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线程概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编程模型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但多线程编程模型是目前计算机系统架构的最终模型。随着CPU主频的不断攀升,X86架构的硬件已经成为瓶,在这种架构的CPU主频最高为4G。事实上目前3.6G主频的CPU已经接近了顶峰。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更新当前CPU的架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不太可能),那么继续提高CPU性能的方法就是超线程CPU模式。那么,作业系统、应用程序要发挥CPU的最大性能,就是要改变到以多线程编程模型为主的并行处理系统和并发式应用程序

  所以,掌握多线程编程模型,不仅是目前提高应用性能的手段,更是下一代编程模型的核心思想。多线程编程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CPU资源",当某一线程的处理不需要占用CPU而只和I/O,OEMBIOS等资源打交道时,让需要占用CPU资源的其它线程有机会获得CPU资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多线程编程的最终目的。

二、[多线程概念理解]

转载地址:http://blog.csdn.net/douglax/archive/2007/03/17/1532258.aspx

通常多线程的应用不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而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比如你的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网络,因为网络有延时,如果在界面线程访问,那么在网络访问期间界面将无法响应用户消息,这是就应该使用多线程。   
 一、从程序执行角度理解   
     如果是单CPU,而且程序使用的资源仅仅是在内存和CPU,从运行指令上比较肯定单线程要比多线程精简;时间的话,理想状况可以认为单线程要比多线程时间短,但是实际情况很难讲,因为Windows下是多任务的,每一时刻CPU的使用情况都有不同;程序代码经过编译器编译也可能是优化过的;CPU对Cache的命中率也是随机的。所以精确的比较其实很难实现。

多线程编程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CPU资源",当某一线程的处理不需要占用CPU而只和I/O,OEMBIOS等资源打交道时,让需要占用CPU资源的其它线程有机会获得CPU资源。每个程序执行时都会产生一个进程,而每一个进程至少要有一个主线程。这个线程其实是进程执行的一条线索,除了主线程外你还可以给进程增加其它的线程,也即增加其它的执行线索,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给一个应用程序增加了多任务功能。

当程序运行后,您可以根据各种条件挂起或运行这些线程,尤其在多CPU的环境中,这些线程是并发运行的。多线程就是在一个进程内有多个线程。从而使一个应用程序有了多任务的功能。多进程技术也可以实现这一点,但是创建进程的高消耗(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数据和代码空间),进程之间通信的不方便(消息机制),进程切换的时间太长,这些导致了多线程的提出,对于单CPU来说(没有开启超线程),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所以如果想实现多任务,那么就只能每个进程或线程获得一个时间片,在某个时间片内,只能一个线程执行,然后按照某种策略换其他线程执行。由于时间片很短,这样给用户的感觉是同时有好多线程在执行。

但是线程切换是有代价的,因此如果采用多进程,那么就需要将线程所隶属的该进程所需要的内存进行切换,这时间代价是很多的。而线程切换代价就很少,线程是可以共享内存的。所以采用多线程在切换上花费的比多进程少得多。但是,线程切换还是需要时间消耗的,所以采用一个拥有两个线程的进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比一个线程的进程执行两次所需要的时间要多一些。

即采用多线程不会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反而会降低速度,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减少用户的响应时间。上述结果只是针对单CPU,如果对于多CPU或者CPU采用超线程技术的话,采用多线程技术还是会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的。因为单线程只会映射到一个CPU上,而多线程会映射到多个CPU上,超线程技术本质是多线程硬件化,所以也会加快程序的执行速度。

二、从计算机编程角度理解

在计算机编程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同时对多个任务加以控制。许多程序设计问题都要求程序能够停下手头的工作,改为处理其他一些问题,再返回主进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到这个目的。最开始的时候,那些拥有机器低级知识的程序员编写一些“中断服务例程”,主进程的暂停是通过硬件级的中断实现的。尽管这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但编出的程序很难移植,由此造成了另一类的代价高昂问题。

有些时候,中断对那些实时性很强的任务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还存在其他许多问题,它们只要求将问题划分进入独立运行的程序片断中,使整个程序能更迅速地响应用户的请求。在一个程序中,这些独立运行的片断叫作“线程”(Thread),利用它编程的概念就叫作“多线程处理”。多线程处理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用户界面。利用线程,用户可按下一个按钮,然后程序会立即作出响应,而不是让用户等待程序完成了当前任务以后才开始响应。

