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 1.1 什么是因特网
      • 从具体构成角度
      • 从服务角度
      • 从组成类型角度
    • 1.2 网络边缘
    • 1.3 网络核心
      • 电路交换(存储-转发)
      • 分组交换
      • 统计多路复用
    • 1.4 接入网
    • 1.5 物理媒体
    • 1.6 Internet和ISP
    • 1.7 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 分组延时
      • 分组丢失
      • 吞吐量
    • 1.8 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 复杂的网络功能如何实现?
      • 专用术语
      • 服务类型
      • 服务和协议
      • Internet协议栈
      • Internet协议栈各层次数据单元
    • 1.9 Internet历史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 什么是因特网

从具体构成角度

网络是由节点、边和协议组成。例如:人类之间的关系,蜘蛛网,大脑的神经网络等。

  • 节点(或者称为主机host 或 端系统end system)
    根据作用的不同,节点分为两种:
    1、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如电脑主机或服务器)。2、交换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和负载均衡设备)。
  • 边(通信链路)
    根据链路两端连接的节点不同,边也分为两种:
    1、链路两端是源节点或目标节点时,该链路称为接入网链路。2、路由器之间的链路被称为主干链路。
  • 协议(protocol)
    协议就是节点的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集合(大家都遵守规则,所以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设备、不同系统上的网络产品就可以通信)。
    协议的定义: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或接收/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的动作

从服务角度

网络是由分布式应用和为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构成。

  • 分布式应用
    应用软件,如QQ、浏览器等
  • 基础设施
    为应用交互提供服务,如电脑主机、光纤、交换机等等。

通信服务又分为:

  1.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UDP
  2. 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TCP

从组成类型角度

互联网是由一个个的子系统组成,主机和上面的网络程序是一个系统。

  • 网络边缘:主机+应用程序
  • 网络核心:路由器、网络
  • 接入网: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

1.2 网络边缘

  • 端系统(主机)
    运行应用程序,如web、email,在网络的边缘。
  • 客户端/服务器
    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接收服务,如email客户端/服务器。

客户端、服务器属于集中式处理请求,所有请求都要来服务器端处理,就需要大量的服务器主机,相应的网络传输设备也要升级。可维护性较差。

  • 对等模式
    很少有专门的服务器,如KaZaA。

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如迅雷。随着客户端的增多,服务器也会增多,你可以向其他节点请求资源,也可以为其他客户端提供资源。 同时,可以将一份资源同时向多个节点请求,每个节点提供一部分,就可以同时建立多个传输进程。


从传输方式来说,网络边缘又包含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 采用网络设施的面向连接服务
    传输前要先进行握手

TCP服务:传输控制协议(HTTP,FTP)
1.可靠的,按顺序的传送数据(确认和重传)
2.流量控制(发送方不会淹没接收方数据)
3.拥塞控制(当网络阻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优点:数据可靠
缺点:需要握手,有各种特性,耗费时间

  • 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
    不需要握手

UDP服务:用户数据报协议(流媒体,远程会议)
1.无连接
2.不可靠数据传输
3.无流量控制
4.无拥塞控制
优点:实时性高
缺点:数据不可靠

1.3 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即是由众多路由器组成的网状网络。

网络核心的传输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存储-转发)

  • 特点
    1、为每个呼叫预留一条专有电路:如电话网。
    2、只使用一部分资源,如一条线路最大传输能力为1M/s,一条专有线路的资源占用为100k/s,那么一条专有线路,最多就能传输100k/s的数据,其他资源不可以使用。
  • 优点
    独享资源,占有资源后,不会有其他人来抢夺资源,保证性能。
  • 缺点
    通信前需要建立呼叫连接,耗时较长
    会造成资源浪费,只要建立专有电路后,无论是否在传输消息,相应资源都不会再被其他人使用。

分组交换

  • 特点
    1、将要传输的数据分成一个个单位(分组),将“分组”从一个路由器传到相邻路由器,最终传输到目标端。
    2、每次转发之前,节点必须收到整个分组。
    2、可以使用全部资源,如一条线路最大传输能力为1M/s,那么建立分组交换的连接时,最多能传输1M/s的数据,根据当前剩余可用资源决定。
  • 优点
    不需要提前建立连接,实时性较好。资源共享,按需使用。
    同样的网络资源,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 缺点
    延迟比电路交换要大。
    如果到达速率>链路的输出速率:分组将会排队,等待传输。如果路由器的缓存用完了,分组将会被丢弃。

分组的存储转发一段一段从源端传到目标端,按照有无网络层的连接,分成
1.数据报网络(在通信建立之前,无需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都有独立路由,可能会失序。Internet)
2.虚电路网络(每个分组都带标签,标签决定下一跳。在呼叫建立时决定路径,过程中保持不变,路由器维持每个呼叫的状态信息。ATM)


