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nder通信机制介绍

这篇文章会先对比Binder机制与Linux的通信机制的差别,了解为什么Android会另起炉灶,采用Binder。接着,会根据 Binder的机制,去理解什么是Service  Manager,在C/S模型中扮演什么角色。最后,会从一次完整的通信活动中,去理解Binder通信的过程。

1.1 Android与Linux通信机制的比较

虽然Android继承使用Linux的内核,但Linux与Android的通信机制不同。

在Linux中使用的IPC通信机制如下:传统IPC:无名pipe, signal, trace, 有名管道

AT&T Unix 系统V:共享内存,信号灯,消息队列

BSD Unix:Socket

而在Android中,并没有使用这些,取而代之的是Binder机制。Binder机制是采用OpenBinder演化而来,在Android中使用它的原因如下:采用C/S的通信模式。而在linux通信机制中,目前只有socket支持C/S的通信模式,但socket有其劣势,具体参看第二条。

有更好的传输性能。对比于Linux的通信机制,socket:是一个通用接口,导致其传输效率低,开销大;

管道和消息队列:因为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所以至少需要拷贝2次数据,效率低;

共享内存:虽然在传输时没有拷贝数据,但其控制机制复杂(比如跨进程通信时,需获取对方进程的pid,得多种机制协同操作)。

安全性更高。Linux的IPC机制在本身的实现中,并没有安全措施,得依赖上层协议来进行安全控制。而Binder机制的 UID/PID是由Binder机制本身在内核空间添加身份标识,安全性高;并且Binder可以建立私有通道,这是linux的通信机制所无法实现的 (Linux访问的接入点是开放的)。

综上所述,Android采用Binder机制是有道理的。既然Binder机制这么多优点,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它是怎样通过C/S模型来实现的。

1.2 Binder在Service服务中的作用

在android中,有很多Service都是通过binder来通信的,比如MediaServer旗下包含了众多service:AudioFlinger 音频核心服务

AudioPolicyService:音频策略相关的重要服务

MediaPlayerService: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服务

CameraService:有关摄像/照相的重要服务

Binder在C/S中的流程如下:

Server注册服务。Server作为众多Service的拥有者,当它想向Client提供服务时,得先去Service Manager(以后缩写成SM)那儿注册自己的服务。Server可以向SM注册一个或多个服务。

Client申请服务。Client作为Service的使用者,当它想使用服务时,得向SM申请自己所需要的服务。Client可以申请一个或多个服务。

当Client申请服务成功后,Client就可以使用服务了。

SM一方面管理Server所提供的服务,同时又响应Client的请求并为之分配相应的服务。扮演的角色相当于月老,两边牵线。这种通信方式的好处是: 一方面,service和Client请求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在应用程序开发时,只需为Client建立到Server的连接,就可花很少时间和精力去实 现Server相应功能。那么,Binder与这个通信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其实,3者的通信方式就是Binder机制(例如:Server向SM注册服 务,使用Binder通信;Client申请请求,用的是Binder通讯)

1.3 Binder通信机制流程(整体框架)

上图即是Binder的通信模型。我们可以发现:Client和Server是存在于用户空间

Client与Server通信的实现,是由Binder驱动在内核空间实现

SM作为守护进程,处理客户端请求,管理所有服务项。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SM理解成DNS服务器; 那么Binder Driver 就相当于路由的功能。这里就涉及到Client和Server是如何通信的问题。下面对1.2中提到的3个流程进行说明。

1.3.1 Server向SM注册服务

首先,XXXServer(XXX代表某个)在自己的进程中向Binder驱动申请创建一个XXXService的Binder的实体,

Binder驱动为这个XXXService创建位于内核中的Binder实体节点以及Binder的引用,注意,是将名字和新建的引用打包传递给SM(实体没有传给SM),通知SM注册一个名叫XXX的Service。

SM收到数据包后,从中取出XXXService名字和引用,填入一张查找表中。

此时,如果有Client向SM发送申请服务XXXService的请求,那么SM就可以在查找表中找到该Service的Binder引用,并把Binder引用(XXXBpBinder)返回给Client。

在进一步了解Binder通信机制之前,我们先弄清几个概念。引用和实体。这里,对于一个用于通信的实体(可以理解成具有真实空间的Object),可以有多个该实体的引用(没有真实空间,可以理解成实体的 一个链接,操作引用就会操作对应链接上的实体)。如果一个进程持有某个实体,其他进程也想操作该实体,最高效的做法是去获得该实体的引用,再去操作这个引 用。

