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代理模式

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单身钢铁直男程序员,小王最近逐渐喜欢上了前端小妹,不过呢,他又和前台小妹不熟,所以决定委托与前端小妹比较熟的UI小姐姐帮忙给自己搭桥引线。小王于是请UI小姐姐吃了一顿大餐,然后拿出一封情书委托它转交给前台小妹,情书上写的: 我喜欢你,我想和你谈恋爱,不愧钢铁直男。不过这样写肯定是没戏的,UI小姐姐吃人嘴短,于是帮忙改了情书,改成了我喜欢你,我想和你每天携手看潮起潮落,然后交给了前台小妹。虽然有没有撮合成功不清楚啊,不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王活该单身狗。

其实上面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代理模式的例子,小王想给前台小妹送情书,因为不熟所以委托UI小姐姐,UI小姐姐相当于代理人,代替小王完成了送情书的事情。

引申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想想Vue的数据响应原理,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const xiaowang = {love: '我喜欢你,我想和你谈恋爱'
}
// 送给小姐姐情书
function sendToMyLove(obj) {console.log(obj.love)return '流氓,滚'
}
console.log(sendToMyLove(xiaowang))

如果没有UI小姐姐代替送情书,显示结局是悲惨的,想想Vue2.0的双向绑定,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监听的属性 get,set方法来实现双向绑定,这个Object.defineProperty就相当于UI小姐姐

const xiaowang = {loveLetter: '我喜欢你,我想和你谈恋爱'
}
// UI小姐姐代理
Object.defineProperty(xiaowang,'love', {get() {return xiaowang.loveLetter.replace('谈恋爱','每天携手看潮起潮落')}
})// 送给小姐姐情书
function sendToMyLove(obj) {console.log(obj.love)return '小伙子还挺有诗情画意的么,不过老娘不喜欢,滚'
}
console.log(sendToMyLove(xiaowang))

虽然依然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因为送奔驰的成功率可能会更高一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可以对对象的已有属性进行拦截,然后做一些额外的操作。

存在的问题

在Vue2.0中,数据双向绑定就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去监听对象的每一个属性,然后在get,set方法中通过发布订阅者模式来实现的数据响应,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只能监听已存在的属性,对于新增删除属性就无能为力了,同时无法监听数组和对象的变化,所以在Vue3.0中将其换成了功能更强大的Proxy。

了解Proxy

Proxy是ES6的一个新特性,是在目标对象之前架设一层“拦截”,外界对该对象的访问,都必须先通过这层拦截,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对外界的访问进行过滤和改写。

用Proxy重写上面的例子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Proxy对上面的送情书情节进行重写:

const xiaowang = {loveLetter: '我喜欢你,我想和你谈恋爱'
}
const proxy = new Proxy(xiaowang, {get(target,key) {if(key === 'loveLetter') {return target[key].replace('谈恋爱','每天携手看潮起潮落')}}
})
// 送给小姐姐情书
function sendToMyLove(obj) {console.log(obj.loveLetter)return '小伙子还挺有诗情画意的么,不过老娘不喜欢,滚'
}
console.log(sendToMyLove(proxy))

再看这样一个场景

请分别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和 Proxy 完善下面的代码逻辑.

function observe(obj, callback) {}const obj = observe({name: '子君',sex: '男'},(key, value) => {console.log(`属性[${key}]的值被修改为[${value}]`)}
)// 这段代码执行后,输出 属性[name]的值被修改为[妹纸]
obj.name = '妹纸'// 这段代码执行后,输出 属性[sex]的值被修改为[女]
obj.name = '女'

看了上面的代码,希望大家可以先自行实现以下,下面我们分别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和 Proxy 去实现上面的逻辑.

