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最大的程序员交友网站是哪个?不是 Stack Overflow,就是 GitHub。根据 11 月 25 日 Alexa 的网站排名数据来看, 目前 SO 排第 60 名,GitHub 排 66 位。(最后有 Alexa 数据截图)

今年 9 月,程序员神器之一的 Stack Overflow 正式成立 10 周年了。截至目前为止,SO 用户量高达 930 万,也许你经常在 SO 上找解决方案。但你可能还不真正了解 SO。来看看 SO 创始人 Jeff Atwood 是怎么说的。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问我,我的工作是什么,对此我有一个 15 秒的回答:

我们创建了一个类似维基百科的网站,程序员们可以在上面发表或者解答问题。网站的名字叫 Stack Overflow。

截至 2018 年 9 月,Joel Spolsky 与我共同创建的 Stack Overflow 已经走过了 10 个年头。从 2012 年开始我就在做其他的工作了,但是能让人们在我过世之后还能想起我的东西,那肯定还是我的老伙伴 Stack Overflow。

这里我好像应该滔滔不绝地说 Stack Overflow 有多么优秀,而我作为创始人是有多么伟大。

但这些我都不在乎。

我真正在乎的是,Stack Overflow 对程序员们是不是有帮助。对此,让我们看看如今最牛叉的开发者之一,我的偶像 John Carmack 是怎么评价的。

在为提升开发者的效率方面,Stack Overflow 可能贡献了数十亿美元

说实话,2013 年 9 月 17 日是很美好的一天。我读到这条推的时候吓了一跳,不光是因为我经常用 Carl Sagan 的方式读 Billions 这个词。我在 Twitter 每隔几天就会读到一些残酷无尽的人间疾苦,以及人们在网络上的互相叫骂。与此相反,那一天是我感觉到的只有喜悦。这也提醒了我,我该查查 Twitter,看看如今谁还对网络抱有不同的理解。

Stack Overflow 有着如此多用户,也帮助了一个时代的开发者,对此我感到既荣幸又谦卑。但是,实现这一成就的并不是我。

  • 是你们,对 Stack Overflow 贡献了经过深入研究后想到的提问;

  • 是你们,对 Stack Overflow 贡献出了简洁而清晰的答案;

  • 是你们,编辑了 Stack Overflow 的提问或答案,并使其变得更好;

世界各地开发者们所贡献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提问与回答,把 Stack Overflow 变成了一个在开发领域能与维基百科抗衡的创意共享知识库。这实在是…非常的不可思议。

不过成功的故事都很无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本身运气好,但还时不时的告诉别人是自己的努力以及喝活力汽水换来了成功。我觉得失败的故事更有教育意义,在建立业务与规划未来时,我把自己想象成深渊专家,并开始一场比赛。这是我自己做事的习惯。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 Friedrich Nietzsche

由此,我现在要与耀眼的深渊对视,预测一下Stack Overflow未来十年会遇到的挑战。这之前,我要先澄清以下事实。

1、从 2012 年 2 月开始,我就没有再为 Stack Overflow 做事了,也没有对其运营有过任何建议。你问我对如何运作Stack Overflow 竟然能没有建议?额,那你可能不认识我。你问我难道我不会时不时给员工发邮件告诉他们我的想法?我也许会吧,但是我为数不多的归档邮件可以证明,这个事情很少发生。

2、Stack 有着优秀的员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包括我离开之前的 Stack Overflow 社区成员)都能对我们的使命给出更好的,不像我那样胡思乱想的阐述。我会用生命信任他们吗?不会。但是我会用 Joel 的生命信任他们!

3、Stack Overflow并不属于我或者 Joel,或者其他一些优秀的开发者。Stack Overflow 的运作靠的是世界各地日复一日做开发的人们,就像你或我一样。我觉得 Stack Overflow 就像个家长,它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最终能离开家长身边,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

4、作为 Stack Overflow 的创始人,我在社区成立的最初四年里,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参与制定规则与规范。你现在阅读的是我所强观点,弱坚持。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我也希望自己的预测是准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预测未来,或者我有资格去预测未来。不过我并不会以自己是否具有资格而不去做一些事情。

Stack Overflow首先是一个 wiki

Stack Overflow不仅是个论坛,它跟维基百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衡量问题和答案是否有意义的方式,不是看那些问题和答案对特定几个人的帮助,而是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和答案能不能帮助到越来越多的人。我从 2008 年 Stack Overflow 上线后就在强调这个关系。来看看下面谁的地位最高。

