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战争的作战原则是什么?

三项基本原则:一是隐蔽;二是快速;三是高效。

隐蔽:就是通过隐身、欺骗等手段,确保“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快速:就是依托情报监视与侦察和快速打击系统,确保“发现即摧毁”;

高效:就是联合、集中使用高能精确弹药,确保战争的时间与空间“窗口最小”。

它们既是未来战场上的生存法则,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胜利法则,更是评价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建设水平的基本准则。

信息时代的作战方式就是按照上述原则所规定的路径演变的,其最新趋势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压缩作战空间,缩短作战时间,提高作战效能,拓展战场空间。

信息时代的作战已出现窗口作战(windows operation)、实时作战(real time operation)、聚能作战(shaped charge mode operation)和公域作战(global commons operation)四种新的作战方式。

扩展资料:

信息化作战走向智能化作战。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超算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方式正迅速从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演变,呈现出信息生“智”、以“智”赋“能”和“智”主释“能”的新特征。

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比拼是智慧、是谋略、是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必须要打破多领域行业壁垒,开放、流转并运用好作战数据,并对现有体系作战力量进行重组重构、对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流程进行再造,体现自主作战和智能化体系作战的作战指导,体现加快军事智能化步伐的时代要求。

一、信息如何生“智”。

信息生“智”,是在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具有辨别是非、自主行为的能力,可按照人类事先设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类脑”的思维活动,是信息化迈向智能化较为突出的特点和品质,也是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形态演变或转型的重要标志。

信息生“智”成为影响未来战争制胜的第一要素,它不仅使作战行动具有了自适应化、精准化特点,而且还能够通过敌我双方的信息博弈,自主发现并判明敌作战体系弱点,提供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目标规划、任务规划和行动规划,为指挥员快速、精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即基于大数据的战略分析自主设计战争、学习战争,基于海量数据的“云计算”结论,提供战争目的、战争手段、战争方式的辅助决策方案,优选体系作战计划,并分别对不同战争辅助决策方案,进行达成战争目的、战役作战指标成功概率等;

基于大数据的海量信息收集和深度学习,自主纠偏、自主行动、自适应协同,也就是说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的过程中,其作战体系架构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的“权共享”,产生自主智慧。

辨别真伪之智。运用具有自主识别、多源平台信息融合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系统,洞察战场真实动态,掌握单向透明的信息获取优势。它既是信息火力打击实施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的重要标志。

一方面是运用深度学习法,赋予“人工神经网络”处理系统多源平台融合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目标感知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另一方面是运用智能反情报获取手段,提高自身伪装、欺骗和军事佯动能力,使敌无法准确掌握我方兵力布势和战场态势。

自适应通信之智。即运用自组网、自进化的“人工神经网络”通信系统,实现高动态、抗强扰、抗截获的全域情报信息传输。它既是系统与系统之间沟通的枢纽,是实现“分布式杀伤”的前提,又是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的基础。

其主要特征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s),构建扁平化、多链路迂回的“管神经”信息传输系统,以满足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过程中,通信对抗环境不断恶化、通信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客观实际。

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卫星通信为枢纽,采用网格式和辐射式相结合的“管神经”传输架构,在固定与移动通信支持下,形成以综合干线通信网为主体的大容量、多功能深度置信通信网络系统。

辅助决策之智。运用遗传算法、遗传规划等进化计算,实现基于信息博弈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精准指挥和灵活控制。

它是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过程中,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组织筹划和科学谋略的外在表象,其实现路径是平时加强主要作战对手情报信息侦察和活动规律研究,将“大数据”的情报收集与“云计算”的分析处理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在联合作战中谋求指挥决策优势,实现战场态势优劣转化。

二、如何以“智”赋能。

以“智”赋能,是指通过数据分析、信息融合生“智”,为作战体系中多军兵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甚至是作战平台灌输自主“智慧”和自适应协同能力,实现要素寻优协作、智能辅助决策、无隙自主联动、大群跨域组网,从而完成自主协同的作战任务。

从本质上讲,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是由信息主导向智能主导过渡,信息在流转过程中,逐步由少到多、由分到合、由繁到精,由大数据分析到云计算处理,进而产生智能,赋予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指挥拥有超级大脑,最终推动智能化军事装备逐步从类脑水平向真脑、群脑水平快速递进。

从这个角度说,信息的综合集成是利用“算法”生“智”,赋予多军兵种信息火力打击平台、传感器、指控系统精准发现、识别、捕获和摧毁目标的“智慧”,不仅能够自主控制己方多军兵种作战平台及多维空间、多元化作战行动。

而且在快速的体系攻防过程中,能主动捕捉作战对手的信息流转规律及其薄弱环节,进而遏控或主导作战对手的体系运行和各种行动,掌握包括制信息权在内的综合制权。

以“料敌先机”之智赋“信息火力”之能。即以洞察先机之智驱动信息火力之能,构建智能牵引物质能直达式信息火力打击通道,将参与作战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作战系统融合为有机的作战整体,使智慧智能、信息能、物质能相互融合、彼此交融,形成全域、全谱智能优势。

以“脑机交互”之智赋“批亢捣虚”之能。即通过“脑机交互”方式,分析研究敌联合作战体系的网络结构,找出破击敌作战体系的要害目标或薄弱环节,赋予联合作战体系捕捉要害、击敌要害的智慧。

通过“脑机交互”、网络赋权使多军兵种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作战系统甚至是作战平台,具有自适应规划和自主协同的“智能”,使智慧智能、知识与物质、智能与物质能紧密结合,产生智能物化的倍增效能。

以“神经网络”之智赋“自主行动”之能。即通过智能化的“神经元”网络赋权,为多军兵种、多元化作战力量、多维空间作战行动,形成扁平化的指挥控制方式,把战术行动指挥控制权集中到联合战役、甚至是战略指挥员及其指挥机构。

