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确定一个研究方向?

刚开始的研究课题,需要依靠导师,对领域内有一定了解,可能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确定研究方向要看课题组的研究积累,从自己角度出发,有个师兄做过这个方向会带来很多帮助,手把手指导,事半功倍,从课题组角度出发,研究更有延续性,指导老师更熟悉,能给出一些意见,基金或者横向项目相关性都大,自己能上手,能写在简历上,但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偏一些,因为长时间做不喜欢的事情,自己的情绪不会高,影响研究推进以及自己的发展,大佬级别的可以不用考虑很多,做自己就可以了。

一开始需要泛读论文,找有意思的demo做实现,尽量找已经开源的工作(不开源的常常有坑,博士期间吃亏不少)。这段时间也锻炼自己的代码能力, 之前有个AI index第一的教授跟我们说,coding is really important。之后要聚焦到某个子课题,这个可以跟导师或者师兄弟多讨论。最初可以尝试做incremental的工作,能够把做一篇论文的整个流程给熟悉了。总之,主要还是多动手,毕竟计算机是实践科学。

2. 为什么一项工作发了会议之后,再补充补充内容就可以继续投期刊啊,是因为虽然发了会议,但成果的版权什么的还是属于作者吗?

可能是会议快,成果有实效性,晚了就是别人首发了,会议说我有这个想法,初步验证下,期刊上面说我这想法具体这样的。

会议改期刊是学术界常见的操作,会议一般讲究时效性,一个比较好的idea初见成效就可以发会议,期刊一般要调整比较稳定,要有足够实验。有些期刊会明确说会议论文改进的需要有百分之30的不同。

3. 如果感觉自己的方向过于传统成熟,不太容易发论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发论文的点,比如换方向?引入其他领域好的成果?

看过足够多的论文(起码近两年的相关新工作都看过),发现方向太过成熟,一般有两种做法:
1)考察是否会跟当下某个小课题或方向结合,引入新的问题,并有方法解决;
2)换一个假设,换一个背景,看看是否在某些指标上会有challenge;

我自己做高性能计算,找问题基本都是关注性能。做的考虑点,是基于保证精度情况下,提升速度。立足于这个点,再去看别人的工作。比如做目标检测,现在2D被做光了,那3D的现在也才刚刚开始,另外就是高分辨率,算力会有问题,高分辨率,物体数量可能变多,是否有挑战。同一个问题,其实换个背景,换个数据集,可能都会有不同。经验来看,课题摸索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选择了课题就要专注一直做细化的工作。做科研最难的不是学起来,而是要放下很多选项,人本性是贪婪,总想啥都搞。个人经验教训,就是课题当时没选好,实验室另一个哥们,就专注做一样,而且本来也很努力,19年开始就爆发性地发论文了。我是19年才决定跳转做3D,前面三年都是做gpu节能计算,后面发现这几年都没啥人搞,而且我能看到他的局限和极限。另外就是,多积极跟大佬交流,一般越是大佬越喜欢跟你分享他的经验,所以不要怯场,我们系里有个南洋理工的,毕竟两年博后,就过来做AP,每年nips和icml常客,我跟他请教问题,收益颇深,勤奋,思路清晰,一语中的,几句话就说到痛处。
合作很重要,可以开拓思路,提高效率。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聚焦,很多人一开始想做的事情就是太泛了,无从下手。就比如做slam,slam我到现在都不敢碰,因为我不是做这个出身,但我会找大佬交流,看看有没有可以深入优化的点,然后争取合作。看大组发论文,两种套路,要么就做一个问题,要么就优化一个已存在的系统工程。

4. 论文投稿技巧?

每次有意向会议我都先注册一个坑。投稿无非就是注意匿名,模板,abstract,intro,experiment应该是审稿人最先看的,基本这三个不过关,方法看都不会看。

5. 论文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最早的做法就是找一篇论文模仿, 制定outline, 然后慢慢填坑。
一个方向自己做熟了,有一套代码,有idea实现就很快,所以还是跟自己在这个方向的熟悉程度有关。

6. 如果博士期间,自己组发论文少,老师还给不到强有力的指导,是去公司实习还是找大佬交流,慢慢做实验好?

