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好看不火

  • 第一章 模拟设计简介

    • 一 IC历史
    • 二 基础概念
      • 生产步骤:设计和制造分离
      • 设计方法学
      • 模拟模块
  • 第二章 MOS器件
    • 二 MOS的IV特性
    • 三 小信号模型
    • 四 二级效应
  • 第三章 单级放大器
    • 二 共源放大器

      • 电阻负载
      • 二极管负载:GD相连
      • 电流源负载
      • CLASS AB
      • 万用分析法
      • 源极负反馈
    • 三 源随器
    • 四 共栅级
    • 五 共源共栅放大器
  • 第四章 差动放大器
    • 一 差动电路
    • 二 共模响应
  • 第五章 电流镜和偏置技术
    • 一 两种改进方法
    • 二 有源电流镜
  • 第六章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 一 共源级的频率特性
    • 二 共源共栅的频率特性
    • 三 差动对的频率特性
    • 四 增益与带宽折衷
  • 第七章 噪声
    • 一 噪声的统计特性
    • 二 噪声类型
    • 三 电路的噪声表达
  • 第八章 反馈
    • 一 负反馈系统概述
    • 二 放大器种类
  • 第九章 运算放大器
    • 一 单极OTA
    • 二 两级运放
    • 三 增益激增技术
    • 四 共模反馈
    • 五 压摆率
  • 第十章 稳定性与频率补偿
    • 一 多极点系统与稳定裕度
    • 二 设计问题——频率补偿

本文配合课堂笔记食用。

第一章 模拟设计简介

一 IC历史

第一块IC是TI公司的振荡器
现代IC:12英寸(30cm) 切为0.75mm的晶圆,将裸芯chip封装为芯片

二 基础概念

生产步骤:设计和制造分离

  • IDM集成电路制造商
  • fabless 设计公司
  • foundries 工厂

设计方法学

  • more Moore 沿着摩尔定律继续走下去:沿着5nm继续减小特征尺寸,成本高
  • More than moore 不追求小尺寸,在chip上集成更多功能,小厂商更喜欢

模拟模块

电源管理、射频、频电路、端口、时钟信号产生

第二章 MOS器件

了解双阱工艺、深N阱工艺

二 MOS的IV特性

Vth:耗尽层和反型层的临界
会计算阈值电压:受到温度和掺杂浓度的影响。(与掺杂浓度正相关)
电流:随着W线性变化

  • 线性区:随着VGSV_{GS}VGS​线性变化
  • 饱和区:随着VODV_{OD}VOD​平方变化,不随VDSV_{DS}VDS​变化(VDSV_{DS}VDS​达到VODV_{OD}VOD​以后)

三 小信号模型

小信号足够小:将推到过程中小信号幅值平方(非线性项)忽略
小信号模型中,VDD和GND均为交流地
跨导的表示:尺寸 电压 电流 两两独立

四 二级效应

体效应:源随器输入输出差随着输出增大变大,gmb=ηgmg_{mb}=\eta g_mgmb​=ηgm​,注意是电流对VBSV_{BS}VBS​的偏导数
沟道长度调制效应:饱和区电流线性增大到(1+λVDS)(1+\lambda V_{DS})(1+λVDS​)倍(通过L和VDSV_{DS}VDS​来影响电流),斜率是1λ\frac{1}{\lambda}λ1​,λ\lambdaλ正比于1L\frac{1}{L}L1​,等效电阻r0=1λIDSr_0=\frac{1}{\lambda I_{DS}}r0​=λIDS​1​。
亚阈值导通:S:电流下降一个数量级电压的变化,越小越好
寄生电容:交叠电容CovC_{ov}Cov​和结电容CjC_{j}Cj​ and CjswC_{jsw}Cjsw​

  • 结电容:CSB=C_{SB}=CSB​=底部+侧面
  • 栅电容:饱和区CGSC_{GS}CGS​分CoxC_{ox}Cox​的三分之二,线性区CGSC_{GS}CGS​和CGDC_{GD}CGD​各分一半
    可以忽略的:CGBC_{GB}CGB​,CSBC_{SB}CSB​,CDBC_{DB}CDB​

第三章 单级放大器

通用方法:Av=GmroutA_v=G_m r_{out}Av​=Gm​rout​
GmG_mGm​:输入ΔV\Delta VΔV,输出短路到gnd,观察输出支路电流
routr_{out}rout​:输出节点倒灌ΔV\Delta VΔV,输入为交流gnd,观察输出支路的ΔI\Delta IΔI
rinr_{in}rin​:输入节点灌ΔV\Delta VΔV,输出节点开路(假装没有这个节点),观察输入支路的ΔI\Delta IΔI

晶体管的快速处理技巧(重要!):

