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主要原则

《战略论:间接路线》在西方战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军事理论的必读书。因为此书,李德·哈特被西方奉为“军事理论教皇”。李德·哈特以深厚的军事理论和战史研究功底,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30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看似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在任何竞争中,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获胜。而在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这就是间接路线战略的精髓所在。因此,“间接路线”不仅是战争的定律,更是一个哲学上的真理,在战争之外,于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

1 《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主要原则

《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所谓间接路线的战略,其目的就是要设法使敌人丧失平衡,以产生一个决定性的战果。若是一个人沿着敌人所‘自然期待的路线’,‘直接’地向他的精神目标或物质目标进攻,则产生的常常是负面的结果。沿着敌人‘自然期待的路线’采取行动,结果足以巩固敌人的平衡,因而也增强了他的抵抗力量。在多数战役中,首先使敌人在心理和物质上丧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

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

《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不仅是一条原则,而且可以说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表达,这就是‘集中’。但是,说得更准确些,还是要把它的范围稍微扩大一点,就叫做“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为了真正使用这条原则,还须进一步作些解释:要想达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这个目的,就要使敌人分散他们的兵力,这样才能造成一种形势,通过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于是便形成两个相继行动的程序:首先自己分散,引起敌人方面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所以,下一步的任何行动都是上一步行动的结果,而真正的集中即为有计划分散的后果。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条基本原则。只要对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就能防止冒犯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普遍的错误。这个错误指的是给敌人提供行动自由的机会,使他们有时间集中兵力来对抗你的集中。”

大战略、战略和战术

《战略论:间接路线》将战略分为大战略、战略和战术三个层次,大战略的层次最高,然后是战略,最后是战术。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的手段-目的链的角度来说,战术的目标是战略目标的手段,战略的目标是大战略目标完成的手段,也就是每一层级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手段,下层目标是上层的手段。大战略的定义是:协调和指导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一切力量,使其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手段是使用一切力量,不仅包含军事力量,还包括政治和经济等其他一切力量。战略的定义是: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策目的的艺术。战略的手段是使用军事工具。战术的定义是:军事工具和实际战斗合而为一,处理和控制那些直接行动的方法。战术的手段是控制实际军事战斗。

战略

战略是《战略论:间接路线》的核心内容,战略的目标是使敌人丧失平衡,战略的衡量标准是:兵力经济,即指兵力物尽其用,无过无不及,兵力既没有浪费不用,也没有超出使用的限度,保持在刚好的位置。比如敌人的军队是10万人,使用1万人去直接进攻,这是不及,使用100万人去直接进攻,这是浪费。使敌人丧失平衡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奇袭,运动对应的是物理领域,奇袭对应的是心理领域。拿破仑说:“在战争中,精神对物质的比重是三比一。”所以奇袭对于降低敌人抵抗力,而使得敌人丧失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使敌人丧失平衡,自乱步骤,才是战略的真正目标,其结果不是敌人自动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击渍。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抵抗的可能性;为此,它所利用的则是‘运动’和‘突然性’这类因素。‘运动’是属于物理领域的问题,它所需要考虑的条件是时间、地形和运输能力。所谓运输能力,包括现时可以用来运送和保障部队行动的一切工具和方法。‘突然性’是属于心理领域的问题,它需要考虑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是在每一个具体场合下都能影响敌人意志的东西。因此,它面临的问题要比物质领域的问题复杂得多。战略可以偏重于利用运动,而较少依重突然性,也可以反过来,偏重于利用突然性,而较少依重运动。不过,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为因果。运动可以产生突然性,而突然性也可以起到刺激运动的作用。如果运动的速度较快,超过了一般的速度,或者变换了方向,那么毫无疑问,即使这种运动没有采取隐蔽措施,它也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突然性。同时,突然性又可以促使运动不停地进行,从而迫使敌人无法进行反机动,不能采取其他反措施(如图2所示)。”

2 战略的主要原则

既然战略的目的是使得敌人丧失平衡,那么如何才能使敌人丧失平衡呢?在物理领域有4种行动可以使敌人丧失平衡。它们是:

1) 破坏敌人部署;

2) 分割敌人兵力;

3) 阻挠敌人补给;

4) 威胁敌人退路。

《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战略如何才能使敌人丧失平衡呢?在物质性的领域中,下述的几个行动都能产生这种结果:(一)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他们突然的改变正面,使他们在兵力的组织和分配上,自乱步骤,发生混乱现象;(二)隔开(切断)他们的兵力;(三)阻扰他们的补给;(四)威胁他们的退路,使其与基地或祖国之间,丧失联系。”

这四条都是降低敌人的抵抗力,破坏敌人部署使得敌人的兵力虽然集中,但是因为混乱而导致其战斗力下降,也就是《孙子兵法》的《九地》篇说的“”“兵合而不齐”。分割敌人兵力就是使敌人兵力分散,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而使得敌人兵力分散,也就可以以我方的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分散兵力,以多胜少,这和《孙子兵法》的《九地》篇说的“卒离而不集”道理相同。阻挠敌人补给,敌人没有补给就不能生存。《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写的“无粮食则亡”。阻挠敌人补给,敌人短期就会挨饿,长期就无法生存,我方则可以按照《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写的“以饱待饥”,有有力之师打击敌人无力之师。威胁敌人退路,敌人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降低自身的战斗力。

战略和战术8要点

《战略论:间接路线》给出了战略和战术8要点,8要点和核心是颠覆和扩张,颠覆就是为敌创造弱点,扩张就是打击敌人弱点。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战争论》强调通过集中兵力来增加力量对比优势,而《战略论:间接路线》强调为敌创造弱点来降低敌人兵力,从而增加兵力的对比优势。一般军事学书籍强调打击敌人弱点指的是打击敌人本来就有的弱点,而《战略论:间接路线》将打击敌人弱点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为敌先创造弱点,然后再打击。也就是说即使敌人本来没有弱点,我们可以想办法为敌人创造一个弱点(如图3所示)。

3战略和战术8要点

《战略论:间接路线》还提出了战争的8条要点:“

正面的

一、调整你的目的来配合手段。

二、心里永远记着你的目标。

三、选择一条期待性最少的路线。

四、扩张一条抵抗力最弱的路线。

五、采取一条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

六、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来部署军队。

反面的

七、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重量投掷在一个打击之中。

八、当一次尝试失利以后,不要沿同一路线,或采取同一形式再次发动攻击。

从8条格言归纳出的基本真理为:要想成功,有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颠覆’和‘扩张’。一在实际打击之前,一在实际打击之后;而实际打击本身,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行动。除非你先创造出一个颠覆的机会,否则对于敌人的打击不会具有效力;接着除非你能在他尚未恢复之前,即扩张第二个机会,否则你这个打击的效力,也绝不会具有决定性。”

“调整你的目的来配合手段”对应于兵力经济,要物尽其用,无过无不及,要量力而行,不要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心里永远记着你的目标”指的是不要摇摆不定,要目标专一,每个方向都努力可能得不到什么结果,要像经济学中所说的专业化一样,集中力量于一个方向。“选择一条期待性最少的路线”就是要出敌不意,这样就能达到奇袭的效果。“扩张一条抵抗力最弱的路线”就是要攻敌弱点,打击敌人弱点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果。“采取一条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就是要达到多重威胁,使敌人分兵防备,这样我方就可以以多胜少。“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来部署军队”指的是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自己的战术来适应敌人和环境的变化。“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重量投掷在一个打击之中”指的是不要孤注一掷,敌人已经有所防备,那么就很难打击到敌人的弱点,所以要另外想办法。“当一次尝试失利以后,不要沿同一路线,或采取同一形式再次发动攻击”指的是不要重蹈覆辙,失败的方法不值得再去失败一次。8要点核心还是颠覆和扩张,为敌创造弱点,然后打击敌人弱点。

间接路线分析逻辑:

1)间接战略是对应于直接战略来说的,直接战略和间接战略都是对应于将力量用于哪个方向上。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的角度说,在力量F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力量用于不同的方向α上,获得的成果nmV不同。