公司实习,一般不搞论文,不推荐,除非你想好你就要去公司了。因为绝大部分公司,还是工程为主的,我认识大部分博士去了BATMD都不发论文了。
公司实习也得是能出论文的组,偏纯研究的,否则工程就很没有意义了,顶多会出专利。
公司还是没这么自由,主要是对实习生也有一些要求。BATMD做研究的门槛太高了,一般不太可能纯科研。

如何发表一篇好的文章相关推荐

  1. 2019年上半年国内学者在植物领域共发表6篇Science, 1篇Nature,1篇Cell!

    iPlants,专注植物最前沿.更多前沿研究,请关注我们! iPlants: 截止2019年6月23日,以国内学者为通讯作者的CNS文章,总共发表了8篇,分别为1篇Nature, 6篇Science, ...

  2. 超牛!读博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文章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文章,篇均影响因子超过10:以二作和共同作者身份在16篇杂志上发表SCI总影响因子230:获得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学三好学生".2017- ...

  3. 蛰伏7年!他一天发表两篇Nature,还曾是曹原的师弟!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搜狐号@科大小郎君.纳米人.iNature.募格课堂此前报 ...

  4. “23岁本科生发14篇SCI”,文章被学校官网悄悄删了,你怎么看?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载自:科研大匠 前段时间,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95后本科毕业生王子恒火了: 本科期间发表14篇 ...

  5. NBT-19年2月刊4篇35分文章聚焦宏基因组研究

    新年4篇35分文章聚焦宏基因组研究 Nature Biotechnology (NBT,自然生物技术,IF 35.7)在2019年2月刊(https://www.nature.com/nbt/volu ...

  6. NBT-新年4篇35分文章聚焦宏基因组研究

    文章目录 新年4篇35分文章聚焦宏基因组研究 1. 超高速细菌基因组检索技术 摘要 序列搜索方法 2. 宏基因组中设计全面可扩展探针捕获序列多样性 摘要 CATCH设计探针 3. 1520个人类肠道可 ...

  7. 本科发表6篇SCI论文,获多个荣誉,他刚入学就享受研究生待遇!

    他身着一身黑色运动服,留着清爽的寸头,带着腼腆的微笑--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2016级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谢天,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大男孩,谁又能想到他大二时就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SCI论文,是一位负责国家 ...

  8. python是个啥-Python是个什么鬼?师兄用它一年发表5篇SCI!

    原标题:Python是个什么鬼?师兄用它一年发表5篇SCI! 发表论文,是每个科研人的必经之路! 说到论文,我读博的朋友小玮就被论文折磨得快崩溃了,甚至念叨着要放弃. 他把改了第八次的论文交上去,结果 ...

  9. 两年发表14篇论文,其中10篇一作,这是她的科研进阶攻略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本文来源:浙江大学 两年发表14篇论文,其中一作10篇, 包括4篇Top SCI,2篇SCI和4篇EI: 持有2项发明专利,出版1部英文专著, 斩获20 ...

最新文章

  1. 分布式服务化系统一致性的“最佳实干”
  2. swift UI专项训练39 用Swift实现摇一摇功能
  3. tcp和udp的区别?
  4. CTFshow 反序列化 web263
  5. SpringBoot之Servlet、Filter、Listener配置
  6. hive中存Array类型的数据的案例,将字符串的数组格式转成数组的字符串,自定义函数方式处理‘[12,23,23,34]‘字符串格式的数据为array<int>格式的数据。
  7. 【HDU - 1276】士兵队列训练问题 (报数问题 模拟)
  8. C++工作笔记-使用namespace构建常量头文件
  9. 在MFC中显示Jpg格式图片的简单实现方法
  10. php出来了 不知道做什么,PHP也做好好多年了,最近在看laravel框架,但是面对如此丰富的文档,我却不知道在讲什么,完全看不懂,请问我是哪里出了问题?...
  11. VisualRoute for Mac OS 体验
  12. Eclipse 英文翻译一点点
  13. RabbitMQ(二)
  14. 什么是工程思维和产品思维
  15. 如何用PS(photoshop)给照片加文字
  16. PCB工程文件默认打开方式变成了SoildWorks,怎么改成AD默认打开
  17. 炎颂科技管理系统软件——助力商协会“互联网+”之路
  18. 小程序中新版本的获取用户头像与昵称:bind:chooseavatar
  19. 上交所几大业务平台简介
  20. 印度旅游业的兴衰,如同喜马拉雅山,连绵起伏 | 经济学人全球早报精选

热门文章

  1. SystemTap了解
  2. Python常用操作记录
  3. 史上最全ajax全套讲解
  4. 读书笔记——javascript闭包
  5. [转]优秀编程的“艺术”
  6. 网络名词--“环路”
  7. 初识Quartz(三)
  8. 四百元值不值——论小米2A与2S
  9. HTML学习笔记_002_如何学习HTML
  10. push、pop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