三、何为“智”主释能。

“智”主释能,就是以智能主导信息火力融合,主导信息火力打击,主导体系结构破击,充分发挥多军兵种非对称的精确打击威力,最大限度地精准释放智能化打击威力,对作战对手联合作战体系中的重要目标或关键性薄弱环节实施精准毁伤。

在大幅提升打击效能的同时,减少人员的附带损伤,以最低代价获得最佳的联合作战效果。

从其内涵上看,信息化向智能化作战转型的过程中,战场优势不仅仅局限于以往追求的信息优势、兵力优势、火力优势和机动优势,而是力争对作战对手形成全空间、全要素、全系统、全流程的智能优势,掌控战场主导权和控制权,使战争按己方意图进行或结束。

“智”主信息火力融合。

即智能融入信息作战系统、火力打击平台,智能主导信息力与火力融合,将针对敌作战体系弱点的谋略技术,以人工智能方式集成到信息火力平台中,主导信息作战单元和火力打击平台对目标实施精准的复合性打击,实现对作战对手攻防策略的全掌握,占据战场透明、完全信息博弈的“智”差优势。

“智”主信息火力打击。平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作战对手情报信息,分析研究其战争持续力和民众的心理承受力,建立基于智能化评估的战略目标数据库、任务规划数据库和联合行动方案库等。

一旦发起作战,信息、火力打击平台从信息生“智”中掌握目标本质特征,从智能化网络中获取目标精准的指示信息,从“神经元”网络“赋权”中凝聚信息火力打击能量,从智能作战运用中达成作战目标,通过“智”主释“能”实现整体行动同步化打击,空前地提高信息火力整体打击效能。

“智”主体系结构破击。从作战体系看,体系之坚基础在结构,体系之利取决于结构,而体系之肋也在于结构。

利用智能化打击手段和作战方式毁瘫作战对手的体系结构,发现并破坏作战对手体系的网络结构和数据结构,毁瘫其网络软件系统,破坏数据链的信息传输,使作战对手体系内各种作战要素、平台既不能互联互通,又不能各自为战,成为信息“孤岛”,从而肢解对手作战体系,使之土崩瓦解。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小发猫

