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

  以下是笔者两门课的结课作业,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和自然辩证法。前者的要求是选一篇马克思的著作,谈谈对其中一些观点的感受,很开放的题,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后者则是谈谈人与自然,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社会以及人与科技间相爱相杀的关系,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作为一个理工男,唯一的关于马哲的积累就是考研时背的肖四肖八,写的比较空,但是还是花了时间写的,所以放在这里当做一种经历记录吧。当然,如果有朋友想抄作业,这也提供了一种方案,不过抄作业有风险,需谨慎,悄悄告诉你,我有两个伙伴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居然挂了。

copyright ©意疏:https://blog.csdn.net/sinat_35907936/article/details/118246160 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材料,但是当时忘了保存链接了,所以没有标明参考源,通知立标。


马克思著作选读


题目: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一些感受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认为人类历史是物质的,存在着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如果不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天然具有的阶级立场,只是从哲学中描述的世界观来讲,唯物史观对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物质具有第一性,意识具有第二性;物质是不囿于实体的存在,所以它不是物而只是物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特性。我对这些描述耳熟能详,但是当我第一次听到唯物史观的一些描述时,依旧觉得惊讶不已。历史居然是物质的,这个存在于我们口耳相传的,那个存在于书本中的,那个可能只是演义的历史居然是物质的!

  历史的确是物质的,如果回想一下物质的属性,再回想一下历史的属性,再闭上双眼做一时三刻的冥想,我们就会承认这个观点,并且承认马克思的天才。客观存在性是物质只具有唯一的特性,而历史也具有这个特性。当然,我们并不是要谈论往事不可追,谈论过去已成定局,也不是要讨论历史是存在演义中,存在书本中还是存在你我的脑海里的众多形式,而是要讨论历史的本质。

  历史不是历史,它不囿于过去,它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体,它是抹去细节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进程。我们之所以会惊讶或者疑惑历史的物质性,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历史只是过去,历史只是那些动人的,有趣的,或者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他们好像是可以被演义的,而不是一种客观实在。哲学不讲故事,只讲规律,当我们视角是人类发展总进程时,我们会发现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势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

  另外,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论断也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是在说某个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比如,如果某某某不怎么怎么样或者怎么怎么样,那么历史估计就是另一个样子了,这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口吻,这也是我们惊讶或者疑惑历史的物质性的原因之一。唯物主义常常是冰冷的现实,而唯心主义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调剂,这是在我心中,唯心主义存在的价值。

  同样地,如果不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天然具有的阶级立场,我也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那些英雄人物,只是历史中一种规律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体,他们并不是生来就带着改变历史的主角光环,他们只是拥有某种素质,而这种素质又恰好符合当时的历史大势,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引领人民群众创造了一段历史。这样的论断显然写不出一本荡气回肠的浪漫故事,但它拉近了我们与英雄人物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觉得英雄人物并不是天注定,每个人都有成为弄潮儿的可能。


自然辩证法


1、人与自然

  • 1.1、自然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是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存在。它不是孤立,片面,静止的,而是普遍联系,运动发展的。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自然界可以被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个部分。自在自然,是指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和存在于人类认识或者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则是指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自然。

  由于人类认知的非至上性,人化自然目前只占整个自然界的极小一部分,绝大多数依旧是自在自然。而在自在自然中占绝大部分的浩瀚宇宙空间,人类知之甚少,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所以,常被讨论的自然界,应该只是限于太阳系内,或者是只包括地球及附近的宇宙空间。

  • 1.2、人与自然关系

  实践使得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人不是造物主,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遵循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的改造自然。如果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然而,在工业革命后的两百年间,人类对自然的物质索取,是近乎贪婪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近乎肆意的。所以,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仅仅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全球气候变暖。囤积了数亿年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短时间内被大量燃烧,加上过渡砍伐森林地球净化能力减弱,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烟尘颗粒等大量排入大气中,多种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海洋污染。有害物质未经处理倒入海洋环境,超过海水净化能力,损坏了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众多的环境问题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过渡索取,过渡排放,又缺少维护是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的表现,是自然系统平衡被打破的根本原因。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系统平衡被破坏,必将危及人类生存。然而,经济活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造成破坏。当然,我们不能为了保护环境,都回到树上去,只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所谓无愧,我认为是在平衡时,不打破自然系统自我修复的界限,在失衡时,用一定的经济代价人工修复自然系统。