为了强调这一核心价值,Stack Overflow添加了一个简洁的功能。那就是在用户资料里会显示,你所贡献的问题与回答帮助到了多少人。

这些问答内容到底服务于谁?回答问题为何有如此严格的审核过程?对于 Stack Overflow 最常见的抱怨通常来自于对前面这两个问题的误解。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Stack Overflow并不是一个“回答我的问题”的地方,它是“让我们合作建立一个对未来的开发者们有益的地方”。也许 Stack Overflow 应该更加努力去帮助用户理解这件事。

如今很多用户,甚至泡在 Hacker News 上的技术圈网友,都不知道 Stack Overflow 上有个功能,那就是每一个问题都是可以修改的,即使是没有登录的匿名用户也可以修改。对此我深表惊讶。这个功能不奇怪,对吧,因为 Stack Overflow 就是一种维基百科,这也是维基百科的运行模式,任何人都可以修改任何内容。不信的话,现在就去试试吧,找一个你认为可以提高的问题或者回答,点击“改善这个回答(improve this answer)”或者“改善这个问题(improve this question)”,然后写下你的改良版。

Stack Overflow 有很多功能(甚至也包括我自己在 2012 年之前的一些所作所为)都容易导致用户误解其核心价值。理论上,“如今每一个开发者都听过,用过以及了解 Stack Overflow”,但我觉得这个假设不准确。毕竟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开发者诞生。说得更复杂一点,Stack Overflow 的使用模式有三种,从大到小,以倒金字塔的形式排列如下:

1、我在需要的时候去搜索答案

用户直接上网搜索,搜索引擎会直接显示出 Stack Overflow 中的高票答案。出现在搜索引擎第一页,这也是Stack Overflow的主要目标。如Stack Overflow正常运行,98%的开发者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不需要主动提出或者回答问题。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找Stack Overflow上到他们需要的结果。这是个好事,非常好的事。

2、我遇到很困难的问题时会参与Stack Overflow的讨论,因为单纯的搜索找不到我想要的答案

只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参与Stack Overflow的讨论,这很合理。然而,我觉得这个阶层的用户最容易感觉到Stack Overflow不是那么容易使用,因为这类用户可能对Stack Overflow很熟悉,但是并不清楚发布问题的流程。并且在他们急切想寻找答案的时候,他们没有时间或心思去应对Stack Overflow对于问题背景、格式、描述以及引用要求。

3、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主动参与Stack Overflow的问题讨论

这个阶层的用户很有经验,他们贡献了很多答案,也了解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是他们感兴趣、愿意回答的问题。他们不经常提问,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全面搜索他们想要的答案。但是他们一旦提问,那一定是个示范性的好问题。

(理论上这里还有个第四阶层用户,他们无私的贡献了很多提问与回答,目的只是为了推动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造福于新一代的开发者们。但是我们没空提这些大神,你们只会让我们显得更加平凡,所以我们就此打住吧)

第一阶层的用户在社区里开心地逛了好几年,却在变为第二阶层用户时,一下子有了不开心的用户体验。对此我一点儿也不惊讶。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改变并提高提问页面的用户体验。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用户在提出了某个问题后,可能收到关于问题信息不足的负面反馈,但是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你的问题应该是“有益于其他用户而并不只是你自己”。

Stack Overflow采用了维基百科的模式,也使其自身受到了很多限制。即使用户在提问前就知道这些,很多时候到底什么是“有用的信息”也很难判断。同理,很多时候我们也不确定到底什么样的话题,人群或者地点需要一份维基百科。Henrietta Lacks 有自己的维基百科页面,这毫无争议,但是他住在奥哈马市的表兄 Dave,那个提出了一个关于 PHP 5.6 的奇怪问题的人,是不是该被写入维基百科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内容像地雷一样遍地都是

这事我很早就预料到了。老实说,我有点庆幸自己在 2012 年离开了 Stack Overflow,这样我就不用去处理这个难以置信的技术性难题:重复性内容。在我听到的关于 Stack Overflow 的所有抱怨里,重复内容是我觉得最有共鸣的。

如果你接受Stack Overflow是个类似于维基百科系统这一前提,那同理你显然不能接受,在维基百科中,对于意大利有五个不同的词条。Stack Overflow不允许对于同一个技术问题有重复的提问。我们确实有很多避免重复问题的功能,比如输入问题时的同步搜索,以及提交问题前,你会看到一个很明显的,鼓励用户先去搜索相关问题的搜索框。

