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有关一系列香港的新闻中,每每提及香港与大陆之间经济往来,都会出现一种共识:近年以来大陆依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AI获得的进一步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了双方之间的距离。甚至购物、旅游这类需求,都开始被日本替代。
这种说法是否客观,可以确定的是,科技产业的发展热潮,确实让大陆和香港之间的经济水平产生了差距。

很多人都说香港之于科技产业的二十年,是不断错过的二十年。

之所以说是“错过”,是因为香港并非没有创新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香港先大陆一步推出了和微信概念十分接近的Talkbox,如今却完全被Whatsapp所替代;在更接近的AI时代,著名AI独角兽商汤科技原本就由汤晓鸥带领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团队,但很快商汤就选择了扎根深圳。不仅如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每年也在向企业和学界输出着海量人才。换句话说,香港并非没有创新能力,而不是不具备创新土壤。

香港的创新土壤,究竟去哪儿了?

硅港计划的失败不能一直背锅

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迟缓,很多人会归咎于2000年左右“硅港计划”的失败。

1998年十月,当时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其上任后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科技兴港,要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议在港兴建名为硅港(Silicon Harbour)的电子技术开发区。

在那个年代,东亚承担欧美国家转移出来的晶片、半导体生产需求正在成为主流。台湾知名的“新竹科技园”大约也是在同一时期建成。当时有数据表明,该项目到2008年有望为香港新增195,000个就业机会和300亿港币的生产总值。

但这一项目却迟迟没能推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批地上话语权很低,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当时美国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向香港的出口等。没地皮、没生产设备,自然也就建不起任何科技园区了。加之2000年出现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承担金融职能较多的香港更加明显的感受到了相关波动,也留下了更深刻的阴影。

但这些理由显然不足以解释后来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热潮中,有很多企业都是从2010年左右才开始发展的后来者,海外的Uber、国内的滴滴都是如此。实际相比大陆,香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着更优异的先决条件。

相比大陆,香港更早的实现了4G网络的覆盖。在2010年,香港很多公共场所就已经有了免费WiFi,个人家庭也很早就实现了千兆光纤入户。包括智能手机的价格和下沉效率,都是要先于大陆一步。其他诸如金融服务,海外科技企业的入驻,也要相比大陆更加完善。

在这样优异的环境之下,香港却还能错过移动互联网,个中原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发达地区的诅咒?

如何解释香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失败

首先我们都知道,香港是一个经济发达但生存成本居高不下的城市,记住这一点,很多问题就有了根源性的解释。

第一, 香港移动互联网有着浓郁的外包风气。所谓的外包风气值得并不是把App开发工作外包给其他国家,而是有大量所谓科技企业都以承包App开发来维持生存。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于政府部分和实体企业的订单,这些甲方将App作为经营的附属品,因此在创意上也不会花费太多功夫。久而久之,在这种稳定收入的温水煮青蛙效应下,科技企业也逐渐丧失了创新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冒险精神,反而更像服务型企业,最终导致香港出产的App很多都看起来十分相似。

像孵化出TalkBox的GreenTamato就是一家外包App企业,有观点称,TalkBox后来的颓势,也有GreenTamato给予支持不足的缘故。

第二, 香港的劳动力价格昂贵。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中的很大一部分企业,是靠着打通供求信息+廉价的劳动力推进发展的,而城市化发展完善的香港显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如此以来就导致了很多好的模式外流到隔壁——举例来说,我们今天经常见到的运货搬家O2O平台“货拉拉”,前身就是来自香港的EasyVan。显然大陆的经济环境给予了这家企业更好的增长空间。

而且在昂贵的生活成本+求稳的科技行业共同作用之下,导致香港IT从业者收入并不占优势,远比不上金融行业,IT被人们戏称为“颓科”。最终很多人才向海外、大陆甚至台湾流失。

第三, 资本的保守趋势。香港的金融行业虽然发达,但也因金融的全球性趋势导致对于本土企业的“灯下黑”。结合以上两个条件,已经导致了香港科技企业的艰难发展,资本不愿投以关注也是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香港本土金融稳定在港口运输、地产等等收益稳固的行业中,同样也不具备冒险精神,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业与旅游业,另外再加上房地产。这四大传统行业总共占据了香港GDP的60%。资本和创业者都不想冒险,科技产业自然会出现如今的冷寂场面。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将其解释为“发达地区的诅咒”——社会经济和阶层趋于稳固后同样丧失活力,很难接纳和孕育新的高峰,实际除了这一原因以外,香港本身的土地、人口、外来科技企业的涌入等等因素也构成了种种不利条件,最终形成了今天香港科技产业的寂寞景象。

