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是一种对新手很友好的语言。但是,它也有很多较难掌握的高级功能,比如装饰器(decorator)。很多初学者一直不理解装饰器及其工作原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装饰器的来龙去脉。

在 Python 中,函数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结构,我们可以把它赋值给变量、当作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或者当成某个函数的输出。装饰器本质上也是一种函数,它可以让其它函数在不经过修改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功能。

这也就是「装饰」的意义,这种「装饰」本身代表着一种功能,如果用它修饰不同的函数,那么也就是为这些函数增加这种功能。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使用装饰器提供的 @ 语法糖(Syntactic Sugar)来修饰其它函数或对象。如下所示我们用 @dec 装饰器修饰函数 func ():

@dec
def func():pass

理解装饰器的最好方式是了解装饰器解决什么问题,本文将从具体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出装饰器,并展示它的优雅与强大。

设置问题

为了解装饰器的目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示例。假如你有一个简单的加法函数 dec.py,第二个参数的默认值为 10:

# dec.py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我们来更认真地看一下这个加法函数:

>>> add(10, 20)
30
>>> add
<function add at 0x7fce0da2fe18>
>>> add.__name__
'add'
>>> add.__module__
'__main__'
>>> add.__defaults__ # default value of the `add` function
(10,)
>>> add.__code__.co_varnames # the variable names of the `add` function
('x', 'y')

我们无需理解这些都是什么,只需要记住 Python 中的每个函数都是对象,它们有各种属性和方法。你还可以通过 inspect 模块查看 add() 函数的源代码:

>>> from inspect import getsource
>>> print(getsource(add))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现在你以某种方式使用该加法函数,比如你使用一些操作来测试该函数: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print('add(10)',         add(10))
print('add(20, 30)',     add(20, 30))
print('add("a", "b")',   add("a", "b"))
Output: i
add(10) 20
add(20, 30) 50
add("a", "b") ab

假如你想了解每个操作的时间,可以调用 time 模块: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before = time()
print('add(10)', add(10))
after = time()
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
before = time()
print('add(20, 30)', add(20, 30))
after = time()
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
before = time()
print('add("a", "b")', add("a", "b"))
after = time()
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
Output:
add(10) 20
time taken:  6.699562072753906e-05
add(20, 30) 50
time taken:  6.9141387939453125e-06
add("a", "b") ab
time taken:  6.9141387939453125e-06

现在,你作为一个编程人员是不是有些手痒,毕竟我们不喜欢总是复制粘贴相同的代码。现在的代码可读性不强,如果你想改变什么,你就得修改所有出现的地方,Python 肯定有更好的方式。

我们可以按照如下做法,直接在 add 函数中捕捉运行时间: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add(x, y=10):before = time()rv = x + y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
print('add(10)',         add(10))
print('add(20, 30)',     add(20, 30))
print('add("a", "b")',   add("a", "b"))

这种方法肯定比前一种要好。但是如果你还有另一个函数,那么这似乎就不方便了。当我们有多个函数时: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add(x, y=10):before = time()rv = x + y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
def sub(x, y=10):return x - y
print('add(10)', add(10))
print('add(20, 30)', add(20, 30))
print('add("a", "b")', add("a", "b"))
print('sub(10)', sub(10))
print('sub(20, 30)', sub(20, 30))

因为 add 和 sub 都是函数,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写一个 timer 函数。我们希望 timer 能计算一个函数的运算时间:

def timer(func, x, y=10):before = time()rv = func(x, y)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

这很不错,不过我们必须使用 timer 函数包装不同的函数,如下所示:

print('add(10)', timer(add,10)))

现在默认值还是 10 吗?未必。那么如何做得更好呢?

