫出来可能会让你觉得不真实,是那种能在新闻门户网站上看到的姓氏。

虽然我尽力劝服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轴,奥巴马五十几岁就从美国总统的位置上退休了,肯德基爷爷六十几岁才开了第一家KFC,但这种无处不在的peer pressure还是让人快乐不起来。

剩下的大概就是自己的碎碎念小心思吧。

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啦,没有男朋友啦,作业赶不完啦,下周要考试了然而只复习了三页啦……

不过我真的有在好好调整心态,上次在看见一个演讲视频说,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烦恼和琐事组成的,快乐只是穿插在过程中的附加物,我对这点深以为然。读书的时候,赶在deadline之前交上论文就能让我快乐一会,被教授表扬了也会小小地得意一下,或者买到了周末的特价电影票也能让我开心好一阵,活生生省出来一杯香草奶昔谁不开心呢?

上班后也是,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是超负荷运转,但看着自己的项目终于平稳落幕,心里有说不上来的成就感。

生活用不着那么多的大喜大悲,一点点小瞬间能让我快乐一会就行了,然后把这些快乐保存起来,再大步向前进吧。

作者:zzyou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04342372

发现自己考上了还是那样,穷,单身,什么也没有改变。更惨的是,现在还觉得自己笨死了,细看自己研究的项目,涉及多个学科,流体力学,机械设计,仿真模拟,甚至要自己学习编程,再看看就业现状,师兄们签的最好的,也不过一个月8000,看同学稀疏的头发,同样前途堪忧的未来,父母期待的眼神,以及导师催促的目光,我好难。

我真的只想搞搞学术,谈个恋爱,好好的生活,可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个机器人,而且还一事无成,我才研一就如此不快乐了,后面更难讲。

另外,没有工资,每月600还不按时发,至于学习算法和编程,老师给的方向就是机器优化,这算是我唯一感到欣慰的,不知道学好了能不能就业或者读博时换个方向。

作者:破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26728156

因为研究生不会像你之前期望的那样翻天覆地地改变你的生活。

你在研究生入学之前曾发下宏图壮志,要天天图书馆学识渊博身穿白卦日日科研论文一作,课前预习上课笔记课后预习每天复习,考试第一。能考的证就考,能学的技能都学到。你要改善生活穿着精致,结识志同道合的大神朋友,在象牙塔里再找到丢了二十多年的她/他,从此爱情学业美满,闲暇时光再发朋友圈感叹一下岁月静好,时光未老。都研究生了,全国才多少研究生?我的学校可是XXXX,这样的生活不是应该的么?

但在入学前天天睡到十点的你入学后忽然发现,一切似乎没什么变化,你只是像高中升大学的时候那样,按部就班地来到下一个阶段,

你还是原来的你,你没有从一个原来的普通人转变为大神,转变为精英,你只是随波逐流,在人生的河流中来到下一站,你的基础并没有改变,有的东西不擅长的,学起来还是很困难,你加把劲努力,发现还是会被别人甩在后面,身边的同学虽然相处融洽,但很难深入交心,而有时候你会发现还是能碰到自己觉得不可理喻的人。单身的自己容貌没有更好看,想要爱情顾虑却更多也不知道再如何谈起,想买的东西还是买不起,想见的人还是见不到,该睡的懒觉睡,能偷懒就想偷懒,期末考试了,还是考前突击混了一个及格分。

你甚至开始回忆起大学时光,尽管有时候它并不美好。

这个流程熟悉吗?慢慢回想一下多年前你高考完之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自己提前做好那么多的规划,大学时都实现了吗?大学时做到高考后对自己的期待了吗?还记得大学开始后不久很多人开始回忆乃至想要回到高中生活的言论吗?

