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IP协议分析实验

1.IP 协议分析实验
1. IP 协议介绍
(1)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IP 地址是为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的唯一识别的 32 位标识符。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 分类的IP 地址
    这是一种基于分类的两级IP 地址编址的方法。
    表1 IP 地址的分类
    IP 地址
    类型 第一字节
    十进制范围 二进制
    固定最高位 二进制
    网络位 二进制
    主机位
    A 类 1-126 0 8 位 24 位
    B 类 128 -191 10 16 位 16 位
    C 类 192 -223 110 24 位 8 位
    D 类 224 -239 1110 组播地址
    E 类 240 -254 1111 保留试验使用

如表8 所示,IP 地址分为A,B,C,D,E 五类,其中A、B、C 类地址为可分配主机地址,而D 类地址为组播地址,E 类地址保留以备将来的特殊使用。IP 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记录,每个地址表被视为4个以点分隔开的十进制整数,每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 A、B、C 三类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这三类地址的网络地址部分的长度不一样。每个A 类地址的网络中可以有 1600 万台主机;每个B 类地址的网络中可以有65534 台主机;每个C 类地址的网络中可以有254 台主机。
这样对于一个共有几十台计算机的局域网来说即使分配一个C 类地址也是一种浪费。为此,提出了子网和子网掩码的概念。
* 划分子网的IP 地址
子网就是将一个A 类、B 类或 C 类网络分割成许多小的网络,每一个小的网络就称为子网。划分子网采用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三级编址的方法。在划分了子网的网络地址中,子网掩码用于确定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是一个和IP 地址对应的 32 位二进制数。子网掩码中与IP 地址的网络地址对应的部分为 1,与主机地址对应的部分为0。这样把网络接口的IP 地址与该接口上的掩码相与就得到该接口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而把该IP 地址与掩码的反码相与则可得到主机地址。
*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是根据划分子网阶段的问题提出的编址方法。IP 地址采用“网络前缀”+“主机号”的编址方式。目前CIDR 是应用最广泛的编址方法,它消除了传统的A、B、C 类地址和划分子网的概念,提高了IP 地址资源的利用率,并使得路由聚合的实现成为可能。
(2)IP 报文格式
IP 报文由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IP 报文格式其中主要字段的意义和功能如下:
* 版本:指IP 协议的版本;
* 头长:是指IP 数据报的报头长度,它以4 字节为单位。IP 报头长度至少为 20 字节,如果选项部分不是4 字节的整数倍时,由填充补齐;
* 总长度:为整个IP 数据报的长度;
* 服务类型:规定对数据报的处理方式;
* 标识:是IP 协议赋 予数据报的标志,用于目的主机确定数据分片属于哪个报文;
* 标志:为三个比特,其中只有低两位有效,这两位分别表示该数据报文能否分段和是否该分段是否为源报文的最后一个分段;
* 生存周期:为数据报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报文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时,其值减 1,当生存周期变为 0 时,丢弃该报文;从而防止网络中出现循环路由;
* 协议:指IP 数据部分是由哪一种协议发送的;
* 校验和:只对IP 报头的头部进行校验,保证头部的完整性;
* 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分别指发送和接收数据报的主机的IP 地址。

(3)IP 数据报的传输过程
在互联网中,IP数据报根据其目的地址不同,经过的路径和投递次数也不同。当一台主机要发送IP数据报时,主机将待发送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按位 “与”,判断其结果是否与其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相同,若相同,则将数据报直接投递给目的主机,否则,将其投递给下一跳路由器。
路由器转发数据报的过程如下:
①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报文时,对和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逐个进行检查,即用目的地址和每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按位 “与”,若与某网络的网地址相匹配,则直接投递;否则,执行2。
② 对路由表的每一行,将其中的子网屏蔽码与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按位 “与”,若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相等,则将该数据报发往该行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3。
③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数据报发送给路由表所指定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报告转发出错。
2.实验环境与说明
(1)实验目的
使用 Ping 命令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报,用Ethereal 截获数据报,分析IP 数据报的格式,理解IP V4 地址的编址方法,加深对IP 协议的理解。
(2)实验设备和连接
实验设备和连接图如图2所示,一台思科路由器连接2台PC 机,分别命名为PC1、PC2。

                        图2  IP 协议分析实验连接图

3.实验步骤
步骤1:按照如图24 所示连接好设备;
步骤2:完成路由器和PC1、PC2 的相关配置,与4.1 实验步骤2 相同;
步骤3:按照4.1 实验方法,截获PC1 上ping PC2 的报文,结果保存为IP-学号;
步骤4:任取一个数据报,分析IP 协议的报文格式,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IP 数据报头的格式,完成表1;
表1 IP 协议报文分析
字段 报文信息 说明
版本 4 版本序号为4,代表IPv4
头长 20 bytes 文件头长度,为20个字节
服务类型 0x00 规定对数据报的处理方式
总长度 99 显示该数据的总长度
标识 0x3b17 是IP 协议赋 予数据报的标志
标志 0x00 可以分片
片偏移 0 第一个分片
生存周期 64 表示TTL值的大小,说明一个数据包可以保存多久。
协议 ICMP (0x01) 显示协议值,icmp协议
校验和 0x6694 只对IP 报头的头部进行校验,保证头部的完整性
源地址 172.27.64.65 显示了数据的来源地址
目的地址 172.27.64.119 显示了数据访问的目的地址

