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科学网

作者:倪思洁

“我们中国的GDP大概很快会实现世界第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在纯科学方面对世界有重大贡献呢?”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江苏代表团上发言说。

王贻芳

在王贻芳看来,我国科技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对基础科学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实际操作层面总是将基础科学放在次要、非紧急的位置。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过度强调竞争,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与能力的积累不易得到支持,评审专家大都是大同行,专业性不够,小同行没有话语权。

三是对基础研究的管理未能关注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管理方式一刀切,让科研人员苦不堪言,同时大科学装置的投入占基础科学研究投入比例较少。

他建议,一是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把2025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9%,2030年提高到15%;

二是“十四五”期间在维持现有项目竞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0%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用于稳定支持;

三是在“十四五”期间启动未来发展规划研究,以适应大科学装置需要长期准备的特点。

以下是王贻芳代表在江苏代表团上的部分发言实录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包括我们高能所,我国科技方面的问题还很多。从整体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在成果的质量和国际影响方面。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我不在这里做全面分析,只提几点个人认识。

一是我们对基础科学重视不够,都希望尽快看到结果,看到效益,看到对GDP的贡献。有时候光口头重视,在实际操作层面总是将基础科学放在次要、非紧急的位置。比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首次达到6%,与过去的5%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国外发达国家15%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我们差了近2倍。

1883年8月15日,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罗兰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做了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并将文字发表在1883年8月24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文中说,“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然而,我们的国家也正处于同样的状况。不过,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获得了欧洲世界的科学,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像接受从天空中落下的雨水那样理所应当地接过这些科学知识,既不问它们究竟从哪里来,也没有感激为我们提供这些知识的伟大、无私的人们的恩情。就像天堂之雨一样,纯科学降临到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更加伟大、富裕和强壮”。

140年过去了,美国完全变了,变成在纯科学方面的世界领先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了欧洲。美国也从中得到丰厚的回报。我们中国的GDP大概很快会实现世界第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在纯科学方面对世界有重大贡献呢?

显然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出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也提出了要在“十四五”期间将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8%。

这个目标真的很好,让人觉得很振奋。但作为5年发展目标不知道是不是还可以再高一点,能不能把2025年达到9%,2030年达到15%作为目标,通过每年提高这个占比大约10%,我们可以用10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到2030年中国的GDP大概率会成为世界第一,我们对科技的需求只会更加强烈。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占比应该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

第二,我认为我们的科技管理体制有点过度强调竞争,缺乏稳定支持的匹配。

大家的经费几乎100%来自项目竞争,也就是说必须在项目的5年支持周期内完成任务。这就使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与能力的积累不易得到支持,基础软件、基础材料、仪器设备等不够亮眼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做,短平快项目甚至表面文章盛行。打个比方,有点像我们的地毯,上面都展现得漂漂亮亮,但地毯下却有点难看。

另一方面,这种项目竞争体制的经费由科学家直接向国家申请,评审专家大都是大同行,专业性不够,科研单位、领域内的科学家共同体(小同行)并没有话语权。单位只有保障的义务,没有资源,没有权力,对项目或方向选择的缺失或对错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责任,对领域发展的好坏也没有责任。

但事实上单位内部的专家最了解自己的领域,有能力把经费投到最关键的地方,比政府选来的大同行专家要专业得多。所以我们现在某个方向发展不好,或者被人卡了脖子,没有人负责。

因此我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对我国的科研体制做一些改革,在维持现有项目竞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0%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用于稳定支持。

具体办法就是依照单位过去获得的竞争经费,直接匹配10%的稳定支持经费。一方面单位获得的竞争经费确实部分反映了其竞争力和优秀程度,对其给予10%的经费奖励也很合理。另一方面这种差异化的支持方式会带来新的效益,可以弥补现有竞争体系的弊端。单位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稳定支持的资源,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守土有责,开展核心能力建设,完成国家赋予的长期和重大任务,获得中国/本单位在本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获得重大成果,确保不发生“卡脖子”问题等。同时要通过管理,对单位进行约束检查和奖惩,避免大锅饭的弊端。

第三,在基础研究中也要关注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

“数理化天地生”各有其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式、方法、特点及设备,应当关注各领域发展中的特殊需求,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平衡各领域投入,争取全面均衡发展。目前我们的管理方式一刀切,都是一种管理方式,既影响投入产出效益,也让我们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认识到大科学装置是拓展人类感知能力不可逆转的方向,我们的科学研究设备只会规模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而不会反过来,谁走得早、走得快,谁就会领先。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大科学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十四五”期间也有很好的规划。但也应该看到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他们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是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10%,而我国目前只达到5%。如果与美国相比,GDP差近1倍,基础科学投入与GDP占比差2倍,大科学装置投入对基础科学投入占比差1倍,这样我国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比美国就差了超过10倍。

确实,一般来说,我国现有的大科学装置,特别是专用装置的规模就只有美欧日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科学史上有影响的重大成果,超过我们的国际同行是很难的。昨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某地打算用6亿元建一个天文馆,可我国到目前为止从未花过这么多钱建设用于天文研究的光学望远镜,那么吸引孩子们爱好天文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成绩,另一方面也看到差距。希望能规划在未来的15年内,如何能追上或超过美国的总体水平。大科学装置一般都需要长期准备,10年准备、10年建设是非常正常的。现在不准备,2035年就没有好的项目,赶超美国就是一句空话。

建议“十四五”期间启动未来发展规划研究,一定要有一些大的作为,要在科学发展史上留下印迹,要对人类有重大贡献,要成为科技大国的旗舰与标志,也要有我们引以为自豪、使各国人民心向往之的科学中心、科学大家和科学成就。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王贻芳院士:我们的科技管理过度强调竞争,缺乏稳定支持相关推荐

  1. 王贻芳院士:为什么中国要探究中微子实验?