原来你终于发现,你还是你,你还是那个普通人,你的短板还在,你的性格也没有变,你的缺陷还是没有被填补,研究生这个身份也不会像魔法一样突然让你变成另外一个的人。

PS: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政治上学的量变和质变都忘记了?研究生的门槛不是量变和质变的关节点,而是你积累量变的起点。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1040479899

教育学学硕二年级在读,有段时间频繁觉得自己读不下去了,感到抑郁。但慢慢的,也想开了。

以下仅个人体会。

如果你所在学校学风不错,生源质量也不错,也就意味着你身边优秀的人变得更多了。你周围的人不仅优秀,还自律。不仅学习认真,还热爱生活。比如我的室友,学习好,却非常刻苦,当然,这是因果关系。她还会控制饮食,还会每天做瑜伽,不让自己像一条咸鱼,无时不刻地给自己找正经事情。说实话,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真的觉得自己像咸鱼,会否定自己。

读研究生也不仅是学习模式的改变,和本科相比最明显的就是导师制度了。你所选择的导师和你自己原本节奏的出入感,极有可能让你感到痛苦。尤其是本科阶段甚至更早,都是玩玩打打过来的人。

他会给你施压,你也会想被认可。但你自己的努力始终达不到她们,或者导师想要的那个程度。你没办法不感到难过,甚至还会想,是不是自己不适合。

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术论文,没有人教你怎么写。只会告诉你,多看多看。

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更多的是要结合他的方向和课题,哪怕是交叉方向,你也得硬着头皮写着你几乎完全不懂的领域。

研究生阶段有高额的奖学金评价体系,论文的发表是主要指标。所以,无论是同学之间,或是导师眼里,有论文的人才是有产出的人。写不出论文会被骂,写出了论文却写的入不了导师的眼,也会被骂,改了一遍又一遍,你都觉得改不下去了,仍然入不了老师的眼,他连骂都不想骂,因为他觉得你没救了。产不出论文的自己就像废柴一样。

我的痛苦源于这些,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占着研究生的位置,却什么也做不了。以前自己自由自在的日子没有了,每天都是被逼着看那些自己不喜欢的领域的书,看了半天也憋不出来几个字,所有人责怪你没有用心。

作者:anit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15612034

这题对我来讲可太应景了。刚刚做了学校发的心理评估,我根本不敢照实回答,不然一定面临被约谈的局面hhh。考研二战的、工作不满意的同学可能觉得你在无病呻吟,但内心的苦涩和迷茫却是真实存在的。我是商科专硕,对学术科研的生活和压力不太了解,但就我个人的体会,读研不开心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首先,除了轻轻松松保研的大神,大部分人都是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够读研,理所应当地,对读研的期待就会很高。然而,这两年或三年并不是结局,并不是说考上研就万事大吉。这只是一个过渡,该面临的压力一样都不会少。我现在一想到明年要找summer要秋招要国考都脑壳疼,发现不过是一转眼的事。虽然依旧是学生的身份,但年龄渐长,也不再像本科时候傻乎乎无忧无虑,会担忧会迷茫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其次,被现实打脸。我反省自己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虽然我现在很消极,但内心还是有个地方觉得自己在不错的大学读研挺牛逼的。然而,读研终归是个学生。靠家里生活,未来也不知道去哪,觉得自己牛逼但其实呢?已经不甘于过去想找的工作,觉得自己应该去更好的,但是人才那么多(尤其是一线城市),优秀的人那么多,我又算什么呢?前几天老师说,多数人都想成为少数人,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然而,或许依旧不能甘心吧。

第三,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朋辈压力大到令人窒息。巨佬们疯狂实习和面试,每天上课有一半穿正装的同学,好像大家都野心勃勃目标明确,而我还没找到很想做的事情,又不够努力。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大龄学生,我难以像高中时候那样拼命学习,可不学习就意味着毫无竞争力。

第四,这个年纪本就是动荡的年纪,尤其是对于单身狗(微笑)。前途未定,时常觉得孤独但又不改变自己的状态,常常思索生命、生活的意义然后把自己想到自闭,也终究想不出什么。

想说的很多,先说这些吧。

总之,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尽量快乐一点,不要有下面这种结果建议

作者:小幽鼬要游遍世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1066774642

应该是这些人大学期间过得太舒服,或者把研究生期间想得太美好!