  1. G接交流地:
  • 从D看进去是r0+R′(1+gm)r0r_0+\frac{R'}{(1+g_m) r_0}r0​+(1+gm​)r0​R′​
  • 从S看进去是R′∗(1+gm)r0R'*{(1+g_m)r_0}R′∗(1+gm​)r0​
  1. G不接交流地:
  • 二极管GD相连:如果VGSV_{GS}VGS​发生了变化,则等效1gm\frac{1}{g_m}gm​1​的电阻,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具有体效应,如果有,等效1gm+gmb\frac{1}{g_m+g_{mb}}gm​+gmb​1​
    结论:二极管D和S看进去的电阻:ro∣∣1gm(1+η)r_{o}||\frac{1}{g_m(1+\eta)}ro​∣∣gm​(1+η)1​
  • 我们关心的性能指标
  • 模拟八边形

二 共源放大器

电阻负载

  1. 大信号:列等式即可,非线性gmg_mgm​——最大VDD,最小Vin−VTH1V_{in}-V_{TH1}Vin​−VTH1​
  2. 小信号:求导法/小信号模型
    Gm=gm,rout=RDG_m=g_m,r_{out}=R_DGm​=gm​,rout​=RD​
    gmg_mgm​随着VinV_{in}Vin​的变化:饱和区跨导线性增大,进入线性区后减小
  3. 输入电阻:无穷大

二极管负载:GD相连

  1. 大信号:接近线性,最大VDD−VTH2V_{DD}-V_{TH2}VDD​−VTH2​最小约为0
  2. 小信号1:
    Av=(W/L)1(W/L)211+ηA_v=\sqrt{\frac{(W/L)_1}{(W/L)_2}}\frac{1}{1+\eta} Av​=(W/L)2​(W/L)1​​​1+η1​
  3. 小信号2:(输入阻抗无穷大)
    Gm=gm1,rout=1gmG_m=g_{m1},r_{out}=\frac{1}{g_m}Gm​=gm1​,rout​=gm​1​
  • NMOS二极管:S是输出端,是变化的,因此考虑体效应rout=1gm+gmbr_{out}=\frac{1}{g_m+g_{mb}}rout​=gm​+gmb​1​,注意输出电阻从S端看进去时候也能看到r0r_0r0​
  • PMOS二极管:S是VDD(交流地),不用考虑体效应
  1. 快速结论:
    Av=VGS2−VTH2VGS1−VTH1A_v=\frac{V_{GS2}-V_{TH2}}{V_{GS1}-V_{TH1}}Av​=VGS1​−VTH1​VGS2​−VTH2​​
  • 电流源和二极管并联接法:扩大增益,缩小了小信号范围

电流源负载

问题:一山不容二虎
对比电阻:高增益but高噪声低速

  1. 大信号范围:最低VOD1V_{OD1}VOD1​,最高VDD−VOD2V_{DD}-V_{OD2}VDD​−VOD2​。but输出电压不能精准控制
  2. 小信号:
    Gm=gm,rout=ro1∣∣ro2G_m=g_m,r_{out}=r_{o1}||r_{o2}Gm​=gm​,rout​=ro1​∣∣ro2​
  • 注意:电流增大,增益减小。这是由ror_oro​减小所导致的
    电流源负载的偏置可以以VDD为基点,电流不受电源波动的影响

CLASS AB

电流复用
Gm=gm1+gm2,rout=ro1∣∣ro2G_m=g_{m1}+g_{m2},r_{out}=r_{o1}||r_{o2}Gm​=gm1​+gm2​,rout​=ro1​∣∣ro2​

  • 缺点:有效工作点区域小,会将VDDV_{DD}VDD​的变化放大到VoutV_{out}Vout​
    voutvdd:Gm=gm2+1ro2,rout=ro1∣∣ro2\frac{v_{out}}{v_{dd}}:G_m=g_{m2}+\frac{1}{r_{o2}},r_{out}=r_{o1}||r_{o2}vdd​vout​​:Gm​=gm2​+ro2​1​,rout​=ro1​∣∣ro2​
    可以通过偏置技术、浮栅手段缓解VDD的影响

万用分析法

传输电流一定,两端压降小的上拉或者下拉能力强(主要处在非线性元件上)

  • 电阻:上拉能力不变
  • 二极管:上拉能力增强,削弱了下拉能力,增益小
  • 电流源:上拉能力弱,下拉能力增强,增益大
  • ClassAB:上拉能力随VinV_{in}Vin​减弱,下拉能力增强,增益大

源极负反馈

秘诀(理解负反馈):
VGSV_{GS}VGS​:与G正相关,与S反相关。因此求GmG_mGm​相当于前馈通路上是gmg_mgm​,反馈通路上是RsR_sRs​

反馈效果小的时候,Gm=gmG_m=g_mGm​=gm​
VinV_{in}Vin​大的时候,Gm=1RsG_m=\frac{1}{R_s}Gm​=Rs​1​完成线性化
Gm=gm1+gmRs,rout=RG_m=\frac{g_m}{1+g_m R_s},r_{out}=RGm​=1+gm​Rs​gm​​,rout​=R

