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dockerfile概念

二、Docker镜像的创建

1、基于现有镜像创建

2、基于本地模板创建

3、基于dockerfile创建

3.1 dockerfile结构(四部分)

3.2 构建镜像命令

三、Dockerfile操作指令

1、ENTRYPOINT指令

2、CMD 与entrypoint

2.1 使用exec模式是无法输出环境变量

2.2 shell模式(需要加解释器)

2.3 小结

3、ADD和copy区别

四、镜像分层原理

1、docker镜像分层(基于AUFS构建)

2、涉及技术

2.1 bootfs (boot file system) 内核空间

2.2 rootfs (root file system) 内核空间

2.3 为什么docker的centos镜像只有200M多一点

2.4 AUFS 与 overlay/overlay2

2.5 LXC和容器是什么关系?

2.6 dockerfile镜像分层的原理

2.7 容器之间相互通信的方式

2.8 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

2.9 镜像加载原理

五、总结

1、dockerfile构建镜像前要创建一个工作目录

2、创建镜像的方法有哪些?


一、dockerfile概念

  1. dockerfile是自定义镜像的一套规则
  2. dockerfie由多条指令构成,Dockerfile中的每一条指令都会对应于Docker镜像中的每一层

dockerfile的原理就是镜像分层。

  1. Dockerfile中的每个指令都会创建一个新的镜像层(是一个临时的容器,执行完后将不再存在,再往后进行重新的创建与操作)。
  2. 镜像层将被缓存和复用(后续的镜像层将基于前面的一层,每一层都会有下面几层的缓存)
  3. 当dockerfile的指令修改了,复制的文件变化了,或者构建镜像时指定的变量不同了(后续操作必然更改前面的镜像层),那么对应的镜像层缓存就会失效(自动销毁)。
  4. 某一层的镜像缓存失效之后,它之后的镜像层缓存都会失效(第一层不成功,那么第二层也不成功,相当于地基)。
  5. 容器的修改并不会影响镜像,如果在某一层中添加一个文件,在下一层中删除它,镜像中依然会包含该文件。

二、Docker镜像的创建

创建镜像有三种方法:

  1. 基于已有镜像创建
  2. 基于本地模板创建
  3. 基于Dockerfile创建(重点)

1、基于现有镜像创建

首先启动一个镜像,在容器里做修改

docker imagesdocker create -it centos:7 bash
docker ps -a#将修改后的容器提交为新的镜像,需要使用该容器的 ID 号创建新镜像
docker commit -m "new" -a "liy" 89517adc4bd2 centos:7
##commit 常用选项:-m:说明信息-a:作者信息-p:生成过程中停止容器的运行docker images

2、基于本地模板创建

通过导入操作系统模板文件可以生成镜像,模板可以从OPENVZ开源项目下载,下载地址为:

https://wiki.openvz.org/Download/template/precrated

#下载debian压缩包
wget http://download.openvz.org/template/precreated/debian-7.0-x86-minimal.tar.gz

#生成镜像
[root@docker ~]# docker import debian-7.0-x86-minimal.tar.gz -- debian:v1
sha256:eea63d5176388297fc81fd0a1c7167cda21542a24ebafd2f4de0ac10d4dc5960
#或
cat debian-7.0-x86-minimal.tar.gz | docker import - debian:v1#查看镜像
[root@docker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debian       v1        eea63d517638   6 seconds ago   215MB#启动容器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debian:v1 bash
3f4d41a2442dbc6c07adb32bbd567cb7edd37022c7b85fdd55aa2ff1fe42788a

3、基于dockerfile创建

  1. dockerfile是由一组指令组成的文件
  2. dockerfile每行支持一条指令,每条指令可携带多个参数,一条指令可以用&&方式,去写多条指令。
  3. dockerfile支持以“#”为开头的注释

3.1 dockerfile结构(四部分)

  1. 基础镜像信息(Linux发行版:centos ubantu suse debian alpine redhat)
  2. 维护者信息(docker search可查看)
  3. 镜像操作指令(tar yum make)
  4. 容器启动时执行指令(cmd[“/root/run.sh”] 、entrypoint都是系统启动时,第一个加载的程序/脚本/命令)

3.2 构建镜像命令

PS:可以在构建镜像时指定资源限制

在编写Dockerfile时,有严格的格式需要遵循:

