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DSL

  数字用户线(DSL)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对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设备,从而减轻了电话 交换机的负担;而且无需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因此使用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xDSL中的“x”代表各种数字用户线技术,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和高速不对称数字用户线(VDSL)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上下行链路的对称性以及传输速率和有效距离有所不同。

  ADSL是目前众多DSL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优点是带宽较大、连接简单、投资较小,因此发展很快,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的电信部门已先后推出了ADSL宽带接入服务。ADSL系统主要是针对住宅用户设计的,其下行速率高达6~9Mbit/s,传输距离可达3~5km,典型的下行速率有T1,E1,DS2(6.312Mbit/s),E2(8.448Mbit/s);上行速率低,具体数值随各公司产品而不同,通常为16~640kbit/s。ADSL在一对电话线上同时传送一路高速下行数据、一路较低速率下行数据、一路模拟电话。各种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占用不同频段,低频段传送话音,中间窄频段传上行信道数据及控制 信息,其余高频段传下行信道数据、图像或高速数据。

  ADSL主要采用离散多音频调制(DMT)或无载波幅相调制(CAP)方式。DMT方式把全部频带划分为256个子信道,根据各子信道的瞬时衰耗特性、群时延特性和噪声特性,自适应地分配各子信道速率,同时关闭被窄带噪声淹没的子信道,以便最有效利用传输线,把误码和噪声减至最小,提高系统传输容量。此外,ADSL利用自适应滤波方面的新成果,如栅格编码及RS码,提高抗噪声性能,采用非对称回波抵消技术以消除回波干扰。ADSL系统分别在局端和用户端装置ADSL调制解调器,采用DMT调制方法,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及调制与解调。由电话网来的电话业务,通过普通电话业务(POTS)分离器用无源耦合方式接到普通电话线上。交换局节点通过ADSL调制解调器和POTS分离器,使话音与高速数据一起通过双绞铜线传到用户端,再经过用户端的分离器与ADSL调制解调器,将信息送到用户的PC机或电视终端。

  HDSL是利用两对或三对铜双绞线,为用户提供PDH一次群速率(T1或E1)的双工数字连接。HDSL系统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用户设计的,它可以作为铜双绞线接入业务的通用平台,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等多种宽带业务。

  VDSL是速率更高的ADSL,也有人称其为宽带数字用户线(BDSL)。VDSL系统一般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最后一段入户连接,其传输距离只有100m(155Mbit/s时)到1km(13Mbit/s时)。它的下行传输速率可达13,26,52Mbit/s甚至155Mbit/s,采用的调制技术一般为DMT或16CAP;它的上行传输速率为1.5~2Mbit/s,采用的调制技术一般为DMT,QPSK或4CAP。

1、xDSL

  数字用户线(DSL)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对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设备,从而减轻了电话 交换机的负担;而且无需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因此使用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xDSL中的“x”代表各种数字用户线技术,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和高速不对称数字用户线(VDSL)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上下行链路的对称性以及传输速率和有效距离有所不同。

  ADSL是目前众多DSL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优点是带宽较大、连接简单、投资较小,因此发展很快,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的电信部门已先后推出了ADSL宽带接入服务。ADSL系统主要是针对住宅用户设计的,其下行速率高达6~9Mbit/s,传输距离可达3~5km,典型的下行速率有T1,E1,DS2(6.312Mbit/s),E2(8.448Mbit/s);上行速率低,具体数值随各公司产品而不同,通常为16~640kbit/s。ADSL在一对电话线上同时传送一路高速下行数据、一路较低速率下行数据、一路模拟电话。各种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占用不同频段,低频段传送话音,中间窄频段传上行信道数据及控制 信息,其余高频段传下行信道数据、图像或高速数据。

  ADSL主要采用离散多音频调制(DMT)或无载波幅相调制(CAP)方式。DMT方式把全部频带划分为256个子信道,根据各子信道的瞬时衰耗特性、群时延特性和噪声特性,自适应地分配各子信道速率,同时关闭被窄带噪声淹没的子信道,以便最有效利用传输线,把误码和噪声减至最小,提高系统传输容量。此外,ADSL利用自适应滤波方面的新成果,如栅格编码及RS码,提高抗噪声性能,采用非对称回波抵消技术以消除回波干扰。ADSL系统分别在局端和用户端装置ADSL调制解调器,采用DMT调制方法,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及调制与解调。由电话网来的电话业务,通过普通电话业务(POTS)分离器用无源耦合方式接到普通电话线上。交换局节点通过ADSL调制解调器和POTS分离器,使话音与高速数据一起通过双绞铜线传到用户端,再经过用户端的分离器与ADSL调制解调器,将信息送到用户的PC机或电视终端。

