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本章内容

4.1 经典推理和非经典推理

4.2 不确定性推理

4.2.1 不确定性的表示和度量

4.2.2 不确定性的算法

4.3 概率推理

4.3.1 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公式

4.4 主观贝叶斯方法

4.4.1 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4.4.2 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4.4.3 主观贝叶斯方法的推理过程

4.5  可信度方法

4.5.1 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表示

4.5.2 可信度方法的推理算法

重要公式总结:


本章内容

熟悉经典推理和非经典推理的区别

掌握不确定推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概率推理方法

掌握主观贝叶斯推理方法

掌握可信度推理方法

了解证据理论的基本知识

4.1 经典推理和非经典推理

 非经典推理和经典推理的区别表现在:

 推理方法。经典采用演绎逻辑推理,非经典采用归纳逻辑推理。

辖域取值。经典逻辑都是二值逻辑,非经典是多值逻辑。

运算法则。经典逻辑中的许多法则在非经典逻辑中不成立。

逻辑算符。非经典逻辑具有更多的逻辑算符。

是否单调。经典逻辑单调,而非经典逻辑是非单调逻辑。

4.2 不确定性推理

不确定性推理是一种建立在非经典逻辑基础上的基于不确定性知识的推理,从不确定性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不确定性知识,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的和合理的或近乎合理的结论。

不确定性推理中必须解决推理方向、推理方法、控制策略等基本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不确定性的表示与度量、不确定性匹配、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以及不确定性的合成等问题。

4.2.1 不确定性的表示和度量

1、不确定性及其类型:

①随机不确定性,eg: 这场比赛A队可能获胜

②模糊不确定性,eg:小明是个高个子

③不完全性,eg:刑侦过程的某些阶段往往要针对不完全的证据进行推理

④不确定性,eg:人们对太空的认识

2、三种不确定性:

①关于知识的不确定性

②关于证据的不确定性

③关于结论的不确定性

3、知识的表示与推理密切相关,不同的推理方法要求有相应的知识表示模式与之对应

4、知识的度量

        静态强度:专家系统中通常用一个数值表示相应知识的不确定性程度

动态强度:证据的不确定性也通常用一个数值代表相应证据的不确定性程度

4.2.2 不确定性的算法

 1、不确定性的更新算法

(1)已知规则前提即证据E的不确定性C(E)和规则的强度f(H,E),其中H表示假设,求H的不确定性C(H)

(2)并行规则算法

(3)证据合取的不确定性算法

(4)证据析取的不确定性算法

证据析取、证据合取的不确定性算法统称为组合证据的不确定性算法

    2、不确定性的计算与传播:

(1)组合证据的不确定性计算(最大最小方法、概率方法、有界方法)

(2)证据和知识的不确定性的传递

(3)不同证据支持同一结论时其不确定性的合成

不确定性推理的一般模式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不确定性推理=符号推演+不确定性计算

    3、不确定性方法的分类:

4.3 概率推理

4.3.1 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公式

    1、统计概率的性质:

(6)对任一事件A,有:

        P() =1-P(A)

                表示事件A的逆,即事件A和事件A的逆 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2、概率的部分计算公式

(1)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P(A|B)=P(A∩B)/P(B)

(2)独立性公式:

若事件满足 P(A|B)=P(A),则称事件A关于事件B是独立的,A与B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

P(A∩B)= P(A)P(B)

(3)全概率公式:

(4)贝叶斯公式:

4.4 主观贝叶斯方法

核心思想:

根据 先验概率 (H出现的概率 P(Hi) )以及证据E的 条件概率 (Hi出现的情况下E出现的概率 P(E | Hi)) 得到后验概率(出现E的情况下出现Hi的概率)

例如:

小明去上学,坐公交车迟到的概率是30%,步行迟到的概率是20%,假设选择每种公交车的可能性相同,问小明迟到了,坐公交车的可能性是多少?