  1. 第一行必须使用FROM指令指明所基于的镜像名称;
  2. 之后使用MAINTAINER指令说明维护该镜像的用户信息;
  3. 然后是镜像操作相关指令,如RUN指令。每运行一条指令,都会给基础镜像添加新的一 层。
  4. 最后使用CMD指令指定启动容器时要运行的命令操作。
示例:
docker build -t nginx:test .  #基于dockerfile文件构建镜像命令
完整的写法: docker build -f dockerfile -t nginx:new .
docker build : 基于dockerfile 构建镜像
-f :指定dockerfile 文件(默认不写的话指的是当前目录)
-t :(tag) 打标签 ——》nginx:new
.  :专业说法:指的是构建镜像时的上下文环境,简单理解:指的当前目录环境中的文件

三、Dockerfile操作指令

指令 含义
FROM [镜像] 指定新镜像所基于的镜像,第一条指令必须为FROM指令,每创建一个镜像就需要一条FROM指令,例如centos:7。from有两层含义:①开启一个新的镜像②必须写的一行指令
MAINTAINER [名字] 说明新镜像的维护人信息(可写可不写)
RUN命令 每一条RUN后面跟一条命令,在所基于的镜像上执行命令,并提交到新的镜像中,RUN必须大写
CMD [“要运行的程序”,“参数1”、“参数2”] 指定启动容器时需要运行的命令或者脚本,Dockerfile只能有一条CMD命令,如果指定多条则只能执行最后一条,“bin/bash”也是一条CMD,并且会覆盖image镜像里面的cmd。
EXPOSE [端口号] 指定新镜像加载到Docker时要开启的端口暴露端口,就是这个容器暴露出去的端口号。
ENV [环境变量] [变量值] 设置一个环境变量的值,会被后面的RUN使用。容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时传入环境变量,镜像不可以。
ADD [源文件/目录] [目标文件/目录] ①将源文件复制到目标文件,源文件要与Dockerfile位于相同目录中,②或者是一个URL,③若源文件是压缩包则会将其解压缩
COPY [源文件/目录] [目标文件/目录] 将本地主机上的文件/目录复制到目标地点,源文件/目录要与Dockerfile在相同的目录中,copy只能用于复制,add复制的同时,如果复制的对象是压缩包,ADD还可以解压,copy比add节省资源
VOLUME [“目录”] 在容器中创建一个挂载点,简单来说就是-v,指定镜像的目录挂载到宿主机上。
USER [用户名/UID] 指定运行容器时的用户
WORKDIR [路径] 为后续的RUN、CMD、ENTRYPOINT指定工作目录,相当于是一个临时的"CD",否则需要使用绝对路径,例如workdir /opt。移动到opt目录,并在这下面的指令都是在opt下执行。
ONBUILD [命令] 指定所生成的镜像作为一个基础镜像时所要运行的命令*(是一种优化)**
HEALTHCHECK 健康检查

1、ENTRYPOINT指令

ENTRYPOINT [“要运行的程序”,“参数1”,“参数2”]

设定容器启动时第一个运行的命令及其参数 可以通过使用命令docker run --entrypoint 来覆盖镜像中的ENTRYPOINT指令的内容。

两种格式:

exec格式(数值格式):ENTRYPOINT [“命令”,“选项”,“参数”]shell格式:ENTRYPOINT 命令 选项 参数

2、CMD 与entrypoint

都是容器启动时要加载的命令

exec 模式 与shell模式
exec: 容器加载时使用的启动的第一个任务进程
shell: 容器加载时使用的第一个bash(/bin/bash /bin/sh /bin/init)

#自检完成后,加载第一个pid = 1 进程 shell 翻译官/解释器,解析echo $PATH

示例:

mkdir test
ls[root@docker ~]# cd test/
[root@docker test]# vim DockerfileFROM centos:7
CMD ["top"][root@docker test]# docker build -t centos:7 .[root@docker test]# docker run -it --name test centos:7[root@docker test]# docker logs test[root@docker test]# 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80667eb4edb9   centos:7    "top"     About a minute ago   Exited (0) 49 seconds ago             test
a7abb40f08b9   debian:v1   "bash"    3 minutes ago        Up 3 minutes                          sharp_keldysh[root@docker test]# docker start 80667eb4edb9
80667eb4edb9
[root@docker test]# docker exec test ps aux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root          1  0.1  0.0  56156  1952 pts/0    Ss+  14:46   0:00 top
root          7  0.0  0.0  51732  1700 ?        Rs   14:47   0:00 ps aux

