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铃,对05、10后的小朋友们,可能是一个久远到根本没听说过的名词。

而再大一点读者,一想到它估计就会梦回2000,耳边响起《两只蝴蝶》的音乐,举着翻盖手机的少年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从时间长河里走来……

尽管彩铃已经淡出了新一代冲浪爱好者的视野,但其业务的吸金程度却远超乎想象。高晓松曾在某次分享活动上,爆料了中国运营商仅用户没有退订的彩铃服务,收入就高达百亿级之多。要知道,因为用户更新彩铃意愿的降低,该类服务的版权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伴随着5G套餐用户逐渐抵达千万量级,新一代彩铃产品也被打包推出,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可以说,彩铃的发展,既凝聚了ICT产业的发展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商业化缩影。

彩铃的进阶:

那些年用过的彩铃现在怎么样了?

没用过彩铃的小朋友是否有很多问号?

简单解释一下,彩铃全称为多彩回铃音业务 (CRBT,ColoringRingBackTone),就是被叫用户为自己设定一个特殊的音效,可以是歌曲、故事、段子、录音等等,别人在呼叫他的时候,听到的就不再是单调的“嘟嘟嘟”,而是一段“个性”铃声。

这个剧情熟悉了吧??那些从父母手机里传出的中老年广场舞音乐,那些转接期间罗里吧嗦的机器女声,都是彩铃业务的一部分。

名字很陌生,存在感却很强,这到底是什么“幽灵业务”??

其实,相对于通讯网络,彩铃的历史并不长。简单起见,我们就用通讯代际来捋一捋。

第一阶段:2003-2008,2G时代。

彩铃从2002年3月由韩国SK电讯首推,被引入国内的时间很短,2003年5月,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和网通等运营商就相继推出了彩铃业务(有的叫炫铃)。

那场面可以说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手机用户的追捧。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浙江移动仅用了半年时间,彩铃用户就超过了100万。

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当时有机构数据显示,2005年彩铃业务用户增长率达到102.8%,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10亿元增加到21.3亿元,到了2006年,全国彩铃用户突破500万户,成为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新动力。

2008年,中国移动的营收超过了40亿,并统一建设了全国性的彩铃音乐生成平台,启动无线音乐排行榜制度,及彩铃创作大赛等。

大家购买彩铃的需求主要是设置个性化的铃声,后期还出现了集团彩铃、彩铃DIY等新功能。

可以说,在2G时期,检验一首歌到底火不火,各类彩铃排行榜是唯一标准。比如2006年新浪年度十大网络彩铃歌曲中的《QQ爱》,就在彩铃中泛滥成灾,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过,但莫名其妙地就学会了!

第二阶段:2008-2012,3G时代。

3G网络的完善,让终端设备有能力承载更多样化的媒体形式。“音乐+视频”逐渐成为了彩铃党的新选择。

这一时期,彩铃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仅次于短信的最成熟数据业务。艾媒市场咨询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移动彩铃功能费收入占总收入的94% ,而信息费仅占6% 。这也使得,2010年8月,中央音乐平台引入的音乐内容已超过120万首。

但一些问题已经开始凸显,比如市场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各省彩铃业务发展状况存在明显不均匀。最初的新鲜感已经消退,而彩铃很难让本人得到“张扬个性”之外的好处,加上收费不低(5元/月,使用不足一个月的全额收取月费,不同的彩铃等待音收取0-2元不等的彩铃信息费),退订率也开始升高。

尝到了彩铃业务甜头的运营商也开始谋求改变,打出了“多媒体彩铃”的旗号,宣称支持在语音之外增加图片、动画、FLASH影片、视频等等形式的彩铃。从大众认知度就可以知道,这一尝试与当时的产业环境和网络基础并不匹配。

2010年开始,无线音乐、手机报、飞信、手机视频等开始取代彩铃,成为运营商的新掘金手段。

第三阶段:2013-2017,4G时代。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了彩铃业务最致命的一击。

社交软件如QQ和微信,开始动摇彩铃业务的核心支撑——电话通讯。“管道”的变化,让“坐收买路钱”的运营商开始让位给腾讯这样的信息服务商。

首先是用户的流失,新一代年轻网民越来越习惯通过移动应用来与外界产生联系,越来越多地减少了短信、彩信、彩铃等由运营商系统平台统一掌控的服务频次。

其次是需求的转变。曾经彩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彰显时尚、凸显个性,逐渐变成了电话拨号音的一部分,以及中老年习惯的代名词。

