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Toby老师,大数据挖掘-使用频率top20中药材

世上一花一草一树木都可能为中药,中药材品种繁多,历代医书众多,方剂上万,为中药研究带来很大难度。目前中药科研缺乏对历代医书系统化数据整理。如果我们能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各个中药材在方剂出现频率,我们就能在一天内快速了解中药材的核心和重点,并快速入门。

当然Toby老师已经成功完成此项目。

此次数据挖掘中数据集来源数百个历代各朝代医书,包括《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医统》,《温热经解》,《医学入门》,《医方类聚》,《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产科发蒙》,《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产孕集》,《寿世保元》,《古今医鉴》,《疠疡机要》等等,共4万多个中药方剂。Toby完成1600多种常见中药材在方剂中出现频率统计。今天展示Top20中药材频率统计结果,如需完整数据报告,请与作者联系。

大数据挖掘top20出现频率最高中药材如下图:甘草,当归,茯苓,人参,白术,川芎,陈皮,防风,半夏,白芍,黄连,附子,黄芩,木香,地黄,大黄,干姜,柴胡,桔梗,白芷。只要我们优先了解这20味中药材,就已经掌握了中药核心。神奇吗!

我用计算机程序对top20高频中药材生成了词云图,如下图,字体越大的中药材出现频率越高,反之亦然。例如甘草,为下图中字体最大中药材,也是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材。其中人参、白术为健脾补气要药,而当归、川芎则为补血要药。这也体现了中医养“气血”、“扶正祛邪”的重要思想,而“扶正”则为治病首要,正气足则百病消。

使用对象

生物医药企业

医药数据库创建

生物医药从业者,科研人员

论文,作业,专利,项目申报

此项目经过长时间数据收集,复杂数据预处理,计算机编程和数学统计而来,实属于不易!此统计结果为互联网最精准版本,用了模糊正则表达式方法匹配。

如果你对此项目数据集和完整数据挖掘项目感兴趣,可联系作者。

接下来Toby老师带你简要熟悉一下这Top20高频中药材。

甘草

别名:“国老”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72,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归经  归心、肺、脾、胃经。

《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來源】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乾燥根及根莖。

【產地】 主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新疆、寧夏等地。

【性狀】 圓柱形,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根莖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飲片為斜切片。

【品質】 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性味】 甘,平。

【功效】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炙品】 炙甘草: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質稍黏,具焦香氣,味甜。性味甘、平。補脾和胃,益氣複脈。

历史追溯

《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名医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

《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

《图经本草》:“甘草能解百药毒,为众药之要。”

《珍珠囊》:“补血,养胃。”

《本草纲目·卷十二》∶“解小儿胎毒、惊痫,降火止痛。”

现代研究

本品有抗消化性溃疡、保肝、解痉、抗心律失常、镇咳祛痰、解毒、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以及抗肿瘤、抗突变等多种药理作用。

当归

别名:补血圣药

【來源】 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甘肅、雲南、青海等地。

【品質】 以主根粗長、油潤、外皮黃棕色、肉質飽滿、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 甘、辛,溫。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茯苓

【來源】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乾燥菌核。

【產地】 主產於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地。

【品質】 以體重堅實、外皮棕褐色、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性味】 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 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炙品】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長條形,大小不等,質較鬆軟,略具彈性,功能利水腫。

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塊,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茯神木: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人参

【來源】 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的乾燥根 (栽培品) 。

【產地】 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

【品質】 以條粗、質硬、皮細、無破痕者為佳。

【性味】 平、味甘、微苦,微溫。

【归经】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 大補元氣,複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贏,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炙品】 白參 (糖參) :多選用身短、質較次的高麗參,用沸水燙煮片刻,浸糖汁中,然後曬乾。性最平和,效力相對較小,適用於健脾益肺。

紅參:用高溫蒸汽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紅參有溫補功效。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長於振奮陽氣,適用于急救回陽。