  • 把G_m写详细后可以发现:Gm=gmrorout结构G_m=\frac{g_m r_o}{r_{out 结构}}Gm​=rout结构​gm​ro​​
  • 反馈结构输出电阻:用上技巧可以快速写出,化简后结果为
    rout结构=(gm+gmb)roRSr_{out结构}=(g_m+g_{mb}) r_o R_Srout结构​=(gm​+gmb​)ro​RS​
  • 与电流源相比,本征增益没有变化(理想电流源作用,使得反馈节点成为了交流地)

三 源随器

简单记忆:源随器要分压

  1. 小信号分析(电阻反馈):
    Gm=gm1+(gm+gmb)Rs,rout=RG_m=\frac{g_m}{1+(g_m+g_{mb})R_s},r_{out}=RGm​=1+(gm​+gmb​)Rs​gm​​,rout​=R
    在考虑体效应时候Av<1A_v<1Av​<1
  • 注:AvA_vAv​本质:先将体效应等效为电阻,再将受控源进行戴维宁等效
  • 输出电阻(其实省略了r0r_0r0​):
    rout=1gm+gmbr_{out}=\frac{1}{g_m+g_{mb}}rout​=gm​+gmb​1​
  • 小信号分析:理想跟随——用电流源代替电阻
  1. 优缺点
    优点:输入阻抗大 输出阻抗小
    缺点:电压余度减小,非线性(体效应,ror_oro​的变化)

四 共栅级

  • 输入电阻小,适用于电流型放大器
  • 小信号增益为正数
    两种共栅级放大器结构:直接耦合型和电流耦合型
  1. 输入电阻:(用技巧)
    rin=RD+ro1+(gm+gmb)r0r_{in}=\frac{R_D+r_o}{1+(g_m+g_{mb})r_0}rin​=1+(gm​+gmb​)r0​RD​+ro​​

    • 负载电阻小的时候,可认为rin=1gm+gmbr_{in}=\frac{1}{g_m+g_{mb}}rin​=gm​+gmb​1​
    • 理想电流源代替负载电阻,输入电阻无穷大
  2. 输出电阻:同负反馈
  3. 等效跨导:
    电压源看到的电阻取倒数
    Gm=[Rs+ro1+(gm+gmb)ro]−1G_m=[R_s+\frac{r_o}{1+(g_m+g_{mb})r_o}]^{-1}Gm​=[Rs​+1+(gm​+gmb​)ro​ro​​]−1
  • 一般可认为电压源内阻很小,Gm=gm+gmbG_m=g_m+g_{mb}Gm​=gm​+gmb​

五 共源共栅放大器

(这一章本人的笔记写的不好,主要参考老汉的笔记)

  1. 输出电阻(同负反馈)
    rout=gmro1ro2r_{out}=g_m r_{o1} r_{o2}rout​=gm​ro1​ro2​
  • 想获得大增益不能使用电阻负载,应当使用电流源负载,此时跨导为gm1g_{m1}gm1​
  • 使用共源共栅结构作为负载,缺点在于消耗了4VOD4V_{OD}4VOD​的电压裕度
  1. 跨导的精确求解(分流法)
    Gm=gm1ro1ro1+ro2(gm2+gmb2)ro2+1G_m=g_{m1} \frac{r_{o1}}{r_o1+\frac{r_{o2}}{(g_{m2}+g_{mb2})r_{o2}+1}}Gm​=gm1​ro​1+(gm2​+gmb2​)ro2​+1ro2​​ro1​​
  • 本征增益扩大(gm2+gmb2)ro2+1(g_{m2}+g_{mb2})r_{o2}+1(gm2​+gmb2​)ro2​+1倍
  1. 屏蔽作用
    共源共栅极电流失配更小,拥有更高的耐压能力(对于击穿电压小的工艺通常增大VDD来提高信噪比)

  2. 折叠式共源共栅
    扩大输入范围,输出电阻更小,约为gm2ro2(ro1∣∣ro3)g_{m2}r_{o2}(r_{o1}||r_{o3})gm2​ro2​(ro1​∣∣ro3​)