4.4.1 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1、主观贝叶斯方法用产生式规则表示知识

        if E then (LS, LN) H 

(LS,LN) 表示该知识的静态强度

LS为上式成立的充分性因子,衡量证据 E 对结论 H 的支持程度

LN为上式成立的必要性因子,衡量     ~E 对 H 的支持程度

LS 和 LN 的取值范围是 [0,+∞),由领域专家给出

E 是该条知识的前提条件,它既可以是一个简单条件, 也可以是用and  、or 把多个条件连接起来的复合条件。

H 是结论,P(H) 是 H 的先验概率,它指出在没有任何专门证据的情况下,结论为真的概率,其值由领域专家根据以往的实践及经验给出

2、推理过程即为根据前提 E 的概率 P(E),利用规则的 LS 和 LN,把结论 H 的先验概率 P(H) 更新为后验概率 P(H|E) 的过程

3、在贝叶斯方法中,引入概率函数O(x),表示事件x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把x发生概率的取值从[0,1]放大到[0,+∞)

4、更新贝叶斯公式

1)对于LS:

由③式得到 O(H/E)=LS×O(H) (该公式被称为Bayes公式的几率似然性形式,LS为充分似然性)

由③ 式 及 “非”运算 :P( ~H/E) = 1 – P(H/E)  、 P( ~H) = 1 – P(H),  得:

2)对于LN:同理 O(H/ ~E)=LN×O(H)

 附  LS和LN的性质

-当证据E越是支持H为真时,LS的值越大

-当证据E对H重要时,则LN值应该越小

4.4.2 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对于初始证据 E ,由用户根据观察 S 给出 P(E/S),它相当于动态强度

C(E/S)刻画证据的不确定性。 让用户在 –5 至 5 之间的 11 个整数中选一个数作为初始证据的可信度C(E/S)

初始可信度 C(E/S) 与 概率 P(E/S) 的对应关系如下:

C(E/S)= -5 ,表示在观察 S 下证据 E 肯定不存在,即 P(E/S)=0;
C(E/S)= 0 , 表示 S 与 E 无关,即 P(E/S) =P(E) ;
C(E/S)= +5 ,表示在观察 S 下证据 E 肯定存在,即 P(E/S)=1;
C(E/S) = 其它数值时,与 P(E/S) 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对上述三点进行分段线性插值得到,如下图。
 由上图可得到 C(E/S) 与 P(E/S) 的关系式,即由C(E/S) 计算 P(E/S):    ​​​​​​​        

在证据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再用上面利用LS和LN的公式计算后验概率,而需使用 R.O.Doda 等人1976年证明的如下公式:

P(H | S) = P(H | E)×P(E | S) + P(┐H | E) × P(┐E | S)        ①

分四种情况讨论:

1)P(E/S) = 1

当 P(E/S) = 1 时, P(┐E/S) = 0,此时公式 ① 变为:

P(H/S) = P(H/E) = 

这是证据肯定存在的情况。

2)P(E/S) = 0

当 P(E/S) = 0 时, P(┐E/S) = 1,此时公式 ① 变为:

P(H/S) = P(H/┐E) = 

这是证据肯定不存在的情况

3)P(E/S) = P(E)

当 P(E/S) = P(E) 时,此时公式 ① 变为:

表示H与S无关

4)当 P(E/S) = 其它值时,通过分段线性插值可得到计算P(H/S)的公式,EH公式

对初始证据,用可信度C(E/S) 计算P(H/S),该公式为CP公式

4.4.3 主观贝叶斯方法的推理过程

若采用初始证据进行推理,则通过用户得到C(E|S),从而根据CP公式可求得 P(H|S)

若采用推理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论作为证据进行推理,则通过 EH 公式可求得 P(H|S)。

:设有如下规则

r1:   IF  E1  THEN  (65, 0.01)  H1

r2:   IF  E2  THEN  (300, 0.001)  H1

r3:   IF  H1  THEN  (200, 0.002)  H2

已知: P(E1)=0.1 ,P(E2)=0.03, P(H1)=0. 1 ,P(H2)=0.05,用户提供证据:C(E1/S1)=2,C(E2/S2)=1,计算P(H2/S1,S2)

分析:自下而上计算:

根据LS值,将H的先验概率转换为后验概率,计算P(H1/E1)、P(H1/E2)
使用CP公式计算P(H1/S1)、P(H1/S2) ,
计算O(H1/S1)、O(H1/S2)
对H1合成。计算 O(H1/S1,S2)、P(H1/S1,S2) 。
根据LS值,将H的先验概率转换为后验概率,计算P(H2/H1)
使用EH公式计算P(H2/S1,S2)

(1)计算 P(H1/E1) 、P(H1/S1) 和 O(H1/S1)

对于初始证据,使用CP公式

​​​​​​​        

​​​​​​​        

(2)同理,计算P(H1/E2)、 P(H1/S2)和 O(H1/S2)

​​​​​​​        ​​​​​​​        ​​​​​​​        

        (3)计算O(H1/S1,S2)和 P(H1/S1,S2)   

        (4)计算 P(H2/H1)和 P(H2/S1,S2)

使用EH公式,∵ P(H1/S1,S2)> P(H1)   ∴ 使用EH公式的后半部。

4.5  可信度方法

4.5.1 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表示

推理规则的一般形式:

If   E   then    H    (CF(H , E))  

其中 CF(H , E) 是该规则的可信度,称为可信度因子或规则强度。

CF(H , E) >0表示该证据增加了结论为真的程度,且CF(H , E)的值越大则结论 H 越真;若CF(H , E) =1,则表示该证据使结论为真。

CF(H , E) <0 表示该证据增加了结论为假的程度,且CF(H , E)的值越小则结论 H 越假;若CF(H , E) =-1则表示该证据使结论为假。

CF(H , E) =0 表示证据 E 和结论 H 没有关系。

CF(H,E)的计算公式

​​​​​​​        

4.5.2 可信度方法的推理算法

 1、组合证据(前提证据事实总CF值计算,最大最小法)

(1)合取证据:多个证据的合取(与),取最小

(2)析取证据:多个证据的析取(或),取最大

   2、推理结论的CF值计算

结论 H 的可信度由下式计算:

CF(H) = CF(H,E) × max { 0, CF(E) }

  3、重复结论CF值计算(多个独立证据推出同一假设的合成算法)

if   E1   then    H     (CF(H, E1))

if   E2   then    H     (CF(H, E2))

(1)计算CF1(H) CF2(H);

(2)计算CF (H):

 例: 设有如下规则:

r1:   IF  E1  THEN  H ( 0.8)

r2:   IF  E2  THEN  H (0.9)

r3:   IF  E3  AND  E4    THEN   E1    (0.7)

r4:   IF  E5  OR  E6     THEN  E1   (-0.3)

并已知初始证据的可信度为:CFE2)=0.8,CFE3)=0.9,CFE4)=0.7,CFE5)=0.1,CFE6)=0.5,用不确定性理论计算CFH)。

解:

由r3可得:     CF1(E1)=0.7×min{0.9,0.7}=0.49

由r4可得:    CF2(E1)=-0.3×max{0.1,0.5}=-0.15

从而              CF1,2(E1)=(0.49-0.15)/(1-min(|0.49|,|-0.15|))=0.34/0.85=0.4

由r1可得:    CF1(H)=0.4×0.8=0.32

由r2可得:    CF2(H)=0.8×0.9=0.72

从而               CF1,2(H)=0.32+0.72-0.32×0.72=0.8096

这就是最终求得的H的可信度。

重要公式总结:

    1 全概率公式:

​​​​​​​        

        2 贝叶斯公式:

​​​​​​​        

3 几率函数计算方法:

4 利用LS、LN将H先验概率更新为后验概率

​​​​​​​        

5 证据不确定的情况下,计算后验概率:

​​​​​​​        

6、 EH公式:

​​​​​​​        

7 CP公式:

​​​​​​​        

8 组合证据:最大最小法计算前提事实总CF值(and取最小,or取最大)

9 推理结论的CF值计算

CF(H) = CF(H,E) ´ max { 0, CF(E) }

10 重复结论CF值计算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笔记(四)第4章 非经典推理相关推荐

  1. Py函数直接传入root是啥意思_阿里云python课程笔记(四):函数amp;类和对象

    接阿里云python课程笔记(三):数据结构 我们讨论一下python中的深拷贝和浅拷贝 dic1 = {'user': 'lsgogroup', 'num': [1, 2, 3]}# 引用对象dic ...

