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工艺材料类

USB为Universal Series Bus (通用序列总线)的缩写,是一种串行通讯协议(sereal protocol),它负责实体层和链接层的建立。它可以支持慢速的数据传输(如鼠标、键盘、游戏摇杆等)也支持快速的数字压缩影音信息。普通的USB2.0版本以下有两对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和提供给接口设备所需的电源线,在2.0版前的标准定义了速度各为12Mbps(Full Speed)及1.5Mbps(Low Speed)的高速和低速两种电缆线(Cable),各与上游Host(主机)端的Type A连接器与下游Device (装置)端的Type B连接器组合而成USB线缆组(Cable Assembly)。透过USB集线器(Hub)和计算机内部的根集线器(Root Hub)就可以形成一个星状网络,并且随着集线器的数量增加而使得网络的规模随之增大。所以它籍由一种全球通用的连接器取代了传统的各种外接埠,像是串行端口、游戏接口和并列端口等,USB并且可以允许多达127个接口设备串接到一个外接USB埠上,而不必像现在的串行埠或并列埠一般,一个埠只能接一个接口设备。如图所示,简单的说,就是简化外部接口设备与主机之间的联接,利用一条传输在线并列串接各类接口设备,解决现在主机后面一大堆线乱绕的困境。而且还能够在不用重新开机或安装的状态下,随时安插各式的接口设备。为了使终端使用者能简化计算机周边配备连接与规划的过程。

USB是一种连接标准,它不需要再重新配置系统就可以使接口设备直接连到计算机,为随插即用(PnP,hot-swapping)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未来,增加了使用者使用上的方便迅速。目前USB已经可以达到USB4阶段,高达40Gbps(High speed)高速传输目标,已经超过了IEEE1394-1995规格所定的速度,即使USB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不过占尽价格与技朮优势的USB将成为PC总线标准的主流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USB的主要特性简述

l 经济性:

USB 提供低价位的连接周边装置方案,一次最多可以连结多达127个装置。

l 热插拔及Plug&Play的功能:

USB自动侦测装置连接,软件会自动将其规划,以供立刻使用。此过程中,不 需要使用者介入。

l 缆线供电:

USB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可分为低速(Low Speed)1.5Mb/s及高速(Full Speed)12Mb/s。另2.0版USB传输速率为480Mb/s,3.0版USB传输速率为4980Mb/s;3.1版USB传输速率为10G/Mbps;即将在年底商用的USB4传输速率更是达到恐怖的40G/Mbps;版本的其中,前者使得低速/低价装置之使用成为可能。此乃因为缆线可被设计为不需要遮蔽因而价格降低。周边装置可直接由缆线供电。后者可提供5.0VDC的电力。视集线器连接器埠而定,USB2.0系列及以下版本电流的范围是100mA-500mA;而USB 3.0提供了5V/0.9A电源。但人们任然希望更强的供电能力,于是USB 3.1(SuperSpeed+)将供电的最高允许标准提高到了20V/5A,供电100W。

l 免除系统资源需求:

与ISA、EISA和PCI装置不同的是,USB装置不需要记意体或输出入地址空间(DMA)以及IRQ线。

l 错误侦测与复原:

USB交易包含错误侦测机制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递。当错误发生时,交易将被重试。

l 节省能源:

若是经过3ms总线没有动作,USB装置会自动进入省电状态。此时,装置所消耗的电流不超过500uA。

l 支持四种传输:

USB定义四种传输形态以支持各种不同装置的需求。这四种形态包括(巨量、实时、中断及控制传输)。

备注:

ISA: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工业标准结构

EISA: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工业标准延伸架构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外部组件互连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直接内存存取

IRQ: Interrupt Request 中断要求

USB的接口成长历程

USB规范的不断更新,从通讯速率到接口形式都有显著变化,从下表可以看出通讯速率成倍的增加,目前最快的理论数据通信速率USB4和雷电接口相容达到了40Gbit/s,接口形式也从少到多,最后归一到Type-C一种,符合当前人们对高速率通信和大充电的需求