2、新概念化学武器的了解

21世纪的新概念武器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胡劲松 冯伟 秦致远

科技革命的浪潮蓬勃兴起,正在引发新一轮世界范围的重大军事变革,不少国家已逐渐从依赖军事技术驱动,转而更加主动地发展和吸纳高新技术成就神经网络攻防。其中,加速新概念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是其确立军事高技术优势的重要举措。预计 21世纪初的20~30年内,将会有一大批新概念武器诞生。
创新性与传统武器相比,新概念武器在各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突破与创新,它是创新思维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高效性这种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即可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战效能,并满足各种新的作战任务需要。
时代性新概念武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某一时代的新概念武器将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继而也就转化为传统武器。
探索性新概念武器的高科技含量远比传统武器多,探索性强,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其发展在技术、经济、需求及时间等方面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也具有较高的风险。
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典型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高超声速武器、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微型无人作战平台和非致命武器等。这些新概念武器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未来战争中,动能武器和强激光武器将成为防空防天和导弹攻防作战的利器;高功率微波武器作为未来信息战的重要软、硬杀伤武器,将成为攻击敌方信息链路或节点的主要手段之一;高超声速武器将在有效突防、中远程精确打击和纵深攻击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将成为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作战手段;微型无人作战平台将担当起战场侦察、火力压制、毁伤评估等重要作战使命;此外,各种非致命武器也将为未来军事行动提供更多的选择。可以预见,随着新概念武器的陆续实用化,必将对21世纪的军事理论、作战方式和部队编成等产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影响。
定向能武器
定向能武器技术是指与产生和发射束能集中的电磁能或原子/亚原子粒子有关的高新技术。定向能武器发出的能束,可对目标的结构或材料以及电子设备等特殊分系统、系统进行硬破坏,也可以通过调节功率的大小,对目标进行软破坏。目前,发展中的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
激光武器根据激光功率的大小和武器用途的不同,激光武器可分为激光干扰与致盲武器、战术激光武器、战区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其中后三者为高能激光武器。
车载战术反导激光武器。1995年美国陆军和以色列国防部开始合作研制车载 “鹦鹉螺”激光武器系统。2000年6月6日,美国在试验中利用“鹦鹉螺”激光武器成功击落了“喀秋莎”火箭弹,并在8月底又成功进行了同时击落2枚“喀秋莎 ”火箭弹的试验。美国陆军准备在2003~2005年用这种武器系统取代“毒刺”防空导弹系统。以色列国防军也即将开始部署这种高能激光武器。
机载激光武器。是一种战区激光武器。美国于90年代初开始机载激光武器研制,其目的是研制能够拦截和击毁助推段的敌方战术弹道导弹。1998年6月,美国空军成功地进行了正常飞行重量的高能激光器组件的首次发射试验。预计到2008 年将生产7架。
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属战略激光武器。可对在轨卫星等目标进行软、硬破坏,是未来空间攻防作战武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美国的试验表明:激光武器对抗卫星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十分有效。
高功率微波武器可通过高功率微波摧毁敌人的电子装备或使其暂时失效,从而瓦解敌方武器的作战能力,破坏敌方的通信、指挥与控制系统,并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这种武器分为单脉冲式微波弹和多脉冲重复发射装置两种类型。自从19 73年第一台高功率微波源问世,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高功率微波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微波功率从最初的400MW发展到目前的15GW,频率从1GHz发展到140GHz,提高了近两个数量级。
粒子束武器是用粒子加速器把粒子源产生的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用磁场聚焦成密集的束流,直接地或去掉电荷后射向远距离目标,在极短时间内把极多的能量传给目标,以此摧毁目标或对目标造成软破坏。
总体上,国外在粒子束武器技术方面的进展,比其他几种定向能武器缓慢。 1989年7月,美国利用“白羊座”火箭进行了第一次中性粒子束装置试验,并且首次建立了这类中性粒子束的空间物理数据库。90年代以来,美国把大气层中的带电粒子束研究转到探索破坏机理方面。
动能武器
动能武器是指依靠自身足够的动能对要攻击的目标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武器。目前世界上采用新概念技术的动能武器主要有利用火箭推力的动能拦截器和靠电磁能推力的电磁发射武器。
动能拦截器动能拦截器是一种自主寻的,利用其与目标直接碰撞的巨大动能来杀伤目标的飞行器。它是在导弹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高精度制导和快速响应控制是其关键技术,追求目标是“零脱靶量”。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竞相发展这项新技术,一些系统已经接近实战化水平,预计到2010年前后可能全面部署高性能的多层反导防御体系,并具备动能反卫星能力。
美国陆军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美国陆军战区战术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由两层反导系统构成,即用于大气层高层和大气层外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和用于稠密大气层点防御的“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
美国海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海军用于高层导弹防御的“海军全战区防御”系统,采用小型KKV装在“标准-2Ⅳ”型导弹上,如果进展顺利,将在2007 年后部署服役。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反卫星系统。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旨在保护美国本土免遭少量战略导弹攻击,目前已纳入国防部“部署准备计划”,2005年有可能部署。美国还计划在2002年部署20枚用“民兵”导弹运载KKV的反卫星导弹,实现对空间的控制。
电磁发射武器电磁发射武器技术是一种全新原理的发射技术,主要包括电热化学炮、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等技术,其中电热化学炮和电磁轨道炮技术在最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已从演示验证阶段进入武器型号研制阶段。
电热化学炮。电热化学炮的炮弹由等离子体喷管、化学推进剂和弹丸组成。美国于1993年6月已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门60毫米ETC炮,弹丸的炮口能量比固体发射药火炮提高35%。
电磁轨道炮。它是完全依赖电能和电磁力加速弹丸的一种超高速发射装置,其出口速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电磁发射器。
电磁轨道炮被美国陆军看成是“2020年后陆军”战车主要武器的候选技术方案,未来应用包括美国未来战斗系统、英/美战术侦察装甲战车/未来侦察骑兵车等车辆上,也可作为舰载武器。目前来看,电磁轨道炮还是一个远期发展计划,电磁发射技术尚未成熟,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其中包括电源技术、材料技术、超高速弹丸技术等。
高超声速武器
目前国外正在研究的高超声速武器,主要有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飞机等,当飞行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M≥5.0)时,一般称之为高超声速。该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使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产生重大飞跃。
美国空军正在研制M=8.0、射程为1400km的空中发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可望 2005年前后投入使用。美国的高超声速飞机研制计划有NASA的高超声速X飞行器计划和乘波飞机计划。高超声速X飞行器,采用氢燃料、双模态(冲压/超燃冲压)发动机,速度可达4-10M,计划于1999年进行第一次试验。“乘波飞行器”是第一个使用非火箭发动机和第一个利用神经网络计算机进行飞行控制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近期内即将对飞行控制系统与发动机控制系统进行飞行试验。
俄罗斯从70年代就开始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飞行器飞行试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曾两次完成M=5的系留式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目前正准备进行M=10的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俄罗斯航天局(RSA)还准备用SS-18或SS-19火箭进行M数为5~ 14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飞行试验,以研究发动机和机体的一体化。
网络战武器
目前,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破坏作用,已引起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军事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信息战进攻与防御装备与手段,主要有:计算机病毒武器、高能电磁脉冲武器、微米/纳米机器人、网络嗅探和信息攻击技术及信息战黑客组织等。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病毒的运行机理和破坏机理;病毒渗入系统和网络的方法;无线电发送病毒的方法等等。为了成功地实施信息攻击,外军还在研究网络分析器、软件驱动嗅探器和硬件磁感应嗅探器等网络嗅探武器,以及信息篡改、窃取和欺骗等信息攻击技术。在黑客组织方面,美国国防部已成立信息战“红色小组”,这些组织在和平时期的演习中,扮作假想敌,攻击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发现系统的结构隐患和操作弱点并及时修正。同时也入侵别国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甚至破坏对方的系统。另外,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还在研究用来破坏电子电路的微米/纳米机器人、能嗜食硅集成电路芯片的微生物以及计算机系统信息泄漏侦测技术等。
在信息战防御方面,美国除了进一步强化安全计算机和安全系统软件的研制、评测和装备外,还于1998年10月成立了计算机网络防御联合特种作战部队,用以防护其整个一体化的C4ISR系统免受入侵者的各种信息攻击。并计划在近两年内搞一项五层防御系统,包括确认软件完整性系统、探测并根除恶意代码系统、易损性评估系统、实时审查监视系统和保护探测反应系统,以保证其信息系统有足够的保护能力。
无人作战平台
21世纪,随着微机电、微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无人作战平台在军事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世界研究的微型无人作战平台主要有两大类:微型飞行器和微型机器人。
微型飞行器。微型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因此可执行低空侦察、通信、电子干扰和对地攻击等任务。美国1997年推出了为期4年的微型飞行器计划。其中 “微星”项目,研制出一种可由单兵手持发射的微型飞行器,长度小于15厘米,重量不足18克,即使在雷达上空20-100米高度盘旋,也难以被探测到。
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可分为厘米、毫米和微米尺寸机器人,有一定智能,可在微空间进行可控操作或采集信息,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执行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且可批量、廉价制造。美国研制的一种可探测核生化战剂的微型机器人,只有几毫米大小。还有一种叫“黄蜂”的微型机器人,只有几十毫克重,可携带某种极小弹头,能喷射出腐蚀液或导电液,攻击敌方装备的敏感关键部件。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指为达到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并使附带破坏最小化而专门设计的武器系统。按用途非致命武器可分为反装备和反人员两大类。目前,国外发展的用于反装备的非致命武器主要有超级润滑剂、材料脆化剂、超级腐蚀剂、超级粘胶以及动力系统熄火弹等。
超级润滑剂 是采用含油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微球、表面改性技术、无机润滑剂等作原料复配而成的摩擦系数极小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攻击机场跑道、航母甲板、铁轨、高速公路、桥梁等目标,可有效地阻止飞机起降和列车、军车前进。
材料脆化剂 是一些能引起金属结构材料、高分子材料、光学视窗材料等迅速解体的特殊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可对敌方装备的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并使其瘫痪。可以用来破坏敌方的飞机、坦克、车辆、舰艇及铁轨、桥梁等基础设施。
超级腐蚀剂 是一些对特定材料具有超强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美国正在研制一种代号为C+的超级腐蚀剂,其腐蚀性超过了氢氟酸。
超级粘胶 是一些具有超级强粘结性能的化学物质。国外正在研究将它们用作破坏装备传感装置和使发动机熄火的武器,以及将它们与材料脆化剂、超级腐蚀剂等复配,以提高这些化学武器的作战效能。
动力系统熄火弹 是利用阻燃剂来污染或改变燃料性能,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而熄火的武器,美国在这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开发了一批高性能阻燃器,这种新观念武器被视为遏制敌方坦克装甲车集群的有效手段之一。
反人员非致命性武器 它可使敌方战斗减员,使敌方造成沉重的伤员负担。目前国外正在研究的反人员非致命武器主要有化学失能剂、刺激剂、粘性泡沫等。
化学失能剂 分为精神失能剂、驱体失能剂,它能够造成人员的精神障碍、躯体功能失调,从而丧失作战能力。最近,国外又在研究强效镇痛剂与皮肤助渗剂合用,它能迅速渗透皮肤,使人员中毒而失能。
刺激剂 是以刺激眼、鼻、喉和皮肤为特征的一类非致命性的暂时失能性药剂。在野外浓度下,人员短时间暴露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脱离接触后几分钟或几小时症状会自动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不留后遗症。若长时间大量吸入可造成肺部损伤,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粘性泡沫 属于一种化学试剂,喷射在人员身上立刻凝固,束缚人员的行动。美军在索马里行动中使用了一种“太妃糖枪”,可以将人员包裹起来并使其失去抵抗能力。它可以作为军警双用途武器使用,目前美国已开发出了第二代肩挂式粘性泡沫发射器。