2)那么什么是直接战略呢?就是正面直接进攻你的对手,那么间接战略就不是直接正面进攻你的对手。

3)直接战略又是什么缺点而需要提出间接战略呢?直接战略直接进攻你的对手,是对手期待的路线,对手有准备,这样的进攻代价大,效果差。

4)那么什么是间接战略呢?间接战略就是:1. 颠覆,为对手创造弱点;2.扩张,打击对手的这个弱点。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果。

5)间接战略有形象的类比吗?以人推翻巨石为例,巨石是这个人的敌人,这个人的目标就是推翻巨石。如果按照直接战略,那么就是直接正面的去推动巨石,以期待将其推翻。这是“自然期待的路线”,费力并且很可能推不翻,达不到目的。在这个类比中,人的力量的大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间接战略来使用力量,获得了比直接战略更好的效果(如图4所示)。

4 直接战略和间接战略类比

间接战略是1. 创造颠覆。给对手制造弱点。比如在巨石的背后先挖一个大坑,这样使石头容易丧失平衡。2. 扩张。打击对手的弱点,将石头推入挖好的大坑中,从而达到推翻巨石的目的。李德·哈特所强调的是使敌人丧失平衡,然后再进行打击。由于给敌人创造了弱点,并且打击了这个弱点,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更大的成果。

李德•哈特强调创造颠覆和扩张两点。

1)关于创造颠覆:创造敌人的颠覆就是使敌人产生弱点,然后对这个弱点进行打击,这样所获得的成果更大,这一条与《战争论》中会战四原则的“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是同一道理的,但是《战争论》将决定性的打击点看成是既定的事实,而《战略论》强调要依靠谋略来创造这样的颠覆条件。

2)关于扩张:在打击敌人的颠覆后,要趁机扩张,这样可以增加胜利的成果。这一条与《战争论》中会战四原则的“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是相同的。追击已败的敌人,敌人的战斗力在溃败时迅速降低,而对比的战斗力优势变大,从而会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果。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敌人的兵力由于战斗力降低而被很容易击败,敌人的武器装备等很容易获得,从而有效降低了敌人的兵力和武器,减少敌人未来的卷土从来的能力和机会。

李德·哈特所强调的是使敌人丧失平衡,然后再进行打击。李德·哈特的间接战略是从反方向来看待战争,他的理论与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可以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军事理论。而克劳塞维茨的会战四原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

如果说战争的目的是要用自己一方的力量来促使敌方屈服的话,那么克劳塞维茨主要强调如何增加自己力量和方法来获得更大的成果。将敌人这个目标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只是增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最大的成果。而李德·哈特则是强调如何减少敌人这个目标的抵抗力量,从而使对比之下,我方的力量增大,这样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战斗力量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

克劳塞维茨和李德·哈特2人都是要追求两方力量的最大差额,而克劳塞维茨强调增加进攻方的力量,从而增加力量对比的差额;而李德·哈特强调降低敌方的力量,从而增加力量对比的差额。军事上追求的力量差额的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很相似。

利润=销售额-成本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企业应该追求“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如果销售额减去费用剩下的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能够实现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作为结果,利润自然就会随之增加”。从而稻盛和夫创立了阿米巴经营模式。

以色列管理学家艾利·高德拉特说企业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应该增加有效产出,减少运行费用和库存。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正面

《可以量化的经济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经济学》正面

使用物理学分析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让它们从艺术变为科学!

可量化研究网站:www.kelianghua.com

《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主要原则相关推荐

  1. 性能优化指南: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与方法

    作为一个程序员,性能优化是常有的事情,不管是桌面应用还是web应用,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不管是单点应用还是分布式系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性能优化的层次,性能优化的 ...

  2. brainfuck 在线_酒店在线声誉持久战 重视社媒舆论 保持品牌一致性

    维护品牌或酒店声誉是一场持久战,这对塑造积极的品牌认知和提升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声誉管理包括两个关键部分:引导客人评价和公众舆论,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反馈.就在线声誉管理而言,品牌还需要注意另外一点,公 ...