  最开始,线程只是用于分配单个处理器的处理时间的一种工具。但假如操作系统本身支持多个处理器,那么每个线程都可分配给一个不同的处理器,真正进入“并行运算”状态。从程序设计语言的角度看,多线程操作最有价值的特性之一就是程序员不必关心到底使用了多少个处理器。程序在逻辑意义上被分割为数个线程;假如机器本身安装了多个处理器,那么程序会运行得更快,毋需作出任何特殊的调校。

  根据前面的论述,大家可能感觉线程处理非常简单。但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共享资源!如果有多个线程同时运行,而且它们试图访问相同的资源,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两个进程不能将信息同时发送给一台打印机。为解决这个问题,对那些可共享的资源来说(比如打印机),它们在使用期间必须进入锁定状态。所以一个线程可将资源锁定,在完成了它的任务后,再解开(释放)这个锁,使其他线程可以接着使用同样的资源。多线程是为了同步完成多项任务,不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而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提高系统的效率。线程是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多项任务的时候实现的。

三、[线程基础知识点]
转载地址:http://www.51ibm.com/thread-182849-1-1.html

线程(thread),有时被称为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LWP),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一个标准的线程由线程ID,当前指令指针(PC),寄存器集合和堆栈组成。
    另外,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系统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它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另一个线程,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由于线程之间的相互制约,致使线程在运行中呈现出间断性。线程也有就绪、阻塞和运行三种基本状态。 
  线程是程序中一个单一的顺序控制流程.在单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完成不同的工作,称为多线程.

1、线程与进程
  (1)线程和进程的区别在于,子进程和父进程有不同的代码和数据空间,而多个线程则共享数据空间,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执行堆栈和程序计数器为其执行上下文.多线程主要是为了节约CPU时间,发挥利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线程的运行中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和CPU
  通常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若干个线程,它们可以利用进程所拥有的资源。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都是把进程作为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把线程作为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由于线程比进程更小,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故对它的调度所付出的开销就会小得多,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统内多个程序间并发执行的程度
  每个正在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是一个进程。每个进程包含一到多个线程。进程也可能是整个程序或者是部分程序的LX执行。线程是一组指令的集合,或者是程序的特殊段,它可以在程序里独立执行。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代码运行的上下文。所以线程基本上是轻量级的进程,它负责在单个程序里执行多任务。通常由操作系统负责多个线程的调度和执行。
  (2)进程和线程都是操作系统的概念。进程是应用程序的执行实例,每个进程是由私有的虚拟地址空间、代码、数据和其它各种系统资源组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创建的资源随着进程的终止而被销毁,所使用的系统资源在进程终止时被释放或关闭。
  线程是进程内部的一个执行单元。系统创建好进程后,实际上就启动执行了该进程的主执行线程,主执行线程以函数地址形式,比如说main或WinMain函数,将程序的启动点提供给Windows系统。主执行线程终止了,进程也就随之终止。

  (3)每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主执行线程,它无需由用户去主动创建,是由系统自动创建的。用户根据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创建其它线程,多个线程并发地运行于同一个进程中。一个进程中的所有线程都在该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共同使用这些虚拟地址空间、全局变量和系统资源,所以线程间的通讯非常方便,多线程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多线程可以实现并行处理,避免了某项任务长时间占用CPU时间。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大多数的计算机都是单处理器(CPU)的,为了运行所有这些线程,操作系统为每个独立线程安排一些CPU时间,操作系统以轮换方式向线程提供时间片,这就给人一种假象,好象这些线程都在同时运行。由此可见,如果两个非常活跃的线程为了抢夺对CPU的控制权,在线程切换时会消耗很多的CPU资源,反而会降低系统的性能。这一点在多线程编程时应该注意。Win32 SDK函数支持进行多线程的程序设计,并提供了操作系统原理中的各种同步、互斥和临界区等操作。Visual C++ 6.0中,使用MFC类库也实现了多线程