  1.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 请实现这个函数,使下面的代码逻辑正常运行* @param {*} obj 对象* @param {*} callback 回调函数*/
function observe(obj, callback) {const newObj = {}Object.keys(obj).forEach(key => {Object.defineProperty(newObj, key, {configurable: true,enumerable: true,get() {return obj[key]},// 当属性的值被修改时,会调用set,这时候就可以在set里面调用回调函数set(newVal) {obj[key] = newValcallback(key, newVal)}})})return newObj
}const obj = observe({name: '子君',sex: '男'},(key, value) => {console.log(`属性[${key}]的值被修改为[${value}]`)}
)// 这段代码执行后,输出 属性[name]的值被修改为[妹纸]
obj.name = '妹纸'// 这段代码执行后,输出 属性[sex]的值被修改为[女]
obj.name = '女'
  1. 使用Proxy

function observe(obj, callback) {return new Proxy(obj, {get(target, key) {return target[key]},set(target, key, value) {target[key] = valuecallback(key, value)}})
}const obj = observe({name: '子君',sex: '男'},(key, value) => {console.log(`属性[${key}]的值被修改为[${value}]`)}
)// 这段代码执行后,输出 属性[name]的值被修改为[妹纸]
obj.name = '妹纸'// 这段代码执行后,输出 属性[sex]的值被修改为[女]
obj.name = '女'

通过上面两种不同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到 Object.defineProperty 和 Proxy 的用法,但是当给对象添加新的属性的时候,区别就出来了,比如

// 添加公众号字段
obj.gzh = '前端有的玩'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无法监听到新增属性,但是使用 Proxy 是可以监听到的。对比上面两段代码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不同

  • Object.defineProperty 监听的是对象的每一个属性,而Proxy 监听的是对象自身

  •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需要遍历对象的每一个属性,对于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 Proxy 对新增的属性也能监听到,但 Object.defineProperty 无法监听到。

初识Proxy

概念与语法

MDN中,关于Proxy 是这样介绍的: Proxy 对象用于定义基本操作的自定义行为(如属性查找、赋值、枚举、函数调用等)。什么意思呢?Proxy 就像一个拦截器一样,它可以在读取对象的属性,修改对象的属性,获取对象属性列表,通过for in循环等等操作的时候,去拦截对象上面的默认行为,然后自己去自定义这些行为,比如上面例子中的set,我们通过拦截默认的set,然后在自定义的set里面添加了回调函数的调用

Proxy 的语法格式如下

/**
* target: 要兼容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对象,数组,函数等等
* handler: 是一个对象,里面包含了可以监听这个对象的行为函数,比如上面例子里面的`get`与`set`
* 同时会返回一个新的对象proxy, 为了能够触发handler里面的函数,必须要使用返回值去进行其他操作,比如修改值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在上面的例子里面,我们已经使用到了handler里面提供的getset方法了,接下来我们一一看一下handler里面的方法。

handler 里面的方法列表

handler里面的方法可以有以下这十三个,每一个都对应的一种或多种针对proxy代理对象的操作行为

  1. handler.get

    当通过proxy去读取对象里面的属性的时候,会进入到get钩子函数里面

  2. handler.set

    当通过proxy去为对象设置修改属性的时候,会进入到set钩子函数里面

  3. handler.has

    当使用in判断属性是否在proxy代理对象里面时,会触发has,比如

    const obj = {name: '子君'
    }
    console.log('name' in obj)
    
  4. handler.deleteProperty

    当使用delete去删除对象里面的属性的时候,会进入deleteProperty`钩子函数

  5. handler.apply

    当proxy监听的是一个函数的时候,当调用这个函数时,会进入apply钩子函数

  6. handle.ownKeys

    当通过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Object.keysReflect.ownKeys去获取对象的信息的时候,就会进入ownKeys这个钩子函数

  7. handler.construct

    当使用new操作符的时候,会进入construct这个钩子函数

  8. handler.defineProperty

    当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去修改属性修饰符的时候,会进入这个钩子函数

  9. handler.getPrototypeOf

    当读取对象的原型的时候,会进入这个钩子函数

  10. handler.setPrototypeOf

    当设置对象的原型的时候,会进入这个钩子函数

  11. handler.isExtensible

    当通过Object.isExtensible去判断对象是否可以添加新的属性的时候,进入这个钩子函数

  12. handler.preventExtensions

    当通过Object.preventExtensions去设置对象不可以修改新属性时候,进入这个钩子函数

  13. handler.getOwnPropertyDescriptor

    在获取代理对象某个属性的属性描述时触发该操作,比如在执行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proxy, "foo") 时会进入这个钩子函数