这里有一个主意:创建一个新的 timer 函数,并包装其他函数,然后返回包装后的函数:

def timer(func):def f(x, y=10):before = time()rv = func(x, y)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return f

现在,你只需用 timer 包装一下 add 和 sub 函数 :

add = timer(add)

这样就可以了!以下是完整代码: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def f(x, y=10):before = time()rv = func(x, y)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return f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add = timer(add)
def sub(x, y=10):return x - y
sub = timer(sub)
print('add(10)',         add(10))
print('add(20, 30)',     add(20, 30))
print('add("a", "b")',   add("a", "b"))
print('sub(10)',         sub(10))
print('sub(20, 30)',     sub(20, 30))
Output:
time taken:  0.0
add(10) 20
time taken:  9.5367431640625e-07
add(20, 30) 50
time taken:  0.0
add("a", "b") ab
time taken:  9.5367431640625e-07
sub(10) 0
time taken:  9.5367431640625e-07
sub(20, 30) -10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过程:我们有一个函数(比如 add 函数),然后用一个动作(比如计时)包装该函数。包装的结果是一个新函数,能实现某些新功能。

当然了,默认值还有点问题,稍后我们会解决它。

现在,上面的解决方案以及非常接近装饰器的思想了,使用常见行为包装某个具体的函数,这种模式就是装饰器在做的事。使用装饰器后的代码是: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add = timer(add)
You write:
@timer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这就是 Python 装饰器的作用。它实现的作用类似于 add = timer(add),只不过装饰器把句法放在函数上面,且句法更加简单:@timer。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def f(x, y=10):before = time()rv = func(x, y)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return f
@timer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timer
def sub(x, y=10):return x - y
print('add(10)',         add(10))
print('add(20, 30)',     add(20, 30))
print('add("a", "b")',   add("a", "b"))
print('sub(10)',         sub(10))
print('sub(20, 30)',     sub(20, 30))

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现在,还有一个小问题没有解决。在 timer 函数中,我们将参数 x 和 y 写死了,即指定 y 的默认值为 10。有一种方法可以传输该函数的参数和关键字参数,即 *args 和 **kwargs。参数是函数的标准参数(在本例中 x 为参数),关键字参数是已具备默认值的参数(本例中是 y=10)。代码如下:

# dec.py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def f(*args, **kwargs):before = time()rv = func(*args, **kwargs)after = time()print('time taken: ', after - before)return rvreturn f
@timer
def add(x, y=10):return x + y
@timer
def sub(x, y=10):return x - y
print('add(10)',         add(10))
print('add(20, 30)',     add(20, 30))
print('add("a", "b")',   add("a", "b"))
print('sub(10)',         sub(10))
print('sub(20, 30)',     sub(20, 30))

现在,该 timer 函数可以处理任意函数、任意参数和任意默认值设置了,因为它仅仅将这些参数传输到函数中。

高阶装饰器

你们可能会疑惑: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函数包装另一个函数来添加有用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吗?我们用一个函数包装另一个函数,再被另一个函数包装吗?

可以!事实上,函数的深度可以随你的意。例如,你想写一个装饰器来执行某个函数 n 次。如下所示:

def ntimes(n):def inner(f):def wrapper(*args, **kwargs):for _ in range(n):rv = f(*args, **kwargs)return rvreturn wrapperreturn inner

然后你可以使用上述函数包装另一个函数,例如前文中的 add 函数:

@ntimes(3)
def add(x, y):print(x + y)return x + y

输出的语句表明该代码确实执行了 3 次。

一文读懂 Python 装饰器相关推荐

  1. 一文读懂Python 装饰器函数

    [摘要] Python装饰器的学习笔记 1. 初识装饰器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为大家讲解这个装饰器: 需求介绍:你现在xx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发部分任职,领导给你一个业务需求让你完成:让你写代码测试 ...

  2. 利用世界杯,读懂 Python 装饰器

    Python 装饰器是在面试过程高频被问到的问题,装饰器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特性, 熟练掌握装饰器会让你的编程思路更加宽广,程序也更加 pythonic. 今天就结合最近的世界杯带大家理解下装饰器. 德 ...