2、使用线程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使用线程可以把占据长时间的程序中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
  ·用户界面可以更加吸引人,这样比如用户点击了一个按钮去触发某些事件的处理,可以弹出一个进度条来显示处理的进度
  ·程序的运行速度可能加快
  ·在一些等待的任务实现上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写和网络收发数据等,线程就比较有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释放一些珍贵的资源如内存占用等等。
  还有其他很多使用多线程的好处,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一些线程模型的背景

3、在Win32环境中常用的一些模型
  ·单线程模型
  在这种线程模型中,一个进程中只能有一个线程,剩下的进程必须等待当前的线程执行完。这种模型的缺点在于系统完成一个很小的任务都必须占用很长的时间。
  ·块线程模型(单线程多块模型STA)
  这种模型里,一个程序里可能会包含多个执行的线程。在这里,每个线程被分为进程里一个单独的块。每个进程可以含有多个块,可以共享多个块中的数据。程序规定了每个块中线程的执行时间。所有的请求通过Windows消息队列进行串行化,这样保证了每个时刻只能访问一个块,因而只有一个单独的进程可以在某一个时刻得到执行。这种模型比单线程模型的好处在于,可以响应同一时刻的多个用户请求的任务而不只是单个用户请求。但它的性能还不是很好,因为它使用了串行化的线程模型,任务是一个接一个得到执行的。
  ·多线程块模型(自由线程块模型)
  多线程块模型(MTA)在每个进程里只有一个块而不是多个块。这单个块控制着多个线程而不是单个线程。这里不需要消息队列,因为所有的线程都是相同的块的一个部分,并且可以共享。这样的程序比单线程模型和STA的执行速度都要块,因为降低了系统的负载,因而可以优化来减少系统idle的时间。这些应用程序一般比较复杂,因为程序员必须提供线程同步以保证线程不会并发的请求相同的资源,因而导致竞争情况的发生。这里有必要提供一个锁机制。但是这样也许会导致系统死锁的发生。

四、[第一需要弄清的问题]
  如同程序和进程的区别,要掌握多线程编程,第一要弄清的问题是:线程对象和线程的区别。
  线程对象是可以产生线程的对象。比如在java平台中Thread对象,Runnable对象。线程,是指正在执行的一个指点令序列。在java平台上是指从一个线程对象的start()开始,运行run方法体中的那一段相对独立的过程。
  天下难事必始于易,天下大事必始于细。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单线程"来入手:(1)带引号说明只是相对而言的单线程,(2)基于java

class Begin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如果我们成功编译了该java文件,然后在命令行上敲入:java BeginClass
  现在发生了什么呢?  JVM进程被启动,在同一个JVM进程中,有且只有一个进程,就是它自己。然后在这个JVM环境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以线程来运行。JVM最先会产生一个主线程,由它来运行指定程序的入口点。在这个程序中,就是主线程从main方法开始运行。当main方法结束后,主线程运行完成。JVM进程也随之退出。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主线程在运行main方法,这样的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程序逻辑的流程我们称之为单线程。这是JVM提供给我们的单线程环境,事实上,JVM底层还至少有垃圾回收这样的后台线程以及其它非java线程,但这些线程对我们而言不可访问,我们只认为它是单线程的。

  主线程是JVM自己启动的,在这里它不是从线程对象产生的。在这个线程中,它运行了main方法这个指令序列。理解它,但它没有更多可以研究的内容。

  [接触多线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 say:Hello,World!");
 }
}

public class MoreThread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MyThread();
  new MyThread().start();
  System.out.println("Main say:Hello,World");
 }
}

  执行这个程序,main方法第一行产生了一个线程对象,但并没有线程启动。
  main方法第二行产生了一个线程对象,并启动了一个线程。
  main方法第三行,产生并启动一个线程后,主线程自己也继续执行其它语句

  我们先不研究Thread对象的具体内容,稍微来回想一下上面的两个概念,线程对象和线程。在JAVA中,线程对象是JVM产生的一个普通的Object子类。而线程是CPU分配给这个对象的一个运行过程。我们说的这个线程在干什么,不是说一个线程对象在干什么,而是这个运行过程在干什么。

多线程性能及效率问题相关推荐

  1. Python的GIL是什么鬼,多线程性能究竟如何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Python的GIL是什么鬼,多线程性能究竟如何 前言:博主在刚接触Python的时候时常听到GIL这个词,并且发现这个词经 ...