[root@docker test]#docker run -itd --name test01 centos:7 /bin/bash
113e1641673867a2a6f829a585171f8838938b68d09cea2c210bb67fb9081db9
[root@docker test]#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113e16416738   centos:7    "/bin/bash"   7 seconds ago   Up 6 seconds                  test01
80667eb4edb9   centos:7    "top"         3 minutes ago   Up About a minute             test
a7abb40f08b9   debian:v1   "bash"        5 minutes ago   Up 5 minutes                  sharp_keldysh
[root@docker test]#docker exec test01 ps aux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root          1  0.1  0.0  11828  1652 pts/0    Ss+  14:48   0:00 /bin/bash
root         15  0.0  0.0  51732  1708 ?        Rs   14:48   0:00 ps aux

2.1 使用exec模式是无法输出环境变量

示例:exec 模式 (命令加选项+参数)

[root@docker test]#vim Dockerfile
[root@docker test]#cat Dockerfile
FROM centos:7
CMD ["echo","$HOME"]
[root@docker test]#echo $HOME
/root
[root@docker test]#docker build -t "centos:zb" .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2.048kB
Step 1/2 : FROM centos:7---> 8dc12de38d0b
Step 2/2 : CMD ["echo","$HOME"]---> Running in 84ef4c91f833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84ef4c91f833---> 53bd13a9a9d9
Successfully built 53bd13a9a9d9
Successfully tagged centos:zb
[root@docker test]#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centos       zb        53bd13a9a9d9   41 seconds ago   204MB[root@docker test]#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centos       zb        53bd13a9a9d9   2 minutes ago    204MB
centos       7         8dc12de38d0b   9 minutes ago    204MB
debian       v1        fa97fe387618   11 minutes ago   215MB
centos       <none>    eeb6ee3f44bd   13 months ago    204MB
[root@docker test]#docker run -itd --name zb centos:zb
9b5ac476c034a2c83eb420d26c26e7a0d59bb242bccbc03a98fe41cd442de2c9[root@docker test]#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9b5ac476c034   centos:zb   "echo $HOME"   6 seconds ago    Exited (0) 5 seconds ago             zb
113e16416738   centos:7    "/bin/bash"    5 minutes ago    Up 5 minutes                         test01
80667eb4edb9   centos:7    "top"          9 minutes ago    Up 7 minutes                         test
a7abb40f08b9   debian:v1   "bash"         11 minutes ago   Up 11 minutes                        sharp_keldysh
[root@docker test]#docker logs zb
$HOME

2.2 shell模式(需要加解释器)

[root@docker test]#ls
Dockerfile
[root@docker test]#vim Dockerfile
[root@docker test]#cat Dockerfile
FROM centos:7
CMD ["sh","-c","echo $HOME"]
[root@docker test]#docker build -t "centos:zb3" .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2.048kB
Step 1/2 : FROM centos:7---> 8dc12de38d0b
Step 2/2 : CMD ["sh","-c","echo $HOME"]---> Running in c756485fa7ca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756485fa7ca---> c60b5c3189ff
Successfully built c60b5c3189ff
Successfully tagged centos:zb3
[root@docker test]#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centos       zb3       c60b5c3189ff   25 seconds ago   204MB
centos       zb        53bd13a9a9d9   16 hours ago     204MB
centos       7         8dc12de38d0b   16 hours ago     204MB
debian       v1        fa97fe387618   16 hours ago     215MB
centos       <none>    eeb6ee3f44bd   13 months ago    204MB
[root@docker test]#docker run -itd --name zb5 centos:zb3
789d1b2aaf6c271cb729ead16659abbb9c7d64617762a44b9ec68ecd9052a33c
[root@docker test]#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789d1b2aaf6c   centos:zb3   "sh -c 'echo $HOME'"   7 seconds ago   Exited (0) 6 seconds ago              zb5
9b5ac476c034   centos:zb    "echo $HOME"           16 hours ago    Exited (0) 16 hours ago               zb
113e16416738   centos:7     "/bin/bash"            16 hours ago    Exited (137) 16 hours ago             test01
80667eb4edb9   centos:7     "top"                  16 hours ago    Exited (0) 16 hours ago               test
a7abb40f08b9   debian:v1    "bash"                 16 hours ago    Exited (137) 16 hours ago             sharp_keldysh
[root@docker test]#docker logs zb5
/root