1 USB1.X时代

在USB 1.0时期,大多设备没有预留USB口,操作系统支持也不够,USB文件观念过于抽象,导致USB技术普及非常困难。在USB 1.1时期,USB通讯速率提高,并且windows98操作系统中内置了USB接口模块,USB才受到了外设厂家的普遍青睐。

2 USB2.X时代

2000年8月,正式公布USB 2.0标准。在USB 2.0规格中,最重要的是增加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480 Mbps,属于半双工通信,现在仍然广泛使用。

USB 2.0将其带入了辉煌时期,在主机端,个人电脑几乎都支持USB,在设备端,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鼠标、键盘等。其最大优势在于“热插拔 ”、“携带方便”、“标准统一”、“可连接多个设备”,并逐步淘汰了PC机的并口和其他老旧接口。

在USB 2.0时期,增加了USB的补充协议,OTG(On-The-Go),USB接口增加了ID引脚,作为主机和从机的判断依据。OTG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或者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进行数据交换,比如PAD、手机、消费类设备等无主机的情况下通信。

3 USB3.X时代

USB3.0,就是新一代的USB接口,特点是传输速率非常快,理论上能达到5Gbps,全面超越IEEE 1394和eSATA,增加了更多并行的物理总线,实现全双工通信。

在USB3.1以后基本上使用了Type-C接口,通信速率也是成倍增加,Type-C的24个可定义针脚远超USB-A与USB-B。

4 USB4.X未来时代

USB-IF联盟已经发布了USB4.0的协议标准,按照协议标准,USB4.0最高速率可以达到40Gbps,采用USB-C接口(具体引脚功能还在制定中),届时USB接口可以支持PCIE的设备,届时USB接口可以直接外接显卡,体验超高清视频画面。

USB更新接口最让人期待的变化-PD充电

在USB 2.0时代,可提供5V@500mA=2.5W的电力,而USB-IF协会旗下Battery Charging工作小组开始推动以USB/miniUSB/microUSB连接线做为行动装置电池供电器的充电规范。包括2007年Battery Charging(BC) v1.0规范,与2009年BC v1.1规范;2008年USB 3.0规范推出后,可提供5V@900mA=4.5W的电力,虽然USB 3.0提供了5V/0.9A电源。但人们任然希望更强的供电能力,于是USB 3.1(SuperSpeed+)将供电的最高允许标准提高到了20V/5A,供电100W。

无论是USB 2.0的2.5W、USB 3.0的4.5W或BC 1.2的7.5W,这些过去伴随在USB汇流排的充电/供电规格,虽可符合像是手机、MP3的充电需求,但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充饱电;即便是BC 1.2规范上,仅7.5W的供充电功率,光对一般智慧手机充电就要耗费数十分到数小时不等,对稍大尺寸的平板甚至笔电装置,要做充电/供电根本办不到。

于是USB-IF另外成立了电力传输(Power Delivery)工作小组,着手进行藉由USB汇流排提供更大功率充电/供电电流的雄心。2012年7月首度公布USB Power Delivery(PD) 1.0规范,透过5种供电设定级别(Profile 1~5),最高达100瓦的电力传输量,以及供电端(Source)与接电端(Sink)可以互向的双向式的电源供应特性,让各种装置均能透过单独一条USB线缆满足供电需求,缩短装置充电时间并优化行动应用的便利性。同时能够跟既有USB 3.0/2.0、BC 1.2/1.1/1.0充电规范相容。

USB Power Delivery技术与架构详解

USB Power Delivery (USB PD)在充电/供电规格上,制定了最基本的Profile 1 (提供5V@2A, 10W供电,适用于手机、数位相机等可携装置)、Profile 2 (提供5V@2A、12V@1.5A, 10~18W供电,适用于平板电脑、外接储存装置)、Profile 3 (提供5V@2A、12V@3A, 10~36W供电,适用于Ultrabook、变形平板等装置)、Profile 4 (提供5V@2A、12/20V@3A, 10~60W供电,这是microUSB能支援的最大供电规格,适用于一般高效能笔电、AIO电脑),以及最高级别Profile 5 (提供5V@2A、12/20V@5A, 10~100W供电,用于标准A/B与Type-C连接头,可接液晶显示器、平面电视)。