  3. Java虚拟机学习总结(2)——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层次与通用方法

    一.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 (1).依据数据而不是凭空猜测 性能优化的第一原则是当我们怀疑性能有问题的时候,应该通过测试.日志.profillig来分析出哪里有问题,有的放矢,而不是凭感觉.撞运气.一个 ...

  4. 开放式API安全防护的七大原则

    我是架构精进之路,点击上方"关注",坚持每天为你分享技术干货,私信我回复"01",送你一份程序员成长进阶大礼包. 在我们日常工作程序开发过程中,难免会涉及与第三 ...

  5. 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

    看了一篇详细介绍性能优化的博文,感觉很不错,特转载自此.原文地址: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 正文 作为一个程序员,性能优化是常有的事情,不管是桌面应用还是web应用,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不管是单点应 ...

  6. 人生职业规划的5大原则

    富足而唯美的生活.工作,似乎只存在于电影或者是浪漫爱情小说的情节里.然而现实则不是这样,我们每天都忙禄在生活和工作的两极中.许多成功人士,事业成功,却并非事事如意.其实,它们和你我一样的,同样要面对成 ...

  7. 关于新技术的引入原则 ——从零开始学架构

    不以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的技术都耍流氓. 新技术的引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诸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心魔. 新技术的引入要求应该是解决的问题大于带来的问题. 再引入新技术,请 ...

  8. JVM内存调优原则及几种JVM内存调优方法

    JVM内存调优原则及几种JVM内存调优方法 1.堆大小设置. 2.回收器选择. 1.在对JVM内存调优的时候不能只看操作系统级别Java进程所占用的内存,这个数值不能准确的反应堆内存的真实占用情况,因 ...

  9. 写好 Python 代码的几条原则

    程序设计的好与坏,早在我们青葱岁月时就接触过了,只是那是并不知道这竟如此重要.能够立即改善程序设计.写出"好"代码的知识有以下几点: •面向对象五个基本原则: •常见的三种架构: ...

  10. Python七大原则,24种设计模式

    七大设计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一个类负责一项职责.  2.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

最新文章

  1. 应用Spark解决Kaggle数据科学问题
  2. 几个有趣的名词--语法糖、语法盐等
  3. Windows——Modern Standby(现代待机) S0改Suspend to RAM(待机到内存)S3睡眠解决方案(以机械革命F1 i5-11300H为例)
  4. php mysql防卡_php mysql防止sql注入详解
  5. 数据结构-栈5-栈的应用-后缀转中缀
  6. python入门——P39类和对象:拾遗
  7. mysql limit索引变_Mysql limit 优化,百万至千万级快速分页 复合索引的引用并应用于轻量级框架...
  8. 关于需求分析的文档模板该怎么写
  9. yolo系列外文翻译_yolov3论文中英对照版
  10. KVM实验一 pepsi-wyl
  11. Gradle‘s dependency cache may be corrupt (this sometimes occurs after a network connection timeout)
  12. [codeforces 1353E] K-periodic Garland 为什么会想到动归dp
  13. java工具类 文件zip压缩 base64 加密,base64解密 zip解压
  14. vue解析excel文件(使用xlsx)
  15. (转)完美解决中国工商银行第一代网银U盾(NETPASS)在WIN7 x64下的使用问题
  16.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三)
  17. 要成为鸿蒙开发者,应该学习哪些编程语言
  18. 手机root不了的解决方法
  19. 微信公众平台SDK.net版本(weixinSDK.net)
  20. 文件处理与垃圾回收机制

热门文章

  1. opencv中waitkey(0)的使用
  2. 【3D商城】切换产品与场景效果
  3. lisp地物代码_调土地地类代码表
  4. 【666IDC教你】如何区分一手高防服务器和代理高防服务器?
  5. 爬取清风网vvvdj.com播放的mp3到文件
  6. mysql5.7方言_mysql5.7数据库方言
  7. android 7zip库的编译
  8.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研究生复试-专业面试-软件工程基本功
  9. 2022T电梯修理操作证考试题库及在线模拟考试
  10. 物联网风口背后,物联电池市场已现头号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