3、学习python的话大概要学习哪些内容?

想要学习Python,需要掌握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对于自学的同学来说会有一些难度,不推荐自学能力差的人。我们将学习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学习对应的内容,具体的学习顺序如下:

Python学习顺序:

①Python软件开发基础

②Python软件开发进阶

③Python全栈式WEB工程师

④Python多领域开发

  • 掌握计算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 会使用Linux常用工具

  • 熟练使用Docker的基本命令

  • 建立Python开发环境,并使用print输出

  • 使用Python完成字符串的各种操作

  • 使用Python re模块进行程序设计

  • 使用Python创建文件、访问、删除文件

  • 掌握import 语句、From…import 语句、From…import* 语句、方法的引用、Python中的包

  • 能够使用Python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

  • 能够自己建立数据库,表,并进行基本数据库操作

  • 掌握非关系数据库MongoDB的使用,掌握Redis开发

  • 能够独立完成TCP/UDP服务端客户端软件开发,能够实现ftp、http服务器,开发邮件软件

  • 能开发多进程、多线程软件

  • 能够独立完成后端软件开发,深入理解Python开发后端的精髓

  • 能够独立完成前端软件开发,并和后端结合,熟练掌握使用Python进行全站Web开发的技巧

  • 能够使用Python熟练编写爬虫软件

  • 能够熟练使用Python库进行数据分析

  • 招聘网站Python招聘职位数据爬取分析

  • 掌握使用Python开源人工智能框架进行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语音识别、人脸识别

  • 掌握基本设计模式、常用算法

  • 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文档、软件测试调优的基本方法

想要系统学习,你可以考察对比一下开设有IT专业的热门学校,好的学校拥有根据当下企业需求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南京北大青鸟、中博软件学院、南京课工场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实地考察对比一下。