USB PD架构上定义了供电端(Provider)与受电端(Consumer),两端各自有数据沟通以及提供额外电力的IC晶片(SuperSpeed InterChip;SSIC),并利用23.2MHz的VBUS收发载频,以300kbps传输速度来传递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信号,并决定实际发送的电压值与电流值;而在8月新公布的USB PD 2.0规格,则首度支援新型态的无方向性Type-C连接头,并改采藉由CC汇流排进行双向沟通并决定发送电压/电流值。

支援USD PD的连接头,则在传统USB连接头图案左边加了SS字母,而同时支援USB 3.1与PD 2.0的USB连接头,还在右上方多加了一个10的字母,代表着具备10Gbps的高传输速率。以USB PD Standard-A连接器为例,在板端的USB PD Standard-A插座内增加了PD Detect脚位,利用USB接头与插座之间的侦测脚位接触与否,来判断所连接的缆线是否支援USB PD规格。

USB PD Standard-B连接器,则透过 USB PD Standard-B插座内的ID脚位,来判断所连接的缆线是否支援USB PD规格。同时依据内置电容位置,来判断承受3A电流或5A电流负载。

USB PD的应用与市场动态

传统的使用情境,主机多半作为供电端,提供电力给连接的萤幕显示器(或萤幕自己独立接电源)、笔电或硬碟;手机和硬碟作为受电端,可吃主机或笔电的电。透过USB缆线供电给一部设计功率65瓦的笔记型电脑,并可再与另一台萤幕相连作为延伸桌面显示。当显示器、笔电与平板都支援USB PD时,显示器、笔电与平板可是供电端也可以当受电端。当笔电、平板电力不足或没带电源供应器时,可透过萤幕来供电;当萤幕需要电力时,也可透过主机、笔电或平板进行供电。这两者也可以在其他装置像是手机、外接硬碟等需要电力时,透过USB Hub的连接来传送电力,或者反过来透过Hub传送电力给笔电、平板,同时仍可进行资料传输。

这样双向性的灵活串接运用,只要在产品供电端与受电端增加USB PD数据沟通IC,随插即充的梦想即可实现。USB PD技术根基于既有低价且已大量普及的USB 介面与缆线,未来在各种USB PD产品应用想必可以加速普及,自然也成为各厂家在未来所期待的USB最值得推崇的技术应用。

就市场面来看,除了英特尔(Intel)为USB PD的主要技术推手,不乏大家熟知的Weltrend伟诠、VIA威锋、Richtek立锜、Leadtrend通嘉、NXP恩智浦、Cypress赛普拉斯,慧能泰等芯片原厂等,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国内PD芯片领导者品牌深圳慧能泰PD产品支持18W到100W的功率范围,也支持双口和多口的智能分配功率应用,是PD电源市场极具竞争力的选择。随着USB PD快充及高通QC4+快充的普及,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设备支持了USB PD快充,甚至不少手机已经率先支持了USB PD3.0(PPS)协议,用户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整个USB PD快充生态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市场前景一片火热。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仅2018年上半年以来就已有10款芯片取得协会的USB PD3.0(PPS)认证(认证中、开发中的不计),可见各原厂对市场风向的把控是非常精准的;同时随着这些认证芯片的投产及应用,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 ,市面的上的充电器、车充、移动电源将迎来一轮的大规模更新换代。

usb协议规范_USB连接标准接口简述发布相关推荐

  1. otg usb 定位_USB OTG简单介绍

    1 引言 随着USB2.0版本号的公布,USB越来越流行,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接口.如今,USB支持三种传输速率:低速(1.5Mb/s).全速(12Mb/s)和快速(480Mb/s),四种传输类型:块传输 ...

  2. Beaglebone Black教程使用SSH通过USB和因特网连接Beaglebone Black

    Beaglebone Black教程使用SSH通过USB和因特网连接Beaglebone Black 使用SSH通过USB和因特网连接Beaglebone Black SSH是Secure Shell ...