Proxy 提供了十三种拦截对象操作的方法,本文主要挑选其中一部分在Vue3中比较重要的进行说明,其余的建议可以直接阅读MDN关于 Proxy 的介绍。

详细介绍

get

当通过 proxy 去读取对象里面的属性的时候,会进入到get钩子函数里面

当我们从一个 proxy 代理上面读取属性的时候,就会触发get钩子函数,get函数的结构如下

/*** target: 目标对象,即通过proxy代理的对象* key: 要访问的属性名称* receiver: receiver相当于是我们要读取的属性的this,一般情况*           下他就是proxy对象本身,关于receiver的作用,后文将具体讲解*/
handle.get(target,key, receiver)

示例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有封装axios的需求,在封装过程中,也需要对请求异常进行封装,比如不同的状态码返回的异常信息是不同的,如下是一部分状态码及其提示信息:

// 状态码提示信息
const errorMessage = {400: '错误请求',401: '系统未授权,请重新登录',403: '拒绝访问',404: '请求失败,未找到该资源'
}// 使用方式
const code = 404
const message = errorMessage[code]
console.log(message)

但这存在一个问题,状态码很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状态码都去枚举出来,所以对于一些异常状态码,我们希望可以进行统一提示,如提示为系统异常,请联系管理员,这时候就可以使用 Proxy 对错误信息进行代理处理

// 状态码提示信息
const errorMessage = {400: '错误请求',401: '系统未授权,请重新登录',403: '拒绝访问',404: '请求失败,未找到该资源'
}const proxy = new Proxy(errorMessage, {get(target,key) {const value = target[key]return value || '系统异常,请联系管理员'}
})// 输出 错误请求
console.log(proxy[400])
// 输出 系统异常,请联系管理员
console.log(proxy[500])

set

当为对象里面的属性赋值的时候,会触发set

当给对象里面的属性赋值的时候,会触发set,set函数的结构如下

/*** target: 目标对象,即通过proxy代理的对象* key: 要赋值的属性名称* value: 目标属性要赋的新值* receiver: 与 get的receiver 基本一致*/
handle.set(target,key,value, receiver)

示例

某系统需要录入一系列数值用于数据统计,但是在录入数值的时候,可能录入的存在一部分异常值,对于这些异常值需要在录入的时候进行处理, 比如大于100的值,转换为100, 小于0的值,转换为0, 这时候就可以使用 proxy 的set,在赋值的时候,对数据进行处理

const numbers = []
const proxy = new Proxy(numbers, {set(target,key,value) {if(value < 0) {value = 0}else if(value > 100) {value = 100}target[key] = value// 对于set 来说,如果操作成功必须返回true, 否则会被视为失败return true}
})proxy.push(1)
proxy.push(101)
proxy.push(-10)
// 输出 [1, 100, 0]
console.log(numbers)

对比Vue2.0

在使用Vue2.0的时候,如果给对象添加新属性的时候,往往需要调用$set, 这是因为Object.defineProperty只能监听已存在的属性,而新增的属性无法监听,而通过$set相当于手动给对象新增了属性,然后再触发数据响应。但是对于Vue3.0来说,因为使用了 Proxy , 在他的set钩子函数中是可以监听到新增属性的,所以就不再需要使用$set

const obj = {name: '子君'
}
const proxy = new Proxy(obj, {set(target,key,value) {if(!target.hasOwnProperty(key)) {console.log(`新增了属性${key},值为${value}`)}target[key] = valuereturn true}
})
// 新增 公众号 属性
// 输出 新增了属性gzh,值为前端有的玩
proxy.gzh = '前端有的玩'

has

当使用in判断属性是否在 proxy 代理对象里面时,会触发has

/*** target: 目标对象,即通过proxy代理的对象* key: 要判断的key是否在target中*/handle.has(target,key)