祝你学有所成,望采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异次元空间理论

很深。希望你以后为这方面做出贡献!!相信异次元空间理论,只有异次元空间理论才可以解释神鬼的现象。所谓的地狱建立在异次元空间理论上是存在的。
猜想一:但是,跟佛经与圣经所描写的不同。灵体只是以灵魂形式存在而已。而它们可以来我们世界,也许是掌握叻某种科学,可以穿越不同次元空间。
猜想二:次元空间全是普通人,因为文明不同,所创造出来的科技不同,就算科技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会不同。而某个或数个次元空间的人创造了某种科技,可以打破次元墙壁由次元通道来到我们世界。而要是此科技只能以灵魂形式穿越而不能以肉体形式穿越,那所谓的鬼和神不就成立了?而它们的能力也会因为科技不同而不同,譬如说我们的文明发展是自然科学,那么我们的能力是使用由自己物质制造的枪械。要是其他空间不是发展自然科学,而是人体或者灵魂科学呢?那样的话他们的灵魂或者肉体不是都比我们强数百倍?如果是一样的时间发展不同科技,这么说,他们的肉体可以抵挡我们的枪械。可怕…
猜想三:所谓的次元通道只是连接河外星系的某个星体或者宇宙坐标。也就是说灵体是外星人。这个猜想不太可能。一个文明如果可以创造出超越光速与打破空间限制的话,这个文明已经可以在宇宙称霸了,还会有空来吓吓我们地球人?这很荒谬吧?每一种生物都是有野心的。而且要是突破空间限制或者光速,怼于作用在生物肉体的空间撕扯力我不觉得有什么生物可以抵挡。这就是推论出发展肉体和灵魂科学的原因,也是因为肉体和灵魂科学的发展,才可以解析猜想三的可能性。那就是说,只有发展肉体和灵魂的科学才能运用超越光速或者打破空间限制的科技。所以说结合了自然科学与肉体灵魂科学的这个文明可以称霸宇宙,因此这文明不太可能存在。要说异次元得先从虚拟人讲起。诸兄一定知道上个世纪在美国率先推出的虚拟人计划,就是将一个健康标准完好无损的死人(多半是死囚)放进水槽推进冷库快速冷冻,随后将其冻结在冰块中的尸体抬上数控铣床,高速铣刀从脚至头对冰块薄切(每一层1/10mm),每切一层拍一张高清淅彩色数码照片并输入电脑,全部切完后估计有几万张。然后,在电脑将数码照片还原成三维立体模型,由于人体各系统器官色彩差异,可以通过数码技术将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分离显示,这就是曾经震惊地球的“数字人”。
数字人最初可能是为了医学研究,但很快就有人对数字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数字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以下设想:
1、用仿真技术恢复数字人的生理活动,就是讲让数字人变成一个活的数字人,但更确切地讲是活的数字植物人。
2、结合仿真和动画技术,让数字人具有人的动作行为。
3、结合数字语言还原,让数字人开口讲话。
4、将数字人的大脑神经网络与真人的大脑神经网络对接,实现实时模拟。
5、最后,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将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一起交给数字人处理。
到了此等境地,QQ聊天还会象现在这般隔靴搔痒?戴着头盔式电脑的Q兄可以全真虚拟人与某Q姐选择某风景名胜处进行实景聊天。
到了此等境地,游戏酷就不是现在这样了,俺毋需獒述,魔兽的玩法将会导致什么结果。
这便是进入了异次元空间,一个与真实世界互动的虚拟精神世界,它可以存在于网络中,也可以存在于电磁空间,甚至可以压缩进一块芯片。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三维的空间,有人提出,真实的世界可能并不只有三维,可能是四维,甚至更多维空间,如果是四维空间,那么就可以把时间加进去,这样就可以解释一些在时间中旅行的事件。但是这种构想目前只停留在想象阶段,没有人可以证实它。数学家们就是根据这个构想,构造了多维空间模型,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这可能就是你说的异次元隧道所达到的异次元空间。在异次元空间里,人不仅可以在空间里变化自己的位置,还可以在时间里变化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到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年代。”
《时间简史》论证了生命不会在二维以下空间存在,而在别的地方的研究证实,在四维(包括四维)以上,原子不稳定。
目前,这些还只是猜测,以人类的大脑很难直接想象高于三维的空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多按坐标系的建立法研究

5、谁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美国海军的DDG1000战斗舰

DDG-1000驱逐舰

DDG-1000驱逐舰是美国海军新一代驱逐舰舰,又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体长183米,排水量为14500吨,拥有80个发射装置,可发射“战斧”式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及其他类型的导弹。

DDG1000驱逐舰几乎悄无声息,敌方雷达对其几乎无法察觉。它能从95英里外对一个目标同时发射6枚威力强大的导弹。它是美国海军30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型驱逐舰,其最大特点就是作战功能十分完备。该舰可游刃有余地在深海海域和波斯湾布满水雷的危险海域执行任务。

中文名

DDG-1000驱逐舰

类    型

驱逐舰

研发国

美国

别    称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排水量

14500吨

发展

以前的大型战舰是为了在广阔海域进行对峙而设计的,并不能应对在海岸线区域出现的敌情。这些战舰不仅在地面雷达屏幕上显得十分庞大,而且缺少足够的传感系统,无法躲避敌方港口常常布设的水雷阵。

DDG1000驱逐舰计划负责人吉姆·叙林上尉说,由于许多潜在冲突地区都靠近浅海海域,控制沿海地区显然很有必要。他说:“你得好好看看那些利益攸关的地区:波斯湾、日本海和朝鲜半岛。”

DDG1000驱逐舰有三大显著特点:隐身性能好,火力强大,造价昂贵。

无论是派遣海豹突击队,还是向内陆发射导弹,DDG1000驱逐舰都必须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它行动起来悄无声息,那是因为1英寸厚的橡胶层——叙林将其比喻成大象的皮——消除了柴油发动机所发出的噪音。此外,它行动起来还神出鬼没。由于电子设备众多,当今战舰都是是各种天线林立,这样极易被动敌方雷达所察觉。因此,DDG1000驱逐舰的天线采用了考究的隐蔽式设计,在敌方的雷达上,该驱逐舰看上去就像一条渔船。

DDG1000驱逐舰还具有很强的攻击能力。先进的舰炮可依靠卫星定位系统,在30分钟内发射600枚远程地面攻击炮弹。此外,该舰还拥有80个发射装置,可发射“战斧”式导弹及其他类型的导弹,更是令其如虎添翼。

为了加强保护,DDG1000驱逐舰还安装了新型双波段雷达系统,可以搜索空中和海面的目标。这种雷达系统可对诸如艇上恐怖分子这样小的目标进行定位。另外,该舰还可精确探测水下雷区。

