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为一些特殊效果准备了特定的工具,我们称之为“伪类”。其中有几项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经常用于定义链接样式的四个伪类,它们分别是:

代码如下:

:link
:visited
:hover
:active

因为我们要定义链接样式,所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超级链接中的锚标签--a,锚标签和伪类链接起来书写的方法就是定义链接样式的基础方法,它们的写法如下:

代码如下:

a:link,定义正常链接的样式;
a:visited,定义已访问过链接的样式;
a:hover,定义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的样式;
a:active,定义鼠标点击链接时的样式。

示例:

代码如下:

a:link {
color:#FF00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a:visited {
color:#00FF00;
text-decoration:none;
}
a:hover {
color:#000000;
text-decoration:none;
}
a:active {
color:#FFFFFF;
text-decoration:none;
}

上面示例中定义的链接颜色是红色,访问过后的链接是绿色,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是黑色,点击时的颜色是白色。
如果正常链接和已访问过的链接样式相同,鼠标悬浮和点击时的样式相同,也可以将它们合并起来定义:

代码如下:

a:link, a:visited {
color:#FF00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a:hover, a:active {
color:#000000;
text-decoration:none;
}

链接定义的顺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链接定义写好了,但它也是有规则的,如果这四项的书写顺序稍有差错,链接的效果可能就没有了,所以每次定义链接样式时务必确认定义的顺序,link--visited--hover-active,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LoVe HAte原则(大写字母就是它们的首字母)。
老外总结了一个便于记忆的“爱恨原则”(LoVe/HAte),即四种伪类的首字母:LVHA。定义A链接样式的正确的顺序: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
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定义的顺序?做下测试就可以了。
假设我们想实现下面的样式:

状态 样式 颜色
已访问 a:visited
未访问 a:link
选定 a:active 绿
鼠标移入 a:hover

鼠标移入时,并没有变黄。而是当这个链接已经被访问过后,鼠标移入才变黄:

代码如下:

a:visited{color:red;}
a:hover{ color:yellow;}
a:link{ color:blue;}
a:active{ color:green;}

这是因为,一个鼠标经过的未访问的链接同时拥有a:link,a:hover两种属性,在上述的CSS样式中,a:link离他最近,先满足a:link,而放弃a:hover的重复定义。
而使用LVHA顺序声明后,它首先检查a:hover的符合标准,先变色。
所以说,为了符合浏览器解释CSS遵循的"就近原则"。我们在定义CSS中,宜将最一般的条件放在最上面,并依次向下,最下面放最特殊的。
在W3C规范中,也规定了链接的声明顺序
在 CSS 定义中,a:hover 必须被置于 a:link 和 a:visited 之后,才是有效的。
在 CSS 定义中,a:active 必须被置于 a:hover 之后,才是有效的。
定义局部链接样式
在CSS中写上a:link{}这样的定义会使整个页面的链接样式改变,但有些局部链接需要特殊化,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在链接样式定义的前面加上指定的id或class就可以了。

代码如下:

#sidebar a:link, #sidebar a:visiteid {
color:#FF0000;
text-decoration:none;
}
#sidebar a:hover, #sidebar a:active {
color:#0000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HTML调用:

代码如下:

<div id="sidebar"><a href="aa.aspx" target="_blank">链接到aa页面<a></div>

class的定义方法和id相同,只要将#sidebar改为.sidebar就行了,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定义链接的样式,那样更直接,不过调用时比较麻烦,需要给每个特定的链接加上定义的代码。

代码如下:

a.redlink a:link, a.redlink a:visiteid {
color:#FF0000;
text-decoration:none;
}
a.redlink a:hover, a.redlink a:active {
color:#0000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background:#FFFFFF;
}

CSS中a标签样式原则 a:link a:visited a:hover a:active执行顺序相关推荐

  1. HTML中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angfeng/archive/2009/07/25/1530962.html 1:解释 link:连接平常的状态 visited:连接被访问 ...