而内容娱乐消费,则开始被直播所取代,彩铃的听众开始走向“秀场”,从为神曲作者付费转变为给主播打赏。此时的平民化偶像不再是庞龙们,变成了MC天佑们……

网络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直观地体现在商业价值的变迁上。2011年Q3,中移动市值达到1.55万亿港元,是当时香港主板市值最高的公司,而腾讯市值还不到中移动的五分之一。但到了2014年的时候,腾讯市值已经达到中移动的70%,2016年则超越中移动,成为亚洲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而彩铃,也被雨打风吹去。

第四阶段:2018-未来,5G时代。

伴随着产业标准、基础技术研发的逐步推进,5G从2018年开始走入了大众视野。全球运营商也开始投资建设VoLTE网络,旨在将“听的彩铃”演进成“看的彩铃”。

2018年,中移动在全球首发了该业务,2019年,中国联通也宣布启动5G彩铃的限时内测。

鉴于本老年人以及周围的人都没有使用过该功能,只能通过网络上的只言片语,看到作为“多媒体彩铃”的高清进阶版,5G视频彩铃可以为被叫用户展示一段高清的短视频,还可以针对不同主叫方设定不同的视频内容……

目前看来,除非年轻人主动预定5G套餐中的彩铃业务(显然并没有),否则彩铃的复苏恐怕还为时过早。

彩铃为中国内容市场带来了什么?

今天当我们回顾彩铃业务,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段时期的技术现象,更为中国内容产业带来了短暂的商业繁荣。

首先,彩铃激活了草根内容生产。

既然是为了彰显个性而生的,那么很早就出现的彩铃DIY也为草根歌手的出现奠定了前提。

只需要安装专门的唱录软件,即可轻松进行歌曲唱录并制作成DIY彩铃,不仅可以省去购买彩铃版权的费用,而且成为激活民间创造力的重要方式。

也正是在这样“内容为王”的风潮下,中国音乐产业出现了一段短暂的“打歌”时期。

一直以来,中国内地没有唱片工业,也没有韩国的“打歌模式”,音乐唱作人无法通过唱片来赚钱,加上盗版与网络非法下载,直接导致原创环境的萎靡。

但运营商彩铃业务,必须具有全版权,2003年中国移动规定,所有SP提供的音乐都必须得到唱片公司授权。这也为原创歌曲的宣发、商业化变现等提供了一个可取的额方向。

只要能够成为“爆款彩铃”,那么创作者就会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比如2004年麦田就开出8位数的天价购买了刀郎作品在新技术领域的版权。

演唱《两只蝴蝶》的庞龙也成为2006 年福布斯名人榜上内地收入最高的男艺人,收入大部分源自神曲的彩铃下载分账。据统计《两只蝴蝶》的彩铃下载量单月最高突破500万。单月彩铃下载量突破600万的《老鼠爱大米》,也为创作者杨臣刚带来了每月数千万的进账。

那么,彩铃在5G时代还能继续为内容产业贡献力量吗?

彩铃能够为5G输出什么?

要回答前面的问题,需要先解决三个问题:

1.这届年轻人还需要彩铃吗?

说不需要,似乎是一个过于武断的答案。尽管这届年轻人不再沉迷于网络神曲,但病毒视频、YouTube等平台的走红,以及偶像爱豆来电等营销玩法的兴起,也都说明了,个性化表达与富媒体内容依然是智能终端用户的刚需。

但满足这一需求的“管道”,显然不必是运营商。移动网络的丰富、IoT智能终端的出现,有越来越多的介质可以承载这一需求,拨打电话早已不再是社交互动的第一选择,彩铃曾经的纯渠道分发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2.彩铃还能为内容产业带来价值吗?

不可否认,彩铃的商业化规模对原创音乐有着极大的刺激作用。

但在今天的内容市场,创作者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高质量的长短视频,已经是一篇竞争红海。

尽管运营商们都试图孵化自有的短视频内容生态,摆脱单一的管道化定位,但从效果来看,原生态的移动应用产品更受创作者的喜爱,平台的商业变现和利益分配能力也更强。

最简单的,早在彩铃时代,都是中间批发商赚取了暴利。2010年,运营商在彩铃业务上有200、300个亿的收入,而艾媒市场咨询研究发现,当时音乐者(词作者、曲作者、版权单位)的收益率不到1%,收不到钱已经成为更优秀版权内容加盟的致命点。

与之相比,诸多短视频生态对创作者的扶持生态,可以说是“保姆级服务”也不为过。比如视频/直播平台的头部主播,往往能达到数千万的年收入。彩铃运营商如何与之竞争,也成为一个难题。

3.5G能带来改变吗?

立命之本的5G网络,能够为运营商彩铃业务带来竞争优势吗?