美国海军和工业届已经签订了建造首批两艘DDG-1000的合同。两艘新舰代表了海军作战的转型的开始。  首批两艘舰艇将分别在巴斯钢铁公司(通用动力公司下属公司)和英格尔斯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建造。巴斯钢铁公司将建造DDG 1000,英格尔斯公司将建造DDG 1001。其他的主承包商还包括BAE系统公司和雷声公司。首舰预计将于2012年末到2013年初交付。

DDG 1000驱逐舰是一级多功能水面舰艇,它将提供独立的前沿存在和威慑,并将作为海上和岸上联合和联盟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DDG 1000舰的主要特点是联合火力支援,这使该舰能够在全天候的条件下对岸上的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和全方位开火。

该级舰将装备先进的垂直发射系统,能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该级舰或进行独立部署,或作为航母战斗群或远征打击战斗群的一部分,将成为未来舰队的基础。海军部队的结构分析决定了美国海军可能建造7艘DDG 1000舰,来确保前沿存在和快速反应能力。

DDG 1000也在实施区域空中监视能力方面进行了改进。雷达设备采用了S波段和X波段的双波段雷达。S波段立体搜索雷达将改进对濒海环境、近距离和远距离的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X波段多功能雷达将探测和支持捕获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目标。

该级舰的另一个特点是装备了先进舰炮系统(AGS),能够在支援岸上的联合作战部队时,进行史无前例的远程精确火力打击。AGS为6英寸,62倍口径的舰炮,能够发射远程对陆攻击弹丸(LRLAP)。7英尺长的LRLAP由GPS制导,火箭助推,射程可达83英里。由于装备了AGS和LRLAP,DDG1000舰能够为内陆的远征机动部队提供远程精确火力支援。LRLAP将扩大对内陆的火力支援区域。LRLAP的威力是常规的5英寸舰炮的三倍。另外,DDG1000还是一级采用全电力推进的舰艇。

DDG1000和LCS近海战斗舰和新型的多功能CG(X)巡洋舰将未来美国海军水面的作战需求

新型驱逐舰攻防兼备,其出众的攻击和防护能力令人刮目相看。该舰可向150千米外的一个目标,同时发射6枚威力强大的导弹。舰上的2座155mm舰炮可依靠全球定位系统,在30分钟内发射600发远程地面攻击炮弹。为了加强保护,DDG-1000驱逐舰还安装了新型双波段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甚至可以对小艇上的恐怖分子进行定位。另外,该舰呈圆形的前端还安装了超级敏感的声纳组,可以精确探测水下雷区。

雷达系统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10年6月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取消DDG 1000驱逐舰新型双波段雷达系统的一半以及首舰推迟交付服役一年的决定不象外界猜测的那样是由于成本增长或项目运行不善,相反,他们正在努力获得具有先进能力的新型雷达来装备DDG 1000舰,即空中导弹防御雷达(AMDR),该型雷达是一个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系统,其设计源于应对弹道导弹防御,海军计划为新的DDG-51驱逐舰Flight III型安装该型雷达。

将原计划安装在DDG 1000上的双波段雷达中移除SPY-4体搜索雷达(VSR)是由国防部负责采办的官员于宣布的。同时他还表示DDG 1000首舰的服役时间可能推迟。DDG 1000项目是成本严重超支或经历了重大调整的六个项目之一,需要国防部重新声明该项目对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根据国防部向国会提供的文件,双波段雷达的测试和开发仍在继续,没有解释移除VSR的合理性以及推迟首舰服役的原因。这一声明使海军和工业的官员都感到极为惊讶。2009年夏季,DDG 1000项目经理曾表示对双波段雷达开发较为满意。负责工程开发的Syring上校于2009年8月表示s波段和x波段都没有任何问题。

双波段雷达的主承包商为雷声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SPY-3 X波段多功能雷达,以及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SPY-4 S波段体搜索雷达相接合的控制器。双波段雷达还会按原计划安装在新型“福特”航母上。雷声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都将竞争AMDR项目。三家公司在4月都提交了招标申请书,海军正在考虑是选择一家或两家公司还是有三家公司共同完成。确定的方案将在9月公布

DDG-1000驱逐舰是一艘造价超过86亿美元的舰船,号称美国六大杀器之一。

比较

与“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相比,DDG-1000的水面火力和反对舰导弹能力提高了3倍,雷达辐射面减少了50倍,防空能力提高了10倍,近海作战(包括扫雷能力)能力提高了10倍。

6、请问怎么学习Python?

这里整理了一份Python开发的学习路线,可按照这份大纲来安排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专业核心基础

阶段目标:

1. 熟练掌握Python的开发环境与编程核心知识

2. 熟练运用Python面向对象知识进行程序开发

3. 对Python的核心库和组件有深入理解

4. 熟练应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常用操作

5. 熟练运用Linux操作系统命令及环境配置

6. 熟练使用MySQL,掌握数据库高级操作

7.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

知识点:

Python编程基础、Python面向对象、Python高级进阶、MySQL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

1、Python编程基础,语法规则,函数与参数,数据类型,模块与包,文件IO,培养扎实的Python编程基本功,同时对Python核心对象和库的编程有熟练的运用。

2、Python面向对象,核心对象,异常处理,多线程,网络编程,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异常处理机制,多线程原理,网络协议知识,并熟练运用于项目中。

3、类的原理,MetaClass,下划线的特殊方法,递归,魔术方法,反射,迭代器,装饰器,UnitTest,Mock。深入理解面向对象底层原理,掌握Python开发高级进阶技术,理解单元测试技术。

4、数据库知识,范式,MySQL配置,命令,建库建表,数据的增删改查,约束,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事务,游标,PDBC,深入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知识及MySQL数据库的使用与管理。为Python后台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5、Linux安装配置,文件目录操作,VI命令,管理,用户与权限,环境配置,Docker,Shell编程Linux作为一个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是每一个开发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点技术,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第二阶段:PythonWEB开发