  3. 利用世界杯,读懂 Python 装饰器 1

    Python 装饰器是在面试过程高频被问到的问题,装饰器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特性, 熟练掌握装饰器会让你的编程思路更加宽广,程序也更加 pythonic. 今天就结合最近的世界杯带大家理解下装饰器. 德 ...

  4. 老司机教你 5 分钟读懂 Python 装饰器

    1. 写在前面 在介绍python装饰器之前,首先介绍python的一个概念,对象.在python里,所有的一切皆对象.常用的python对象有整型对象,浮点型对象,字符串对象,列表对象,元组对象,字 ...

  5. 利用亚运会,读懂 Python装饰器

    阅读文本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8 年印度雅加达亚运会已接近尾声,中国在金牌榜和总奖牌榜都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日本,我也是一名体育爱好者,平时有比赛也会看.看到中国的国旗在海外飘扬,内心会格外的自豪 ...

  6. 一文读懂 @Decorator 装饰器——理解 VS Code 源码的基础

    作者:easonruan,腾讯 CSIG 前端开发工程师 1. 装饰器的样子 我们先来看看 Decorator 装饰器长什么样子,大家可能没在项目中用过 Decorator 装饰器,但多多少少会看过下 ...

  7. 【Python】一文弄懂python装饰器(附源码例子)

    目录 前言 一.什么是装饰器 二.为什么要用装饰器 三.简单的装饰器 四.装饰器的语法糖@ 五.装饰器传参 六.带参数的装饰器 七.类装饰器 八.带参数的类装饰器 九.装饰器的顺序 总结 写在后面 前 ...

  8. python读取枚举_一文读懂Python 枚举

    enum是一组绑定到唯一常数值的符号名称,并且具备可迭代性和可比较性的特性.我们可以使用 enum 创建具有良好定义的标识符,而不是直接使用魔法字符串或整数,也便于开发工程师的代码维护. 创建枚举 我 ...

  9. python输入什么就输出什么_一文读懂Python的输入和输出

    本文介绍了Python的输入和输出,既然是Python代码,那么就一定有输出量,那么,Python是如何输出的呢? 输出 用print()在括号中加上字符串,就可以向屏幕上输出指定的文字.比如输出'h ...

最新文章

  1. 拉普拉斯平滑处理 Laplace Smoothing
  2. 学习AxureRP的成长之路
  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些重要问题和知识点
  4. java 抽象类 final_Java8 final关键字与抽象类
  5.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2039:【例5.6】冒泡排序)
  6. 迪米特法则(设计模式5)
  7. GO语言学习之路25
  8. postgres 连接数查看与设置
  9. 第五篇:白话tornado源码之褪去模板的外衣
  10. IDEA如何执行Maven命令总结
  11. mysql 存储 海量图片_数据库中存储大量图片设计
  12. 【win10清理系统垃圾脚本】
  13. Java中的Socket是什么?
  14. 【三】Apache的管理及优化
  15. 挂载WINDOWS虚机镜像
  16. 客户端服务器通信demo(续) -- 使用二进制协议 (附源码)
  17. 如何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报告学习体会
  18. 中间件厂商及相关产品榜
  19. [ZJOI2009]狼和羊的故事【网络流】【最大流(最小割)】
  20. 关于利率的c语言程序,【c语言】储蓄利息的计算

热门文章

  1. 学习笔记22/1/10
  2. Django中间件配合Vue拦截器的简单使用
  3. 安卓笔记:修正Task ‘wrapper‘ not found in project
  4. 嵌入式系统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中?(可就业方向)
  5. vue高德地图搜索功能
  6. [收藏]好学若饥 谦卑若愚
  7. 好东东-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
  8. E码通电子凭证服务平台 通用接口接入规范
  9. Windows XP 故障恢复控制台的说明
  10. 香港四日,逛吃逛吃—16家地道美味全纪录+伴手礼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