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知识–主存储器扩展
     主存储器表达方法:字线(地址线) × 位线(数据线)
     *CS片选信号线、WE读写控制信号线、A地址线、D数据线。

  1. 位扩展(数据线扩充)
    例如:两片16K×4 扩充到 16K×8。
    计算地址线数目,遇K取10(遇M取20),16为2的4次方,10+4=14条地址线。将 两个芯片的14条地址线两两分别并在一起,两条片选信号线、两条读写信号线分别两两并一起;两芯片各4条数据线,按顺序接到D0-D3 和 D4-D7。

  2. 字扩展(地址线扩充)
    例如:四片16K × 8 扩充到 64K × 8。
    四片地址线 各14条: 所有A0并连在一起… …所有A13并连在一起
    四片数据线各8条:所有D0并连在一起… …所有D7并连在一起
    四片读写信号线各1条:全部并连在一起,共享一条。
    四片片选信号线各1条:由扩展出的高位地址线 A14、A15,通过译码产生4个片选信号。


    片选信号相当于班号,来区分相同芯片的地址,在地址前加上由CPU多出来的地址线译码出来的信号就可完成字扩展。

  3. 位字扩展(先位后字)
    1)字、位同时扩展时:先位扩展,后字扩展。
    2)各芯片的片选信号线:并联(位扩展),分开(字扩展)
    3)各芯片的片内地址线:条条相并联。
    例如:现有芯片Intel2114 1K×4,扩展成 4 K×8 的存储器。

    地址线12条,数据线8条。
    两个高位地址线,用来译码形成4个片选信号。

主存信号线与CPU的连接

【例题1】


下面这个图非常重要,八种输入输出表明了八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都对应一个Y为0,其它Y都为1的结果,而CS为0的时候被选中,就决定了在ABC输出一种信号时,该用第几个Y连到CS上,一定要好好理解。注意一点,并不一定所有Y都用,也不一定从Y0开始连线。

开始画图,开始画图,开始画图

  1. 先画出四个芯片

  2. 再把CPU简单画一下,把芯片简单连一下

  3. 再简单按照模板把CPU和芯片连线完善一下,把3-8译码器亮出来。两个芯片为一个整体时,只要一个读写和一个片选即可,故要把两个芯片连接起来。

  4. 根据题中的地址范围,算出A13、A14、A15哪个是0,哪个是1,根据上面提到过的,G1接1,G2A和G2B接0。

  5. 对照上面的范围,可以知道A13为1,高电平,所以A13接G1,/MREQ和低电平连一起接G2A和G2B均可。A10,A11,A所对应产生的值在图中可以看出只有000和001两种片选信号,对照上面八种输入输出的表,CS为0的时候表示被选中,在表中看出,000时Y0为0,001时Y1为0,故只输出两根线Y0,Y1即可。

【例题2】

图解:

解析:大部分流程和例题1一样,这里只说一下不同点。

这玩意儿是电路中的一个常用元件,有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输出端,那个三个小圆是取反的元件,大的东西是进行两输入相与,即一个为0结果为0,均为1结果才为1。

由上面计算出地址可知,A11A12A13输出只有100和101,对照八个输入输出那个表,100时只有Y4为0,其它都是1,101时只有Y5为0,其它都是1,又因为输出0时CS接受到0表示被选中,则Y4和Y5分别输出片选信号,Y4直接连到第一个芯片上。那为啥Y5不能直接接过去呢?可以知道题中RAM是ROM的一半大小,如果直接用的话当地址一直增加,直到A10变成1时,还要对RAM进行访存,可它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了,就会出现地址溢出,故用A10来控制那一位数,不让它变成1,就可以控制好地址范围了。图解中的意思是,当Y5输出0,且A10一直不变成1时,可以对RAM进行访存,既控制了地址大小,又不影响Y5输出0时CS的正常接收为0的信号。

到此,CPU与主存及3-8译码器之间信号线的连接就已经结束了,不过这种问题还有好多种情况,要灵活变换,只要理解清楚两种扩展和3-8译码器的用法以及一些其他的基本知识,就能很熟练地解决这种题。以上只是个人理解,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大方赐教。

计算机组成原理画出CPU与主存及3-8译码器之间信号线的连接问题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组成原理cpu模型详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讲(CPU模型).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讲(CPU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讲(CPU模型).ppt(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 ...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单总线CPU设计(定长指令周期3级时序)(HUST)思路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单总线CPU设计(定长指令周期3级时序)(HUST)总结 全部任务共六关.主要涉及定长指令周期三级时序系统的设计,设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数电知识.Logisim的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功 ...