  3. 解决车载U盘:USB设备未连接 问题

    U盘是一种常用的便携式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在U盘上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决定了它可以支持的文件大小.安全性和其他特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U盘文件系统类型: 1. FAT32:这是U盘上最常用的文件 ...

  4. STM32 USB Host 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样例(如鼠标和键盘)--原创

    STM32 USB Host 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样例(如鼠标和键盘) 在网上搜了很多都是USB Host单独连接鼠标或键盘的样例, 而当前很多无线鼠标键盘都是并到一个USB口上的, 也就是同一个USB有 ...

  5. 西门子PC ADAPTER USB A2无法连接PLC的坑

    西门子PC ADAPTER USB A2无法连接PLC的坑 前几天受朋友之托从咸鱼上淘了两款西门子编程电缆,型号分为6ES7 972-0CB20-0XA0  和 6GK1 571-0BA00-0AA0 ...

  6. Android设备与USB设备的连接通讯

    关于Android与USB设备的连接,所能搜索到的资料特别的少,但恰恰接到了一个这样的需求,使用android平板通过USB与一个外接设备进行通讯,这个设备是一个压力感应器,在压力发生变化时可以测到相 ...

  7. linux以太网连接树莓派,树莓派 Zero USB/以太网方式连接配置教程,

    树莓派 Zero USB/以太网方式连接配置教程, 树莓派 Zero 之所以成为一款非常棒的单板计算机并不全因为它小巧的尺寸和便宜的价格,还得益于它便捷.易用的特性.在加装了 Zero Quick P ...

  8. USB转接串口连接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USB转接串口连接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问题 今日在配置服务器时遇到的几个问题,在此作以记录,主要是电脑连接USB转接串口时发生的问题 1.转接口接入电脑时并没有成功更新驱动程序 2.连接转接口失败 ...

  9. USB 3.0连接是否需要USB 3.0电缆?

    If you are new to the world of USB 3.0, then you may have plenty of questions about the cables you c ...

最新文章

  1. AWS Elastic Block Store和Simple Storage Services区别
  2. 需求评审五个维度框架分析及其带来的启示-3-典型需求评审
  3. 关于异常捕获和Checked Exception
  4. Java集合框架:Collections工具类
  5. python3反爬虫原理与绕过实战 网盘_Python 3反爬虫原理与绕过实战
  6. NWERC2020J-Joint Excavation【构造,贪心】
  7. key redis 遍历_快乐运维Redis大数据量查询与清理
  8. python中的文件怎么处理_python 中有关文件处理
  9. 测试之法 —— mock object
  10. Delphi微信公众号开发
  11. 3709: [PA2014]Bohater
  12. 史上最详细的UE4安装教程(没有之一,就是史上最详细,不服气你来打我呀)
  13. C语言代码简化技巧(一)
  14. 苹果App Store强行收取30%手续费,终于被告垄断啦!
  15. 1943中途岛海战2020年8月22日海龟画图版(原雷电模拟升级版)
  16. bug管理工具bugfree配置之一:php mysql apache 配置篇
  17. CTO要越过的几道坎儿
  18. 人在旅途——》张家界5天出行准备清单
  19. 【论文阅读】PSPNet(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
  20. 华东政法大学教学管理系统_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入口

热门文章

  1. python爬取新浪新闻首页_学习了《python网络爬虫实战》第一个爬虫,爬取新浪新闻...
  2. LaTeX对公式字体加粗
  3. (Python+Tensorflow)编程踩坑集锦
  4. C语言实现大数据除法
  5. 【每日SQL打卡】​​​​​​​​​​​​​​​DAY 10丨换座位【难度中等】
  6. linux 基础训练题,Linux习题练习
  7. 华为鸿蒙显示安卓,被谷歌除名,华为6月2日发布鸿蒙反击,开机界面已流出!...
  8. python跑一亿次循环_python爬虫爬取微博评论
  9. win7系统一直反复重启_iPhone7开机白苹果反复重启进不了系统维修过程
  10. C++和Objective-C混编(官方文档翻译)