网络核心的功能:

  1. 路由:决定分组采用的源到目标的路径。(路由算法)
  2.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转移到输出链路。

统计多路复用

各个机器在链路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按需获取链路资源,如A机器在第一秒使用链路资源。B机器在2-3秒使用链路资源。

1.4 接入网

  • 住宅接入网络
    通过电话线接入,
    通过有线电视信号线缆双向改造,
    通过线缆和光纤网络将家庭用户接入到ISP服务器。
  • 单位接入网络
    经常被企业或大学等机构采用
    现在,端系统经常直接接到以太网络交换机上
  • 无线接入网络
    无线WLAN
    广域无线接入(4G、5G等)

1.5 物理媒体

按照传播介质分为:

导引型媒体:信号沿着固体媒介被引导: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等。
非导引型媒体:开放空间传输电磁波或者光信号,在电磁或光信号中承载字数据。

双绞线:两根绝缘铜导线拧合
同轴电缆:两根同轴的铜导线。双向。电缆上有一个单个信道(基带电缆),电缆上有多个信道(宽带电缆)。
光纤和光缆:光脉冲,每个脉冲表示一个bit,在玻璃纤维中传输。高速,低误码率,不受电磁噪声干扰。安全。

无线链路:开放空间传输电磁波,携带需要传输的数据。无需物理线缆。双向。易受电磁环境干扰。(WIFI、4G、5G、卫星)

1.6 Internet和ISP

Internet:网络的网络

端系统通过ISP连接到互联网.(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设备必须互联才能够互相交换信息。但是不可能将每个ISP设备两两相连。

所以:ISP分为接入ISP全局ISP.

接入ISP不需要两两相连,只需要连接全局ISP,就可以互相通信。
全局ISP有不同厂商都在做,不同厂商的全局ISP设备会互联,从而完成自己的业务扩展。


除ISP外,还有一种联网方式: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s)
很多网络服务提供商(如google、baidu),为了减少ISP使用相关费用,同时为了提升网速,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会通过铺设专用线缆等方式搭建自己的专属网络。

1.7 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分组延时

造成分组延时的原因:

  1. 节点处理延时(检查bit级差错、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
  2. 排队延时(在传输链路上等待传输的时间,依赖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
  3. 传输延时(分组长度/链路宽带)
  4. 传播延时(物理链路的长度/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

分组丢失

造成分组丢失的原因:

链路的队列缓冲区容量有限,
当分组达到一个满的队列时,该分组将丢失。
丢失的分组可能被前一个节点或者源端系统重传,或者根本不重传。

吞吐量

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传输的速率(数据量/单位时间)

  • 瞬间吞吐量
  • 平均吞吐量

吞吐量有木桶效应,实际吞吐量取决于吞吐量最小的那一段链路。

1.8 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网络功能繁杂:数字信号的物理信号承载、点到点、路由、进程区分、应用等。

复杂的网络功能如何实现?

层次化
将网络复杂的功能分成功能明确的层次,每一层实现了其中一个或一组功能,功能上有其上层可以使用的功能:服务
本层协议实体相互交互执行本层的协议动作,目的是实现本层功能,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更好的服务。
实现本层协议的时候,直接利用了下层提供的服务
本层的服务:借助下层服务实现的本层协议实体之间交互带来的新功能(上层可以利用的)+更下层所提供的的服务。

层次化实现的好处是什么?

  • 概念化
    结构清晰,便于标示网络组件,以及描述其相互关系
  • 结构化
    更易于维护和系统升级
    改变某一层的服务的实现不影响系统中的其他层次

专用术语

服务:低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它们之间的通信的能力。
服务访问点:上层使用下层童工的服务通过层间的接口——地点。
原语: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形式,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以及低层向高层提供的服务都是通过服务访问原语来进行交互的——形式。

服务类型

  • 面向连接的服务
    特点:保序
    通信过程:建立连接,通信,拆除连接。
    适用范围:大的数据块传输,不适合小的零星报文。
    服务类型:可靠的信息流(传送页面)、可靠的字节流(远程登录)、不可靠的连接(数字化声音)
  • 无连接的服务
    特点:不可靠,可能重复,可能失序
    通信过程:无需提前建立连接,无需预留资源,不需要通信双方活跃(如:寄信)
    适用范围:适合传输零星数据
    服务类型:不可靠的数据报(电子方式的函件)、有确认的数据报(挂号信)、请求回答(信息查询)

服务和协议

  • 服务和协议的区别
    服务:低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它们之间的通信的能力,是通过原语来操作的
    协议:对等层实体之间在相互通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 的规则的集合
  • 服务和协议的联系
    本层协议的实现要靠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
    本层实体通过协议为上层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Internet协议栈

