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准备
1.建议还原快照,开启CentOS7虚拟机,以root用户登录

课前回顾:
1.划分新的分区的命令是什么?
fdisk parted

2.一般在磁盘中一个扇区为多少字节?
512字节

3.Linux中新硬盘经历哪些步骤才能存储文档?
识别硬盘----》分区规划----》格式化----》挂载使用

4.MBR常见的分区类型有那三种?
主分区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5.刷新分区表命令是什么?
partprobe

4.GPT分区模式最多可以划分多少个主分区?
128

6.格式化ext4文件系统的命令?格式化xfs文件系统的命令?
mkfs.ext4 mkfs.xfs

7.查看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的命令是什么?
blkid

8.如何在开机状态下,检测/etc/fstab文件中是否书写正确,命令是?
mount -a

9.查看正在挂载的分区,使用情况的命令是什么?
df -h

10.开机挂载配置文件六个字段分别为什么?
设备路径 挂载点 文件系统 参数 备份标记 检测顺序

11.ACL权限策略作用?
为个别用户或个别组,单独设置权限

12.查看与设置ACL权限策略命令?
getfacl setfacl

昨日习题:
案例1:复制、粘贴、移动
以root用户新建/example/目录,在此目录下新建nsd.txt文件,并进一步完成下列操作

1)将“I love Study”写入到文件nsd.txt
2)将nsd.txt重命名为mylove.txt
3)将/etc/passwd、/boot、/etc/group同时拷贝到/example/目录下
4)将ifconfig命令的前两行内容,追加写入mylove.txt
5)将主机名永久配置文件,拷贝到/example/目录下
6)将DNS永久配置文件,拷贝到/example/目录下
7)将开机自动挂载配置文件,拷贝到/example/目录下
[root@A ~]# mkdir /example
[root@A ~]# echo I love Study > /example/nsd.txt
[root@A ~]# cat /example/nsd.txt

[root@A ~]# mv /example/nsd.txt /example/mylove.txt
[root@A ~]# cp -r /etc/passwd /boot /etc/group /example
[root@A ~]# ls /example

[root@A ~]# ifconfig | head -2
[root@A ~]# ifconfig | head -2 >> /example/mylove.txt

[root@A ~]# cp /etc/hostname /example
[root@A ~]# ls /example

[root@A ~]# cp /etc/resolv.conf /example
[root@A ~]# ls /example

[root@A ~]# cp /etc/fstab /example
[root@A ~]# ls /example

案例2:虚拟机上操作,(MBR分区模式)规划分区
添加一块60G的硬盘并规划分区:
划分2个10G的主分区;1个12G的主分区;1个20G的逻辑分区。
[root@A ~]# lsblk
[root@A ~]# fdisk /dev/sdd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起始扇区 回车----->在last结束时 +10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起始扇区 回车----->在last结束时 +10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起始扇区 回车----->在last结束时 +12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扩展分区 ----->回车---->起始回车----->结束回车 将所有空间给扩展分区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逻辑分区----->起始回车------>结束+20G
p 查看分区表
w 保存并退出
[root@A ~]# partprobe
[root@A ~]# lsblk
[root@A ~]# ls /dev/sdd[1-5]

案例3:虚拟机上操作,分区使用

1、案例2中新添加60G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 格式化成xfs文件系统,实现该分区开机自动挂载,挂载点为/mnt/xfs

2、案例2中新添加60G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 完成开机自动挂载,挂载点/mnt/mypart,文件系统为ext4

[root@A ~]# mkdir /mnt/xfs
[root@A ~]# mkfs.xfs /dev/sdd5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dd5 /mnt/xfs xfs defaults 0 0
[root@A ~]# mount -a
[root@A ~]# df -h

[root@A ~]# mkdir /mnt/mypart
[root@A ~]# mkfs.ext4 /dev/sdd1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dd1 /mnt/mypart ext4 defaults 0 0
[root@A ~]# mount -a
[root@A ~]# df -h