有機人參:無農殘、無化肥、無轉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參的成份與功效。

白术

【來源】 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乾燥根莖。

【產地】 主產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品質】 以個大、堅實、斷面黃白色、香氣濃郁者為佳。

【性味】 苦、甘,溫。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吸水除湿效果较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川芎

【來源】 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乾燥根莖。

【產地】 主產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性狀】 為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直徑2~7cm。表面黃褐色,粗糙皺縮,有多數平行隆起的輪節,頂端有凹陷的類圓形莖痕,下側及輪節上有多數小瘤狀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散有黃棕色的油室,形成層呈波狀環紋。氣濃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飲片邊緣不整齊,呈不規則的類蝴蝶形薄片。

【品質】 以個大飽滿、質堅實、油性大、香氣濃、斷面黃白者為佳。

【性味】 辛,溫。

【归经】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 。用於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癮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炙品】 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黃酒噴灑均勻,稍悶,置鍋內炒至微焦為度,取出放涼 (每川芎片100斤,用黃酒12斤8兩) 。

陈皮

陈皮就是橘子皮。

【來源】 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產地】 主產川渝地區、廣東、福建、江西等地。

【性狀】 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有的呈不規則的片狀,厚1~4mm。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淺黃白色,粗糙,附黃白色或黃棕色筋絡狀維管束。質稍硬而脆。氣香,味辛、苦。廣陳皮:常3瓣相連,形狀整齊,厚度均勻,約1mm。點狀油室較大,對光照視,透明清晰。質較柔軟。

【品質】 以皮張大、完整、色鮮豔油潤、香氣濃者佳。

【性味】 苦、辛,溫。

【归经】   归肺、脾经。

【功效】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防风

【來源】 傘形科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內蒙古東部地區。

【性狀】 乾燥的根呈圓錐形或紡錘形,稍彎曲,長20~30cm,根頭部直徑約1cm,中部直徑1~1.5cm。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根頭部有密集的細環節,節上有棕色粗毛,頂端有莖的殘痕;根部外皮皺縮而粗糙,有不整齊的縱皺及細橫紋,除散生汙黃色的橫長皮孔外,點狀突起的鬚根痕也隨處可見。質松而軟,易折斷,斷而不平坦,木部淡黃色,皮部黃棕色有裂隙,射線呈放射狀。氣微香,味微甘。

【品質】 以條粗壯、皮細而緊、無毛頭、斷面有棕色環、中心色淡黃者為佳。

【性味】 辛、甘,微溫。

【归经】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

半夏

【產地】 主產甘肅、湖北、四川、安徽、江蘇、河南,浙江等地。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佈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品質】 以個大、皮淨、色白、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性味】 辛、溫,有毒。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功效】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 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院痞悶,梅核氣;外治痛腫痰核。

【炙品】 法半夏:本品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鬆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辛,溫,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薑半夏:本品呈片狀、不規則顆粉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 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辛,溫。歸脾、胃、肺經。溫中化痰,降逆止嘔。用於痰飲嘔吐,胃脘痞滿。

清半夏:本品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的片。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辛,溫。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用於濕痰咳嗽,胃膚痞滿,痰涎凝聚。咯吐不出。

白芍

【來源】 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性狀】 乾燥根呈圓柱形,粗細均勻而平直,長10~20cm,直徑1~1.8cm。表面淡紅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顯的縱皺及鬚根痕,栓皮未除盡處有棕褐色斑痕,偶見橫向皮孔。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或微帶棕色,木部放射線呈菊花心狀,形成層環明顯。氣微,味微苦而酸。

【品質】 以根粗長、勻直、質堅實、粉性足、表面潔淨者為佳。

【性味】 苦、酸,微寒。

【归经】   归肝、脾经

【功效】 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黄连

【產地】 主產重慶、湖北、陝西、甘肅等地。

【性狀】 味連:藥材多數聚集成簇,常常彎曲,形如雞爪,其單枝根莖長3~6cm,直徑0.3~0.8cm。表面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有鬚根及鬚根殘基。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杆。其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餘的莖或葉柄。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有時中空。氣微,味極其苦。