  • 应用层:网络应用
    为人类用户或者其他应用进程提供网络应用服务
    FTP、SMTP、HTTP、DNS
  • 传输层: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网络层提供的端到端通信的基础上,细分为进程到进程,将不可靠通信转化为可靠通信
  • 网络层:为数据报从源到目的地选择路由
    主机和主机之间的通信,端到端通信,不可靠
    IP、路由协议
  • 链路层: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相邻两个网络结点间的数据传输,点到点通信,可靠或不可靠
    点对点协议PPP、802.11(wifi)
  • 物理层:在线路上传送bit

Internet协议栈各层次数据单元

  • 应用层(报文message)
  • 传输层(保文段segment)TCP段、UDP数据报
  • 网络层(分组packet)如果无连接方式:数据报
  • 链路层(帧frame)
  • 物理层(位bit)

1.9 Internet历史

  • 1960年以前:线路交换网络
  • 1961-1972:早期的分组交换概念
  • 1972-1980:专用网络和网络忽略
  • 1980-1990:体系结构变化,网络数量激增,应用丰富
  • 1990-21世纪:商业化、web、新应用
  • 2005-现在:50亿+主机、移动互联时代、在线社交等新型应用出现、内容提供商(google等)创建自己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随堂笔记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上)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上) 文章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上) 1.1什么是因特网 1.1.1具体构成描述 1.1.2服务描述 1.1.3什么是协议. 1.2网络边缘 1.2.1接入网 电缆 ...

  2.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系统教程参考自: 教程: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46136/category_10581354.html 视频:王道计算机考研 计算机网络_哔哩哔哩_bili ...

  3. 【王道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视频指路:王道考研bilibili 第二章指路:[王道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物理层 已经有基础,以找工作为目的请移步:计算机网络笔试面试准备 目录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概念 1.2 组成 1. ...

  4.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2:计网性能指标

    指导获取:密码7281 专栏目录首页:[专栏必读]王道考研408计算机网络+湖科大教书匠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万字笔记.题目题型总结.注意事项.目录导航和思维导图 王道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万字笔记 ...

  5.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官方文档中文解析)

    前言 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能仅仅是知晓,能够加以应用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这本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合适的习题来帮助我们练习.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解读官方答案文档(英文),并给出我所理解的中文翻译 ...

  6.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一章读书笔记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分组交换 1.存储转发传输 存储转发机制:在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受到整个分组. 时延:d=N*L/R(N为链路数目,R为速率,L是链路长 ...

  7.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 第一章1.6 网络安全

    前言 网络是如此的奇妙与自由,自由也意味着失去掌控,网络安全至今仍然是一个各方人士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本节主要通过张三与小芳的爱情故事讨论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 ...

  8. 计算机网络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一. 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1.四个阶段:a.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理论准备阶段(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分组交换的提出) b.计算机网络的形成(appanet的成功运行,TCP/IP的广泛应用) c.网络 ...

  9.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网的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

    文章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四: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从"组成部分"视角看:由硬件.软件和协议组成 (2)从"工作方式& ...

  10.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二节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2:ISO/OSI模型

    文章目录 一:ISO/OSI参考模型简介 二:ISO/OSI参考模型通信流程 三:ISO/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及涉及协议(重点)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2)表示层(P ...

最新文章

  1. sql server 用户'sa'登录失败(错误18456)
  2. msp430入门编程17
  3. Python代码规范之简明概述
  4. C++调用python(C++)
  5. 05 吸收应用-会整理还不够?教你吸收、联想、输出、应用
  6. 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隐私策略变动一览
  7. 如何截取其他人的pdf文件中的图片(矢量图)
  8. 怎么提取pdf中的表格数据_如何从pdf第1部分中提取表格数据
  9. Word中如何快速删除页眉下的横线?教你一招,轻松解决!
  10. FileSystemMonitor 文件系统监控工具
  11. 智能手表能测新冠?你的Fitbit可能是一个全功能脉搏血氧计
  12. 京东云默默搞了个操作系统,惊艳了一大片煤矿
  13. 为什么要购买阿里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用途有哪些?
  14. 微信小程序--获取视频链接(Videourl)方法~~~
  15. python经济学_用python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WARP篇】
  16. angularjs与jquery特效slidetoggle结合
  17. 三本类计算机行色专业,高考倒计时50天:物理34个易错易忘知识点
  18. 杨辉直角(等腰)三角
  19. RT-thread基础移植//依据rtt实战学习记录
  20. Matlab聚类分析_层次聚类+kmeans聚类等

热门文章

  1. 欧几里德距离、欧拉距离
  2. 公有 IP 和私有 IP 的区别
  3. tp6中的助手函数是什么意思?
  4. Visio调整背景大小
  5. 前端JS图片压缩处理
  6. Source Insight 4.0 序列号 license文件
  7.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
  8. MATLAB 基础知识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转换 将文本转换为数值
  9. Redis 使用场景
  10. MySQL InnoDB如何解决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