前者,大学一直是划划水,按部就班听听课,写写作业,考试七八十分不上不下,该过的青春都过了,该看的电影该追的剧也都追了。然后想着再过几年这样的生活,于是最后一年一鼓作气再考个研究生(通常是本校)。结果上了研究生,咣铛!即便是普本或者底层211这样的学校,导师们也是身兼数职,又要做项目又要写论文。这些东西本科没学过怎么办?周报月报交不了差怎么办?论文写的差怎么办?一方面觉得自己对不住辛苦那一年考上的研究生,一方面又时刻担心被导师骂,过得非常不如意,变得不开心。

后者,大学期间早出晚归地学习,每天像高中一样,靠“考上研究生就好了,就轻松了”麻木自己。四年的汗水没有白费,最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觉得自己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结果一入学,导师哐当,交给你一个具体的研究工作。卧槽,这个工作完全不会啊,CAD倒是会,但是画出来的图加工厂看不懂啊!C语言考得还不错,语法什么的都学得很好,但是现在居然让我直接用python实现别人论文里的那个功能!示波器大学倒是学过,但是为什么现场怎么总是调不对啊!好不容易考上了名校,本来以为自己能够大展身手,但是为什么自己的能力比周围本校的同学差这么多啊!为什么做一个事情怎么做都不成功啊!为什么研究生过得比本科还要辛苦啊!读大学的时候以为名校研究生毕业肯定能找到年薪四五十万的工作,怎么自己的师兄师姐就业还是很激烈啊?不会读了三年研究生找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那会吧?变得不开心。

我们国家的90%的大学教育都是基础式的填鸭式教学,90%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只学了教学计划里的那些内容,学习的时候基本也是一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慢慢看下去(甚至相当大一部分本科生从来没有完整的看完过一本教材,看看老师划的重点,应付考试就以为这门课已经学过了)。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们由于科研和项目需要,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很快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迅速应用的状态。这导致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读研之后水土不服。

而且对于中国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考研究生仅仅是为了一个更高的学历去就业,很少有学术追求的。但是导师们(青椒们的学术追求,教授们的赚钱压力),可不管你读研究生是为什么,既然读研究生就要学会怎么做研究,学会怎么思考,学会怎么写学术论文。双方的目的不一致性导致双方都很痛苦(嗯,导师也很痛苦的好么!!),这种痛苦随着双方目的的两极分化越大而越明显。当然,也会出现那种有学术追求的学生遇到了没有学术追求的导师的悲惨情况。

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读博士的时候看着自己每个月两三千的补助,看着每天被导师和师兄催着赶着做的研究,看着父母在电话那头催着什么时候找对象生孩子,心里想着,工作了就好了。好歹是博士,还是名校的博士,肯定毕业后能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然后一毕业,哐当!每个月收入5000不到,工作997,非升即走,基金、论文、职称天天伴你入睡,甚至失眠。做个实验要心疼经费,要愁场地,带个学生要焦虑分配的工作他不按时完成影响整个组的进度,要烦躁为什么隔壁课题组新来的博士为什么发论文这么猛,要焦虑头发一天比一天少,皮肤一天比一天差,房价一年比一年高,不听话的孩子学费还要那么贵。。。。

说白了,成人的世界只会越来越难而已!

如果有机会穿越到大学时期,给大学的我留一个纸条,我一定留的是:钱难赚,屎难吃!凡事要想开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15298244

说我自己吧

1身边优秀的人很多,有自卑情绪。

2短板都暴露了出来,研究生不像本科时只要努力取得好成绩就行,而是过程性学习,要讲ppt,看文献,写论文,英语presentation加期末考试。

3学术讲座和课程冲突,抢不上

4很忙但是却没有像考研学习那样充实的感觉,可能我效率太低

5无法做到学习的时候专心学习,玩儿的时候放松的玩儿,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玩儿的也不尽兴

研究生开学第一个月某一天突然想,如果我退学会怎么样呢?也没什么吧,只是一个选择而已。然后赶紧打断,为什么我会有退学的念头!我才刚开学啊,什么都没有经历呢…退学是肯定不会的,读博确实要慎重考虑,坚持一下,三年很快的,这不是已经过了六分之一了嘛!