雅連:藥材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形如“蠶狀”,微彎曲,長4~8cm,直徑0.5~1cm,“過橋”較長。頂端有少數殘基。以身乾,粗壯,無鬚根,形如蠶者為佳品。

雲連:藥材彎曲呈鉤狀,形如“蠍尾”,多為單枝,較細小。以乾燥、條細、節多、鬚根少,色黃者為佳品。

【品質】 均以條粗壯、質堅實、無殘莖毛須者為佳。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炙品】 酒黃連:取淨黃連,用酒拌勻,燜透,置鍋內用文火炒乾,取出,放涼。每黃連100kg,用黃酒12.5kg。引藥上行,緩其寒性。善清上焦火熱。用於目赤,口瘡。

薑黃連:取淨黃連,加薑汁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乾,取出,放涼。每黃連100kg,用生薑12.5kg。緩和苦寒之性,增強止嘔作用。善清胃和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

吳萸連:取吳茱萸加適量水煎煮,煎液與淨黃連拌勻,待液吸盡,炒乾,取出,放涼。每黃連100kg,用吳茱萸10kg。使黃連寒而不滯,清氣分濕熱。善舒肝和胃止嘔。用於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附子

别名:回阳第一药

【來源】 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產地】 主產陝西、四川等地。

【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向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為縱切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

炮附片:形如白附片,色澤加深,質酥脆,略鼓起。

淡附片:為縱切薄片,表面灰白色,質硬脆。氣微、味淡,無麻舌感。

【品質】 鹽附子以個大、堅實、灰黑色、表面起鹽霜者為佳。

黑順片以偏大、薄厚均勻、質硬而脆、表面油潤光澤者為佳。

白附片以片大、色白、半透明者為佳。

【性味】 甘、辛,大熱,有毒。

【归经】   归心、肾、脾经。

【功效】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用於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痿,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黄芩

【來源】 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內蒙古、山西、河北、遼寧等地。

【性狀】 該品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通稱子芩,以清火養陰為主;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稱枯芩,以清火敗毒為主。氣微,味苦。

【品質】 以根長、質堅實、色黃者為佳。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炙品】 酒黃芩:取黃芩片,照酒炙法炒乾。該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薄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黃棕色,呈放射狀紋理,略帶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

木香

【來源】 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雲南、廣西等地。

【性狀】 根圓柱形、平圓柱形,長5~15cm,直徑0.5~5.5cm。表面黃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縱溝及側根痕,有時可見網狀紋理。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稍平坦,灰黃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點,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氣芳香濃烈而特異,味先甜後苦,稍刺舌。

【品質】 以條勻、質堅實、沒性足、香氣濃郁者為佳。

【性味】 辛、苦,溫。

【归经】   归脾、胃、大肠、二焦、胆绘

【功效】 行氣止痛;調中導滯,溫中消食。

地黄

【來源】 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鮮或乾燥塊根。

【產地】 主產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地。

【性狀】 鮮地黃:呈紡錘形或圓柱形條狀,長8~24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面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氣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黃呈不規則的圓形或長圓形塊狀,長6~12cm,直徑3~6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體皺縮不平,具不規則的橫曲紋;細小的多為長條狀,稍扁而扭曲;質柔軟,乾後則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面平坦,紫黑色或烏黑色而光亮,顯油潤,具粘性;氣微香,味微甜。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端面烏黑色,有光澤。味甜。

【品質】 鮮地黃以色紅黃、粗壯者為佳;

生地黃以塊大、體重、斷面烏黑油潤,味甘者為佳;

熟地黃以軟塊大、內外烏黑有光澤者為佳。

【性味】 鮮地黃:甘、苦,寒。

【归经】  归心、肝、肾经。

生地黃:甘,寒。

熟地黃:甘,微溫。

【功效】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可用于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等症。