… 如何查找并判断重复内容是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即使是Google这样的公司,有着名副其实世界最聪明的工程师团队,专攻了20年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当你在一个不允许重复问题的网站中提问时,系统去重的难度取决于总问题数量,处理一百万的问题总量的去重与一千万甚至一亿相比,是非常不同的。系统处理问题去重的难度,会从不太难处理变为最终的完全无法处理。比如你提出了一个与艺术类相关的问题,那么系统需要根据你的提问内容,在不胜枚举的已有问题中进行筛选,以确保没有看起来相似的提问。

等会儿,还有个更难的问题!

  • 相似问题中有一点内容变化也是可以的,因为十个不同的人在提出同一个问题时,完全可能使用毫不相关的词语来形容这个问题。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是相信我:人类极其擅长做这样的事。我们希望保留这些重复的问题,并且让他们都指向同一个主问题,以便于用户更好的搜索他们需要的内容,即使这些用户使用了那些平常不太会被用到的词语去描述问题。

  • 如何判断你提出的问题是不是重复,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多少词语的重叠才能决定一个问题是不是与另一个重复?谁来决定?不同人有不同理论。这是个以人类语言为标准的解析,然后人类吧……不可预知。这个系统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去重的缺陷会一直存在于系统之中。

我对于越来越严重的重复问题并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是我想指出,早期在 Stack Exchange 有很多先例,它们把网站分为“初级”和“高级”区域,不同区域的规则不同。我们在别的地方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比如 Math 和 MathOverflow,English 和 English Learners, Unix 和 Ubuntu,也许是时候搞一个以初级用户为主的 Stack Overflow了,在那里我们可以允许多一些重复,少一些规则。

Stack Overflow是个可以同行评审的竞争性系统

Stack Overflow确实是个相当明确的竞争性系统,它的一大标志就是“总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根据我的多年观察,激励开发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巧妙地暗示出别人的解决方案也许比你的更好。

– 你好Randall。医生说你能听到我说话,虽然你看起来像植物人。我是来告诉你,别着急慢慢康复。因为Ross接替了你的工作,并且做的非常好。他甚至找到了你代码里的瓶颈,还说他改过的代码变快了两倍。

– 这不可能!!!!!我现在就回办公室!

Stack Overflow的竞争性质体现在了它的公开声望系统上,就是用户名旁边那个拥有神奇力量的数字。所有的声望值都来源于其他用户,而不是所谓的系统。

每当你提出问题或者提交回答时,你的问题或回答都可以被其他用户指指点点,他们可以编辑、标记、关闭、打开、顶、踩或者收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 Stack Overflow 成为一个同行评审和友好竞争的系统,就像在公司里,你的代码被你从没见过的另一个部门的人来评审。有人以友好的方式去质疑你所提问题的提论,也是完全合理的,比如,你真的想用这个正则表达式去匹配 HTML 吗?

我完全清楚这种竞争性质的同行评审系统,并不适合每一个人。Stack Overflow 采用维基百科的模式,导致它存在不能接受重复内容这样的限制。那么根据你的情况与背景,同行评审时,你收到的评价可能会让你觉得不舒服。

我听部分用户反应,在 Stack Overflow 提问的过程中会感觉到焦虑。对我来说,在 Stack Overflow上提问,应该感受到一种 ”我要展示出我最好的一面“ 的正常焦虑:

  • 在你的同事面前演讲的焦虑

  • 考试要取得好成绩的焦虑

  • 开始新工作,与你尊敬的优秀同事们一起工作的焦虑

  • 第一天去学校报到,即将见到新同学的焦虑

至于那种完全不会感到焦虑的地方,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从事了很久的工作,已经不再关注与工作本身,因此也没有那种担心有一天就会丢了工作的焦虑。这样怎么会好呢?所以说我不喜欢零焦虑的系统。

也许你不喜欢竞争。那么能不能有个少量竞争模式的问答系统呢?一个没有投支持或者反对票功能的系统,这样无论发表什么内容都不会感觉焦虑。这就像是一个全是你的支持者的网络,大家都相信你,希望你成功。这当然也是可以的。我认为应该有类似这样的网站,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验。那么 Stack 应该建立一个这样模式的社区吗?这样的社区已经有了吗?这是个开放题。也请随意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Stack Overflow是为了日常开发者而设计的