  2. 《人工智能原理》读书笔记:第2章 体系论

    目录 第2章 体系论 2.1 引言 2.2 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 2.2.1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 2.2.2 符号和亚符号 2.2.3 整齐与不整齐 2.2.4 逻辑与反逻辑 2.2.5 符号主义.联结主 ...

  3. 《人工智能原理》读书笔记:第1章 绪论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关于agent的翻译 1.3 人工智能的定义 1.4 人工智能的基础 1.4.1 数学 1.4.2 经济学 1.4.3 神经科学 1.4.4 认知心理学 1. ...

  4. MOOC 北京大学 《人工智能实践》 课程笔记(文末有全部代码)

    MOOC<人工智能实践>Peking University 笔记 参考资料: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PKU-1002536002?tid=1002 ...

  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笔记(四)——半导体二极管

    二极管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结构类型 (a)点接触型,常用于高频检波和小功率整流电路. (b)面接触型,常用于低频整流电路: (c)平面型,常用于集成电路.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在0K时,U(T) ...

  6. 【操作系统】Oranges学习笔记(四) 第五章 内核雏形

    文章目录 5.1 在Linux下用汇编写HelloWord 5.2 再进一步,汇编和C同步使用 5.3 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 1. ELF Heade ...

  7. 吴恩达机器学习系列课程笔记——第十六章:推荐系统(Recommender Systems)

    16.1 问题规划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4411b7dx?p=96 在接下来的视频中,我想讲一下推荐系统.我想讲推荐系统有两个原因: 第一.仅仅因为它 ...

  8.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笔记(一)第1章 绪论

    使用课本:<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5版 蔡自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 1.1.1人工智能的定义 1.1.2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1.2人工智能的各 ...

  9. 【CPA | 会计】【课程笔记】07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一)

    本文为<会计>课程笔记:第七章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一),用于个人的知识点学习和总结,仅供交流和讨论,参考资料为课程(张敬富老师).轻松过关一(张志凤老师),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感谢. ...

最新文章

  1. dom元素滚动条高度 js_DOM 事件与事件委托
  2. oracle查询正在执行的语句和kill session
  3. 算法——计算的灵魂(《算法》一本写了近40年的书)
  4. 拦截PHP各种异常和错误,发生致命错误时进行报警,万事防患于未然
  5. html语言hr的用法,HTML hr noshade 属性 | Paoo教程
  6. 确定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n!的结尾恰好有1987个0
  7. css画个框,用CSS绘制带有边框的尖端
  8. 程序员面试金典 - 面试题 17.15. 最长单词(排序+递归)
  9. 严格模式explainFetchTask
  10. Pandas GroupBy对象
  11. copy 和 deepcopy的区别
  12. 【编译原理】自上而下语法分析(C/C++源码+实验报告)
  13. (附源码)springboot教材订购系统 毕业设计 081419
  14. 在哪些场景下要使用CDN加速服务
  15. HC05蓝牙模块配对步骤及AT模式设置方法(转载并进行部分修改)
  16. 视觉伺服控制工具Visual Servoing Platform---VISP(7)----vpServo这个看懂了就会用VISP了,很简单
  17. tidefinger(指纹识别)
  18. java的学习????
  19. mysql max where_MAX函数中的where子句mysql
  20. win10桌面计算机在哪里打开,Win10计算器在哪里?三种可以打开Win10计算器的方法图文介绍...

热门文章

  1. 如何看到laravel的版本号
  2. 竖直的ViewPager,上下滑动的ViewPager,VerticalViewPager ;
  3. memcpy函数(多积累进大厂)
  4. 窗体内公用的数据表,在使用视图和行过滤时的有趣现象
  5. 第一天-2.安装vmware虚拟机kali系统
  6. B1031. 查验身份证
  7. 初中计算机word试题,初中计算机会考word试题WORD15
  8. 远程桌面连接不上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9. SparkCore核心机制详解
  10. 【从头到脚】撸一个多人视频聊天 — 前端 WebRTC 实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