2、科学与技术

  • 2.1、科学与技术内涵

  科学指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仿真和分析去研究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探求其原理的学科总类,目的是认知世界,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形式、方法及过程的集成,它在现有事物基础上产生新事物,或者改变现有事物的性能和功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 2.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各​​自代表着一系列较大的活动,这些活动高度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科学为技术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是新技术的直接思想来源,是更有效的工程设计工具和技术的来源,是发展和吸收最终对技术有用的新人类技能和能力的来源,是评估技术可行性、提供技术研究开发和改进有效策略的知识库。 技术则为科学提供新颖的科学问题和科学研究必要的先进仪器,激励科学的发展。

  • 2.3、科学与技术协同发展

  科学与技术之间虽然存在许多间接和直接联系,但是它们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不一样的。这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科学在于理论,在于探究未知事物,在于解释自然规律,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科学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不确定的,甚至在短期内没有经济效益。技术则是运用成熟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它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而且很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经济效益不同,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企业和人都倾向于选择能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开发,而忽略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由前面的阐述,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是新技术产生和旧技术改进的前提,纵观当今世界,如果没有量子力学,相对论,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科学的支撑,纷繁复杂的技术将不会出现。

  但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生存是唯一法则,在市场调控下,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要实现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避免出现“芯片”卡脖子这样的事情发生,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干预,扶持进行科学研究的企业,奖励进行科学研究的集体,加大科学研究经费,以这种方式弥补科学研究直接经济效益的缺失。

3、科技与社会

  • 3.1、科技与社会关系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各个要素中。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讲科技发展,影响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同样影响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影响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提供高效生产工具,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科技技术导致教育体制,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的改变,促进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不断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时,将会促使新的社会变革。当然,科学技术也会引发的环境问题,伦理问题,以及战争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进程。

  社会发展影响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科技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促进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教育条件和环境条件等,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投身科学技术行业,加上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热情,使得科学技术能有长远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制度不断完善,那些可能违背伦理道德,公序良俗的顶级科技,也会被一一清除,这对于科技本身来讲是阻碍,而对于人与社会来讲却是发展,因为科技最终的目的只能是为人类服务。

  • 3.2、科技与制度

  在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对于这样一柄宝剑,我们需要制度来保证它的锋利,又要避免为它所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教育制度,以及一些限制性的制度都需要不断的完善。

4、人与科技

  • 4.1、科技发展与人发展的关系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客观物质性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科学技术在实践过程中诞生,在实践过程中迭代,又在实践过程中应用。人在实践中创造的科学技术,也改变着人的实践,两者循环往复,以致无穷。一般而言,人的发展对于科技的发展有利,而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的发展则具有两面性。

  科技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好处很明显。科技发展使人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增强了人认识,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能力。科技发展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科技发展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科技发展不仅使得人生命的长度在延长,也使得人生命的宽度在大大加宽。科技的发展使得人在生理,心理,智力,自由以及道德水平都获得了发展。

  科技发展对人发展的坏处和好处一样明显,但它往往是由于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和科技爆炸但制度和人心理却没有来得及适应引起的。如环境问题,隐私问题,伦理问题等,我们可以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是科技的不合理使用,也可以认为科技发展太快,人们还没有制度和自制力去控制获得强大能力时的欲望。科技无善恶,人有善恶,科技这匹野马,需要合适的缰绳,人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需要良性互动。

  • 4.2、科技发展与人类发展的良性互动

  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和人的问题。要实现人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出发点应该是人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而不是片面的科技悲观。对于人发展,最关键的是教育体制,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授知识,还要培养德行,增强素质,开发能力,使得人全面发展。对于制度,则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进程,不断迭代完善。

copyright ©意疏:https://blog.csdn.net/sinat_35907936/article/details/118246160 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材料,但是当时忘了保存链接了,所以没有标明参考源,通知立标。

哲学与科技——唯物史观,人与自然、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社会、人与科技的关系的简单描述相关推荐

  1. 【调剂】2023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点 “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课题组硕士招生...