  2. python GIL 全局锁,多核cpu下的多线程性能究竟如何?

    python GIL 全局锁,多核cpu下的多线程性能究竟如何?GIL全称Global Interpreter Lock GIL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 ...

  3. io多线程 性能 扯犊子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io多线程 性能 扯犊子 博客分类: 操作系统 搜素到的各种扯犊子....... io多线程,会降低磁盘的读写?这里的磁盘,只 ...

  4. 《Java性能调优实战》笔记(一)Java编程性能调优、多线程性能优化

    文章目录 一.Java性能调优概述 1.1 性能调优标准 1.2 制定性能调优策略 二.Java编程性能调优 2.1 字符串 2.2 正则表达式 2.3 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选择 ...

  5. java 多线程性能_Java中多线程的性能比较

    java 多线程性能 Java中有多种用于多线程的技术. 可以通过同步关键字,锁或原子变量来并行化Java中的一段代码. 这篇文章将比较使用synced关键字ReentrantLock,getAndI ...

  6. 全新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发布,多线程性能提升 41%

    2022 年 9 月 27 日,美国加州圣何塞--在今天举行的英特尔 ON 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发布了第 13 代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产品家族.作为该系列中的旗舰产品,第 13 代英特尔® 酷睿 ...

  7. kettle性能及效率提升

    Kettle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性能瓶颈,因此性能及效率的提升成为摆在面前的问题,因此笔者罗列一些常用的优化建议. kettle优化 索引的正确使用 数据抽取SQL优化 kettle优化 尽量使 ...

  8. Java多线程性能优化

    Java多线程性能优化 大家使用多线程无非是为了提高性能,但如果多线程使用不当,不但性能提升不明显,而且会使得资源消耗更大.下面列举一下可能会造成多线程性能问题的点: 死锁 过多串行化 过多锁竞争 切 ...

  9. PLSQL查询语句中日期格式使用不当会导致性能和效率很低

    在我们日常开发中经常会使用到SQL语句对数据进行过滤,查询一个时间间隔的数据经常会使用到,请看下面的列子 [例子1]   查询2018/01/01 至 2018/01/30 一个月的数据,当table ...

最新文章

  1. 7、在对象内部尽量直接访问实例变量
  2. ESXI 4.0 升级 ESXI 4.1 手记
  3. Vue3入门笔记—2022年1月9日
  4. php open gl,Open GL 资料 01
  5. 虎牙AI基础技术部招聘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实习生
  6. qoq是什么意思的缩写_买鞋多年分不清PE、SE、TD什么意思?建议收藏,这些缩写一定要知道...
  7. 全网首发:无线网桥的延迟太大,有时达到10秒以上
  8. Python模块化编程
  9. Android硬解码H264流
  10. USB PD快速充电通信原理
  11. krita windows编译源码
  12. 图片处理或背景创建网站 + 在线ps(photopea)使用
  13. 自动复制吱口令html,使用clipboard.js实现复制吱口令功能的示例代码
  14. MySQL第三方客户端工具
  15. jda 沃尔玛_如何通过沃尔玛应用程序的“储蓄守望者”省钱
  16. C语言编程实现冰雹猜想的算法,并测算各个自然数到达4-2-1谷底(即N等于4,2,1结束后)所经过的变换次数。
  17. java 内省_Java反射与内省
  18. STM32实现六轴姿态测量陀螺仪模块JY61P(标准库与HAL库实现)
  19. 目前就常用计算机类型,CAD-CAM练习题
  20. Java 程序员常用软件下载地址

热门文章

  1. 市场调研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关键点
  2. 7-301 sdut- C语言实验-数组逆序(数组移位)
  3. SOCKET【3】-select+getsockopt客户端检测connect是否成功
  4. matlab 光栅 傅里叶,光栅原理及MATLAB仿真汇编.doc
  5. gym创建自己的强化学习环境env
  6. 16位诺奖天才们关注区块链:7位投身具体项目 14位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
  7. 华为服务器安装Ubuntu 18.04.2 详细步骤(附图文介绍)
  8. 推荐几本小说吧,反正过年闲着也是闲着,看看呗
  9. 网络计划法中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以及关键事件。
  10. MySQL最佳基友之PHP入坑指南—白俊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