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在计算机中是以补码的方式存储的,在探求为何计算机要使用补码之前, 让我们先了解原码, 反码和补码的概念。

  对于一个数, 计算机要使用一定的编码方式进行存储。 原码, 反码, 补码是计算机存储一个具体数字的编码方式。

  一个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 叫做这个数的机器数。机器数是带符号的,在计算机用一个数的最高位存放符号, 正数为0, 负数为1。比如,十进制中的数 +2 ,计算机字长为8位,转换成二进制就是[00000010]。如果是 -2 ,就是 [10000010] 。因为第一位是符号位,所以机器数的形式值就不等于真正的数值。例如上面的有符号数 [10000010],其最高位1代表负,其真正数值是 -2 而不是形式值130([10000010]转换成十进制等于130)。所以将带符号位的机器数对应的真正数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

  • 原码就是符号位加上真值的绝对值, 即用第一位表示符号, 其余位表示值。
  • 反码的表示方法是:正数的反码是其本身;负数的反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 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个位取反。
  • 补码的表示方法是:正数的补码就是其本身;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 符号位不变, 其余各位取反, 最后+1。 (即在反码的基础上+1)

举例:

十进制数 原码 反码 补码
85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85 1101 0101 1010 1010 1010 1011
9 0000 1001 0000 1001 0000 1001
-9 1000 1001 1111 0110 1111 0111

那么计算机为什么要使用补码呢?

  首先,根据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一个负数, 即: 1-1 = 1+(-1), 所以计算机被设计成只有加法而没有减法, 而让计算机辨别”符号位”会让计算机的基础电路设计变得十分复杂,于是就让符号位也参与运算,从而产生了反码。 
  用反码计算, 出现了”0”这个特殊的数值, 0带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且会有[0000 0000]和[1000 0000]两个编码表示0。于是设计了补码, 负数的补码就是反码+1,正数的补码就是正数本身,从而解决了0的符号以及两个编码的问题: 用[0000 0000]表示0,用[1000 0000]表示-128。 
   注意-128实际上是使用以前的-0的补码来表示的, 所以-128并没有原码和反码。使用补码, 不仅仅修复了0的符号以及存在两个编码的问题, 而且还能够多表示一个最低数。 这就是为什么8位二进制, 使用补码表示的范围为[-128, 127]。

-----------------------------------------------------------------------------------------------------------------------------------------------

1.使用补码,可以将符号位和其它位统一处理;同时,减法也可按加法来处理。

2.使用补码, 不仅仅修复了0的符号以及存在两个编码的问题, 而且还能够多表示一个最低数. 这就是为什么8位二进制, 使用原码或反码表示的范围为[-127, +127], 而使用补码表示的范围为[-128, 127].

(-1) + (-127) = [1000 0001]原 + [1111 1111]原 = [1111 1111]补 + [1000 0001]补 = [1000 0000]补

-1-127的结果应该是-128, 在用补码运算的结果中, [1000 0000]补 就是-128. 但是注意因为实际上是使用以前的-0的补码来表示-128, 所以-128并没有原码和反码表示.(对-128的补码表示[1000 0000]补算出来的原码是[0000 0000]原, 这是不正确的)

四.补码表示的溢出问题

以下是本人的补充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

由于计算机中的数字用补码表示,例如8bit的byte类型的表示范围为:

[-128, 127]

0 = [0000 0000](补)

-128 = [1000 0000](补)

127 = [0111 1111](补)

当byte类型的变量超上限127时,如:

+128 = -(-128)= 127 + 1 
= [1111 1111](补)+ [0000 0001](补) 
= [1000 0000](补) 
= -128

+129 = 127 + 2 
= [1111 1111](补)+ [0000 0001](补) 
= [1000 0001](补) 
= [1111 1111](原) 
= -127

当byte类型的变量超过下限-128时:

-129 = -128 - 1 
= [1000 0000](补) - [0000 0001](补) 
= [0111 1111](补) 
= 127

-130 = -128 - 2 
= [1000 0000](补) - [0000 0010](补) 
= [0111 1110](补) 
= 126

byte a = -128, b = (byte) 128, c = (byte) 129, d = (byte) 130;

byte e = (byte) -129, f = (byte) -130;

System.out.println(a == ((byte)-a));    // true

System.out.println(b);  // -128

System.out.println(c);  // -127

System.out.println(d);  // -126

System.out.println(e);  // 127

System.out.println(f);  // 126

五.原码, 反码, 补码 再深入(不一定要搞懂)

计算机巧妙地把符号位参与运算, 并且将减法变成了加法, 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数学原理呢?