作者:欧阳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answer/927283048

以我个人研究生阶段的经历,我觉得研究生阶段人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学历层次不匹配所形成的矛盾。

从中国人整体的学历层次来看,能读到研究生,在同龄人里已经是少数了。如果本硕都能在国内高水平甚至顶尖水平大学读书,在同龄人里更是寥若晨星。必须承认,大多数读到研究生的人,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有着远超过一般人的储备,对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也能抱持基本的科学态度。这些在中国近14亿人的整个群体中是比较稀缺的。

然而,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并不必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幸福感。相比于像我这样在读的研究生,许多大学甚至高中毕业就不再读书、进入社会工作的同龄人,在这个年龄许多都已在家乡的小城市里成家立业。由于小城市物价(房价)水平相对较低、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等原因,这群同龄人对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处境相对容易满意;结婚成家早,可能容易产生对家庭的归属感;早早地进入社会打拼工作,能更早地对社会现实和自身情况有客观的定位,更容易放平心态。反观我们在读研究生群体的境况,则大不一样。目前中国优质的高校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到这些高水平院校读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窥见一二线城市的生活状态。从物质层面看,一二线城市物价(房价)水平高,工作生活压力大;从精神层面看,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较弱,归属感较差。(这里尤其需要说明,与本科阶段不同的是,研究生阶段同学之间的联系也开始大大弱化,甚至两三年硕士读下来,班里的人都还认不全)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生活,对人的心理素质、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都有比小城市高得多的要求。而不幸的是,研究生仍处在学校相对具有保护性的环境中,心理素质、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加之学业、科研、就业压力大,对社会现实和自身情况有清晰认识的时间段较晚,也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因而会出现读到研究生反而不快乐的现象。

私以为,摆脱研究生不快乐状态最根本的方法,是放平心态,摆正位置。虽然研究生在全国同龄人中比例很小,但总量上依然是人数极多的一个群体,且大都处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内部竞争压力依然很大。极端点说,清北两个中国顶尖高校一年毕业的研究生,也是成千上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后,必然也是一场很残酷的厮杀斗争。任何一个个体在这个群体中,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份子。不要对自己抱太高期望,才更容易幸福快乐地生活。

☆ END ☆

如果看到这里,说明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点赞。微信搜索「uncle_pn」,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mthler」,每日朋友圈更新一篇高质量博文(无广告)。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

为什么很多人上了研究生变得不快乐了?相关推荐

  1. 为什么很多人考上了研究生变得不快乐了?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编辑:3D视觉工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598048/ ...

  2. 马云:我看到很多人去学MBA 但回来时都变蠢了

     马云:我看到很多人去学MBA 但回来时都变蠢了 2017年03月24日 11:22 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653 马云最新演讲:我看到很多人去学MBA 但回来时都变蠢了 每经记者 ...

  3. 2020-11-02 很多人比起穷,更受不了慢慢变富

    "很多人比起穷,更受不了慢慢变富." 投资自己 使自己变强 最近经历了软件开发实训的折磨,认识到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软件开发方面是完完全全不够的,而且各种交互 团队协作和 代码风格的把 ...

  4. 环境变了,很多人却还没意识到。。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1 分钟. 2019 开年相信大家就听到一些不太乐观的消息了,如: 滴滴宣布裁员 15% 涉及员工超 2000 人. 京东宣布 2019 年将末位淘汰 10% 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 ...

  5. 【研究生】MBA论文与管理硕士论文是不是一回事?很多人都弄错了!