示例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js中声明私有属性的时候,会将属性的名字以_开头,对于这些私有属性,是不需要外部调用,所以如果可以隐藏掉是最好的,这时候就可以通过has在判断某个属性是否在对象时,如果以_开头,则返回false

const obj =  {publicMethod() {},_privateMethod(){}
}
const proxy = new Proxy(obj, {has(target, key) {if(key.startsWith('_')) {return false}return Reflect.get(target,key)}
})// 输出 false
console.log('_privateMethod' in proxy)// 输出 true
console.log('publicMethod' in proxy)

deleteProperty

当使用delete去删除对象里面的属性的时候,会进入deleteProperty`拦截器

/*** target: 目标对象,即通过proxy代理的对象* key: 要删除的属性*/handle.deleteProperty(target,key)

示例

现在有一个用户信息的对象,对于某些用户信息,只允许查看,但不能删除或者修改,对此使用 Proxy 可以对不能删除或者修改的属性进行拦截并抛出异常,如下

const userInfo = {name: '子君',gzh: '前端有的玩',sex: '男',age: 22
}
// 只能删除用户名和公众号
const readonlyKeys = ['name', 'gzh']
const proxy = new Proxy(userInfo, {set(target,key,value) {if(readonlyKeys.includes(key)) {throw new Error(`属性${key}不能被修改`)}target[key] = valuereturn true},deleteProperty(target,key) {if(readonlyKeys.includes(key)) {throw new Error(`属性${key}不能被删除`)return}delete target[key]return true}
})
// 报错
delete proxy.name

对比Vue2.0

其实与$set解决的问题类似,Vue2.0是无法监听到属性被删除的,所以提供了$delete用于删除属性,但是对于 Proxy ,是可以监听删除操作的,所以就不需要再使用$delete

其他操作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 Proxy ​​​​​​​的handler提供了十三个函数,在上面我们列举了最常用的三个,其实每一个的用法都是基本一致的,比如ownKeys,当通过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Object.keys,Reflect.ownKeys去获取对象的信息的时候,就会进入ownKeys这个钩子函数,使用这个我们就可以对一些我们不像暴露的属性进行保护,比如一般会约定_开头的为私有属性,所以在使用Object.keys去获取对象的所有key的时候,就可以把所有_开头的属性屏蔽掉。关于剩余的那些属性,建议大家多去看看MDN中的介绍。

Reflect

在上面,我们获取属性的值或者修改属性的值都是通过直接操作target来实现的,但实际上ES6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在 Proxy ​​​​​​​内部调用对象的默认行为的API,即Reflect。比如下面的代码

const obj = {}
const proxy = new Proxy(obj, {get(target,key,receiver) {return Reflect.get(target,key,receiver)}
})

大家可能看到上面的代码与直接使用target[key]的方式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Reflect的出现是为了让Object上面的操作更加规范,比如我们要判断某一个prop是否在一个对象中,通常会使用到in,即

const obj = {name: '子君'}
console.log('name' in obj)

但上面的操作是一种命令式的语法,通过Reflect可以将其转变为函数式的语法,显得更加规范

Reflect.has(obj,'name')

除了has,get之外,其实Reflect上面总共提供了十三个静态方法,这十三个静态方法与 Proxy ​​​​​​​的handler上面的十三个方法是一一对应的,通过将 Proxy ​​​​​​​与Reflect相结合,就可以对对象上面的默认操作进行拦截处理,当然这也就属于函数元编程的范畴了。

总结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惑,我不会 Proxy ​​​​​​​和Reflect就学不了Vue3.0了吗?其实懂不懂这个是不影响学习Vue3.0的,但是如果想深入 去理解Vue3.0,还是很有必要了解这些的。比如经常会有人在使用Vue2的时候问,为什么我数组通过索引修改值之后,界面没有变呢?当你了解到Object.defineProperty的使用方式与限制之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参考微信公众号:Vue社区,源于前端有的玩 ,作者前端进击者

Vue3.0之双向绑定原理——Proxy相关推荐

  1. 基于Vue2.0数据双向绑定原理-详解

    在线使用-线上测试-源码 //代码: <div id="app"><input v-model="name" type="text& ...