阶段目标:

1. 熟练掌握Web前端开发技术,HTML,CSS,JavaScript及前端框架

2. 深入理解Web系统中的前后端交互过程与通信协议

3. 熟练运用Web前端和Django和Flask等主流框架完成Web系统开发

4. 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分布式,PDBC,AJAX,JSON等知识

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发一个MiniWeb框架,掌握框架实现原理

6. 使用Web开发框架实现贯穿项目

知识点:

Web前端编程、Web前端高级、Django开发框架、Flask开发框架、Web开发项目实战。

1、Web页面元素,布局,CSS样式,盒模型,JavaScript,JQuery与Bootstrap掌握前端开发技术,掌握JQuery与BootStrap前端开发框架,完成页面布局与美化。

2、前端开发框架Vue,JSON数据,网络通信协议,Web服务器与前端交互熟练使用Vue框架,深入理解HTTP网络协议,熟练使用Swagger,AJAX技术实现前后端交互。

3、自定义Web开发框架,Django框架的基本使用,Model属性及后端配置,Cookie与Session,模板Templates,ORM数据模型,Redis二级缓存,RESTful,MVC模型掌握Django框架常用API,整合前端技术,开发完整的WEB系统和框架。

4、Flask安装配置,App对象的初始化和配置,视图函数的路由,Request对象,Abort函数,自定义错误,视图函数的返回值,Flask上下文和请求钩子,模板,数据库扩展包Flask-Sqlalchemy,数据库迁移扩展包Flask-Migrate,邮件扩展包Flask-Mail。掌握Flask框架的常用API,与Django框架的异同,并能独立开发完整的WEB系统开发。

第三阶段:爬虫与数据分析

阶段目标:

1. 熟练掌握爬虫运行原理及常见网络抓包工具使用,能够对HTTP及HTTPS协议进行抓包分析

2. 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网页结构解析库对抓取结果进行解析和提取

3. 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反爬机制及应对策略,能够针对常见的反爬措施进行处理

4. 熟练使用商业爬虫框架Scrapy编写大型网络爬虫进行分布式内容爬取

5. 熟练掌握数据分析相关概念及工作流程

6. 熟练掌握主流数据分析工具Numpy、Pandas和Matplotlib的使用

7. 熟练掌握数据清洗、整理、格式转换、数据分析报告编写

8. 能够综合利用爬虫爬取豆瓣网电影评论数据并完成数据分析全流程项目实战

知识点:

网络爬虫开发、数据分析之Numpy、数据分析之Pandas。

1、爬虫页面爬取原理、爬取流程、页面解析工具LXML,Beautifulfoup,正则表达式,代理池编写和架构、常见反爬措施及解决方案、爬虫框架结构、商业爬虫框架Scrapy,基于对爬虫爬取原理、网站数据爬取流程及网络协议的分析和了解,掌握网页解析工具的使用,能够灵活应对大部分网站的反爬策略,具备独立完成爬虫框架的编写能力和熟练应用大型商业爬虫框架编写分布式爬虫的能力。

2、Numpy中的ndarray数据结构特点、numpy所支持的数据类型、自带的数组创建方法、算术运算符、矩阵积、自增和自减、通用函数和聚合函数、切片索引、ndarray的向量化和广播机制,熟悉数据分析三大利器之一Numpy的常见使用,熟悉ndarray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常见操作,掌握针对不同维度的ndarray数组的分片、索引、矩阵运算等操作。

3、Pandas里面的三大数据结构,包括Dataframe、Series和Index对象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索引对象的更换及删除索引、算术和数据对齐方法,数据清洗和数据规整、结构转换,熟悉数据分析三大利器之一Pandas的常见使用,熟悉Pandas中三大数据对象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Pandas完成数据分析中最重要的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和数据规整工作、Pandas对文件的读取和操作方法。

4、matplotlib三层结构体系、各种常见图表类型折线图、柱状图、堆积柱状图、饼图的绘制、图例、文本、标线的添加、可视化文件的保存,熟悉数据分析三大利器之一Matplotlib的常见使用,熟悉Matplotlib的三层结构,能够熟练使用Matplotlib绘制各种常见的数据分析图表。能够综合利用课程中所讲的各种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完成股票市场数据分析和预测、共享单车用户群里数据分析、全球幸福指数数据分析等项目的全程实战。

第四阶段: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阶段目标:

1. 理解机器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及系统处理流程

2. 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解决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训练和测试问题,解决回归、分类问题

3. 熟练掌握常见的分类算法和回归算法模型,如KNN、决策树、随机森林、K-Means等

4. 掌握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识别、自然语言识别问题的处理方式,熟悉深度学习框架TF里面的张量、会话、梯度优化模型等

5. 掌握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运行机制,能够自定义卷积层、池化层、FC层完成图像识别、手写字体识别、验证码识别等常规深度学习实战项目

知识点:

1、机器学习常见算法、sklearn数据集的使用、字典特征抽取、文本特征抽取、归一化、标准化、数据主成分分析PCA、KNN算法、决策树模型、随机森林、线性回归及逻辑回归模型和算法。熟悉机器学习相关基础概念,熟练掌握机器学习基本工作流程,熟悉特征工程、能够使用各种常见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解决分类、回归、聚类等问题。

2、Tensorflow相关的基本概念,TF数据流图、会话、张量、tensorboard可视化、张量修改、TF文件读取、tensorflow playround使用、神经网络结构、卷积计算、激活函数计算、池化层设计,掌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之前的区别和练习,熟练掌握深度学习基本工作流程,熟练掌握神经网络的结构层次及特点,掌握张量、图结构、OP对象等的使用,熟悉输入层、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的设计,完成验证码识别、图像识别、手写输入识别等常见深度学习项目全程实战。

7、5g时代大学读什么专业好?