    MBA论文其实就是工商管理硕士论文,是我们获取学位证书必须完成的任务,对应的是工商管理专业,而管理硕士论文对应的是管理学专业,那么这两者从论文特点和写作要求这两方面来讲,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笔 ...

  6. 华为出鸿蒙是不是给人看的,谁来成为鸿蒙OS失去的“躯壳” 鸿蒙OS(HarmonyOS),在很多人眼中,是华为万物互联的起点,也是反抗之下诞生出的杰作,亦是中国科技史上重要的里程... - 雪球...

    来源:雪球App,作者: 速途网,(https://xueqiu.com/2989821209/181729468) 鸿蒙OS(HarmonyOS),在很多人眼中,是华为万物互联的起点,也是反抗之下诞 ...

  7. 很多人在网络上创业看不到本质

    很多人在网络上创业看不到本质,只是小打小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始终在换项目,换产品,最后血本无归,口袋空空. 什么是网络创业的本质? 在网络上创业,其实质就是做影响力. 有了影响力,资源,项目,人脉, ...

  8. 微信的根服务器在哪国,为何很多人把微信上的国家设置成安道尔?安道尔在哪里?...

    原标题:为何很多人把微信上的国家设置成安道尔?安道尔在哪里? 为何很多人把微信上的国家设置成安道尔?安道尔在哪里? 当小编打开朋友的微信名片时,发现很多人的地区都是安道尔,难道他们都是外国人吗?安道尔 ...

  9. 很多人还不知道中视频计划手机上发布多端横竖屏视频的方法

    如果说你刚开始接触中视频,你必须要学会的小知识. 横屏视频是16:9的视频,一般是手机横向拍摄的视频. 上传这样的视频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需要用到电脑,第二种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这种,没有电脑,我们用手 ...

  10. 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都反对创业?

    知乎的文化输出引导了中国青年正向.理性的价值观.那么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都反对创业或者反对不能随随便便创业呢? 首先看一下知乎群体的用户画像: 上幅图就是说明了,知乎高质量互联网用户基本都在知乎上了.知 ...

最新文章

  1. java操作word (jacob)
  2. 【uni-app】分享
  3. 分析Bootstrap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AppClassLoader的加载路径 及父委托机制
  4. oracle定时向mysql取数据_Oracle中通过Job实现定时同步两个数据表之间的数据
  5. Java 范例 - 线程
  6. 服务器虚拟机的关键特性,VMware Workstation的几大关键特性
  7. Java反编译工具Luyten
  8. Python3入门精通基础教程(合集)
  9. php抽奖简单源码,php转盘抽奖 完整例子源码(含模拟数据)
  10. Java面试笔试题大汇总一(最全+详细答案)
  11. 右手定则判断向量积的方向
  12. Java 8 stream 流获取 list 中最大值、最小值、总和值、平均值
  13. java中fido_一文读懂华为FIDO2指纹/3D 面容登录技术
  14. tungsten-replicator安装
  15. 2、股权融资 - 打造企业上市系列文章
  16. Java 给PDF文档设置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
  17. 国际化RFID射频常用协议标准
  18. 游戏美术设计之整体世界的画法-张聪-专题视频课程
  19. 基于三维GIS平台的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20. 【学习经典】python 数据聚合与分组运算(part 2)

热门文章

  1. redhat linux 7 apt,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pt 使用简介
  2. [深度学习论文笔记]UCTransNet:从transformer的通道角度重新思考U-Net中的跳跃连接
  3. LiveChart样式参数介绍
  4. php天籁吉他乐器介绍网站系统
  5. 深度学习数据增强(data_augmentation):Keras ImageDataGenerator
  6. 网站的PV是什么意思
  7. python输出欢迎某某某_python中怎么写注释
  8. JS 基础: 你真的了解 console 吗?
  9. WRF/CMAQ 安装教程
  10. python floor函数_Python floor() 函数 - Python 教程 - 自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