科技产业发展转圜:香港AI的未来

如果按照科技产业的发展线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我们几乎可以理所应当地认为香港在AI发展上毫无希望。

诚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冷清导致的直接原因就是数据的匮乏和云计算资源的短缺。同时大量数据被掌握在政府端口,香港大学教授Paul Yip称现在想要调用数据,还需要写“纸质申请书”。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下定结论。

在长达20年在科技产业上的落后之后,香港在这一次AI热潮中显然更加警醒,不仅媒体给予了更多关注,政府端口的动作也开始加速,像是推出了“创新预算资金”、香港的科技创新中心也得到了国家的资助。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和移动互联网不同,AI技术的出现将切实改变香港人的生活。对于生活高度便利的香港来说,O2O和共享经济能够带来的撬动力量并不大。可是对于金融、港口物流这些行业来说,AI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换句话说,香港不接纳AI,就有可能被AI替代。

那么在AI上,起步晚、数据少、资本流动封闭的香港,还存有哪些机会?到了AI时代,香港的创新土壤出现了吗?

目前来看,可以发现香港之于AI的几项策略。

例如发挥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优势,吸纳大陆的支持。其实即使香港在科技产业上成就不多,但在科研创新能力上还是不差的,在有IT界奥斯卡的APICTA大会上,香港几乎每年都能取得不错的奖项。就像在去年,香港的SmarKie的智能自动售货机、法诺实验室有限公司的多语言人工智能客户服务系统和智能RFID嵌入式机场行李装载机器人等等,都获得了奖项。

对于香港来说,实行技术出售的“以色列模式”或许是个不错选择。

另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落实,香港在产业链中的融合,对于中资企业的接纳,无疑会提升当地AI创业者的创业条件。像阿里和商汤就联合在香港成立了香港人工智能实验室,大陆企业开放应用场景,香港科研人员获得数据、算力方面的相关支持。

另外如同当年谷歌“退守”香港意在亚太市场一样,目前一些小型欧美企业也开始利用起相关中西融合的社会风气、便利的全球金融服务和地缘优势,将香港看做进入大陆市场的跳板。举例来说,来自英国的品牌零售服务企业Aitrak虽然还在初创阶段,但已经在香港设置了分公司,希望能够借此进入资本更活跃、数据资源也更丰富的中国大陆。

如此看来,不管是哪一种策略,香港AI的未来几乎都与大陆紧密相连。双方的通力合作和共同生长已经成为定局,抵挡和破坏这一趋势,是绝不理智的。
香港为了配合大湾区发展,2018年8月28号公布首份人才清单,首批纳入“香港人才清单”的优秀人士将来自以下11个专业类别:

  1. 资深废物处理专家或工程师
  2. 资深资产管理专才
  3. 资深海运保险专才
  4. 精算师
  5. 资深金融科技专才
  6. 资深数据科学家及资深网络安全专家
  7. 创新及科技专家
  8. 造船师
  9. 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
  10. 创意产业专才
  11. 专门解决国际金融及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纠纷的争议解决专才;及拥有处理来自投资或东道国跨境交易的专门知识及经验的业务交易律师而这次公布的“人才清单”内的专业人才,将通过“优才计划”申请来港定居,并且可以在“综合计分制”下额外获得30分!

也就是在原有“优才计划”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个加分项!假如“优才计划”是一门考试,“人才清单”就是一道附加题,如果拿下了这道附加题,你有可以拉开至少30分的差距!
快来评估看看:http://www.galaxy-immi.com/obscure/assessment/1.html?pla=sq&spreadword=csdn
你是不是也可以获得这额外的30分呢?

错过的二十年后:香港的科技败局和AI未来相关推荐

  1. 未来的计算机绘画图片,电脑绘画——为想象力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十中附校科技社团电脑绘画作品展...

    原标题:电脑绘画--为想象力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十中附校科技社团电脑绘画作品展 二十中附校电脑绘画卓越能力课程开展至今有近2年时间了.课程帮助学生认识绘画工具和软件.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提高绘画和艺术创 ...

  2. 野外的好用户体验:二十年后,漫画极客重返勇敢的新数字世界

    UPDATE: Listen to a podcast I did on Comics and the move to Digital Comics for Fanboy Radio. 更新:收听我在 ...