第四章 差动放大器

差动电路的优势:抑制电源噪声和共模噪声,增大输出摆幅
差动电路的劣势:面积和功耗翻倍,各自的独立噪声部分变大

  • 伪差动:两个单端放大器叠加,放大特性不受共模位置变化影响
  • 真差动:当输入差动小信号电流不能均分

一 差动电路

  1. 大信号:看斜率,在两端大信号输入相同时最大
    共模特性:随着Vin,CM=Vin,1=Vin,2V_{in,CM}=V_{in,1}=V_{in,2}Vin,CM​=Vin,1​=Vin,2​电流源M3先线性后饱和,随后M1,M2进入线性。
  • 共模输入输出范围:
    VGS1+VGS3−VTH3<Vin,CM<min[VDD−RDIss2+VTH,VDD]V_{GS1}+V_{GS3}-V_{TH3}<V_{in,CM}<min [{V_{DD}-R_{D} \frac{I_{ss}}{2} +V_{TH }},V_{DD}]VGS1​+VGS3​−VTH3​<Vin,CM​<min[VDD​−RD​2Iss​​+VTH​,VDD​]
    max[Vin,CM−VTH,VDD−ISSRD]<Vout<VDDmax[V_{in,CM}-V_{TH},V_{DD}-I_{SS}R_D]<V_{out}<V_{DD}max[Vin,CM​−VTH​,VDD​−ISS​RD​]<Vout​<VDD​
  • 差模输入范围:
    ∣Vin,diff∣=2VOD=22(ISS/2)μCoxW/L| V_{in,diff} | = \sqrt{2} V_{OD} =\sqrt{2} \sqrt{\frac{2(I_{SS}/2)}{\mu C_{ox}W/L}}∣Vin,diff​∣=2​VOD​=2​μCox​W/L2(ISS​/2)​​
    增大输入摆幅两种方法:减小尺寸和增大电流源

    • 增大尺寸:输入范围减小 增益增大 线性度恶化
    • 电流源电流增大:输入范围增大 增益增大 线性度改善
  1. 小信号分析
  • 叠加原理
    Gm=11gm1+1gm2,rout=1gm2,Av=−gmRDG_m=\frac{1}{\frac{1}{g_{m1}}+\frac{1}{g_{m2}}},r_{out}=\frac{1}{g_{m2}},A_v=-g_m R_DGm​=gm1​1​+gm2​1​1​,rout​=gm2​1​,Av​=−gm​RD​
    小信号增益与差动小信号的施加方式无关
  • 半边等效
    电阻的虚地在阻值的中央
    源极负反馈:提高线性度、增大差动输入范围(牺牲增益)

二 共模响应

尾电流源非理想、电路失配

  1. 非理想电流源有内阻
    相当于源极负反馈,差动合一
    影响:共模输入干扰了偏置点,共模输出不是恒值,输出范围减小
    要减小共模增益,需要增大电流源内阻(增大L)
  2. 电路失配:负载电阻失配和晶体管失配
    负载电阻失配:共模输入产生差模输出变化
    ΔVdiff=gm1+2gmRSSΔR\Delta V_{diff}=\frac{g_m}{1+2g_mR_{SS}} \Delta RΔVdiff​=1+2gm​RSS​gm​​ΔR
    晶体管失配:
    ACM−DM=(gm1−gm2)RD1+(gm1+gm2)RSSA_{CM-DM}=\frac{(g_{m1}-g_{m2})R_D}{1+(g_{m1}+g_{m2})R_{SS}}ACM−DM​=1+(gm1​+gm2​)RSS​(gm1​−gm2​)RD​​
    共模抑制比:
    CMRR=gmΔgm(1+2gmRSS)CMRR=\frac{g_m}{\Delta g_m} (1+2g_mR_{SS})CMRR=Δgm​gm​​(1+2gm​RSS​)
    除了gmbg_{mb}gmb​失配,RSSR_{SS}RSS​无限大可以抵消所有失配

第五章 电流镜和偏置技术

基本电流镜的缺陷在于沟道长度调制效应使得复制不准确
实际上的问题:L不能精准倍增,阈值电压受L的影响,栅宽边缘无法精确确定

一 两种改进方法

  1. 共源共栅:迫使右侧(v)等于左侧©
    抵抗电压波动的影响:输出节点电压变化的时候,由于共源共栅结构高阻,电流变化不大,由于屏蔽作用,中间节点维持不变。
    但是浪费了电压余度。
  • 大信号特性:右上方先进入线性区(屏蔽作用)
  1. 低电压共源共栅:迫使c做出改变
    让左侧电元件的压降为一个阈值电压
    VbV_bVb​的产生技术称为偏置技术:串电阻压降为VODV_{OD}VOD​,或单独引出14\frac{1}{4}41​尺寸的电流镜。

二 有源电流镜

  1. 大信号分析
    输出范围0-VDD:
  • 输出0时:M134截止其余线性
  • 输出VDD时:M2截止 M4深线性
  1. 小信号分析
  • 近似分析
    Gm=gm1,2,rout=ro1∣∣ro3G_m=g_{m1,2},r_{out}=r_{o1}||r_{o3}Gm​=gm1,2​,rout​=ro1​∣∣ro3​
  • 精确分析
    相当于在近似解上乘一个略小于1的修正项
    Av=gm1(ro1∣∣ro4)2gm4ro4+12(gm4ro4+1)A_v=g_{m1}(r_{o1}||r_{o4})\frac{2g_{m4}r_{o4}+1}{2(g_{m4}r_{o4}+1)}Av​=gm1​(ro1​∣∣ro4​)2(gm4​ro4​+1)2gm4​ro4​+1​
  1. 共模特性
    ACM=−gm1,2/gm3,41+2gm1,2RSSA_{CM}=-\frac{g_{m1,2}/g_{m3,4}}{1+2g_{m1,2}R_{SS}}ACM​=−1+2gm1,2​RSS​gm1,2​/gm3,4​​
    CMRR=ADMACMCMRR=\frac{A_{DM}}{A_{CM}}CMRR=ACM​ADM​​
  • 对比全差动:共模变化都会影响输出。但全差动电路的对称性保证了差模的稳定(共模抑制能力、电源抑制能力更强)
  1. 偏置技术(不掌握?)