有些资料把实体称为本地对象,引用成为远程对象。可以这么理解:引用是从本地进程发送给其他进程来操作实体之用,所以有本地和远程对象之名。

1.3.2 一个问题-如何获得SM的远程接口

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这里有一个问题:

Sm和Server都是进程,Server向SM注册Binder需要进程间通信,当前实现的是进程间通信却又用到进程间通信。这就好比鸡生蛋、蛋生鸡,但至少得先有其中之一。

巧妙的Binder解决思路:

针对Binder的通信机制,Server端拥有的是Binder的实体;Client端拥有的是Binder的引用。

如果把SM看作Server端,让它在Binder驱动一运行起来时就有自己的Binder实体(代码中设置ServiceManager的Binder 其handle值恒为0)。这个Binder实体没有名字也不需要注册,所有的client都认为handle值为0的binder引用是用来与SM通信 的(代码中是这么实现的),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那么,Client和Server中这么达成协议了(handle值为0的引用是专门与SM通信之用 的),还不行,还需要让SM有handle值为0的实体才算大功告成。怎么实现的呢?!当一个进程调用Binder驱动时,使用 BINDER_SET_CONTEXT_MGR命令(在驱动的binder_ioctl中)将自己注册成SM时,Binder驱动会自动为它创建 Binder实体。这个Binder的引用对所有的Client都为0。

1.3.3 Client从SM获得Service的远程接口

Server向SM注册了Binder实体及其名字后,Client就可以通过Service的名字在SM的查找表中获得该Binder的引用了 (BpBinder)。Client也利用保留的handle值为0的引用向SM请求访问某个Service:我申请访问XXXService的引用。 SM就会从请求数据包中获得XXXService的名字,在查找表中找到该名字对应的条目,取出Binder的引用打包回复给client。之 后,Client就可以利用XXXService的引用使用XXXService的服务了。

如果有更多的Client请求该Service,系统中就会有更多的Client获得这个引用。

1.3.4 建立C/S通路后

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client拥有自己Binder的实体,以及Server的Binder的引用;Server拥有自己Binder的实体,以及Client的Binder的引用。我们也可以从接收方和发送方的方式来理解:从client向Server发数据:Client为发送方,拥有Binder的实体;Server为接收方,拥有Binder的引用

从server向client发数据:Server为发送方,拥有Binder的实体;client为接收方,拥有Binder的引用。

也就是说,我们在建立了C/S通路后,无需考虑谁是Client谁是Server,只要理清谁是发送方谁是接收方,就能知道Binder的实体和引用在哪边。

建立CS通路后的流程:(当接收方获得Binder的实体,发送方获得Binder的引用后)发送方会通过Binder实体请求发送操作。

Binder驱动会处理这个操作请求,把发送方的数据放入写缓存(binder_write_read.write_buffer) (对于接收方为读缓冲区),并把read_size(接收方读数据)置为数据大小(对于具体的实现后面会介绍);

接收方之前一直在阻塞状态中,当写缓存中有数据,则会读取数据,执行命令操作

接收方执行完后,会把返回结果同样用binder_transaction_data结构体封装,写入写缓冲区(对于发送方,为读缓冲区)

1.3.5 匿名Binder

之前在介绍Android使用Binder机制的优点中,提到Binder可以建立点对点的私有通道,匿名Binder就是这种方式。在 Binder通信中,并不是所有用来通信的Binder实体都需要注册给SM广而告之的,Server可以通过已建立的实体Binder连接将创建的 Binder实体传给Client。而这个Binder没有向SM注册名字。这样Server与Client的通信就有很高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这样,整个Binder的通信流程就介绍完毕了,但是对于具体的代码实现(比如binder_transaction_data是什 么?binder_write_read.write_buffer又是什么?具体的驱动和逻辑实现又是怎么样?),在后面章节中会一一介绍。

几点疑问:

1. 是谁,怎么样成为SM守护进程,handle为0的binder实体什么时候创建?

2.  binder引用和实体是如何创建的?在驱动中如何实现的通信?

3. 在SM中,binder实体是怎样转换成为引用的?

4. Server是如何注册服务,Client是如何获取服务的?

读完后续文章就会知道答案了!

binder机制原理android,Binder机制1---Binder原理介绍相关推荐

  1. Linux中消息机制的通信原理,android QMI机制---概论

    前言: Qualcomm MSM Interface,作用用于AP和BP侧的交互,通俗说法就是让设备终端TE(可以是手机,PDA,计算机) 对高通BP侧的AMSS系统进行操作,如调用函数,读取数据,设 ...