2)查看该数据报的源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他们分别是哪类地址?体会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都是B类地址
IP 地址是为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的唯一识别的 32 位标识符。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分类的IP 地址
IP 地址
类型 第一字节
十进制范围 二进制
固定最高位 二进制
网络位 二进制
主机位
A 类 1-126 0 8 位 24 位
B 类 128 -191 10 16 位 16 位
C 类 192 -223 110 24 位 8 位
D 类 224 -239 1110 组播地址
E 类 240 -254 1111 保留试验使用

2.划分子网的IP 地址
子网就是将一个A 类、B 类或 C 类网络分割成许多小的网络,每一个小的网络就称为子网。划分子网采用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三级编址的方法。在划分了子网的网络地址中,子网掩码用于确定网络地址。
3.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是根据划分子网阶段的问题提出的编址方法

实验五 IP协议分析实验相关推荐

  1. 网络协议实验四 ARP 协议分析实验

    实验四 ARP 协议分析实验 2.2 ARP 协议分析实验 1.ARP 协议介绍 ARP 是地址解析协议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缩写,负责实现从I ...

  2. 实验七 ICMP 协议分析实验

    实验七 ICMP 协议分析实验 1.ICMP 协议介绍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RFC792]的缩写,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I ...

  3. 实验十一 DNS 协议分析实验

    实验十一 DNS 协议分析实验 1.DNS 协议简介 DNS 是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分层次的.基于域的命名方案, 主要用来将主机名和电子邮件目标地址映射成I ...

  4. 实验四 ICMP 协议分析实验

    ICMP 协议介绍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RFC792]的缩写,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ICMP允许路由器或主机报告差错情况和 ...

  5. 实验三 ARP 协议分析实验

    1.ARP 协议分析实验 1.ARP 协议介绍 ARP 是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缩写,负责实现从IP 地址到物理地址(如以太 ...

  6. 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_入门工业通讯之EtherNet/IP协议分析

    写在前面 前面我们系统得说了工业控制系统的通讯,大家肯定会想到PROFINET.ETHERNET/IP.ETHERCAT等工业以太网: 技术解读PROFINET.Ethernet/IP等7种主流工业以 ...

  7. TCP/IP协议分析实验

    下面几张图片展示一台Windows主机使用Ethereal捕获数据包的情况 第一张图片是总体捕获情况,后面三张图片是每一条数据的详细情况. 分析: 36.37为DNS解析过程,38.39.40这三行显 ...

  8. 计算机网络-实验5:网络层-IP协议分析

    实验报告 IP协议分析与子网转发 实验目的:1.理解IP协议数据报格式,IP数据包分片:                   2.了解路由器在不同子网之间转发数据报,配置静态路由. 实验任务1.启动W ...

  9. 2017-2018-1 20155327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327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一: 实验要求: 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087623.html 中 ...

  10. 2017-2018-1 20155222 201552228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222 201552228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内容和要求 通讯协议设计-1 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 ...

最新文章

  1. Visual Studio 2008 每日提示(十四)
  2. [BZOJ 4551][Tjoi2016Heoi2016]树(并查集)
  3. hdu 1078 记忆化搜索
  4. excel的宏与VBA入门(三)——流程控制
  5. 使用 ADS 渲染 SAP Adobe Form 的性能分析
  6. odoo 的字段。orm对象
  7. Oracle show sga产生的结果研究
  8. python random函数shuffle_Python|有趣的shuffle方法
  9. [OpenGL] 斯坦福兔子与显示列表
  10. glut相关函数说明
  11. Aapache status / apache2ctl status 总是403
  12. 2021年PMP考试模拟题5(含答案解析)
  13. 华为云薛浩:走进视频“新时代”
  14. LaTeX \subfloat 引用子图片使用小括号
  15. work with用法
  16. 漫画:如何分别使用8种编程语言拯救公主
  17. LaTeX使用excel2latex插入表格
  18. Spring基础学习
  19. 如何衡量和分配广告渠道?
  20. rk3288 android7.1 横竖屏切换(动画过度)

热门文章

  1. Linux驱动 | DS18B20驱动编程
  2. python制作日历_用Python制作一份你专属的爱豆日历
  3. VVC之SCC(一):IBC
  4. 【Codecs系列】HEVC-SCC(四):SCC IBC句法
  5. iOS根据ts文件路径封装成m3u8文件及m3u8播放
  6. c++定义结构体队列
  7. next项目部署到服务器pm2进程守护
  8. android变化HOLO对话风格
  9. Micrium uC-Probe导入.elf文件的问题
  10.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