案例4:虚拟机上操作,采用GPT分区模式,利用parted规划分区
添加一块20G的硬盘并规划分区:
划分2个2G的主分区;1个5G的主分区;
[root@A ~]# lsblk
[root@A ~]# parted /dev/sde
(parted) mktable gpt
(parted) print
(parted) mkpart
分区名称? []? xixi
文件系统类型? [ext2]? xfs
起始点? 0
结束点? 2G
警告: The resulting partition is not properly aligned for best performance.
忽略/Ignore/放弃/Cancel? Ignore #选择忽略,给出存放分区表信息的空间
(parted) print
(parted) mkpart
分区名称? []? xixi
文件系统类型? [ext2]? xfs
起始点? 2G
结束点? 4G
(parted) print
(parted) mkpart
分区名称? []? xixi
文件系统类型? [ext2]? xfs
起始点? 4G
结束点? 9G
(parted) print
(parted) quit
[root@A ~]# lsblk
[root@A ~]# ls /dev/sde[1-3]

案例5:虚拟机上操作,交换分区使用

1、案例4中新添加20G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 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实现该分区开机挂载到/stu01

2、案例4中新添加20G硬盘的第二个主分区
– 格式化成xfs文件系统,实现该分区开机挂载到/stu02

[root@A ~]# mkdir /stu01
[root@A ~]# mkfs.ext4 /dev/sde1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de1 /stu01 ext4 defaults 0 0
[root@A ~]# mount -a
[root@A ~]# df -h

[root@A ~]# mkdir /stu02
[root@A ~]# mkfs.xfs /dev/sde2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de2 /stu02 xfs defaults 0 0
[root@A ~]# mount -a
[root@A ~]# df -h

案例6:虚拟机上操作,交换分区使用

1、案例4中新添加20G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
– 格式化成交换文件系统,实现该分区开机自动启用
[root@A ~]# swapon -s
[root@A ~]# mkswap /dev/sde3
[root@A ~]# blkid /dev/sde3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de3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A ~]# swapon -a
[root@A ~]# swapon -s

案例7:虚拟机上操作,文件扩展Swap空间

  1. 使用dd命令创建一个大小为2048MB的交换文件,放在/opt/swap.db
  2. 将swap.db文件格式化成swap文件系统
  3. 启用swap.db文件,查看swap空间组成
  4. 停用swap.db文件,查看swap空间组成

[root@A ~]# dd if=/dev/zero of=/opt/swap.db bs=1M count=2048

[root@A ~]# ls -lh /opt/swap.db

[root@A ~]# mkswap -f /opt/swap.db
[root@A ~]# blkid /opt/swap.db
[root@A ~]# swapon /opt/swap.db
[root@A ~]# swapon -s
[root@A ~]# swapoff /opt/swap.db
[root@A ~]# swapon -s

##################################################################
二、交换空间的环境准备
1.关闭虚拟机添加新的硬盘,大小为80G
[root@A ~]# poweroff



2.查看识别的硬盘
[root@A ~]# lsblk

3.分区规划,选择MBR分区模式,划分2个2G的主分区,1个10G主分区,划分扩展分区,4个10G的逻辑分区
[root@A ~]# fdisk /dev/sdb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 ----->分区编号 回车 ---->起始扇区 回车 ----->在last结束时 +2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 ----->分区编号 回车 ---->起始扇区 回车 ----->在last结束时 +2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 ----->分区编号 回车 ---->起始扇区 回车 ----->在last结束时 +10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扩展分区 ----->回车---->起始回车----->结束回车 将所有空间给扩展分区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逻辑分区----->起始回车------>结束+10G
n 创建逻辑分区----->起始回车------>结束+10G
n 创建逻辑分区----->起始回车------>结束+10G
n 创建逻辑分区----->起始回车------>结束+10G
p 查看分区表
w 保存并退出
[root@A ~]# ls /dev/sdb[1-8]

##################################################################
三、交换空间(虚拟内存)

交换空间的作用:缓解物理内存不足
当物理内存不足时,会将一部分占用物理内存的数据,暂时放入交换空间中,缓解内存的压力
利用硬盘的空间充当交换空间

分区制作交换空间

1.查看交换空间信息
[root@A ~]# ls /dev/sdb1 /dev/sdb2
/dev/sdb1 /dev/sdb2
[root@A ~]# free -m #查看内存与交换空间大小
[root@A ~]# swapon #查看交换空间的成员信息

2.制作交换分区
[root@A ~]# mkswap /dev/sdb1 #格式化交换文件系统
[root@A ~]# blkid /dev/sdb1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root@A ~]# mkswap /dev/sdb2
[root@A ~]# blkid /dev/sdb2