第六章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密勒定理
Z1=Z1−(−A),Z2=Z1−(−A)−1Z_1=\frac{Z}{1-(-A)},Z_2=\frac{Z}{1-(-A)^{-1}}Z1​=1−(−A)Z​,Z2​=1−(−A)−1Z​
对于一个电容:
Cin=(1+A)CF,Cout=(1+A−1)CFC_{in}=(1+A)C_F,C_{out}=(1+A^{-1})C_FCin​=(1+A)CF​,Cout​=(1+A−1)CF​
缺点:可能会消除零点、增加极点、无法求解输出阻抗

一 共源级的频率特性

  • 近似求解:忽略了一个零点
    电压源电阻小:密勒定理两个极点
    电压源电阻大:ωin\omega_{in}ωin​不变 Rout=RD∣∣CGD+CGSCGD1gm1R_{out}=R_D||\frac{C_{GD}+C_{GS}}{C_{GD}}\frac{1}{g_{m1}}Rout​=RD​∣∣CGD​CGD​+CGS​​gm1​1​
  • 精确求解:零点
    v1CGDsz=gmv1v_1C_{GD}s_z=g_mv_1v1​CGD​sz​=gm​v1​
  • 输入阻抗:先忽略CGSC_{GS}CGS​算出等效阻抗再并联上该电容。

二 共源共栅的频率特性

零点不重要,有三个极点。前两个节点之间的增益约为1
中间节点的ω\omegaω更大

三 差动对的频率特性

  • 无源差动对:ACM−DMA_{CM-DM}ACM−DM​恶化,共模抑制比下降(相比不考虑寄生电容)
  • 有源电流镜的频率特性
    两个极点+一个左半面零点
    快慢路径相加而来

四 增益与带宽折衷

GBW单位是rad/srad/srad/s,其大小等于带宽ωu\omega_uωu​
ωu=gm1CL\omega_u=\frac{g_{m1}}{C_L}ωu​=CL​gm1​​
若输出极点是主导极点,则采用共源共栅结构无法提升增益带宽积,因为此时GBW与routr_{out}rout​无关

第七章 噪声

一 噪声的统计特性

  1. 噪声谱:功率谱PSD,Sx(f)S_x(f)Sx​(f)(单位V2/HzV^2/HzV2/Hz)和电压谱VSD
    注意区分平均功率PavP_{av}Pav​
    白噪声:特定频段幅值为常数
    单边谱是双边谱折叠而来
    功率谱表示预计波形在时域中变化有多快
  2. 时域:PavP_{av}Pav​
  3. 统计方法:标准差代表了噪声的功率
  • 两个信号相乘后再周期内求相关是否为0判断两信号的相关性
  • 信噪比SNR是信号与噪声功率比的积分

二 噪声类型

热噪声:电阻+MOS 闪烁噪声

  1. 电阻噪声:自带白噪声4kTR4kTR4kTR(串联电压),k=1.38e-23
    RC网络的总输出噪声功率:Pn,out=kTCP_{n,out}=\frac{kT}{C}Pn,out​=CkT​
    可见若想获得低噪声系统,必须减小带宽ωu=gmCL\omega_u=\frac{g_m}{C_L}ωu​=CL​gm​​
  2. MOSFET噪声:并联联一个4kTγgm4kT \gamma g_m4kTγgm​,相当于串联了4kTγgmr024kT\gamma g_m r_{0}^24kTγgm​r02​
    输出噪声和输入有关系,减小gmg_mgm​才能减小噪声,且噪声和ror_oro​没有关系
    栅电阻噪声4kTRG/34kTR_G/34kTRG​/3,减小闪电组的方法:加接触孔、折叠
  3. 闪烁噪声:晶体管的悬挂键俘获了载流子,再栅上
    Vn2=KCoxWL1fV_n^2=\frac{K}{C_{ox}WL}\frac{1}{f}Vn2​=Cox​WLK​f1​
    PMOS的制造不需要栅,能用P就不用N,能用BJT就不用MOS,只有增加尺寸才能降低闪烁噪声
  • 联立MOS的热沟道噪声和闪烁噪声可以求出拐角频率
    fC=KCoxWLgm4kTγf_C=\frac{K}{C_{ox}WL}\frac{g_m}{4kT\gamma}fC​=Cox​WLK​4kTγgm​​
    如果选定了L,则拐角频率相对不变。

三 电路的噪声表达

输出参考噪声和输入参考噪声。
误区(没看懂)

