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指标:如吞吐量(QPS、TPS)、响应时间(RT)、并发数、业务成功率等
资源指标:如CPU、内存、Disk I/O、Network I/O等资源的消耗情况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广泛适用的、基本的资源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在Linux服务器的获取方式。

一. CPU

关于CPU资源,有三个重要概念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使用率、运行队列和上下文切换,这里借助一张描述进程状态的图来进行简要说明:

Process state -via wikipedia

  • Running:正在运行的进程
  • Waiting:已准备就绪,等待运行的进程
  • Blocked:因为等待某些事件完成而阻塞的进程,通常是在等待I/O,如Disk I/O,Network I/O等。

这里的Running和Waiting共同构成Linux进程状态中的可运行状态(task_running),而Blocked状态可以对应Linux进程状态中的不可中断睡眠状态(task_uninterruptible)

在Linux可以使用vmstat来获取这些数据:

[hbase@ecs-097 ~]$ vmstat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6  0      0 4591436 176804 1185380    0    0     0     0 7915 10357 83  5 12  0  0

CPU使用率(CPU Utilization Percentages):有进程处于Running状态的时间/总时间。在vmstat主要通过ussysid三列数据来体现:

  • us:用户占用CPU的百分比
  • sy:系统(内核和中断)占用CPU的百分比
  • id:CPU空闲的百分比

性能测试指标中,CPU使用率通常用us + sy来计算,其可接受上限通常在70%~80%。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过程中,如果sy的值长期大于25%,应该关注in(系统中断)和cs(上下文切换)的数值,并根据被测应用的实现逻辑来分析是否合理。

运行队列进程数(Processes on run queue):Running状态 + Waiting状态的进程数,展示了正在运行和等待CPU资源的任务数,可以看作CPU的工作清单,是判断CPU资源是否成为瓶颈的重要依据。vmstat通过r的值来体现:

  • r: 可运行进程数,包括正在运行(Running)和已就绪等待运行(Waiting)的。

如果r的值等于系统CPU总核数,则说明CPU已经满负荷。在负载测试中,其可接受上限通常不超过CPU核数的2倍。

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es):简单来说,context指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在某时间点的内容,(进程)上下文切换即kernel挂起一个进程并将该进程此时的状态存储到内存,然后从内存中恢复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原来的状态到寄存器,从其上次暂停的执行代码开始继续执行至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将导致sy值增长。vmstat通过cs的值来体现:

  • cs: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

另外还有一个指标用来作为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负载情况的参考:
平均负载Load Average:在UNIX系统中,Load是对系统工作量的度量。Load取值有两种情况,多数UNIX系统取运行队列的值(vmstat输出的r),而Linux系统取运行队列的值 + 处于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的进程数(vmstat输出的b)**,所以会出现CPU使用率不高但Load值很高的情况。Load Average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负载,系统工具top、uptime等提供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的平均负载值。

[hbase@ecs-097 ~]$ top
top - 19:23:28 up 18:05,  3 users,  load average: 0.80, 0.60, 0.53

上面示例中的0.80即是1分钟内的Load average,以此类推。
当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系统负载情况时,可以先查看Load average的值,如果系统持续处于高负载(如15分钟平均负载大于CPU总核数的两倍),则查看vmstat的r值和b值来确认是CPU负荷重还是等待I/O的进程太多。

二. Memory

Memory资源也有三方面需要关注:可用内存,swap占用,页面交换(Paging),仍然借助一张图来说明:

Virtual Memory

这里讲到的内存,包括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如上图所示,物理内存和硬盘上的一块空间(SWAP)组合起来作为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为进程的运行提供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这样的好处是进程可用的内存变大了,但需要注意的是,SWAP的读写速度远低于物理内存,并且物理内存和swap之间的数据交换会增加系统负担。虚拟内存被分成页(x86系统默认页大小为4k),内核读写虚拟内存以页为单位,当物理内存空间不足时,内存调度会将物理内存上不常使用的内存页数据存储到磁盘的SWAP空间,物理内存与swap空间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称为页面交换(Paging)。

可用内存(free memory):内存占用的直观数据,vmstat输出free的值,可用内存过小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对于稳定运行的系统,free可接受的范围通常应该大于物理内存的20%,即内存占用应该小于物理内存的80%。在压力测试时,系统内存资源的情况应该用可用内存结合页面交换情况来判断,如果可以内存很少,但页面交换也很少,此时可以认为内存资源还对系统性能构成严重影响。