2.3 小结

例:区别shell 模式和exec 模式
/bin/sh -c nginx         #shell 模式
nginx                    #exec模式exec 和shell 之间的区别
exec 不可用输出环境变量
shell 模式可以输出环境变量cmd 是容器环境启动时默认加载的命令
entrypoint 是容器环境启动时第一个加载的命令程序/脚本程序 init 如果 ENTRYPOINT 使用了 shell 模式,CMD 指令会被忽略。如果 ENTRYPOINT 使用了 exec 模式,CMD 指定的内容被追加为 ENTRYPOINT 指定命令的参数。如果 ENTRYPOINT 使用了 exec 模式,CMD 也应该使用 exec 模式。

3、ADD和copy区别

Dockerfile中的COPY指令和ADD指令都可以将主机上的资源复制或加入到容器镜像中,都是在构建镜像的过程中完成的

  1. copy只能用于复制(节省资源)
  2. ADD复制的同时,如果复制的对象是压缩包,ADD还可以解压(消耗资源)
  3. COPY指令和ADD指令的唯一区别在于是否支持从远程URL获取资源。COPY指令只能从执行docker build所在的主机上读取资源并复制到镜像中。而ADD指令还支持通过URL从远程服务器读取资源并复制到镜像中

满足同等功能的情况下,推荐使用COPY指令。ADD指令更擅长读取本地tar文件并解压缩

四、镜像分层原理

1、docker镜像分层(基于AUFS构建)

  1. docker镜像位于bootfs之上
  2. 每一层镜像的下一层成为父镜像
  3. 第一层镜像成为base image(操作系统环境镜像)
  4. 容器层(可读可写,为了给用户操作),在最顶层
  5. 容器层以下都是readonly

LXC是一种内核中的容器技术,早期docker在没有将资源容器化的功能时,就是靠内核中LXC来完成容器虚拟化的。现在docker 拥有了自己的docker libcontainer库文件,这种库文件可以做到将资源容器化的操作,所以对LXC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2、涉及技术

2.1 bootfs (boot file system) 内核空间

主要包含bootloader和kernel

bootloader主要是引导加载kernel, Linux刚启动时会加载bootfs文件系统,在Docker镜像的最底层是bootfs

这一层与我们典型的Linux/Unix系统是一样的,包含boot加载器和内核。当boot加载完成之后整个内核就都在内存中了,此时内存的使用权已由bootfs转交给内核,此时系统也会卸载bootfs

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不同版本的linux发行版本),linux加载bootfs时会将rootfs设置为read-only,系统自检后会将只读改为读写,让我们可以在操作系统中进行操作

2.2 rootfs (root file system) 内核空间

  1. 在bootfs之上(base images,例如centos 、ubuntu)
  2. 包含的就是典型 Linux 系统中的 /dev, /proc, /bin, /etc 等标准目录和文件
  3. rootfs就是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发行版,比如Ubuntu,Centos等等

2.3 为什么docker的centos镜像只有200M多一点

  1. 因为docker镜像只有rootfs和其他镜像层,共用宿主机的linux内核(bootfs),因此很小
  2. bootfs + rootfs :作用是加载、引导内核程序 + 挂载使用linux 操作系统(centos ubantu)等等一些关键的目录文件
  3. 就是说bootsfs用内核的,rootfs用自己的
  4. 对于一个精简的os,rootfs可以很小,只需要包括最基本的命令、工具和程序库就可以了,因为底层直接用Rost的kernel,自己只需要提供rootfs就行了。所以对于不同的linux发行版,bootfs基本是一致的,rootfs会有差别,所以不同的发行版可以公用bootfs

2.4 AUFS 与 overlay/overlay2

AUFS是一种联合文件系统。它使用同一个Linux host上的多个目录,逐个堆叠起来,对外呈现出一个统一的文件系统。AUFS使用该特性,实现了Docker镜像的分层

而docker 使用了overlay/overlay2存储驱动来支持分层结构
OverlayFS将单个Linux主机上的两个目录合并成一个目录。这些目录被称为层,统一过程被称为联合挂载