  1. 共源级
    老师黑板上写的第二项好像没有平方?
  2. 共栅级:输入参考噪声和输入没关系吗?都是默认再栅级看进去?
  3. 共源共栅极(重要):M2的噪声对输入没有贡献
  4. 差动对的噪声(重要):闪烁噪声和热噪声都double即可

第八章 反馈

Y(s)X(s)=1ββH(s)1+βH(s)\frac{Y(s)}{X(s)}=\frac{1}{\beta} \frac{\beta H(s)}{1+ \beta H(s)}X(s)Y(s)​=β1​1+βH(s)βH(s)​

一 负反馈系统概述

对于单极点放大器,接成负反馈:增益降低一定倍数,带宽提高相同的倍数,无法改变增益带宽积。
系统带宽带快乐更高的响应速度(阶跃响应),用两个低增益高带宽的放大器级联,能实现高增益高带宽,代价是成本与功耗
非线性减小,输入输出阻抗变化

二 放大器种类

  1. 电压-电压反馈:输出电阻减小、输入电阻增大(1+βH(s))(1+\beta H(s))(1+βH(s))倍
  2. 电流-电压反馈CVF:(前馈通路是V进I出)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1+RFGm)(1+R_F G_m)(1+RF​Gm​)倍
  • 区分反馈中分压和输入前分压:βH\beta HβH使用断路法,还要单独判断一下β\betaβ

  • 反馈不能改善电路的噪声性能

  • 反馈分析面临一系列困难

第九章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是理想的高阻输入低阻输出,但实际上采用OTA高阻输入高阻输出
1β\frac{1}{\beta}β1​决定增益,1βA\frac{1}{\beta A}βA1​决定精度
小信号带宽:单位增益频率fuf_ufu​,反应闭环频率特性f3dBf_{3dB}f3dB​
小信号带宽反映了:小信号增益和频率的关系,大信号的响应速度τ=1ω3dB\tau=\frac{1}{\omega_{3dB}}τ=ω3dB​1​,来确定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阶跃响应5ns内达到最终值的1%:e−t/τ=e−ω0t=1%e^{-t/\tau}=e^{-\omega_0t}=1\%e−t/τ=e−ω0​t=1%

  1. 大信号响应(压摆率)
    不同于线性电路,放大器的最大电流是有限的,起始阶段不能提供足够的电流,只能以压摆率为斜率进行线性增长
    输出摆幅:大摆幅用全差动电路
    抑制非线性(开环):全差动抑制偶次谐波;闭环系统改善线性性能
    噪声:大尺寸 大偏置电流会增大噪声和失调
    失调:失配导致,差动输入为0时候的差动输出。等效为输入端的失调电压VOSV_{OS}VOS​
    电源噪声:全差动可以抑制电源噪声

一 单极OTA

  1. 单端差动(有源电流镜)
    两个极点,一个零点(零点是第二个极点的二倍)
    ωp1=1(roN∣∣roP)CL,ωp2=gmPCF\omega_{p1}=\frac{1}{(r_{oN}||r_{oP})C_L},\omega_{p2}=\frac{g_{mP}}{C_F}ωp1​=(roN​∣∣roP​)CL​1​,ωp2​=CF​gmP​​
    BW=ωp12π,GBW=gm1,22πCLBW=\frac{\omega_{p1}}{2 \pi},GBW=\frac{g_{m1,2}}{2 \pi C_L}BW=2πωp1​​,GBW=2πCL​gm1,2​​
  2. 全差动
    需要共模反馈电路CMFB才能稳定输出点
    ωp1=1(roN∣∣roP)CL\omega_{p1}=\frac{1}{(r_{oN}||r_{oP})C_L}ωp1​=(roN​∣∣roP​)CL​1​
    BW=ωp12π,GBW=gm1,22πCLBW=\frac{\omega_{p1}}{2 \pi},GBW=\frac{g_{m1,2}}{2 \pi C_L}BW=2πωp1​​,GBW=2πCL​gm1,2​​
    噪声遵循:
    noise=KTCLnoise=\frac{KT}{C_L}noise=CL​KT​
  3. 共源共栅OTA
    ωp1,ωp2=gmPCF\omega_{p1},\omega_{p2}=\frac{g_{mP}}{C_F}ωp1​,ωp2​=CF​gmP​​
    BW=ωp12π,GBW=gm1,22πCLBW=\frac{\omega_{p1}}{2 \pi},GBW=\frac{g_{m1,2}}{2 \pi C_L}BW=2πωp1​​,GBW=2πCL​gm1,2​​
    缺点在于摆幅太小,需要低压共源共栅结构解决问题,输出DC点确定VDD−VGS7V_{DD}-V_{GS7}VDD​−VGS7​
    增益变高,但BW、GBW不变,即速度无变化
  • 单位增益反馈的共源共栅
    输出电压范围很小
    Vb−V−TH4<Vout<Vb−VGS4−VTH2V_b-V-{TH4}<V_{out}<V_b-{V_{GS4}-V_{TH2}}Vb​−V−TH4<Vout​<Vb​−VGS4​−VTH2​
  • VpV_pVp​跟踪:利用二极管接法,(WL)b1=14WL(\frac{W}{L})_{b1}=\frac{1}{4}\frac{W}{L}(LW​)b1​=41​LW​,提供2VOD2V_{OD}2VOD​
  1. 全差动共源共栅OTA
    没有零点问题
  2. 折叠共源共栅OTA(轨至轨)
    特点:拥有更大的电容,让非主极点的电容变大,非主极点的频率变低
    输出电阻更小,因此增益低,但输入共模范围更大了
  • 实现更大增益更小摆幅:triple cascode
  • 双折叠可以完成轨至轨,但需要加驱动级