    演讲嘉宾 |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整理 | 德状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日前,在2019腾讯科学WE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 ...

  2. 5 thinkpad 黑将评测_王中林院士团队黑科技:80秒,将PM 2.5降至0!把森林氧吧搬回家!...

    空气负离子(NAI)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它们广泛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包括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分解和抑菌.除了从森林.瀑布和暴雨等自然来源外,目前还开发了基 ...

  3. 乌镇互联网大会 | 王恩东院士谈人工智能:计算力就是生产力

    11月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论坛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出席论坛并致辞.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部长奥拉马 ...

  4. 支持向量回归_浙江大学王慧芳等:用于电网节点重要度评估的一种基于网络嵌入和支持向量回归的人工智能方法...

    内容介绍 中文摘要: 重要节点识别对电网安全意义重大.但电网在规模.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评价指标难以涵盖电网不同状态下所有信息,因此基于指标构建的传统评估方法,其效果视情况而定,通用性不足.由此,本文 ...

  5.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 前言: 做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和内心的支持,很容易流连于各种诱惑中白白浪费两三年的宝贵光阴.研究生期间更多是一个学习自 ...

  6. 王恩哥院士: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都是关键

    图为王恩哥院士接受新华网采访 来源:新华网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于8月7日启幕.会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

  7. 【转载】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 摘要:这是王泛森院士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对即将读研的同学很有意义,到了研究生阶段,不能再用本科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更应该具备学术研究素质,学会创 ...

  8. 祝贺!王小云院士连获两项国际大奖

    开年以来,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院长,双聘院士.讲席教授王小云先后获得"最具时间价值奖"和"真实世界密码学奖"两个国际奖项. 王小云,出生于山东诸城 ...

  9. 银行科技管理工作优化提升之我见

    作者:深圳市非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金融事业部 姜开 中国的银行科技(IT)一直走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前列,主要得益于银行本身经营风险经营数据的特性,科技先行得到共识,也得益于近年银行本身效益提升而反哺科技的 ...

最新文章

  1. 利用mem数组在MM32 MicroPython中实现COMP的功能
  2. 马斯克明年送3人到太空站旅游:票价3.8亿,仅剩2席,手慢无
  3. 20175318 2018-2019-2 《Java程序设计》第4周学习总结
  4. 免费版最好用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的计算器Calculator#出炉~
  5. HttpServletRequest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6. Nginx04---编译安装
  7. python pip安装第三方库老是报错_#python pip 安装dlib一直失败?#python安装dlib错误...
  8. IE overflow:hidden失效的解决方法:
  9. tomcat 原理与使用资料
  10. 计算机优秀大学生,应届计算机业优秀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11. 火牛单片机rtc时钟配置_怎么用STM32F103RTC进行时钟的配置
  12. matlab simulink汽车巡航时的速度模糊pid控制
  13. 并发编程、并行、多线程、锁、同步、异步、多线程、单线程、阻塞io、非阻塞io
  14. 秋招(2014.9起)
  15. win10 桌面的的文件都不见了 提示不注销保存都文件都为临时_在桌面上创建一个关机快捷方式,只需一条命令,关机速度大幅提升...
  16. MPP集群基本概念和搭建
  17. 高稳定度低纹波直流电源设计 【转自电子工程师世界】
  18. shadertoy 实现简易指南针
  19. Windows查看及修改tomcat端口
  20. java毕业设计免税商品优选购物商城设计mybatis+源码+调试部署+系统+数据库+lw

热门文章

  1. 【斯坦福大学】可信任机器学习课程,附课件
  2. 从量子物理到AI医疗,这位清华博士后想用十年弥补病理医生的百年缺口
  3. 教你用10行Python代码实现目标检测(附代码)
  4. 油管博主路透 3080Ti 参数、黄教主烤箱中拿出 DGX A100 预热发布会
  5. 增强CNN学习能力的Backbone:CSPNet
  6. SAP MIGO + 311将库存从IM管理库存地转入WM管理库存地,物料凭证号里不显示WM 选项卡
  7. 谷歌最新提出无需卷积、注意力,纯MLP构成的视觉架构!网友:MLP is All You Need?
  8. 理想L2辅助驾驶都撞车了,特斯拉的L5之梦怎么办?
  9. GPU端吊打RegNet、EfficientNet的强悍担当:GENet
  10. 如何看待亚马逊 AI 李沐团队大批人员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