2.4.1 overlay 结构

overlayfs在linux主机上只有两层,一个目录在下层,用来保存镜像(docker),另外一个目录在上层,用来存储容器信息

1、rootfs             基础镜像
2、lower             下层信息 (为镜像层,容器)
3、upper             上层目录 (容器信息,可写)
4、worker                运行的工作目录(copy-on-write写时复制 -》准备容器环境)
5、mergod                “视图层”(容器视图)docker 镜像层次结构小结
① base image :基础镜像
② image:固化了一个标准运行环境,镜像本身的功能-封装一组功能性的文件,通过统一的方式,文件格式提供出来
(只读)
③ container:容器层(读写)
④ docker-server 端
⑤ 呈现给docker-client (视图)

2.5 LXC和容器是什么关系?

LXC是内核中容器技术/驱动,功能是将资源容器化。完成资源容器虚拟化的过程。是早期docker的依赖组件目前docker 拥有自己的libcontianer库。可以实现容器虚拟化的功能,对LXC依赖性大大降低。

2.6 dockerfile镜像分层的原理

用overlay2存储引擎的方式叠加上去,最上面是容器层是可读可写的,其他镜像是可读的,
他们是共用的内核资源,共用的是操作系统里所必须的引导程序,挂载,系统之间的文件,
这些文件他和内核之间共享,所以他比实际的centos要小。

2.7 容器之间相互通信的方式

docker 0 、 数据卷容器 、 --link 隧道 、 container 模式(直连接口,同一个network namespaces里,通过同一个网卡的方式,在同一个名称空间里 共有一个IP,通过localhost交互/自己的ip或端口交互)

2.8 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

UnionFS(联合文件系统) : Union文件系统(UnionFS)是一种分层、轻量级并且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它支持对文件系统的修改作为一次提交来一层层的叠加,同时可以将不同目录挂载到同一个虚拟文件系统下。AUFS、OberlayFS及Devicemapper都是一种UnionFS。

Union文件系统是Docker镜像的基础。镜像可以通过分层来进行继承,基于基础镜像(没有父镜像),可以制作各种具体的应用镜像。

特性:
一次同时加载多个文件系统,但从外面看起来,只能看到一个文件系统,联合加载会把各层文件系统叠加起来,这样最终的文件系统会包含所有底层的文件和目录。

**注:**我们下载的时候看到的一层层的就是联合文件系统

2.9 镜像加载原理

  1. 在Docker镜像的最底层是bootfs,这一层与我们典型的Linux/Unix系统是一样的,包含boot加载器和内核。当boot加载完成之后整个内核就都在内存中,此时内存的使用权已由bootfs转交给内核,此时系统也会卸载bootfs.
  2. rootfs在bootfs之上。包含的就是典型Linux系统中的/dev,/proc,/bin,/etc等标准目录和文件。rootfs就是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发行版,比如Ubuntu,Centos等等。
  3. 我们可以理解成一开始内核里什么都没有,操作一个命令下载debian,这是就会在内核上面加一层基础镜像;再安装一个emacs,会在基础镜像上叠加一层image;接着再安装一个apache,又会在images.上面叠加一层image。最后它们看起来就像一个文件系统即容器的rootfs。在Docker的体系里把这些rootfs叫做Docker的镜像。但是,此时的每一层rootfs都是read-only的,我们此时还不能对其进行操作。当我们创建一个容器,也就是将Docker镜像进行实例化,系统会在一层或是多层read-only的rootfs之上分配一层空的read-write的rootfs.

五、总结

1、dockerfile构建镜像前要创建一个工作目录

dockerfile构建镜像前要创建一个工作目录,docker build会扫描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
优化四种方式——》基于docker镜像分层的原理来的
① 每一条RUN 指令 都会生成一层新的镜像层
② 每一层镜像缓存会继承到下一层中 ——》直接影响到镜像的大小

2、创建镜像的方法有哪些?

  1. 直接在现用容器中更新内容,然后再使用docker commit [-m] [-a] [-p] 容器ID 新的镜像名:标签
  2. 下载镜像压缩包模板文件或者使用docker export导出容器文件,然后再使用docker import 文件名 – 新的镜像名:标签
  3. dockerfile 构建镜像

Docker容器dockerfile简介相关推荐

  1. Docker容器---dockerfile简介

    Docker容器---dockerfile简介 一.dockerfile概念 1.dockerfile介绍 2.基于dockerfile创建 3.docker镜像加载原理 二.镜像的创建 1.基于现有 ...