  2. android群聊红包原理,Android之微信抢红包实现原理分析

    微信抢红包主要用到AccessibilityService,该服务需要用户手动到辅助功能里面授权,下面直接粘贴源码,先看Activity,主要是跳转到辅助功能界面,让用户开启辅助功能的服务: publ ...

  3. android instrumentation 原理,Android 运行Instrumentation Test的原理分析

    1. 准备 首先安装被测试程序和包含测试case的程序 包含测试case的程序的AndroidManifest中包含有这么一行配置: 其中targetPackage指定测试程序的包名 2.运行 adb ...

  4. android广告拦截原理,android扫描带有广告应用原理

    突然有了假设四:扫描所有类文件. 仔细想想,如果想得到上面效果,就必须知道你引用了那种广告的类,才肯能判断你加了什么广告. 进一步验证,由于假设三中有一种情况是不add广告的jar包也会被查,果断的反 ...

  5. 写给 Android 应用工程师的 Binder 原理剖析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一. 前言 这篇文章我酝酿了很久,参考了很多资料,读了很多源码,却依旧不敢下笔.生怕自己理解上还有偏差,对大家造成误解,贻笑大 ...

  6. Android刷新机制-View绘制原理

    Android刷新机制-View绘制原理 Android刷新机制-SurfaceFlinger原理 Android刷新机制-Choreographer原理 一.概述 本文将从startActivity ...

  7. Android广播机制:Broadcast

    转载:Android总结篇系列:Android广播机制 1.Android广播机制概述 Android广播分为两个方面:广播发送者和广播接收者,通常情况下,BroadcastReceiver指的就是广 ...

  8. Android跨进程通信Binder机制与AIDL实例

    文章目录 进程通信 1.1 进程空间划分 1.2 跨进程通信IPC 1.3 Linux跨进程通信 1.4 Android进程通信 Binder跨进程通信 2.1 Binder简介 2.2 Binder ...

  9. Android进程间通信之一:Binder机制学习

    Binder机制学习 Binder驱动 Binder核心API Linux 使用两级保护机制:0 级供系统内核使用,3 级供用户程序使用. Linux 下的传统 IPC 通信原理 Linux 下的传统 ...

  10. Android IPC机制(4)-Binder连接池

    本系列的所有文章: Android IPC机制(1)-序列化机制 Android IPC机制(2)-AIDL Android IPC机制(3)-Messenger Android IPC机制(4)-B ...

最新文章

  1. 国自然基金标书构思及撰写经验分享会
  2. logwrapper的作用
  3. 中国电子银行网 神策数据:银行数字营销现状洞察报告
  4. shrio的rememberMe不起作用
  5. 【Java】浅析Math类
  6. 单元测试工具 Numega
  7. vb mysql边记录边统计_VB与Access连接,检索、核对、处理数据
  8. linux命令行的操作符,Linux shell 比较运算符使用方法教程
  9. 查看服务器大文件,linux 查看服务器大文件
  10. python切片为列表增加元素_python – 使用切片语法来加入列表的一部分列表元素...
  11. FISCO BCOS 区块链 学习开发步骤
  12. PyCharm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django-python+vue
  13. 计算机桌面维护介绍,电脑桌面基础知识介绍
  14. java keytool用法_java keytool 用法
  15. 用友T1-商贸宝库存商品明细账
  16. ZeroC Ice Hello World
  17. html背景消除重复,html – CSS背景渐变重复问题
  18. 百度搜索引擎工作原理解读
  19. 华为手机记事本导出_你知道便签记事本在手机哪里储存吗?
  20. 浅析Betaflight中的OSD叠加程序【MAX7456AT7456】

热门文章

  1. cadence设计PCB流程
  2. 3dmax外挂神器更新了|3dmax外挂在过去几年里,食住玩都更新记录了3dmax外挂的什么功能?
  3. 饮食结构思维导图模板
  4. 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案例之人脸识别案例
  5. rda冗余分析步骤_使用CANOCO进行CCA或RDA教程分析.ppt
  6. 打包下载 java_java实现文件打包下载
  7. 超像素学习笔记(1)——概念及判别条件
  8. Office 检测到一个与此文件相关的问题为帮助保护您的计算机,无法打开此文件。
  9. 查找算法之二分查找算法
  10. mtk协议与qc协议_通用充电器快充协议QC2.0,QC3.0,MTK PE,PE+,充电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