二、信息与通信工程
那么与5G最息息相关的莫过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这是一级学科,而且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播、电视、视频、电路、图像、电影、媒体、电磁场、信号处理、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选择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同学,物理和数学成绩要非常棒的,因为它的课程是会涉及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它的就业方向非常广:通信运营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华为、爱立信、中兴等)、工程服务企业、通信工程设计企业(通信规划设计院等)、政府相关的业务部门、事业单位(交通、医院、学校、能源等)、政企网综合方案解决商(华为、中兴、微软、腾讯等)、通信应用技术开发和研究企业等。
三、院校推荐
那么这个专业哪些院校实力最强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学科评估结果,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全国高校高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下:
A+: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A: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陆军工程大学(原解放军理工大学)
1、北京邮电大学
学科实力最强的院校之一北京邮电大学,它不是985,只是211、双一流院校,但它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它被称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而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国内是排第一名的,该学科实力非常强悍,而且就业质量也是非常高,真的是考上就是赚到了。
2、电子科技大学
这所院校位于四川,是985、211,双一流院校,相比北京的地理位置稍微差了一点点,但是实力排名第二。它为什么学科实力这么强?看看它的前身吧:
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了。

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攻击,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相关推荐

  1.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5章:拒绝服务攻击

    5.1 概述 拒绝服务攻击(DoS Denial of Service), 通过消耗⽹络带宽或者系统资源,使得⽹络或者系统不堪负荷,以⾄于瘫痪⽽停⽌提供正常的⽹络服务或者⽹络服务质量显著下降,或者通过 ...

  2.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一章 课后题

    1.6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属性"CIA"不包括(D). A.完整性 B.机密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2.属于被动攻击的是(B). A.中断 B.截获 C.篡改 D. ...

  3.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1章:绪论

    1.1 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网络空间"的4要素:设施(互联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设备).用户(人们).操作(应用.服务)和数据. 网络空间安全主要包含4个层次 ...

  4. 网络攻防技术的技术基础,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1.人工神经网络好学吗 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不过现在神经网络很"流行",说它流行是因为神经网络还有好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正因如此大家才会去研究它 ...

  5.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3章:网络侦察技术

    3.1 概述 ⽹络侦察需要侦察的⽬标的基本信息 静态信息 各种联系信息,包括姓名.邮箱.电话号码等 DNS.Web服务器 主机所在的⽹络段,IP地址 ⽹络拓扑结构 动态信息 ⽬标主机是否开机 ⽬标主机 ...

  6.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4章:网络扫描技术

    4.1 网络扫描基本概念 目的: 判断主机的⼯作状态.即其是否开机.若其没有开机,⼀切攻击都是徒劳的.(主机扫描) 判断主机端⼝的开放状态.(端⼝扫描) 判断主机服务的操作系统类型(操作系统识别) 判 ...

  7. 神经网络中的对抗攻击与对抗样本

    文章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201339578975526&wfr=spider&for=pc 前言 在学习神经网络白盒.黑盒对 ...

  8. 网络攻防原理及应用 知识梳理

    文章目录 网络攻防原理及应用课程 复习 第一章 概述 1. 网络安全的引入 2. 网络安全的目标 3. 网络的主要安全威胁 4. 网络安全体系 5. 网络攻击手段 6. 网络防御手段 7. 密码技术应 ...

  9. GAN(对抗生成网络)原理及数学推导

    本文主要涉及GAN网络的直观理解和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参考课程: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 北京邮电大学 鲁鹏 概述 在所有生成模型中,GAN属于 "密度函数未知,直接硬train" ...

  10.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图像转换技术【论文笔记】

    前两篇文章是对方法的改进,详细地论证了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后两篇是应用型,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提出方法. Image-to-Image Translation with Conditional ...

最新文章

  1. 强烈推荐!最好用的《机器学习实用指南》第二版终于来了,代码已开源!
  2. 最近安装了win2008R2,界面比win2003友好多了
  3. 笔记-中项案例题-2018年下-整体管理
  4. mysql generic安装_MySQL 5.6 Generic Binary安装与配置
  5. mysql 导出数据为csv格式
  6. java 窗口扩大,JavaScript实现拉框放大
  7. 【html】【19】高级篇--大事件时间轴
  8. magento 增加一个layout template
  9. perl java远程调用函数调用_如何从Java调用Perl?
  10. MySQL数据库从GBK转换到UTF-8最简单解决方案(也适用于其它编码转换)
  11. 双向重定向指令 tee
  12. vue2.0版cnode社区项目搭建及实战开发
  13. JUnit4(三)高级之 assertThat和Matchers (匹配器)
  14. web 打印时 表格多页 导致缺少线段 看上去页面不完整的处理方案
  15. Unity-WebGL基于JS实现网页录音
  16. html好看目录样式,HTML_CSS使用详解,目录样式类型(List Style Type) 说 - phpStudy
  17. 高质量外链的十大特性
  18. “互联网+”如何“+”纺织服装?
  19. MM01 物料主数据批导
  20. linux 下 PHP 环境搭建(已测试)

热门文章

  1. C语言字母区分大写,C语言中不区分大小写英文字母。()
  2. 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参赛视频
  3. SLG游戏中绘制六边形网格地形
  4. MathType公式编辑器快捷键操作
  5. 半闲居士视觉SLAM十四讲笔记(5)相机与图像 - part 2 图像及 OpenCV 操作、点云拼接
  6. notability录音定位_请问如何在iPad上科学地使用good notes和notability?
  7. 阿里云Anolis OS 8.4
  8. typescript 高阶类型 Exclude 和 Extract
  9. 2020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word模拟题)
  10. NoSQLBooster for MongoDB的下载,安装,连接数据库,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