3.启用交换分区到交换空间中
[root@A ~]# swapon /dev/sdb1 #启动交换分区
[root@A ~]# swapon

[root@A ~]# swapon /dev/sdb2
[root@A ~]# swapon #查看交换空间成员信息
[root@A ~]# free -m #查看交换空间大小

[root@A ~]# swapoff /dev/sdb2 #停用交换分区
[root@A ~]# swapon
[root@A ~]# free -m

4.完成开机自动启用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db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A ~]# swapon

[root@A ~]# swapoff /dev/sdb1
[root@A ~]# swapon

[root@A ~]# swapon -a #专门测试交换分区是否书写正确
[root@A ~]# swapon

文件制作交换空间:将文件占用的硬盘空间,充当交换空间

1.建立一个2G的文件
–dd if=源设备 of=目标设备 bs=块大小 count=块数
源源不断产生数据的设备:/dev/zero
[root@A ~]# dd if=/dev/zero of=/opt/abc.txt bs=1M count=2048
记录了2048+0 的读入
记录了2048+0 的写出
2147483648字节(2.1 GB)已复制,15.1668 秒,142 MB/秒
[root@A ~]# ls -lh /opt/abc.txt

2.格式化交换文件系统
[root@A ~]# mkswap -f /opt/abc.txt #强制格式化文件系统
[root@A ~]# blkid /opt/abc.txt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3.开机自动启动
[root@A ~]# vim /etc/fstab
/opt/abc.txt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A ~]# swapon -a #检测/etc/fstab文件是否书写正确
swapon: /opt/abc.txt:不安全的权限 0644,建议使用 0600。
[root@A ~]# chmod 600 /opt/abc.txt #修改权限
[root@A ~]# swapon #查看交换空间组成的成员

######################################################################
四、VDO(了解内容)
•Virtual Data Optimizer(虚拟数据优化器)
–一个内核模块,目的是通过重删减少磁盘的空间占用,以及减少复制带宽
–VDO是基于块设备层之上的,也就是在原设备基础上映射出
mapper虚拟设备,然后直接使用即可

•重复数据删除
–输入的数据会判断是不是冗余数据
–判断为重复数据的部分不会被写入,然后对源数据进行更新,直接指向原始已经存储的数据块即可
•压缩
–对每个单独的数据块进行处理

[root@A ~]# yum -y install vdo kmod-kvdo #所需软件包
[root@A ~]# rpm -qa | grep vdo
vdo-6.1.0.149-16.x86_64
kmod-kvdo-6.1.0.153-15.el7.x86_64
[root@A ~]#

制作VDO卷

•vdo基本操作:参考man vdo
–vdo create --name=VDO卷名称 --device=设备路径 --vdoLogicalSize=逻辑大小
–vdo list
–vdo status -n VDO卷名称 #查看VDO信息
–vdo remove -n VDO卷名称 #删除VDO信息
–vdostats [–human-readable] [/dev/mapper/VDO卷名称] #查看VDO属性信息

•VDO卷的格式化加速(跳过去重分析):
–mkfs.xfs –K /dev/mapper/VDO卷名称
–mkfs.ext4 -E nodiscard /dev/mapper/VDO卷名称

前提:内存比较大才可以,至少2G内存
[root@A ~]# vdo create --name=vdo0 --device=/dev/sdc --vdoLogicalSize=100G

[root@A ~]# vdostats --hum #查看VDO属性信息
[root@A ~]# mkfs.xfs -K /dev/mapper/vdo0
[root@A ~]# mount /dev/mapper/vdo0 /mnt/
[root@A ~]# df -h

###########################################################################
五、逻辑卷的构建
作用: 1.可以整合分散的空间 2.可以扩大空间

将零散空闲的存储,整合成一个整体空间,再从整体中划分出分区,进行格式化挂载使用

物理卷(PV)-----》卷组(VG) -----》 逻辑卷(LV)
将众多的物理卷(PV)组建成卷组(VG)再从卷组中划分出逻辑卷(LV),最终将逻辑卷挂载使用
面粉-------》大面团------》小面团-----》蒸-----》吃
砖--------》大房子------》小房间-----》装修----》入驻