  2. 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vue2向vue3的过渡)

    众所周知,Vue的两大重要概念: 数据驱动 组件系统 接下来我们浅析数据双向绑定的原理 一.vue2 1.认识defineProperty vue2中的双向绑定是基于defineProperty的ge ...

  3. 数据双向绑定_手写 Vue3 数据双向绑定 理解Proxy

    前言 vue3的 Proxy 最近貌似各大网红公众号都有发,我也来蹭蹭热度写一篇吧!我们也可以结合vue2来看看vue3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又解决了Vue2.x的哪些痛点.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目录 ...

  4. Vue 3.0双向绑定原理的实现

    proxy方法 vue.js 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new Prox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 Vu ...

  5. 学习Vue3.0,先来了解一下Proxy

    产品经理身旁过,需求变更逃不过. 测试姐姐眯眼笑,今晚bug必然多. 据悉Vue3.0的正式版将要在本月(8月)发布,从发布到正式投入到正式项目中,还需要一定的过渡期,但我们不能一直等到Vue3正式投 ...

  6. 前端技巧|vue双向绑定原理,助你面试成功

    在面试一些大厂的时候,面试官可能会问到你vue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是什么?有些小伙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样你在面试官的眼里就大打折扣了.今天小千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vue的双向绑定原理,千万不要错过啦. ...

  7. vue 的双向绑定原理

    目录 一.一句话描述 vue 的双向绑定原理 二.细说 vue 的双向绑定原理 1.vue 2.x 的双向绑定 2.vue 3.x 的双向绑定 3.一个完整的案例 一.一句话描述 vue 的双向绑定原 ...

  8. angular的双向绑定原理

    http://sentsin.com/web/779.html AngularJS是一款优秀的前端JS框架,已经被用于Google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VM ...

  9. vue模板解析(双大括号的解析)以及双向绑定原理

    1.首先根据正则获取组件中所有的{{}},将{{}}里的值取出在data中取出对应的值,以文本节点的方式放上去. 2.vue有内置的编译器,会将组件转译成AST 3.AST会根据generate得到r ...

最新文章

  1. SDCC 2016 中国软件开发者大会盛大开幕
  2. linux 死锁介绍与简单分析
  3. Android中与Intent相关的还有,Android中Intent的相关用法
  4. python背景虚化
  5. 【超级经典】程序员装B指南(转)
  6. 汇编语言笔记17-使用BIOS进行键盘输入和磁盘读写
  7. Leetcode 118. 杨辉三角 (每日一题 20210901)
  8. 笔记整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四控三管一协调)-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9. 《Ruby程序员修炼之道》(第2版)目录—导读
  10. iOS layer 动画
  11. 百度音乐怎么转换格式?MP3格式转换为wav的方法分享
  12. 旗袍时尚:青花瓷与青花时装
  13. 洛谷——P1724 东风谷早苗
  14. As3.0 中影片剪辑调用
  15. php 九宫格验证码,用php数字九宫格.
  16. quartz2.2.3 spring整合遇到的错误,及quartz配置文件说明
  17. 如何给图片加水印,图片加水印怎么加
  18. [画板]画PCB和玩植物大战僵尸
  19. itextsharp操作pdf删除某页
  20.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句格言: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from cnbeta)

热门文章

  1. uniapp微信小程序接入微信客服聊天界面
  2. Google V8引擎浅析
  3. 使用 Kotlin 协程创建动态代理
  4. 不同页面之间传递值——Page.PreviousPage 属性
  5. 天翼云国产化全栈云服务 赋能数字中国建设
  6. jsp页面input框如何监控数据变化_jsp页面文本框监听事件,该如何解决
  7. Nginx location的使用
  8. 拍结婚登记照有什么要求?注意这几点让你拍出好看照片
  9. 5G将改变哪些产业的发展模式?
  10. 关于Django多进程多线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