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的第一感觉是在IT行业中,创新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得社会发展这么迅速,很难有什么创新,有些人有创新的想法,却没有对应的技术,有些人有高超的技术,却对这门技术没有创新的领悟。当我们有时灵光乍现时,要抓紧记下并自己亲手实践,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创新有时很简单,或许并不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也未必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时只是脑中产生的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有可能是通向成功的关键钥匙。创新有时靠的并不是你一人的努力,多和你的团队进行沟通交流,大家交换想法互相补足,这样才有可能让创新思想更加丰满,也和成功离得更接近,而你的团队并不需要都是顶尖的专家,只要大家一同努力同样可以想出非常成功创新的点子。
第八章

我了解到

1. 确定系统的综合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出错处理需求

、接口需求、约束需求、逆向需求、将来可能提出来的需求(可扩展性)等。

2.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由于我们的软件系统一般都是对一系列数据或者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建模来分析,即E-R图。

3.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在需求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来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以方便我们对系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通常涉及到的模型有:功能模型、数据模型、行为模型、算法逻辑模型等。。

4. 修正系统的开发计划:在可行性分析阶段的最后我们制定了一个开发计划,在进行需求分析后,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分析的结果对开发计划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正。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需求分析主要有4大任务:

1. 确定系统的综合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出错处理需求

、接口需求、约束需求、逆向需求、将来可能提出来的需求(可扩展性)等。

2.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由于我们的软件系统一般都是对一系列数据或者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建模来分析,即E-R图。

3.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在需求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来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以方便我们对系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通常涉及到的模型有:功能模型、数据模型、行为模型、算法逻辑模型等。。

4. 修正系统的开发计划:在可行性分析阶段的最后我们制定了一个开发计划,在进行需求分析后,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分析的结果对开发计划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正。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eachergay/p/5543815.html

第一次作业(构建之法8,16读后感)相关推荐

  1. 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后感

    首先,文章对于程序.用户需求.工程等等概念用了阿超给儿子编写的一个出题程序来分别解释了个中的含义,尤其是程序和工程的区别, 程序大概就是用很多语言或工具编写的一个简单能实现目标要求的一行行代码,而工程 ...

  2. 构建之法第二章读后感

    本章的实质是在说明,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怎样的,他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总结下来,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在开发时需要同时考虑质量和效率,与之同时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单元测试.效能分析.个人研发流程(PSP) ...

  3. 回望来时的路:构建之法东北师大站 2016春季学期

    1.  前因 微软邹欣老师著有<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77755/].第一版首版以前,我还不知道邹老师是哪一位,就 ...

  4. 第一次软工作业(构建之法)

    第一次软工作业(构建之法) 关于构建之法的若干个问题 1.第一章32页,原文:"有人认为,"中文编程",是解决程序员编程效率的一个秘密武器,请问它是一个"银弹& ...

  5. “构建之法”--第一次作业-阅读与准备工作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课程的链接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作业要求的链接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利用<构建之法>这本书,能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有个初步的理解,让自己逐渐从会写程序转变到会写软件 ...

  6. 软工实践(二)——构建之法读后感

    一.前情提要 在完成软工实践第一次作业之后,老师在我的博客中评论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一周的时间通读构建之法,然后提十个问题.本来我还担心这本书会不会很枯燥,能不能按时间看完,没想到这本书看起来妙趣横生, ...

  7. 初窥构建之法——记2020BUAA软工个人博客作业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建)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个人博客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完成一次完整的软件开发经历 并以博客的方式记录开发过程的心得 ...

  8. 【week2】 构建之法 读后感及问题

    上一次读后感涵盖前五章的内容包括个人技术,结对合作,小组项目等.本周作业的燃尽图以及站立会议是关于<构建之法>第六章的内容,所以关于这一章的读后感涵盖在上两篇博客中. 第七章 MSF 介绍 ...

  9. 《构建之法》 第二次作业

    <构建之法> 第二次作业 git地址 github链接 git用户名 namehousiqi 学号后五位 62124 博客地址 个人博客 作业链接 作业 1. 题目简介 阿超家里的孩子上小 ...

  10. 《构建之法》读后感之项目计划

    最近看到 <构建之法>的"8.6 计划和估计"这一节,颇多感触.这些年来,不同的阶段,对项目计划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掌握. 邹老师提到了制定计划的几个概念:目标.估计和决心 ...

最新文章

  1. c语言char转wchar t,c语言char和wchar_t 转换
  2. AngularJs学习笔记--expression
  3. 面向对象的5个基本设计原则
  4. [转载]Office Visio快捷键
  5. OpenGL ES之GLKit的使用功能和API说明
  6. CCIR601和CCIR656标准的区别
  7. 数据结构——括号匹配问题
  8. Python3安装Crypto模块
  9. 【Python】根据经纬度计算距离
  10. pojo和vo的含义
  11. java 幸运大转盘_幸运大转盘抽奖 抽奖算法 程序实现逻辑
  12. html表格某一行背景颜色设置,HTML表格行背景颜色与浮动属性不一样
  13. matlab 阻尼牛顿法
  14. mac win7 计算机,苹果Mac计算机安装win7开机出现applemtp.sys错误,重启或蓝屏
  15. linux篇之安装MySQL及远程连接
  16. CCNA学习笔记7--动态路由协议概念和RIP
  17. 蚂蚁区块链第8课 如何创建新的账户,获取私钥和identity标识?
  18. java double输出 lf_为什么double类型输入(scanf)用%lf,输出(printf)用%f?
  19. 自建CA给内部网站颁发SSL证书
  20. iphone13是双卡双待吗 苹果13支持5g网络吗

热门文章

  1. jvm_tool jconsole/ jprofiler/ JProbe/ VirtualVm/ TPV/ YourKit/ ITCAM/ MAT/ MDD4J
  2. mybatis配置文件祥解(mybatis.xml)
  3. AngularJs + angular-ui-router + bootstrap 实现blog基础导航功能
  4. 单片机TM4C123学习(一):GPIO模块的应用
  5. 对《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13-17章的困惑与思考
  6. AMF序列化为对象和AMF序列化为二进制字节流
  7. 很久没写了,今天兴致来了,写一下!
  8. 小小知识点(十一)——MATLAB中fftshift的作用
  9. C++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的编译和执行
  10. layer弹出框,zIndex不断增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