二 两级运放

第一级提供高增益,第二级提供输出摆幅
同时拥有高增益和高摆幅,但仍存在稳定性问题,存在第二个放大器OP工作点的设置难度
为了实现单端输出,第一级全差动放大器,第二集有源电流镜

三 增益激增技术

思想:增大输出阻抗但不增加共源共栅元件
利用反馈:VVF做反馈,检测输出负反馈到输入端
βH(s)=(1+A)gmRs,H(s)=Agm\beta H(s)=(1+A)g_m R_s,H(s)=Ag_mβH(s)=(1+A)gm​Rs​,H(s)=Agm​

  1. 共源共栅的增益激增:给共栅级的栅接一个负反馈,还可以用PMOS改进
    Gm=gm,rout=A1gm2ro2ro1G_m=g_m,r_{out}=A_1g_{m2}r_{o2}r_{o1}Gm​=gm​,rout​=A1​gm2​ro2​ro1​
  2. 差动增益激增:同理
  3. 频率响应
    ω主=1gm2ro2ro1CL,ω非主=(A+1)gm2Cp\omega_{主}=\frac{1}{g_{m2}r_{o2}r_{o1}C_L},\omega_{非主}=\frac{(A+1)g_{m2}}{C_p}ω主​=gm2​ro2​ro1​CL​1​,ω非主​=Cp​(A+1)gm2​​
    可知:主极点频率变低,次极点频率变高

四 共模反馈

缺点:一山不容二虎,由于全差动的电流源负载电流同时增大减小,因此必定会有进入线性区的情况,因此需要实时监测输出共模调节尾电流源
条件:扫描输出共模、和参考电压比较、反馈给尾电流源、对差模无反应
简单的方法:巨大的电阻
利用源随器,避免大电阻的存在

五 压摆率

RC电路给多少Vin都能以相同的时间到达
运算放大器的大VinV_{in}Vin​:斜率一定,输出时间更长
SL=ISSCL,V转折=Vout−2VODS_L=\frac{I_{SS}}{C_L},V_{转折}=V_{out}-\sqrt{2}V_{OD}SL​=CL​ISS​​,V转折​=Vout​−2​VOD​

  • 正弦波过零点位置的斜率乘增益不能超过放大器的压摆率
  • 电源抑制比:
    PSRR=VoutVinvoutvddPSRR=\frac{\frac{V_{out}}{V_{in}}}{\frac{v_{out}}{v_{dd}}}PSRR=vdd​vout​​Vin​Vout​​​

第十章 稳定性与频率补偿

∣βH(s)∣|\beta H(s)|∣βH(s)∣为1时,相移不及180°,系统稳定
低β\betaβ可以减小幅值交点频率,相移减小,系统更加稳定

一 多极点系统与稳定裕度

单极点和双极点系统系统稳定,三极点通常使系统不稳定
通常希望稳定裕度PM在60-70,既满足稳定性要求,又有较好的响应速度
对于CMOS OTA:
ωu=gminCL,ω2=Aωu\omega_u=\frac{g_{min}}{C_L},\omega_2=A \omega_uωu​=CL​gmin​​,ω2​=Aωu​

  • A=1,PM=45°A=1,PM=45°A=1,PM=45°
  • A=2,PM=63°A=2,PM=63°A=2,PM=63°
  • A=3,PM=72°A=3,PM=72°A=3,PM=72°
    研究大信号行为时候,一般仍需要减小相位裕度