Stack Overflow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这也是经常容易被混淆的一点。这个回答很直观,而且从从未改变过:

一个为专业和热情的程序员而存在的问答平台。这是指:

当前正在从事程序开发职业的人,或者如果愿意就能立即胜任程序开发工作的人。

如果你觉得好奇,这个定义的一部分是公开的商业决策。为了盈利,你的用户群体必须要有一部分拿着开发者薪水的人,或者在找开发者的工作的人。整个 Stack Overflow 社区也许有着知识共享的标签,但是它并不是个非营利组织。我们的出发点是可持续经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 Stack Overflow 上线一年之后,就成立 Stack Overflow Careers 招聘平台的原因,回顾一下,成立的确实有点过早了。为了实现比 2009 好很多的集成化用户体验,招聘平台被归入了 Stack Overflow,放在了 stackoverflow.com/jobs下面。

用户的选择定位并不是说要排斥非开发者,但是 Stack Overflow 确实是一个有着严格同行评审,对已经在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非常优秀的功能,但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很不友好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在推特上,看到有人推荐学生去 Stack Overflow 找答案时,我会小心翼翼的建议不要这样。对于开发领域的新手或者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与 Stack Overflow 所提供的是完全相反的。他们需要的是:

  • 一对一的指导

  • 实时屏幕共享协作

  • 实时语音

  • 理论背景知识课程

  • 初学者练习

  • 一个练习与实验的场所

这些都是对初学者来说,很好很合理的事情,但是 Stack Overflow 一个也不做。你可以通过 Stack Overflow 来从头学习如何编程吗?理论上你可以通过任何软件做任何事情,你甚至可以通过 Reddit 与人进行日常交流,如果你是受虐狂的话。但是答案还是肯定的,理论上你可以通过 Stack Overflow 学习如何编程,如果你是喜欢竞争模式(声望、被关闭、被踩)的神童,也完全能接受要去帮助别人而不只是自己学习知识这一观点。但是我强烈不推荐这样做。对初学者来说,除了 Stack Overflow 外还有很多更好更合适的平台。那么 Stack Overflow 能不能成为一个适合新手和学生的平台呢?我不清楚,我也不能决定。

这些就是我要说的。我们可以不再与深渊对视。

我希望我的观点对 Stack Overflow 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总的来说,我认为目前的 Stack Overflow 很强大。但是,无论是 2008 年还是2018 年,我怎么想有关系吗?

Stack Overflow 是你们的。 Stack Overflow 将信念赌在了这一点:信任你的同行。Stack Overflow 的成长离不开那些积极参与社区讨论的开发者们。是你们让我相信开发者社区是最好的学习与成长的地方。是你们让我收获了如此多的对于 Stack Overflow 的赞誉。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们的。 很久之前我在 Code Horror 上就知道了合作的力量是多么强大。目前我们的社区已经达到我今生难以企及的高度。我唯一能要求的,或者是我们能要求的,就是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成长。 如果有人认可了你的付出,那么你值得为此感到骄傲。

开发者社区的力量能够创造以及终结 Stack Overflow。Stack Overflow 长大了会成为什么?它的未来将由我们共同创造。

Stack Overflow 十周年快乐!

PS:从今天(2018-11-25)Alexa 数据来看,Stack Overflow 在全球范围排 60,GitHub 第 66。今天,SO 就是程序员最大的交友网站咯。今天不接受反驳。

精彩回顾

♡ 程序员究竟能干多少年?

♡ 互联网公司各岗位真实工作内容起底

♡ 一次尴尬的采访和程序员的传奇脑洞!

♡ 天一冷,程序员都穿上格子衫

♡ 史上最真实的行业鄙视链曝光

♡ IT公司老板落水,各部门员工怎么救

♡ 宿命之战:程序员VS产品经理

♡ 作为一个前端,可以如何机智地弄坏一台电脑?

♡ 程序员跟产品经理打起来了,这是一个需求引发的血案...

♡ 后端说,你个前端不会用 headers吧,我怒了!

♡ 有个厉害的程序员女朋友是什么体验?