页面交换(Paging):页面交换包括从SWAP交换到内存和从内存交换到SWAP,如果系统出现频繁的页面交换,需要引起注意。可以从vmstat的si和so获取:

  • si:每秒从SWAP读取到内存的数据大小
  • so:每秒从内存写入到SWAP的数据大小

SWAP空间占用:可以从vmstat的swpd来获取当前SWAP空间的使用情况,应该和页面交换结合来分析,比如当swpd不为0,但si,so持续保持为0时,内存资源并没有成为系统的瓶颈。

三. Disk

磁盘通常是系统中最慢的一环,一是其自身速度慢,即使是SSD,其读写速度与内存都还存在数量级的差距,二是其离CPU最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磁盘IO分为随机IO顺序IO两种类型,在性能测试中应该先了解被测系统是偏向哪种类型。

  • 随机IO:随机读写数据,读写请求多,每次读写的数据量较小,其IO速度更依赖于磁盘每秒能IO次数(IOPS)。
  • 顺序IO:顺序请求大量数据,读写请求个数相对较少,每次读写的数据量较大,顺序IO更重视每次IO的数据吞吐量。

对于磁盘,首要关注使用率,IOPS和数据吞吐量,在Linux服务区,可以使用iostat来获取这些数据。

[hbase@ecs-097 ~]$ iostat -dxk 1
Linux 2.6.32-504.3.3.el6.x86_64 (ecs-097)   08/01/2016  _x86_64_    (4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0.52    0.00    0.13    0.06    0.00   99.28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xvda              0.10     6.63    0.40    2.57     6.22    36.80    29.00     0.04   14.63   1.19   0.35

(设备)使用率:统计过程中处理I/O请求的时间与统计时间的百分比,即iostat输出中的%util,如果该值大于60%,很可能降低系统的性能表现。

IOPS:每秒处理读/写请求的数量,即iostat输出中的r/s和w/s,个人PC的机械硬盘IOPS一般在100左右,而各种公有云/私有云的普通服务器,也只在百这个数量级。预先获取到所用服务区的IOPS能力,然后在性能测试中监控试试的IOPS数据,来衡量当前的磁盘是否能满足系统的IO需求。

数据吞吐量:每秒读/写的数据大小,即iostat输出中的rkB/s和wkB/s,通常磁盘的数据吞吐量与IO类型有直接关系,顺序IO的吞吐能力明显优与随机读写,可以预先测得磁盘在随机IO和顺序IO下的吞吐量,以便于测试时监控到的数据进行比较衡量。

四. Network

网络本身是系统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部分,但常规的服务端性能测试通常放在一个局域网进行,因为我们首先关注被测系统自身的性能表现,并且需要保证能在较少的成本下发起足够大的压力。因此对于多数系统的性能测试,我们主要关注网络吞吐量即可,对于稳定运行的系统,需要为被测场景外的业务流出足够的带宽;在压力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瓶颈可能来自于带宽。
在Linuxf服务器,可以使用iptraf来查看本机网络吞吐量,如:

[root@ecs-097 ~]# iptraf -d eth0
x Total rates:         67.8 kbits/sec        Broadcast packets:            0                                                                                                                x
x                      54.2 packets/sec      Broadcast bytes:              0                                                                                                                x
x                                                                                                                                                                                           x
x Incoming rates:      19.2 kbits/sec                                                                                                                                                       x
x                      25.4 packets/sec                                                                                                                                                     x
x                                            IP checksum errors:           0                                                                                                                x
x Outgoing rates:      48.7 kbits/sec                                                                                                                                                       x
x                      28.8 packets/sec

五. 总结

性能测试中,数据收集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快速抓住关键数据,读懂数据的含义。
本文主要介绍服务端性能测试中,对于CPU、内存等各种系统资源,通常首要关注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在Linux服务器上的获取方式。
在实际测试中,通常会持续收集这些数据,如使用nmon,JMeter的PerfMon插件,以及zabbix等专门的系统监控工具,这就不在本文展开了。

作者:阿羅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2cf2690e6eb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性能测试中服务器关键性能指标浅析相关推荐

  1. 服务器性能主要指标,性能测试中服务器关键性能指标浅析

    在对互联网服务进行服务端性能测试时,主要关注两方面的性能指标: 业务指标:如吞吐量(QPS.TPS).响应时间(RT).并发数.业务成功率等 资源指标:如CPU.内存.Disk I/O.Network ...

