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活动其实是很难描述的,喜怒哀乐固然会有表情,但不是所有的表情都会挂在脸上,更何况人的心理活动,要比情绪复杂得多。

写作中怎么让别人看到心理活动呢?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寓情于景。

希望你做了上一讲的预习作业,已经读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代表作《古都》中的第一章《春花》。

小说开头主要是景致的描写,写得非常细致入微。他是这样描写的:

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

“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

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

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就分别在那儿寄生。并且每到春天就开花。

打千重子懂事的时候起,那树上就有两株紫花地丁了。 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

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

当然,川端康成不是为了卖弄他的文笔,这么写景物是有目的的。

古树洞里的两株紫花地丁,其实代表了千重子和她失散的姊妹,在小说家笔下,虽然两个人住得其实并不远,但是却无法相见、相识。

这样的景致描写在《古都》中随处可见,它们不仅让作品极富抒情性,而且呈现了京都这个城市的风貌。

后来很多人干脆就拿这本书作为京都的旅游攻略,这可能并不是川端康成最初的目的。

我觉得能把心理活动和感受写好的作家非常了不起。

比如川端康成就把千重子的想法通过她看到的景物,以及她对景物的态度表现出来。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寓情于景是个写人心理活动的好工具。

但是情和景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人的心情会随外在世界,也就是景变化而变化,就像范仲淹所讲的,如果你登岳阳楼时,赶上“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心情就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相反如果赶上“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或者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那么心情就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洋洋者矣”。

但更多时候,同样的景色,不同心情和文化背景的人来看,心情会不一样,把景和人对照着写,景就有了主观色彩。

比如杜牧在《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写道: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这是一个大诗人眼里美好恬静的乡村日落景色。

类似地,范成大在《早发竹下》写道: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但是,在一个辛苦了一天,扛着锄头回家的老农民眼中,炊烟除了呛得他咳嗽,弯弯溪水除了让他多绕路,没有什么好处;太阳只剩下两竿高了,他得趁着天还没有黑赶回家。

这就是不同人眼中景物的差异。

对我来说,这种看上去矛盾的情景关系,在信息论里却可以找到科学依据。

先说说前一种情随景移。

人的心情和外在景物可以产生相似性关联。有些文学作品中会利用这种关联性,用景来暗示心情。

更重要的是第二种,假如有一个多视角的信息源,从不同视角看过去,看到的信息不同,那么我们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就能反过来找出相应的视角。

比如炊烟既有在杨柳的背景中梦幻的感觉,却又有呛人的味道。这是它不同的性质,在写作中,选择不同的性质,就刻画出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

比如我读到这样一段写炊烟的文字:

黄家屯的傍晚炊烟四起,空气中飘散着饭菜和浓烟混合的味道,小丫光着脚站在门外,她用力吸了一口气,那股味道呛得她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这位小女孩过的生活和杜牧、范成大一定有天壤之别。

世界上传世作品中所反映的语言现象,很多都能够找到科学依据。并非那些作家需要懂什么理论,而是他们在写作中无形中遵守了规范之后,作品就流畅、精炼、易懂,得以流传。

我们喜欢寓情于景,而不是寓情于食物的味道,或者听到的声音,也很少寓情于身体的触觉,当然,除了一些男女之情的描写,这是因为正常人70%以上的信息都是靠眼睛获取的。

相比我们,美国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就不幸很多,她又聋又瞎。因此,她在自传中即使有景物的描写(其实还不算少),都是别人转述给她的的,而她亲身的感受则是来自于嗅觉、触觉和对温度的感受。

比如她在描述去见马克吐温时的情节,是这样写的:

“松林里吹来的风带着淡淡的清香。马车缓缓地行进在曲折的山路上。”

“我们很舒服地坐在熊熊的炉火前,室内飘着清爽的松香。我们喝着热腾腾的红茶,吃着涂了奶油的吐司,感到无比的舒适。吐温先生对我说,这种吐司如果再涂上些草莓酱就会更好吃。”

你可以感觉到她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马克吐温的酒店里,心情都是非常兴奋愉快的,这是她寓情于景的方式,而我们其实很难体会松林的清香。

接下来,我就从三个层面来说如何掌握好寓情于景这种写作手法,我们从易到难。

第一层:采用人们已经习惯的思维定式

比如在季节上,春天象征着新生命和希望,夏天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冬天象征着死亡。

至于秋天,一直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肃杀,另一种是收获和成就。至于为什么会有多种,这是我们要在第二个层面讨论的问题。