【炙品】 熟地黃:取乾地黃加黃酒30%,拌和,入蒸器中,蒸至內外黑潤,取出曬乾即成。或取乾地黃置蒸器中蒸8小時後,燜一夜,次日翻過再蒸4~8小時再燜一夜,取出,曬至八成乾,切片後,再曬乾。熟地為不規則的塊狀,內外均呈漆黑色,外表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滋潤,中心部往往可看到光亮的油脂塊,粘性甚大,昧甜。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熟地黃炭:取熟地黃放煆鍋內,裝八成滿,上面覆蓋一鍋,兩鍋接台處用黃泥封固,上壓重物,用文武火煆至貼在蓋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擋住火門,待涼後,取出;或將熟地黃置鍋內直接炒炭亦可。有止血收斂功效。

大黄

别名:将军(药性刚烈)

【來源】 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

【產地】 主產于甘肅、青海、西藏、四川等地。

【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3~17cm,直徑3~10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 (異型維管束) 散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質堅實,有的中心稍鬆軟,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成層環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品質】 以堅實、氣清香味苦而微澀者為佳。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 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

【炙品】 生大黃 (又名生軍) :原藥揀淨雜質,大小分檔,燜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乾。

酒大黃:取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乾 (大黃片100斤用黃酒14斤) 。

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 (存性),略噴清水,取出曬乾。

干姜

【來源】 薑科植物薑Zingiber officinale (Willd.) Rosc.的乾燥根莖。

【產地】 主產於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3~7cm,厚1~2cm。表面灰棕色或淺黃棕色,粗糙,具縱皺紋及明顯的環節。分枝處常有鱗葉殘存,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顆粒性,有一明顯圓環 (內皮層),筋脈點 (維管束) 及黃色油點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品質】 以質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氣味濃者為佳。

【性味】 味辛,性熱。

【归经】   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

在国内外经济落后贫困地区,当地居民感冒后会煮姜汤喝,效果甚好。这习俗也被一代代传承。

柴胡

【來源】 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河南、河北、陝西等地。

【性狀】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品質】 以條粗,無殘留鬚根者為佳。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肝、胆、肺经。

【功效】 和解少陽,疏肝解鬱。透表泄熱,升舉陽氣。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常见退热药,小柴胡颗粒。

桔梗

【來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 DC.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華北、東北等地。

【性狀】 根長圓形或長紡錘形,稍扭曲,下部偶有分支,長6~20cm,直徑1~2c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棕色 (未去栓皮者),皺縮,有扭轉的縱溝及橫長的皮孔斑痕,上部有橫紋;頂端蘆頭 (根莖) 長0.5~4cm,有半月形凹陷的莖痕,呈盤節狀。質堅實,橫斷面淡黃色,角質樣,形成層環棕色,皮部有稀少放射狀裂隙,木部較緊密。氣微,味微甜後苦。飲片性狀:桔梗為不規則圓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一淺棕色環,周邊呈淡黃白色,有皺紋。無臭,味微甜後苦。蜜桔梗,形如桔梗生片,表面淡黃色至淡棕黃色,滋潤,微具蜜糖香氣。味甜而後苦。

【品質】 以條肥大、體堅實、色白者為佳。

【性味】 苦、辛,平。

【归经】   归肺经;胃经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

白芷

【來源】 傘形科植物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浙江、四川、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性狀】 根呈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突起的皮孔,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硬,斷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佈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辛、微苦。

【品質】 以條粗壯,質堅硬、體重、色白、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 辛,溫。

【归经】   归胃、大肠、肺经

【功效】 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於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大数据挖掘-方剂出现频率top20中药材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有完整项目需要,可联系作者。

我方提供自主研发课程python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 ,扫描二维码可收藏课程。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公众号(python生物信息学),未经许可,不得抄袭。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大数据挖掘-使用频率top20中药材相关推荐

  1. 大数据挖掘-伤寒论和金匮要略(COVID-19用药启示录)

    来自Toby老师,大数据挖掘-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大家好,我是Toby老师,三年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带来一些列症状,例如发热,恶寒,咳嗽,咽喉痛,腹泻,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诸多西药伤害人体五脏六腑,对人体 ...