制作逻辑卷
1.准备空闲的存储
[root@A ~]# lsblk

2.创建卷组
格式:vgcreate 卷组的名 设备的路径…
successfully 成功
[root@A ~]# vgcreate systemvg /dev/sdb3 /dev/sdb5 #由/dev/sdb3和/dev/sdb5组建成卷组systemvg
[root@A ~]# vgs #查看卷组信息
卷组名称 由几个物理卷组成 基于此卷组产生的逻辑卷有集合 一共大小 剩余空间
systemvg 2 0 0 wz–n- 19.99g 19.99g

[root@A ~]# pvs #查看物理卷信息

3.基于卷组划分逻辑卷
格式:lvcreate -n 逻辑卷名字 -L 逻辑卷的大小 卷组名
[root@A ~]# lvcreate -n dc -L 16G systemvg
[root@A ~]# lvs #查看系统中逻辑卷信息
dc systemvg -wi-a----- 16.00g
[root@A ~]# vgs #查看卷组信息

4.逻辑卷的使用
[root@A ~]# ls /dev/systemvg/dc
[root@A ~]# mkfs.xfs /dev/systemvg/dc #格式化文件系统为xfs
[root@A ~]# blkid /dev/systemvg/dc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root@A ~]# vim /etc/fstab
/dev/systemvg/dc /mylv xfs defaults 0 0
[root@A ~]# mkdir /mylv
[root@A ~]# mount -a #检测/etc/fstab内容是否书写正确
[root@A ~]# df -h | tail -1

扩展逻辑卷

一、卷组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1.空间扩展
[root@A ~]# vgs #查看卷组信息
[root@A ~]# lvs #查看逻辑卷信息
[root@A ~]# lvextend -L 18G /dev/systemvg/dc #扩展逻辑卷到18G

[root@A ~]# lvs #查看逻辑卷信息
[root@A ~]# df -h | tail -1

2.扩展文件系统
resize2fs:扩展ext4文件系统(刷新ext4文件系统)
xfs_growfs :扩展xfs文件系统(刷新xfs文件系统)
[root@A ~]# blkid /dev/systemvg/dc
[root@A ~]# xfs_growfs /dev/systemvg/dc #刷新文件系统,让文件系统与空间一样大
[root@A ~]# df -h | tail -1

二、卷组没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1.扩展卷组的空间
[root@A ~]# vgs
[root@A ~]# vgextend systemvg /dev/sdb6 /dev/sdb7 #将/dev/sdb6和/dev/sdb7扩充到systemvg卷组中
[root@A ~]# vgs
2.逻辑卷的空间扩展
[root@A ~]# lvextend -L 25G /dev/systemvg/dc #扩展逻辑卷到25G
[root@A ~]# lvs #查看逻辑卷信息
[root@A ~]# df -h | tail -1
3.扩展文件系统
resize2fs:扩展ext4文件系统(刷新ext4文件系统)
xfs_growfs :扩展xfs文件系统(刷新xfs文件系统)
[root@A ~]# blkid /dev/systemvg/dc
[root@A ~]# xfs_growfs /dev/systemvg/dc #刷新文件系统,让文件系统与空间一样大
[root@A ~]# df -h | tail -1

逻辑卷补充知识
一、逻辑卷也可以做缩小(了解)
ext4支持文件系统的缩小,xfs不支持文件系统的缩小

二、卷组划分空间单位为PE
默认情况下PE大小为4M

[root@A ~]# vgdisplay systemvg #显示卷组详细信息
PE Size 4.00 MiB

请创建一个逻辑卷为redhat大小为250M
[root@A ~]# vgchange -s 1M systemvg #修改PE的大小
[root@A ~]# vgdisplay systemvg #显示卷组详细信息
[root@A ~]# lvcreate -n redhat -L 250M systemvg #创建逻辑卷
[root@A ~]# lvs

•创建卷组的时候设置PE大小
–vgcreate -s PE大小 卷组名 空闲分区…

•创建逻辑卷的时候指定PE个数
–lvcreate -l PE个数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三、逻辑卷的删除
前提:逻辑卷没有挂载
删除卷组前提:基于该卷组的所有逻辑卷都要删除
[root@A ~]# lvremove /dev/systemvg/redhat
Do you really want to remove active logical volume systemvg/redhat? [y/n]: y
Logical volume “redhat” successfully removed
[root@A ~]# lvs

注意事项:/etc/fstab开机自动挂载内容

###########################################################################
六、RAID磁盘阵列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通过硬件/软件技术,将多个较小/低速的磁盘整合成一个大磁盘
–阵列的价值:提升I/O效率、硬件级别的数据冗余
–不同RAID级别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