  3.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单总线CPU设计(变长指令周期3级时序)(HUST)思路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单总线CPU设计(变长指令周期3级时序)(HUST)思路总结 变长指令周期3级时序单总线CPU设计和定长指令周期的设计类似,区别在于时序发生器状态机和输出函数的设计,以及硬布线控制 ...

  4. 计算机组成原理Logisim单总线CPU

    计算机组成原理 Logisim单总线CPU 指令译码器设计 硬布线控制器 单总线CPU(3级时序) 硬布线控制器组合逻辑单元 时序发生器输出函数(定长指令周期) 时序发生器FSM设计(定长指令周期)

  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掌握一个简单CPU的组成原理. 2.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3.掌握微程序控制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 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构造 ...

  6.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央处理器(CPU)考研题

    (一) 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 指令执行过程 (三) 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 微指令的编码方式: 微地址 ...

  7.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信号cpu,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43_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43_实验报告 (4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9.9 积分 学生实验报告学 院:软 件 学 院 专 业:软 件 工 ...

  8. 合肥工业大学《系统硬件综合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CPU)课程设计报告(2020)

    文章目录 1 课程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 1.2 设计任务 1.3 设计要求 1.4 技术指标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MIPS体系结构 2.1.1 MIPS寄存器 2.1.2 MIPS指令集 ...

  9. 计算机组成原理写出信息流,计算机组成原理-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docx

    第一章 课程设计概述 1.1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在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内部工作机制.理解计算机各功能部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掌握数据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 ...

最新文章

  1. python html 语法高亮,在Python中使用doxygen样式文档字符串的Vim语法高亮显示
  2. SpringBoot--HelloWord
  3. 使用 python 获取 httpd 程序所占用物理内存
  4. java跳转语句包含goto_Java 的跳转语句中 _______( 包含 / 不包含 )goto 语句。_学小易找答案...
  5. html两条下划线重叠,文字和text-decoration:underline下划线重叠问题
  6. shell调用各种sqlplus用法
  7. 首席架构师徐海峰眼中的架构和出色的架构师
  8. oracle ora-01476: 除数为 0,Oracle常见错误:ORA-01403 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9. java常量池的理解_Java常量池的大概理解
  10. Q115:Linux系统下CodeBlocks对PBRT-V3进行编译和调试
  11. 以太坊智能合约部署与交互
  12. 生产环境下ftp的迁移并构建corosync+pacemaker的高可用
  13. 浅谈接龙红包的技术实现
  14. Visual Assist X 10.8.2001 破解版 支持VC2013及以下版本
  15. php去除富文本编辑器中的内容格式
  16. js之好玩的特效黑洞粒子效果[1]
  17. 服务器双系统快捷键,mac双系统切换快捷键
  18. 8月第1周基金排行榜 | TokenInsight
  19. 用自己电脑搭建外网可访问的服务器
  20. android手机迁移,换手机不用愁,一分钟告诉你如何将手机数据快速迁移!

热门文章

  1. uniform对象及其使用
  2. 多多自走棋改动_多多自走棋:几个隐藏更新,体验服公告真没提,有一项熟悉又隐蔽...
  3. 如何不写代码通过爬虫软件采集表格数据
  4.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阶段,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次作业
  5. mac系统设置alias
  6. 测试用例和bug描述规范参考
  7. MaxCompute SQL示例解析
  8.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笔记
  9. mysql nan_在MySQL数据库中插入NaN值
  10. 无意间看了程序员的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