♡ 多年来,程序员经常加班的真相终于揭开了…

最大程序员交友网站 10 岁了,它长大后要成为什么相关推荐

  1. 【程序员交友】阿韦:文武双全的80后

    [照片] 照片.jpg [昵称]: 阿韦爱Android [地点] 杭州 [兴趣爱好] 音乐.文学.旅游.爬山.打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目前单身未婚; [交友宣言] 追逐吧,一路追逐,汗水是最美 ...

  2. 工作 10 年后转行程序员,如今 35+ 岁并不焦虑!

    ‍‍ 作者| 程军 来源| 军哥手记(ID:zxhy_cj)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我的一位读者,暂且称他为 A 君.不过 A 君有点特别,非科班,工作 10 年后才转行 iOS 程序员.今年 36 岁, ...

  3. 程序员社交网站_程序员不必在社交上感到尴尬。 这里有10项社交技巧可以改善您的职业。...

    程序员社交网站 If you work as a software developer, most of your workday is spent dealing with people. 如果您是 ...

  4. 程序员到了35 岁就要被裁员?

    有下面两种说法: 一种是"程序员到了35 岁就要被裁员了". 还有一种是"程序员是4D工种:dirty,difficult, dangerous, dreamless&q ...

  5. 为什么有些程序员悄无声息渡过35岁中年危机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sdnsevenn/article/details/78909434 为什么有些程序员悄无声息渡过35岁中年危机? 今天分享是一些已经渡过中年危机 ...

  6. Java程序员必备的10个大数据框架

    当今IT开发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复杂性,硬件越来越复杂,OS越来越复杂,编程语言和API越来越复杂,我们构建的应用也越来越复杂.根据外媒的一项调查报告,小千列出了Java程序员在过去12个月内一直使 ...

  7. 程序员如何跳出35岁魔咒,史上最全思维图收集解救你

    时常有人在知乎.百度等平台抛出问题:程序员过了 35 岁或 40 岁是不是就失去了竞争力,要转管理岗了吗? 100offer 在2017年对其平台上的5844 位技术岗位求职者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得出了 ...

  8. 程序员进阶的10大黄金法则

    译者:小傻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读本科生 审校: 明明如月 软件攻城狮   出处 :http://www.codeshare.co.uk/blog/10-golden-rules-for-b ...

  9. 程序员能干到50岁?

    引言 总是不断地在论坛.博客乃至报刊.杂志上看到关于"程序员是否可以干到30岁之后",或者"程序员30岁以后能够做什么",这样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多了,似乎在校念 ...

最新文章

  1.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python实现
  2. 原生js设置div隐藏或者显示_JS实现“隐藏与显示”功能(多种方法)
  3. 11.3 人工合成数据-机器学习笔记-斯坦福吴恩达教授
  4. c语言表示测试结束,C语言简单测试题
  5. NuGet程序包安装SQLite后完全抽离出SQLite之入门介绍及注意事项,你真的懂了吗?...
  6. Windows进程同步之事件内核对象(Event)
  7. 【干货】完美日记增长策略深度研究报告.pdf(附下载链接)
  8. f2fs解析(四)f2fs的extent特性
  9. wireshark不显示rtsp问题(四)
  10. MWeb Pro for Mac(Markdown博客生成软件)
  11. 计算机科学中常见计量单位解析
  12. swpu计算机科学学院推荐免试,西南石油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结果公示 - 千里马招标网...
  13. 答题卡 移动端在线考试html模板,标准化考试答题卡模板.doc
  14. 利用kali自带的msfvenom工具生成远程控制软件(木马)
  15. elasticsearch(es)的安装-macOs
  16. 如何查看MacBook Pro硬盘序列号
  17. Linux(CentOS 7)服务器增加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
  18. 分享几个简单的HTML网页特效代码
  19. 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编程,python卷积神经网络训练
  20. 敏涵控股集团成为2022第十二届公益节候选品牌

热门文章

  1. PEAR:PHP扩展与应用库
  2. spaCy V3.0 基于规则匹配(2)----高效的短语匹配器和依存句法匹配器
  3. 计算公元纪年法总天数及星期几(用自己的一个思路)查询日历保存到文本文件
  4. 使用logcxx库和boost库构建系统日志的格式化输出
  5. EXCEL-职业版本(1)
  6. python分析保险销售数据_利用python进行保险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7. is在python中是什么意思_【IT专家】关键字:is和=在python中有什么区别
  8. 12306自动刷票下单-登录篇
  9. linux分区命令parted6,Linux parted命令支持T级分区
  10. Kubernetes、k8s从入门到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