•RAID 0,条带模式
–同一个文档分散存放在不同磁盘
–并行写入以提高效率
–至少需要两块磁盘组成

•RAID 1,镜像模式
–一个文档复制成多份,分别写入不同磁盘
–多份拷贝提高可靠性,效率无提升
–至少需要两块磁盘组成

•RAID5,高性价比模式
–相当于RAID0和RAID1的折中方案
–需要至少一块磁盘的容量来存放校验数据
–至少需要三块磁盘组成

•RAID6,高性价比/可靠模式
–相当于扩展的RAID5阵列,提供2份独立校验方案
–需要至少两块磁盘的容量来存放校验数据
–至少需要四块磁盘组成

•RAID 0+1/RAID 1+0
–整合RAID 0、RAID 1的优势
–并行存取提高效率、镜像写入提高可靠性
–至少需要四块磁盘组成

###########################################################################

课后习题:
以root用户新建/exam/目录,在此目录下新建king.txt文件,并进一步完成下列操作
1)将“I Love hehe”写入到文件king.txt
2)将king.txt重命名为my.txt
3)将/etc/passwd、/boot、/etc/group同时拷贝到/exam/目录下
4)将ifconfig命令的前两行内容,追加写入king.txt
5)将主机名永久配置文件,拷贝到/exam/目录下
6)将存放组基本信息的配置文件,拷贝到/exam/目录下
7)将开机自动挂载配置文件,拷贝到/exam/目录下

案例2:虚拟机上操作,采用GPT分区模式,利用parted规划分区
添加一块30G的硬盘并规划分区:
划分2个2G的主分区;1个5G的主分区;

案例3:虚拟机上操作,交换分区使用

1、案例2中新添加30G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 格式化成交换文件系统,实现该分区开机自动启用

2、案例2中新添加30G硬盘的第二个主分区
– 格式化成交换文件系统,实现该分区开机自动启用

案例4:虚拟机上操作,文件扩展Swap空间

  1. 使用dd命令创建一个大小为2048MB的交换文件,放在/opt/swap.db
  2. 将swap.db文件格式化成swap文件系统
  3. 启用swap.db文件,查看swap空间组成
  4. 停用swap.db文件,查看swap空间组成

案例5:虚拟机操作,构建 LVM 存储

– 新建一个名为 systemvg 的卷组
– 在此卷组中创建一个名为 vo 的逻辑卷,大小为8G
– 将逻辑卷 vo 格式化为 xfs 文件系统
– 将逻辑卷 vo 挂载到 /vo 目录,并在此目录下建立一个测试文件 votest.txt,内容为“I AM KING.”
– 实现逻辑卷vo开机自动挂载到/vo

案例6:虚拟机操作,构建 LVM 存储(修改PE大小)
– 新的逻辑卷命名为 database,其大小为50个PE的大小,属于 datastore 卷组
– 在 datastore 卷组中其PE的大小为1M
– 使用 EXT4 文件系统对逻辑卷 database 格式化,此逻辑卷应该在开机时自动挂载到 /mnt/database 目录

案例7:虚拟机 server0操作,扩展逻辑卷

– 将/dev/systemvg/vo逻辑卷的大小扩展到20G

LINUX从零开始——ENGINEER(云计算应用管理)——Day3 [逻辑卷管理、RAID磁盘阵列、进程管理]相关推荐

  1. d盘不能扩展卷_一篇看懂!Linux磁盘的管理(分区、格式化、挂载),LVM逻辑卷,RAID磁盘阵列...

    Linux中磁盘的管理(分区.格式化.挂载),LVM逻辑卷,RAID磁盘阵列 一.认识磁盘 1.什么是磁盘: 磁盘是一种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设备,由一个或多个覆盖有磁性材料的铝制或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用来 ...

  2. LVM逻辑卷,RAID磁盘阵列

    磁盘管理: 有关硬盘的识别,linux根据设备类型对存储设备进行识别,如果是IDE设备, 在计算机中会被识别为hd,第一个IDE设备会被识别为hda,第二个IDE设备会被识别为hdb,依次类推.如果是 ...

