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晶体管到底能做到多小?最近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给出了答案。

该团队以单层石墨烯作为栅极,打造出一种“侧壁”晶体管,创下了0.34nm栅极长度的纪录,这项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Nature。

2016年由斯坦福大学用碳纳米管造出1nm栅极长度晶体管,6年后纪录终于被打破。

任天令指出,这可能是摩尔定律的最后一个节点。

在未来,人们几乎不可能制造小于0.34 nm的栅极长度。

那么,清华大学团队的侧壁晶体管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侧壁晶体管

我们先介绍一下晶体管的基本原理。

现代芯片中的基本单元晶体管,更准确地说是场效应管(MOS)包括源极(Source)和漏极(Drain)两个导电电极,中间由一块半导体隔开。

源极和漏极之间是否能导通,全由栅极(Gate)来控制。而栅极长度是衡量晶体管尺寸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在一块芯片中塞入更多晶体管,必须减小晶体管尺寸,尤其是栅极尺寸。

例如现在用于5nm制程的FinFET,就是将栅极竖起来,减小单个晶体管面积。

2016年,斯坦福大学用单壁碳纳米管制成栅极,做到了1nm,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

如何让栅极长度进一步减小呢?比碳纳米管还薄的单层石墨烯片可以。它的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大小——0.34nm。

为了制造这种晶体管,研究人员重新设计了晶体管的结构。

 侧壁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将石墨烯沉积在二氧化硅基底上,再在石墨烯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铝。虽然铝是一种导体,但研究人员让它在空气中放置几天,表面形成氧化铝。

这样石墨烯的下面是二氧化硅,上面是氧化铝,与上下层都绝缘。

然后,研究人员沿着铝的边缘向下蚀刻到二氧化硅层中,露出石墨烯的边缘,以此作为只有一个原子厚的栅极。

 侧壁晶体管的工艺流程

整个器件表层先被一层薄薄的氧化铪绝缘层覆盖,再加上一层二硫化钼半导体作为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

由钛钯金属制成的源极和漏极,分别放置在栅极的两侧,它们中间有一道垂直墙,因此被叫做侧壁(Sidewall)晶体管。

 侧壁晶体管的显微结构

研究发现,由于单层二维二硫化钼薄膜相较于体硅材料,具有更大的有效电子质量和更低的介电常数,在亚1纳米物理栅长控制下,晶体管能有效的开启、关闭,其关态电流在pA量级。

由于这种晶体管的漏电流很小,因此可用于低功率操作。

但是现在制作侧壁晶体管的过程还比较复杂,研究人员只造出了数十个晶体管,距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团队简介

本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和田禾副教授。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18级博士生吴凡、田禾副教授、2019级博士生沈阳为共同第一作者。

 任天令教授与田禾副教授

任天令,199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2003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微纳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田禾,2015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导师为任天令,现为清华大学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323-3
[2]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2/03/a-transistor-made-using-two-atomically-thin-materials-sets-size-record/
[3]https://spectrum.ieee.org/smallest-transistor-one-carbon-atom
[4]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92075.htm
[5]https://www.sic.tsinghua.edu.cn/info/1015/1035.htm

清华团队率先抵达摩尔定律最后节点,0.34nm栅长晶体管研究登Nature,打破斯坦福纪录...相关推荐

  1. 李飞飞团队新研究登Nature子刊!实现可信 AI,数据的设计、完善、评估是关键!...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数据的设计.完善.评估三大步骤是关键. 转载自:AI科技评论  作者 | 李梅.王玥  编辑 | 陈彩娴 在 ...

  2. 重磅!斯坦福李飞飞教授团队新研究登 Nature 子刊

    作者 | 李梅.王玥 编辑 | 陈彩娴 转自:AI科技评论 在当前 AI 模型的开发以模型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趋势下,数据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在以往的 AI 开发流程中,数据集通常是固定的,开发 ...