  2. [css] 请写出:link、:visited、:hover、:active的执行顺序

    [css] 请写出:link.:visited.:hover.:active的执行顺序 :link未访问链接:visited已访问的链接:hover鼠标悬停:active鼠标按下顺带一提,可交互式的组 ...

  3. a链接的四种状态:link、visited、hover、active

    a链接的四种状态 伪类是CSS 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 a标签中有四个:link.visited.hover.active (1)link-设置a对象在未被访问前的样式表属性. (2)vis ...

  4. 链接样式顺序:link、visited、hover、active

    1.介绍 a:link - 正常,未访问过的链接 a:visited - 用户已访问过的链接 a:hover - 当用户鼠标放在链接上时 a:active - 链接被点击的那一刻 当设置为若干链路状态 ...

  5. 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 分别是什么意思?

    link:链接平常的状态 active:链接被按下的时候 visited:链接被访问过之后 hover:鼠标放到链接上的时候 具体一点就是: :hover版本:CSS1/CSS2 兼容性:IE4+ N ...

  6. a:link a:visited a:hover a:active四种伪类选择器的区别

    a:link选择网页中所有没有被visited的a标签,就是没有鼠标悬停hover或者点击click(a链接没有被访问时的样式) a:visited选择网页中所有已经被click的a链接,用来告诉用户 ...

  7. css中伪类选择器详解(a:visited不生效的原因)

    css伪类是一种css定义的方法,主要用于对链接显示效果的定义, 主要包括: a:link :链接平常的状态. a:visited:链接被访问之后的状态. a:hover:鼠标停留在链接上的状态. a ...

  8. 【经验】在CSS中定义超链接样式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的顺序

    以前用CSS一直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在最近给一个本科同学做的项目里面.出现一些问题,搜索引擎查了一些网站和资料,发现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给出的结果我试了试,大部分都不正确. 给出我试的顺序,可能会对大 ...

  9. html/css基础篇——link和@inport详解以及脚本执行顺序探讨

    先说一说两者之间的异同 两者都可以引用外部CSS的方式,现在主流浏览器两者都支持(ps:@import是CSS2.1提出的),但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1.link是XHTML标签,除了加载CSS外,还可 ...

最新文章

  1. 日常刷python总结
  2. 19.7 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添加监控主机 添加自定义模板 处理图形
  3. MapReduce基础开发之七Hive外部表分区
  4. 精算模型1 一元生存分析3 条件概率与截尾分布
  5. opencv 金字塔图像分割
  6. 4道Python基础字典练习题
  7. Linux服务部署之NTP时间服务器
  8. 创建数组_如何创建数组
  9. 插值,多行字符串,匿名函数
  10. 地震勘探英文专业文章中的经典句子(1)
  11. php中unset函数是在哪一章_PHP unset函数好奇怪 -
  12. 20210501:字符串与哈希表力扣专题学习记录
  13. 点击某些按钮不要触发验证控件
  14. 自定义View来显示多条支付信息
  15. Mtalab 空间直线和球形的交点以及图像绘制
  16. 记录腾讯实习生远程面试
  17. 金山词霸每日一句开放平台 .NET demo
  18. MVC ViewData和ViewBag
  19. 杀戮间插件入坑指南(UT2004)
  20. 基于C++的社交应用的数据存储与实现

热门文章

  1. yii2 的 restful 接口书写自定义方法
  2. WINCE7中RTC时钟芯片BQ32K的开发
  3. Quick cocos2dx学习笔记
  4. tcpdump启动脚本
  5. Spring的事务管理难点剖析(4):多线程的困惑
  6. Windows服务卸载之后未重启机器之前再安装问题
  7. TypeScript 安装与使用
  8. Linux 基础命令讲解--加密解密
  9. ZooKeeper--Recipes和解决方案
  10. sqlserver查看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