  HDSL是利用两对或三对铜双绞线,为用户提供PDH一次群速率(T1或E1)的双工数字连接。HDSL系统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用户设计的,它可以作为铜双绞线接入业务的通用平台,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等多种宽带业务。

  VDSL是速率更高的ADSL,也有人称其为宽带数字用户线(BDSL)。VDSL系统一般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最后一段入户连接,其传输距离只有100m(155Mbit/s时)到1km(13Mbit/s时)。它的下行传输速率可达13,26,52Mbit/s甚至155Mbit/s,采用的调制技术一般为DMT或16CAP;它的上行传输速率为1.5~2Mbit/s,采用的调制技术一般为DMT,QPSK或4CAP。

3.LMDS技术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三类,即已经投入使用的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直播卫星系统(DBS)以及正处于试验阶段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前两者已为人熟知,而LMDS则刚刚兴起,近来才逐渐成为热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是一种微波宽带业务,工作在28GHz频段,在较近的距离上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 信息。LMDS采用一种类似蜂窝的服务区结构,将一个需要提供业务的地区划分为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内设有基站,基站设备经点到多点无线链路与服务区内的用户端 通信。每个服务区覆盖范围为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并可相互重叠。

  LMDS的三个最基本要素为:基站、客户端设备和 网络管理系统。基站是处理蜂窝用户所有来往通信的中央集散点,包括室内和户外设备。室内设备为用户与有线或无线骨干网连接提供接口,户外设备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通常安装在发射塔上或屋顶上。这些设备负责收集和传递来往于一个蜂窝或扇区内的所有通信。客户端设备在功能上与基站设备相似,只是结构稍有变化。在客户端,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一般都合并成一个定向性极强的器件。网络管理系统(NMS)负责管理有线与无线网络所提供的业务。理想的网络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整个网络提供端对端管理,包括骨干网和客户端。

4.宽带以太网

  以太网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局域网技术,由于其具有使用简便、价格低、速率高等优点,很快成为局域网的主流。随着千兆以太网(GbE)的成熟和万兆以太网(10GbE)的出现,以及低成本地在光纤上直接架构GbE和10GbE技术的成熟,以太网开始进入城域网和广域网领域。如果接入网也采用以太网将形成从局域网、接入网、城域网到广域网全部是以太网的结构。采用与IP一致的统一的以太网帧结构,各网之间无缝连接,中间不需要任何格式转换,将可以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管理、降低成本。

  但由于接入网是一个公用的 网络环境,因此其要求与局域网这样一个私有网络环境会有很大不同,它仅借用了用于局域以太网的帧结构和接口,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完全不一样,其差别主要反映在用户管理、安全管理、业务管理和计费管理上。

  用户管理指的是用户需要到接入网运营商那里进行开户登记,并且在用户进行 通信时对用户进行认证、授权,保证合法用户正常通信,杜绝非法用户***。安全管理指的是接入网需要保障用户数据(单播地址的帧)的安全性,隔离携带有用户个人 信息的广播消息(如地址解析协议(AR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消息等),防止关键设备受到***。业务管理指的是接入网需要支持组播业务,需要为保证QoS提供一定手段。计费管理指的是接入网需要提供有关计费的信息,计费问题对于任何一种接入方式都是必需的。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由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组成,局端设备一般位于小区内或商业大楼内,用户端设备一般位于居民楼内;局端设备提供与IP骨干网的接口,用户端设备提供与用户终端 计算机相接的10,100BASe-T接口。用户端设备不同于以太网 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隔离单播数据帧,不隔离广播地址的数据帧,而用户端设备的功能仅仅是以太网帧的复用和解复用;局端设备不同于 路由器,路由器维护的是端口-网络地址映射表,而局端设备维护的是端口-主机地址映射表。用户端设备只有链路层功能,工作在复用器方式下,各用户之间在物理层和链路层相互隔离,从而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局端设备支持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计费以及用户IP地址的动态分配,还具有汇聚用户端设备网管信息的功能。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pig1987/141947

四种宽带接入技术功能及说明相关推荐

  1. 成本速度定成败 四种宽带接入技术大比拼(1)

    尽管前几年曾出现DDN专线.ISDN等多种网络接入方式,但由于成本和速率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成功普及.现在宽带上网方式较多,目前大家可考虑的宽带接入方式主要包括四种--电信ADSL.FTTX+LAN ...