再比如在颜色上,红色代表温暖和热情,橙色(金色)代表生命和希望,绿色代表青春和平和,白色代表朴素和纯洁,等等。

在山川河海上。山、峰属于壮景,和男性相关,而水、小溪则是阴柔的。

我的印象里,在西方的语言中,和陆地上的壮丽景色相关的自然物通常是阳性名词,和水相关的则是阴性的。甚至在陆地上跑的交通工具也是阳性的,而在水中的船则是阴性的。这算是语言给人植入的思维定式。

就算在汉语中不分阴阳性,但是我们讲平湖秋月或者三潭映月,你也会想到阴柔的美。

寓情于景的思维定式,其实你只要阅读量够了,很容易总结出来,当然一些帮助写作的读物也会提供相应的样板。

第二层:通过不同人看同一景致的不同态度,折射他们的心情

讲回到秋天,欧阳修的《秋声赋》中完全是肃杀之气,而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充满了生命力。从这中间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心情的不同。

看到同样东西,不同的反应,也可以推断人的性格。

比如到了一天将要结束时,李商隐看到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觉得生命和仕途快要走到终点了,而海明威则说,“明天太阳照样升起”,他是一个不屈服的硬汉。

即使是相似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反映出来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元曲中最有名的一段小曲,当属王实甫《西厢记》中的: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是在写崔莺莺送张君瑞进京赶考时分别的情节,由于整个西厢记是喜剧,这段描写看似悲,但实际上心情是轻松的。

这几句曲子是根据范仲淹《苏幕遮》改写的,范仲淹的原词是这么写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当时正在镇守西北边关,他写的是将士们思乡的心情,就沉重得多了。

关于心情和景物的互动,我还给你分析了沈从文《边城》的一个例子,如下:

这本书讲的是湘西小镇上一个非常单纯、善良的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她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她一直有一个担心,就是如果爷爷不在了,自己怎么办。在第四章里,有这么几句话: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想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由日落黄昏,联想到生命终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日落触发了翠翠的不安全感,如果爷爷死了自己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潜伏在书中,是翠翠后面要回答的。过了一会儿翠翠在一个吊脚楼下,听到几个水手们在聊天,然后

“且听水手之一说楼上妇人的爸爸是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翠翠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爷爷死了呢?”便仍然占据到心里有一忽儿。”

楼上的妇人是个妓女,因为爸爸死了,被逼出来讨生活,沦为妓女。翠翠此时联想到如果爷爷死了,自己可能也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害怕养活我们并提供保护的长辈亲人死去,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安全感,是十几岁孩子常有的担心。我读到这里就想到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担心,非常能理解翠翠的心思。

在小说的最后,爷爷死了,他所爱的傩送也离开了,而翠翠一夜之间长成大人了。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在某一天,我们终于不担心自己能不能养活自己了,对于过去自己的那些担心,可能会淡淡一笑。

第三层:在情和景之间建立一个桥梁

除了我们在第一层讲到的那些定式,要将复杂的情和景结合得天衣无缝,需要一些技巧,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因为同样的景在不同的读者看来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你去用桥梁建立共识。

在这方面的经典作品当属《岳阳楼记》,它2/3左右的篇幅是写景,最后转而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

前面讲的是凡人都会心随物移,后面却讲士大夫要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个跳跃似乎有点大,在这两部分之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字起了关键作用。

大家可以把他们想象成高楼大厦砖石之间的水泥,没有这些粘结剂,直接把砖石落在一起,大厦是不稳固的。

中国历史上另一篇寓情于景的名篇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它前一半写美景,写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盛况,后面其实在写自己渴望遇到明君施展政治抱负,投笔从戎,乘长风破万里浪。

这两部分如果直接放在一起是非常生硬的。因此王勃用了整整一段文字讲述为什么自己看到那样的美景,会有如此的联想。

他的逻辑基本上是这样的,先从美景盛宴想到了天高地迥,宇宙无穷,然后想到人生的渺小,要建功立业,机会和明君很重要,最后写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要立志报国。

这样从写景到写情,逻辑上就通顺了。

小结:

看不见的内心活动,可以用寓情于景的方式传达出来。

想要寓情于景,可以借助人们的思维定式,也可以用景物折射人物的心理,但无论如何,都要在情和景之间架设桥梁。

作业:

写一段300字以内的短文,练习寓情于景。

吴军,阅读与写作,11,写景:如何寓情于景?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1 大语文 三种值得培养的能力: 1.口头表达能力 2.阅读严肃读物,深刻理解作者思想的能力 当前社会中流行的快阅读(网页浏览.资讯等途径)并不利于培养该能力,它们只是为了将你快速 ...