将钟表想象成是一个1位的12进制数. 如果当前时间是6点, 我希望将时间设置成4点, 需要怎么做呢?我们可以:

1. 往回拨2个小时: 6 - 2 = 4

2. 往前拨10个小时: (6 + 10) mod 12 = 4

3. 往前拨10+12=22个小时: (6+22) mod 12 =4

2,3方法中的mod是指取模操作, 16 mod 12 =4 即用16除以12后的余数是4.

所以钟表往回拨(减法)的结果可以用往前拨(加法)替代!

现在的焦点就落在了如何用一个正数, 来替代一个负数. 上面的例子我们能感觉出来一些端倪, 发现一些规律. 但是数学是严谨的. 不能靠感觉.

首先介绍一个数学中相关的概念: 同余

同余的概念

两个整数a,b,若它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模m同余

记作 a ≡ b (mod m)

读作 a 与 b 关于模 m 同余。

举例说明:

4 mod 12 = 4

16 mod 12 = 4

28 mod 12 = 4

所以4, 16, 28关于模 12 同余.

负数取模

正数进行mod运算是很简单的. 但是负数呢?

下面是关于mod运算的数学定义:

上面是截图, "取下界"符号找不到如何输入(word中粘贴过来后乱码). 下面是使用"L"和"J"替换上图的"取下界"符号:

x mod y = x - y L x / y J

上面公式的意思是:

x mod y等于 x 减去 y 乘上 x与y的商的下界.

以 -3 mod 2 举例:

-3 mod 2

= -3 - 2xL -3/2 J

= -3 - 2xL-1.5J

= -3 - 2x(-2)

= -3 + 4 = 1

所以:

(-2) mod 12 = 12-2=10

(-4) mod 12 = 12-4 = 8

(-5) mod 12 = 12 - 5 = 7

开始证明

再回到时钟的问题上:

回拨2小时 = 前拨10小时

回拨4小时 = 前拨8小时

回拨5小时= 前拨7小时

注意, 这里发现的规律!

结合上面学到的同余的概念.实际上:

(-2) mod 12 = 10

10 mod 12 = 10

-2与10是同余的.

(-4) mod 12 = 8

8 mod 12 = 8

-4与8是同余的.

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要实现用正数替代负数, 只需要运用同余数的两个定理:

反身性:

a ≡ a (mod m)

这个定理是很显而易见的.

线性运算定理:

如果a ≡ b (mod m),c ≡ d (mod m) 那么:

(1)a ± c ≡ b ± d (mod m)

(2)a * c ≡ b * d (mod m)

如果想看这个定理的证明, 请看:http://baike.baidu.com/view/79282.htm

所以:

7 ≡ 7 (mod 12)

(-2) ≡ 10 (mod 12)

7 -2 ≡ 7 + 10 (mod 12)

现在我们为一个负数, 找到了它的正数同余数. 但是并不是7-2 = 7+10, 而是 7 -2 ≡ 7 + 10 (mod 12) , 即计算结果的余数相等.

接下来回到二进制的问题上, 看一下: 2-1=1的问题.

2-1=2+(-1) = [0000 0010]原 + [1000 0001]原= [0000 0010]反 + [1111 1110]反

先到这一步, -1的反码表示是1111 1110. 如果这里将[1111 1110]认为是原码, 则[1111 1110]原 = -126, 这里将符号位除去, 即认为是126.

发现有如下规律:

(-1) mod 127 = 126

126 mod 127 = 126

即:

(-1) ≡ 126 (mod 127)

2-1 ≡ 2+126 (mod 127)

2-1 与 2+126的余数结果是相同的! 而这个余数, 正式我们的期望的计算结果: 2-1=1

所以说一个数的反码, 实际上是这个数对于一个模的同余数. 而这个膜并不是我们的二进制, 而是所能表示的最大值! 这就和钟表一样, 转了一圈后总能找到在可表示范围内的一个正确的数值!

而2+126很显然相当于钟表转过了一轮, 而因为符号位是参与计算的, 正好和溢出的最高位形成正确的运算结果.

既然反码可以将减法变成加法, 那么为什么现在计算机使用的补码呢? 为什么在反码的基础上加1, 还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1=2+(-1) = [0000 0010]原 + [1000 0001]原 = [0000 0010]补 + [1111 1111]补

如果把[1111 1111]当成原码, 去除符号位, 则:

(0111 1111]原 = 127

其实, 在反码的基础上+1, 只是相当于增加了模的值:

(-1) mod 128 = 127

127 mod 128 = 127

2-1 ≡ 2+127 (mod 128)

此时, 表盘相当于每128个刻度转一轮. 所以用补码表示的运算结果最小值和最大值应该是[-128, 128].

但是由于0的特殊情况, 没有办法表示128, 所以补码的取值范围是[-128, 127].