  2. 服务器io性能指标,性能测试中服务器关键性能指标浅析

    在对互联网服务进行服务端性能测试时,主要关注两方面的性能指标: 业务指标:如吞吐量(QPS.TPS).响应时间(RT).并发数.业务成功率等 资源指标:如CPU.内存.Disk I/O.Network ...

  3. 浅谈软件性能测试中关键指标的监控与分析(转)

    浅谈软件性能测试中关键指标的监控与分析 一.软件性能测试需要监控哪些关键指标? 软件性能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Ø  评价系统当前性能,判断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Ø  寻找软件系统可能存在 ...

  4. 饮水思源--浅析深度学习框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点击上方"深度学习大讲堂"可订阅哦! 编者按:如果把深度学习比作一座城,框架则是这座城中的水路系统,而基于拓扑图的计算恰似城中水的流动,这种流动赋予了这座城以生命.一个优雅的框架在 ...

  5. 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指标,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内容精选 换一换 性能优化首先要较为精准的定位问题,分析系统性能瓶颈,然后根据其性能指标以及所处层级选择优化的方式方法.下面介绍MySQL数据库具体的调优思路和分析过程,如图1所 ...

  6. 项目实践:基于华为CCE环境下Tomcat的关键性能指标及监控方法

    CCE是华为公司提供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的企业级Kubernetes集群,并能支持Docker容器生态. CCE可以轻松创建和管理多样化的容器工作负载,并提供容器故障自愈.监控日志采集.自动弹性扩容 ...

  7. SDN控制器关键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Vecloud

    在SDN技术中,Controller是重中之重的产品.Controller的主要功能,通过南向接口管理下面连接的设备资源(VM.vSwitch.NFV),通过北向接口根据租户的需求,划分不同的资源给某 ...

  8. 转:性能测试中的性能测试指标与用户体验分析

    转自:http://www.ltesting.net/ceshi/ceshijishu/xncs/2012/0223/204182_2.html 性能测试中的性能测试指标与用户体验分析 网络应用性能分 ...

  9. mysql单库tps_MySQL数据库三个关键性能指标--TPS\QPS\IOPS

    今天主要介绍MySQL数据库,或者说所有数据库的三个关键性能指标: qps 每秒处理的查询数 tps 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IOPS 每秒磁盘进行的I/O操作次数 一.TPS(适用innodb) 1. 概 ...

最新文章

  1. DataGrid在分页状态下删除纪录的问题
  2. 闲着无聊去体验远程面试,最后竟然被录取了...
  3. github 视觉测量_计算机视觉八大任务全概述:PaddlePaddle工程师详解热门视觉模型...
  4. centos + php+ unixodbc + FreeTDS 配置
  5. 第二章:2.5 卷积辅助求解方法
  6. Struts01---入门小案例
  7. 可以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
  8. mysql还原txt表的字段结构,mysql 修改表结构(转)
  9. php case语句吗,【PHP公开课|关于PHP switch case语句,你知道怎么用吗,这个例子你一定要来看看】- 环球网校...
  10. 56 FI配置-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资产数据传输-定义历史数据传输的抵销科目
  11. pure tornado -- table
  12. JavaScript语言精粹--执行环境及作用域,this
  13. effective_transformer
  14. java属性定义_Kotlin 真香系列:扩展函数和属性
  15. 快速打开 Mac OS X 隐藏的用户资源库文件夹
  16. Git 不要只会 pull 和 push,试试这 5 条提高效率的命令
  17. 神器webssh学习笔记
  18. mac上文字识别(Tesseract-OCR for mac )
  19. CB推荐的AP统计学课程在线学习资源网站汇总
  20. lzg_ad: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安装说明

热门文章

  1. 免费下载中国地图china.js,在VUE使用echarts-map全国地图的方法和源码
  2. 6 寻找比目标字母大的最小字母
  3. 生意专家 欢迎页的实现
  4. 2022中国甲烷排放控制峰会
  5. 常见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的多种原理介绍
  6. 使用小觅相机录制数据集
  7. 神经科学研究所开发AI动作捕捉工具 以高精准度追踪动物动作
  8. 《科研诚信学术规范》MOOC期末
  9. NOIP 2013 Senior 5 - 摆花
  10. Atmel Studio 6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