  2. 复用和多址,手画一张图带你学习五种复用技术和四种多址技术及其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碰到这些名词,频分复用.频分多址,时分复用.时分多址等等,我曾经就是被这些概念给搞混了,所以特地花了点时间来整理出下面的笔记,如下图.下面将会介绍五种复用技术和四种多址技术,然后他们之 ...

  3. 四种寻找技术合伙人的建议让你茅塞顿开

    移动互联网火热,创业者越来越多,但很多创始人都不是技术出身,在创业初期,除了花很多时间去找资源和找钱以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找技术合伙人的路上.其实现在很多人的创业项目都不是以技术为主导,更多是因为自身 ...

  4. 四种 AI 技术方案,教你拥有自己的 Avatar 形象

    大火的 Avatar到底是什么 ?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火,Avatar 这个词也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2009 年,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 3D 科幻大片<阿凡达>让很多人认识了 ...

  5. 数据库备份的四种方法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数据库备份的四种方法: l 全备份:创建备份完成时数据库内存在的数据的副本. l 差异备份:只记录自上次数据库备份后发生更改的数据.差异数据库备份比数据库备份小,而且备份速度快,因此可以更经常地备份, ...

  6. 【大师教】利用工业机器人四种编程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一.概述 当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装配.搬运.喷漆及打磨等领域,任务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而用户对产品的质量.效率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式下,机器人的编程方式.编程效率和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降低编程 ...

  7. 无人机避障四种常见技术中,为何大疆首选双目视觉

    已剪辑自: https://www.ednchina.com/news/20171211dji.html 近年来无人机市场飞速增长,避障技术作为增加无人机安全飞行的保障也随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人机 ...

  8. 防病毒的四种防护技术

    防病毒工具是大多数防恶意软件套装的必备组件之一.它必须能够辨识已知的和未见过的恶意文件,并且在造成破坏前阻止它们.尽管这些工具在实现恶意软件侦测机制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趋向于融合同样的病毒侦测技术.熟 ...

  9. lan和adsl是什么信号_LAN,ADSL,HFC,PLC四种宽带接入方式介绍

    一.LAN接入方式 LAN接入方式采用光纤接入,整个城市网络由核心层.汇聚层.边缘汇聚层.接入层组成.社区端到末端用户接入部分就是通常所说的最后一公里.LAN方式是采用光缆+双绞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综合 ...

最新文章

  1. OpenvSwitch — Overview
  2. idea如何彻底删除一个项目
  3. Blazor中的无状态组件
  4. java synchronized 使用_Java中synchronized的使用实例
  5. LeetCode 1008. 先序遍历构造二叉树(已知先序,求二叉搜索树)
  6. IIS 中 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进程无法访问!
  7. errcode: 41001, errmsg: access_token missing hint: [w.ILza05728877!]
  8. 由电梯紧急按钮,谈用户体验
  9.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10. 登录业务的演变、单点登录(SSO)的三种解决方案
  11. 服装尺寸 html,服装尺寸对照表_衣服尺码:M、L、XL、XXL、XXXL 分别代表什么尺码...
  12. 五子棋项目结束总结_五子棋比赛总结报告
  13. 互联网思维——简约思维
  14. 软件测试 | 测试开发 | 测试开发基础|一文搞定计算机网络(一)
  15. 什么是命名数据网络NDN?
  16. Ubuntu 20.04安装sogou输入法
  17. 在钉钉小程序中使用可视化图表插件F2
  18.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心理疫情”做些什么
  19. maven(3) parent用dependencyManagement控制版本没有传递给module的问题,dependencies.dependency.versionknown-version
  20. 数字万用表集成块的代换技巧

热门文章

  1. 原型设计Axure的基本使用
  2. Java并发编程(一):并发编程的挑战
  3. 深度学习之数据处理方法概述
  4. 【Java】工作流框架JBPM
  5. 【考研经验】2019双非应届生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课和复试心得
  6. non-resource variables are not supported in the long term
  7. pg_pdr的生成方式
  8. 【网络工程师精华篇】超实用!100个网络基础知识汇总,网络工程师必备!
  9. 软件测试常用文档规范
  10. WEB前端开发,认认真真学4个月能学到初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