  2. 自动化集成:Docker容器入门简介

    前言:该系列文章,围绕持续集成:Jenkins+Docker+K8S相关组件,实现自动化管理源码编译.打包.镜像构建.部署等操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Docker基础用法. 一.Docker简介 1.基础 ...

  3. 【Docker】Dockerfile简介

    介绍 Dockerfile是用来构建Docker镜像的文本文件,是由一条条构建镜像所需的指令和参数构成的脚本. 我们使用docker commit可以构造镜像,但是docker中的镜像随时变化,不能一 ...

  4. Docker容器 - DockerFile发布Java微服务并部署到Docker容器

    目录 通过idea新建一个普通微服务项目 一.新建项目 二.POM 三.YML 四.启动类 五.Controller类 启动 通过Dockerfile发布微服务部署到docker容器 一.通过idea ...

  5. 自动化集成:Pipeline整合Docker容器

    前言:该系列文章,围绕持续集成:Jenkins+Docker+K8S相关组件,实现自动化管理源码编译.打包.镜像构建.部署等操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流水线集成Docker用法. 一.背景描述 微服务架构 ...

  6. Docker容器编排

    Docker容器编排 简介 为什么需要 Compose? 安装docker-compose 常用命令 使用步骤 小案例 总结 简介 Compose(容器编排) 是 Docker 公司推出的一个工具软件 ...

  7. 高级架构师_Docker_第2章_ Docker核心原理_ 第5节 Dockerfile简介

    高级架构师_Docker_第2章_ Docker核心原理_ 第5节 Dockerfile简介 文章目录 高级架构师_Docker_第2章_ Docker核心原理_ 第5节 Dockerfile简介 D ...

  8. docker容器简介及安装

    docker容器简介及安装 一.docker的前世今生 早期 过度 目前 二.什么是docker 三.docker核心概念 1.镜像 2.容器 3.仓库 四.docker容器和虚拟机的区别 五.doc ...

  9. 共享内存简介及docker容器的shm设置与修改

    共享内存简介及docker容器的shm设置与修改 共享内存简介 共享内存指 (shared memory)在多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可以被不同中央处理器(CPU)访问的大容量内存.由于多个CPU需要快 ...

  10. 实战:Docker容器虚拟化技术(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并搭建 swarm+compose集群)5

    实战:Docker容器虚拟化技术 (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并搭建 swarm+compose集群)5 要求: 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并搭建 swarm+compose集群 在Swa ...

最新文章

  1. Vue 框架-02-事件:点击, 双击事件,鼠标移上事件
  2. java 等额本金等额本息工具类
  3. cgi,fastcgi,php-cgi,php-fpm之间的关系
  4. CodeForces - 618D Hamiltonian Spanning Tree(思维+贪心)
  5. git push 的符号笔有什么用_Git 标签(tag)作用、分支区别及常用命令
  6. linux mkswap -p参数,Linux基础命令---mkswap
  7. 潘石屹回应丁磊“5G言论”:生活在4G的人理解不了5G
  8. Python实现十大经典排序算法
  9. 【知了堂学习笔记】java 自定义异常
  10. 扇贝有道180921每日一句
  11. springboot权限管理系统
  12. mysql内连接去重复_MYSQL 内连接查询重复
  13. 软件测试方法_边界值分析法
  14. Three.js实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公转
  15. Mac 和 iPad 产品线要合并?苹果高管回应了
  16. elisa数据处理过程图解_(完整版)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
  17. 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理赔
  18. java memcached incr_Memcached incr 与 decr 命令
  19. [SSL: CERTIFICATE_VERIFY_FAILED]
  20. FreeRTOS笔记篇:第五章 --软件定时

热门文章

  1. C#调用QQ邮箱简单代码(网络摘抄笔记)
  2. c语言程序函数由什么两部分组成,C语言中一个函数由函数首部和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函数体...
  3. 一款非常萌的桌面工具---bongo cat mver0.1.6 附使用教程
  4. 代理服务器为何受欢迎?
  5. python新闻爬虫_基于Python的网络新闻爬虫与检索
  6. win10系统如何设置局域网服务器,win10系统设置局域网地址的操作方法
  7. Vue 轻量级后台管理系统基础模板
  8. 第11章 UART串口通信 练习题
  9. python pandas如何实现两列交换
  10. 大伽「趣」说AI:在多个场景中的AI落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