  3. 明年iPhone或支持双卡双待;刘强东:若十年后还是BAT,对国家是种不幸|ServiceHot一周热闻

    又是一周过去了,一起来看看近期有什么热闻~ 刘强东:若十年后还是BAT,对国家是种不幸 刘强东认为,以前的互联网是野蛮生长的,很难看到清晰的规则,这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但两极化越来越严重,流量越来越集中 ...

  4. [置顶] 程序员的奋斗史(二十八)——寒门再难出贵子?

    文/温国兵 相信读者大都看过这篇文章.如果没看过赶紧去天涯论坛看看或者关注鬼脚七阅读吧.天涯原文:寒门再难出贵子(修改版):知乎相关话题:「这个时代 寒门再难出贵子」如何看待? 这篇文章最早是永乐大帝 ...

  5. 程序员的奋斗史(二十八)——寒门再难出贵子

    文/温国兵 相信读者大都看过这篇文章.如果没看过赶紧去天涯论坛看看或者关注鬼脚七阅读吧.天涯原文:寒门再难出贵子(修改版):知乎相关话题:「这个时代 寒门再难出贵子」如何看待? 这篇文章最早是永乐大帝 ...

  6. 程序员的奋斗史(二十八)——寒门再难出贵子?

    文/温国兵 相信读者大都看过这篇文章.如果没看过赶紧去天涯论坛看看或者关注鬼脚七阅读吧.天涯原文:寒门再难出贵子(修改版):知乎相关话题:「这个时代 寒门再难出贵子」如何看待? 这篇文章最早是永乐大帝 ...

  7. 香港的区块链棋局, 十年后, 纽伦港还能主导金融世界吗?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量子学派(ID:quantumschool) 本文作者:罗金海 2008年,美国<时代>周刊文章<三城记>中提出了纽伦港(Nylonkong)这个名词. 它 ...

  8. 我错过了乔布斯和初代 iPhone,十年后幸好没错过你

    本文讲的是我错过了乔布斯和初代 iPhone,十年后幸好没错过你,9 月 12 日上午 10 时,史蒂夫·乔布斯的声音回荡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剧院里.苹果选择用已故传奇创始人的语录作为开场,足足 20 秒 ...

  9. 利仁科技二十多年不忘初心:用匠人精神持续创新出更精致健康的小家电

    近日获悉,利仁科技(001259)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即.8月11日,北京利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利仁科技,股票代码:001259)拿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18,484,4 ...

最新文章

  1. Boost asio 定时器
  2. 真正理解 MySQL 的四种隔离级别
  3. 一个例子让你了解Java反射机制
  4. include *.h 和 declare class *; 的区别?
  5. oracle 打印值,oracle – 在SQL Developer中打印变量的值
  6. ad域同步其他ldap账号_域渗透——普通用户权限获得DNS记录
  7. HDU 2686 多线程DP
  8. 写这么骚的代码,不怕被揍么?
  9. JAVA中输出姓王的姓名,没出过国的人,不配姓王
  10. Java LeetCode每日一题-从易到难带你领略算法的魅力(一):上升下降字符串
  11. 白杨SEO:企业口碑问答营销如何做?渠道选择、推广流程及注意事项
  12. 【记录】win11安装ubuntu子系统教程
  13. linux删除网卡网卡驱动命令,Linux系统如何查看网卡驱动
  14. unshift向数组添加自定义对象
  15. 成都拓嘉启远:拼多多万人团要不要去参加
  16. 51单片机智能温控风扇
  17. Ubuntu 18 永久设置分辨率1920x1080
  18. 荒诞 (absurdity)
  19. ndk编译 错误:dlopen failed:cannot locate symbol 一个符号 referenced by 你的库.so/.a lang.UnsatisfiedLinkErr
  20. 数据库查询_同时选修了两门课的学生姓名、学号

热门文章

  1. 网络安全--跑PIN找回WiFi密码(详细教程)
  2. 阅读书源最新2020在线导入_书源篇五
  3. torchtext使用-- 单标签多分类任务TREC
  4. 屯特大学计算机排名,荷兰屯特大学世界排名2021
  5. MP3文件格式(四)--XING VBRI 头部
  6. lubuntu输入法设置_Ubuntu 18.04 16.04 设置输入法切换方法 中文输入法
  7. 测试软件jm,JM3818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
  8. 鸿蒙系统名字来历,鸿蒙系统名字含义_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自己研发吗
  9. Datadog 笔记
  10. Java OOP 9 Java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