  2. 大数据挖掘-伤寒论和金匮要略(COVID-19用药启示录,1.4万字收藏)

    来自Toby老师,大数据挖掘-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大家好,我是Toby老师,三年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带来一些列症状,例如发热,恶寒,咳嗽,咽喉痛,腹泻,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诸多西药伤害人体五脏六腑,对人体 ...

  3.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                                                 ...

  4. 30个学习大数据挖掘的重要知识点!

    https://www.jianshu.com/p/2441b69794b0 下面是一些关于大数据挖掘的知识点,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1. 数据.信息和知识是广义数据表现的不同形式. 2. 主要 ...

  5. 《Hadoop与大数据挖掘》一2.3.5 动手实践:运行MapReduce任务

    本节书摘来华章计算机<Hadoop与大数据挖掘>一书中的第2章 ,第2.3.5节,张良均 樊 哲 位文超 刘名军 许国杰 周 龙 焦正升 著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 ...

  6. mysql打印语句_大数据挖掘—(八):scrapy爬取数据保存到MySql数据库

    (大数据挖掘-(七):读懂MySql数据库操作)(大数据挖掘神器--scrapy spider爬虫框架(五):解析多层网页) 通过往期的文章分享,我们了解了如何爬取想要的数据到Items中,也了解了如 ...

  7. 大数据挖掘在销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参与调研即可下载本期资料,包含ppt文档及视频链接:点击下载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西安荣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TO李昊泽,今天在这个秋分的日子里,由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数据在销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下面我会 ...

  8. IJCAI2019报告:基于无监督学习和图学习的大数据挖掘

    在IJCAI-2019期间举办的腾讯TAIC晚宴和Booth Talk中,来自TEG数据平台的张长旺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所在用户画像组的前沿科研结果: 1. 非监督短文本层级分类: 2. 大规模复杂网络挖 ...

  9. 混凝土泵送机械大数据挖掘与应用

    混凝土泵送机械大数据挖掘与应用 赵鑫, 吴德志, 周志忠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5 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基于混凝土机械设备的施工数据. ...

最新文章

  1. python2的默认数字类型_伪·从零开始学Python - 2.2.1 基本数据类型 - 整型与浮点型...
  2. 机器学习_的应用网站记录01_可以上色的网站
  3. LeetCode 82 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 II python
  4. 使用ADOMD.NET获取Analysis Services元数据
  5. python语法笔记(五)
  6. 对new int[]()的理解(转载)
  7. 一个成绩表 该关系模式的外键_MySQL表之间的关系
  8. 最经典的职场十大理论,好文值得一看滴童鞋们。2
  9. macos 管理员权限 黑苹果_Mac OS X 黑苹果系统安装驱动Kext方法
  10. oci8 php,PHP_试用php中oci8扩展,给大家分享个php操作Oracle的操 - phpStudy
  11. VMware虚拟机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12. python股票查询系统_使用Python查询股票所属行业
  13. 知道了我服务器的公网ip,是否可以入侵我的服务器?
  14. 7-3 约分最简分式
  15. QQ通信原理及QQ是怎么穿透内网进行通信的?
  16. Oracle的四分位数函数
  17. U盘容量变小了 -恢复U盘实际容量教程(亲试有效)
  18. CLIP CLAP
  19. 阿里云服务器配置外网访问
  20. 适用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6大数据保护应用

热门文章

  1. App新品推广相关知识
  2. Python爬虫小结
  3. Guacamole搭建,一个基于HTML5的远程桌面
  4. randomly get passwd using command line
  5. 5G对定位技术的影响
  6. 为了用最小的箱子装最多的汽水,数学家们研究到了 24 维!
  7. android crosswalk 集成
  8. Mybatis-Plus讲义
  9. mybatis plus 使用技巧
  10. mui之 scroll采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