  3. SERVICE03 - Split分离解析 RAID磁盘阵列 进程管理 日志管理

    Split分离解析  (常常配合CDN使用)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 购票用户:===>CDN服务商的缓存服务器 铁道部成本降低 CDN服务商赚钱 用户 ...

  4. Split分离解析 RAID磁盘阵列 进程管理 日志管理

    1)理解DNS系统的作用 互联网的指路人,提供信息查询"网站域名 -->IP地址" 知道一个www.baidu.com的IP地址 不等于 能访问 www.baidu.com ...

  5. 【Linux篇<Day12>】——逻辑卷管理、VDO卷、RAID磁盘阵列、进程管理

    一份微语报,众览天下事! [今日要闻] 俄外交部公布永久禁止入境的美国名单 共963人,包括拜登父子 [今日微语] 尽管眼下时分艰难 可日后这段经理说不定会开花结果 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6. DNS分离解析 RAID磁盘阵列 进程管理 系统日志分析

    Top NSD SERVICES DAY03 案例1:配置并验证Split分离解析 案例2:查看进程信息 案例3:进程调度及终止 案例4:系统日志分析 1 案例1:配置并验证Split分离解析 1.1 ...

  7. 03: Split分离解析 RAID磁盘阵列 进程管理 日志管理 总结和答疑

    Top NSD SERVICES DAY03 案例1:配置并验证Split分离解析 案例2:查看进程信息 案例3:进程调度及终止 案例4:系统日志分析 1 案例1:配置并验证Split分离解析 1.1 ...

  8. Linux常用命令(八)LVM逻辑卷管理

    Linux常用命令(八)LVM逻辑卷管理 一.LVM概述     LVM是Linux系统中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逻辑机制,它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文件系统之下的一个逻辑层,在建立文件系统时屏蔽了下 ...

  9. linux虚拟磁盘管理pe大小6,Linux下磁盘的高级管理——LVM逻辑卷管理

    文章目录 逻辑卷是什么 逻辑卷的原理 逻辑卷的优点 lv的管理 lv的建立 xfs格式下lvm的拉伸 ext4下lvm的拉伸和缩减 lvm快照 lvm快照的原理和作用 快照的建立 lvm的删除 逻辑卷 ...

  10. LVM逻辑卷 (概述lvm,管理卷组 物理卷 逻辑卷,磁盘配额)

    文章目录 管理LVM逻辑卷 前言 lvm简述 pv物理卷 VG卷组 lv逻辑卷 管理LVM pv物理卷管理 pvscan命令--用于扫描系统中的物理卷 pvcreate命令--把整个硬盘转换成物理卷 ...

最新文章

  1. eclipse 设置PythonIDE
  2. C语言标识符的链接属性
  3. boost::range_reverse_iterator相关的测试程序
  4. 1756冗余_AB冗余模块1756-RM
  5. AJAX异步-向服务器提交数据
  6. Android疯狂ListView之旅 第一季 《侧滑删除条目》
  7. Java 设计模式之Facade门面模式
  8. 图论算法 最短路程_图论与图学习(二):图算法
  9. android平台安全支付服务(msp)应用开发接口,Android接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方法...
  10. Zabbix agent批量自动部署
  11. 码支付(php版本)应用
  12. xgboost算法_Xgboost调参小结
  13. ubunut安装stlink
  14. 无人车传感器 IMU 深入剖析
  15. cad线段总和lisp_autocadlisp统计多段线方法
  16. 智简魔方财务系统详细环境搭建和安装教程
  17. html如何取消页眉页脚设置,jquery web打印 取消 页眉和页脚
  18. python内置数值运算函数有哪几个_Python这68个内置函数,建议你吃透!
  19. 写作技巧~100段作文排比句(41-60段),考试一定用得上,赶紧收藏!
  20. 教你用 Python 快速批量转换 HEIC 文件

热门文章

  1. OpenHarmony代码下载编译流程记录
  2. 计算机笔记Excel,秦路天善智能EXCEL学习笔记1-文本清洗函数
  3. matlab梯形法求二重积分,复化梯形公式公式求二重积分matlab源码
  4. 电脑连接手机热点频繁掉线问题
  5. 计算机数据库基础知识填空题,数据库练习题(基础)
  6. Windows 下部署 Seafile 服务器
  7. 设计一个重量转换程序 python
  8. Java基础篇--概念理解(泛型、注解)
  9. 集合addAll方法使用存在的问题。
  10. MATLAB 画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