目前看来,5G对通信行业格局的冲击与重塑,给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商机。尤其是表达形式的改变,让高清、全面屏的视频成为了更佳的内容载体。

某种程度上,视频彩铃的出现,踩准了5G时代的节奏。但大范围地推广,显然对网络时延、带宽、稳定性、处理能力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决定了目前只能为部分人尝鲜,短期内还难以走进大众生活。

个性表达永远是用户的刚需,这支撑着彩铃数十年来的生存。时代会给它怎样的结尾,恐怕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你会为自己定制一个视频彩铃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脑洞~

早已过气的彩铃,还能在5G时代续命吗?相关推荐

  1. ccxprocess可以禁用么_提效 | 5G时代网站还需要加速么?

    看到标题, 你一定会说都已经 5G 时代了, 还要在网络提速上下功夫么? 答案是: 是的. 如果你是做国际或者全球业务的, 会更有体会,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是非常差的, 说他们停留在 2G 时代也不 ...

  2. 在5G时代,微信还能活多久?

    在5G时代微信能活多久,目前还无法判断,主要是有些影响因子不明确,我大致聊聊. 1.5G应用不明确:当前5G的特性可能很多人清楚,低延时,高速率.广连接,但是这种特性对当前APP会产生怎么样的变化还无 ...

  3. 寒冬下,掉队的金立、联想、魅族们还能赶上5G班车吗?

    虽然时间转眼到了初夏,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就像四月飞雪的北京,仍身处寒冬之中,对身处夹缝的手机品牌而言,更是寒风刺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 ...

  4. 中国移动的“野望”:张艺兴入职的背后,是5G时代快速抢占年轻人眼球的攻坚战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移动互联网玩得越是深入,人们对运营商的遗忘似乎就越厉害. 但运营商显然不甘于此,以互联网常常玩的"明星入职"为例,以中国 ...

  5. 5G时代,为什么主流大厂纷纷布局这项技术?

    导读: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互联网的诸多方向产生影响,每天科技新闻中关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讨论越来越多.深度学习技术在近两年飞速发展,各种互联网产品都争相应用深度学习技术,产品对深度学习的引入也将进一步 ...

  6.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打造五新体验 做5G时代内容的聚合者与生产者

    [TechWeb]在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5G+业务创新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副总经理颜忠伟以"共建5G开放生态,创新业务共赢模式" ...

  7. 5G 时代的车联网混战!

    作者 | 徐鸿鹄责编 | 胡雪蕊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几何四驱(ID:GeometryAWD) 新趋势的入侵,往往都有"狂人"做推手."车联网"的概念被轮番炒了那么久 ...

  8. 少林寺步入 5G 时代!

    整理 | 胡巍巍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千年古刹,又开新花! 据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消息,经过前期筹备施工和测试.近日,少林寺景区的7个移动5G基站正式开通投入使用,中国功夫的 ...

  9. 广电在5G时代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山 西 传 媒 学 院 广电在5G时代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院 系:融媒技术学院 学生姓名:刘博杰 专 业:广播电视工程 年 级:2017 届 完成日期:2020年2月28日 指导教师:张燕 广电在5G时 ...

最新文章

  1. spring与springBoot不同之处
  2. 12、oracle数据库下的存储过程和函数
  3. 这些代码优化的方法,你都用过吗
  4. C++ 11 深度学习(九)C++文件IO
  5. ppt格式刷快捷键_为什么别人PPT做的比你快?因为你没掌握这些!
  6. html页面布局代码bootstrap,Bootstrap3.0学习笔记之页面布局
  7. Java反射机制剖析(一)-定义和API
  8. js分页工具分页功能实现
  9. java程序模拟QQ空间登录 - 并模拟刷说说的赞
  10. keil uvision4 汉化破解版v4.12
  11. CodeForces - 1040B Shashlik Cooking (思维/贪心)
  12. AUTOCAD——Excel表格导入CAD、CAD合并两兄弟
  13. 《图解TCP/IP》读书笔记
  14. 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现状:全年新增保单件数489亿件,保险金额为12146万亿元[图]
  15. lol 5.24版本top5:火男胜率登顶
  16. 原生小程序 申请小程序 - 发布流程
  17. 计算机数值方法知识,计算机数值方法.pdf
  18. SAP ABAP PARAMETERS定义下拉列表
  19. Mac 应用中支持Dark Mode(深色模式)
  20. transformers库使用--模型构建

热门文章

  1. 怀着一颗谦逊的心上路
  2. 58集团2017校招(第一次正规的笔试)
  3. 春节假期顺延30天!网友:酸了!员工不乐意了……
  4. 投资银行业务财务报表分析
  5. 一个移动光猫能连几个路由器?
  6. 用Kali实现局域网内ARP欺骗和中间人攻击
  7. 修改版——制作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方法总结
  8. android AppWidgetProvider开发桌面小工具
  9. 玩转Java8Stream之函数式接口
  10. jeecgboot--根据模板自定义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