二 设计问题——频率补偿

  1. 单极放大器:减小主极点频率ωp1\omega_{p1}ωp1​,不改变routr_{out}rout​的原因是防止增益发生变化
  • 全差动电路:N节点的作用使让主极点略微下降
  1. 两级OTA的频率补偿
    A、E极点相近,使低频极点;X是高频极点
    用密勒补偿:降低E,提高输出极点A
    会引入一个低频的右半面零点ωz=gmCc+CGD9\omega_z=\frac{g_m}{C_c+C_{GD9}}ωz​=Cc​+CGD9​gm​​
    因此串联一个RzR_zRz​产生极点抵消零点
    串联电阻后,利用下式计算右侧零点的位置
    1Rz+1ωzCc=gm9;ωz=1Cc(1gm9−RZ)\frac{1}{R_z+\frac{1}{\omega_z C_c}}=g_{m9};\omega_z=\frac{1}{C_c(\frac{1}{g_{m9}}-R_Z)}Rz​+ωz​Cc​1​1​=gm9​;ωz​=Cc​(gm9​1​−RZ​)1​
    ωp1=1routA2Cc,GBW=ωu=gm1Cc;ωp2=gm2CL\omega_{p1}=\frac{1}{r_{out}A_2C_c},GBW=\omega_u=\frac{g_{m1}}{C_c};\omega_{p2}=\frac{g_{m2}}{C_L}ωp1​=rout​A2​Cc​1​,GBW=ωu​=Cc​gm1​​;ωp2​=CL​gm2​​

CMOS模拟集成电路摘要相关推荐

  1.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_单级放大器中的噪声--CMOS模拟集成电路视频课程节选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链接:(还在连载中)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1209196830&share ...

  2. CMOS模拟集成电路发展历史、设计特点、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rgrated circuits,集成度个元件 20世纪60年代,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 ...

  3. 预告: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基础-培训课程上线啦!

    写在前面的话: 该公众号(小石谈IC xiaoshi_IC)经过近一年的运营,目前已累计原创文章90多篇,涉及PCB,通信基础知识,数字设计,近一年来,累计阅读上万次,为了更好的给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更 ...

  4. CMOS模拟集成电路笔记(第五部分)

    内容包括第八章

  5. 模拟集成电路笔记 | 第一部分 | Chapter 1-3

    模拟集成电路笔记 | 第一部分 | Chapter 1-3 本系列笔记是参考书籍<CMOS模拟集成电路>和中科大相关课程课件而做成,笔记第一版为手写版,现在在手写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第二版( ...

  6. 模拟集成电路器件匹配 电容匹配 电阻匹配 晶体管匹配

    模拟集成电路器件匹配 电容匹配 电阻匹配 晶体管匹配 匹配规则 晶体管匹配 电阻匹配 电容的匹配规则 匹配规则 器件尺寸.增大尺寸可以减小边缘效应,但同时带来大的寄生效应. 方向.方向一致减小横向工艺 ...

  7.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和设计之CMOS小信号模型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和设计之CMOS小信号模型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8. 模拟集成电路的经典教材

    1.<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P.R. Gray, P.J. Hurst, Lewis and R.G.Me ...

  9. 模拟集成电路学习心得(不见牛人,不懂世界之大!!!)

    在我对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迷茫和怀疑时,终于发现了一篇大牛的文章,醍醐灌顶,学了四年,却是连入门都算不上,真是惭愧!!! 转自:http://bbs.eetop.cn/thread-254807-1-1 ...

最新文章

  1. 微软服务器迁移工具,在 Azure Migrate 中添加迁移工具 - Azure Migrate | Microsoft Docs
  2. java 复制一个数组_浅谈Java中复制数组的方式
  3. 高低配系统直流控制电源技术知识点
  4. BZOJ.2597.[WC2007]剪刀石头布(费用流zkw)
  5. 三千多天之前我没有编辑完的技术文档
  6.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1012:计算多项式的值)
  7. C++/C--浮点型数据的二进制表示及其内存存储形式
  8. 我的世界基岩版种子和java版种子_我的世界:对萌新最友好的种子,基岩版通用,对老玩家也很适合!...
  9. 初识Loadrunner
  10. png批量转换成jpg,png批量转jpg方法
  11. 2020-2022年最全各省、市矢量和栅格数据(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类型、人口密度、NPP、气象水文数据、路网、省市县乡镇区划边界、poi数据、河流水系、建筑轮廓)
  12. 公钥和私钥的区别与应用-----到底谁来加密谁来解密
  13. 奇瑞鲍思语畅谈奇瑞未来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14. 行人重识别论文阅读(2021.7.3-7.11)
  15. 穿插纸条 (第37-54关)解的不唯一性
  16. 台式计算机键盘进水了还能用,电脑键盘进水了怎么办?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让它恢复如初...
  17. 分贝,功率,功率谱,功率谱密度,信噪比
  18. bootstrap标签页
  19. JavaScript实现拖动滑块验证(方法已封装)
  20. js中scroll滚动相关

热门文章

  1. Hadoop新手学习指导
  2. CDEC中国数字智能生态大会参会指南
  3. ICPC 2019 徐州网络赛
  4. 打造新老员工双赢机制变对立为统一
  5. 【DNS】域名解析服务
  6. 论文精读 | 语义SLAM综述:现状回顾问题分析未来趋势!
  7. 来自“飞人”乔丹的启示!奥尼尔开启的另一个“赛场”
  8. 《计算机网络》虚拟局域网和高速以太网
  9. Excel学习笔记(7.16)——offset函数、and()、or()、counta函数使用
  10. Gin框架使用Zap接收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