  3. 清华研究登Nature子刊:面向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参数高效微调

    ©作者 | 机器之心编辑部 来源 | 机器之心 近年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茂松团队深入探索语言大模型参数高效微调方法的机理与特性,与校内其他相关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面向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 ...

  4. 清华类脑计算成果再登Nature:张悠慧施路平团队出品,有望打破冯诺依曼瓶颈...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清华类脑计算研究成果,再登Nature. 新研究的关键词是:类脑计算.新计算机系统框架.通用人工智能(AGI). 它的重要性,在于有希望打 ...

  5. 清华团队让 AI 写诗“更上一层楼”,诗歌图灵测试迷惑近半数玩家

    作者 | 黄珊 来源 | 数据实战派 比特币 外挖无穷洞,机神犹未休. 卡中窥币影,池里验沙流. 屡载吸金主,孤深渍盗求. 方知区块链,本是古来游. 这首诗歌来自一支清华团队开发的古诗 AI.它的创作 ...

  6. 清华团队曝光「新冠病毒」3D高清结构照!这个恶魔已感染1亿地球人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鱼羊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新 ...

  7. 《自然》重磅:清华团队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智源学者张悠慧等为共同一作...

    8月初,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基于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第二代的论文登上<自然>(Nature)杂志封面,实现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论文零突破. ...

  8. 清华团队最新成果:可致特朗普能咏比特币,AI写古诗“更上一层楼”

    比特币 外挖无穷洞,机神犹未休. 卡中窥币影,池里验沙流. 屡载吸金主,孤深渍盗求. 方知区块链,本是古来游. 这首诗歌来自一支清华团队开发的古诗 AI.它的创作才华可不仅限于此.再看下面两首诗: 安 ...

  9. 清华团队通过监督贝叶斯嵌入,对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数据进行细胞类型注释...

    本文约3200字,建议阅读9分钟 本文介绍了清华团队在单细胞技术的最新进展. 单细胞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得能够在细胞水平上表征表观基因组异质性.鉴于细胞数量呈指数增长,迫切需要用于自动细胞类型注释的计算方 ...

最新文章

  1. 设计模式一 多例模式(Multition Pattern)
  2. csu 1554: SG Value 思维题
  3. 21-5-22校赛J 下围棋
  4. Google Guice结合模式
  5. TensorFlow学习笔记(十七)tf.nn.conv2d
  6. max 宏定义取消:error C2589: error C2059: 语法错误 : “::”
  7. 新闻组的查看方法-----转载
  8. 解决VMWare虚拟机IP变成127.0.0.1和选择固定IP段
  9. 一个Python开源项目-哈勃沙箱源码剖析(下)
  10. 三菱PLC快速实现OPC UA
  11. html怎么置顶图像,css怎么固定图片位置不变?
  12. 机器学习读书笔记:假设检验(一)
  13. 车轱辘通知挪车、车牌识别
  14. Edge浏览器越来越难用了?又惹“众怒”!
  15. 耳机不怕丢,Belkin最新降噪耳机支持苹果 Find My
  16. 【UV打印机】电气之负压系统(一)
  17. Keras实例教程(4)之迁移学习
  18. CentOS之—— CentOS-8-x86_64-1905-boot.iso网络安装教程
  19.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的排名
  20. 应用计算机在金融系统,计算机在金融中的应用

热门文章

  1. Mybatis使用时因jdbcType类型大小写书写不规范导致的异常
  2. vscode:解决操作git总让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问题
  3. 安装VMware,出现Microsoft Runtime DLL 安装程序未能完成安装,解决方法
  4. Action请求后台出现Response already commited异常解决方法
  5. 如何在Visual Studio中“添加现有项”整个目录结构?
  6. 从Ruby调用Shell命令
  7. TCP/UDP网络编程调试助手下载
  8. 基于Xcode原型驱动的iOS应用设计
  9. 升级Windows Phone Developer Tools Beta
  10. 梭子鱼任命James Forbes-May为亚太区销售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