  2. 读书笔记:《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最近读<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内容比较多,挑了几段有感觉的记录下来. 一.听的艺术:如何高效.高质地接收信息 听报告也很有学问: 做一个有效率的听众,自己要有所准备,可以提前预习,了解报告 ...

  3. 吴军 阅读与写作50讲 发刊词 读后感

      经过简单的自我分析,自我的显著性优点是搜索能力强.但是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弱,所以需要通过专项的训练来进行提高.经过简单的挑选,选择了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50讲.先从发刊词开始.   发刊词的标题是理 ...

  4.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笔记

    目录 1 前言 2 脑图笔记 2.1 序章 2.2 如何阅读与写作 2.2.1 阅读的意义:理解他人 2.2.2 写作的核心:表达自己 2.2.3 日常实用写作 2.2.4 听和说的艺术 2.3 部分 ...

  5.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

    从一月份开始阅读这本书,持续了近三个月,现在看完了.给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阅读.写作本身,而是书中关于人生.生活的态度,让我记忆犹新. "除死无大事",这是第一个感触点.去年十二月 ...

  6. 吴军 阅读与写作50讲 02 如何读懂作者的内心 读后感

      上一节讲过了不仅要读懂文章表达的字面意思,也要读懂其隐含信息.但这节课说明这依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读懂作者的内心.吴军老师以茨威格为例,讲解了他是如何读懂作者的内心,并且得到了莫大的鼓励.并且说明 ...

  7. 吴军 阅读与写作50讲 01 理解他人 读后感

      本节的标题是理解他人:什么是合格的阅读理解.这里的理解他人,其实指代的是从字里行间中理解,而非从语言或者视频中理解.说到阅读理解,我们首先得理解它的含义,按照文中的定义来说,阅读理解指的是人类通过 ...

  8. 吴军老师-《阅读与写作50讲》摘要

    本文由Markdown语法编辑器编辑完成. 发刊词:理解他们表达自己,是一张王牌 理解别人,表达自己,是所有学科之外最基础的一个能力.这个能力好的人,相当于手里握了一个王牌. 普通人为了工作和生活,提 ...

  9. 《吴军 阅读与习作讲义》 序和第3章 日常实用写作

    吴军 阅读与习作讲义(上篇) 本书分上篇和下篇,上篇为"如何阅读与写作",下篇为"阅读与写作经典范例",在此仅对上篇做笔记. 文章目录 吴军 阅读与习作讲义(上 ...

  10. 计算机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

    简介:本书由16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阅读课文.生词和短语.难句分析.练习题.阅读翻译和写作指导五部分.本书选题广泛,涉及建筑材料.道路与铁道工程.地基基础.隧道施工.经济学 ...

最新文章

  1. jieba分词工具的使用方法
  2. php两段音频合成一个,两段音乐合并 如何将两段音乐合并成一个音乐文件
  3. opengl 深度详解_OpenGL中的深度测试
  4. php 实时查看公众号加粉数据,公众号实时涨粉数据怎么查看
  5. 基于matlab的升压斩波实验,升降压斩波电路matlab仿真
  6. 一个好的销售团队需具备的4个特点
  7. Exchange2007服务器角色
  8. 战神背光键盘如何关系_神舟战神K660E-i7D8红色背光键盘,深夜战火不熄!
  9. Javascript第四章定义函数的形式、回调函数第五课
  10. python批量读取Excel文件
  11. notebook打开外部文件_NOTEBOOK文件扩展名 - 什么是.notebook以及如何打开? - ReviverSoft...
  12. commonAncestor
  13. 中华名将索引 - 第一批:白起
  14. mysql实战45讲--- 22 mysql有那些”饮鸩止渴”提高性能的方法?
  15. 太原市社会保险新数据中心建设及系统搬迁项目
  16. ?nocache=+new Date().getTime();中的nocache是什么意思
  17. 【Inter集显 GTX1650】解决 Windows 10 连接 HDMI 外接显示器黑屏状况小结
  18. 为abaqus安装python 模块
  19. python图片压缩pako_前端pako.js的 解压, json 转excel文件 下载
  20. 盘点2022最好用的伪原创软件

热门文章

  1. C语言热电阻温度查表,热电阻分度表如何看?是什么意思?
  2. 数码照片尺寸计算秘笈
  3. 视频接口详细设计方案
  4. 【数字信号处理】FIR 滤波器基础理论
  5. 云通信的风险隐患和解决之道——SUBMAIL
  6. 使用Fiddler抓取websocket包-Android
  7. 软件工程毕设(四)·调研报告
  8. 计算机cmd复制粘贴指令,cmd命令提示符窗口中快速复制粘贴的方法
  9. JS中flag使用场景之一
  10. 用计算机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如何找到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