转 :原码,反码,补码相关推荐

  1. 关于计算机中 原码, 反码, 补码 详解

    本篇文章讲解了计算机的原码, 反码和补码. 并且进行了深入探求了为何要使用反码和补码, 以及更进一步的论证了为何可以用反码, 补码的加法计算原码的减法. 论证部分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牛人帮忙指正! 希 ...

  2. 原码, 反码, 补码, 移码 详解

    本篇文章讲解了计算机的原码, 反码和补码. 并且进行了深入探求了为何要使用反码和补码, 以及更进一步的论证了为何可以用反码, 补码的加法计算原码的减法. 论证部分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牛人帮忙指正! 希 ...

  3. 关于 原码 反码 补码 位运算

    二进制 原码:最高位为符号位,0为正  1为负 正数的原码 反码 补码 都是相同的 反码:负数的反码为原码符号位不变 其它对应变化(1变0 0变1) 补码:等于 反码+1 3^-3 =? 运算过程 - ...

  4. 10.原码 反码 补码

    +7的原码:0000 0111 -7的原码:1000 0111   第一位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第一位为符号位 +7的反码:0000 0111 正数反码和原码一样 -7的反码:1111 1000   ...

  5. java进制原码_Java 一一 进制、原码 反码 补码、移位操作

    进制 二进制 和 十进制 相互转换 十进制 和 十六进制 相互转换 原码,反码,补码 原码.反码.补码: 在计算机内, 有符号数有三种表示法: 原码, 反码, 补码. 所有的数据的运算都是采用 补码 ...

  6. 大端 小端 原码 反码 补码 及内存中的表现

    小端 和 大端 在内存中存储时,都是从内存的低地址往高地址存,即0x00000000 -> 0xffffffff 以汉字 "严"为例,Unicode码是4E25,需要两个字节 ...

  7. 原码 反码 补码 详解

    一. 机器数和真值 在学习原码, 反码和补码之前, 需要先了解机器数和真值的概念. 1.机器数 一个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  叫做这个数的机器数.机器数是带符号的,在计算机用一个数的最高位存放 ...

  8. python二进制反码例题_python中的进制转换和原码,反码,补码

    python中的进制转换和原码,反码,补码 计算机文件大小单位 b = bit 位(比特) B = Byte 字节 1Byte = 8 bit #一个字节等于8位 可以简写成 1B = 8b 1KB ...

  9. 原码 反码 补码 详解

    本篇文章讲解了计算机的原码, 反码和补码. 并且进行了深入探求了为何要使用反码和补码, 以及更进一步的论证了为何可以用反码, 补码的加法计算原码的减法. 论证部分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牛人帮忙指正! 希 ...

  10. 【原码, 反码, 补码的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

    数值在计算机中是以补码的方式存储的,在探求为何计算机要使用补码之前, 让我们先了解原码, 反码和补码的概念. 原码就是符号位加上数字的二进制表示, 即用第一位表示符号, 其余位表示值. 反码的表示方法 ...

最新文章

  1. BlendMode颜色混合模式枚举值
  2. 得到文件的服务器路径,如何获取服务器上的路径?
  3. Altium Designer 20,新功能有哪些?
  4. python进阶之装饰器之3如何利用装饰器强制函数上的类型检查
  5. Modbus协议栈开发笔记之四:Modbus TCP Client开发
  6. $.getJSON无法对外部变量进行赋值的问题
  7. Android高级之十二讲之如何降低应用内存消耗
  8. c mysql学生管理系统_C++ 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9. matlab删掉txt文件中的数据,matlab中读取txt数据文件(txt文本文档)
  10. 电赛校赛经验-程控风力摆
  11. win7降低屏幕亮度_win7亮度调节不见了怎么办
  12. 专业课复习资料:空间分析
  13. 花花世界花家姐 舒淇:花花世界花我不会倒追
  14. VS code 创建html文件后 !失效的解决
  15. 有了繁难字库生僻字不用造(一)
  16. 招募爱心家庭为藏区孤儿圆梦
  17. 如果可以随意 Emoji 组合,你能让两个表情包碰撞出什么花样?
  18. 教你如何用思维导图把一本书内容绘制成一张A4纸!
  19. Faster R-CNN文章详细解读
  20. 20190729 现代田园女权

热门文章

  1. 前展(规划)后延(架设):编码开发程序员的出路之一
  2. Ajax中的JSON
  3. Python异常:TypeError: a bytes-like object is required, not 'str'
  4. Python小记--在特定位置修改CSV文件
  5. mysql数据库迁徙_Mysql数据迁徙方法工具解析
  6. pycharm新建python的快捷键_Python基础之PyCharm 的初始设置
  7. 使用函数输出水仙花数
  8. 计网期末复习 - CRC循环冗余校验计算
  9. python大数据_python大数据
  10. mysql table as_Mysql中create table as与like命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