    公众号[计算机与软件考研]每天都会发布最新的计算机考研调剂信息! 点击公众号界面左下角的调剂信息或者公众号回复"调剂"是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所有调剂信息集合,会一直更新的. 202 ...

  2. 【调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接收调剂研究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或者公众号界面左下角的调剂信息或者公众号回复"调剂"是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所有调剂信息集合,会一直更新的. 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1-2名 要求:1.学硕( ...

  3. 柴天佑院士: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

    来源:自动化学报 作者:柴天佑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 [摘   要]该综述结合中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状况和中国绝大多数大学设有自动化专业的现状, 借鉴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中的成功经验, 结 ...

  4. 云栖科技评论第57期:技术拓展科学边界 科学激发技术创新

    [卷首语]技术拓展科学边界 科学激发技术创新 每一次,当宇宙深空中哪怕最微弱的无线电波,射向贵州黔南州一块叫做"大窝凼"的洼地,人类离探知宇宙起源.形态与演变的真相就更进一步.在这 ...

  5. 电子科学与技术算计算机相关专业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什么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学类.全国本科专业分为12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什么类专业学历层次门类学科 电子 ...

  6. 【云周刊】第146期:史上最大规模人机协同的双11,12位技术大V揭秘背后黑科技...

    摘要: 史上最大规模人机协同的双11,12位技术大V揭秘背后黑科技,INTERSPEECH 2017系列 | 语音识别之语言模型技术,机器学习初学者必须知道的十大算法,云数据库SQL Server 2 ...

  7. Marine Life Science Technology(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被SCIE收录

    <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英文)被SCIE收录 作者:陈呈超来源:期刊社发布时间:2021-12-07点击数:6430 本站讯 2021年12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宋微波 ...

  8. 【渝粤教育】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 1171科学与技术 参考试题

    试卷代号:1171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科学与技术试题(开卷) 2019年7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 ...

  9. 计算机科学计算方面分为,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分为哪些类?【资讯与计算科学】和【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什么不同?...

    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分为哪些类?[资讯与计算科学]和[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什么不同?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 ...

最新文章

  1. 在JSP页面中显示动态时间
  2. HDU - 1255 覆盖的面积(线段树求矩形面积交 扫描线+离散化)
  3. 上网速度快的浏览器_2020年浏览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行榜
  4. PTA浙大版python程序设计题目集--第2章-4 特殊a串数列求和 (20 分)
  5. [Vue warn]: You are using the runtime-only build of Vue 牵扯到Vue runtime-compiler与runtime-only区别
  6. NAND FLASH ECC
  7. NHibernate实例化类部分属性
  8. 解决:If the number of processor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from one, then you should configure the numbe
  9. gsettings set org.gnome.desktop.interface scaling-factor 2无效果
  10. APICloud开源O2O商城源码
  11. proteus 的使用
  12. 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守则,高中计算机网络教室公益性开放管理制度
  13. android 加载第三方so文件,Uni-app 以Module方式开发Android插件,引入第三方资源包so文件,但无法读取...
  14. Linux设备驱动之IIO子系统——IIO框架及IIO数据结构
  15. 2021年创业项目:知识付费副业做网课赚钱
  16. 万兆局域网方案_家庭万兆方案性价比之选,10G网速不是梦!
  17. XILINX GTX学习笔记
  18. JavaScript中原型对象的彻底理解(转载)
  19. 利用requests库爬取网页获取数据
  20. 账套输出时文件服务器错误,账套输出时提示:连接失败,运行时错误53,文件未找到...

热门文章

  1. 15 本你必须阅读的 PyTorch 书籍
  2. 男生对女生表白的话--英文版_ywyuan_新浪博客
  3. smack4.3.4
  4. golang 对字符串按照长度划分,每隔固定长度增加一个指定字符,传参修改对比返回值修改的典型优势
  5. 周末闲聊TCP加速和拥塞控制
  6. 实习程序员帮上级“背锅”成习惯,转正后还来?实习生没人权啊!
  7. 毕业设计-深度学习的施工安全帽图像检测算法
  8. 微信朋友圈如何自动点赞
  9. PostgreSQL设置主键
  10.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matlab仿真,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MATLAB仿真.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